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大兵小醬工作室

    最早用“官家”來稱呼皇帝的見於《晉書·石季龍載記》:“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講的是石虎對石勒的不滿,他準備學習冒頓單于殺死父親取而代之的意思,不過石虎是石勒的侄子。

    對於這段內容中的“官家”,胡三省在《資治通鑑·晉成帝鹹康三年》註解為:“西漢謂天子為縣官,東漢謂天子為國家,故兼而稱之。或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故兼稱之。”

    不過胡三省是南宋末年之人,對於這段歷史也有可能是經歷宋朝皇帝之後的附言而已。

    官家最早就是公家的意思,見於白居易的詩歌《青石》:“不願作官家道傍德政碑,不鐫實錄鐫虛辭。”及《喜星郡》:“自此光陰為己有,從前日月屬官家。”

    唐朝時候太監一般稱皇帝為“大家”,而從後蜀皇帝孟昶的花蕊夫人《宮詞》:“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可見那時候對皇帝的稱呼就有“官家”一詞。

    真正全面普及稱皇帝為“官家”的則是宋朝,這是臣下對皇帝的尊稱。其實這與宋太祖趙匡胤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首先趙匡胤是因黃袍加身而得的皇位,有很多人不服氣,稱官家可見是說明自己來位比較正,自己是唯一的公家;

    其次曹魏時期蔣濟的《萬機論》中有說:“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三皇五帝是中國最副盛名和最賢德的聖君,二者兼得就是官家了,這與秦始皇取“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為皇帝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並沒有降低自己的身份,反而提升了不少;

    最後就是宋朝皇帝有一個約定,那就是“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宋朝對士大夫是絕對的好,所以士大夫也願意只認準宋朝皇帝為官家(此處為公家的意思)。

    可見宋朝皇帝對於“官家”的稱呼也是煞費苦心!

  • 2 # 文文情感故事

    一、原因:(第一個原因)1、所謂“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知因為皇帝要至公無私,所以才稱為“官家”。一個賢明的皇帝,沒有自己的私愛、私財,皇帝是代表上天來治理天下,天下的子民對於皇帝來說,都應當一視同仁。“官家”稱謂的變化反映出“君權神授”觀念的道某種微妙鬆動,包蘊著一些值得關注的時代資訊。

    古代房子

    2、這與宋太祖出身和登基過程有很大的關係,趙匡胤是後周的大將,經過“黃袍加身”稱帝,史稱“陳橋兵變”。這樣他的稱帝也不能使所有人信服,為了更好的管理朝政使天下人信服就想出了這樣一個方法,不稱“朕專”,稱“官家”。皇帝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這樣既沒有降低身份,反而提高。

    古代皇帝

    二、簡介:(第二個原因)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共三百一十九年。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屬宋朝。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宋朝時期

    三,(第三個原因)

    臣下對皇帝的尊稱。最後就是宋朝皇帝有一個約定,那就是“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宋朝對士大夫是絕對的好,所以士大夫也願意只認準宋朝皇帝為官家(此處為公家的意思)。

    臣下對皇帝的尊稱

  • 3 # 邇冬TL

    這裡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為了所謂“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因為皇帝要至公無私,所以才稱為“官家”。一個賢明的皇帝,沒有自己的私愛、私財,皇帝是代表上天來治理天下,天下的子民對於皇帝來說,都應當一視同仁。“官家”稱謂的變化反映出“君權神授”觀念的某種微妙鬆動,包蘊著一些值得關注的時代資訊。

    這二個原因是與宋太祖出身和登基過程有很大的關係,趙匡胤是後周的大將,經過“黃袍加身”稱帝,史稱“陳橋兵變”。這樣他的稱帝也不能使所有人信服,為了更好的管理朝政使天下人信服就想出了這樣一個方法,不稱“朕”,稱“官家”。皇帝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這樣既沒有降低身份,反而提高。

    第三個原因是因那個時代他們提到皇帝的時候,不是像電視劇裡那樣稱皇上或者萬歲,而是叫官家或者大家。官家麼,顧名思義,皇帝是天底上最大的官了;大家麼,同樣也顧名思義,趙錢孫李,百家姓中還有大得過趙姓皇帝的麼?其實,這樣的稱呼從漢代就開始了,漢朝稱皇帝為“大家”,唐朝則稱“天家”,宋人一般喜歡叫“官家”,據說這要的稱呼來源於“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

