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叫vito的湧生
-
2 # 為者常成
當你特別想創業的時候,你的條件只有50%,這一個的話要分析來看,如果你很年輕只有二十幾歲,那麼我建議你即使沒有50%,只有30%或者40也可以去嘗試一下,因為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成了路,沒有100%的條件讓你去創業,所有創業的者的成功都是存在著很很大的冒險性。
而假如說你已經四五十歲了,那麼我建議你還是條件比較成熟的時候再去創業,因為這個年齡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並且年齡也不小了,缺乏東山再起的條件,所以說需要謹慎再謹慎,並且創業的話最好還是要進入你比較熟悉的行業,假如說你有一個陌生的行業要進入的話,一般選擇好好的方式,但是這個的話就需要你對合夥人的選擇要理性而不是感性的去選擇。
-
3 # 模因創業
特別想創業而條件只成熟50%,個人建議要冷靜下來,認真思考一下:
1.是不是隻是創業衝動?創業是一件艱苦而艱難的事情,絕不是靠衝動或一腔熱血就能做成。等你過了狂熱期,還能否持續?
2.能力是否具備?是否有與專案或產品匹配的能力和團隊?
3.有沒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
4.剩下50%的條件什麼時候能補上?
關注@創業防騙術 創業少走彎路!
-
4 # 老旺聊創業
謝謝邀請!個人建議:條件只成熟50%時,不建議去創業。創業是一門與"狼"共舞的藝術,也是一門高風險的職業,可以說風險無處不在。在外部條件只成熟50%的時候選擇創業,創業者要去比平常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創造條件,才有成功的機會。建議創業者在創業前在以下方面苦練內功,努力提升內在條件,增加創業成功率,建議僅供參考:
1.保持一顆平常心。學會隨時將心態調整為平和很重要,今後的創業生涯中,你會出現焦慮,煩躁,苦惱,憤怒等不良情緒,這些只能影響和干擾你的決策和判斷能力,對解決問題毫無作用。
2.創業領域選擇自己熟悉的或者是風險在自己能夠承受範圍之內,不建議盲目跨界經營。
2.努力學習專業技能,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對系統性風險,應當做到提前預判,謹慎分析,科學應對,合理規避。
3.建立自己的合夥人團隊,選擇合夥人標準以能力和人品為優先,不能因為人情面子而選擇親戚朋友同學等。這裡不要誤解為合夥人不能是親戚朋友,只是選擇有能力和人品二項硬指標。
4.創業團隊合夥人機制。對於以技術和管理方式入股的合夥人,股權比例要適中,不然會影響團隊向心力。最佳方式是這部分合夥人入股時,技術或管理與出資各項一部分比例。
5.創業者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能透過現象看本質。
6.創業者要有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力,在經營大方向方面有自己的決斷。
7.創業者要有獨自的風格和品牌意識。
8.創業者要對人性有基本認識。企業的核心是人才,人的問題解決了,其他事就好辦了。
其他還有關於創業者個人品格和素養方面,比如,堅韌,勇氣,信心等等,關於這些就不多講了。
最後預祝創業馬到功能,一帆風順!
-
5 # 老張的分享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我的理解今年由於新冠病毒的疫情發展,各行各業都不好乾,尤其今年的餐飲業、旅遊業,利潤越來越低,競爭越來越大,網店實體店都不好乾,尤其是實體店太難了,房租高,沒客流,壓力很大,利潤很低(面對網路衝擊),如果真想創業,首先看你自己能承擔多大風險了,儘量輕資本創業,可以選擇網路創業,發展自己的副業也可以,可以小規模嘗試,不要一下子全部投進去,那樣風險太大了,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摸透的行業,需求大的行業,留好自己的退路,自己一定把握好風險,即使自己創業失敗了,你也一樣可以從頭再來。
-
6 # 幣圈獨角獸
很多人在自己工作不順的時候都想著自己怎麼樣去創業,擁有自己的事業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創業肯定沒有那麼簡單,如果您具備了一下條件,我覺得您可以去選擇創業,因為人這一生真的就年輕這幾十年,不要留有遺憾。
資金
創業最難就是啟動資金的問題了。這也是每個想創業的人最難解決的問題。沒有資金不要談創業。空手套白狼很顯然不適合現在這個社會。所以在想創業時,一定要考慮自己的資金是不是夠支援創業初期的一段時間。
團隊
創業與成功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所謂一個人創業叫單幹,團隊創業才叫企業。而且企業的“企”也說明了這個問題。人走企業自然就停止了。創業之前拉好好的團隊再開始創業吧。
技術
不管你從事什麼行業,都需要對行業有一個熟悉的全面的瞭解,這是在市場中站住腳的一個關鍵因素,但是如果你沒有資金作為支撐的話,就不可能高薪聘到有資質的人,所以自己具備一定的技術還是很關鍵的。
人脈
無論多大的企業都離不開人脈這個關係網。如果想創業,但是自己沒有一點人脈關係網,可以斷定這個創業是失敗的。而且創業初期大部人業務肯定都會在人脈裡面產生。否則就只有等著喝西北風了。
策劃
一個團隊想創業肯定不是心血來潮,而是透過大量的實踐驗證和想法來開始策劃的。也許這個策劃3年,也許5年。這些都是很正常的。所以在創業之前寫好仔仔細細的策劃文案再來一步步實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支援
創業之前肯定要和父母、親戚朋友說明情況,獲得他們的支援。否則的話自己做起來很累。因為會感覺怎麼做都是錯的。而且可以調動他們的人的人脈關係和向他們籌集相對應的啟動資金。
創業前要認真思考、反覆評估、考慮成熟再行動。除了要足夠的資源準備外,心理準備最重要。以下幾個方面問題,值得好好思考。
第一,我為什麼要創業?是否有足夠的決心,願意承擔風險嗎?過去的利益是否捨得放棄?
