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瞬息萬變的社會工作,可教育的改革的步伐慢的如冰山移動。
一個小孩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工作的父母比學校,更能引導孩子品嚐社會變化,特別是在人工智慧時代的5G,甚至6G時代。
回覆列表
-
1 # 51心理學
-
2 # 大雅與小雅
在所有教育中,我認為對於孩子的“自我”教育尤為重要。什麼是“自我”?“自我”就是自己對自己能力的認識,並把這些能力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健康“自我”應該擁有信任、希望、意志、獨立自主、決心、勤勉、忠誠、創造、關心、愛和智慧的特徵。怎麼才能獲得健康的“自我”呢?
我是這樣幫助我的孩子的:
1、幫助孩子明確認知和方向。讓孩子明白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都是有職業屬性的,未成年人的職業屬性就是學生,學生的工作就是學習。幫助孩子搞清楚了他自己的職業屬性我們依然不能放手,大多孩子沒有自覺性。我們還應該帶著他們一起努力,讓他們嚐到努力的果實,把一個個實實在在的學習果實放在眼前,成為他們努力的方向。讓努力成為孩子自發的人生習慣,讓他明白世界上的所有知識都可以學習。
2、幫助孩子建立“原則”。一個人有了原則才有自律。孩子的所有行為,家長都應該設定一個“限度原則”。簡言之就是兩個方面:第一、這件事可不可以做。不能做的事堅決不能做,需要做的事一定要做好。第二、可以做,但不能過分。比如孩子看電視、打遊戲等一些孩子愛做的事情。沒有孩子會自覺,所以,家長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教,直到孩子能自己控制自己的行為。
3、幫助孩子認識“誠實”與“責任”。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都避免不了犯錯。孩子一開始犯的都是小錯,家長過分的責罰只會讓孩子放棄誠實。所以想要孩子擁有誠實的品格,家長的態度尤為重要。孩子錯誤的言行一定產生後果,我們不要掩蓋後果,要讓孩子清楚地看到後果是什麼,並勇敢地承擔。小孩子犯的都是小錯誤,後果也是一些小後果,承擔起來自然也不費力了。
幫助孩子建立“自我”不是做好這三條就萬事大吉了,這三條僅僅是“自我”教育的開端,還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停地調整和修正教育手段和方法。
小學一年級開始,我的所有零花錢和壓歲錢由我自己做主,而且從幼兒園中班開始,基本上有關我的決定,都會酌情與我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