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摸黑人
-
2 # 小濤說天下
漢朝在歷史上無疑是非常厲害的存在,自古以來有強漢盛唐之說。在漢朝時期,出現了很多能征善戰的武將,歷史上很多名留青史的武將都是出現在漢朝的。漢高祖劉邦時期,就出現了韓信這樣的武將,此人的戰鬥力非凡,背水一戰的開創者。可以說沒有韓信的輔助,劉邦根本建立不了漢朝。漢朝初期,漢朝的國力是非常弱的,當時的漢朝受到了匈奴的壓迫,這時候的劉邦只能夠對匈奴實施和親的策略,這樣做就是為了給漢朝留出發展空間。到了之後,漢朝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有了漢文帝和漢景帝之後,漢朝出現了第一個盛世,也就是後人稱之為文景之治的盛世。在歷史上這個盛世都是非常罕見的。到了漢景帝駕崩後,漢朝迎來了一位厲害的皇帝,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漢武帝。歷史上的漢武帝雄才大略。
漢武帝在位了54年的時間,可是這其中有45年的時間都在打仗。這樣的漢武帝恐怕是鮮為人知的。歷史上的漢武帝對匈奴實施了戰爭,這可是古代史中首次對匈奴發動全面戰爭。在這樣的戰爭中,無論是漢朝還是匈奴,都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漢武帝固然厲害,可是漢武帝還有一個厲害的生母。她就是歷史上的孝景皇后王娡(zhì),說到漢武帝人們肯定是非常熟悉的,可要說到她的母親就鮮為人知了。要知道歷史上如果沒有王娡,那麼漢武帝恐怕做不成皇帝。
歷史上的王娡出身很不錯,她是燕王藏荼之後,藏荼是項羽的18路諸候之一,項羽失敗之後,燕王藏荼的後代就衰落了。後來王娡先是嫁給了金王孫為妻,可是這個人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此時的王娡只能夠在家務農。可是一位相士的話改變了王娡的命運,相士告訴王娡的母親,說此人是富貴之命。可是在金王孫的家中,王娡不太懂事,結果一氣之下就將王娡送入到了皇宮中。由此王娡的命運發生了改變,漢景帝最終臨幸了王娡。後來王娡給漢景帝生下了劉徹,這就是後來的漢武帝。不過這時候的劉徹還不是太子,在漢景帝的皇子中,劉徹不吃香。入宮之後的王娡一直等待機會,這時候的漢景帝是有皇后的。同時也是有太子的。公元前151年,景帝的皇后薄氏,因長期嫡出無子而被廢。這時候的王娡看到了機會,此時的王娡就開始佈局,她要讓自己的兒子劉徹成為太子。這時候的王娡慫恿外臣立漢景帝的慄姬為皇后,可是這時候的漢景帝對慄姬是不看重的,甚至是已經不召見她了。大臣向漢景帝建議了“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這樣一來漢景帝勃然大怒,立皇后是皇帝的事,大臣是無權過問的。結果可想而知,太子被廢。沒了皇后的漢景帝立了王娡為皇后。同時劉徹也被立為了皇太子。假如當時沒有王娡的用計,恐怕劉徹在歷史上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沒有王娡的慫恿,漢景帝也不會廢太子,太子被廢之後,漢景帝就將王娡立為了皇后,由此劉徹才成為了太子。漢景帝駕崩之後,劉徹順利繼位。這時候的劉徹成為了歷史上漢武帝。可是王娡萬萬想不到,當時自己的培植的外戚,在漢武帝在位期間,成為了禍患。劉徹之所以能夠繼位,原因是在他的生母上,沒有生母王娡的努力,恐怕漢景帝不會待見這個兒子。在歷史上王娡的評價也是非常高的。不得不承認王娡是個幸運的女人,當時已經嫁人的王娡,在相士的看相下,被送入了皇宮中,由此開始了她的人生。在皇宮中王娡不斷的實施計策,最終登上了皇后的位置。王娡去世之後,與漢景帝合葬。 -
3 # 執古之道
王娡歷史上能輔佐其子劉徹立為太子,成為千古之帝漢武大帝其成功取決於三點原因:
第一點就是運氣,要不說有的人就是靠天吃飯呢,王娡剛成年時就在其母臧兒的主持下,嫁到一戶普通農家金王孫家裡,沒過多久便生下了大女兒金俗。王娡的母親臧兒找相士姚翁為自己的子女相面時,姚翁告訴臧兒:“ 王娡是大貴之人,會生下天子“。臧兒聽完之後很是高興,王娡對此也表示要盡力一試。臧兒就把王娡從金王孫家中強行接回來。金王孫很是憤怒,不肯和妻子王娡斷絕關係,臧兒於是託了很多的關係把王娡送進了太子宮。王娡得寵之後,又向太子劉啟誇讚胞妹兒姁的美豔,不久兒姁也進入了太子府。
第二點當然是王娡的成熟氣質與魅力,王娡能在嫁為人妻之後還被當時的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劉啟寵幸生下四個子女,但是《史記》和《漢書》上並沒有關於王娡相貌的記載,想必只是略有姿色,達不到驚為天人的地步,但試想一個已為人妻的成熟少婦對付一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依然不在話下, 你懂的。
