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吃肉的狗
-
2 # 老李頭有話說
其實我個人e799bee5baa631333431356638覺得李隆基的開元盛世要強於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可能是因為李隆基晚年的倦政讓小人乘虛而入,因此歷史上才會有一些批評他的聲音。
貞觀之治 唐太宗登位以後,從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出發,以隋亡為鑑,密切地注視著民心、民情和民意,緊緊地團結周圍的文武大臣,先後實行了一系列比較開明的政策. 虛心納諫,聆聽忠告,樂於規勸,這是“貞觀之治”在政治上的一個突出特徵. 知人以心,信人以賢,用人以才,待人以禮,廣羅天下各種人才,這就構成了“貞觀之治”的又一個鮮明的特徵,同時也是唐太宗被後人界定為賢明君主的重要標誌.唐太宗堅決反對以人際關係和血緣親情為標尺來選拔人才.他注意從新人、疏人,甚至敵對營壘中選用許多傑出的文官武將.著名的政治家,忠於職守的當朝重臣魏徵,就是他從敵對的政治集團中選拔出來以後加以重用的. “貞觀之治”的第三個特徵是唐太宗和他統治集團裡的重要成員,一般都能節制開銷,收斂私慾,精簡機構,減少賦役,反對奢侈,杜絕賄賂,盡一切可能減輕人民負擔.
開元盛世 開元(713—741)是唐玄宗統治前期的年號,開元年間,唐朝社會經濟繁榮,政治清明,人口增多,國家財政收入穩定.後人稱這一時期為“開元盛世”. 為了增強國力,加大財政收入,唐玄宗先從經濟方面人手改革.首先,打擊豪門士族,爭奪土地勞力;第二,改革食實封制度,以增加政府財政收人,減輕人民負擔;第三,玄宗打擊佛教勢力,淘汰僧尼;第四,發展農業. 在外交方面,玄宗實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了民族關係,使國家得到進一步統一.同時,開元年間和睦的民族關係對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由於唐玄宗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政治經濟措施,加上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唐王朝在各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國力空前強盛.社會繁榮促進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長,在“開元盛世”期間.中國封建社會達到了全盛的階段.
武則天被逼退位之後,唐王朝進入了一個短暫的混亂期:先是武三思與韋后,安樂公主勾結,害死於中宗復位有功的"五王";而後太子李重俊率御林軍殺死武三思,武崇訊,而其也被韋后部下所殺;再而後,韋后與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中宗李顯,立傀儡重茂為少帝,自己總攬大權,垂簾聽政.韋后肆無忌憚,安樂公主公開賣官,朝政異常腐化. 此時26歲的李隆基登臺了. 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六月庚子日.相王李旦第三子和其姑母太平公主共同精心謀劃,發動政變闖入宮中殺死韋后,安樂公主,武延秀,剷除了韋武集團,並迎相王李旦入輔少帝,後來又擁其為帝. 景雲三年(公元712年),睿宗李旦讓位於李隆基,是為玄宗. 此時的太平公主已由以前的同盟變成了玄宗的強大對手,"宰相七人,四出其門.文武之臣,太半附之".
