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享閱匯
-
2 # 翠竹青松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園環境優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風淳樸;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人自食其力,安居樂業,和平安寧的理想社會。對於是否存在,有兩種說法:
1.批判社會
它與當時的東晉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當時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跡,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2.真實存在 陶淵明家鄉廬山的某一座山谷中地處廬山大漢陽峰下,總面積約一萬多畝,"桃花源"又稱康王谷,是廬山第一長峽谷,全長約15華里,素有"世外桃源"的美稱,景觀特色以幽谷風光取勝,歷來被認為是陶淵明名篇《桃花源記》創作原型所在地。還有就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一般人都認為,桃花源的原型在湖南省桃源縣。這裡和桃花源記所描寫的境況最符合。 桃花源面對滔滔的沅江,背倚巍巍的山峰,行人走過桃花源牌坊,就是桃花溪水。沿著溪水前行,有一大片桃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與陶淵明文章中描寫的一模一樣。
-
3 # 史海清流
我們這裡說的桃花源自然是出自於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是一個與世隔絕、沒有戰亂、人民安居樂業的理想歸屬地。
不得不介紹一下陶淵明瞭,這是一個著名的詩人、文學家,所處的時代也是東晉末期,南朝初期,當時戰亂不斷,人民迫切需要休養生息、安居樂業。陶淵明仕途不順,只是做過幾年小官,便辭官回家了。
而在《桃花源記》裡記載的桃花源又在哪兒呢?據後人的勘察,陶淵明口中的桃花源應該是在如今的湖南常德境內,“武陵”即為桃花源的代名詞。
關於桃花源的存在性,後人也是進行了很廣的討論。桃花源是真實存在的,只是不知道其具體的方位究竟位於何處。而經過《桃花源記》的文學渲染,以及各種文學、歷史元素的相互雜糅,故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個具有“文學性”的桃花源,給人以神秘的感覺故而令人心馳神往。
到目前為止,對桃花源所在之處的爭議主要分為兩派,一是以陳寅恪為代表,認為在今上洛、弘農一帶,而非南方的武陵;二是以唐長孺、逯欽立為代表,認為桃花源就是位於武陵一帶的荊湘之間。由於《桃花源記》的寫作年代的久遠,其文意風格充滿烏托邦式的詩畫情結,歷來的研究者又層出不窮,故很難對桃花源的確切方位下定論。
為何在結尾陶淵明沒有讓漁人留在桃花源裡呢?
漁人為何誤入桃花源呢,迫於生計。這位漁人與所有勞苦百姓一樣,有老有小。
陶淵明寫世外桃源的神奇,並非只是為了寫神奇,那是一個美麗幻想,那是黑暗時期的自我救贖。 可到底,無論怎樣救贖,還是生活在現實中。這篇文章,不僅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奇麗幻想,更為將幻想與現實相交融。倘若漁人幸福快樂生活在了裡面,那外面的人呢。其實,漁人出去後的所做所為也是當時百姓的一個縮影,他們太窮了,他們吃不上飯了,他們想活下去,僅此而已。
-
4 # 韓奈戴
筆者認為,陶淵明筆下的理想社會是不復存在的。在當代,我們這個看起來似乎公平正義的國家,陶淵明筆下理想的社會都不會實現,更何況在當時那個封建的大王朝呢?