第三點也是王娡的成功的關鍵因素,王娡自幼富有心計,想飛上枝頭變鳳凰,從王娡僅因為相士一句話堅持拋下女兒金俗以及金家決然入宮便可看出。而且還利用與館陶長公主聯姻讓其為劉徹遊說,利用景帝多疑,主動讓朝臣提出立慄姬為皇后,使之失去寵愛等等,可見心計之深。同時在成在太后前王娡一直謹小慎微,即使成為景帝最寵愛之人,依舊處處忍讓,樹立一幅賢惠,謙和的形象。
以上便是王娡成功的原因分析,當然漢武帝一生前期主要是與外戚的鬥爭,逐步掌握實權,中期則是與匈奴的戰爭。其一生又恨又愛的兩個女人當屬奶奶竇太后和母親王娡。
-
4 # 一米時光
漢代的王娡是漢景帝的皇后,漢武帝的母親。對於王娡是一個怎樣的人?《史記》、《漢書》都有關於她的記載,雖均未有關於相貌的文字,但兩書都寫有“太子幸愛子,生三女一男。”就是說漢景帝做太子時非常喜愛她,並與她生了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可以猜想,王娡的外貌應該是不錯的。但縱觀歷史,能坐上皇后、太后位置的女人,容貌向來只是個人魅力的一個因素,更多的是其他方面的才能。王娡的魅力和成功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王娡有個厲害的媽。王娡在成為太子妃之前,有過婚姻,嫁給了金王孫,而且還生了一個女兒。照理說在古代已經結婚生子的女人,還能成為太子妃的可能性應該是相當低了,但是王娡有個不同尋常的母親。
王娡的媽媽是槐里人,叫臧兒,生了一男兩女,王娡是大女兒。有一天,王娡媽媽去卜筮,說她兩個女兒都會大貴。想終身依靠兩個女兒的臧兒,覺得大女兒王娡在金王孫那裡不會有富貴的生活,便把王娡從金王孫家接了回來。金王孫當然不肯,不願意和王娡分開。王娡媽媽便索性把她送入太子的宮中,徹底斷了金王孫的念想。
不得不說媽媽是個非常狠的角色,還能把已婚已生子的女兒送進太子宮裡。如果不是厲害的媽媽,王娡可能就和金王孫平淡的過一輩子了,根本不會有以後登上太后寶座的機會。
第二,有智謀。王娡也不是一個傻白甜,是一個讀過書,非常有智有謀的女人。很多人都說她有心機,但我覺得有心機的女人很多,但當上皇后、太后的女人卻不多,所以王娡更具有智謀。
被送入太子宮的王娡很受太子喜愛,被封為美人。王娡也抓住機會,連續生了三女一男四個孩子。而且當她懷男孩那一胎的時候,夢見太陽投入她的懷裡。她把這件事告訴太子,太子說“這是顯貴的徵兆”。孩子還沒出生,漢文帝就駕崩了,太子登上皇位,成為了漢景帝。隨後王娡生下了這個男孩,就是未來的漢武帝劉徹。這個夢當然在以後,也幫助了王娡,助力她兒子劉徹成為太子。
王娡的智謀不僅在於這種長遠的,後來漢景帝寵愛一個叫慄姬的女子,還封了她兒子為太子,但並沒有封慄姬為皇后。慄姬是個跋扈的人,得罪了長公主,長公主懷恨慄姬,所以經常在漢景帝面前說她壞話,再加上慄姬自己太作,導致後來漢景帝也懷恨慄姬。
王娡得知皇上怨恨慄姬後,就暗中派人促使大臣建議皇上立慄姬為皇后。大行禮官把這件事奏上,說:“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的母親沒有封號,應該立為皇后。”漢景帝很生氣說:“這是你應該講的話嗎?”還因為這件事殺了大行禮官,並廢了太子為臨江王。慄姬更加怨恨,但也見不到皇上,最後憂悶而死。
當慄姬得罪長公主的時候,她就乘機拉攏長公主,告訴長公主,她兒子可以娶她女兒,讓她一輩子被寵愛。當然,後來劉徹也的確娶了長公主的女兒,還打造了一個“金屋”給她住,“金屋藏嬌”就是這麼來的。
後來,慄姬兒子被廢,長公主就添油加醋的稱讚王娡,漢景帝又想起當年王娡懷孕時做的夢,就封了王娡的兒子為太子,封王娡為皇后,王娡的哥哥也被封為蓋侯。
漢景帝有13個兒子,如果王娡不具備智謀和耐性,光憑美貌,她的兒子又怎能做得了皇上。任何有魅力的女人,都是有能力的。
-
5 # 江湖小曉生
王娡是漢武帝的老母親,是漢景帝的皇后,不過在嫁給漢景帝之前,王娡已經嫁過人,而且還生了孩子。
為什麼已為人婦的王娡,可以得到漢景帝的垂涎呢?難道說王娡果真是有過人的誘惑力嗎?長得漂亮自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那麼還有什麼其他原因,使得人婦王娡成為皇后嗎?
01王娡的母親臧兒為此勞心勞力。王娡的父親王仲出身比較平凡,聽名字就能知道,劉季是劉老三,王仲自然就是王老二的意思。父親很平凡,不代表母親也很平凡。
王娡的母親臧兒,那可是一個狠角色。看這個姓氏就知道不是一般人,她的爺爺是漢初大名鼎鼎的燕王臧荼。
王太后,槐里人,母曰臧兒。臧兒者,故燕王臧荼孫也。臧兒嫁為槐裡王仲妻,生男曰信,與兩女。而仲死,臧兒更嫁長陵田氏,生男蚡、勝。臧兒長女嫁為金王孫婦,生一女矣,而臧兒卜筮之,曰兩女皆當貴。因欲奇兩女,乃奪金氏。金氏怒,不肯予決,乃內之太子宮。---《史記》
臧荼本是項羽分封的諸侯王,可是後來投靠了劉邦,輔佐劉邦奪取天下以後,好日子才過了沒幾天,就發現這劉老三不是個厚道人,他開始屠殺功臣了。
為此臧荼是嚇得吃不好睡不好,眼看著就輪到自己了,他索性就反了。結果劉邦帶著一大幫子軍隊,把臧荼給滅了。