建制諫官,恢復諫議制度. 完善法制,刪輯律令格式,編纂. 農業上靜民勸農,檢括戶口,開墾荒地,提高畝產. 設定四監管理官府手工業,民間手工業也發展迅速. 繁榮商業,金融機構櫃房出現,互市與海外貿易發達. 正是由於開元初期君臣一體,上下同心,全國經濟迅速繁榮,迎來了"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開元盛世
-
3 # 笑看古今趣味歷史
唐太宗李世民與唐玄宗李隆基都是唐朝歷史上有名的兩位皇帝,一位開創了貞觀之治,一個開創了開元盛世,兩位皇帝誰更厲害,個人認為李世民更厲害。
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李世民在隋末群雄逐鹿中,南征北戰,為李唐統治天下立下汗馬功勞,李隆基作為藩王在韋氏亂政之時果斷出擊,剷除韋氏一黨,平定內亂,即位時國力經過李世民,武則天兩位出色皇帝的經營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用現在的話說李世民是創業者,李隆基是繼承祖業的富二代,只要不敗家再加上稍微勵精圖治些,便可毫不費力地使國運再次發展。李世民的軍事,政治才能遠勝於李隆基,同樣是盛世的開創者,李世民比李隆基下的功夫要更多,如果把李隆基放在李世民的年代,估計他是做不成同樣成就的。
盛世之後李隆基開始走向荒廢奢靡,不再勵精圖治,任人唯賢,重用奸佞小人,自己則沉迷於與妃子的貪圖享樂,荒廢國事,而李世民到晚年依然頭腦清醒不會因女子而誤國,這個從武則天在宮中被冷落可見諸端倪。李隆基聽信武惠妃的讒言,誅殺包括太子在內的非武惠妃親生的兒子,憑此一點,足以見出李隆基遠不及李世民仁厚,沒有足夠的興趣培養太子,反而處處提防,導致安史之亂爆發後李亨倉皇即位,面對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既沒有勇氣也沒有能力力挽狂瀾,從培養繼承人上也足以看出李隆基與李世民差距之懸殊,對大唐的國祚延續而言,李隆基確不能稱為一個合格的皇帝。
-
4 # 鼎玉軒轅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綜合兩個人的整體素質,功績和軍功,我認為李世民比李隆基要厲害,首先從素質來說,李世民開通言路,虛懷若谷,知人善任,有一個諫臣魏徵在古代不是一般的皇帝可以做到的,並且除了玄武門之變外,其他沒有汙點,並且後期沒有出現大的危機,而李隆基前期比較開明,任用姚崇和宋璟兩位賢相,有了唐朝的開元盛世,但是後期寵幸楊貴妃,任用楊國忠,李林甫,縱容安祿山,導致安史之亂,讓唐朝開始衰敗,從這一點來說他不如李世民。其二,功績上,李世民接手的大唐,剛剛經歷隋末的戰亂,人民苦不堪言,前期與民休息,又和突厥談判,甚至和親,來保證內部和平來發展民力,經過幾年的恢復,貞觀年間發展出現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被稱為貞觀之治,而李隆基在李世民,李治,武則天等人的積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到達唐朝的全盛時期,論功績,李世民有開創之功,而李隆基只是守成發展之功,論難易程度也是李世民勝。其三,是軍功,李世民南征北戰,攻劉武周。劉黑闥,滅王世充,孟海公,竇建德等,可以說大唐的天下百分之八十他打下來的,而李隆基的軍功就遜色太多了,所以李世民要比李隆基要厲害,我的回答完畢,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
5 # 揭開歷史的迷雲
李世民和李隆基,一個是唐朝的開國皇帝,一個是使唐王朝走向鼎盛的盛世皇帝。兩個人各有千秋,若論強弱,得看從哪方面比較!(在這裡強調一下,題目是李隆基的“開元”,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和李隆基的“天寶”混淆,如果混淆了,則李隆基樣樣都不行,就是個聲色犬馬的昏君)
一、軍事方面
李世民:親自指揮平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等關鍵戰役。登基後,親征突厥、吐谷渾、高麗。可以說是一個運籌帷幄、笑傲沙場的統帥和軍事家。奠定了大唐王朝的萬世之基。
李隆基:玄宗時代,唐朝開始大規模對外用兵。先後四次擊敗吐蕃虎狼之師,威震西域;再次擊破竭師和大食,將唐朝的疆域開拓到極致,歷史上的廣為稱頌的“唐疆”就是玄宗李隆基開拓的!李隆基雖然沒有像李世民那樣親自統軍殺伐,但若論兩個盛世在軍事上的成就,二人的“武功”應在伯仲之間!李世民開疆,李隆基擴土。
二、政治方面:
李世民:貞觀時代,李世民推行府兵制,租庸調製和均田制,並加強科舉制度,新設弘文館,儲備天下文才,發揚勵精圖國精神,還主張和親吐蕃,善辯納諫。為之後的盛唐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方面李世民堪稱政治家、治國能人!