  • 4 # 2許雲輝

    稱皇帝為“官家”並非宋朝專利。

    最早稱皇帝為“官家”的史料,源自《晉書.石季龍載記》:“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我怎麼做皇帝都不稱心,我想仿效冒頓單于弒父來殺死叔父皇帝石勒,您願依從我嗎?)”另,《魏書.元祥傳》亦有“願官家千萬歲壽”之語。唐代太監稱皇帝為“大家”,後蜀孟昶夫人亦有“明朝臘日官家出”詩句,足證“官家”代指皇帝非宋首創。

    西漢稱天子為縣官,東漢稱天子為國家。三國曹魏的蔣濟在《萬機論》中雲:“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三皇與五帝均為上古聖君,故二者得兼即為“官家”。此外,官家兼有至公無私的公家之意。天子代表上天治理天下,必須大公無私,對子民一視同仁。

    趙匡胤黃袍加身上位,招致物議洶洶,不少人極不服氣。所以,朝臣稱皇帝為官家,足證帝位來得正,行事做得端。故從宋太祖始,有宋一代皇帝均被稱“官家”。

    官家一詞在宋熱銷,順便使已婚男人獲得妻子“官人”的尊稱。至今,新婚男子仍被稱為“新郎官”。

  • 5 # 黑色碧璽

    “官家”之稱雖宋之前就有,但並未成為天子的正式稱謂,倒更像對皇權的一種溢美的解釋,認為“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皇帝是無私為公的。但到宋朝,官家成為皇帝正式的稱謂,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宋太祖趙匡胤因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出於對擁戴感激,也出於合法性的惶恐,趙匡胤定下“官家”的稱謂,這可能是對擁戴者以及天下人的一種安慰;二,宋代崇尚文人治國,有著中國歷史上最完善、最高效和最高尚的文臣體系,實行的是君臣共治天下的管理制度,皇帝更像是國家的象徵和代言人,所以,官家的稱謂是契合那個時代的政治架構的。兩宋,特別是北宋中期,中國的政治已經出現了“君主立憲”的雛形。

  • 6 # 電視劇情的人生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是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的,他為了增強自己稱帝的信服力,從稱呼上加以改變,不稱皇帝只稱官家,巧妙的融合了蔣濟《萬機論》中的三皇五帝的理論,既能夠彰顯皇權的威嚴,又能夠堵住悠悠眾口。

    最早用“官家”來稱呼皇帝的見於《晉書·石季龍載記》:“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講的是石虎對石勒的不滿,他準備學習冒頓單于殺死父親取而代之的意思,不過石虎是石勒的侄子。

    對於這段內容中的“官家”,胡三省在《資治通鑑·晉成帝鹹康三年》註解為:“西漢謂天子為縣官,東漢謂天子為國家,故兼而稱之。或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故兼稱之。”

    不過胡三省是南宋末年之人,對於這段歷史也有可能是經歷宋朝皇帝之後的附言而已。

    官家最早就是公家的意思,見於白居易的詩歌《青石》:“不願作官家道傍德政碑,不鐫實錄鐫虛辭。”及《喜星郡》:“自此光陰為己有,從前日月屬官家。”

    唐朝時候太監一般稱皇帝為“大家”,而從後蜀皇帝孟昶的花蕊夫人《宮詞》:“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可見那時候對皇帝的稱呼就有“官家”一詞。

    真正全面普及稱皇帝為“官家”的則是宋朝,這是臣下對皇帝的尊稱。其實這與宋太祖趙匡胤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首先趙匡胤是因黃袍加身而得的皇位,有很多人不服氣,稱官家可見是說明自己來位比較正,自己是唯一的公家;

    其次曹魏時期蔣濟的《萬機論》中有說:“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三皇五帝是中國最副盛名和最賢德的聖君,二者兼得就是官家了,這與秦始皇取“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為皇帝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並沒有降低自己的身份,反而提升了不少;

    最後就是宋朝皇帝有一個約定,那就是“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宋朝對士大夫是絕對的好,所以士大夫也願意只認準宋朝皇帝為官家(此處為公家的意思)。

    可見宋朝皇帝對於“官家”的稱呼也是煞費苦心!

