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ma馬壯

    一、日本:

    喜多郎,代表作:《宋氏王朝》《絲綢之路》《印象西湖》

    久石讓,代表作:《天空之城》《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入殮師》《千與千尋》等等等等。。

    坂本龍一,代表作:《末代皇帝》

    橫山菁兒,代表作:光榮《三國志》系列。

    二、歐洲:

    Ennio Morricone:代表作:《荒野大鏢客》《黃昏雙鏢客》《黃金三鏢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西部往事》等等等等。。

    Nino Rota,代表作:《教父》系列。

    John Barry,代表作:《冬之獅》,《獅子與我》,《走出非洲》《與狼共舞》《時光倒流70年》《007系列》

    三、美國:

    Hans Zimmer,代表作:《血戰太平洋》《加勒比海盜系列》《勇闖奪命島》《珍珠港》等等等等

    Thomas Newman,代表作:《聞香識女人》《機器人瓦力》

    John Towner Williams,代表作:《辛德勒名單》《大白鯊》《星球大戰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第三類接觸》《藝妓回憶錄》《ET》《人工智慧》

    四、中國:(可能有人對第四點不屑一顧,根本不是齊名的好嗎?在我心中,他們就是齊名的,還比上面這些更能打動我)

    陳勳奇,代表作:《東邪西毒》《重慶森林》

    胡偉立,代表作:《太極張三丰》《黃飛鴻系列》《鹿鼎記》《方世玉》等等等等等。。。

    譚盾,代表作:《臥虎藏龍》《夜宴》《英雄》

    趙季平,代表作:《水滸傳》《笑傲江湖》《神鵰俠侶》《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霸王別姬》、《活著》等等等等等

    三寶,代表作:《我的父親母親》《金粉世家》

  • 2 # 兮兮看影視

    配樂有兩種極端而相對的觀念:一種是盡力溶入電影的結構中,如配音般地令人不易察覺;第二種是儘量突出,令人強烈地感受到,這兩種觀念只要能夠與整部電影的結構做巧妙的配合,都必能夠產生很大的力量,配樂的真義就在這個配字上。

    至於配樂的方式大抵有二:一為主題曲式的配樂,這種配樂很突出,而自成一體,除了主題音樂動聽外,對電影中劇情的發展,往往沒有實質的幫助。另一為樂劇式的配樂,仿華格納樂劇,用主導動機,為影片中人物或某一意念之特性,而創作的基本音形,隨著劇情的發展與轉變而發展轉變,這種配樂方式,對劇情的發展與轉變有很強大的啟示力。

    第3位.漢斯·季默(Hans Zimmer)

    德國配樂大師,1997年被史蒂芬·斯皮爾伯格聘為夢工廠電影公司音樂總監,並於同年獲頒音樂創作組織BMI電影音樂終身成就獎。曾經獲得8次奧斯卡獎提名、1次獲獎,6次格萊美獎提名、3次獲獎,8次金球獎提名、2次獲獎、2次安妮獎提名及一座全美音樂獎和一座託尼獎。

    代表作:《獅子王》《盜夢空間》《勇闖奪命島》《珍珠港》《蝙蝠俠前傳三部曲》

    第2位.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

    義大利配樂大師,與尼諾·羅塔(Nino Rota)並譽為“歐洲電影音樂領航者”。曾經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作曲家。他還獲得兩次格萊美獎,兩次金球獎,五次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等多項音樂獎項。

    代表作:《鏢客三部曲》《往事三部曲》《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

    第1位.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美國配樂大師,他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電影作曲家,世界上名氣最大、最受尊重的作曲家之一,曾獲得過五次奧斯卡獎、十八次格萊美獎、三次金球獎、一項英國學院獎以及48次奧斯卡獎的提名。他是當之無愧的電影配樂大師中的王者!

