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婉秋夫人
-
2 # HanDo
工作中有困難有煩惱是正常現象,但是每天都有煩躁現象就不正常了,說明亟待需要進一步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來應對工作。
-
3 # 阿駿遛副業
我猜煩躁的重點不是適合與否,而是工作內容,員工關係,工作負責度的體現。往往此時跟薪資的掛鉤很小。
例如,工作內容所涉及人員是否配合,計劃的推程序度是否正常,還有工作條理的順暢情況。說白了,就是你是不是覺得做事難,全公司很多人閒著難受,而自己不停的玩命,沒人理解自己,或者無法提供給你幫助,只能說一些客套話。自己傳達的工作內容,往往不能及時得到回覆,內心焦急難耐。當你看透這些時,正是你獨當一面,拼命工作上進的體現,或者說你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一邊是同流合汙,另一邊是忍辱負重。而薪資的問題只會讓你離職,不會讓你困擾。
工作難,職場更難。工作中的困難會不斷的走到你的面前,不要因小失大。沒事多想想自己的好,不要老想自己的難。人不經事不成長,想要成功,就不要怕失敗。所以說,你適合這份工作,就不要給自己壓力。而職場是根據公司氛圍來決定的,一個人難以改變公司情況,那就積極的改正自己。
-
4 # 背後的邏輯
合不合適你可以從兩個角度去考慮
一,自身能否勝任的角度
1.興趣愛好。這份工作是不是你喜歡的,一直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出現煩躁那很正常。
2.擅長與否。這份工作是不是你擅長的,有可能是你的興趣但不擅長,比如很多人習慣聽歌,到不擅長唱歌,那長期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沒有成就感也做不好肯定會煩。
3.是否擁有資源。你喜歡並且擅長也不一定做的好,還要看有沒有這個條件,比如你喜歡唱歌,也唱的很好,但是想成為職業歌手,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你有時間和金錢來玩音樂嗎?
綜合三個方面看看自己能不能勝任,或者看其中一個強項!能勝任就是合適,不能勝任就是不合適。
二,從舍和得的取捨角度
舍,不用說了,是你的開心,因為你很煩躁。
那看看得,你自己去跟舍平衡一下,如果舍大於得,那就不合適,如果得大於舍那就合適。
1.金錢。工作很大一部分為了掙錢,如果工資還滿意,你為了生活煩躁也要幹,這哭著也說合適。
2.成長。如果這份工作能讓你快速成長,或者有很大的進步,那煩躁也很正常,也許你正在走出舒適區,那肯定值得你去幹。
3.其他。當然除了金錢和成長,根據每個人在乎的點也不一樣,你看自己還在乎什麼,能不能從這個工作中得到,並且跟你失去的對比,答案就出來了。
一個問題幾個字,一個回答上百字,不是湊字數,而是成年人的世界沒有簡單!任何問題都要仔細斟酌,都要權衡!
-
5 # 小桐糊說
有兩種情況供你參考
第一種:因為你不能勝任這個工作,所以每一個工作都是難點,每個工作都是壓力,每個工作都是困難,在這種狀況下,你就會顯得非常煩躁,因為你不能輕鬆駕馭工作,而且不能從工作當中獲得快樂。
第二種:情況是公司,公司本身的氛圍和公司本身的人際關係較複雜,所以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會製造出很多與工作無關的溝通不順暢造成的煩躁
只有讓我們在開心中工作,工作當中全心投入到工作當中,才能獲得快樂,獲得快樂的工作,才能讓我們成長,也才能讓我們的生活幸福指數增加,工作的意義所在,如果一個工作讓你煩躁,讓你不開心,讓你壓力倍增,從而損傷到你身體的時候,建議還是適當的做一下調整。
-
6 # ELIAUK的夢話
如果一份工作讓你每天都會因為各種原因煩躁,我覺得首先要先考慮造成煩躁的原因是因為這份工作切實直接帶來的?還是因為個人的性格、做事方式或純粹因為興趣愛好造成的。
如果是第一個原因,那我們繼續深入思考引起煩躁的具體原因:是因為工作工種和自己擅長的不適合的問題?是因為自己工作的方式不恰當而導致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 還是因為工作主次急緩分配不當而導致工作量堆積的問題?……這些原因都有可能獨立或交織在一起,最終造成了你的煩躁。
如果找到了明確具體煩躁的原因,而這個原因又是可以自我改變的,那我建議可以透過適當的調整以及和同事朋友的合理傾訴以及與上級領導的及時溝通來調節這樣的自我情緒。
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適當的磨合期,透過磨合期和清楚的自我認知之後,我們也會有更好的想法。總而言之,我們都是通過了重重考慮而選擇了這份工作,不要因為一些輕易的原因而懷疑自己,甚至放棄工作。
-
7 # 龍騰酒中仙
不一定的。
一份工作,不但收入高,其他各方面自己都滿意,甚至正好是自己的愛好所在,肯定是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但是世界上有幾個這種幸運兒呢。
工作上不要給我談理想,我的理想是不工作,這個梗在網上流傳這麼久是為什麼,因為大多數人都對目前的工作不滿意,看下網上有吐槽工作量大的、時間長的、人際關係不好的,大家一樣在工作中充滿了煩燥。
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所以必須要有面對現實的勇氣,遇事不能第一時間先想逃避,你怎麼知道下一份工作就一定適合你呢?再不好怎麼辦呢?
面對現在煩燥的工作日常,一定要找出問題所在,並解決掉,再考慮適合的問題。
工作中常見的問題主觀上有兩個方面:個人專業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客觀上像經濟環境、行業環境、公司規模等等有影響的方面就太多了,但基本上以員工個人能力是無法解決的,不作分析。
今天我們只談主觀方面,我們可以控制、可以改善的東西。
-,專業技能。不管哪行哪業,想吃這碗飯就得有真本事,既然專門立了這個職位,就有這個職位的專業技能,別人眼裡看著簡單是因為他們不懂,如果從事這個職位的感覺也簡單不去努力學習,說明你第一不用心,在混日子,第二,你還不懂這一行。就像前陣子郭德綱與“公式相聲”的爭論一樣。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不同單位辦公室、會議室、餐廳、廁所清潔時間、清潔方式都不一樣,保潔算是簡單的工種吧,不學習能幹好麼?
