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喜愛傳統文化的青年

    蜀國雖弱,但諸葛亮是個重情義的人,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感激在心,又有白帝城託孤。這兩件事造成了諸葛亮必須北伐,以一統天下。天下三分,若蜀國不去北伐,也必將被魏國伐,所以諸葛亮北伐,既有情義在裡面,也有分析當時情勢。

  • 2 # 使用者204168139538江南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大家有目共睹,不再累述,這裡談一下諸葛亮北伐的意義和思想。三國中,比較而言蜀國實力相對較弱,只偏於巴蜀之地,交通不便,遠離中原腹地,中原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黃河以北和黃淮之間部分地區為曹操所佔,江南等富庶地區為孫權所佔。諸葛亮自劉備三顧茅廬以後,對劉備衷心耿耿,把劉備看作是東漢王朝的正宗代表,從而具有匡扶漢室的思想和決心,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分析,那個時代,具有忠於皇帝忠於朝廷的思想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是諸葛亮堅持北伐的思想基礎。

    蜀國偏於一隅,如果想匡扶漢室,就必須擁有中原之地,甚至必須擁有當時的都城洛陽。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所作的隆中對,分析了當時三分天下的形式,也初步擬定了聯吳抗曹的戰略佈局。此後,諸葛亮先後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殫精竭慮,內安巴蜀,外聯孫吳,鞠躬盡瘁,為北伐中原,兩上出師表,只可惜,天不假年,出師未捷身先死。

    諸葛亮北伐,並非是以戰止戰,只是為了實現他對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承諾和匡扶漢室的決心。

    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

  • 3 # 八目刀

    為報答劉備知遇之恩,實現匡扶漢室的理想。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就為他分析了天下大勢,並制定了相關戰略規劃——隆中對。諸葛亮認為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北伐就是為了討逆。先主白帝城臨終託孤,對諸葛亮推心置腹,諸葛感激劉備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嘔心瀝血,直至命喪五丈原,傷心感動千古。以蜀漢之國力,勞師遠征其實是以攻為守,化被動為主動,雖然機會渺茫,但也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諸葛幾次北伐選定的時機也非常好,可惜都功敗垂成,功虧一簣。這或許就是天意吧。

  • 4 # 老潭遙哪吃

    劉備逝世於白帝城後,丞相諸葛亮受託孤重任輔佐後主劉禪。經過一番休養生息,蜀國國力逐漸恢復,諸葛亮說服吳國孫權,吳蜀結盟為他北伐中原做準備。

    諸葛亮北伐一是為了完成先帝遺願,二是為了先發制人,曹魏日益強大,蜀國不能坐以待斃。但北伐的結局並沒有取得成功,諸葛亮也沒等到北伐結束,隕落五丈原。

    諸葛亮之所以北伐失敗,總結最重要的三點原因:其一,國力差距,曹魏地處北方,農業發達,軍民身體素質好。

    其二,北伐路途遙遠,蜀軍糧草不濟。

    其三,諸葛亮手下人才不濟。

  • 5 # 阿柴歷史筆記

    《三國演義》中,蜀國確實弱,但還沒到曹魏和孫吳能吃掉的狀態,北伐不過是在給蜀國奪取更多存在的機會。以戰養戰說法也有些道理,但不是蜀國的目標,蜀國仍舊是想統一天下。

    三分天下局面早成大局隨著董卓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諸侯以來,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十七路討董大會的召開足見亂世之中有能耐有實力的人想要統一天下,成就新的王朝。劉備是漢朝的皇帝,自己家的天下面對分割決裂,難免痛心不已。劉備雖是落魄皇族後裔,但內心懷揣立志振興漢朝的雄心壯志。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憑藉對天下局勢的分析,提出三分天下,先取荊州的戰略思想。當時雖然諸侯林立,但是諸葛亮選擇劉備,勢必懷著建功立業,亂世之中再圖安定天下的戰略雄心。

    這三點說明了漢朝正值危難之際,需要有一個英明的人安民定國。劉備有著皇氏的血統,是當時諸葛亮輔佐的首要人選。諸葛亮對前中期的局勢分析的很到位,三分天下,劉備圖得荊州之後不會吃虧,佔據蜀地形成鼎立之勢。

    劉備白帝城託孤劉備為關羽張飛報仇,數萬大軍被陸遜火燒連營,幾乎全軍覆沒。而後劉備病逝白帝城,留給諸葛亮劉禪,拜託諸葛亮輔佐劉禪以圖天下。這是後來諸葛亮退居西川之後謀劃北伐最主要的原因。

    2.三顧茅廬的大恩諸葛亮難以報答,唯有助蜀漢奪得天下來感謝劉備的知遇之恩,

    劉備生前意志是振興漢朝,圖取中原,方能成就大業。為了讓劉備死得其所,諸葛亮始終想著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大計。