    代表作:《辛德勒的名單》《星球大戰系列》《侏羅紀公園》《ET外星人》

  • 3 # 最後一次奔月

    8座奧斯卡(11次奧斯卡提名)、7座金球獎、11座格萊美、1座託尼獎、1座紐約戲劇委員獎、1座劇評人獎、2座外圈劇評人獎……艾倫·曼肯是迪士尼最多產的作曲家之一,僅次於華特迪士尼先生(其職業生涯中共獲得了56個奧斯卡獎提名,26個奧斯卡獎項,這個記錄至今無人能夠打破)和“好萊塢音樂教父”阿爾弗雷德·紐曼(Alfred Newman)(職業生涯中共收穫九座奧斯卡),是奧斯卡史上獲得競賽單元獎次數最多且目前依然在世的人,同時也是音樂類別中第二多產的奧斯卡獎獲得者。

    獻聲《魔發奇緣》OST的曼迪·摩爾(Mandy Moore)與艾倫·曼肯

    2010年,艾倫·曼肯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種下了一顆屬於自己的星星。

    作為迪士尼的最佳配樂大師,在過去的20多年間,曼肯不斷書寫著他的輝煌歷史,為迪士尼譜寫了無數大眾耳熟能詳、優美動聽的歌曲。他的經典作品《小美人魚》中的“Under the Sea” (1989)、《美女與野獸》中的“Be Our Guest”(1991)、《阿拉丁》中的“A Whole New World” (1992)還有《風中奇緣》中的“Colors of the Wind” (1995),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配樂和最佳原創歌曲獎。

    艾倫·曼肯曾經說過:

    “‘歌曲’這個詞對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我一直都堅信,聽歌的時候,不僅僅要能夠體會這首歌的感覺,更要去理解歌曲所傳達的內容,甚至是在沒有歌詞的情況下也要做到這一點。這正是作曲者的職責所在。”

    也正因如此,曼肯所做的曲子都可謂是直擊心靈的創作,一直深受迪士尼粉絲們與音樂愛好者的喜愛。

    1949年7月22日,艾倫·曼肯出生於紐約州的新羅謝爾市的一個“牙醫世家”,他的父親、叔叔等都每天和“牙齒”打交道。只有他從小就表現出極強的音樂天賦,中學時期便開始學習鋼琴和小提琴。雖然曼肯後來進入紐約大學的醫學院預科班學習醫學,但是他的興趣一直集中於音樂上。1979年,畢業後不久的曼肯就加入了由百老匯指揮Lehman Engel運營的一家位於紐約的劇院工作室——BMI萊曼·英格爾音樂劇場工作室(BMI Lehman Engel Musical Theater Workshop)。

    在那裡,他遇見了一個改變他人生軌跡的人——戲劇導演和作詞人霍華德·愛許曼(Howard Ashman)。他們共同創作了多部外百老匯演出作品,包括Kurt Vonnegut的音樂劇《上帝保佑你,羅斯瓦特先生》(God Bless You, Mr. Rosewater)和《綠魔先生》(Little Shop of Horrors)。《綠魔先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創下了外百老匯歷史上票房增長最快紀錄。1986年,根據音樂劇拍攝的同名電影中的歌曲“Mean Green Mother from Outer Space”,也為曼肯帶來了首個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提名。

    曼肯和迪士尼的故事源於一個電話,那便是1987年的某一天,愛許曼告訴他“我們接到一個機會,為迪士尼的動畫片配樂,你有興趣嗎?”自此,曼肯的迪士尼之旅啟程啦!

    1989年是艾倫·曼肯的作品首次走進迪士尼粉絲們的視線中,他與作詞人愛許曼共同為動畫版《小美人魚》創作了主題曲“Under the Sea” 。作為迪士尼第28部經典動畫長片,《小美人魚》中美妙的海底世界和絢麗的歌舞場景讓人印象深刻。曼肯與愛許曼也因此獲得了人生中頭兩座奧斯卡小金人獎盃(那一年,曼肯獲得最佳原創配樂獎,“Under the Sea”收穫最佳原創歌曲獎)。

    “我們面臨的挑戰是製作一部安徒生童話故事式的動畫音樂電影,它可以與迪士尼經典的《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灰姑娘》並肩而坐。這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小美人魚》的作品其實是我和愛許曼在繼《綠魔先生》後的又一次合作,我們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在《小美人魚》大獲成功後,我們都為它的成功感到驚喜。”

    三年後,迪士尼推出第30部經典動畫作品《美女與野獸》,奧斯卡金獎配樂大師艾倫·曼肯擔任音樂總監,首次嘗試將百老匯與流行音樂結合,使主題曲進入影史十強,主題曲“Beauty and the Beast”收穫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這也是曼肯第二次收穫最佳原創配樂。這一年,《美女與野獸》還成為了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動畫長片,一直到2009年迪士尼·皮克斯的動畫電影《飛屋環遊記》,才出現第二部被提名最佳影片的動畫長片。

