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公教育李老師
-
2 # 中考數理化黃老師
願不願意調劑,主要還是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影響的。
第一,經濟壓力。考研不調劑,要麼工作,要麼再戰一年。工作的話本科生競爭力太弱,再戰一年,必然面臨不小的經濟壓力。所以,如果家境較好的話,可以考慮再戰。否則,還是調劑可能好一點。當然,也可以選擇邊工作邊考研,減輕經濟壓力,但人也會很累。
第二,讀研,導師和專業要比學校重要。研究生畢業出來就業範圍要比本科生窄,但專業性更強。所以,如果不是喜歡的專業,還是再戰好一點。如果是喜歡的專業,好的導師的重要性要遠遠高於好的學校。另外,讀好的學校不一定選到好的導師,讀不好的學校也可能選到非常優秀的導師。
第三,就業壓力。好的企業都要求985,211,或者直接要求碩士學歷,就業壓力很大。所以,這個時候讀研是必然的趨勢,有機會調劑的話就調劑一下吧。
-
3 # 微談論
一、你的女兒是名校畢業,或者知名度較高的本科學校。不願意調劑的原因是,可能調劑到比本科學校差的高校,不能夠接受。與其讀一個不如本科院校的研究生,倒不如不讀。
二、對某個高校情懷,比如第一志願高校,非讀這個高校不可,其他學校都不喜歡。每年不乏有很多二戰的考生,特別喜歡某個高校的研究生,只要考那所高校,不將就調劑。
三、初試分數較低,報考的第一志願高校相對較差。想要去調劑,卻根本沒法調劑。礙於自己的面子,只能給你所不願意調劑到其他的高校。
幾年前,考研人數並不是很多的時候。一些雙非院校沒人報考,導致只能透過名校刷下來的學生接受調劑,滿足招生計劃。因此,那個時候常說,調劑是研究生招生過程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絕大部分考生都是透過調劑才讀上研究生,不存在大家不願意去調劑的高校就讀。現在隨著研究生熱增加,不僅名校考的人越來越多,雙非院校報考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想要透過調劑讀研真的很困難,很多高校都不在接受調劑計劃。例如原來偏僻地區海南大學、雲南大學、貴州大學等調劑大戶,現在調劑的指標也越來越少,甚至不在接受調劑。
-
4 # 閒吉甘木論
考研調劑的學校去不去:取決於自己的選擇!如果你決心二戰,那麼就重頭再來!如果有所猶豫或暫時不想工作,那就去讀,後面爭取讀博到你之前的目標院校!加油!
-
5 # 教育觀察號
首先,從報考學校的角度來看。
以往如果報考的是34所自主劃線高校,因為34所自主劃線高校的考研複試分數線釋出時間要比國家線稍早一些,複試的時間也會比大多數非自主劃線高校的時間要早,這樣,如果沒有達到複試分數線或者複試被刷的情況下,還有很多機會調劑到其它211高校,雖然調劑到熱門專業的可能性較小,但起碼還有機會進入不錯的211高校,所以會佔據時間上的優勢。但是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至今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尚未釋出複試分數線及複試通知。而且根據國家的要求,原則上覆試啟動時間不早於4月30日,所以從時間上來講餘地並不多。因此如果你報考的是985,能夠調劑到211也不錯,報考的是A區211,調劑B區我認為也是可以接受的。
其次,從報考專業上來看.調劑的專業是不是都是較差的專業,除了幾個耳熟能詳的所謂“冷門”專業外,調劑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考生報考人數不均導致的。不論是985還是211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在最熱門的專業上出現調劑的機會不大。近幾年,經濟類相關專業,計算機、人工智慧等專業持續火熱,從今年的國家線上大家也能看出來,經濟學不降反生,如果報考的是比較熱門的專業,想要調劑到這些專業並且進入相對較好的學校可能性並不大,可以轉換一下思路,調劑到相關的專業,何必只盯著一個專業呢?條條大路通羅馬,現在不火的專業3年後也有可能翻身。如果原來三本能進二本甚至一本就是進步,但如果反過來,除非是優勢專業,否則還是不要考慮了。
