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楓18384943
-
2 # 嵩山道士
人很脆弱,手機綁架了我,腰痠脖子疼,我兒子也快成近視眼了。我正在生辦法擺脫手機,想想以前沒有手機的時候多麼浪漫。
-
3 # 西門宇
低頭族”越來越多。別說吃飯、聚會,就連走路、開車,手機都離不了手。對很多現代人而言,手機成了身體的延伸。人們睡醒第一件事是找手機,睡前最後一件事是看手機;手機一旦丟了或忘在了家,就會坐立不安,甚至失魂落魄、不可自控。
手機確實給人們帶來了諸多便利,手指輕輕一點,“衣食住行用”都能解決。然而,手機上癮帶來的危害不容小覷。首當其衝會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據CNNIC(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人均週上網時長達 27.6小時。長時間使用手機也會引發很多健康問題,比如手指抽筋、手指關節僵硬、頸椎腰椎問題、視力問題等。有研究報告還指出,長時間使用手機,可嚴重影響睡眠及情緒。
手機上癮還會破壞人際溝通。手機交流迅捷,現在的人願意花時間和精力見面溝通,本就很難得。然而,見面卻沒有熱情的寒暄、深入的交流,反而各自低頭刷手機,著實尷尬。一家人一起吃飯,埋頭玩手機;老同學聚會,低頭刷手機;老師在講臺上講課,放眼望去全是“低頭族”。手機上癮,已成為人際關係疏離的一種表現。
事實上,手機上癮引發的家庭問題也不在少數。日前,一則“手機家暴論”備受熱議,“某市中院審判庭庭長在宣講會上提到,夫妻一方‘一直盯著手機都不跟對方聊兩句’等因長時間不溝通、故意疏遠造成精神傷害的‘冷暴力’現象,也算家暴。”姑且暫不探討家暴是否就一定跟手機相關,但全國婦聯等釋出的報告顯示,手機上癮對破壞家庭關係的影響可不小:43.0%的被調查者表示,會在家庭聚會中各自玩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晚上玩移動電子產品的頻率越高,婚姻滿意度就越低。
手機戒“癮”,怎麼做?有專家建議刪除那些非常佔時間的移動客戶端,比如影片、遊戲等。網民可以將精力和時間從這些軟體中釋放出來,培養新的習慣。還有人建議,透過一些措施來限制人們的手機使用時間,包括減少獲得的通知數量,將手機置於“請勿打擾”狀態,指定“無手機或裝置”時間和關閉裝置一段時間。但是,治標不治本,限制裝置使用並非長久之計,因為問題的關鍵在人而不在裝置本身。
曾幾何時,你還能跟朋友把酒暢言,跟愛人細述幸福故事,苦悶時向家人傾訴然後得到一個溫暖的擁抱。而今,手機不離手,讓這些溫情的畫面成了一種“奢求”。解鈴還須繫鈴人,如何徹底切掉手機這個“癮”,恢復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燃與人溝通的熱情,重品現實世界的滋味,這完全取決於每個人自己的決心。記住,千萬別被手機綁架了你的生活。
-
4 # 放牛仔
是啊,以前沒有手機的日子,沒有Wi-Fi的日子,然後一堆小朋友在一起玩泥巴,玩各種遊戲,放牛,焗番薯,下河抓魚等!
-
5 # 子非曉龍
你好,我是子非。手機沒有手、沒有腳,它怎麼綁架我們?我更覺得是我們綁架了手機,是我們綁架手機去做了一些在浪費我們自身生命的事情。
-
6 # 田三記
如何不被手機綁架?可以多培養幾個獨立於手機之外的興趣愛好。比如:爬山,書法,繪畫,打羽毛球...以前沒有手機的日子確實值得珍藏和懷念,但更重要的是合理的對待手機,正確的對待自己,更好的享受現在和未來。具體見解請看以下影片:
-
7 # 甜蜜的梅子
手機在生活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佔據著資訊化社會生活,但我還是喜歡有一份閒情雅緻,與家人或朋友在花前月下把酒話桑麻,下面看看影片看看梅子怎麼解答吧!
-
8 # 木子君的小屋
說被手機綁架的人,都是什麼人吶。
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反過來罵科技的不是?喬布斯知道了,估計棺材板也壓不住,跳出來罵人了。
或者說你可以不玩遊戲,圍棋、象棋,出去散個步,擼個鐵,釣個魚,他不香嗎?為什麼非要玩吃雞或者開黑呢?
你也可以選擇不在網上購物,商場裡衣服少嗎,閨蜜之間一起逛街,又不是不可以。
總之,在手機上可以進行的所有事,在現實中都有替代的辦法,為什麼不去做呢?
最煩的就是這一種,享受著手機帶來的便利,吃著手機點的外賣,玩著手機上的遊戲,看著手機上的新聞。然後在手機上寫著:如何不被手機綁架?很懷念以前沒有手機的日子?