    《出師表》此臣報先帝而忠於陛下之職分也。

    諸葛亮就是把劉備的志向作為自己的精神動力,感恩之心的強大,使得諸葛亮盡心盡力的輔佐劉禪。

    平定南方,糧草器械充足,派人守好西川,諸葛亮覺得有能力進行北伐了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出師表》中這兩段說明了諸葛亮在後方陣地推舉賢良輔佐劉禪,平定南方。說明諸葛亮在後方的政務上安排的比較妥當,重用有能力有才能的人,平定南方之後,無論是軍械還是糧草方面都得到了充足補充。這是的蜀國基本上處於一個巔峰的狀態,北伐在諸葛亮心裡有底了。

    諸葛亮年暮多病,想趁早實現這個願望

    隨著諸葛亮料理蜀國的政務,幾乎上下大小的事物都躬親檢視,長期的擠壓勞累,諸葛亮的身體可謂是每況愈下。但是心裡懷揣心底的遺志,不敢有絲毫怠慢,如果說蜀國再發展兩年,兵馬糧草方面幾乎不用發愁。那時攻取曹魏可能更加得心應手,但是諸葛亮的病情實在是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他能做的就是蜀軍在自己的帶領取得成績,儘早平定中原,興復漢室。

    我心中所想

    雖說諸葛亮數次北伐失敗,結局很壞,但是我們仔細想一下北伐的過程,諸葛亮並沒有太多的失誤,無論是大局觀,還是細微之處無不透露著這個頂尖超巨般的存在在亂世之中用自己的餘力去拯救一個王朝。這些讓我想想就心生敬意。

  • 6 # 能近取譬

    因為蜀國在政治上以漢朝的繼承者自居。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得明白“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弒君之仇,不共戴天。曹魏篡漢,是明火執仗的漢賊。如果不北伐蜀漢就成為自立為王的利益既得者,失去政治依託,也成為漢賊。

  • 7 # 九都影音

    三國時期,蜀國國力衰微,良將匱乏,但是諸葛亮依然數次北伐、意欲收復中原匡扶漢室,究其原因是什麼,個人認為應該是他的忠君之心、人格人品,職業操守和道德品質使然。

    三國時期一共有13州,其中魏國統治了幽、冀、並、青、兗、徐、豫、涼、雍、荊州北部也屬曹魏。

    吳國佔據荊、揚、交三洲,而蜀國近有一個益州和荊州一部分,後收降馬超,才得了漢中。

    據史書考證:三國時期曹魏轄區居民八十萬戶,東吳轄區居民六十萬戶,而蜀漢轄區居民四十萬戶,依照古代每戶一丁的服役的制度,那麼曹操統兵八十萬大軍也非虛說。而且中原地帶物阜民豐,人才聚集,操是依靠朝廷起家,“挾天子而令諸侯,”家本自然充裕;孫權據於江東,三世而治,也算得是個暴發戶了,獨劉備以區區彈丸之地起家,後統益州,收漢中,抗衡與上國,成鼎足之勢,全賴諸葛之輔佐了。

    正因諸葛亮忠心不移,鞠躬盡瘁,運籌帷幄,馬革裹屍。所以才會贏得後世爆贊不絕。特別清乾隆皇帝評曰:

    “諸葛孔明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約其一生,亦曰公忠二字:公故無我,忠故無私,然後志氣清明而經綸中理… …所謂止水無心而平量,明鏡無心而照形,以物為心而不逐於物者也,不可及者。孔明之器識規模,三代以下未見其倫比,而況區區一隅之人士乎!仍數戒群吏勤攻其過失,其虛以受人,而不敢自是如此,此其所以肩隨於伊、呂也歟!(清乾隆皇帝《日知薈說》)

  • 8 # 唐寶楨

    蜀國比較弱,諸葛亮主張一直北伐原因。

    一是高舉正義的旗幟得到普遍的同情和支援,使道義上處於不敗之地。

    二是自從荊州集團入蜀以來,蜀漢政權形成了三股政治勢力,打出北伐的口號更利於整個政權的團結人心所向。

    三是以靜制動在動態中尋找機會,萬一要有機會就可以抓住機會出奇制勝,或許成功還有希望。

    四是關羽之敗直接影響了諸葛亮的戰略佈局,本來是兩路並舉的現在只剩下了一路出擊。

    五是劉備夷陵之敗消耗了蜀國的國力也破壞了吳蜀聯盟,諸葛亮透過高超的外交手段又恢復的聯盟。透過休養生息使蜀國的國力逐步恢復。

    六是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和白帝城託孤之情。

    七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諸葛亮是一匹千里馬。他需要的不是“草料”而是“草原”,有如此廣闊的空間可以施展自己畢生所學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是多少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事。

    八是諸葛亮推行“依法治國”,使得統治集團內部不滿既得利益者利益受損,只有將矛盾轉移才能加強內部團結。

    九是偏於一隅只可自守,諸葛亮以自己的才能強為。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

    十是蜀漢政權人才凋零,趁著現在現有的人才發揮力。在工作中使用人才發現人才,選擇合適的接班人,對以後的人事做好安排。

  • 9 # 霧夜之光

    題主看似一個問題,實際上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感覺蜀國較弱”,那在《三國演義》中,蜀國真的較弱嗎?

