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尺二元
-
2 # 今天的早安
1.至於多不多這個問題,我個人觀點是多的,因為世界上好人總歸是比壞人要多的,既然好人之所以被稱為好人,應該不至於是大不孝之人。
2.百善孝為先,孝敬雙方父母,或許會遇到很多委屈和惡語相向,但善良的人選擇堅持。
3.真正孝順的人永遠都是付諸於行動,而不是僅僅把孝心掛在嘴邊。
-
3 # 又是一隻圃
我一向認為這天底下沒有不孝的子女。(就象那句“沒有不是的父母”)
但為什麼卻可以出現那麼多不孝的故事。
因為有句古話叫:父慈子孝!
所以要子女孝,父母要做好!
不然拿著倫理大棒打下去的,收到的只有痛苦與悲傷。
婆媳關係其實也是長輩與晚輩關係的一個縮影而已。婆媳關係不好,個人覺得還是與兒子的關係沒有處理好。不管多強勢的父母,兒子要是心明眼亮,弄得清楚狀況,就沒什麼婆媳矛盾
-
4 # 一孝傾城
廣義上的孝順的人,應該很多,我肯定也算其中之一!因為在身邊的人眼裡,我是個孝順的孫子,他們都誇我爺爺有福氣,說沒見過孫子對爺爺這麼好的!
這只是廣義上的孝順,我給大家闡述一下我的認知,就是能做到相對合格的陪伴和照顧,在周遭的人眼裡,是個孝順的人,做到了有孝有順,會受到肯定和認可!
如果從這個廣義的角度上來講,那應該還是有很多人稱得上孝順二字!
那如果換個角度呢?可以叫狹義的孝順,或者說叫較真的孝順,恐怕真能做到的,少之又少!
這個角度的孝順又如何定義呢?就是久病床前扔盡孝,擦屎擦尿不嫌棄!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個月兩個月,二是如果老人癱瘓,那就是要長年伺候吃喝拉撒,這種程度的孝順,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那樣並且持之以恆,我現在經常給爺爺洗腳,剃頭,剪剪指甲,也可以給他手洗沾了大便的內褲,我堅信自己可以一直很孝順,可是隻怕自己到時候做的不夠好!
為什麼百善孝為先?因為在和平年代,在眾多美德之中,孝順永遠排在第一位,對老人盡的孝,不只是償還曾經老人對自己的不急回報的撫養之恩,而且還是讓自己良心能安的善良之舉,還有第三點最重要,那就是做給你的孩子們看,讓他們知道孝順對我們人類來講是多麼的重要和不可或缺!現在你對老人的態度,也許就是若干年後,你的老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
5 # 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孝順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子女對父母的孝順天經地義!只是媳婦對婆婆的孝順就不一定能做到。只為人子,要協調好老婆與母親之間的關係,讓孝敬父母,孝順老人的好傳統好風氣代代相傳!
-
6 # 樗邪羽町
說實話,不多!
我這樣回答,可能會有一點點消極,但是是真實的情況。
一,《紅樓夢》中《好了歌》有一句: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真的道出了人間真理。
親情是一代一代的辜負,不管我們承認與否,這都是不爭的事實。雖說養兒方知父母恩,但我們對兒女是不是遠比對父母好太多呢?
二,我們老家有句話:娘想兒,比路長,兒想娘,扁擔長。意思是,母親思念兒女,是無盡的思念,如同長路沒有盡頭一般;而兒女對母親的思念是短暫的,可能只有一根扁擔那麼長。
我表妹醫學碩士畢業在北京某醫院實習,她放假回來跟我說:姐,我發現在醫院照顧老人的都是女兒,兒子是週末來,穿著皮鞋,叮咣叮咣走進醫生辦公室,例行詢問父母親的病情,然後建議醫生換治療方案。
再然後,就叮咣叮咣地走了,連跟老人說幾句貼心話都很少。這是孝順嗎?給老人提供了醫療條件,卻缺乏情感上的關懷!
