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田立讀書館

    我們得首先弄清楚一件事,我們常說的國際油價,有時說的是現貨價格,有時說的是期貨價格。好在理論上講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是正相關的(否則就要出現套利了),所以籠統地說國際油價好像也沒什麼毛病。但是,對於原油炒家來說可不是這樣,正是由於前面說的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是相關的,所以炒家是可以拿現貨給期貨做對沖的。比如說你做了石油期貨的多頭,結果國際油價暴跌,你虧了。可是種種原因使得你做不成空頭,儘管你知道此時空頭是賺錢的,比如眼下的俄羅斯。這時你就可以囤積現貨來對沖這個虧損,2009年的摩根大通就是這麼幹的。但這種對沖你懂,人家也懂,當你的交易對手是一個實力強勁的壟斷家時,他當然要千方百計阻撓你的囤積,就像現在的沙特。所以,不是我們不想囤積,而是人家阻撓你。

  • 2 # 坤哥167913813

    不要管別人存不儲存?首先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在原油價格低廉時把原油,買回來存放在有條件報廢的煤礦中,發展中國經濟。

  • 3 # 三軍可奪帥也0軍師0

    有!怎麼沒有人乘除原油?我們國家99條大型的游泳傳到中東,直接拉石油回來,這個新聞不是之前就報了嗎?關鍵是現在,航空客運都停了,航空貨運也很慘。全世界各地的石油倉儲都已經滿了,沙特已經開始用有船來儲存石油了,俄羅斯打算用火車來儲存開採出來的石油。美國最大的原油倉庫,還有三週就裝滿了。我們國家的原油儲備倉庫估計也快滿了吧?全球已經沒有什麼倉儲和運輸的空間了,這就造成了,裝油的桶的租金比油還要貴。所以原油就跌到負值去了。只要你能把原油拉走,存起來,開採石油的賣方都願意補貼你價格。因為他自己也裝不下了。而石油鑽井,不是說關就能關的,關了以後再重開是非常昂貴的。所以現在就是這個格局了。

  • 4 # 東風2993

    加大庫存還是必要的。正常的社會生活離不開能源。而新能源如核能,氘能等還是畫餅充飢。那些懸浮的新科技高消費還在想象之中。腳踏實地才是根本。短期的市場過激波動會隨著時間消逝。對於相對貧油國中國來說。多儲存一些低價能源,有百利而無一害。

  • 5 # 大國之巔

    美國石油跌成負40美元,無法傾倒,不讓燒,沒地兒存!

    4月21日,美國原油2005期貨合約,竟然破天荒地跌至負數!最低跌至負40.31美元!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石油產品價格出現"倒貼"!

    也就是說"買家買東西,賣家還得得倒找錢"的怪事,竟然在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貨市場誕生了。這個事情再度表明,美國疫情深重,已經嚴重影響到被譽為"工業血液"的石油產品上了!

    一、美國賣石油倒貼40美元!

    咱們老百姓有句俗語:"怪事兒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這句話在全球疫情蔓延,美國疫情全球第一的當下,正在一次又一次地應驗!

    新冠病毒正在全球蔓延,尤其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成為了疫情第一的國家,導致了很多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正在發生。正如美國股市在今年連續熔斷4次一樣,這些事情的發生在所有人意料之外,卻又產生重大影響,改變著一切。

    石油被譽為"工業血液",是全球最重要的大宗交易產品。我們從小在課本上就學到,這是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世界上少有的幾個產油國一個個賺得盆滿缽滿,"富得流油",我們也曾羨慕這些國家擁有這項寶貴的資源,真是燒高香祖上積德!

    為了爭奪、控制石油,美國甚至曾發動兩次對伊拉克的戰爭!可在疫情期間,這個最令人垂涎欲滴的寶貴產品,竟然出現倒貼錢賣的情況!我們都知道近期石油價格因多種因素而走低,但能低賤到如此程度,便與所有人的認知相悖,那麼這個事情就是反常的!

    二、倒不了,不讓燒,沒地方存!

    有一條几乎沒什麼人注意的訊息,造成了這次美國負價石油在技術上的可能。4月15日,全球最大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芝商所)下屬的清算所,釋出測試公告稱,如果出現零或者負價格,所有期貨交易和清算系統將繼續正常執行。

    芝商所(CME)

    也就是說,芝商所完成了石油零價格和負價格的測試,允許交易合約出現負價格,也就為石油價格暴跌至-40美元一桶,達成了技術上的條件。之後僅僅一週時間不到,便出現了所謂買油倒找錢的歷史奇觀!

    那為什麼美國的芝商所要這麼做呢?全球其他譬如上海、倫敦等全球知名期貨交易所,為什麼沒有這項操作,石油價格還維持在20美元左右一桶。簡單地說,美華人又在搞什麼"么蛾子"?

    這就又要和全球第一的美國疫情,關聯起來了。隨著美國疫情的加劇,全美幾乎所有的州都在停工停產,所有人都在家歇著。工廠暫時不需要石油了,航班的客機不需要航空燃油了,高速公路上的大貨車不需要柴油了,家裡的私人汽車也不需要汽油了,但石油開採企業,卻並沒有停產!