    第二個為何要北伐?

    蜀國是否真的較弱?

    蜀VS吳

    蜀國和東吳之間是有過一次正面交鋒。

    在關羽被殺之後,劉備率軍伐吳,起初連戰連捷,東吳被迫提出各種條件求和,被劉備拒絕。

    雖然最後劉備狼狽逃回,最後託孤白帝城。不過從這可以看出,蜀比吳其實並不弱。

    蜀VS魏

    還記得司馬懿池為什麼被啟用的嗎?

    在諸葛亮北伐之前,司馬懿是被曹操點名不能重用的人才。理由說的很明確,這種人一旦掌權太危險。

    可是最後還是不得不重用的,為什麼?

    因為除了他,似乎沒有人能夠與諸葛亮的抗衡。

    這也是魏中有人攻擊司馬懿,說諸葛亮的空城計是司馬懿配合,目的是養寇自重。

    所以這裡也回答了,蜀比魏其實也不弱。

    為什麼北伐?

    很明確,這個理由非常的明確:

    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

    報答劉備白帝城託孤之願。

    朝中丞相,想在自己離世之前,為阿斗掃平威脅,為蜀打下穩定的基礎。

    諸葛亮一生始終抱著“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宏偉志望,卻最終落得“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結局,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 10 # 陳知一163886987

    諸葛亮雖有雄才大略,且有一統江山的雄心壯志。可是,在當時的處境下,北伐是他的錯誤決策,北伐不只是累死了自己,也累垮了蜀國。如果採取富民強國之策,固守關隘,蜀國不至於先吳而亡。

  • 11 # 黃堯師

    答案:客觀主觀原因,都要求諸葛亮必須北伐。

    1.恢復漢室,劉備託付給諸葛亮的夢想

    雖然我們不知道劉備的真實夢想是什麼,但他對外宣揚的一直是"恢復漢室"。尤其是奪取荊州,並在成都站穩腳跟之後,恢復漢室成了劉備最迫切的目標。但是,關羽大意失荊州打亂了劉備的計劃,導致東討東吳的戰爭失敗,最終白帝託孤。

    劉備白帝城託孤非常有技巧,先是表明了恢復漢室的態度,接著以退為進,把劉禪、蜀國和未竟的夢想,都託付給了諸葛亮。諸葛亮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一輩子都在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劉備的遺願,哪怕粉身碎骨,諸葛亮都會去完成。

    2.諸葛亮的理想是一統天下

    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給出了未來的事業方案。大家都記住了"未出隆中,三分天下",但忽略了"三分天下"只是階段性目標,終極目標是一統天下。諸葛亮自比"管樂",定位很明確,就是"帝王師"。而司馬微說得更明確,諸葛亮可以做劉備的張良--興漢家四百年天下。

    諸葛亮出山之後,一步步輔佐劉備按計劃進行,真的達成了"三分天下"的階段性目標。如果不是龐統意外身亡,兩路大軍"一出漢中,一出荊襄"可能就成為現實了。更意想不到的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沒辦法,諸葛亮只能一個人帶著隊伍去完成最初的理想。

    3.是該選擇北伐還是東討?

    劉備去世後,魏蜀吳三分天下。諸葛亮要完成一統天下的夢想,只有三個選擇:北伐,東討,北伐東討兩線作戰。兩線作戰首先排除掉,因為不具備那個實力。那麼剩下的,就只有北伐和東討了。

    是北伐還是東討呢?先說東討,當年關羽佔據荊州的時候,選擇的就是北伐。為什麼呢?曹魏篡漢、師出有名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搞不定東吳的水師。後來劉備嘗試了東討,但在夷陵之戰中一敗塗地。而諸葛亮一直的策略都是聯吳抗曹,所以主客觀因素都不允許諸葛亮東討。沒得選擇了,只能北伐。

    4.以攻代守的北伐戰略

    諸葛亮絕對是明白人,《出師表》說得很清楚,"益州疲憊",他是明白蜀國的國力的。但為什麼還要"六出祁山"呢?除了完成劉備以及他的夢想外,就是"以攻代守",延續蜀國存在的時間。同時期待魏國出現動亂,以期有機會打敗曹魏。