李隆基:制定官吏的遷調製度。將京官和地方官員相互調換,這樣即鍛鍊了官員,又增加了朝廷和地方的互相瞭解;將全國分為十五道,於各道置採訪使,以監督和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績;將“府兵制”改為“傭兵制”,頒佈《練兵詔》,擴大“屯田制”;發起“檢田擴戶”運動。李隆基在開元時期的吏治、軍事、經濟得各項舉措,使得大唐走向“極盛”的巔峰,所以在政治上,李隆基勝過李世民。
三、文化方面:
李世民:崇尚佛教,將印度佛教引入中國,加強中西方分化交流。
李隆基:抑制佛教(因僧尼太多,影響土地耕種和繳納賦稅);重檢視書建設,排列經、史、子、集四庫,史稱“開元文集最備”;為後世留下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將詩詞歌賦的發展推向了頂峰,自己更是“梨園的鼻祖”。所以在文化方面,李隆基更勝李世民。
所以若論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李隆基應該勝於李世民的,但李隆基後來老糊塗了,在天寶年間,重用宦官,開闢節度使制度,沉迷聲色犬馬,終將巔峰的盛世大唐帶到崩潰的邊緣,可以說,大唐一朝,“成也隆基,敗也隆基”。
-
6 # 餘明老師
開元盛世的成就超過貞觀之治,唐玄宗開元年間的成績,功勞不能算在李隆基一個人頭上,他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有唐太宗李世民打基礎,武則天留下人才,唐玄宗是在這個基礎上,在開元年間進行了成功的改革,化解了武則天統治後期的兩大政治隱患,即皇室內部爭權奪位的鬥爭和武則天遺留的機構臃腫及佛教膨脹,迎來了盛世,“貞觀之風,一朝復振”。
同時,唐玄宗也是中興既禍、前明後昏的皇帝,盛極而衰。到天寶年間,陶醉於已經取得的成績,已經變成了既驕且奢的昏君,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他後期的統治加深了社會危機,促成了安史之亂。
唐玄宗後期的腐朽統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任用奸相,天寶年間的宰相是李林甫和楊國忠,這兩個都是奸臣,是造成動亂的宰相。
2、寵愛楊貴妃。楊氏原來是李隆基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唐玄宗先讓楊氏離開壽王,送到道觀當道姑,然後悄悄的接到宮中立為貴妃。楊貴妃進宮後,唐玄宗就荒政了,不再上朝。當然這不是楊貴妃的錯。
3、揮霍耗費嚴重,造成財政緊張,加緊收刮,造成社會矛盾尖銳,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真實的寫照。
-
7 # 豆包文史燴
KingKing歷史漫談認為從兩位君主對比而言,唐太宗是千古一帝,而且文治武功,歷史上少見,李隆基雖然也很優秀,對比唐太宗李世民還是略有差距。至於開元是否比貞觀強?對比兩個不同時期情況主要需要考察三個方面的標準,即從經濟、文化、軍事三個維度來考量,下面我們展開談談這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 唐太宗VS唐高宗
唐太宗李世民於公元617年鼓動唐高祖李淵晉陽起兵反隋,618年隋朝覆滅,李淵改國號為唐,李世民進封秦王。建立大唐後,李世民四處征戰,消滅各割據勢力,被封為“天策上將”,開設天策府,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李淵禪位李世民,經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初唐社會安定、經濟逐漸恢復並穩定發展,對外武功顯赫,震懾番外。
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在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一個皇帝。他是唐朝中興之君,是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之子, 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一起發動“唐隆政變”殲滅韋后集團力挽狂瀾。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李隆基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 ,後賜死太平公主,最終掌握大權。唐玄宗前期勤於朝政,政治上很有作為,勵精圖治,撥亂反正,善於用人,任用名相姚崇、宋璟,開創了唐朝著名的“開元盛世”。但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國政失誤,寵愛楊貴妃,任用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又重用安祿山才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由此可以看出,與唐太宗相比唐玄宗早期比較有作為,有太宗遺風。晚期昏聵,聽信讒言,任用奸臣,錯信安祿山,以致使強大的唐王朝逐漸由繁盛到衰敗。若唐太宗還在世,看到這樣的子孫,估計想打的心都有吧!所以唐玄宗與太宗並沒有可以性,非要比一下的話,會被太宗各方面超越完虐。
二、 開元與貞觀的經濟情況