兒女生病,父母是怎麼樣的?衣不解帶,哭腫雙眼……
三,“久病床前無孝子”。
我本家一個大伯母就是這樣:六個兒女,大兒子已經有孫子了,大兒子在照顧她和自己家孫子之間來回奔波。該照顧母親了,回來豫北小城,兩個月再返回北京。
大伯母90壽終,那一年大哥六十五歲,大伯母在床上躺了六年,是大哥帶著其他姐妹把大伯母的晚年照顧得很好。可以說,大哥是孝順的榜樣。
送走大伯母那天,大哥跟父親說:叔,真是“久病床前無孝子”,我快撐不住了。
大哥已經做得很好了,可他自認為不夠孝順,一個人的能力太有限了!
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盡其所能照顧父母的晚年。這是為人子女的本分。也是做人的良心。
-
7 # 德聚青島
百善孝為先,這是中華文化傳承。並且是最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
我們都學習過中國最具代表性的《24孝的故事》。
講述了比較典型的二十四個孝順父母的事例。並且成為我們啟蒙教育的必讀書目。
孝,是中華文明之美,更是世界文明中最耀眼的瑰寶!
中國是對歷史傳承最為重視的國家。並且以祖訓引以為戒,時刻警示著後人,以前車之鑑為例不要重蹈覆轍。
這是我們中華文明對於什麼是孝的解釋。
那麼我們再來談談為什麼要孝順父母吧!
父母自我們出生之日,就為我們付出直到父母的一生,都在為我們不求回報的無私奉獻。
父母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讓子女們生活的更好。
就算她們省吃儉用也不會讓孩子們收到一點點委屈。
此時此刻我想到了我小的時候,小時候的我經常肚子疼,因為當時主要是蛔蟲的原因。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當時我都8歲了,可是,我的母親不忍心看著我的痛苦,給我不停的揉肚子,還要揹著我不停的走動。想想當時母親瘦弱的身體,還揹著我走動,這就是母愛的動力。
我的病情加重時,父親一天兩次的揹著我去鎮上的醫院看病。當時沒有車子家裡連腳踏車也沒有。父親就這樣揹著我去鎮上,又時候去城裡。
現在想起來都對父母虧欠太多,因為我父親去世較早,我還沒有結婚就走了,這也是我一生的遺憾。
遺憾沒有能夠回饋父親,沒有得到對父親的孝順的機會。
現在我的母親成為我重要的親人。我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惦記著母親,今天吃的好嗎,心情如何啊?
因為,我不想讓父親的遺憾重演。我盡兒子的職責,回饋感恩母親之恩。
讓母親生活的高興快樂就行!我雖然沒有讓母親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當時我儘量用我的最大努力,讓母親感受到生活之美
讓她不再因為自己的老弱感到對子女的拖累。我會讓他快樂的生活每一天!
讓她感受到她的存在帶給我的幸福感。
如果要說什麼是真正的孝順。
我的看法就是時刻陪伴父母就是最好的孝順。
父母不再渴求金錢與美食,子女的陪伴就是父母最大的快樂時光。
因此,我極力反對出錢就是孝順的想法與做法。有的人出錢也不願意親自服侍父母。這樣的人不是孝順,孝順是發自內心的感恩之情。不是能用金錢衡量的情感。
人老了最害怕的不是吃的如何豐盛,穿的如何華麗。這些都成為過去式。
老人最害怕的是孤獨。孩子不在身邊這種思念之苦難以承受之痛。
因此,常回家看看就是解決父母孤獨感最好的方法。
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順。
你的陪伴會讓父母感受到對生活希望。他們因為兒孫膝下繞,不僅讓她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同時她也安享天倫之樂。
父母不求你大富大貴的報恩,只想天天看到你的身影。這樣她就滿足了。
這也是你的孝順之心。
我們也會老去,也會成人父母。現在對父母孝順就是為我們子女對我們的孝順打下基礎,形成榜樣的力量。
今天我們對父母的好,就是我們未來自己的好。
有好因必有好果。
常回家看看,你怕是幫母親刷刷筷子洗洗碗。
常回家看看,哪怕幫父親捶捶背,揉揉肩。!