    但是,以攻代守、連年征戰也同時消耗了蜀國的國力,消耗了諸葛亮的生命力。所以諸葛亮年僅54歲,就"出師未捷身先死"。而在諸葛亮死後,蜀國迅速衰落,很快被鍾會鄧艾拿下,毫無還手之力。

  • 12 # 出鞘龍泉劍

    諸葛亮之所以要北伐,原因和目的在他的前、後《出師表》中已說的清楚明白"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兩段話表明一要恢復漢室江山,統一天下,二要報先帝知遇之恩。

    諸葛亮知道三國當中蜀國最弱一一面積、人口、物產、地理位置都遠不如魏、吳兩國,"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但如偏安一隅,不思進取,不主動出擊,一來有愧先帝,二來有負自己的才能。所以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諸葛丞相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所以陸游寫詩讚嘆”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刪。"

  • 13 # 一隻七大餅

    北伐是興復漢室的唯一途徑

    首先,在地緣上,蜀漢只佔據益州一個州,22個郡,北面被曹魏雍州鎖死,東面被吳國荊州和交州卡住,西面和南邊在當時是不毛之地,無法開拓,整體上,是一個坐以待斃的死局。要想興復漢室,一定要出川,這是前提。

    其次,漢末時期,士族門閥政治的格局已經形成,人才與輿論基本控制在世家手中,比較出名的人才聚集地有潁川、司隸、兩京、荊州等。大多數被曹魏控制,小部分在孫吳手中,蜀中人才出現的速度遠遠跟不上實際需要,而隨著時間發展,土地、人口、人才佔大頭的曹魏將會越來月碾壓蜀漢與孫吳。

    然後再具體到蜀漢內部的政治形式,劉備班底中的荊州集團與東州集團極力壓制益州本土人才,導致蜀人與蜀漢政權離心,諸葛亮雖然極力緩和矛盾,但本身作為荊州集團領袖,仍然有著壓制蜀人的需要,無法從根本上將蜀國揉為一體。而蜀漢政權中,劉備死後,也只有諸葛亮才有威望能壓制住蜀國上下,維持脆弱的平衡。內部矛盾日益激化的情況下,只有向外用兵,將內部矛盾轉化為外部矛盾,才能使政權暫時的凝聚為一體。

    在確定對外用兵的必要性,以後,用兵目標的選擇也沒有太大爭議。在當時,漢室仍然有著一定的號召力,秉承興復漢室這一政治正確的口號,針對曹魏,還是能獲得不少便利。至於十幾年後,北方被曹魏經營的鐵桶一塊,姜維的北伐軍隊,在雍州民眾眼裡再也不能算上正義之師了。丞相一貫堅持的連吳抗曹這一戰略,是極有遠見的。孫權一家三代,經營三吳幾十年,都沒能完全消化,蜀漢自然不具有一口吃下東吳的能力,而兩家一旦開始相爭,則是曹魏完成統一的最好機會。

    丞相北伐,確實是無可奈何的悲壯之舉,卻也是死路中的唯一出路,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14 # bumptious王巍然

    《三國演義》中,感覺蜀國較弱,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北伐?是以戰養戰嗎?

    從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劉禪可以看出:“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點明瞭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劉備的殊遇。而“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則體現了諸葛亮為完成劉備統一中原的遺願不死不休的決心。至於說是以戰養戰未免有些牽強。

    諸葛亮北伐,從228年春開始到234年冬歷時7年,先後對曹魏發動了五次戰爭。雖然北伐沒有取得什麼決定性的戰果,但心中的信念促使諸葛亮不斷的咬牙堅持北伐,最終在五丈原軍中病逝。“王師雖未北定中原”,卻以死告慰了先帝之靈,成為歷次北伐的最大損失。

    如果,自己人再爭爭氣,盟軍配合得再默契一些,“王師北定中原日”這一天的到來也許並不是夢想。那樣,諸葛亮也許就不會死了。可是,又哪有那麼多的也許,歷史也不會再次重演。雖然諸葛亮北伐失敗了,但是透過北伐卻是捍衛了蜀漢的穩定。

    諸葛亮北伐一方面加速消耗了魏國的國力也引發了魏國的社會動盪,延緩北方的恢復速度,從而也使己方能夠得到休養生息,儲存了國力和兵力,加強了對蜀漢的鞏固。如果時機合適,還可直插關中,從而逐鹿中原。當然,諸葛亮並沒有得到這個機會。

    諸葛亮北伐也可以理解為自救。一個衝不出去,一個打不進來,形成互為制約之勢。如果諸葛亮不如此反覆騷擾和攻打曹魏,變被動為主動,長此以往,蜀漢必將迎來曹魏的毀滅性打擊,從而滅亡。