二,人際溝通。進入一個新環境,要學會溶於其中,不能指望大家來團結你,而是要自己主動靠近別人,當然在單位搞小團體啊搞各種不正之風這個不建議啊。
有個例子,我原來一個同事,幹了時間不長就離職了,自述辭職原因是我們排擠她,這個我們包括領導、同事、客戶還有她管理的市場上的導購員,作為一個各自管理一片市場的銷售人員,負責客戶的各種費用的使用考核、市場上導購人員的工作情況考核,你說同事、領導排擠還有人相信,在客戶與導購眼裡銷售代表也算領導了吧,怎麼排擠你呢?
平時請客聚餐你去不去,掏不掏錢?
客戶、導購需要解決問題時,你在不在?
單位工作上總有些緊急任務,你來不來?
……
這些平時不起眼的小事兒,堆積起了你的個人形象,自省一下自己,總能找到答案。
以上兩點只是基於普遍情況,但畢竟我們不瞭解題主的真實處境,無法給出真正精確的答案,不過我還有兩點建議,這是在我動換工作的念頭時,一位職場前輩告訴我的:
一、在換工作前,自己假設下,你失業一年了,只有一份工作在面前,就是現在的這個,你去不去?
二、每一份工作都是有一個週期的,和銷售中的淡旺季週期一個道理,週期時間基本上是一年。
如果你正處在這份工作最難的那個階段呢,咬牙堅持過去,可能就會迎來一個燦漫的春天也不一定呢?
希望大家都每天工作順利,少點煩燥,多一點開心!
-
8 # 爬到井口看天下
職場上,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各種不開心的事情,從而產生出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如果不及時宣洩或轉移,就會成為“毒素”,積壓在身體裡。 身在職場,每天總有那麼幾件事會讓人憤怒,使人抓狂。有時候可能僅僅因為一條充滿負能量的微信朋友圈,就破壞了你一天的好心情。那麼,該如何處理這些負面情緒呢? 現在的職場,往往會提倡隱忍和包容。對任何事情,得到的反饋幾乎都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聽起來好像也沒什麼錯,但是如果真的一味照顧他人的情緒,到頭來恐怕只是便利了他人,委屈了自己,甚至失去了底線和原則。 很多職場人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不要惹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到了工作場合也體會到了職場的不易,於是紛紛抱著“寧肯受委屈也要自保”的心態,在職場上艱難度日。殊不知,這樣的職場生存哲學也有其不利的地方:失去尊重。 有些人覺得你沒有底線所以忽視你的正常感受,更有些人會覺得你“懦弱”從而變本加厲。這兩條,足夠讓你在職場中變得碌碌無為,不但得不到晉升,還可能會被企業當成小白兔烤著吃掉。不發洩,情緒會像一座又一座休眠火山,當達到一定的條件可能會集體爆發。一旦爆發,產生的結果很可能是毀滅性的。一直以來,我們都忽視了表達、傾訴、宣洩的重要性。然而,正常的宣洩表達是無比重要的!職場上的煩心事往往不能跟家人傾訴,朋友也未必理解。大部分職場人找不到正確的宣洩途徑,只能強壓怒火在隱忍中度日。
對於時常隱忍自己的職場人,我的建議是:接納自己的真實情緒和感受,不逼自己在非工作場合也維持所謂的“完美人設”。 不該忍的不要強忍。第一,在事情發生時及時巧妙地把情緒消化,不留後患。很多時候,我們面對能夠擾亂自己情緒的突發事件時,要給自己三分鐘時間用來冷卻。誠然,職場上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不合理並且與自己利益衝突的。這時候,更要告誡自己,先冷靜,再處理。冷靜不是目的,而是為了能夠想辦法解決此事,將一時湧上心頭的憤怒和衝動化解。人們在衝動時做的決策往往是有欠缺的,只有平和下來,才能既化解了自己心頭的情緒又完美地解決了問題。
第二,該忍的時候要忍,但事後要把不滿宣洩出來。 我們都說,忍一時風平浪靜,並不是無止境的“容忍”。明白什麼時候站出來,什麼時候發洩情緒,也是一個人的智慧所體現之處。負面情緒,一定要及時宣洩,心靈垃圾不能存放太久,這樣會腐蝕原本健康的身心。 行走職場,一定會遇見很多不公,以及各種匪夷所思的奇葩。我們不能寄希望於這種事情不要發生,也沒辦法隨便將不滿的情緒發洩於家人和同事,此時,學會自我排毒解壓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有哪些“職場排毒”的方法呢?第一,寫下來。書寫也是一種宣洩。 寫作,是為了梳理我們的邏輯,是一個自我對話的過程。撫平情緒,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導師,別人只能聽其一二,卻沒辦法理解全部。此時,能夠將心中所想、委屈、無奈、憤恨、傷心等全部透過文字表達出來,傾於紙上,是再好不過的方法。 透過書寫這一動作,我們能夠明白真正觸動自己、讓自己情緒失控的核心問題是什麼,我們也能夠勸慰自己,讓自己從情緒的風暴中脫離。後來的我們,若再次翻看這些文字,能夠感謝當時的自己,足夠冷靜睿智,並且溫暖人心。
第二,運動。運動是職場人宣洩情緒最好的辦法。相信很多男同胞深有感觸,不管有什麼不開心,到球場上打一圈兒籃球、出一身汗,就全部煙消散了。
第三,找安全的人傾訴。比如電影中看到的基督徒找牧師懺悔,這不僅是一個安全的宣洩途徑,也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專業途徑。與家人傾訴溝通,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
第四,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沖淡不愉快。比如去看看電影,找一些開心的事情來做,這樣心情自然就好了。
第五,臨時換個環境。新環境會分散一些注意力。換一個環境,也是調整心情的好方法。在工作中遇到情緒失控的情況,不妨離開辦公室,去樓下小花園靜靜坐上幾分鐘。在城市中覺得打拼太累了,週末可以來一個外地的短程徒步。新的環境會沖淡原有環境帶來的不快樂,能夠轉移我們的視線。當我們的焦點不再是苦惱與煩悶,我們自然就不會再被心中的壞情緒紛擾。
職場上,人人都有委屈和不得已,既然外界沒有現成的舒適區,就要自己去找情緒宣洩口,給自己“排毒”,實現“自淨”。
-
9 # 佳佳來了
接下來我會結合我的工作經歷,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一、分析煩躁原因為什麼在職場中的,你的工作會讓你每天特別的煩躁?