臧荼死後,臧兒的父親叔叔們全都逃到了匈奴,而臧兒卻留在了漢朝,並且嫁給了王老二。雖然嫁給了普通人,但是臧兒知道自己的身世,她一直都在等待機會恢復爺爺的名譽。她給王老二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其中一個女兒就是王娡。王老二死了以後,臧兒還改嫁給了田家,又給老田家生了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是後來的漢朝宰相田蚡。王娡長大成人以後,嫁給了金王孫,還給金王孫生了個女兒金俗。這個時候臧兒讓瞎子給她兩個女兒算了一卦,發現她們都能做皇后。於是臧兒不顧金王孫和金俗的強烈反對,愣是把王娡送進了太子府,當然了這個事情一個巴掌拍不響,王娡不想去,臧兒再努力也沒用。
王娡到了太子府以後,立刻以美色征服了當時的太子劉啟。等到劉啟登基以後,王娡也跟著入宮成為了王美人,給漢景帝劉啟生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
其中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漢武帝劉徹。由此可見沒有臧兒在關鍵時候推一把,王娡根本不可能再改嫁給漢景帝。
02漢朝娶老婆,不太忌諱嫁過人這件事。不少人肯定會用一種比較奇觀的眼光看待這件事,似乎認為漢景帝娶一個已婚且生過小孩的女人做老婆,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為什麼我們現在會用這種眼光看待這件事呢?那要多虧了朱熹老爺子的努力。從宋朝開始,我們正式確立了三綱五常的標準,給那些死了丈夫不改嫁的女人甚至立下了貞節牌坊。
其實在宋朝以前,我們是不講究這一套的。比如說唐朝的時候,武則天既嫁給了唐太宗,又嫁給了唐高宗,還不是可以做皇后?楊貴妃也是一樣,既嫁給了壽王李瑁,又嫁給了他爹李隆基,依舊能成為寵冠後宮的女人。
在漢朝時期,嫁過人再改嫁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要身體足夠好,沒病沒痛的,憑什麼就不能改嫁呢?在漢朝初年,劉邦就曾經收編過一大幫子改嫁過來的女人,其中漢文帝的老孃薄姬夫人就是從魏王豹那裡改嫁過來的。東漢末年,曹操老爺子是一邊打仗,一邊收集人婦,就好像在集郵一樣。據說他後宮中一多半的女人都是別人的老婆,比如說秦宜祿的老婆杜夫人、何進的兒媳婦兒尹夫人、張繡的嬸孃鄒夫人等等。由此可見,改嫁在漢朝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不光民間改嫁很正常,就連皇族高層之間的改嫁,那也不是什麼國際新聞。
因此王娡在生了金俗這個閨女以後,還是可以改嫁給漢景帝劉啟,而劉啟也不會因為王娡嫁過人生過孩子,就會嫌棄王娡。這是思想上的原因,是想不到為這個理由去嫌棄,而不是因為愛王娡所以不嫌棄,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03館陶公主幫王娡上位。嫁給皇帝就能夠高枕無憂了?當然不是,皇帝是人上人,是有三宮六院若干女人的。這幫女人都可以給漢景帝生孩子,哪裡能輪得到王娡呢?
所以這個過程中,王娡必須還要採取一定的策略,去奪取皇后的桂冠。最好的辦法那就是母以子貴,當時王娡已經給漢景帝生下了一個兒子叫劉彘,也就是劉小豬的意思。
這位劉小豬是漢景帝第10個兒子,漢景帝一共有14個兒子,所以不管正數還是倒數,那都輪不到劉小豬做接班人。
王夫人知帝望慄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臣立慄姬為皇后。大行奏事畢,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慄姬愈恚恨,不得見,以憂死。卒立王夫人為皇后,其男為太子,封皇后兄信為蓋侯。---《史記》
為了讓兒子上位,王娡找到了漢景帝的姐姐館陶公主劉嫖。劉嫖曾經希望讓皇長子劉榮繼承皇位,所以想要把女兒陳阿嬌嫁給劉榮。結果劉榮那個坑兒子的老媽表示不答應,甚至瞧不起館陶公主。
館陶公主一怒之下,與王娡結成聯盟關係,打算把女兒嫁給王娡的兒子劉彘。所以館陶公主不斷在漢景帝身邊說劉榮壞話,再說劉彘的好話。結果劉彘順理成章成為了太子,而劉榮則光榮下崗。
劉彘成為太子,王娡自然是要跟著沾光的,不久便被漢景帝冊封為皇后。而劉彘後來改名劉徹,也就是著名的漢武大帝。
總結: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每一步都充滿挑戰。很多人認為王娡是靠著美貌上位的,沒有美貌這件事當然是辦不成的。可是美貌不能辦成所有事情,很顯然王娡想要辦成的事情,光靠美貌是不夠的。
她必須要有狠心,可以拋棄丈夫和女兒,又必須要有眼光可以準確地找到盟友館陶公主,又能夠果斷利用兒子聯姻的辦法,把兒子推上位,自己這才成了皇后。
魅力這種東西,存在的時間畢竟有限。任何人的青春美貌都只是一時之間的事情,要想保證長久的富貴,自然還是需要動用一定的手段。王娡從一個人婦到皇后,整條路線上,其實都在使用手段。
參考資料:《史記》
-
6 # 小魚讀史
漢朝的王娡是何許人呢?今天在下就和您聊一聊王娡是何許人,到底有何魅力。