    歷次北伐而不勝,反送了卿卿性命。為諸葛亮的死感到扼腕嘆息的同時,也被其為報知遇之恩和江山社稷而甘願獻身的精神而感動。

  • 15 # 將門府

    為什麼諸葛亮一定要堅持北伐,我們先來看看諸葛亮必須北伐的理由。

    第一,立國根本。蜀漢不像東吳,東吳可以胸無大志可以偏安一隅,而蜀漢不進攻,不北伐,那麼就跟守土之犬沒有區別,與之前的劉璋沒有區別,這個政權的凝聚力和存在的合理合法性就會被質疑。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畫質圖片

    你一個大漢正統,卻偏居蜀中不思進取,也配叫漢朝?而且,長期苟且於蜀中,會慢慢消磨銳氣心志,失去天下大局的野望。孫子裝久了,最後可能真的變成孫子。在角落裡看久了,慢慢就只會看了,失去站起來的勇氣。比如東吳,孫策時期進取十足,隨時準備到中原幹一票大的,待到孫權,初時還有點想法,後面就真的成了一個稍微有點強的守土之犬了。

    第二,穩定內部。蜀漢內部也是有派系的,雖然蜀漢政權相對於魏吳兩國清明一些,但也並不是鐵板一塊。

    益州本土有本來就不怎麼聽話又很會拖後腿的本土派,比如皇戚吳家等等。這些多是世居益州的世家,掌握蜀中大量的人口與土地,在蜀漢的基層統治當中擁有巨大的能量。同時也最不想北伐,習慣於劉璋麾下的苟且,誰又願意拼命?再者,北伐或成或敗,益州派都得不到什麼利。

    執掌大權的,也最有能力的是已經失去根基的荊州派,還有五湖四海跟著劉備來到蜀地的元老們,比如諸葛亮蔣琬等人,這些人根基不在蜀中,不像益州本土派有滋養有根源有基本可以生息綿延,一旦偏安一隅,他們的力量會日趨弱小直至慢慢消亡。他們是最迫切的進取派 ,只有打下新的地盤,也會有新的土壤。

    蜀漢必須北伐,必須在恢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大旗下,蜀漢政權才能統合力量、穩定政權,才能避免陷於內鬥無法自拔,畢竟三國裡蜀漢底子最薄,經不起折騰。

    第三,唯一生機。有些說蜀漢應該休養生息積蓄力量的真是醉人,是不是有點太相信天府之國的可塑性了。蜀地是易守難攻,也是一大糧倉,但是再怎麼強也是僅僅一州之地,人口耕地資源就算給諸葛亮一個300%的buff也不可能跟魏吳比發育啊。

    蜀漢畢竟只有益州,而曹魏是青並徐涼冀幽豫袞加上司隸九州之地,大漢最精華的中原之地全部在其囊中。吳也有荊揚交三州,還有個夷州臺灣。你讓諸葛亮和魏吳拼發展,那也太強人所難了。就像玩遊戲,你一個單礦的和人家十礦的拼後期,何來的自信?

    由上,諸葛亮北伐是不得不為,不為就是等死,那若諸葛亮不北伐,蜀漢如何?

    首先內部不穩,蜀漢會和東吳一樣陷於內鬥中不可自拔還樂在其中。而且蜀漢內部版圖很奇葩,最有根基的益州本土派最無能無地位,最強的荊州派的根基被東吳奪走了,而元老派後繼乏力,一旦內鬥大規模開啟,它的慘象比東吳要厲害的多。

    而且前途無亮,蜀漢會發現自己越發展差距越大,越積蓄越毫無積蓄,最終活活悶死在四川盆地。畢竟,你增加十萬人口十萬錢糧的同時,人家得到的比你多十倍百倍,差距越來越大,統治者只會越來越迷茫,最終失去鬥志,守土待死而已。

    總之,北伐是蜀漢唯一生機,不北伐,死的更快更慘。至於整個三國形勢,蜀漢將毫無存在感,魏晉不會先啃這快又硬又毫無威脅的石頭,掌握北荊州的魏晉在沒有後患的情況下收拾東吳是沒什麼問題的。

  • 16 # 韓蕭之

    不論是《三國演義》中的蜀國,還是《三國志》上的蜀國,都是最弱的,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一定有“以戰止戰”的因素,但決不是僅僅如此。

    讓我們先看看三國時期的地圖:

    大家看到上面的地圖,會一目瞭然地感覺到蜀國版圖好小,只要有一些地理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蜀國的地理位置是非常尷尬的,它完全被魏吳兩國包圍,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不向西面發展?原因很簡單,請看下面的地圖:

    是不是發現蜀國西面都是山脈,海拔極高,非常不適合居住,也不適合進行生產活動,蜀國如果要想發展,必然向東或向北,熟讀三國的人,應該都知道吳蜀是聯盟,特別是彝陵之戰、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恢復了吳蜀聯盟,蜀國就只能向北發展,必然要北伐曹魏。

