回覆列表
-
1 # 不要又說再見
-
2 # 中年失業陣線聯盟
楊六郎駐守三關,這個說法不是很嚴謹。
先看楊六郎鎮守的三關,傳統認為是山西的雁門關、偏關和寧武關。但據考證其實是河北的淤口關、瓦橋關和益津關。
是河北而不是山西,這個是對的。因為宋遼作戰,河北正是雙方打仗的重點區域。但三關這個說法,不對。因為在歷史上,三關是個編制,河北這三關是在後周柴榮,也就是周世宗時的編制,到北宋時已經取消了。
楊六郎在前線與遼國打仗,並不能說是鎮守這三關。可能是因為楊六郎在對遼戰爭中屢次取勝,威名響徹眾多關城,這個“三”應該作“多”講。
再說楊六郎,並非評書楊家將裡的楊業的六兒子。他其實是楊業的大兒子,原名楊延朗。後來因為宋真宗故弄玄虛,非說自己做夢遇見趙家老祖宗,神仙道士趙玄朗。為了避諱,楊六郎只能改名叫楊延昭。
為什麼叫楊六郎,是因為遼華人認為北斗七星中,第六顆星是專克遼國的。遼人認為楊延昭是那第六顆星轉世,因此稱為楊六郎。
-
3 # 生產隊長老楊
問:宋遼時期,楊六郎駐守的三關,三口在哪裡?
楊六郎駐守的三關口是在河北平原上,不是在山區。這三關口就是宋遼在平原上的邊境線,是東起天津的三岔口西到河北雄縣的瓦橋關,以霸州市的益津關為中心。
(淤口關)
(益津關)
這三關中間是霸縣的益津關,西邊雄縣的瓦橋關,和霸縣東部信安鎮的淤口關。
這三口就是信安的淤口,安次縣的得勝口和天津的三岔口。
(三岔口)
京劇《楊家將》裡的《三岔口》就是在南北運河交匯海河處的三岔口。
得勝口,就是楊六郎與韓昌大戰在此得勝而得名為"得勝口″,韓昌向東南方突圍出去,在一塊大石上磨了磨叉,取名而叫"磨叉港″。
(牤牛河)
此外,益津關周圍有許多帶"牛″字村名和地名,什麼牤牛河,牛頭,牛眼,牛角,牛百萬,都和楊六郎在此大擺"牤牛陣″有關。霸州東部策城村還有一個地方叫"六郎城″,這也和楊六郎在此地駐守有關。
(宋遼古地道)
因為我們從小就聽老輩人講楊六郎在高陽抗擊遼軍,楊六郎統兵鎮守三關,即草橋關(高陽)、益津關(霸州市)、瓦橋關(雄縣)。他坐鎮高陽,分別派孟良、焦贊鎮守益津關和瓦橋關。當時的高陽城是現在的舊城村,瀦龍河的走向和現在不同,在高陽境內基本是東西走向。高陽處於宋朝的北部邊陲,所以瀦龍河就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高陽自然就成了抵禦遼兵的重要關卡。最後死在任上。
還有楊家將中楊延昭在黑松林手刃潘仁美,黑松林就在雄縣,郭德綱的單口相聲中也提到過,還有宋遼簽訂的澶淵之盟,澶州就是如今的高陽舊城。我們這一帶流傳著很多楊六郎的故事,所以我還是堅信楊六郎守的三關是草橋關、益津關、瓦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