看過電視劇《美人心計》的大概都知道王娡是漢武帝劉徹的生母,漢景帝劉啟的第二任皇后,據傳貌美如花,長得也是婀娜多姿。王娡是楚國貴族之後,不幸家道中落,嫁給一個名叫金王孫的商人,還生有一女。無奈她的母親十分貪婪,找江湖相師給王娡算了一卦,說她有貴人相,將來命運是貴不可言。這下更激起了王娡母親的貪婪,硬是不顧女兒家妻離子散的慘狀,把女兒強行接回家裡,適逢太子劉啟選美,就把女兒送入太子宮,被封美人,稱之為王美人。
太子劉啟的正妃薄氏年老色衰,又多年嫡出無子,不得寵愛,而王娡貌美年輕,很是寵愛。不久漢文帝死,劉啟繼位,也在這一年王娡為劉啟生下第十個兒子劉徹。王娡告訴漢景帝自己夢見金龍入懷,於是漢景帝很高興認為是吉兆。說到底這也只是王娡耍的一個手段,為自己兒子劉徹的貴重身份造勢。
漢景帝長子劉榮是景帝另一個寵妃慄姬所生,按當時立長立嫡的制度,劉榮被立為太子。漢景帝的姐姐館陶長公主想巴結慄妃讓自己女兒當太子妃,被慄姬拒絕了。因緣際會這回又讓王娡撿了個大便宜。耍手腕拉攏長公主,兩家結成了親家,女方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金屋藏嬌典故中的陳阿嬌。這一來,長公主就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經常在漢景帝面前誇獎王娡和劉徹。這也為劉徹下一步當太子加分不少。太皇太后薄太后死了以後,劉啟就廢了嫡無所出的皇后薄氏(薄太后的內侄女),這時王娡又乘機說服朝中大臣讓他們推舉慄姬做太后,說什麼“母以子貴”、“子以母貴”。自古以來,立儲是皇帝自己的事,皇帝最忌諱皇子和大臣勾結,所以一怒廢了太子。乾脆立了正受寵的王娡為皇后,立劉徹做太子。在這一次政治鬥爭中,心計頗深的王娡又拔得頭籌,為自己的兒子鋪平道路。
景帝的母親竇太后,輔佐漢文帝,也就是漢景帝的父親,接著又輔佐景帝治國,是個了不起的女政治家,但她溺愛幼子梁王劉武。有一次景帝喝醉了,竇太后就讓景帝答應以後傳位給劉武,所以根本不喜歡太子劉徹。景帝多病,不久也駕崩了。太子劉徹年十六歲即皇帝位,是為漢武帝。這時朝政都把持在竇太后的子侄手中,漢武帝又年輕,只能韜光養晦,乖乖聽從祖母的擺佈。王娡深知自己的兒子想坐穩皇位不易,小心翼翼的遊走在竇太后與皇帝之間,維持平衡。
六年後,竇太后去世,王娡想仿效竇太后干政,把自己的兩個兄弟都封了侯,女兒也嫁給劉姓王孫,無奈自己的親戚不爭氣,用權亂政,再加上漢武帝經過幾年的磨礪,早就培植了自己左膀右臂,也只好作罷。
如果不是遇見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太后王娡說不定又是一個歷史上有一番作為的女政治家了。
-
7 # 千百年前
王娡也算是名門之後,乃是燕王臧荼的孫女之女。而燕王這個名號是項羽封的,臧荼在西漢初年起兵叛亂,結果也不難想象——被斬殺。
燕王死後,家人也都成了平民。王娡母親的名字是臧兒,臧兒有兩次婚史,第一次嫁給王仲,生下一男二女,這其中便有王娡;第二次嫁給田先生,生下兩個男孩。
而王娡也追隨他母親的步伐,也有兩次婚史,第一次嫁給金王孫,生下一個女兒。若是按照這個軌跡發展,王娡頂多是個有些家產的富婆。
不過命運的這雙手有時就這麼奇怪,輕輕一撥,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一個叫做姚翁的相士看到王娡第一眼後,便驚歎,“你家姑娘定會攀枝成鳳凰,成為未來的皇后。”
因為這老頭在當地名氣不錯,所以王娡她母親臧兒聽到這句話以後,高興得不得了,打算立即把女兒送進宮。
也巧,此時的太子劉啟正在大選民女入宮。臧兒一想,這不是上天的指示嗎?如果我女兒此時進後宮,那便有機會成為太子妃,不就是以後的皇后?
想到這,臧兒立馬找到金王孫,要求其與自己女兒離婚。 金王孫當然不同意,但見到岳母鐵了心,再加上王娡似乎也不再愛他,索性他便放棄。
進宮後,經驗頗豐的王娡很快因為溫柔、賢淑,被太子劉啟喜愛。
很多人認為王娡不是二婚女嗎?怎麼可能當上皇后?其實,這並不奇怪。
在漢代,女子地位還不算低,數次再嫁之女並不會受到歧視。像是宰相陳平的妻子,嫁給陳平時,已是第五次婚姻。
而所謂“貞婦”,則是在宋朝建立起來的,像是唐朝的武則天不也是二婚嗎?
王娡給劉啟生下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其中兒子就是後來的漢武帝劉徹。有趣的是,漢武帝剛開始並不叫劉徹,而是劉彘,據說是因為劉啟被祖父劉邦託夢,讓其給兒子取名為劉彘。但是,彘的意思就是豬,未免有些太不適合,最後改成了劉徹。
再說說王娡。前面那個道士說了,王娡日後會成為皇后。可是,劉啟剛開始的皇后並不是,王娡而是薄氏。
薄氏出自劉啟祖母的家族,並不受劉啟母親竇太后以及他本人喜愛。幾年後,薄皇后被廢。
正如國不可一日無君,後宮也不可一日無主,因此關於“誰是下一任皇后”的問題就被擺上檯面。
當時,最有希望執掌後宮的並不是王娡,而是慄姬,她的孩子劉榮還被立為太子。
雖然另一邊的王娡也有孩子,但太子之位已經被捷足先登,她也只能乾著急,直到劉嫖的出現。
劉嫖是漢景帝的姐姐,很會投資,這不,眼見著劉榮成為太子,就想把自己的女兒嫁出去。
可是這個慄姬不識相,直接拒絕,原因就是她看劉嫖經常給丈夫送美女不爽。
好傢伙,“你以為當太子的一定能成為皇帝嗎?”