    大家對《隆中對》應該不陌生,諸葛亮曾經給劉備規劃過,一旦天下有變,兩路出兵北伐,一統中原,這兩路分別是從荊州和益州出兵,但是後來關羽被殺,劉備彝陵之戰慘敗,蜀國只剩下益州,然而諸葛亮的《出師表》明確了“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也是一定要北伐的。

    蜀國確實一直很弱小,如果關羽不大意失荊州的話,情況或許會好一些,然而經過關羽之死、彝陵大敗、劉備託孤等重大變故,蜀國更是雪上加霜,變得越來越弱小,即使諸葛亮不進行北伐,一旦魏國或吳國積蓄力量強大起來,必然要吃掉這個弱小的國家,或者聯手瓜分了蜀國。因此諸葛亮也很無奈,不論是“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還是“北伐中原,興復漢室”,還是“以戰止戰”,諸葛亮都一定要北伐。

  • 17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歷史

    自建興六年起,諸葛亮便開始發兵隴西三郡開始北伐。而蜀漢集團北伐也成了三國中熱議的話題,那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呢?

    其實看整個蜀國的歷程,可以發現“北伐”是它的國策,“北定中原,興復漢室”就是蜀國的宗旨。

    其實早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便已經定好了策略。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諸葛亮平定南中,結好孫權之後,蜀國就開始積極發展農業、發展經濟,即所謂的“農事殖穀 , 閉關息民”。

    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蜀國經濟也確實有所提高,雖然此時還比不上吳國和魏國,但是也具備了北伐的基礎條件。

    而且,按當時的情況來看,諸葛亮北伐的時間正合天下大勢。為什麼這麼說呢?

    1.在北伐前,吳魏兩國的矛盾愈來愈深。

    比如公元222年到225年之間,魏國曹丕因“質子”問題出兵三次伐吳時,就幾乎出動了全部大將。

    而且連魏國君主曹丕都曾兩度親自出徵,足見當時魏吳兩國的矛盾之深。

    而這兩國之間的矛盾,正好給蜀國提供了突襲北伐的好機會。

    2.魏國在面對吳蜀兩國的態度很明顯就是重吳輕蜀,這也給了諸葛亮北伐的時機。

    比如在面對吳國時,魏國把實力強大的夏侯家族陳兵於東部全線 , 置於與吳隔江相 望的壽春 、合肥 、揚 州一 帶。除此之外,還讓司馬懿坐鎮宛城 , 直接威脅著吳國重鎮荊州。

    而在面對蜀國的西部戰線之上,魏國的兵力部署則正好相反,不僅沒有一支強大的進攻部隊 , 連足以實行有效防禦的兵力都不具備。

    一直到諸葛亮重兵壓境之時,魏國才肯派一個“性無武略 , 而好治生 ”的夏侯楙鎮守關中。

    以上這些情況,對於當時的蜀漢來說,無疑都是北伐最好的時機。

    其實“北定中原,興復漢室”不僅是劉備的宿願,也是諸葛亮他一生中最祟高而唯一的理想 。

    諸葛亮為了報孝先帝知遇之恩和託孤之任 , 孝忠貞之節 ,和完成劉備的遺囑 , 哪怕是“ 鞠躬盡粹 , 死而後已 ” , 他必然也要興北伐之師。

  • 18 # 今古雜壇

    首先,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中原戰亂之後,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大臣上奏時說,我們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雖然是誇張,但說明中原的經濟、社會被破壞的很厲害。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的緣故,相對來說,免於動亂。甚至,從北方來的流民,使得當地可以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孫策這邊,張昭自己就是北方來的的。劉璋那裡,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荊州流民組成的東州兵。一旦北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步恢復,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簡單說,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也到頭了。但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就像打星際,你只有一個基地,但有好幾個農民在採礦,別人有十個分基地了,但每個基地只有一個農民在採礦。那你怎麼辦?趕快暴兵出去打,爭取拿下別人一個分基地先。不然別人出多農民採了礦,開始暴兵了,你就完了。這是蜀漢“王業不偏安”的大背景。重複一下,中原的喪亂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除此之外,歷代都有人說,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應該說,這是對的,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只能想辦法創造變化。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大致,這和曹魏的兵制有關。曹魏的時候,因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了一個很髮指的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做二等公民。大體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老婆孩子做人質,萬一自己死了,老婆要馬上改嫁,快點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那時候曹操就要從很遠的地方發兵,那裡當兵的就不高興了,就會起事端。簡單說,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時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也決定了發兵的成本遠遠高於蜀漢。雖然蜀道很艱難,但是曹魏從全國集中兵家到關中去打仗,更加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