是因為同事的原因?還是因為老闆的原因?還是因為工作任務壓力大的原因?還是能力不足的原因?
針對不同的原因找出解決的方法。而不是因為自己的情緒去判斷這個工作的合適與否。
作為一個成熟的職場人,不可能像剛畢業的小白一樣那麼任性。我們應該學會理性的去對待這個問題。
二、衡量利弊,選擇去留今天正好和我的一個閨蜜在聊天。他說他遇到了一個職場的難題。就是他們的公司是一個大型企業,現在面臨了一個劃分所屬的問題。現在已經不屬於之前直屬單位管理的公司了。被分配到另一個直屬機關管理。
按這種情況,他應該就是把手頭上的部分工作要交出去。可是因為那邊接管的人員特別的不負責任,沒有人去接手他現在手頭上的任務。他非常的氣憤,但是又無可奈何。事情又需要人去做,沒有人接手。他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請示領導可是領導要他自己解決,所以他只能向我們去抱怨。每天都很煩躁。
像這種情況是屬於特別孤立無援的情況,自己又不知道怎麼辦,領導也不會幫忙。
後來他自己的選擇就是把自己現在目前的工作手頭上的事情做好。他提前準備好交接的資料,等有人交接的時候立即交接出去。
因為總體來說公司的薪酬待遇還是比較不錯的,又比較穩定。即便說領導不處理也不管理,但是從長遠來看的話,也沒有什麼可煩的事情來了再去解決。不可能為了一個鬧心的交接,丟了工作吧。
三、調整心態,煩躁解決不了問題工作合不合適,不是因為煩不煩躁而去決定的。是根據你的工作能力而去決定的。
但是有良好的心態去工作的話,對整體的工作狀態還是有一個促進的作用,一名合格的職場人士不應該把自己的情緒帶到自己的工作中的。我們應該合理的去調整自己的心態,不去影響我們的正常工作。
剛剛說了你的工作合不合適,是根據工作能力而決定的。是不是由於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足導致領導安排的事物無法解決?遇到了職場的壓力和難題無法解決,心情無法舒坦。所以認為自己根本不合適這個崗位。
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我們要麼就是提升自己的工作業務能力。要麼可以自己去找一個適合自己現在能力的一個工作。這樣你每天就不必那麼的心累。
總而言之,職場不是一個舒適圈。我們也會遇到很多問題,不管是工作上面的問題還是自己心態上面的問題。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去學會解決問題和克服難題,不斷的去提升自我的能力。
-
10 # 指尖視野
【問題分析】
工作中出現煩躁的情況,相信很多職場人都體會過。偶爾煩躁,一般是由某些特殊職場或者個人生活因素引起,不必大驚小怪,日後慢慢會得到緩解。但是,經常煩躁或者習慣性煩躁,就是一種非常有代表性的職業問題了。
煩躁,是基於某種外部刺激的心理反映,與不滿或者憤怒等情緒不同,煩躁並不直接因為利益問題導致。一些職場人的崗位還算不錯、收入也還滿意,但是一樣會出現煩躁現象,其主要原因在於職場不適或者不適應,是因為個人與所在職場的一些特定因素出現矛盾、衝突或者無法融合的情況引起的。但這種“不適”是不是意味著工作的“不適合”尚不確定。
要想明白其中的道理,需要明確以下問題:
其一,職業煩躁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何理解職業煩躁,它在職場上的具體職業表現是怎樣的?
其二,如何理解工作“適合”?怎樣的工作才算合適?
其三,職業“不適”與工作“不合適”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這是判斷個人煩躁與工作是否合適的關鍵。
因為工作中的某些方面,導致自己心理感覺不舒服或者煩躁是很正常的。但是當矛盾或者衝突的因素如果得不到解除,或者個人的心理不能及時調整,這種煩躁就會引發工作與職業需求的矛盾。其關鍵在於個人對於問題的清晰認知與自我調整,及時改變這一狀態,否則就會由“不適”轉化為“不適合”。
如何理解職場煩躁?從根本上來說,職場煩躁意味著什麼?這一問題的理解是我們分析判斷的基礎。對於上班族來說,工作久了,很容易心煩氣躁,因為一點小事就覺得彆扭,想發火,而且控制不住,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現象,就是習慣性職場煩躁的標準體現。其本質,是一種“衝突”。1.價值標準衝突
價值標準衝突,是指自己內心假定的理想場景、現象、答案或者工作的標準與面對的實際情況不一致發生的心理“衝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性格脾氣或者基於自身工作的潛在心理標準,並且以這些內在標準為前提與周邊實際進行無意識比對,標準差異越大或者衝突專案越多越容易煩躁。
A.對於工作不喜歡
對於工作不喜歡,並不一定是工作收入不高,也不一定是工作崗位不好。而是崗位本身或者崗位的工作環境與條件不適自己的興趣所在,不是自己喜歡的。無形之中,個人與工作以及工作中的相關因素產生“距離感”,導致自己狀態不好,甚至很厭煩。當這種問題持續進行,個人便會出現煩躁的狀態。
比如,小王的理想崗位是營銷。但是,陰差陽錯,現在做的是辦公室文員的工作。他從心底不喜歡這個崗位,甚至排斥與其他同事或者領導合作。客人來的時候,他要端茶送水,開會的時候要做會議記錄,整天忙碌一些“無聊”的“瑣碎”工作。久而久之,產生煩躁的情緒。看領導也彆扭,看同事也不順眼,甚至莫名其妙發點脾氣。B.個人心裡尺度與環境矛盾。
所謂心理尺度,是指個人自我心理感覺相對滿意與安全的空間距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舒適空間,都有自己相對安全的心理距離。當所在工作或者環境滿足自己的心理尺度要求,個人不會受到影響,也不會輕易出現煩躁的狀態。但是,一旦個人的心理安全或者舒適距離被打破,就會產生不不適,或者煩躁的現象。
比如,某公司女員工小吳。人長得很漂亮,在日常工作中,要頻繁經過男同事很多的區域。她總感覺,這些男同事用異樣的眼光盯著自己。一開始是覺得有些尷尬,後來覺得心理不舒服,到後來就變成厭惡,導致自己情緒控制不住,日常工作也煩躁不已,甚至不想再幹下去。2.能力需求衝突
能力需求衝突,不是說個人不勝任工作。而是個人因為能力的原因,導致工作尷尬或者面對較大的壓力,在心理上出現不適應或者排斥的現象。一方面,誰也不敢保證每件工作都做得很好,總會出現漏洞或者問題;另一方面,工作中難免有壓力存在,當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便會形成焦躁的反應。