要知道,劉嫖可是劉啟頗為敬重的姐姐,竇太后頗為疼愛的女兒。但凡慄姬有點腦袋,都應該同意這門婚事。
“既然慄姬那麼不識相,我就給她點顏色看看。”劉嫖抱定了報復慄姬的想法。
王娡可不是什麼小白兔,這件事她也聽說了,便積極謀劃著怎麼跟劉嫖搭上話。久而久之,二人竟成了知心好友。
有一天,她和王娡談起這件事。王娡還不好得罪慄姬,但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不能錯過,於是說了句,“我命薄,可沒有娶個公主作兒媳婦的福氣。”
對啊!把嬌兒嫁給王娡的兒子也不錯啊!於是乎,兩個頗有心機的女人一拍即合,形成了統一聯盟。
接下來的日子裡,劉嫖向劉啟一頓損慄姬,將她說成第二個呂后。起初劉啟還不信,但在一次其試探後(“我死了以後,你要好好照顧我的姬妾,還有她們所生的孩子。”慄姬聽後,一言不發。),劉啟逐漸相信姐姐說的話。
除了煽風點火以外,劉嫖還收買大臣上書請求立慄姬為皇后,這可徹底惹怒了劉啟。相反的,劉嫖把王娡母子誇上了天。孰優孰劣,一看便知。
於是,劉啟心一橫,廢了劉榮,立劉徹為太子,王娡為皇后。
而那個劉榮也不長腦子,在被廢之後,啥“復辟”準備也不做,反而淨幹些腦子缺根弦的事——佔用宗廟外牆蓋宮殿。最後,劉榮在獄中自殺。
至此,慄姬徹底倒臺,王娡終於上位。
-
8 # 國史春秋
王娡是漢武帝的母親,在嫁給漢景帝之前已經有過一門親事,而且還為對方生兒育女。然而王娡雖有閉月羞花之貌,但是丈夫卻很平庸,雖然名字很富貴,叫作金王孫,實際上是個窮光蛋。如果不出意外,王娡這輩子也就認命了,平平淡淡過一生未嘗不可。但是王娡有一個不甘平庸、且很強勢的母親。母親認為花容月貌的女兒不能這麼一朵鮮花被牛糞遭塌了,於是教唆女兒同金王孫離婚,然後託關係進入宮中,等待有朝一日被皇帝臨幸,生下龍子,飛黃騰達。
王娡的母親名叫臧兒,是個很不平凡的女人,她的祖父就是漢初七大異姓諸侯王之一的臧荼,封地在燕國,也就是如今的北京一帶。但是臧荼的燕王之位是項羽在關中大封諸侯時給的,後來韓信為劉邦北上開疆拓土,臧荼舉國而降。劉邦稱帝后,第一時間下達了追殺項羽部將的通緝令,臧荼認為劉邦收拾自己只是時間問題,所以主動造反。結果臧荼被滅,家族敗落。正是由於祖上也曾闊過,因此臧兒覺得自己就是富貴命的苗子,所以也曾兩改嫁,希望透過婚姻改變命運,結果以失敗告終。
臧兒雖越挫越勇,無奈歲月無情,人老珠黃,於是只能將自己實現不了的願望寄託在女兒身上。據說,在王娡嫁給金王孫不能富貴後,臧兒專門請人給女兒看過相。相士說王娡大富大貴之命,只是嫁錯了地方,於是便給了臧荼讓女兒改嫁的信心。那麼,那裡是圓夢的地方呢?臧荼思前想後,終於想到了皇宮。因為憑女兒的姿色,將當今皇帝迷倒不是問題。所以,臧荼託人疏通關係,將女兒送進皇宮。事實證明,這條路很行的通,美若天仙王娡雖沒有迷倒漢文帝劉恆,卻被皇太子劉啟一見鍾情,而且不久王娡又將自己的妹妹介紹給了劉啟認識。
值得慶幸的是,姐妹倆的肚子都很爭氣,將孩子一直生到劉啟繼位之後。如此一來,姐妹二人利用自身優勢很好的鞏固了宮中地位。特別是王娡還如母親臧兒一樣有心計,她在懷孕的時侯曾對漢景帝說夢到太陽入懷。所謂“太陽”就是天子,於是被景帝暗暗記在心裡。後來王娡生產兒子劉彘(漢武帝),致使景帝廢原太子劉榮,又改立劉徹。景帝去世,劉徹繼位,是為漢武帝,王娡榮為皇太后。所以,王娡成為繼漢文帝之母薄姬後又一位透過改嫁而攀上人生巔峰的女性。
那麼,王娡怎麼這麼有魅力?其實,王娡能夠逆襲,魅力只是因素之一,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就是漢朝開放、寬鬆的宮廷環境。在漢朝,美麗就是一張暢通無阻的通行證,只要你足夠漂亮,皇宮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相比較其他朝代等級森嚴的門等觀念而言,漢朝簡直就是灰姑娘的天堂。因為她們想要變成白天鵝的路要比其他朝代平坦的多。所以,也不完全是王娡有讓人無法抗拒和魅力,而是她生在了一個可以將美色順利變現的朝代,至少在東漢之前一直如此。
-
9 # 青史匯
王娡是漢景帝的繼皇后,漢武帝劉徹的母親。王娡在漢景帝活著的時候非常受寵,當時劉徹被封為膠東王,王娡還不是皇后。漢景帝不顧自己還活著,打破祖宗規矩破例封王娡為膠東王太后。
王娡的母親,祖上雖然曾經是貴族。到王娡的時候,家族早已經沒落,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所以說王娡能有能奮鬥到,古代女子中皇后的位置,全是憑自己的能力和手段。王娡以二婚的身份跟了皇上,能當上皇后,還生下了下一任皇帝,最後達到人生的巔峰當上太后,王娡這一生可謂是非常的成功圓滿。在古代地位等級分明,王娡能從一個普通人一路奮鬥到皇后的高位,選擇很重要,但努力更重要