太宗常說:“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太宗在經濟上特別關注農業生產,下令輕徭薄賦,讓百姓休養生息。實行均田制與租庸調製用以獎勵墾荒,“去奢省費,輕徭薄賦” 使農民有可能安定生產耕作,中國作為農業大國,過去主要的經濟來源還是來自於農業。在官場上整頓吏治,使得唐中期朝政穩定。太宗一朝,湧現了一大批名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魏徵,一個是歷史上著名的諫臣,一個是歷史上著名的明君,這一對君臣互相成就,讓後世傳為一段佳話,魏徵死後太宗傷心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逝,朕亡一鏡矣 ” 由於唐太宗胸懷大志,從諫如流,勵精圖治,加強對西域民族的管轄與亞洲各國友好往來,對待少數民族“愛之如一”,制訂新的經濟措施,大力發展農業,財政收入增加,國力逐漸增強。打擊豪門士族,逐漸減輕人民負擔,人口逐漸增加,至公元652年人口達到三百八十萬戶,奠定了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年間大唐盛世的基礎,這就是著名的“貞觀之治 ”。
唐玄宗時期,據杜佑《通典》所記:“至(開元)十三年封泰山,米鬥至十三文,青齊谷鬥至五文。自後天下無貴物,兩京米鬥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絹一匹二百一十文。東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開封),西至岐州(今陝西鳳翔),夾路列店肆待客,酒饌豐溢。每店皆有驢賃客乘,倏忽數十里,謂之驛驢。南詣荊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陽(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涼府(即涼州,今甘肅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遠適數千裡,不持寸刃 ”可見當時社會繁榮到什麼程度。開元期間商業繁榮,糧食、布帛產量豐富,物價低廉,交通暢通,社會安定,至開元二十年,全國有民戶七百八十六萬一千二百三十六(最多時逾千萬),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萬一千二百六十五,比之唐初戶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三、 開元與貞觀的文化情況
唐太宗非常注重文人的價值,即位前已開設文學館,其中就有十八學士,即位後更在京設弘文館,徵集圖書二萬餘卷,同時重建地方州縣學校,擴充京師國子監,聘請名儒出任教學官,國子監生員達到萬人之多,而且唐王朝博大包容,接受新羅、吐蕃、日本等的君長派子弟來華求學,正是由於當時文教生員背景多元化,正是由於唐文化的包容並蓄,才讓唐朝文化繁榮成為可能。
唐玄宗時期提倡文教,詩賦的能力成為進士科主要考察內容,為選拔人才親自主持殿試,社會經濟的繁榮必然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唐詩最為後世稱道,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王維等著名詩人都生活在這個時代,其它音樂﹑繪畫﹑雕刻﹑塑造等藝術也無不有顯著成就。
四、 開元與貞觀的軍事情況
在貞觀628年,朔方人梁洛仁殺掉夏州割據勢力首領梁師都後歸降唐朝,唐朝統一全國。630年唐軍在唐朝大將軍“戰神”李靖的指揮下,攻滅東突厥汗國,李世民因此被西域各國尊為“天可汗”。
由於開元時期府兵制被均田制破壞,導致農民逃亡影響了軍隊的兵源。開元十一年(723),唐玄宗接受了宰相張說的改革主張建立僱傭兵,就是“長從宿衛”,也叫做“長征健兒”,這種僱傭兵還為集中訓練、提高戰鬥力提供了保證。
綜上所述,唐太宗與唐玄宗單從個人能力上來說,唐太宗的綜合能力肯定要強於唐玄宗,特別是唐玄宗晚期昏聵,將唐王朝引向衰敗的趨勢。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從經濟、文化、軍事幾個方面比較的話,開元盛世在人口,經濟文華方面要優於貞觀之治,是唐朝的鼎盛時期,但是也正是有個之前唐太宗這一代人勵精圖治,打造出貞觀之治有了基礎,才能有後來鼎盛時間的開元盛世,是一個遞進的過程,文化是經濟的反映,只有經濟發展了,文化才會百花齊放,所以在開元盛世湧現了大批知名的唐朝詩人,李白、杜甫、王維等都在這個時代湧現出來,但是從軍事上來說,貞觀時代的軍隊都是經歷多年戰爭磨鍊出來的軍隊,應該略強於開元時代的軍事力量,總之,唐朝是中國最值得驕傲的朝代之一,現在唐朝對世界的影響尤在,比如美國的“唐人街”、日本的唐風,不管是貞觀之治還是開元盛世,她們的文化深沉、包容,她們的美好為當時世界的人們嚮往,都是我們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獻給世界的璀璨明珠。
-
8 # 發paper
李世民如果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皇帝,在位期間開疆拓土,可以說唐朝版圖的巔峰就是他奠定的,可是在他執政末期,開始有了一些驕奢之風。
李隆基開創了空前強盛的開元盛世,不僅僅是唐朝國力的巔峰,更是中國封建史上國力的巔峰。這除了與個人的能力有關,與唐朝開國百餘年的財富積累也是分不開的。但到了天寶年間,李隆基認為天下無事,也開始有了驕奢之風,其實在張九齡被罷相之前,帝國的矛盾就已經開始暗流湧動。如果李隆基在安史之亂之前去世,留給後人的確實可能是一個明君的形象。綜合看起來還是唐太宗更勝一籌,但單論開元與貞觀,開元應該勝過貞觀,開元才應該是“唐人”稱呼的由來時期。
-
9 # 夏亦有心
李世民(老李)和李隆基(小李)作為大唐皇帝的代表,老李開創了貞觀之治,小李開創了開元盛世,那麼李世民和李隆基誰厲害呢?