    除了在當年度奧斯卡金獎、金球獎等電影大獎上持續輝煌之外, “Beauty And The Beast”更是橫掃全球各大音樂流行榜,並且在流行音樂最高榮譽格萊美大獎上獲得了專家們的充分肯定,勇奪桂冠,並被譽為“迪士尼電影音樂的極致作品”、“最壯闊、最瑰麗的顛峰代表作之一”。美國電影學院還將這首歌曲納入了“美國電影學院百年百大歌曲”(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100 Years…100 Songs)之列。2006年,在美國電影學院公佈的25佳音樂電影名單,《美女與野獸》位列第22名,這也是名單上唯一的一部動畫電影。

    1991年,當這支迪士尼最佳配樂組合在創作《阿拉丁》配樂時,愛許曼不幸離世。此後,曼肯與詞作者蒂姆·萊斯(Tim Rice)展開合作,透過“A Whole New World”贏下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和最佳原創歌曲獎,並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穩居Billboard流行榜第一。同樣出自曼肯之手的《阿拉丁》配曲“Friend Like Me”,還被提名為1993年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和美國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

    除了在奧斯卡頒獎禮上的碩果連連,艾倫創作的迪士尼影視音樂作品還包括迪士尼真人音樂電影《報童傳奇》(Newsies, 1992)、《超級星爸》(Life with Mikey, 1993)、《鐘樓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 1996)、《大力士海格力斯》(Hercules, 1997)、《牧場是我家》(Home on the Range, 2004)、《長毛狗》(The Shaggy Dog, 2006)、《魔法奇緣》(Enchanted, 2007)(再次提名奧斯卡)、《魔發奇緣》(Tangled, 2010)和《白雪公主:魔鏡魔鏡》(Mirror Mirror, 2012)。2011年,艾倫·曼肯還為漫威電影《美國隊長》創作插曲。

    2017年3月,迪士尼推出了全新的真人電影《美女與野獸》,其中包括1991年動畫版電影中艾倫原創歌曲的新錄音和與蒂姆·萊斯合作為電影重新創作的新作品。同時,曼肯還與美國歌曲創作二人組Pasek and Paul合作為真人版《阿拉丁》以及與林-曼努爾·米蘭達 (Lin-Manuel Miranda)合作為真人版《小美人魚》創作電影配樂。不久前,在第60屆格萊美頒獎典禮上,米蘭達剛剛憑藉迪士尼動畫片《海洋奇緣》中的配樂“How Far I’ll Go” 獲得最佳影視歌曲獎。

    2018年2月6日,艾倫·曼肯還特別來到了位於上海迪士尼小鎮的華特迪士尼大劇院,為即將於今年夏天推出的全新百老匯音樂劇《美女與野獸》中文版造勢。

    第一次來到中國的艾倫·曼肯表示:

    能夠來到這裡支援這部在原版百老匯演出製作的基礎上重新創作的全新中文版《美女與野獸》,並與才華橫溢的中國演員和製作團隊見面,讓我興奮不已。這部激動人心的劇目將融入一些全新的特別元素,並由出色的本地演員演繹呈現,將為中國觀眾帶來一場無與倫比的娛樂體驗。

    在過去幾個月中,全新中文版音樂劇《美女與野獸》的演員甄選在全國展開,其中脫穎而出的部分演員和製作班底今天也首次現身,加入艾倫·曼肯共同慶祝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分享迎接全新劇目的興奮與喜悅。中文版的《美女與野獸》音樂劇也即將在這個夏天獻演於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華特迪士尼大劇院,由艾倫·曼肯譜寫的傳奇經典曲目將與中文詞藻激情碰撞,由本地團隊精彩演繹,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除了在影視作品中能夠聽到曼肯的創作外,還有一些迪士尼主題樂園也以這些曼肯配樂的動畫經典作為主題演出。比如,在東京迪士尼海洋樂園裡,曼肯就曾與Glenn Slater一起為遊樂設施辛巴達傳奇之旅(Sinbad’s Storybook Voyage)創作了原創歌曲“The Compass of Your Heart”。

    當說到創作這首配樂的經過時,艾倫·曼肯說道:

    “為迪士尼樂園的遊樂專案編曲時,最關鍵的一點是,你不能給樂曲突然變調,因為那樣當船還在勻速往前進時音樂會出現‘急轉彎’,所以這是一件極其需要技巧的事兒。”