王娡得相士算命貴不可言,王娡選擇聽從母親的安排,拋夫棄女,豪賭開始押寶1,王娡的母親臧兒出身沒落貴族。
劉邦和項羽曾經爭地盤的時候。項羽曾經分分過18王,其中燕王就是葬兒的祖父。連項羽都敗給了劉邦,項羽的勢力肯定漸漸的瓦解。不管曾經的燕王多麼輝煌,但都慢慢成了過去,到了臧兒的時候,和普通人已經沒什麼區別。所以臧兒嫁了一個普通人,也就是王娡的父親。後來王娡的父親死了之後,葬兒又嫁了一個姓田的,還生下兩個兒子。這就是為什麼後來她有姓田的兄弟,其中一個還當上了丞相,因為他們是王娡同母異父的兄弟。
2,母女倆都有一顆做人上人的心。
等到王娡漸漸長大的時候,也嫁了一個普通人,還生下了一個女兒。但臧兒認為自己出身貴族,一直不甘心過普通人的生活。想靠兒子崛起根本不可能,只有把女兒嫁給貴人,才能一步登天。臧兒這顆富貴心一直在熊熊燃燒從沒滅過。
剛好有個相士給王娡算命,說王娡將來會生下天子。臧兒一聽心想,這真是老天照顧有此大機緣。當時王娡已經嫁過人,還生下孩子。王娡的丈夫只是個普通人,除了謀反,根本沒有成為皇帝的可能。王娡想生下天子,只能嫁給皇帝,或者是嫁給太子。
3,豪賭壓對了寶
經過王娡的同意,臧兒決定強行把王娡從夫家帶回,讓女兒和離。就這樣王娡選擇拋夫棄女,重新尋找自己的人生。臧兒千方百計把王娡送到了太子劉啟的府中。
入了太子府的王娡,非常得太子的喜歡,被太子封為王美人。此舉力王娡的太后夢又近了一步,很顯然,豪賭王娡押對寶。
王娡一路披荊斬棘走進了漢景帝劉啟的心裡1,為了固寵拉妹妹入戰壕,姐妹倆聯手共富貴。
王娡進入了太子府中,很快就獲得了太子的寵愛。可是王娡並沒有因此隨遇而安,而是居安思危,認為女子靠顏色不能長久,等失了顏色,沒了寵愛的女人在後宮中猶如浮萍。 而她自己孃家有普通,太子府也是一個小型的女人戰場。想要一直在太子府中站穩腳,還得有幫手,外人哪有自己人可靠,所以她就選中了自己的妹妹。王志漢景帝的耳邊不斷的推薦自己的妹妹,不久漢景帝把王娡的妹妹兒姁也納進了府裡。姐妹倆共同服侍漢景帝,也不像別的姐妹那樣,最後關係鬧崩,她們姐妹兩人一直牢牢抱成團,在劉啟裡的後宮站穩了腳步。
2,生下了劉徹,有兒子傍身,寵愛無比。
王娡給漢景帝生了三女一男。在漢景帝的後宮中,王娡也算是多產的一個。多生子女也可以看出王娡受寵的程度。王娡從進到漢景帝的府裡以來,直到經過奮鬥當上皇后,可以說王娡憑的是自己的能力。王娡在生下劉徹以後,漢景帝對劉徹是愛屋及烏。
在漢景帝冊封他的長子為太子的時候,同年也冊封了劉徹為膠東王,按照漢朝的規定,親王的冊封和太子是不能同年冊封的。漢武帝不僅為劉徹打破了祖制,而且為王娡也打破了祖宗規矩。
王娡詮釋了成功是三分天定,七分靠努力或許王娡物件是的算命深信不疑,或許是王娡要在劉啟的心裡種下一顆,兒子是貴子種子。在王娡懷著劉徹的時候,告訴劉啟,她夢到一輪太陽撲到她的腹中。果然太子劉巧說,這是顯貴的徵兆。劉啟是下一任皇帝,他當上皇帝之後,他的孩子不是公主就是皇子,生來就很富貴。在貴重那不就是更進一步當太子了。可見王娡在,劉徹還沒有出生就開始謀劃。
在王娡的水滴石穿的潛移默化之下,漢景帝對劉徹寵愛有加,後來廢掉原來太子的時候,自然而然的離了劉徹為太子。這一切都離不開王娡從謀劃,所以劉徹被封為太子是水到渠成的事。
結語:王娡為人聰明通透,張弛有度,善於製造,抓住機會。王娡是一個果斷而又善於抓住機會的女人,雖然不贊同她拋夫棄女的行為,但是她的選擇確實讓她成為了人上人。跟著漢景帝之後,能夠牢牢的抓住漢景帝的心,多年一直受寵愛,也是說明這個女人比較聰明,為人通透。
長公主劉嫖想讓自己女兒成為太子妃,甚至皇后的夢想。當時的太子還是漢景帝的長子,太子的母親非常討厭劉嫖,不同意太子娶劉嫖的女兒陳阿嬌。而王娡一看機會來了,和劉徹母子倆一商量,劉徹願意娶阿嬌,而且還許下承諾,將來給阿嬌鑄造金屋。劉嫖高興的接受了,而且很樂意的為劉徹運作,在多方的努力之下,劉徹終於被冊封了太子,後來當上了皇帝。
王娡用自己的事例告訴我們,人一定要善於抓住機會,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自己努力的同時,成功是屬於能夠抓住機會的人。
-
10 # 家住西安
說王娡之前,小家先說說這個很多人還不認識的字。“娡”念做zhì,古人常使用此字作為女子的人名字,古籍中曾記載“有莘氏女,鮌娶之,謂之女娡”,鮌即鯀,為夏朝開國君主大禹的父親、夏啟的祖父,可見此漢字雖然不常用,但其歷史卻十分悠久。但因為此字並無實際含義,所以現代某些字典甚至將其去除,很多人也查詢不到。
王娡,雖然身為漢景帝的王皇后、漢武帝的母親,但她作為中國歷史長河中的眾多的女性人物之一,大家開始對她是很不熟悉的。隨著《美人心計》《衛子夫》等影視劇的熱播,即使沒有主角的光環,卻讓大家逐漸對這個西漢的風雲“女性”提起了興趣,開始越來越多的人討論她的魅力和傳奇人生。
對於王娡為何如此有魅力,小家覺得有以下幾點!