對比一下一下兩人的經歷看一下。
1、老李為大唐帝國的建立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唐朝建立後,老李率兵先後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拜天策上將(就這獨一份),冊封秦王(秦王這稱號是有講究的,想一下戰國時候秦國是不是很厲害,所以冊封為秦王也是對老李實力最好的說明)。然後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在玄武門之變之後,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而在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李隆基登基稱帝。可以看出老李和小李的皇位都是透過發動政變搞到手的(果然是一家人啊,手段都是一樣的)。
2、老李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老李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頌揚備至,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對唐初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而小李是一位功過都很突出的帝王,李隆基開創了開元盛世,李隆基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於政事,從各方面採取措施,鞏固發展了唐朝政權,小李同志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但是後期但是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李林甫的鍋,李林甫推薦的)等外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著名的安史之亂(長達八年),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從中可以看出李世民是為唐朝的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而李隆基是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
3、李世民寵愛的長孫皇后(賢后,賢內助),善於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並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創造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而李隆基寵愛的楊貴妃(這鍋不能讓一個女人獨自背的),把李隆基搞得怠慢朝政,寵信奸臣,還造成了安史之亂。
李隆基的開元比李世民的貞觀強嗎?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雖說是封建社會,但是其實有的皇帝,其實有的皇帝因為創造了盛世,所以流傳千古。其實有些皇帝創造的徒有虛名,並非真的有什麼實質上的貢獻,貞觀之治也是其中一個盛世。如果仔細去研究相關的歷史記載的話,便會發現其實貞觀之治嚴格來說不能夠算是盛世。
因為貞觀之治所帶來的盛世並沒有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條件,相反的有一些盛世是真的,好比說開元之治便是真的實際和描述相符合,而且盛世並不只是在經濟上有所提高,包括在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是有出現一定的新氣象。
開元之治的創造者是李隆基,(李隆基接位時才27歲,年青有為,朝氣蓬勃。他實幹、勤政,政治上除勁敵,朝政上用賢臣,國用上講節儉,吏治上重考核,身體力行,勵精圖治,志在昇平。)他雖年少或許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天賦,所以他年少便很有才華,大家都可以看出來,將來肯定是可以幹出一番大事業的人才。就算後來做了國君,他也並沒有驕傲,而是做好皇帝應該做的事情。他善用人才,在這裡官員上也很有自己的主見,而之所以能夠創造下這樣的輝煌盛世,不僅僅是和他本身自己的治理能力有關,還有一些客觀因素,當時的社會環境也是影響因素,一個國家想要發展好自己的經濟,就有一個很基本的條件,那就是國家內部必須要穩定。恰好在李隆基統治期間並沒有什麼戰事,而且天公也很照顧他,也沒有什麼大災害。因此這就具備了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國家的治理和經濟的發展當中去的。(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華人的生存能力、恢復能力超級強悍。只要有安定環境和發展空間、寬鬆的氛圍和一定程度上的思想解放,無論國家的底子多麼單薄,百姓的生活原來多麼貧苦,用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時間,華人就是有辦法使自己的國家出現奇蹟般的變化。不信你看咱們的祖國,國際地位噌噌噌的往上走。太平,很重要。在李隆基在位的這29年裡,沒有大的戰爭和大災大難,也沒有大的社會動亂。正是由於太平,“戴白之老,不識兵戈”,這才成為盛世。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在這29年裡,至少有20年沒有大的“混賬”。)