    最後,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劉備大致是以北方的武人群體和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系統進入益州,和當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一開始,關羽丟了荊州,劉備想奪回荊州,那時候劉備的可能是,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系統治益州,以黃權、李嚴為代表的益州系統治荊州。這樣呢,以荊州的政治經濟利益,滿足益州系,也以益州之重,交給荊州系。這樣,長江上游和中游互相依託和牽制。所以劉備一定要取荊州,益州系黃權等,也積極出戰了。但劉備沒能奪回荊州。這樣產生的問題很大。對於益州系而言,與其供一個土皇帝,還不如做大魏的一個州划算。事實上,很多益州本地計程車人,已經接受了曹魏代漢的合法性。所以諸葛亮的政策,必須堅持漢朝的正統,堅持北伐,也透過北伐,打壓反對北伐的地方集團,給支援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機會(比如重要李嚴的兒子李豐),選拔新的人才。同時,整個蜀漢由於對益州系的打壓,就開始面對人才匱乏的巨大問題。鍛鍊、培養、爭取人才,也逐漸成為北伐的另一個目的。

    綜上,諸葛亮北伐,主要是為了迫使魏國在離開邊境很遠的徵發兵戶,消耗國力的同時,引起潛在的社會動亂,從而減緩北方經濟恢復的速度。一旦出現機會的話,進入關中,逐鹿中原。如果沒有機會的話,以儲存國力、兵力,鞏固對蜀漢的控制。所以諸葛亮北伐,大體以穩妥為主,能夠賺魏國一支軍,一員將,那就很好了——這點諸葛亮做得很好。

  • 19 # 歷史笑春風

    回顧三國時期的歷史,諸葛亮北伐這一頁是讓人感動的一頁。諸葛亮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那百折不撓的意志,讓大家十分敬佩。在諸葛亮的一生中,為了興復漢室做出的努力,永昭史冊。

    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託孤之後,就開始掌管蜀漢的政權。他在重新和東吳盟好,整頓綱紀,發展生產的同時,還親自率領自己剛剛編練的蜀軍,發動了南征。他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七擒孟獲,平定南方。在各方面都做好準備後,就發動了對曹魏的北伐。

    諸葛亮一共對曹魏發動了五次北伐。在這些次北伐中,諸葛亮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北伐的軍中。雖然諸葛亮的北伐沒有成功,可是他給了曹魏極大的震撼,使得曹魏對他聞風喪膽。

    但是,如果我們對比整個三國的實力,我們就會發現,諸葛亮治理下的蜀漢政權是最弱小的。在諸葛亮接管蜀漢之前,蜀漢經過了漢中之戰,本來就已經遭受了嚴重的戰亂,消耗很大。可是,接著又遭受了荊州之役,關羽和他統帥的一支主力軍,和他掌管的荊州都因為東吳的偷襲,一併損失了。

    可是,這還不算完,在接下來的夷陵之戰中,蜀漢遭受了更嚴重的打擊。劉備率領的蜀軍主力遭到了東吳陸遜的火攻,幾乎全軍覆沒。不但軍隊損失巨大,多年積攢的物資也付之一炬。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又病死白帝城,把一個風雨飄搖的政權交給了諸葛亮。

    當時,整個蜀漢幾乎沒有多少正規軍隊,諸葛亮只得在成都招兵買馬,重建新軍。即便是這樣,蜀漢和東吳、曹魏的軍事實力也拉開了檔次。在數量上,蜀漢最多隻有十二萬左右人馬,而曹魏最少也有二三十萬人馬,在質量上,曹魏多騎兵,這是以山地步兵為主的蜀軍無法比擬的。

    可即便是這樣,諸葛亮依然向曹魏發動了主動進攻。諸葛亮率領相對弱小的蜀軍,翻越險峻的秦嶺,深入敵人領地,去攻打強大的敵人。這種在軍事上看似不合理的舉動,又是為了什麼呢?

    首先,是諸葛亮的理想。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託孤的時候,就向劉備發誓,要竭盡股肱之力,效勞忠貞之節,繼之以死。而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就是劉備和諸葛亮以及那些為之奮鬥的將士共同的理想。為了實現這個理想,無數的將士犧牲了生命。因此,實現這個理想,諸葛亮也不惜為之奮鬥。為了實現這個理想,諸葛亮就必須進行北伐。

    第二,是蜀漢和曹魏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諸葛亮曾經說過一句鏗鏘有力的話,那就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這句話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這是因為兩個政權的接替,蜀漢是以繼承漢朝為法統,而曹魏以禪讓漢朝為法統。這樣,兩個國家都將對方視為賊,互相之間非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

