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藝視點
-
2 # 裡郎苗寨艾岡
主要有甘薯、萵苣、白菜等。此類作物不宜施用氯化氨(NH4Cl)、氯化鉀(KCl),以及以這兩種肥料為基礎原料的各種復混(合)肥及專用肥。但在土壤含氯低於50mg/kg時,可適量施用氯化鉀(KCl)。
氯是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由於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和容易被作物吸收,農田中很少出現缺氯症狀,而人們普遍擔心的是過量施用含氯化肥對作物產量和品質產生的氯害和不良影響。因此,廣大農民有必要對含氯肥料的施用方法有所瞭解。為防止作物的氯中毒,在施用含氯肥料時應從以下五方面來考慮:
一、從農作物特性考慮
在理論和實踐上根據作物對氯離子的忍受程度即忍氯程度,將作物分為三種類型:
(1)耐氯力強作物,主要是指穀類作物中的水稻、高粱、穀子等,以及棉花、麻類、菠菜等。此類作物可在土壤含氯不高的條件下(<200mg/kg),按需施用各種含氯肥料。
(2)耐氯中等作物,主要有大麥、小麥、玉米、大豆、豌豆、蠶豆、油萊、花生、蘿蔔、番茄、黃瓜等。這類作物可在土壤含氯不高條件下,按常量施用含氯肥料。
(3)耐氯力弱的作物,主要有甘薯、烤煙、萵苣、白菜、草莓、蘋果等。此類作物不宜施用氯化氨(NH4Cl)、氯化鉀(KCl),以及以這兩種肥料為基礎原料的各種復混(合)肥及專用肥。但在土壤含氯低於50mg/kg時,可適量施用氯化鉀(KCl)。
二、從肥料特性考慮
大多數復混肥、專用肥含有氯(Cl),是由於這類肥料是以氯化銨(NH4Cl)、氯化鉀(KCl)為基礎原料製造而成。含氯量一般不低於15%;另一部分有機無機多元復混肥的含氯量也不低於4.5%,但由於有機物質的存在,透過生物、化學、物理作用降低了氯離子的毒害,所以在施用時可以適當增加用量。含氯肥料一般為酸性肥料,不宜與鹼性肥料混用,否則會引起肥效降低。若以畝施含氯15%的肥料100斤計,則會使土壤耕層(500px)含氯平均增加50.8mg/kg。這說明由於施用含氯肥料將向土壤帶入大量的氯。可能會引起土壤中區域性氯的積累,最後造成作物的氯中毒。
三、從土壤特性考慮
一般來說,土壤含氯低於作物耐氯臨界值100-300mg/kg 時,則可以施用含氯肥料。在土壤含氯量低於50mg/kg 時,所有作物均可施用含氯化肥;在土壤含氯50-100mg/kg 時,除萵苣等弱耐氯作物外,多數作物可施用氯化氨、氯化鉀;在土壤含氯量高,即100-200mg/kg 時,多數作物可施用氯化鉀,一般不宜施用氯化氨;在土壤含氯大於200mg/kg 時,一般不宜施含氯肥料。具體使用方法如下:
1、水田:水稻是耐氯力強的作物,氯化銨、氯化鉀價格低廉,是稻田較理想的氮、鉀肥品種。水田土壤水分充足,可對致鹽能力強的含氯化肥起到稀釋作用。氯是最容易被移動的元素。氯在水中最易流失或滲漏,而不致造成鹽害和氯害。因此,含氯化肥應首先用於水田。一般每畝稻田施氯化銨40-50公斤,氯化鉀5-10公斤。先撒施做底肥,後耕翻,再耙平,然後插秧。
2氯離子產生了一種抵抗心理。其實,大多數化肥中氯離子的含量都是合格的,只是由於農民長期過量使用化肥農藥,氯離子積累增加,再加上土壤團粒結構遭到嚴重破壞,土壤緩衝能力下降,才造成了肥害的不斷加劇。、水澆地:水澆地上雖然種植旱田作物,但有灌溉水保證,可以做到肥水結合,施用含氯化肥結合灌水,可降低因區域性化肥濃度過高對作物的為害。可做基肥不做種肥,肥和種子之間隔土層8釐米。追肥距根系8-10釐 米,深施覆土。在水澆地施用比在旱地施用增產效果更好。花生是耐氯力中等偏下作物,不宜施用氯化銨,施用氯化鉀和含氯復混肥需謹慎和控制用量。
3、旱田:沒有灌溉條件的旱地施用含氯化肥必須注意施用量和施肥位置,防止燒根、燒苗。可做底肥、追肥,不可做種肥。玉米、小麥種子與肥間隔土層需8釐米。大豆、棉花需10-11釐米。只要是用量適宜,用法得當,在等氮量的情況下氯化銨與尿素的增產率基本相等;在等鉀情況下氯化鉀與硫酸鉀增產率量基本相同。一般每畝施用氯化鉀5-10公斤,氮磷鉀含量各15% 的含氯復混肥15-25公斤。氯化銨最好用於稻田和水澆地大田。
四、從施肥方法考慮