A.能力短板引發焦慮
能力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基於多種因素,結構化的綜合性素養表現。在能力構成的因素中,有些是不錯的,形成個人的優勢,而有些則相對差一些,形成個人的短板。儘管,我們都強調個人優勢的發揮,揚長避短。但實際上,短板不但會造成工作上的尷尬,也會形成無形的心理壓力。
比如,某公司營銷總監張某,一向以大刀闊斧的市場開拓見長,個人工作成績與能力得到公司上下的認可。但是,現在公司進行所謂的精細化管理,要求所有管理人員在做工作之前,首先按照公司模板要求制定方案,並形成公司認可的計劃。這就需要,個人必須要梳理思路,而且也要有較好的文筆表達能力。這可難壞了了張某,因為書面工作是他的短板,他不擅長做方案、做計劃,也不熟悉方案與計劃的擬定。但是公司要求不能改變,折騰幾次後,個人的脾氣見漲,日常工作中煩躁的表現也越來越頻繁。B.工作壓力超出限度
說到工作壓力,很多人想到的是任務目標。誠然,任務與目標會給個人造成直接的工作壓力。然而,不僅如此,公司對於工作節奏、工作時間、工作標準等方面的要求,一樣會形成工作壓力,形成外在要求與個人能力素質之間的差異。
比如,工作時間過長,會造成員工的不適感增加;工作節奏要求過快,會造成員工的焦慮感;而工作標準的不斷提高,也會讓員工心理高度緊張。員工的心理不適、焦慮與緊張等情緒如果得不到及時釋放,甚至持續存在,很容易造成焦躁的情緒,甚至引發沒有必要的工作矛盾與衝突。3.自我目標衝突
自我目標衝突,是指因為個人自身的原因,導致與工作相關的目的、標準等因素出現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或者不可靠性,從而在心理上形成不安全感或者不舒適感的過程。自我目標衝突如果處理不當,一樣形成個人的煩躁情緒。不僅是煩工作,甚至煩自己。
A.個人職業需求矛盾
個人職業需求是樹立個人職業目標的基礎,是個人基於自身實際與外在環境判斷而形成的需求標準。個人職業需求的明確,需要對自我能力、生活、價值、責任等現狀,以及所在職場的實際情況有相對理性、客觀的判斷。
一些人因為對自身認識不足、對生活、能力、價值等方面的實際狀況判斷出現偏差,甚至認知模糊,造成個人實際需求與職場滿足之間出現差異;還有一些人對於自我以及客觀職場環境的認知並不穩定,變來變去,導致個人的需求或者目標恍惚不定。到最後,個人要麼對工作或者工作中的要素都不滿意,要麼很容易迷茫而產生煩躁的情緒。B.生活與工作失衡
職場人是社會人。這就意味著他們不但要有職場的工作,還要有自己個人的社會生活。個人職場工作的過程,同時也是其平衡生活與職業的過程。當工作的份額超過了個人生活的需求標準,會出現疲勞或者麻木;當生活份額超過了工作的時間與需求,個人就會懶惰甚至消極。
一些職場人,因為留戀生活中的一些特定享受或者為了滿足生活中的一些特定需求,而對工作產生不滿或者排斥,只要上班,就會覺得無聊甚至不情願。迫於無奈的工作很容易造成個人煩躁情緒的產生。
比如,我就見過一些職場人貪戀旅遊,而對工作很不耐煩;也見過因為家庭矛盾造成個人情緒不穩,對工作煩躁不已的情況。小結:工作中的煩躁情緒,是某種或者某些因素刺激個人心理造成的一種負面情緒。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個人現狀與工作要素之間衝突的結果。是個人價值、能力、需求以及自我認知等因素與所在職場磨合不良的結果。所反映的是個人與職場或者特定崗位的磨合程度。
為了尋求最後的答案。還需要解讀一下工作“不適合”。怎樣理解或者判斷工作上的“不適合”呢?對於工作“適合”與否的判斷有三個維度,分別是情感維度、行為維度與關係維度。情感維度體現在需求的反映上,行為維度體現在能力匹配上,關係維度體現在環境磨合上。1.基於個人情感因素的需求滿足
為什麼基於個人情感因素呢?因為個人在心理上的觸動與變化,是導致工作匹配與滿足的基礎動力。而基於此的需求滿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分別是物質與職業發展,兩者都會從底層衝擊個人主觀上對於崗位的認可度與職業的穩定性,是崗位適合與否的重要影響因素。
A.收入需求
收入需求,是個人物質需求的基礎。收入需求的滿足狀況,是匹配個人職業需求的標準之一,是判斷崗位適合性的標準之一。無論怎樣,一個崗位如果不能滿足職場人的物質需求,肯定是不適合的。
所謂職業發展需求,是指基於個人職業理想、自身特性,在職業上的長期要素與條件需求。職業發展不僅需要物質上的滿足,還需要職場管理、激勵、培養、職位通道、平臺等多方面的要素條件。
職業發展的要素具備與條件滿足的過程,是個人與企業同時獲益的過程,也是個人職業體驗度保持理想水平的過程。如果個人的職業發展需求得不到滿足,個人的職業體驗度下降,就會沒有成就感與獲得感,甚至產生恐慌與懷疑的情緒,形成“不合適”的局面。2.基於行為要素的能力匹配
行為要素,是個人習慣與效率的基石,是個人能力特徵的基礎。包括個人對於工作的情感、態度以及任務目標達成實際活動等等。以行為要素為基礎的能力,不但有水平的高低之分,且有領域與方向的差異。一個人的行為與能力不是體現在職場的所有領域,而是集中於職場的特定領域,並以個人的職業態度作為基本的方向引導。
A.適合的工作能夠發揮個人的能力優勢
正如我在上面所說,個人有能力優勢也有能力短板。能夠發揮其能力優勢的工作是適合其個人的,而以能力短板為基礎的工作,不但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還會導致工作與職場人的裂痕。
所以,職場強調真正的人崗匹配,這就要求對員工能力有清晰客觀的認知,要要求員工本人以能力優勢發揮為主去尋找工作。否則,極容易出現不適合的情況。
B.適合的工作就是規避短板
對於具體工作來說,規避短板要做到兩點。
其一,儘量不要出現崗位能力需求與個人能力構成不匹配的情況;
其二,個人儘量在行為上保持“避短”的習慣。“揚長”是人崗匹配的重要參考,“避短”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某公司安排一直從事國內營銷管理的賈某去負責國際貿易工作,但是賈某連起碼的信用證和國際貿易術語都不清楚,外語更是一塌糊塗,很難開展工作;再比如,剛畢業不久的小王,因為羨慕高薪的設計工作而放棄自己的專業特長,應聘不久之後就因為能力不足被淘汰。3.基於關係因素的環境適應
職場工作的過程,也是個人與職場、個人與生活發生各種不同關係的過程。其中有個人與職場的關係、個人與生活的關係,以及職場與生活的關係。任何一種關係出現問題,都會導致個人的環境適應不良。