    又如,在奧蘭多華特迪士尼世界中小美人魚(Under the Sea~Journey of The Little Mermaid)的遊樂設施,背景音樂用的還是20多年前他編的電影插曲“Under the Sea”和“Kiss the Girl”,作為永恆不變的經典指引著遊客們在小美人魚的浪漫愛情故事中遨遊。從大銀幕上的經典作品,到百老匯的舞臺音樂劇,再到迪士尼樂園遊樂設施中游客們所聽到的背景音樂,艾倫·曼肯標誌性的樂曲已經融為了我們世界中的一部分。

    2001年,艾倫·曼肯還被授予了迪士尼傳奇獎。(迪士尼傳奇獎創建於1987年,由羅伊 E. 迪士尼先生挑選的選舉委員會推選。為了感謝並表彰那些透過他們的想象力、才能和夢想創造了迪士尼魔力的個人,自從該獎項的創立之日起,迪士尼傳奇已經授予了很多有天賦的動畫師、幻想工程師、詞曲作者、演員和業務部門的領導,他們對迪士尼傳統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當被問起他獲得迪士尼傳奇獎的感言時,曼肯說:

    “It’s something that makes me extremely fortunate and grateful. I just want to be a person, like Disney fans, who loves the history of Disney, loves to contribute, and loves to be a part of it. I’m really glad people find what I do special. I’ve loved the whole sensibility of the Disney Company since I was a child—the stories, the movies, and the books. It is so universal and so supremely American. I never dreamed I would be a part of it, much les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我非常幸運並且感謝能夠獲得這個榮譽。一直以來,我只是想作為一個普通的迪士尼粉絲,熱愛著迪士尼的歷史,樂於奉獻,併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我很高興人們能夠認同我做的事是特別的。”曼肯還提到,“在我還小的時候,我就深深沉迷於華特迪士尼公司充滿情感的企業文化中——那些故事、電影還有書籍中細緻入微的情感表達方式。它們擁有全人類共有的情感,卻又獨具美國特色文化。我從未夢想過我也會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更別說是重要的一部分了。”

    我們很難去界定艾倫·曼肯的身份,無論是稱他為好萊塢、百老匯或流行音樂作曲家,都無法準確的描述他的身份,因為他精通這一切。

    而這樣一位在奧斯卡頒獎禮上享盡榮耀的大師級人物,卻又像極了一位溫柔的鄰家長輩,對待粉絲親切而又平易近人。一位曾與艾倫·曼肯互通書信又不願透露姓名的東北大男孩回憶起他與曼肯的“風塵往事”時說到,“簡而言之就是我很愛他的歌”。(以下皆為粉絲本人親述整理而成)

    我是從《小美人魚》和《美女與野獸》這些作品才真正開始愛上迪士尼的作品,正是這些艾倫·曼肯的創作引領著我進入迪士尼的神奇世界。曼肯的作品旋律很能帶人進入情緒,那些歌曲傳遞著真善美、正能量和勇敢追尋夢想的勇氣,比如《小美人魚》中的“Part of Your World”等等。

    那時候我還在上初中,會一遍又一遍的看這些迪士尼電影的光碟,學習英語,我還有一個歌詞本,專門用來抄寫這些歌曲的歌詞。後來我在長春的音像店找到一套特別的收藏集《The Music Behind the Magic》,裡面都是曼肯的作品。

    出於對他的喜愛,我就手寫了一封英文信(現在已經過去了16年之久,我也都有點忘記具體寫了什麼),大概就是表達對曼肯的愛、希望他來中國、問他什麼時候會來中國、下一部作品是什麼……(因為印象中1996年《鐘樓怪人》之後好久都沒有他的作品)。當時我並沒有覺得真的會收到回信,雖然我自己留了我的中英雙語地址。(小編OS:看來內心還是很期待的嘛!)

    過了一段時間(大概有幾個月),姥姥和媽媽說收到一封從美國寄來給我的信,結果就收到了一封讓人喜出望外的回信!裡面有簽名照片,還有他助理的回信,簽名照片還寫了“Dear Song Li, Thank you for your WONDERFUL letter!”