第二,我是否具備創業者應有的能力與素質,是否能承受挫折,是否具有綜合全面的素質,還是有專項技術特長?
第三,我創業成功的核心資源優勢是什麼?我具備的條件是:足夠的資本?行業經驗?客戶資源?技術創新?商業運作能力?與即將面對的競爭對手相比是否有明顯的優勢?
第四,是否有足夠的耐心與耐力度過創業期的消耗,估計透過多長時間走過創業瓶頸階段,自己有多長時間的準備。
第五,創業最大的風險是什麼,最壞的結果是什麼,我是否能承受?不要只想到樂觀的一方面,對風險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否則,一碰到現實狀況與想象不一樣,一下會造成信心動搖。
回答清楚以上問題之後,再決定是否創業不遲。很多創業者的失敗,都是與創業前心理準備不夠,匆匆忙忙進行創業,最後失敗得一塌糊塗,假如準備不足,條件不具備,晚一點創業也不遲。
-
7 # 棋盤投資殷志成
對大多數的創業專案來說,可能永遠等不到100%條件成熟的時候,如果你真的決心創業,那就去做。不過在下決心前,建議思考幾個問題:
1)為什麼要創業?(初衷、使命)
2)創業希望達到什麼目標?(1年目標,3年目標)
3)創業的產品或服務主要客戶是誰?(市場定位)
4)這些客戶的最大需求是什麼?
5)這些客戶為什麼會選擇購買你的產品?(核心競爭力)
6)你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的產品相比,優勢是什麼?
7)創業前6個月的預計支出是多少?(人員工資、房租、產品採購、生產等)
8)產品銷售的價格、毛利是多少?
9)為了確保市場、客戶的拓展,需要做些什麼推廣?宣傳?
10)要達到怎樣的收入增長目標才能保證公司在6個月後依然存活?
供參考
-
8 # 清泉汪汪
哪裡有條件成熟不成熟這麼一說,只有看想幹的意願強不強!
等富和尚把一切準備好了,啥都沒有的窮和尚已經從南海回來了!
所有的遇見都在路上,你提前預想的,準備的大多都無用!
-
9 # 鄭紅helen
除去考慮你是否現在有穩定的工作,你是否現在年紀還比較輕等,就事論事,只考慮創業條件是否成熟,要做一個可行性分析:
1、條件不成熟是哪種情況
資金不足:籌措到資金的可能性;
市場不足:找到市場的可能性;
人才不足:招到人才的可能性;
技術不足:彌補技術不足的可能性;
或者其它某種條件的不成熟。
2、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以上不成熟條件能解決嗎?
2.1 能解決。
那不必猶豫,馬上開始創業。
2.2 某些不成熟的條件,目前為止看不到任何解決的希望。
那必須慎重,可能這個創業並不會成功。有資料表明,在中國創業的失敗率高於95%。新辦公司三年後還正常營業的,只剩下1%;再過三年還在的,0.2%。 很殘酷,但這是事實。
2.3 某些不成熟的條件需要創業做起來才知道以後是否會成熟。
那需要評估創業做起來後,不成熟的條件變為成熟的可能性。
隨著創業做起來後,這些不成熟的條件大機率會成熟的,那麼也可以開展創業。
隨著創業做起來後,無法判斷這些不成熟的條件大機率會成熟的。那要評判如果這個創業失敗了,你是否能承受這個結果。如果能夠承受,那麼也可以開展創業。
3、結論
如果以上的回答是“是”,那你可以開始你的創業。因為創業是你的夢想,你的選擇就可以更積極一些。
如果以上的回答是“否”,必須慎重創業,畢竟創業的失敗率是非常高的。
回覆列表
給你舉個例子,如果你想跑步,第一時間跑就是了。而不是先去買雙跑鞋,準備衣服,下載軟體。
所以對你而言專案如果可以要先試行。
很多問題是在行動中才發現的。
而非胡思亂想中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