A.文化匹配
所謂文化匹配,是指個人與所在職場(工作、同事、管理等)的關係磨合。是基於個人與職場工作的標準、習慣等方面進行差異化處理的過程。
差異化處理有兩種傾向:
其一是趨向一致:原來的分歧或者差異,逐步減少,而統一性增加;
其二是趨向分裂:原來的分歧或差異加大,直至不可融合。
文化匹配程度,是影響個人工作適合度的關鍵因素。B.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一個職場人,挑著兩種責任。一邊是生活,一邊是工作。如果想要工作沒問題,生活就必須沒有問題,任何一方出現問題,都會導致不平衡狀態的出現。
當個人因為工作的原因,影響正常生活或者給生活帶來不利時,個人的工作狀態會下降,甚至討厭或者放棄工作;當個人因為生活原因,影響正常的工作或者不利於工作的開展時,個人與工作的距離會越來越遠,對於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直至出現不匹配或者不適合的情況。小結:一個人工作不適合,有可能是工作或職場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自身的原因。但無論怎樣,都會因為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出現情感距離,會因為能力不匹配而出現行為效率下降,或者因為環境不適應而出現個人與工作的關係緊張。這都是工作不適合的表現,也是導致個人心理波動的原因。
習慣性煩躁是不是意味著工作不適合呢?這與煩躁的具體原因或者表現有關。造成煩躁的原因很複雜,與工作適合之間的關係也各不相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有合理的判斷。1.價值衝突造成的習慣性煩躁意味著工作不適合
正如上面所言,個人行為、思維以及價值等方面的標準與特定工作或者職場所倡導的標準存在差異。個人工作的過程,是兩者差異磨合的過程,也是個人實現工作目標的過程。當這種差異能夠縮小或者消除時,對工作有利,對個人的崗位匹配性也是有利的。
但是,個人價值觀或者價值標準的形成是長期習慣與積累的結果,想要改變非常難,而企業又不可能因為個人改變自己的標準或者條件。這種衝突的消除可能性很小,還會造成以下兩種結果:
A.個人對企業不認可
因為價值標準差異而造成的一個非常普遍且明顯的結果,就是企業與個人互不認可。對於個人來說,總覺得企業有問題,覺得工作有問題,覺得管理有問題,甚至覺得同事有問題。這種問題形成自己的煩躁,而且導致自己的工作效率與業績下降。其不適合的特徵非常明顯。
因為價值差異造成互不認可和個人的煩躁,既不利於公司,又不利於個人。是明顯的不適合。B.職業發展得不到滿足
個人職業發展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需要企業機制的保障。但是,一個最基礎的前提,就是雙方基於自我價值基礎的相互判斷。
價值標準衝突會造成企業對員工的評判、評價、培養、任用等方面所遵行的標準與個人的理解有明顯差異。即便企業基於培養人或者重用人的角度想要幫助個人發展,但是個人也未必認可,甚至排斥。在一次次矛盾與衝突中形成煩躁情緒,並可能最後離職走人。
我們很難說這是企業的錯,也不好說這是個人的問題。雙方標準不一,意味著道不同不相為謀,甚至接觸時間越長負面效果越大。2.環境矛盾造成的心理煩躁意味著工作不適合
與價值標準衝突不一樣,環境矛盾的影響更多強調個人與工作、與同事或者與公司的關係處理不理想。一個人要想能夠工作順利、要想能夠工作穩定,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關係處理要得當、關係氛圍要融洽。否則,很難有好的發展,也很難有效開展工作。
A.文化習慣不匹配
文化習慣差異,有價值標準的原因。對於個人來說,更強調自己與所在職場、周邊同事以及特定工作氛圍的融洽度。因為不適應、不習慣或者不接受,個人不喜歡同事的工作風格,不喜歡管理的標準要求,更看不慣公司或者其他個人的行為方式。看到什麼都討厭,和別人配合起來總覺得彆扭,總覺得事情不順利或者別人有問題。
如果出現這樣的現象,就是文化不匹配的結果。這種差異是根本性的,很難改變,也意味著個人與工作不適合。B.心理狀態與環境矛盾
個人心理狀態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因為每個人的心理既有相對穩定的特徵,又有臨時性特徵,一切都取決於個人內心的標準張力。當個人基於安全與滿意的心理要求較高時,對於環境、工作或者他人比較挑剔;當個人基於安全與滿足的心理要求較低時,對於工作因素的包容度較高。
在某一階段內,個人的心理具有一定的成熟度與穩定性,對於自身或職業的安全要求,以及對於工作的滿足感,都不會輕易改變。因此形成的心裡煩躁短時間內不會解除,也意味著個人與工作的不適合。3.基於個人自我原因的心理煩躁未必意味著工作不適合
對於個人來說,一些特徵是相對穩定的,比如價值標準與心理習慣,但還有些因素是可以調整或者改變的。因為可調整因素引起的煩躁,並不一定意味著工作不適合。
A.能力原因造成的煩躁,是可以調整的。
無論是崗位不匹配還是揚長避短的問題沒有做好,都有可以改變和調整的空間。儘管造成個人心理煩躁,但不是個人能力不行,而是能力沒有正常發揮出來。
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正確反思,真正認知自己,增強對於能力的自信,並在工作中調整能力發揮的技巧與策略,就會有效減輕心理負擔與壓力,個人心理會由不適、不滿足調整到適應與滿足的狀態。從而消除煩躁的情緒。B.因為崗位原因造成的煩躁也可以調整
人崗不匹配導致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甚至無法實現個人的職業目標。但是,職場人必須明白兩個基本的道理:
其一,即便在一個公司內部,崗位與職業是可以切換的。即便暫時的不匹配造成個人的煩躁,並不意味這不適合這份工作,而是需要進行崗位切換。這是非常普遍的職場現象。當覺得不喜歡時,可以先在公司內部進行適當調整。
其二,當前崗位或者工作中出現暫時的問題或者矛盾,並不意味著一直如此。隨著公司及職場的發展變化,都會進行相應的改變。
因為能力與與崗位、興趣與發展的矛盾不是根本性矛盾,並不能說明個人有問題,其差異或者衝突也不是原則性的。所以,不能認定為工作不適合。小結:個人習慣性煩躁情緒的產生確實是個大問題,體現了個人的工作“不適”,但未必是工作不適合的表現。價值標準衝突或者文化行為差異造成的不適,是不適合的表現;但能力錯位與崗位興趣產生的自我煩躁,無須與不適合掛鉤。