    艾倫·曼肯的親筆簽名照片2002年來自艾倫·曼肯助理的回信

    就是這樣的一位迪士尼傳奇大師,聽上去是離我們那樣遙遠,卻又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

    “你可能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但你一定對他的作品不陌生。”

  • 4 # xinling528

    1.Zbigniew Preisner,波蘭

    代表作:《十戒》《雙面的維羅尼卡》《紅》《白》《藍》

    澤貝紐·普瑞斯納,1955年出生於波蘭的Bielsko-Biaka,第一部電影配樂是在1978年,由Antoni Krauze導演的《The Weather Forecast》。從此,普瑞斯納與電影配樂結下不解之緣,尤其是與波蘭大導演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合作,更讓普瑞斯納一躍而成國際知名配樂大師。從《烈火情人》的暗潮洶湧、《愛麗莎的情人》的豐富多元、《十誡》的隱喻警世、《雙面維若妮卡》的神秘精準、《秘密花園》的異國情調、《當男人愛上女人》的浪漫深情、《紅白藍三部曲》的高度藝術性、《去年九月》的矛盾衝突、到《亞伯丁》的心靈釋放,普瑞斯納有別於好萊塢電影配樂家的「唯物」手法,以「唯心真誠」擄獲愛樂者的耳朵,彰顯了純粹地欣賞電影音樂的價值。

    2.電影配樂多面手-莫里斯.賈爾(Maurice Jarre):作為著名導演大衛.裡恩的親密合作夥伴,電影配樂多面手-莫里斯.賈爾無疑是本世紀電影音樂創作領域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

    莫里斯1924年9月13日出生於法國里昂,少年時代,和乎對音樂一竅不通。一次偶然的機會,莫斯被父親播放的一張唱片《匈牙利狂想曲》深深吸引,於是便立志成為一名指揮。在朋友的鼓勵下,莫里斯考取了巴黎國家音樂學院,畢業之後,他加盟聖路易斯馬胡劇院管弦樂團擔任編曲和指揮。從50年代起,莫里斯正式開始他的電影音樂創作生涯。由於他精通俄羅斯、印度、日本、南美和阿拉伯等不同國家和地域的音樂文化,因此被稱為“電影配樂多面手”。

    在莫里斯眾多的配樂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作品皆來自大衛.裡恩執導的影片,它們是《阿位伯的勞倫斯》(1962年),《日瓦格醫生》(1965年)和《印度之路》(1984年),他精湛的配樂藝術使他三次登上奧斯卡領獎臺。其中,他為電影《日格瓦醫生》創作的“拉拉主題曲”更是當年最為暢銷的單曲。60年代中期以後,莫里斯獎創作重心轉移到了萊塢,他與不少世界級名導如希區柯克、約翰.休斯頓、伊裡來.卡贊等都有成功合作。1988年,由他為電影《霧中的猩猩》創作的音樂使他再度榮獲奧斯卡提名。1991年,影片《人鬼情未了》中的精彩音樂又賦予他ASCAP大獎得主這一無上榮耀。莫里斯.賈爾輝煌的音樂生涯足以他成為世界電影音樂創作史上最具光彩的人物之一。

    3.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是電影配樂家中的佼佼者,曾超過24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提名,並5次獲獎。同時,他的配樂還15次獲得格萊美獎(Grammy Award) 。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戰》三部曲、《辛德勒名單》、《第三類接觸》、《大白鯊》、《E.T.》等。近期的作品有《愛國者》 ,儘管有人抱怨他的音樂聽起來都一回事,但其氣勢磅礴的配樂,確實無可替代。

    約翰·威廉姆斯

    約翰·威廉姆斯於1932年2月8日出生在美國的扎阿茲·約克。他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1951年參軍(空軍),服了三年兵役。復員後,回到了扎阿茲·約克的Julliard學校從事鋼琴的研究。為了更好的研究,他又來到了洛杉磯。1956年,他被哥倫比亞一個電影樂隊請來,作鋼琴師。

    威廉姆斯主要為科幻小說和幻想電影配樂。

    他曾在波士頓作了12年的售票員。

    他曾為斯蒂文·斯皮爾伯格的故事片配樂。

    他的父親和奶奶都曾是非常著名的演員。

    是作曲家約瑟夫·威廉姆斯的父親。

    他廣泛的與倫敦交響樂樂隊合作。

    他曾擔任過《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七月四日誕生》、《星球大戰Ⅰ、Ⅱ、Ⅲ》、《超人》、《外星人》、《大白鯊》、《辛德勒的名單》、《大陽帝國》、《家園》、《虎克船長》、《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A.I人工智慧》等164部影視劇。他還作過演員。