  • 7 # 玉潤萬古

    最早用“官家”來稱呼皇帝的見於《晉書·石季龍載記》:“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講的是石虎對石勒的不滿,他準備學習冒頓單于殺死父親取而代之的意思,不過石虎是石勒的侄子。 對於這段內容中的“官家”,胡三省在《資治通鑑·晉成帝鹹康三年》註解為:“西漢謂天子為縣官,東漢謂天子為國家,故兼而稱之。或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故兼稱之。” 不過胡三省是南宋末年之人,對於這段歷史也有可能是經歷宋朝皇帝之後的附言而已。

    官家最早就是公家的意思,見於白居易的詩歌《青石》:“不願作官家道傍德政碑,不鐫實錄鐫虛辭。”及《喜星郡》:“自此光陰為己有,從前日月屬官家。” 唐朝時候太監一般稱皇帝為“大家”,而從後蜀皇帝孟昶的花蕊夫人《宮詞》:“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可見那時候對皇帝的稱呼就有“官家”一詞。 真正全面普及稱皇帝為“官家”的則是宋朝,這是臣下對皇帝的尊稱。

    其實這與宋太祖趙匡胤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首先趙匡胤是因黃袍加身而得的皇位,有很多人不服氣,稱官家可見是說明自己來位比較正,自己是唯一的公家; 其次曹魏時期蔣濟的《萬機論》中有說:“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三皇五帝是中國最副盛名和最賢德的聖君,二者兼得就是官家了,這與秦始皇取“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為皇帝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並沒有降低自己的身份,反而提升了不少; 最後就是宋朝皇帝有一個約定,那就是“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宋朝對士大夫是絕對的好,所以士大夫也願意只認準宋朝皇帝為官家(此處為公家的意思)。 可見宋朝皇帝對於“官家”的稱呼也是煞費苦心

  • 8 # 瓜瓜的老謝

    最早用“官家”來稱呼皇帝的見於《晉書·石季龍載記》:“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講的是石虎對石勒的不滿,他準備學習冒頓單于殺死父親取而代之的意思,不過石虎是石勒的侄子。

    對於這段內容中的“官家”,胡三省在《資治通鑑·晉成帝鹹康三年》註解為:“西漢謂天子為縣官,東漢謂天子為國家,故兼而稱之。或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故兼稱之。”

    不過胡三省是南宋末年之人,對於這段歷史也有可能是經歷宋朝皇帝之後的附言而已。

    官家最早就是公家的意思,見於白居易的詩歌《青石》:“不願作官家道傍德政碑,不鐫實錄鐫虛辭。”及《喜星郡》:“自此光陰為己有,從前日月屬官家。”

    唐朝時候太監一般稱皇帝為“大家”,而從後蜀皇帝孟昶的花蕊夫人《宮詞》:“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可見那時候對皇帝的稱呼就有“官家”一詞。

    真正全面普及稱皇帝為“官家”的則是宋朝,這是臣下對皇帝的尊稱。其實這與宋太祖趙匡胤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首先趙匡胤是因黃袍加身而得的皇位,有很多人不服氣,稱官家可見是說明自己來位比較正,自己是唯一的公家;

    其次曹魏時期蔣濟的《萬機論》中有說:“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三皇五帝是中國最副盛名和最賢德的聖君,二者兼得就是官家了,這與秦始皇取“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為皇帝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並沒有降低自己的身份,反而提升了不少;

    最後就是宋朝皇帝有一個約定,那就是“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宋朝對士大夫是絕對的好,所以士大夫也願意只認準宋朝皇帝為官家(此處為公家的意思)。

  • 9 # 肥肥大狗熊

    1、所謂“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因為皇帝要至公無私,所以才稱為“官家”。一個賢明的皇帝,沒有自己的私愛、私財,皇帝是代表上天來治理天下,天下的子民對於皇帝來說,都應當一視同仁。“官家”稱謂的變化反映出“君權神授”觀念的某種微妙鬆動,包蘊著一些值得關注的時代資訊。