還有,從個人的發展來看。進入名校固然對自身發展有益,但名校競爭的激烈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今年如果沒考上,再複習一年,在心理上、經濟上能否承受,一定要仔細思考。觀察號曾有個學生三年不中,最後選擇放棄,找了份工作。
可能很多學生在最開始的時候認準一個專業,就不再看其它專業了,如果分數不理想,還是儘快尋找調劑機會,雖然調劑系統5月20日左右開放,其實調劑從公佈分數的那天起就已經開始了,不要輕言放棄,抓住每一次機會。
-
6 # 時尚科學人
這是一個個人選擇的問題。
1,要有個清醒的認識, 報考的學校沒考上,調劑的學校和專業大機率是要差一點的,所以很多人沒有去讀。但也有特例,後面我會說一些例項。
2,去不去讀,也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想想你考研的初衷和目的,對以後的規劃如何,如果你只是要一個學歷和文憑,或者你是想繼續深造,打算碩士畢業後繼續讀博士,可能選擇就會不同。
3,調劑大機率是要差一些,但是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同一學校的不同專業調劑,這個需要你考慮一些,我建議可以去讀。個別冷門,新型專業一開始也不容易招到人,但是幾年過去,等到畢業的時候可能就比較好,所以對自己的學科要有一個認識和預判。
4,在我看來,只要不是和原來報考院校不是相差太多的話, 可以考慮去讀,如果真的憋口氣,一定要考到這個學校,可以博士的時候再回來,一些還是取決於自己的努力。
5. 調劑也要主動些,也要自己去找,去聯絡,不要只等學校的資訊,有可能找到好的學校和專業。
-
7 # 鯤151314155
也是也不是,因為有調劑也同樣瞬間爆滿,所以不是不會去,而是沒機會去。在考研基數大的情況下,有機會調劑也是香餑餑。
-
8 # 無名XX之輩
一般來說考研調劑學校不會比目標院校強,但也不是絕對的。
舉個例子,我們院有位學長,一志願南理工計算機專業,沒進複試,最後調劑去了資訊工程大學,震驚全院。
考研調劑是一場資訊戰,多打聽,多瞭解,可能會找到不錯的學校,我在複試的時候也聯絡到了一所學校,比我目標院校綜合排名還高不少,如果一志願沒錄取我可能就去調劑的這所學校了。
按照題主表述的情況,可能受專業限制等方面的影響,確實不太容易調劑到不錯的學校,建議題主多跟孩子交流,遵從孩子的意願,祝一切順利!
-
9 # 未來想巷
研究生考試分為兩個階段:初試和複試。初步審查以書面審查的形式進行。初審結果出來後,國家將根據今年全國考生的考試成績公佈今年的國家線。只有透過國家線後,他們才有資格參加隨後的研究生第二次考試。
通常當候選人報名時,他們會選擇一個申請機構。申請機構在國家線,公佈後,他們將公佈另一個機構的第二輪考試成績。如果考生透過第二輪考試,考生將參加下一輪的第二輪考試。如果第二輪考試透過,候選人將被這所學校錄取。
如果考生沒有透過複試分數線,有兩種情況。
一個是他們沒有透過國家線,更不可能透過學院和大學的第二輪考試(除了34所自治學校)。這是一次失敗的入學考試,他們只能選擇二戰或者放棄。
另一個是透過國家線,但沒有透過一個機構的複試分數線。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可以選擇適應比志願機構更差的學校。
普通考生報名參加考試時會選擇一所更理想的學校。如果是交換,可以選擇的學校肯定不會太好。因此,即使交換成功,一些學生也不會想去,因為那些學院和大學的研究生資格不是很豐富。
當然,一些候選人一志願進入985,就轉到了211所學院和大學。你認為他想去嗎?
大多數人都願意去,但不一定,為什麼?
這和你問的問題是一樣的,因為有些候選人有更高的目標,不願意去做,所以即使他們被調走了也不要去。
-
10 # 東北往事2019
不是的,那樣的話,每年就不會有那麼多調劑的了。有可能是他的專業很熱門,他覺得調劑的院校沒那麼好!
