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海識途
-
2 # 小龍女YANG
網紅作家餘秀華的詩歌,我略讀一,二,我不喜歡,感覺寫的詩歌低俗。為什麼成為網紅?可能運氣比較好吧。範雨素我還不瞭解。
-
3 # 驕楊一靜聽時間的聲音
隨著科技革命的突飛猛進,網路平臺讓人們的精神領域從未有過的豐富多元。
人們從滾滾紅塵之夢想、拼搏、實踐中,聚集到網路中來尋求、排解、渴望。
繁星閃爍共舞網路。
餘秀華以《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用性幻想的構思及語言作詩風糜網路,刺激到人們的生命本能,生理聯想,堪稱勝過世界名著勞倫斯的《查特萊夫人的情人》之性描寫。
餘秀華的詩確是靈動的,也是齷齪的,這就大大的帶給網民們獵奇之心,從而走紅網路。
-
4 # 硬幫幫
藝術是有生命力,感染力的!
好的作品總是能打動人心的,因而才能廣泛獲得擁躉!
網路詩歌也不乏好的作品。
餘秀華,範雨素的作品本人也拜讀過,確實在作品中融入了個人對生活的感受,體悟。這些過往經歷,融入意境,透過語言的修辭,句式的變換,感情基調的切入,以及韻律,旋律的打造,成就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詩歌作品。
讀者讀來,總感覺這些作品中某一句話,某一個字眼觸動了自己的心絃,過往的記憶如泉湧般襲來,有種心中大快的體會,或者與作品一起傷感,高興。感情,情緒被作品調動起來。這就是好的作品。
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作品原是有感而發,情真意切的抒情表達。餘秀華,範雨素能活起來,在網路中找到自己的天地,讀者的擁戴就是作品好壞最好的證明。這些作品雖然說不上上上之作。但是存在就是合理的理由!我們也應該抱著欣賞的態度來看待這些作品,認真去讀,說不定你也因文中某一段,某一句,某一個字眼而感動,而感慨,而喜極而泣,痛極而悲!
-
5 # 文章小白舒賢龍
今日成就,非一朝一汐一蹴而就,是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是時代與無奈生活的打磨,將其融入骨髓,發自心底的噴薄欲出的火山,瓜熟蒂落,水順流而下,自然匯出的生命吶喊,高亢一曲肝腸斷……
-
6 # 詩歌陪散文聊天
餘秀華,範雨素的作品,在出名前,已經在中國最大的《詩刊》上發表詩歌了。
她們的詩本人也拜讀過,確實在作品中融入了個人對生活的感受,體悟。這些過往經歷,融入意境,透過語言的修辭,句式的變換,感情基調的切入,以及韻律,旋律的打造,成就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詩歌作品。
她們是憑實力紅的!
-
7 # 老派三叔
無論是餘秀華還是範雨素,其文字本身都獨具特色,質地優良,餘秀華的激情燃燒,範雨素的淡定從容,她們都是文學的執著痴迷者,作品都是他們內心情感的噴發,所以才能震撼人心。
如果沒有網路,她們的作品只能自娛自樂,有了網路才被廣泛傳播,這是科技對這些書寫者辛勤創作的獎賞。
無論網路還是傳統紙質,作品質量從來都是第一位的,只是傳播渠道不同而已。
-
8 # 鯉小羊尚書房
其次是二者的標籤化身份。餘、範均為受教育程度低、命途坎坷的農村婦女,與傳統詩人的形象大相徑庭,她們特殊的身份成為了一種極具辨識度的標籤。“腦癱詩人”“農村婦女”與“詩人”這樣反差巨大的字眼同時出現在觀眾的視野裡,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陌生化效果,而這些標籤背後所代表的貧窮困苦、坎坷命運等意味也隨之吸引了大批目光。
最後,是作品本身的張力。餘秀華的詩歌語言質樸,用詞大膽,風格細膩而不乏深沉,她常用豐富的自然意象,從而營造出另類原始的張力。她的“疼痛美學”書寫,如《我以疼痛取悅這個人世》、《疤痕》,描寫她在農村受到的歧視和欺凌,展現了最真實的生活體悟以及她對於疼痛、殘障、磨難的抗爭。她對情慾的大膽表達,如《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是女性對慾望書寫的突破,很能引發人們的共鳴與關注。
回覆列表
《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腦癱詩人”、保姆、農婦、小時工,這些標籤化的詞語讓餘秀華、範雨素走進大眾的視野。在人們的偏見中,只有經歷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有可能寫出經典的文學作品,但是看過這兩位女作家的作品,打破了人們的偏見。
從她們的作品和人生經歷來看,她們的走紅,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一、她們生活在底層,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高度
命運讓她們沒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命運並沒有剝奪她們的思想。不幸的生活經歷沒有壓垮她們,而是帶來了一種對生活的感悟。她們學會在文學中逃避現實、學會在文學中撫慰自己。學會在文學中表達自己。
《我身體裡也有一列火車》:我身體裡的火車,油漆已經斑駁/它不慌不忙,允許醉鬼,乞丐,賣藝的,或什麼領袖/上上下下/我身體裡的火車從來不會錯軌/所以允許大學,風暴,泥石流,和荒謬。餘秀華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命運把我裝訂得極為拙劣。範雨素
真正打動我們的是她們筆下的文字。
二、她們是平凡世界裡的一股清流
在她們的作品中,並沒有講究什麼寫作方式、寫作解構。她們書寫的文字都是真實的記錄,因為真實所以更能打動人。寫作對於她們來說也不是為了名和利,而是一種情感的宣洩,一種對生活的抗爭。生活是貧富不均的,但是人的思想是自由、不受限制的。
三、她們的作品裡有一股濃濃的地氣
她們就站在平凡的世界裡,切膚體會著生活的艱辛。她一邊撫摸著自己的傷痛,一邊寫下向上的生活。
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人,在餘秀華、範雨素的筆下可以感受到普通人的命運和生活,那種真摯的情感喚醒裡了大多人的記憶,產生了情感共鳴。
餘秀華曾經說過:“這樣的命運誰甘心呢!在這樣的一個地方,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你想飛,但飛不起來!”與餘秀華不同,範雨素並沒有飛起來的慾望,她唯一的理想,就是想把最平凡的人生過好。
我們大多數人又未嘗不是呢,被大時代所裹挾的我們,有的人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還在苦苦的堅守,而有的人選擇在時代的浪潮中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