我只能呵呵呵了。
不是手機綁架了你的生活,是你自己沒有自律,經不起手機的誘惑,怨誰?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你吃得太胖,不怨碗太大,怨你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嘴,邁不開自己的腿。
你沉迷於遊戲,無心睡眠,不是手機粘住了你的手,而是你自己沒有作息時間的概念。
講一個佛家的故事,有一天,兩個和尚在樹蔭下乘涼,看到廟門前風吹旗動,便開始爭辯是風動了,還是旗子在動。
胖和尚說:在旗子在動。
瘦和尚說:非也,是風在動。
兩個爭持不下,差點打起來。驚動了坐禪的老方丈,他聽了他們的說法。笑道。
不是風動,也不是旗動,而是你們的心在動。
手機的事也是如此,如果你有嚴格的自律能力,手機即便有了靈識,也無法綁架你。
-
9 # 科技簡報處
智慧手機作為21世紀以來的做偉大的科技傑作之一,為人們提供了工作生活娛樂的極大便利,但不可否認的是智慧手機也以其極大的便利“綁架”了,很多人。那麼如何不被手機“綁架”呢?
智慧手機只是一個工具,它不是生活的全部。再加上現在的工作生活都離不開智慧手機,如何做到不被手機“綁架”,或許你可以這樣做:
第一,關閉手機中某些不必要的APP通知聲音。可能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手機通知聲突然響了一下,以為是什麼重要的資訊呢,拿起手機一看,原來是某某商城的促銷資訊。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可以關閉該APP的通知聲音,將其設定為無聲提醒。其實很多APP的通知聲音都應該設定為無聲提醒,具體就要看個人了。
第二,關閉某些APP應用通知。大多數人的手機裡都暗裝了一大堆的APP,這些APP基本上都是預設開啟應用通知的,而這些APP通知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煩惱,比如促銷資訊、娛樂新聞訊息、電視劇開播等等,即使我們不感興趣,我們每天還是得面對這些APP應用通知,實在是讓人煩惱。那麼我們就應該關閉這些APP應用通知,還一個清淨!
第三,解除安裝某些功能重複的APP。現在的APP太繁雜了,很多人手機中,光新聞APP就有兩個以上、看影片的APP也有兩個以上等等。那麼我們就應該選擇性的解除安裝某些APP了,選擇一個經常用的,就足夠了。
第四,優先下載高質量的APP。某些APP為了使用者流量,本身不能為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內容,只會投其所好的提供一些低質量的內容,只為能增加使用者的駐留時間。那麼這些APP應該優先進行解除安裝,繼而選擇高質量的APP替代。
做好以上四步,經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智慧手機越來越像一個工具了,而不會是生活的全部。
-
10 # 一座小城故事
不是你被手機綁架,而是你自己選擇用玩手機這種行為來充實自己的自由時間
要是不想玩手機,就把自己腦子裡一直想但是沒去完成的計劃一一完成
哪怕只是完成一樣,你也沒什麼功夫去玩手機了
沒空沒時間永遠都只是自己的藉口
-
11 # 麻吉敘事
這需要你手頭有事情在做,實在沒事做可以給自己寫下幾個目標,比較容易實現的
這樣你每做完一個目標會有成就感,有動力繼續做下一個目標。慢慢的你會忘記手
機的存在,但前提是你所定的目標與手機沒有關聯。
-
12 # 馬小克
年初的時候,特別特別迷戀手機,因為那時候剛剛開始認真玩知乎,透過寫答案,收穫了不少贊同,每天的行程,都被知乎佔據。
早上起床,第一時間,就是拿起手機,開啟知乎,看看昨晚寫的答案有沒有人贊同,沒有人點贊,好失落,有人點贊,好開心。上班有時候也憋不住想要拿起手機來刷刷,看看關注的人有沒有回答新的問題,要不要及時點贊評論。晚上回到家,吃完飯也是第一時間拿起手機,刷刷知乎,寫寫答案。
週而復始,日子一天一天照舊。
直到有一天,自己的雙手終於得了手機病,雙手連拿筷子都感覺到疼痛,我才猛然發現,自己已然深深沉迷於虛擬網路,整個人已經淪落為手機的奴隸。
我不得不思考到底是怎麼回事。
說到底,我之所以會得手機病,淪為手機的奴隸,都是為了獲得虛擬網路所謂的存在感。
有回饋,讓你感到開心,沒有回饋,甚至是負面的回饋,又讓你感到害怕。
為了所謂的存在感,你一點一滴地犧牲你自己的時間,精力和耐心。
這樣的代價太大了,你變得鬱鬱寡歡,你對周圍的人與事缺乏耐心,你的眼神經常遊離,你的四肢經常感到無力。
你整個人被手機、虛擬世界、急切想要獲得的存在感,所綁架了。
我決定重新做回我自己。
給自己規定一個時間段,專門用來刷知乎;
迴歸線下生活,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當前的事情;
讓自己忙碌起來,學習新的技能;
多同朋友出去走走,不要讓自己和手機獨處。
我終於發現,當自己放下在虛擬世界尋找存在感的執念之後,整個人都變得十分輕鬆和愉悅,畢竟,踏踏實實過好自己的線下生活,比取悅他人,要實在地多。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其實這個問題也是一直困惑我很長時間的一個問題。現在的手機呢,我覺得就像以前的鴉片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雖然說手機呢更快捷了我們的生活、給到了我們很多的知識,但也時刻摧毀我們的健康,綁架著我們的靈魂。要想真真正正的放下手機,首先你得自律,讓你的生活充滿著忙碌,沒有時間拿手機玩。而且你還要在閒暇時給自己找些事情、時間持續21天以上才可以。只有生活自律了,你的人生才能自律。而且本人也在自律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