    在夷陵之戰中,曹魏能夠和東吳聯合,曹丕能夠拒絕部下的建議。寧可看東吳和蜀漢交戰也不乘人之危,就是因為對蜀漢的仇恨和敵視。這樣,蜀漢不滅曹魏,曹魏也肯定要滅蜀漢,絕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第三,是蜀漢政局的需要。在當時,派系最多,人員組成最複雜的就是蜀漢政權。由於劉備集團的組成過程,蜀漢的統治階層擁有各種人員。

    這些人中間,有跟隨劉備起兵的老部下,有在征戰中投奔劉備的將士,有荊州加入的軍政人員。在入川后,又增加了原來劉璋的部下,馬超的部隊。甚至還包括在漢中之戰中,投降的曹操的人員。

    這些人員,各有各的訴求。只有用一個共同的信念,才能讓他們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於是,諸葛亮就以北伐為手段,以恢復漢室為號召,將這些人員團結在一個旗幟下,為蜀漢效力。在諸葛亮時期,由於諸葛亮的努力,蜀漢政權是最團結,也是最高效的政權。這是諸葛亮能夠連續發動北伐的基礎。

    第四,是以攻代守戰略的需要。諸葛亮統治下的蜀漢是最弱小的,如果不對曹魏採取行動,那麼經過多年的修生養息之後,曹魏憑藉著它超越蜀漢的經濟潛力,會越來越強大。這樣一來,蜀漢就更加沒有消滅曹魏的機會。只有在雙方的差距還沒有過大的情況下,採取北伐才能創造勝利的機會。

    同時,諸葛亮發動北伐,將戰爭引入曹魏的統治區,這樣就能夠對曹魏的政治、軍事、經濟都造成沉重的打擊。一方面自己的統治區保持和平的狀態,能夠發展生產。而另一方面,曹魏的統治區遭到破壞,實力受損,在此消彼長的狀態下,能夠有力的改變雙方的實力對比。

    因此,後人也有人評價諸葛亮的北伐,實際上是採取以攻代守的戰略,來改變雙方實力的對比,造成對自己有利的變化。

    結語:

    諸葛亮在執掌蜀漢政權後,在穩定政局,發展經濟,結好東吳,平定叛亂後,就發動了對曹魏的北伐。雖然蜀漢政權是三國中最弱小的,但是,在諸葛亮的治理下,依然打造了十萬精銳軍隊,並積蓄了保證北伐的物資。

    諸葛亮連續發動了五次北伐,雖然在第一次北伐中遭受了失敗。但是,在以後的戰爭中,隨著他軍事經驗的豐富,他就沒有打過敗仗。他率領軍隊在敵人的統治區縱橫馳騁,使得他的敵人不敢交鋒。最終,由於客觀條件的制約,諸葛亮最終沒能實現他的理想,他也病死在北伐的途中。

    諸葛亮發動北伐的原因,主要是出於為了實現集團和個人的理想,蜀漢和曹魏不可調和的矛盾,政局穩定的需要以及戰略上的需要。雖然諸葛亮的北伐沒有成功,但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令後世的人們傳頌至今。

  • 20 # 執古之道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首先要從蜀國形勢說起,蜀國是三個國家裡綜合國力最弱的,但是在得到川蜀之地,經過諸葛亮和法正等良臣的苦心經營下,蜀漢的軍事和經濟方面都逐漸提升,也不斷地拉近三國之間的差距,眼看前景一片光明,但隨著孫劉聯盟的破裂,關羽敗走敗走麥城。劉備已被仇恨所遮蔽,不顧一切出兵東吳,但是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火燒連營,差點全軍覆沒,蜀國也因此損失慘重。而隨後不久劉備也丟下蜀國這個“爛攤子”和劉禪給諸葛亮就一命嗚呼了。此時形勢就一個字“難”

    其實自從大意失荊州後,諸葛亮已經有了退居巴蜀,後方休養生息,前方以北伐以攻代守的策略,只不過打算徐徐圖之的諸葛亮遇到了上文提到的一系列變數,剩下一個爛攤子,只能被迫提前開啟北伐之旅。這一切都要從荊州說起,荊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諸葛亮隆中對中便可看出,荊州乃其戰略核心。以下為隆中對摘取: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做為連通吳魏領地的中間樞紐的荊州一丟,又經歷了劉備伐吳的大損傷,荊州一丟,吳據江險再打江東已不現實,因此只能透過巴蜀攻打魏勢力範圍的陝西漢中一帶,而被迫北伐的原因在於,孫劉兩家已成死敵,再加上曹魏虎視眈眈,只有北伐曹魏,才會讓東吳坐山觀虎鬥,休養生息。如若不進行北伐,時間久了,魏吳必會聯手伐蜀,屆時蜀國亡矣。

    因此諸葛亮窮兵黷武,堅持北伐的原因在於,一.施行以攻為守的策略二.如若不攻,魏吳必定聯手,屆時難逃覆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裴元慶和李元霸能多活二十年,能打敗薛仁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