關於題主問題的最後建議個人不要因為工作中出現了問題,或者心理上的不適,輕易懷疑工作的適合性。要想解決問題,必須結合自己與所在職場的實際,進行認真的反思,搞清楚原因之後,再進行判斷。否則很容易出現沒有必要的衝動行為。1.認真反思,找出原因
最瞭解真實情況的人,自然是當事人自己。先不要急著做結論,盤點自己一個階段內的表現和問題,進行對比與分析。找出背後的真正問題與原因。這樣才是理性的。
因為不瞭解真實的情況如何,這裡無法進一步分析。只能由個人自我解決。2.Sunny心態,積極尋求問題解決
面對問題或者矛盾,個人不要總往不好處想,也不要習慣於離職或者逃避。而是保持積極Sunny的心態,對自己保留足夠的信任,對同事或者工作保留應有的正面評價與好感,從實際出發與人溝通,以圖問題的解決。
負面的情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規避工作或者將原因輕易歸咎於工作,即便換個崗位或者公司,一樣解決不了問題。總結:工作煩躁是職場上常見的工作現象,但是習慣性煩躁的性質不同,輕則影響正常的工作關係與效率,重則影響個人的職業發展。習慣性煩躁可能因為工作不適合而起,但絕對不能因此就具有懈怠或者放棄工作的想法,因為個人的職業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何反思、如何應對、如何處理,全在於個人自己,而結果與效果也會因為個人心態的不同而差異巨大。
職場的成長不僅是能力的增強,更是個人心智的成熟,只有面對問題或者困難勇於並善於解決才能夠真的強大,否則,即便適合的工作也會因為個人的“不適”最後轉化成不適合。
-
11 # 湖城老六
有題目可看出您的困惑
【煩躁=工作不適合】?
我來說幾種情況吧,工作不順的朋友,請自查。
首先,如果你的這份工作是剛剛開始,因為工作還沒有步入狀態和節奏而導致的心情煩躁,那麼這個問題,你暫時不用擔心,因為到一個新的工作環境,有很多朋友,都會有這種手無舉措的各種煩惱,這個時候你要做的是儘可能的調整自己;如果你在這個地方工作了很久了,比如有一年以上了,一直是這種煩躁感,那麼我建議你思考一下了。各位朋友,您請坐,我給您倒杯茶,然後咱們慢慢聊……
首先咱們說說,新進一家公司,心情煩躁的原因和破解之法。;新進一家公司,都會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不適,這種不適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有的表現為緊張、有的表現為尷尬、有的表現為殷勤、有的表現為興奮、當然還有的表現就是像你一樣,煩躁!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新進一家公司會有這麼多的情緒波動呢?我覺得是有以下幾種性格和身份導致的。
咱們先說身份:
①職場新人:
剛剛從校園走向社會,這可能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惶惶不安,精神緊繃,生怕哪一句話得罪了哪尊大神;我風聲鶴唳,一有風吹草動,馬上快速起立,搶著做一些雜貨,積極配合領導的安排;我現在像個好奇寶寶,對所有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小心翼翼的八卦著一切;亦或者,這個工作跟我想的好像不太一樣,無論是工作,還是身邊的同事,都跟我格格不入,我有點不知所措,幹了幾天,感覺很煩躁。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這樣的煩躁,是對新環境的恐懼和不適應,是個人的原因造成的,跟適不適合,關係不大。
你要做的是認真學習,努力融入,多看同事的優點,儘可能的跟同事打成一片,這樣很快就能融入其中,從而開心的工作了。
②職場老人
職場老人就比較特殊了,我是一個職場老人,但是剛進一家新公司,我的一切都需要重新開始,我需要重新認識身邊的同事,我需要重新梳理新公司的工作流程,一切都要重頭再來,如果是一家熟悉的公司還好一些,至少我還了解他們的公司結構;如果是一個之前就瞭解的業務也還好,至少我還有一些經驗,能很快進入角色;如果我是老闆高薪挖過來的也好,至少我覺得一定能對公司創造價值;如果我對一切都不熟悉,那~我好煩躁,他們都在聊什麼無聊的話題?他們的工作狀態怎麼這麼差?就這水平?比我們原公司的某某差遠了,辦公桌怎麼這麼小?印表機怎麼這麼慢?飲水機怎麼離得這麼遠?廁所怎麼這麼髒?電梯好擠!好吧~崩潰的一天,崩潰的一週,我好煩躁~
面對這種情況,我對您的忠告是,先試著跳出原來的身份,保持空杯心態,試著接納新的公司,試著接納新的同事,試著接納新的一切。多看一下美好的事物,既既來之則安之。
這種煩躁是因為與原有預期有心理落差造成的,解決方法只有兩個字:空杯。
接下來咱們說說你的第二個關鍵詞:感覺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同樣,這樣的感受也有很多種原因,但是主要分兩種,有的朋友覺得我工作了一段時間,感覺這也不順眼,那也不順眼,很煩躁;有的朋友覺得以前的時候還行,就是最近感覺很煩躁。
彆著急,咱們一一分析。
1、我是因為迫不得已必須在這工作的人,雖然煩躁但是迫不得已。
這種人有的比較可悲,有的比較可敬。
先說可悲的:家裡給找的工作,我沒辦法,老闆是家裡熟人,我辭職也不好意思,我確實也不太喜歡這份工作,所以整天很煩躁。
這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看的李晨和馬蘇主演的一部電視劇叫《北京青年》,劇中李晨飾演的何東本來有著賢惠的女友、穩定的工作。在結婚登記的時候,他卻忽然反悔,閃電般分手、辭職,他突然覺得自己的人生是被安排的,這種生活並不是自己的生活,而是別人期待的生活,何東覺得這種狀態是錯誤的。他想重走一次青春,去找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標。他在重走青春的路上,重新認識了自己,改變了心態,迎來了人生的新高峰。
所以啊這種事好解決的很,四個字:好聚好散。
與其在這,耽誤時間和青春 倒不如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或許會得到支援,當然,要勇敢的且有條理的說出你的理由,並且已經完全想好了自己的退路,而不是盲目的裸辭,電視劇是好電視劇,可咱還得先想好了退路,否則雞飛蛋打。
那哪種人比較可敬呢?