-
8 # 靜享幸福人生
孝文化深深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裡。《詩經》裡的“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論語》裡的“弟子入則孝,出則信,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詩人孟郊《遊子吟》寫“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弟子規》開篇“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三字經》裡的“首孝悌,次見聞”……
自古以來,“孝”就是評價一個人品性的最重要指標,父母恩被反覆傳頌,加之養兒防老的理念,不孝就會被視為不道德,會受旁人的指摘和鄙視。於是“孝”的意義被代代相傳,行孝也成為每個兒女心中必須要做的事。
真正孝順的人還是很多的,只是有些人受環境影響,不再把孝看得那麼重,還有的人有行孝之心但無行孝之力,況且每個人對孝的理解不一樣,有人認為出人頭地是孝,有人認為陪伴是孝,有人認為順從是孝,還有人認為自己健康快樂就是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境和看法,我們不能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其他人。
婆媳關係難,在於畢竟我們和自己的婆婆不是血親,她很難像我們的爸媽一樣把我們當心頭肉,我們也很難跟她建立起母女般的親密感。我們能做的是將心比心,我們也希望老公能待自己的父母很好,不是嗎?
-
9 # 90年媽媽321
真正孝順的人真的不多。像冒媳婦兒子,母70多歲父親80左右。每過年過節總會給雞給鴨做給全村人看,但是當父親摔跤摔斷腿時只有老伴日夜照顧,生了兩個仔六個女,沒一人來看。其實我覺得孝順別人,不是你過年過節給了多少雞魚鴨肉 而是在他最需要幫忙最需要兒女們時,我們做兒女應該抽點時間去照顧他們。在他們不能動時幫他煮飯拿碗熱湯。在他們最後時間應該讓他們心安度過。
-
10 # 吉拉娜
父母最想要的,不過是一個理解。現在多人習慣於把自己的無能甩鍋於父母和原生家庭。這樣的例子在變形計裡體現的尤為明顯。
富裕家庭的叛逆孩子在農村呆了一段時間以後,慢慢懂得了生活的不易,當他們看到農村家庭的父母在為孩子辛苦操勞的時候,也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親,理解了自己的父母親,知道自己優越的物質生活是父母風裡來雨裡去博回來的。
多年以前,父母也像現在的你一樣時尚,優雅,風華正茂,有了子女以後,他們漸漸捨棄了這些,然而這樣還不夠,生活的重擔壓下來,他們得抗下,他們得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為子女創造良好的生活,然而金字塔頂端的人是有限的,能照顧好一家本身已是很大的成就,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默默努力的普通人,平凡但值得尊敬。因此,不要嫌棄年老的他們,他們也曾和今天的你一樣,意氣風發,為前途和明天努力奮鬥過。
《五分律》載:佛陀囑咐比丘應“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本事經》和《孝子經》也說:能開化其親,才是真實報父母恩。孝敬父母,既是贍養好他們,也要多關注他們的內心和真正需求,不要抱怨、嫌棄、苛責父母,這才是真正的報養育之恩。
-
11 # xx小劇匯
婆媳關係確實是個永恆而且艱難的話題,嫁為人妻,和先生的家人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和他們相處多年,也大致悟出一些道理:
1.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長輩,換來他們也尊重你們的生活,當然平時嘮叨下,但是出發點是好的。
2.當因生活瑣碎事情,因為孩子的問題產生分歧時,一定不要衝動,衝動真的是魔鬼。因為你說出來的話是收不回的,你先生理解你,支援你,但是家婆不一定能理解你,她一般只理解她自己。
3.需要一些物質上的東西來維繫婆媳關係,平時母親節,生日可以用心準備一份禮物,送給她,大家都會舒心些,略表心意,老人家也開心。
4.當對家婆不滿時,可以先和老公多訴說,建議老公去和家婆溝通了,很多矛盾往往就是,我們跳出了老公,直接和家婆溝通,間接就產生了許多小矛盾,日積月累就會成為無法緩和的爭吵。
5.多分擔家務,很多時候大家一起分擔家務,不僅可以緩和婆媳關係,自己也能多參與生活嘛,多站在為人父母的角度想事情,大家都能過得開心些。
說到婆媳關係,真的說上三天三夜都不為過,邊悟邊生活吧,你可以的!