陶淵明筆下的社會是這樣的:人人平等,安居樂業,和睦相處的理想社會,這與當時詩人所處的現實社會截然不同,鮮明的對照,表達了作者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
我們的社會是由形形色色的,不同的個體,人組成的,人與人之間,有相互依存,就會有矛盾,矛盾之後再會有親密,這樣迴圈往復,人類才得以發展和進步。
既然社會是一個矛盾的基體,所以不可能出現那種豁達的,看破紅塵的,透明的理念,人和人之間是有競爭的,難免的爭吵,少不了的忌憚,這一切只是一種常態而已。所以說,我們的國家並不是一直是一個和睦相處的國度。
作為人而居住的環境,哪裡有什麼絕對的公平可言。在任何時候,公平對於人而言,都是一種相對。貧窮的人太窮,富裕的人太富,有權有勢有錢的人辦起事來順風順水,而沒有地位的人卻只能處處的碰壁。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公平?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不管身處那個年代,陶淵明筆下的理想社會是不可能存在的。
-
5 # 春風解語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想象世界,是不存在於世間的,就像網紅李子柒給大家營造的“世外桃源”,大家只看到了她展現美好的一面,卻沒有看到她後面所付出的艱辛。
《桃花源記》不但讀來甚美,還反映了東晉的社會現象,在一個汙濁的世界裡,陶淵明為大家創造了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自給自足的理想境界,如“世界大同說”一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是這種思想提前了一點,與後來的“世界大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一、桃花的意象,不僅僅是為了描寫桃源的優美,還是陶淵明自己心中的理想之地《桃花源記》的開頭就是“……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些都不是真實的環境,是陶淵明想象的空間,在他心裡,有一個世外桃源,而桃花就是這個世外仙境的意象。
從陶淵明的田園詩句可以看出來,他隱居避世,田園生活只是他描述的那樣,但是未必有那麼悠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不過是他的一種自我心境。
所有的美好,並不是你見到的那樣,用陳歐的一句廣告詞來詮釋這種假象,“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有聞到我的汗水”。桃源只是心中的一片淨土而已,並不是現實生活的對映。
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鄭板橋愛竹,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癖好,但是這裡,為什麼要用桃花做意境呢?為什麼不叫“菊花源記”呢?
菊花雖然高潔,但是過於清冷,特別是在秋季,天氣肅殺,反而不美,而桃花不一樣,它開在春天,豔麗俏皮,是希望,也是春天的使者。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可愛,使得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也無比的令人神往,這是他心底的渴望,也是桃花帶給桃源的希望。
二、一切祥和的畫面,都是詩人的理想之國,在沒有戰亂,沒有剝削的世界裡,陶淵明享受著這個仙境帶給自己的快樂一切祥和的景象,都彷彿不是人間之境,為什麼叫桃花源呢?這就是一種植根於作者心裡的美好。
陶淵明的田園詩歌,閒適而散淡,讓人夢寐以求,而真正經歷過農村生活的人,往往深知,這樣的生活其實是不存在的。
為什麼李子柒會紅,正是因為她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展示了出來,讓大家在美好的畫面之下去欣賞田園風光,可是她私底下付出的辛苦,大家卻看不到。
而陶淵明的《歸田園居》中曾有這樣的描寫,私裡認為,那才是陶淵明真正的狀態,詩中這樣描寫,“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陶淵明雖然討厭在世俗中沉淪,但是田園之居,並沒有他描寫得那樣美好,那種田園牧歌一般的美景,只是他的自我開解而已。
這樣的自我開解之後,他寫出了《桃花源記》,裡面是這樣描述桃源的,“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樣的境地,老人孩子安居樂業,沒有戰爭,沒有算計與勾心鬥角,這就是陶淵明的想象世界,正如孩童的夢境一般,有唐老鴨、米老鼠,還有熊大、熊二,這也不過是成人的童話世界。
《桃源源記》的美好,與外面的世界互為比較,這裡描寫得越祥和、美好,外面的世界就越是汙濁不堪,這是陶淵明有意而為之的。
從陶淵明所處的時代就可以看出來,這樣的理想之國,只能是他想象出來的,在戰亂頻繁的時代,這樣的美好是多麼不可追求,陶淵明可能在某個午夜夢迴之時,心中早已經構建了這樣一個場景。
《桃花源記》裡有這樣一個場景,“土地平曠,房屋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樣的環境,這樣的人,還有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樣的紅塵煙火之氣,不正是他苦苦追尋的嗎?所以陶淵明是在世俗之外,找尋美好之所,戰亂在這個想象的空間沒有,連朝代的更替都與他們沒有關係,這裡的一切,都是這樣祥和美好,這是他心底的希望,以及對於盛世的嚮往。
三、《桃花源記》首尾相連,並沒有實際的描寫,在猜測中令桃花源更加神秘陶淵明為大家描述了一個理想的烏托邦世界,但是他又給大家留了一個懸念,那就是再也找不到這麼一個地方了。
漁夫來之前,一路做了標記,可是再來尋找之時,就再也找不到來時之路了,書中這樣描寫,“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然後又埋下伏筆,一位高士叫劉子驥的聽說了這件事情,欣然前往,並沒有找到這個地方,所以這些虛無的描寫,只能證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完全是詩人理想的境地,並不是真實存在的。
因為求而不得,所以後來之人總會有無數的好奇心,去挖掘事實的真相,這也是桃源至今讓人們著迷的原因,在似真似幻中,給人們一個迷一樣的結果。 現實與虛幻的對比,使得人們心之所往,心之所求,這是人類共同的理想,也是人們之所以對於桃花源無比嚮往的理由。
四、陶淵明的田園詩歌,總是給人一種淡然的感覺,但是事實一定不是這樣
有些事物總會給你一種假象,而生活的本質,本來就是辛苦的。
《這個殺人不太冷》中,小女孩問過殺手,人是不是隻有童年時,是如此辛苦,殺人說,不是的,人會一直這麼辛苦,陶淵明也一樣,他雖然看起來淡泊,但是誰還不生存呢?