不管什麼專業,其實仔細找,都會有差不多的院校有調劑名額,相對考研的同學說一句,調劑的院校也是值得讀的,都說碩士遍地,可你身邊真的那麼多碩士麼?有很多崗位,不管是國企,私企或者公務員,碩士是起點,沒有碩士學位,你連報名的機會都沒有!
-
11 # 大學那些人和事
考研志願未能如償所願,是否值得調劑到別的學校和別的專業?這個問題,需要一分為二地來看,不能簡單的一個是或否來回答。
每當考研成績出來,國家線劃定,這時候可真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分數比較高的同學就歡天喜地準備複試,分數不高或剛達線的同學,可能就會一籌莫展,心裡特別地糾結,到底該就業呢?還是調劑呢?你說放棄吧,還真有點不甘心,辛苦一年複習,國家線過了,但學校線達不到,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就會選擇調劑。
我個人的經驗是:
(1)關注調劑資訊
國家線未公佈前,要時刻關注目標院校招考資訊和國家線的釋出,如果國家線出來,根據往年報考情況,覺得自己成績進入報考學校可能性不大的話,就應該迅速立馬搜尋相關調劑資訊,有些招生院校調劑資訊釋出在深夜,這個時候就得注意了。根據自己考試成績結合意向院校近三年情況,初步篩選出備選的調劑學校,專業等,自己可以排個序,可以請自己的專業老師或網上尋求幫助,把把脈,避免入坑。
(2)傳送調劑申請表
隨時關注備選學校的調劑資訊,一旦有調劑公告,就立刻按院校要求遞交申請表,遞交完成後繼續關注郵箱,是否收到最終調劑資訊。
(3)開心準備複試
複試的話主要分兩大塊,一個是英語測試,另一個是專業綜合素養評價。
需要提醒的是:調劑一定要快,遇到一些地域偏遠,但是學校還是211或省屬重點院校的,一般申請調劑人數非常多,異常火爆,因此考研調劑,並不是說你考研成績很高,就能調劑到好的院校和專業。調劑需要提前準備,快速瞭解,仔細辨別,一旦確定,迅速出擊,快速鎖定學校和專業。
鑑於目前這3年的招生情況,我個人建議是,今年能夠上車,就儘量上車,不要寄希望於二戰或三戰,根據多年的觀察,大多數會越戰越沒底氣。如果鐵心只讀目標院校,不願意調劑的話,也無話可說,人各有志,都是可以接受的。
回覆列表
你好,我是中公考研的一名老師,對於你說問的問題,我說一下個人的看法。
研究生考試分為初試和複試兩個階段,初試是以筆試的形式進行,初試成績出來以後,國家會根據這一年全國考生的考試成績來公佈這一年的國家線,只有過了國家線,才能有資格參加接下來的研究生複試。
通常在考生報名的時候會選擇一個報考院校,報考院校在國家線出來以後,又會公佈一個院校的複試分數線,如果考生過了這個複試分數線,考生要參加接下來的複試考試,如果複試考試也透過的話,考生就會這所學校錄取了。
如果考生沒有過院校複試分數線的話,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沒過國家線,那更不可能過院校複試分數線(34所自劃線學校除外),這種是考研失敗了,只能選擇二戰或者放棄。
另一種是過了國家線,但是沒有過院校複試分數線,這種情況可以選擇調劑,調劑到比一志願院校差一些的學校。
一般考生在報名考試的時候,會選擇一個比較理想的學校,如果是調劑的話,能選擇的學校肯定不會太好,所以即使調劑成功了,有些學生也不願意去,因為那些院校的研究生學歷含金量不是很高。
當然,有些考生一志願報考的985,調劑到了211院校,你說他願不願意去呢?
大部分人都是願意去的,但也不一定都願意,為什麼呢?
這就跟你所問的問題是一樣的,因為有些考生的目標比較高,不願意將就,所以說即使調劑上了,也不如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