-
12 # 秦箏齊瑟1
我身邊的朋友們 我覺得都挺孝順的 可能是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吧 這樣說有點自誇哈 但是事實也是如此的 有個朋友 在外地工作 前幾年因為父母年齡大了 母親偏癱 無人照顧 就把外地生意交給合夥人經營 (他每年會去幾次)自己常年在家照顧父母起居 還有個朋友 前幾年她父親得了癌症 三年內基本是在醫院度過的 白天上班 晚上去醫院 還好老公女兒都理解她 當時有次在醫院遇見她 覺得她整個人看起來特別疲憊 後來送走了父親 半年後母親又糖尿病併發症 熬了近一年 我家孩兒他爹 隔段時間就給婆婆剪腳趾甲(因為婆婆胖點 自己夠不著) 至於說不孝順的 也確實見過 打罵公婆的 但是結果都不好 我覺得孝順這個問題吧 都是上行下效的 想要自己孩子孝順 自己先得做好榜樣 大家都有老的那一天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 不喜勿噴 謝謝
-
13 # 有孟真甜的日常
我想當今社會孝順的人還是很多的首先我說說我自己,我跟婆婆在一起生活15個春夏秋冬,不能說一點矛盾沒有但是還是不錯的,婆婆不愛說話什麼事都放在心裡,我又是個愛說愛嘟噥的人,我倆性格不一樣自然是不合拍,開始的時候雙方不瞭解所以會生氣,可後來日子長了就好了!我和婆婆關係好了老公夾在中間也好過了不少!
現在婆婆在18年去世了!想想在一起的日子還是挺懷念的,所以我想跟看到我文章的人說一聲“:子欲孝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一定要好好孝順我們雙方的老人。
-
14 # 一口品
百孝善為先,古人留下來的中國文化優良傳統美德。
古人云,遠離父母,背叛孝道。
[孝經]有云:人類的行為,沒有比孝道更為重要的了,孝是為人之本,敬乃做人之根。父慈而教,子孝而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不言而喻。真正孝順的人還是比較多的,我就是一個孝子。
-
15 # 工農之友
目前,在中國,現實情況應該是這樣的。如果自己家的老人,經濟條件比較好的 ,老人的身體還能自理的,這種情況,孝順的子女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如果家裡的老人,經濟條件不好的,身體又不能自理的,那麼孝順的子女就很少很少了。中國古話說的《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在現在應該是個真理。
-
16 # 少年已不再
現在不多,慢慢會越來越多;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情況。
1.父母身體不好,長年生病且兒子經紀也不是很好,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俗話說“久臥病床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是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解釋,做兒女的可能是真有心,卻無力。
2.家裡兒子太多,出現“1個和尚挑水喝,2個和尚抬水喝,3個和尚沒水喝”,讓一個兒子照顧不行,3個輪流照顧,時間長了,難免出現不平衡,心生埋怨,把氣出在父母身上。
3.溺愛頭上一把刀,父母對兒子過去溺愛,什麼事情都依著兒子,時間久了,兒子又怎能理解父母,體諒父母呢?
為啥我又說孝順的人會越來越多呢?
1.隨著科技的發展,醫療水平的提高,以前沒法檢查的,治療的疾病,現在都可以治療了,即使無法根除,但也可以藥物控制,而且國家政策的實行,看病報銷,基本上都可以承擔起醫療費用。
2.現代人更注重身體健康,開始養生,鍛鍊,定期體檢,減少疾病帶來的危害,逢年過節帶父母多轉轉,父母開心了,健康了,做兒女的也就安心了。
我想,讓年邁的父母身體健康,開開心心,這就是孝順吧!
-
17 # 金時閒事逸事
百善孝為先!是一把對善的衡量尺。不管某人如果對自己最親的人都不好,就絕不會對得任何的人好。一個人善不善只要看他對待父母的行為就顯示無遺。真正孝順的人是多的!孝順的人會受到人們的尊敬,往往也是獲得名利成就的基石。
-
18 # 七爪的螃蟹
多 人無孝不立人 我不說別人!我自己 我老爺子有病 我一直陪著 工作沒了 沒事! 這是我該做的! 他把我養大 我就要把送! 我覺得咱國人都差不多吧!不是外國人 18歲 不理都 那怕是 我也會做我該做的!你這個人連孝都沒有 不可交!