除此之外,僅靠一人之心,想要治理好國家是遠遠不夠的,就算上司很盡職,但是手下卻渾水摸魚,但也沒有辦法做好一件事情。所以皇帝和官員必須相互配合,並且是一條心的,才能夠真正的建設好一個國家。
偏偏李隆基就是這麼好運氣,當時朝廷並沒有什麼大奸臣,所以整個朝廷的風氣算是比較正派的。人口的增多也意味著人們的生活品質被提高了。為什麼說人口規模變大,意味著老百姓的生活質量的提高呢?試著想一下,若是一個家庭裡家徒四壁,每天都是有了上頓沒下頓,在這樣的家庭經濟條件下,家庭裡的父母會生很多孩子嗎?自己都養不活,撫養一個孩子的開支又是這麼的大,所以說在李隆基的統治下,人口數量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因為當時國家的經濟狀況會大改善,並且老百姓的收入也更多了,而李世民所創造的貞觀之治只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
根據相關資料,我們可以分析到,其實李世民登基當皇帝之後,其實全國上下的人口和隋朝時候的人口相比,可以說是天上一個地下相差的數目還是很多的。隨朝時的是李世民時的兩倍多,因此從當時的人口數量看並不多,可是說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當時的老百姓生活條件還算是比較艱苦,並沒有得到說因為是盛世而該有的生活條件。所以其實貞觀之治的盛世並沒有改變百姓的窘境,但是開元之治下的老百姓生活幸福、政治等其他方面也得到了發展,這才稱得上是盛世。
所以說,貞觀之治,只是在封建制度的理論建設上有所貢獻,這種盛世,與百姓的肚皮無關,故爾是虛的;而的開元之治,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全面開花,才是貨真價實的盛世。
-
10 # 歷史原來這麼好玩
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玄宗李隆基的開元盛世,這是盛世唐朝最好的2段時間,也是中國歷史在全世界最為強大,最為輝煌的一段歷史時期。
大唐盛世
做為這2段歷史的主要開創者,李世民和李隆基都能在中國歷史的史冊上成為偉大的皇帝。
但是李世民能有資格成為毛主席詩詞中古代明君之一的的“唐宗”,成為千古一帝;李世民少年有為,在唐朝建立初期,掌握軍權,東征西討,戰無不勝,這樣也取得了唐初眾實力派軍隊將領的認同,為後期的玄武門之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做上皇帝位之後,更是重用賢臣,納言聽諫,是唐朝走向了世界之巔,歷史之巔。
而李隆基的皇帝生涯前20年以太宗為榜樣,勤政愛民,重用賢臣,再現唐朝盛世;而後20年的李隆基完全感覺變了一個人,重用奸臣,搶奪兒媳婦楊貴妃,寵幸半生,荒廢朝政,導致李林甫獨攬大權20載,最終釀成安史之亂,長安被佔,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從此以後的唐朝徹底走向了藩鎮割據;大唐盛世從此開始走向沒落;
從歷史貢獻,到軍事貢獻,到對於唐朝的整體貢獻,李隆基比李世民相距甚遠,不可同日而語矣.......
-
11 # 漫話國史
私以為李世民更厲害。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淵知道天下大亂,自己也有問鼎天下之志向。但一直不敢做出斷然決定。
李世民則主張當前天下大亂,正是我們奪取天下的好機會,並提出自山西南下進攻長安的全盤計劃。在進入陝西地界,遇到直接阻滯之時,連同很多勸諫李淵一起舉義的大臣如裴寂等都提出退回太原根據的想法,但李世民力排眾議、拼死力薦,這才挽救了想要撤兵的李淵。
之後,李世民一路過關斬將,親自帶隊,打開了通往長安的大門,李淵順利進入長安,擁立隋煬帝之孫楊侑為恭帝,隨後加封唐王。隨著地位穩固,不就李淵接受禪讓建立唐朝。之後李世民一直在外征戰,捉拿劉武周、鎖拿宋金剛、打下東都洛陽、拿下河北竇建德,又平定了劉黑闥之亂,為唐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不世之功。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他剛剛進入關中之時的,親自平定西秦薛舉,一日行軍數百里、千里追擊,打的西秦薛舉連問左右侍從,自古以來有這樣的事情嘛?