家世顯赫王娡,西漢槐裡(今陝西興平)人,為漢景帝第二任皇后,漢武帝的生母。父親是普通人,名為王仲,但母親臧氏確是大有來頭,她乃漢初開國異姓王燕王臧荼的孫女。
臧荼是燕國舊將,陳勝吳廣起義時,臧荼原為韓廣舊將,後秦攻趙王武臣,燕王韓廣派臧荼率兵救趙,項羽作為總盟主大勝秦兵。前206年項羽分封天下,因不放心韓廣而將臧荼為燕王。後聽從李左車進言歸順韓信,投降劉邦。
據《漢書》載“昔高祖定天下,功臣異姓而王者八國”,臧荼便是其中一員,但因劉邦大肆屠殺項羽舊部,臧荼因此謀反,後被劉邦親征誅殺。臧氏嫁給王仲為妻後,即生王娡。
天生麗質王娡成年後,嫁給長陵(今咸陽市)一個叫金王孫的人,生有一女金俗。由於王娡長得漂亮,母親便打算讓她和金王孫脫離關係,另就名門。金王孫不答應,臧氏不顧金家從中阻撓,將女兒送入了太子宮中。
王娡入宮後,得到太子(即後來的漢景帝)的寵愛,生了三女一男,男孩起名劉徹,就是後來的漢武帝。在古代後宮中妃子獲得寵幸最大的武器就是美貌,而從她生育子嗣的多少可以看出她的受寵程度,但估計漢景帝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找了個二婚女子當皇后。
生子自帶光環據相關史料記載,王娡懷劉徹的時候,夢到一輪太陽撲入腹中,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啟認為這是尊貴的徵兆。巧合的是,孩子還未出世,太子劉啟便即位成為漢景帝,王娡生下皇十子劉徹後,她的身份也成為了王夫人,劉啟自然更加寵幸王娡。
姐妹同心臧氏嫁給王仲為妻後,生一字兩女,除長女王娡,還有次女王皃姁。王娡得寵之後,向太子劉啟誇讚胞妹兒姁的美豔,不久兒姁也進入了太子府,生來長相美貌的王皃姁,很快也得到了劉啟的歡心,後為夫人,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其和慄姬、程姬、唐兒、賈夫人並稱為五宗。
雖然她在王娡登上皇后寶座之前就去世了,但其與漢景帝生有四子,分別為後來的廣川惠王劉越、膠東康王劉寄、清河哀王劉乘、常山獻王劉舜,這些都成為王娡隱形的政治資本。
深受竇太后寵愛因梁王劉武派人刺殺爰盎一事,梁王害怕被景帝誅殺,請託鄒陽找到王夫人的兄長王信,讓王娡勸說皇上不要把梁國的事窮追到底,否則會與太后結下恩德。
太后刻骨銘心地感激王娡,不僅梁王終於沒被查辦治罪,王娡因此在竇太后這個婆婆處頗得親倖,地位自然也更加穩固。
政治聯姻公元前153年,漢景帝立長子劉榮為太子,立劉徹為膠東王 ,並且不顧皇帝仍在世的世俗忌諱,封王娡為膠東王王太后 。漢景帝的姐姐館陶公主劉嫖想把女兒嫁給太子劉榮,卻遭到劉榮生母慄姬反對,後將女兒嫁給了劉徹,館陶公主因此對慄姬懷恨在心,“金屋藏嬌”講的就是這個事情。
長公主之後不斷在景帝面前講慄姬的讒言,景帝對慄姬逐漸產生厭惡之心,后王娡下套讓慄姬說出不當言論,在激怒漢景帝后,太子劉榮被廢,憂懼而死,同年王娡被立為皇后,七歲的劉徹被立為太子,這樁政治聯姻也正式讓王娡轉向幕前。
綜上所述,王娡是宮廷之爭的得益者,有家裡的“薰陶”和幫助,也有天生麗質的美貌和超高的情商,她周旋於漢景帝和竇太后之間,並透過政治聯姻,提升了宮廷地位,不斷為自己和兒子掃平前路的障礙,用自己的魅力贏得了大漢王朝的一席之地!
-
11 # 蟈蟈的文史原創
作為一個有魅力的女性,具體的標準我認為古今是相通的,如今在社會上評價一位女性有魅力,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氣質容顏,二是性格要好,三是親和力,如果具備了以上三個條件,這位女性一位是非常有魅力的女性。而作為漢武帝劉徹的母親,王娡王大美人在這幾方面應該都是具備的,當然她的這幾個條件都是潛藏著王娡自己一顆不安分的野心在裡面。
影視劇中的王娡
【一】首先說氣質容顏。在當今社會這不是一位有魅力女性的決定性條件,但是在封建社會中,我認為這是一項決定性的因素,尤其是能夠進入宮中當上皇帝的妃子的女性,入股貌醜,即便性格再好,也不會得到皇帝的寵幸。史書對王娡的形象沒有過多的記載,但是王娡是一位大美女這是確定無疑的,這從王娡入宮後受寵就可以看出來。王娡是一位結過婚的女子,但是即便這樣被母親送入宮中,而且受到但是還是太子的劉啟的寵幸,而且寵幸時間之長,後代之多就可以看出王娡是一位大美女,否則景帝不會如此寵愛她的。
影視劇中的王娡
【二】其次說性格要好。在性格方面,王娡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人,因為自身作為已婚婦女被母親入宮,在這方面來說王娡揹負著巨大的壓力和危險,如果一旦被告發或者被景帝發現自己過往的經歷,後果可想而知,而作為聰明的王娡,她深知一入侯門深似海的道理,太子或皇帝后宮妃嬪眾多,這都有排行的,如何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而又能夠與皇帝其他妃嬪之間關係處理得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王娡在入宮之後,在面對劉啟太子妃慄姬時,她沒有像漢高祖時期的戚夫人一樣,明著去爭寵,在耳邊吹枕邊風,而是保持了一種中立和緩的態度,不過分親熱也不冷落,不樹敵,逐步確保自己地位的穩固。
影視劇中的漢景帝和王娡