-
19 # 雪梅瓶
百善孝為先,真正孝順的人多嗎?孝順自己的父母,應該有很多的。但孝順公婆,我想應該是互相的,“人之初,性本善”,剛結婚過來的兒媳婦應該不會剛過來就兇巴巴,肯定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摩擦導致的婆媳關係的變化。
兒媳婦剛嫁過來,應該和婆家和睦共處、互相互讓、互相理解和包容。但也要看對方,如果自己的善良和包容能換來對方的理解、互相關愛,那就應該堅持下去發揚自己理解和包容的精神;否則,就千萬不要無限制地一味忍讓、委屈求全,那樣會導致婆家人誤以為自己傻瓜好欺負、得寸進尺,最終害人害己。
我剛嫁到婆家的時候,對婆家人我都是很熱情,家裡的家務大事小事搶著幹,拖地、做飯、洗碗,從不落下。家裡就一個洗衣機,婆婆總是把她和公公的髒衣服堆在洗衣機裡,一放就是幾天不洗。我要洗衣服的時候只好順帶幫她洗了,慢慢地全家人的衣服也是我包洗了。
經濟方面,我婆婆也是很有一套,開始有事沒事總拉我一起上街,看到什麼漂亮的衣服她都想買,可是她每次都說身上沒帶錢叫我先墊上,墊就墊唄,回家我也不好問她要,她也總是不會想起墊錢的事。久而久之,只要她一提出讓我陪她去逛街,我都怕,都找各種理由拒絕。有時實在拒絕不過,就陪她去了,面對幾百元一件的衣服,我只好實話實說,告訴她我沒錢了,誰知道她竟然說等我發工資了再幫她買。想想我一個年輕人,正是該打扮自己的年齡段,為了家庭開支,我自己一年都沒給自己買一件衣服,她一個六十多歲的人,家裡衣櫃滿滿的都是她的衣服,她臥室放不下了還拿來我臥室放,還不滿足,滿腦子都在想買買買。
要是自己掙錢或者問他自己兒子要錢買我可以理解,憑什麼問我要呢?結婚我看在他家困難份上沒拿一分錢彩禮,是我自己打工幾年存的錢給他當彩禮錢送給孃家,孃家給的嫁妝比彩禮錢更多。
自己打工幾年,捨不得給自己買衣服,也捨不得給自己父母買衣服,全部拿去給老公掙面子當彩禮錢了。現在,又憑什麼拿錢給婆婆鋪張浪費買那麼多衣服呢?
所以不是不孝,兒媳婦孝順公婆也是要互相的。
-
20 # 三妮195209078
我大概是最孝順的人吧,父母婆婆公公,我都為他們花錢過,公公在最危難的時候,醫生停止了輸液錢不夠,我二話沒說套出了所有的錢給了醫生才給公公輸液的,他的病友誇我你閨女真好公公說是小兒媳婦,婆婆欺負我多年在她最危難的時候我回家給她送錢買了三年的藥給他郵回家鄉,每年我都回家鄉幾趟給她照顧回來都是給大伯子婆婆雙份錢替我們兩口在遠方照顧她老人家,母親我也是年年回家鄉給母親送錢,最愧疚的是我兒生病沒法常年的照顧四位老人,父親病危一百天沒法吃飯就病逝了是常買補血口服液和家人熬湯一點一點的喂父親照顧過來的街坊說福祥有個好閨女如果不是三妮怎麼會撐這麼多天,可是我覺得好失敗沒法把父親危難中拯救過來。
回覆列表
實話講:多,也不多。
此話要分開兩面看,因為孝和順,是兩件事。
如今能做到孝的人,估計不在少數。
而難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順字。
往往,大多數人都把孝順看成是一件事,單一為之。
卻忽視了順字在裡面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如果順字的意境不到,孝順就免談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