    1998年,因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獲葛萊美最佳音樂獎;

    1994年,因影片《辛德勒的名單》,獲奧斯卡最佳音樂獎;1995年,也因該片獲葛萊美最佳音樂獎;

    1983年,因影片《外星人》,獲葛萊美最佳音樂獎;

    1980年,因影片《超人》,獲葛萊美最佳音樂獎;

    1978年,因影片《星球大戰》,獲奧斯卡最佳音樂獎;同年,還獲得葛萊美最佳音樂獎;

    1976年,因影片《顎》,獲奧斯卡最佳音樂獎;

    約翰·威廉姆斯曾獲得28次奧斯卡提名,並有5次贏得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獲得22次葛萊美獎提名,並有18次贏得了葛萊美最佳配樂獎;在其他大獎上(如英國學院獎、金球獎)獲得過37項提名,並有11次贏得了這些大獎。

    2002年,威廉姆斯將繼續為《哈利·波特:密室》配樂;同年他還將為影片《星球大戰Ⅱ》、《少數報告》、《如果你能抓住我》等配樂;

    2003年,他將為影片《藝妓傳記》配樂;

    2005年,他將為影片《星球大戰Ⅲ》配樂。

    而且最偉大的是,他還為遊戲<合金裝備>配樂!神一樣的人物啊!!!!!

    4.約翰.巴瑞(John Barry),其作品曾5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獎。

    第一次讓我有深切感受的就是一部愛情電影《時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當看完明珠930播放的這部電影以後,當時還是初中生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與其說是電影情節打動了我,不如說是其中的音樂打動了我。不過當時這張原聲音樂卻不難找。當時學校裡普及一種風琴,為了演奏這首曲子,我還邊聽邊記下了譜。

    再後來,就是《007》了。可是再次征服我的還是《與狼共舞》,那種壯觀和平和讓人陶醉不已。可是不久我就經常把《與狼共舞》的配樂和《走出非洲》搞混,當時還不知道這是同一個配樂大師的手筆,後來知道以後對約翰.巴瑞佩服不已。有一次路過一家CD店,裡面竟然飄出《走出非洲》的主題音樂,我發瘋一樣衝了進去,享受著又一次感動。

    5.漢斯。尹默爾(Hans Zimmer)

    第一次被他的作品震撼是大學的時候看《獅子王》,不要小看一個給兒童看的動畫片,其中的電影配樂非常迷人,既生動又氣勢磅礴。原聲錄音帶很快就買到了,中唱引進發行的。多少夜晚陪著我的Walkmen一起度過。

    可是真正讓我對這位大師發生興趣的還是《石破天驚》(the rock),或者叫《勇闖奪命島》,當影片一開始還沒有結束字幕階段的時候,那個電影配樂就深深把我吸引。將軍在墓地,漫天大雨,我當時就愛死這部電影了,哈哈。可是奇怪的是,這個原聲CD竟然遍尋不到。後來在博雅被我發現,大喜,一看價格:250元,大悲。當時沒有捨得買,扭頭走了,後來每次去博雅都去看一遍,但都沒有買,有一天忽然發現已經沒有賣了,後悔得要死。到現在都沒有再找到。錯過了終究就是錯過。

    他的音樂是電視配樂最喜歡用的,你在哪個臺都可以聽到.

  • 5 # 傲宇咯咯

    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姆斯是電影配樂家中的佼佼者,曾超過24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提名,並5次獲獎。同時,他的配樂還15次獲得格萊美獎(Grammy Award)。

    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戰》三部曲、《辛德勒名單》、《第三類接觸》、《大白鯊》、《E.T.》等。近期的作品有《愛國者》,儘管有人抱怨他的音樂聽起來都一回事,但其氣勢磅礴的配樂,確實無可替代。

    John Barry

    約翰.巴瑞1933年出生於英國 ,也是一位聲名遠揚的著名配樂大師,其作品曾5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獎。

    他的代表作為大家所熟知的有:《007系列》後期的作品、《午夜牛郎》、《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與狼共舞》、《時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桃色交易》、《卓別林和他的情人》(Chaplin).。

    James Horner

    詹姆斯.霍納是新一代的電影配樂大師,他擅長於運用英格蘭、蘇格蘭等歐洲民間音樂的素材來創作。

    其代表作有:《光榮》、《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 heart)、《阿波羅13號》(Apollo 13)、《泰坦尼克》、《蒙面佐羅》(The mask of Zorro)、 《Deep impact>(末日大撞擊)、《The devil’s own》 (Harrison Ford)、《美國鼠潭》。