【三】第三說親和力。親和力方面對皇帝來說自然沒有問題,皇帝和妃嬪不像普通的夫妻,妻子看不慣丈夫的做法可以指責,甚至打幾下,皇帝天下的君主,誰敢對皇帝有意見或者甩臉色,不管自己內心多麼的委屈不高興,都要笑臉相迎。所以親和力對皇帝是沒有問題的。同時對皇帝身邊的人來說,王娡也有很大的親和力,一方面她受寵,但不恃寵而驕縱,因為她始終清楚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何況自己的兒子不是嫡長子,不能立為太子,她要透過自己的努力為自己的兒子爭取到最好的結果。
影視劇中的慄姬
這方面也是王娡與慄姬之間最大的區別,慄姬在親和力方面就要差很多,她是一位性格耿直的人,在面對長公主劉嫖不斷向漢景帝送美女的事情上,聰明的人會隱忍,畢竟自己的丈夫是皇帝,但是她不行,她以民間夫妻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導致自己對景帝十分不滿,對長公主劉嫖也十分不滿,於是在劉嫖向她丟擲想將女兒嫁給太子劉榮的建議時,她毅然決然的給予了拒絕,她的這個錯誤決策直接將劉嫖推向了王娡的一方,也為日後漢景帝廢太子劉榮,自己被廢埋下了巨大的隱患。而王娡聰明,她將前來聯合的劉嫖牢牢哄住,自己終於在宮中找到了一個強有力的依靠,因為長公主非常得弟弟漢景帝的信任,於是二人聯合,最終取得了非常不一般的成績,最終太子被廢,王娡的兒子劉徹被立為太子,自己也當上了皇后。
-
12 # 春上楊柳
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作為一個已婚女子,能夠成功被選入後宮,還能為皇帝生下皇子,皇子又能繼承帝位。這位小女子王娡,真是醜小鴨變天鵝,一飛昇天。在那個男尊女卑、等級森嚴的年代,能夠得到的這一切,王娡所憑的不僅僅是容貌,更是高情商高智商!魅力何在?我們作如下分析:
其一,有名門貴族的血統。王娡母親家世可謂赫赫有名。其母臧兒的爺爺乃是劉邦在開國之初封的七個異姓諸侯王之一——燕王臧荼。公元前202年,臧荼謀反被劉邦剪滅,但其子臧衍逃往匈奴,留下火種。臧兒可能就是臧衍的女兒。到臧兒這一代,家族已落沒為平民,遂與普通人結婚生子,王娡就是其長女。臧兒一直認為自己是名門之後,身上流淌著貴族的血液。大膽推測一下,如果當年臧衍逃到匈奴,與匈奴女子婚配生下臧兒,那麼臧兒就是混血兒。要知道匈奴人可都是鼻高眼藍的的帥哥靚女,所以臧兒應該很漂亮。作為臧兒長女的王娡既有燕王貴族的血統,還有四分之一外國人的基因,天生麗質難自棄那是不容置疑的。要不景帝劉啟怎麼會在美女如雲的後宮,單單寵幸這個二婚女子呢。
其二,有玩轉後宮的心機。王娡走的第一步當然是緊緊抓住男人的心。王娡曾經結婚生子,從生理到心理再到言行舉止一定更成熟老練,所以得到劉啟萬千寵愛於一身不是難事。這還不夠,王娡又將自己如花似玉的妹妹拉進來,兩人一口氣為劉啟生了八個孩子,其中就有王娡所生的未來的漢武大帝劉徹。生了皇子,萬里長征算是邁出了一大步。第二步就要爭取勢力。王娡沒有雄厚的家族勢力,這和她的婆婆竇太后有點惺惺相惜。王娡很討婆婆的歡心,婆媳關係其樂融融。有了婆婆的支援還不夠,王娡還將大姑姐館陶長公主也拉進自己的朋友圈。自此王娡的實力和勢力進一步增強。第三步打壓對手。早在王娡之前,劉啟寵愛慄姬生下皇長子劉榮,劉榮被立為太子。慄姬因為居功自傲,言行規範沒有達到母儀天下的要求,所以一直沒有晉升皇后。王娡正是利用這個空缺,調動婆婆、大姑姐及身邊宦官力量,終於使皇帝劉啟下決心廢掉長子劉榮,立十皇子劉徹為太子。慄姬失勢,王娡則母以子貴榮升皇后。這三步棋走得可謂完美無瑕,整個後宮被控制在王娡手裡。
其三,走上層聯姻的路線。館陶長公主一直比較喜歡與自己女兒陳阿嬌年齡相仿的劉徹。據史書戲說,劉徹大約四五歲光景的時候,長公主曾指著阿嬌對劉徹說:欲得婦否?小小的劉徹答:得阿嬌,當金屋貯之。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出處。但是阿嬌長大後,長公主卻一直想把她嫁給當時的太子劉榮。可劉榮之母慄姬不識抬舉,堅決不同意。於是長公主懷恨在心,跑到老孃竇太后那兒去訴苦,跑去皇上弟弟那兒去告狀。王娡乘此機會搞縱橫聯合,才讓皇上決定廢長立幼,終於把自己的兒子推上太子位,並娶陳阿嬌為兒媳。為了拉攏館陶長公主這位皇親國戚,王娡還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了這位大姑姐的兒子。這麼盤根錯節的關係網,被人家王娡梳理得井井有條,誰還不服!
一個兩千多年前的女人,讓我們現在還念念不忘,其魅力所在不言而喻。
回覆列表
王娡首先應該是比較漂亮,其次是運氣比較好。
漢朝的社會風氣還比較開放,特別武帝之前,採用黃老之道治國,沒有儒家的約束。所以那個時候男女婚姻還比較自由,宮廷選拔也沒那麼多要求。比如漢高祖就將魏王豹的妃子薄姬納入後宮,這在當時並未有什麼不脫。
而且王娡被送進宮去並不是當妃子而是去當普通宮女,所以要求也沒那麼高。後來她被景帝看上一半是因為她的漂亮,一半是因為她的心機。如果他不漂亮景帝肯定是不會看上她的,畢竟作為太子有那麼女人。她有心機可以從她後來替劉徹爭皇位可以看出來。
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她還是名門之後,他是藏氏燕王的後人。這一點給他增加了許多籌碼,畢竟漢朝還是比較注重門楣的。
所以,王娡不僅有魅力,還很有心機,最後加上她的運氣自然而然的就登上了國後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