在生存面前,陶淵明還是會有理想的,所以他描寫的狀態只是他內心的嚮往而已,陶淵明在少年之時,也是有理想的人,他也曾經為了理想而奮鬥,可是當理想受到打擊之時,他也只好在理想之外,尋找心理的平衡。沒有誰的人生可以離開生存,陶淵明只是把生存的狀態儘量表現得樂觀一點而已,他口中的桃花源並不存在,而他怡然自得的生存方式,不過是他對待這紅塵俗世的一種態度而已。
陶淵明筆下的詩歌,只是他的一種心境,在社會的動盪之中尋求的心理平衡,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包括他的田園詩歌,每一首都是他對社會的期望,以及他心中的感受而已,桃源不存在,只是他心之所往,理想之境。
-
6 # 文佑原創文學
陶淵明筆下所說的社會在當時根本不可能存在!不只是“晉太元中”,哪怕放眼整個封建時代的中國,已決不可能存在那樣的社會。古之盛世,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仁宣之治”等時期,老百姓尚只能勉強維持溫飽,更別提其餘朝代了!管仲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衣食尚不足,又哪裡來的“大同社會”?
靖節先生寫的名篇《桃花源記》,誠可謂文辭並茂,異彩紛呈。尤其是文中展示的那種“人人平等、安居樂業,沒有剝削與壓迫,人人友愛和諧”的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更是令人心馳神往。不過,很可惜!這只是老先生在看透社會黑暗、朝政腐朽、官吏貪酷、民不聊生之後,精心杜撰的世外桃源。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存在這樣詩意的理想棲息地。
其實,在靖節先生的文章中,早已點出了這種世外桃源的虛幻。漁人迷路,誤入桃花源後,看到的是:“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其後,村中人對漁人言:“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秦到晉,其間相隔數百年,衣冠豈能相同?先生豈能不知此處之大謬?此必是先生刻意為之,以示世人其所寫“桃花源”之虛幻。先生知其虛而實寫,不過是聊此寄託其心中的社會理想而已!
-
7 # 大江侃歷史
陶淵明筆下所說的社會是不存在的,只是陶淵明的理想社會。
陶淵明,字元亮,東晉傑出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
陶淵明厭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於公元405年辭官,正式開始了他的歸隱生活。陶淵明崇尚老莊的自然美學觀,同時又是生活勞動在田園之中,很自然地,田園生活便成了他的審美物件化,也因此成就了中國田園詩歌的輝煌。
陶淵明對當時官宦生活的虛偽黑暗看的很清楚,但自己又無力去改變這一切。俗話說:眼不見心不煩,於是就過上了自耕自讀的生活。當他在漫長的隱居生活中陷入飢寒交迫的困境時,儘管也彷徨過,動搖過,但最終還是沒有向現實屈服,寧固窮終生也要堅守清節。在他的田園詩中,隨處可見的是他對汙濁現實的厭煩和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有其獨特之處:在桃花源生活的是一群普通的人,一群躲避戰亂的人,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純。陶淵明寫《桃花源記》時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能夠邁出這一步與他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生活有關。
所以說:陶淵明筆下所說的社會是不存在的,只是陶淵明的理想社會。
-
8 # 金槍甜瓜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陶淵明,首先讓人想到的是他的《桃花源記》,我想提問者應該問的就是這篇文章中所寫的神秘世界吧!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好一派和諧美好、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景色!到底有沒有這個描述中的世界呢?讓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
1、讓我們縱觀陶淵明一生,陶淵明,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生於東晉末朝,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少時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三次出仕,但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三次怒而棄官回鄉,四十一歲後過著躬耕隱世的生活,六十三歲去世,後被稱稱靖節先生。陶淵明一生仕途坎坷,為官清廉,三仕三退,在老莊思想和隱逸風氣盛行的影響下,陶淵明早年便有愛慕自然,企羨隱逸的思想,所謂“閒居三十載,遂與塵事冥。詩書敦夙好,園林無世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也是他內心向往的真實寫照,當他仕途不得志時,就更懷戀這種生活,“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他說:“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就是說本應該是憂道的,可是道不可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給了,他還嘆道:“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他堅決走上了歸田的道路。由此可見,陶淵明嚮往歸隱田園之心強烈,然世間無此理想之地,陶淵明這些思想的發展,就導致詩人撰文寫出對沒有剝削和壓迫的桃花源的社會理想,對不合理的封建社會表示了抗議。
2、從當時社會狀況分析。東晉政治極端腐敗,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陶淵明生活的主要時期來說,先後發生司馬道子、元顯的專權,王國寶的亂政,王恭、殷仲堪的起兵,孫恩起義和桓玄叛亂,漁翁得利的劉裕獨雖然在北伐南征中奪得政權終於代晉稱帝,但是在這樣黑暗腐敗、戰火紛飛的政治局面下,能有一片祥和寧靜、安居樂業的淨土幾乎是不可能的,從這裡也可看出,這種理想中的樂土也只能存在於理想當中!