他曾經親自討平頡利可汗、又都部署四方戰事。連熟讀歷史的毛主席都說:“自古用兵無處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可見,李世民的軍事指揮才能何等之高。而這恰恰是玄宗李隆基不能比的,李隆基並無突出軍事才能,在歷史上成為唐朝盛世的高峰,也成為盛世終結者。
李隆基在安祿山打進長安之時,毫無還手之力。天子去國、國都失守、天下喪亂,活生生的將一個盛世變成一個亂世,整個大唐歷史上在沒有比這更惡劣的事情了。而且自此之後,天子威權不在、地方割據、帝國積重難返,就此榮光不在。
李隆基還成了唐歷史上“國都六陷、天子九遷”的第一位,成為第一個“逃跑皇帝”。在逃亡四川之前,關中百姓慰留皇帝李隆基,李隆基卻上馬不顧,載著楊貴妃和楊國忠繼續逃亡四川。要不是太子李亨重新舉起義旗,唐朝或許就亡於他手。
他好大喜功、窮奢極欲,設定邊鎮節度使,致使國家分裂格局,其罪大也。寵信李林甫、楊國忠這等奸相,致使國家數十年未曾獲得有益人才,政治黑暗、人心思變。
貞觀盛世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李隆基自然是這個頂峰盛世的締造者之一,但更多是享受了來自貞觀、永徽以來的恩蔭,盛世之下,暗流湧動,卻不思進取,沉迷酒色犬馬酒色之中難以自拔。
一個是建功立業、開創盛世的聖君,一個 是守成安逸、昏庸無道的昏君,兩者怎麼可以同日而語。
-
12 # 明記歷史
做為大唐的兩個皇帝,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李隆基開創了開元盛世,那麼李世民和李隆基誰偉大呢?這得從下面在分析來對比李隆基和李世民誰厲害?
1、歷史上的李世民在唐朝的建立過程中,為大唐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李世民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然後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在玄武門之變之後,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而在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從這個可以看出李世民和李隆基登上皇帝都是透過政變的。
2、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所津律樂道,頌揚備至,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對唐初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而而李隆基是一位功過都很突出的歷史人物,李隆基開創了開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於政事,從各方面採取措施,鞏固發展了唐朝政權,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但是後期但是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愛楊貴妃,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造成了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從中可以看出李世民是為唐朝的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而李隆基是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
3、李世民寵愛的長孫皇后,善於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並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創造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而李隆基寵愛的楊貴妃,把李隆基搞得怠慢朝政,寵信奸臣,還造成了安史之亂。透過上面李世民和李隆基的對比,大家可以自行判斷李世民和李隆基誰偉大。
回覆列表
這個不能說誰更厲害,因為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物是不能夠比較的。即使是同一個時期的,也不能很客觀地比較,因為有時候成功的背後除了自身能力之外有天時、地理、人和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
如果非要說誰更厲害,那我認為是太宗李世民更厲害,因為李世民的軍事,政治才能都比遠勝於李隆基,如果把李隆基放在李世民的年代,他是做不會有同樣的成就的。李世民在晚年頭腦依然很清晰,不會因為女人而誤國,這個從武則天進宮被冷落可以看出,而且當他晚年時在太子和李泰、李治以及文武大臣之間的宮廷鬥爭中葉依然保持清醒的頭腦,所以總的來說李隆基是不能和李世民相比的。不過這個可能與他兩的人生經歷有關,李世民畢竟是身經百戰,從前朝叛亂奇兵,到幫助李淵定天下,最後內政鬥爭已經和草原十八部、高麗的等等各式各樣的戰爭爬出來的,而且都取得了勝利。而李隆基的經歷畢竟沒有這麼複雜,最後還得靠親家來幫他打敗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