    Maurice Jarre

    配樂大師的許多音樂動人之極,大家熟知的《人鬼情未了》(Ghost)的主題曲,就是他的佳作之一。

    其他的著名代表作還有:《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漫步雲端》(A walk in the winds)。《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等。

    Jerry Goldsmith

    傑瑞.苟登斯密斯是電影配樂大師Miklos Rozsa(電影《賓虛》的配樂者)的學生。其風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在早期電影流行交響配樂時,他的代表作有《巴頓》,後來他為電影《Omen》(天魔)大膽創作的黑色聖歌,曾獲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七十年代開始流行電子音樂代替交響配樂,他並沒有停留在舊有風格上,創作出獲配樂金像獎的許多佳作,如:《第一滴血》、 《star trek》等作品。近作還有《星艦迷航》、《異形》、《the Mummy》、《花木蘭》、《空軍一號》等代表作,以八十高齡而新作不斷,令人欽佩。

    Danny Elf Nan

    丹尼.艾福蘭代表作:《蝙蝠俠》(batman)、《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神通廣大》、《Man in black》.

    Thomas Newman

    托馬斯.紐曼是八十年代開始比較活躍的一位電影配樂大師。其代表作為大家熟知的有:《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第六感生死緣》(Meet Joe Black)、《聞香識女人》(scent of a woman)。

    Hans Zimmer

    這是最近最炙手可熱的電影配樂大師之一,新作《角鬥士》更是最新一屆奧斯卡的得獎大戶,儘管提名的配樂獎被《臥虎藏龍》奪去,但影片中令人窒息的英雄主義詩篇的音樂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他著名的作品還有:《獅子王》(The Lion King)、《埃及王子》(Prince of Egypt)、《The Thin Red Line》、《獵殺紅色十月》(Crimson Tide)、 《石破天驚》(the rock)、《斷箭》(Broken Arrow)、《雨人》、《l黑雨》(Black Rain)、《綠卡》(Green Card)。

    Michael Kaman

    代表作:《致命武器》系列(Lethal Weapon)、《俠盜羅賓漢》(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奧斯卡金獎)、《終極警探》系列(Die hard)、《最後的魔鬼英雄》(Last Action Hero)、《這個男人有點色》(Don Juan De Marco奧斯卡提名)、《101忠狗》(101 Dalmatians)。

    Max Steiner

    早期著名的配樂大師,其代表作有:《飄》(Gone with the wind) 、《Now voyager》 、《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 、《Since you went away》,以上作品全部曾獲奧斯卡金像獎配樂獎。

    Elmer Bernstein

    代表作;《純真年代》、《豪勇七蛟龍》、《夏日和煙霧》、《西行漫步》、《我的左腳》、《大河戀》、《wild wild west》等,多次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並數次獲獎。

    James Newton Howard

    代表作:《水世界》(Water world)、《大峽谷》(Grand canyon)、《執法捍將》、《伴我一生》(dying young)、《驚愫》(Primal fear)。

    Carter Burwell

  • 6 # 阿花花啊

    坂本龍一

    知道他是因為看了《末代皇帝》,一首《rain》太精彩了。配樂和影片互相成就,文繡向溥儀提出離婚,當文繡把雨傘拋開並說出我“再也用不著它”的時候,雨中的她享受的是一份久違的自由。

    在這段影片的結尾,坂本龍一衝著鏡頭露出微笑,並用中文說了“大家加油”四個字。

    我很喜歡的是坂本龍一寫了一段鼓勵中國小朋友們的話:“不能出門玩耍很難過吧,但既然現在不用去學校了,就在家盡情做好玩的事吧。不要只是玩遊戲哦,用這些時間,去讀很多書,聽很多音樂。畫畫,寫詩,彈奏樂器,看電影也是不錯的選擇。還有別忘了在家裡做一點體操運動。努力渡過難關吧!”

    配樂大師很多,但坂本龍一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他用音樂去傳遞正能量。網路上有“當…發生時,你學的專業可以做些什麼?”這樣的段子,每次看到都不以為然,從坂本龍一身上,我找到了答案。我可以做些什麼,我可以好好活著,熱愛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對人生是悲觀主義還是客觀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