3、從地理位置上判斷。陶淵明是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據史書記載,東晉的版圖最為規則,基本上都在長江以南,有280萬平方公里,劉裕北伐滅後秦,東晉達到最大版圖,有302萬平方公里。
陶淵明《桃花源記》開篇語“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中所表述的桃花源有多個傳說和記載版本,一是按陶淵明所處的時代,生活的武陵地區,當時的湘西苗族正處於父系氏族初期的社會階段,生產力低下,貧富不懸殊,無徭役,無關稅,百姓生活安寧,相處和平,與《桃花源記》中人們的生活狀態十分相似。武陵地區的苗族人民崇拜桃樹,並有殺雞待客的習俗,也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吻合。二是位於湖南省常德市的中國桃花源旅遊區,常德桃花源不僅有著獨特的秀麗風景和人文景觀,這裡的人們依舊延續著先時的鄉土人情,秉持熱情好客的本性,設酒殺雞作食,款待每一位客人,這裡和桃花源記所描寫的境況最符。三是陶淵明家鄉廬山的某一座山谷中地處廬山大漢陽峰下,總面積約一萬多畝,"桃花源"又稱康王谷,是廬山第一長峽谷,全長約15華里,素有"世外桃源"的美稱,景觀特色以幽谷風光取勝,歷來被認為是陶淵明名篇《桃花源記》創作原型所在地。
其餘種種傳說,這三種是最符合當時情況的,但是也無從考證,只因其地理位置和民俗民風,借陶淵明之描述成就經典名氣而已。《桃花源記》也只是作者透過對桃花源的安寧祥和、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抒發出對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桃花源記可能只是是每個人的夢想之都吧!
-
9 # 高樓避愁
陶淵明筆下所說的社會當時真的會存在嗎?
可以肯定地說,陶淵明筆下描寫的社會,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這個問題要從陶淵明的生平說起。
陶淵明生於三百六十五年,率於四百二十七年,六十二歲。一名陶潛,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即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之一。其家境貧寒,為了謀生,他曾經做過參軍、彭澤縣令一類的小官,所以又稱陶令。由於他對當時政治不滿,決心辭官,並且說"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此後過著隱居的生活,並親身從事耕耘,因此同情並尊重低下層人民。
他的詩語言質樸,具有獨特的風格,對後世影響很大。
他的詩出色地歌頌了優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樸的農村生活,有一定程度尊重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情感。作品中包含著樂天知命,對世消極並遁世的思想。
陶淵明描寫社會的作品見於《桃花源記》。是陶淵明晚年的作品這篇作品設想了當時的一個理想社會。說的是晉太原中,一位漁人,忘記了路途的遠近,進入一個桃花源,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林盡見一山,山有小路口。便舍船而進。數十步後,別有一番天地。其間"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耕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寫出了桃花園美景,和自由自在的人們。
接著描寫了桃花源中漁人的問訊、款待和囑告,可見桃花源中淳樸而又真摯的民風。
最後,描寫出漁人出桃花源。寫得如若真有其事。其實是作者嚮往的幸福境界。反映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桃花源描寫的是一個小社會。這個社會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社會。這裡沒有壓迫,波有剝削。沒有貧窮和戰亂。大家共同勞動,共同享受勞動成果。
實際上,當時的農民不滿現實社會,嚮往著這樣的幸福生活。陶淵明晚年親自耕作,與農民接觸,瞭解農民的願望。因此,由於作者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和樸素的語言,描繪出的一個"世外桃源"。