    石油企業如果停止開採石油的話,復產的費用將額外地高昂,技術上也很麻煩,所以美國的石油雖有減產,但沒有停產,這些暫時不需要的石油,佔滿了美國的石油儲存裝置,甚至石油輸送管道里都已被裝滿,美國已經沒有多餘的地方儲存石油!

    根據美國能源部的資料,美國的石油戰略儲備,已經填滿了69%的倉儲,有美國石油研究機構預測說,在4月底前,美國石油儲備的空間將被佔至90%以上。

    前段時間,美國的牛奶價格暴跌,奶農被迫傾倒牛奶;但油企卻不能這樣操作,這將帶來巨大的汙染。同樣,燒也不行,未經提煉的原油也會帶來巨大汙染,會被課以重罰。不能倒掉、燒掉、沒地方儲存,所以才出現了美國石油價格負值的情況!

    特朗普極力想讓全美統一復工,但各州抗擊疫情舉措不同,阻撓重重。

    截止4月23日午12時,美國新冠疫情確診數超過85萬,特朗普的聯邦政府與各州州長,仍在對復工的時間進行扯皮。而我們中國,已經復工一個月了。真正扭轉美國石油市場的復甦,仍取決於其疫情態勢,這個事情由美華人自己擔憂,就好了!

  • 6 # 財智成功

    說到油價大跌時儲存原油時,我們不妨先提出一個問題,國內鋼鐵價格大跌時,為什麼都不去存鋼鐵呢?

    每個人都會有各自的理由,但是不外乎如下幾種答案:

    1、沒有存放的地方,租倉庫費用太高;

    2、運輸還得花錢;

    3、存成鋼鐵得投入大量資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漲上來;

    4、自己用不上;

    5、就怕價格一直低,賣不出去;

    殊途同歸,鋼鐵如此,原油也是如此,並且原油的用途比鋼鐵要少的多,專業的多。

    原油大跌時,確實不少國家都加大了儲存力度,超大型油輪的運輸價格持續暴漲,運回來就是錢,油輪一天的租金就上漲到了22萬美元。

    原油價格降了,但是運費漲了,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降價空間。

    最為關鍵的是,各國原油儲存空間都是有限的,中國直到2020年石油儲備能力才提升到8500萬噸,相當於90天的石油淨進口量。從海關總署資料來看,2020年一季度中國進口原油數量就已經高達1.3億噸。顯然,開足運力的話,兩個月就能把存油的地方塞滿。

    大胃王再能吃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不停的吃。進口原油最終取決於庫存容量和終端銷售能力。

    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國內需求下降,成品油銷量下降也超過了20%,庫存壓力巨大。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既沒有地方存原油,又租不起油輪去運輸原油,也沒有煉油廠可以消化原油,汽車更不能直接加原油,自然不可能囤積原油。好不容易投資個原油寶吧,結果遭遇史無前例的黑天鵝事件,被割了羊毛,一不小心還要傾家蕩產。

    儲存原油,還是得交給專業人士,而不是普通投資者。

  • 7 # 博辰財經

    原油大跌利好原油淨進口國,比如種花家、印度、日本、南韓等。這些國家面臨千載難逢的機會加強石油戰略儲備,特別是對於石油大戶進口種花家來說,這是實實在在的大利好,能夠節約數千億的進口成本。降低社會經濟的執行成本,所以這麼好的時間視窗。種花家開啟買買買的模式,增加我們的戰略儲備原油。

    其實不光種花家買買買,作為石油出口國的美國,也趁石油白菜價,大量增加原油戰略儲備。所以石油需求國都在趁低價大量進口原油。

    具體到一些私人機構,因為消費原油數量有限。已經儲備足夠的情況下,停止購買也很正常。第一,儲備過多,增加倉儲備費用。第二,庫存太多,意味佔用資金量太大,影響機構的現金流。第三,今年全球經濟大衰退不可避免,下游消費需求前景黯淡。第四,大機構也可趁機收購原油生產公司的股權來獲取收益。

    綜上,原油大跌,事實上實力機構都在儲存原油。尤其對於種花家來說更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期,原油買買買,優質原油股權買買買。

  • 8 # 圖言說財

    為什麼有的人不趁原油大跌時儲存原油呢?

    1、目前全球疫情襲來,原油的消費量萎縮量很大,因此有的人認為目前原油因為產能過剩,又加上產油國並沒有促進實則性減產,而且在4月OPEC與非OPEC發生原油產能大戰,因此對後期抱著比較悲觀的看法。在悲觀預期之下,儘管從價格絕對值來說,低價吸入高價賣出。但是在恐慌之下,市場的需求是不會太大的,都覺得還有下跌空間,於是便保持場外觀望的多一些。

    2、國內對原油的儲存要求非常嚴格,並不是我們個人能做到的事兒。關鍵價格也並沒有與世界完全接軌,這樣即使是機會,但是產與供的價格沒有連線,存在著系統性風險,也導致了很多人僅是觀望或者心有餘而力不足。

    3、目前新能源的舉起,雖然說原油當下完全被替代的可能性並不現實,目前風能、太陽能、電能等等新能源的出現,多少都會對石化能源造成一些影響,特別是在價格低谷時,很多人就在思考,是不是原油真的要退居了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家住在樓頂,樓頂上新安了一個訊號塔,物業說這個對身體沒有危害,但是我們不想把它安在樓頂怎麼辦,請各位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