同樣讓我想到了一個電影叫《當幸福來敲門》是由威爾史密斯主演的, 影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
該片中的,業務員開始推銷的是一款醫療器械,為了生存,不得已從事著這樣一份工作,面臨著各種生活壓力,他肯定是煩躁的,但是他沒有被現實擊垮,也沒有委屈求全,而是憑藉自己的過人的努力,終於殺出一條血路,最終成為了知名的金融投資家。所以有時候一時的煩躁或許是你對生活不滿的一種體現,對命運不公的一種吐槽。
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也是兩個字:紮根。
努力去找尋更高的天空,但是前提也是,想好退路,努力學習。
所以,不管你是因為哪種原因造成的,都需要知道,煩躁是對現實情況不滿的一種發洩,之所以不滿是因為你的思維跟你的現狀不配備,好好思考一下,如果是人的問題,請認清自己;如果是工作的問題,請耐心學習,找尋跟你價值更匹配的。但是不管是哪種,請不要放棄自己的提升,只有自己值錢了,煩躁的事自然會少很多。
-
12 # 格調熊貓
我個人覺得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拆成兩步思考。
第二步:找到未來個人職業的長期發展“定位”。
兩步完成,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先講一個我身邊的職場故事。
小寧:升任總監後的迷茫與煩躁前段時間,和以前的同事小寧吃飯。
兩年不見,她好像變了一個人,從知性、溫柔的女生,變成戾氣十足的怨婦,因為上菜慢了點兒,結果和服務員吵一架。
到底發生了什麼?
“工作快把我折磨瘋了,我甚至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快得抑鬱症了!”我們交流中,她充滿了委屈。
她原本是策劃經理,從策劃方案、活動執行、到編寫報告,做得無可挑剔,一直是身邊同事的榜樣。
兩年前,出於升職的想法,她競聘了行政總監崗位。
升職後,每天面對一堆碎碎唸的工作,沒一件事是有成就感的。
公司要求節約成本,她就想辦法砍掉冗餘職能、減少一切費用開支,結果被老闆批評沒能力、不作為。
老闆認為:應該用最少的錢,做出最好的效果,如果什麼都不做,還要你幹嘛?
類似的事情屢屢發生,結果,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引用小寧的經歷,共同探討一下這類問題的解決辦法。
你對工作的態度是否端正?
說的高大上一些,你的價值觀和公司價值觀是否一致。
也就是你對公司的企業文化、流程制度等等這些,第一直覺是排斥,還是認同?
如果大部分都是排斥的,說明你的工作態度出了問題。
因為在實際工作中,公司每出臺一項政策、一個工作,你都可能會唱反調。
這就和大家常說的,要找一個和自己三觀一致的人結婚,我覺得職場上也差不多是這個道理吧。
你的能力能否匹配上崗位的要求?
比如,行政總監的其中一項任職要求是:組織好公司的行政會議工作,並協助CEO對分公司的計劃完成情況、費用花銷、例會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
但在實際工作中,小寧只對分公司進行了日常行政服務工作,而不知道怎樣做監督和管理,出現了嚴重能力錯位,老闆必然會不滿意。
你是否有大局觀?
這裡的大局觀不僅僅是胸懷的寬度,還有你站位的高度。
胸懷是你在工作中的擔當,與其它同事合作、分享和共贏。
高度是做好工作的同時,還能站在上級領導的視角,對工作進行評估,哪裡做得不好,哪此還缺乏周全的考慮等?
這三點都是你自己能夠掌控的,如有不足,及時調整。
再看公司可能導致你煩躁的問題。
是否有明確的工作目標?
工作對這一崗位是否有量化、可達成的目標。
因為小寧剛開始做行政總監,認為省錢就是不做事、少做事,恰好與老闆期望的相反。
所以,對於很多沒辦法用數字衡量的職能類工作目標,需要有溝通、確認的過程,最終大家的認知達成統一。
制度流程是否邏輯清晰?