理想必竟是理想,現實社會根本是不會存在的。
-
10 # 十分之七君
陶淵明所說的社會在當時不存在。
陶淵明生活在魏晉時期,這一時期正是中國歷史上大分裂,大動盪,大黑暗的時期。國家分裂,南北而治,政治黑暗,官員不忠。
士人皆好清談,推崇老莊。表面上說“真名士,始風流”,看似狂放不羈,實則不過是內心苦悶無處排解,一腔熱血報國無門。最後只能“窮則獨善其身”,眼不見為淨。
陶淵明正是這樣,飽讀詩書,一腔熱血報國恩,想要幹出一番事業。可惜官場黑暗,陶淵明又剛直不屈,“不為五斗米折腰”最後辭官歸隱。
“歸去來兮”之後,他寄情山水之間,開創“山水田園詩派”。在現實中:
“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在想象中: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很明顯陶淵明正是對現實社會失望透頂,才會描寫桃花源這種並不存在的理想社會,以此來寄託自己的情感。
-
11 # 煮酒辯春秋
我認為存在,如果我們仔細一點,會看出陶淵明所說的涉及兩種社會形態,一種是“不為五斗米折腰”鐵骨錚錚的形態,一種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恬淡舒適的形態。
一、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在儒家思想薰陶下長大,從小就有大志向,積極出仕去希望實現人生抱負。可是,一生5次出山,都沒有什麼作為。
陶淵明可以說極具才學的,為啥沒什麼作為呢?究其原因還是由於當時官場黑暗,自己不願同流合汙,不為五斗米折腰,保持自己純樸高尚的氣節。
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既然無力改變世界,只能去適應世界,陶淵明衝出仕途的枷鎖,歸隱田園,守住了內心的那份寧靜,實現了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隱居。
一個人,一座山,半畝田,喝點酒,採點菊花,沐浴著晚霞,遙望著霧氣籠罩的南山,豈不美哉!陶淵明用詩表達著自己悠閒自得的心境和對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安寧自由平等理想生活的嚮往,這就是他心中的那個田園夢!
三、痛並快樂著自由和愜意是要付出代價的,歸隱生活,在我們看來,不問世事,自由自在,恬靜舒適,無憂無慮。這些只是其中美好一面,歸隱者還要面對現實的另一面,就是孤獨和清苦,總起來說就是痛並快樂著。
陶淵明在《詠貧士其二》中寫道:“南圃無遺秀,枯條盈北園。傾壺絕餘瀝,窺灶不見煙。”南面地頭裡沒剩下一點可吃的菜蔬,北邊園子裡滿是枯枝敗葉;把酒壺提起來倒盡了殘餘的幾滴酒,已經是灶無炊煙、沒飯可作了。這種狀態實在有點淒涼!
回覆列表
大家好,關於桃花源,我以前寫文探討過。
大家對桃源的嚮往,古往今來都樂此不彼、津津樂道。
從一些文學著作、影視劇很容易看出來。比如非常熱門的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三世枕上書》;金庸老先生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專門描繪了一個桃花島。更不用說陶淵明寫的,名傳千古的《桃花源記》了。
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真有桃花源這個地方嗎?就算有,全國大大小小的景區,有20多個都以桃花源命名,誰是李逵,誰是李鬼,哪裡才是正宗的呢?
和陶淵明《桃花源記》描述的最為貼切的是,重慶酉縣和湖南的桃源。
重慶酉縣:這裡水月洞天,落英繽紛,鳥語花香,該有的都有了。“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從陶淵明這句描述中來看,是不是很契合。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大大小小的農田、小路,也是一應俱全。
再來看看常德桃源,山水相依,風景秀麗,《桃花源記》描述的元素也都有。
綠水青山,碧波盪漾,宛如仙境,有一份難得的寧靜、祥和。
開在春風裡,花團錦簇的桃花,夾雜著芳草的清香,如詩如畫。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尋一方淨土,享一份寧靜,但願你我心中都有一片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