含氯肥料的施用,原則上應深施蓋土,集中施用。但在實踐中可在整地前均勻撤施,深翻入土,以避免氯離子過度集中對作物根系造成毒害;同時注意含氯肥料不能拌種,更不能做種肥直接施於種子同一位置,而應施於種子下側或兩側10釐米左右,以免燒傷種子,影響作物出苗和生長。更好的施用方法為與圈肥(酸性)或有機肥(酸性)混用。例如:在施用含氯化肥時,配合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可以提高含氯化肥的肥效,減輕氯離子的不良影響。在有效磷含量低的土壤中,氯離子對作物吸收磷有抑制作用,往往造成作物生長磷素營養的缺乏,故施含氯化肥時應注意配施適量的磷肥;用含氯化肥與尿素、磷酸銨、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等配製而成的復(混)合肥、配方肥,不僅可以減輕氯離子的危害,而且由於氮、磷、鉀得到配合使用,可起到平衡施肥的效果。
五、從氣候及田間管理考慮
若為溼潤、多雨氣候,則可按常量施用含氯肥料;對某些需水量大,常灌溉的耐氯作物也可按常量施含氯化肥。
近年來出現了不少因為化肥中氯離子含量超標引起的肥害,使得農民朋友對氯離子產生了一種抵抗心理。其實,大多數化肥中氯離子的含量都是合格的,只是由於農民長期過量使用化肥農藥,氯離子積累增加,再加上土壤團粒結構遭到嚴重破壞,土壤緩衝能力下降,才造成了肥害的不斷加劇。
-
3 # 老帥
有些植物對氯離子非常敏感,當吸收量達到一定程度,會明顯地影響產量和品質,通常稱這些植物為忌氯植物或弱耐氯植物。菸草、馬鈴薯、甘薯、甘蔗、西瓜、葡萄、柑橘、蘋果、茶葉、白菜、辣椒、萵筍、莧菜等都是忌氯作物。同時含氯化肥的使用也和降水量或土地澆水的程度有關,如果降雨量達到1500mm,一些忌氯植物也可以使用含氯化肥。
-
4 # 孟姑娘阿
不建議用氯的肥料有:
耐氯強的植物的有: 水稻、棉花、紅麻、高粱、穀子等
耐氯強的蔬菜有:菠菜、甜菜
耐氯中等的植物有:小麥、玉米、大豆、蠶豆、豌豆、甘蔗、花生等
耐氯中等的蔬菜有:油菜、番茄、黃瓜、蘿蔔、豌豆等
-
5 # 小農家冰雨
蔬菜離不開肥料,但是有很肥料不能在蔬菜上施用,具體那些肥料不能施用,化肥施用於蔬菜後,可以提高其品質與產量,卻會蔬菜產生汙染,引起食用中毒,
-
6 #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氯過剩對於作物的主要影響是增加土壤水的滲透壓,降低水對植物的有效性。一般土壤內氯離子含量過多時,易引起植物的生理性乾旱。比如當含氯量達到植物體乾重的0.5%時,土豆等作物葉片變厚並開始捲曲,影響土豆產量。
但是氯並非毫無益處!據相關研究,氯具有以下幾個作用:(1)在光合作用中,輔助錳參與水的光解反應。(2)對葉片氣孔的開張和關閉有調節作用,從而增加抗旱能力。(3)能抑制作物病害的發生。(4)促進植物對銨離子和鉀離子的吸收。
一般來說,南方降雨多、排灌頻繁,氯離子大部分被淋失,對土壤和作物不利影響較小。而鹽鹼地不宜施用含氯化肥。
而且氯化鉀等不宜作種肥和根外追肥,苗期也不宜施用。以免影響種子發芽和作物生長。
以上僅供參考。
-
7 # 百微生物菌肥水溶肥
不建議用含氯的肥料有:
耐氯強的植物的有: 水稻、棉花、紅麻、高粱、穀子等
耐氯強的蔬菜有:菠菜、甜菜
耐氯中等的植物有:小麥、玉米、大豆、蠶豆、豌豆、甘蔗、花生等
耐氯中等的蔬菜有:油菜、番茄、黃瓜、蘿蔔、豌豆等
-
8 # 哆哆美食121
你好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並非所有蔬菜和果樹都不可以用含氯複合肥,只有忌氯作物才會對氯離子非常敏感。常見的作物中屬忌氯作物的有菸草、馬鈴薯、甘薯、甘蔗、西瓜、葡萄、蘋果、茶葉、黃瓜、白菜、辣椒、萵筍、莧菜、蠶豆、草莓等。另外,氯對茄科作物會產生不利影響,大豆、四季豆的抗氯效能較弱
回覆列表
黃瓜、白菜、辣椒、萵筍、莧菜。這些蔬菜對氯離子敏感要避免用含氯化肥。
這些蔬菜應該使用硫酸鉀型複合肥,避免氯離子造成危害,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
一是使用含氯的複合肥以後,氯離子會與土壤中的鈣離子結合,生成氯化鈣。而氯化鈣溶解度大,容易隨水流失,從而引發忌氯蔬菜某些病害的發生,同時鈣是形成土壤結構不可缺少的元素,鈣鹽流失過多,還會破壞土壤結構,影響土壤的通透性,造成土壤板結,不利於蔬菜生長。
二是肥料中的氯離子容易啟用土壤中的鋁、錳等金屬元素,造成忌氯蔬菜吸收過多,從而造成毒害,影響蔬菜的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