很多大公司裡的“部門牆”現象嚴重,大多數工作需要跨部門配合,如果制度體系(比如崗位職責、工作流程)中稍有灰色地帶,就容易產生扯皮現象。
是否有良好的工作環境?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我想把工作幹好,但周圍的人都很消極,得過且過;
我想把工作做好,但同事關心怎麼把事搞砸,把他討厭的人擠兌走。
對於一個公司或者一個部門,走下坡路時(比如業績每況愈下),這樣的現象會形成一種常態。
面對這種情況,對於積極進取、正能量的人會倍受煎熬,要麼試圖改變,要麼就趕緊換個環境。
梳理出問題的根源,再判斷是否合適這份工作。
除了找到問題所在,還要從長遠的個人職業發展來看,要找到一個長期的發展定位,這樣可以避免掉很多在成長過程中的彎路。
找到未來個人職業的“定位”找出你擅長的、感興趣的、符合發展趨勢的,三方面的交集,就是你要選擇的定位。
擅長的: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出自己的優劣勢。
感興趣的: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並與工作有關的領域。
符合發展趨勢的:符合未來發展的趨勢。
從自身定位出發,選擇好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和規劃,努力實現它!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非常辛苦,但不會煩躁。
-
13 # 小馬妞說職涯
【小馬妞觀點】在工作中產生煩躁情緒,相信很多人在職場中都會遇到,我們應該找出產生煩躁的原因。成年人要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這才是正確的做法,工作不順就懷疑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
分析煩躁的原因A工作量大,分身乏術
平時工作任務量大,怎麼忙都忙不完,每天都是焦頭爛額,沒有時間去梳理工作,最佳化工作方法,無法很好的提升自己。
B 未及時完成工作造成
因為自身的原因,導致工作沒有按時完成,落後工作進度,一步錯,步步錯,導致其他工作接連受到影響,導致工作不在自己的控制範圍之內。
C薪資待遇不滿意導致
薪資水平沒有達到自己滿意的目標,薪資待遇代表著公司對個人能力和工作成果的認可,對公司支付的薪資不滿意,覺得公司對自己認可度不夠。
D在公司無法得以晉升
工作能力突出,個人能力強,但是卻沒有得到公司的認可,無法在職位上得以晉升,因此,會影響對現有工作的滿意度降低,產生煩躁心理。
不合適的原因A個人能力問題
若是因為個人能力問題,覺得現在的工作不適合自己,這個問題很簡單,努力調整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讓自己儘快適應工作,沒有不適合的工作,只有不努力的人。
B工作崗位問題
覺得現有的工作和工作崗位自己不是很適合,那麼完全可以再適應一段時間再決定,如果確定不適合,也可以在公司內部進行調崗,這在公司是很正常的事情。
C公司文化問題
對於公司的一部分企業文化不認同,其實在任何一家公司,沒有人會完全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的,我們應該關注它好的地方,能給我們帶來積極向上的文化。
分析完產生工作煩躁的原因,我們就要去解決面對這些問題:
A、工作量大,分身乏術,及時找領導溝通,避免因為的長期積壓給自己造成心理負擔,產生不良情緒。
B 、未及時完成工作造成,如果是個人沒有掌控好時間的原因,應該及時調整工作順序,把緊急工作放在首位,然後再做次等重要的工作,並且告誡自己後面一定不能因個人拖沓等原因影響工作。
C、薪資待遇不滿意導致,這個時候需要判斷個人工作輸出成果與薪資待遇是否匹配,自己判斷,還要與同事做對比。如果確定自己工作成果多,可以找領導溝通加薪問題,如果沒有行動,領導不會主動加薪,你心裡也不舒服。
D、在公司無法得以晉升,評估個人能力在同事中處於什麼水平。領導提拔人,正常情況下會首選能力強的人,若自己能力突出,當工作做出成績時,可以向領導提要求。讓領導知道你的訴求。
總結: 職場中煩躁屬於正常現象,如果一直處於煩躁狀態,就需要找原因了,一直處於煩躁會影響工作效率,對工作的滿意度降低,便是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原因,都不能怠慢工作,更不能因為某些原因而不去努力工作。
回覆列表
首先,據您所說: 每天都有各種原因煩躁,那您有認真分析過您煩躁的各個點分別是什麼嗎?如果從未認真思考過,那您不妨從現在開始認真改進一下喲。
靜下心來,認真記錄一天中您煩惱的事情分別是什麼,然後找出背後的原因,尋找解決方案。
我的第一份工作,我每天煩躁的點是:工資低,沒有發展前途,學不到東西這三點。
然後去深度挖掘背後的原因,其實都是自己的問題。即自身性格原因,或者說是人際關係障礙問題。
不喜溝通和交流,遇到問題不喜歡求助,解決了問題不會反饋。讓同事、領導和協助部門不知道自己的工作進度,別人當然會說你沒有去完成咯。而我所處的職位正是需要頻繁溝通、反饋的一個過程。
因為我的不喜交流,在別人看來是閉門造車,我行我素,沒有團隊意識,聽不進勸。三人成虎,即使後來再怎麼去解釋,也改變不了現狀,只是加劇了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冥頑不化的印象。久而久之,傳到公司領導耳中,自己便是那個阻礙工作進度的人,工資自然得不到提升。
漲薪無望,心情鬱結,被眼前的窘境所困。自然就看不到工作的前途和希望了,看不到希望,自然無心學習,就學不到東西咯。如此迴圈往復,煩躁的後果自然而然就有了。
所以,職場中,感覺煩躁不適的原因大抵是自身原因。搞定了自己,才能搞定別人,搞定工作。
然後,我們來看看,您懷疑自己是否適合目前的工作這一問題。其實,自身適不適合一份工作,並不是感覺說了算的,而是資料說話。您仔細盤點一下,自打您從事本職位的工作之日起,自己做出了哪些成就,犯過哪些錯,功過關係如何。
此外,在這一份工作中,您學到了多少東西,是共性的還是個性的。以及您學習的方向和自己的職業規劃相差如何?意思是,您學到的東西在其他地方可以用的上嗎?還是僅限於本公司本職位。當前的工作和您的個人發展是否相匹配。當您盤點清楚了,那您的問題便不再是問題。
我第一份工作是會計工作。我懷疑自己適不適合這份工作時,是入職一年的時候。於是對自己的功過、輸入輸出進行了盤點。
我發現,自己對這一份工作的付出確實蠻多的,也有工作成果。但老覺得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工資就不說了。就說說收到來自於周圍人的反饋吧,那是相當的不理想。因為嘴欠,做事之前老會說不去做,做完之後不會跟別人說一句。相當於做了無用功,別人當然不買賬了。
此外,學到的東西確實能用到其他地方,但我一直想學習和發展的方向是外賬,而在這裡,沒有任何可能。所以,恰好兩年的時間,我辭職了。
最後,如果煩躁不安的原因和自己適不適合都得到了結果,那就自主決定吧。
如果決定繼續在這一份工作上繼續做下去,那就努力調整心態,彌補自身短板。不要去糾結和懷疑工作適合與否的問題。
工作就像人生,不到最後,你不知道會有怎麼樣的結果。所以,與其去質疑,不如腳踏實地,先去努力改進,認真工作。當你努力去付出和成長時,適不適合已經不再是問題。既然已經靜下心來想做好這份工作了,那就別給自己找那些個退縮的理由和藉口。幹就完了,時間會告訴你結果的。
如果決定不想再繼續這一份工作了,那就集中精力找一份適合自己的,以及認真做好工作交接,為下一份工作養精蓄銳。不要拖拉,也不要去留下一攤子麻煩給別人。
因為人與人之間是有緣法的,有可能下一個拐點又相遇和重逢了。儘量做到人走不惹事,好聚好散。
另外,這一份工作中的經驗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比如,自己的不足,既然已經知曉,那就努力改正,別拖延轉移。從新開始,也很好。
願您在您的職業生涯中勇往直前,不煩躁!
希望對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