    2、這與宋太祖出身和登基過程有很大的關係,趙匡胤是後周的大將,經過“黃袍加身”稱帝,史稱“陳橋兵變”。這樣他的稱帝也不能使所有人信服,為了更好的管理朝政使天下人信服就想出了這樣一個方法,不稱“朕”,稱“官家”。皇帝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這樣既沒有降低身份,反而提高。

  • 10 # 風華撅

    這與宋太祖出身和登基過程有很大的關係!大家都知道趙匡胤是後周的大將,經過“黃袍加身”稱帝,史稱“陳橋兵變”。 這樣他的稱帝也不能使所有人信服。為了更好的管理朝政使天下人信服就想出了這樣一個方法。不稱“朕”,稱“官家”。這樣就避免了一些事。但是“官家”這個也不是亂取的,它取義於《蔣濟萬機論》中“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皇帝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這樣既沒有降低身份,反而增高了。也避了大眾之口色,何樂而不為呢?

  • 11 # 南嶺說史

    隨著這些年以宋朝為背景的電視劇,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及最近的電視劇《清平樂》的大火,大家對宋朝似乎有了更多的關注。

    這兩部電視劇中,把當朝的皇帝稱呼為“官家”,以往電視劇等文藝作品中大多數都是直接簡單明瞭的稱呼為“皇上”或者是“陛下”等。

    那麼稱呼官家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並非只有宋朝稱呼皇帝為官家。

    宋代文人孔平仲筆記《孔氏雜說》中有這樣的記載:

    謂天子為官家,蕭梁時已有此語。梁簡文《諸子傳》:建平王大球見武帝禮佛,謂母曰:“官家尚爾,兒安敢辭。”

    宋朝大致是在宋真宗時期開始流行此稱謂。

    宋真宗曾和侍讀李仲容對飲,因為李仲容非常能喝酒,宋真宗就要用大酒杯來讓李仲容喝,但李仲容說了句:“告官家免巨觥。”

    宋真宗可能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稱呼天子的,就問了原因,李仲容說道:

    蔣濟《萬機論》: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皇帝之德,故曰官家。”-《談苑》

    作為皇帝對這樣的“馬屁”自然是高興的,上一個自比三皇五帝的人,是千年之前的秦始皇帝。

    雖然後世都紛紛以皇帝為號,但功比三皇五帝的能有幾人,臣下把宋真宗吹捧如此之高度,欣然接受。

    真宗之後,仁宗趙禎即位,此後官家之號流行開來。

    不過,就以上而言,雖說李仲容把真宗皇帝叫為官家,但可見在東漢時期已經有類似的說法了。

    《萬機論》的作者蔣濟,即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人,為曹魏之臣。

    又因東漢時期對天子的稱呼為“國家”,而西漢則為“縣官”

    漢俗謂天子為縣官,亦謂為國家。--《資治通鑑注》

    當然西漢的“縣官”稱呼中的縣,我個人認為可能是取之“赤縣神州”之縣的意思。

    漢朝司馬遷在史書《史記》中有記載:“中國名曰赤縣神州”,皇帝為當時的中國之主,稱縣官自然是合適的。

    唐朝時期除了稱呼天子為“聖人”“大家”之外,也稱呼為“宅家”。現在我們知道有“宅男”一詞,把皇帝稱呼為“宅家”,仔細想想其實還算挺貼切的,畢竟皇帝絕大部分時間確實都是宅在那大大的家裡。

    可能就是因為從兩漢時期的一個演變,唐朝時已經產生這種稱謂,把“縣官”和“國家”各取一個字,則把天子稱呼為“官家”。

    唐時宮中率呼天子為「宅家」。又群小呼之為「官家」。--《資治通鑑注》

    不過唐代的這種稱謂並未得到流行,只是一部分人這樣稱呼。

    以致在五代時期,官家還有女性的婆家的意思,因為在當時的江浙一帶公公稱為“官”,而“婆婆”則稱為“家”。

    「自家官,自家家,何用多拜耶?」元宗笑,於是百官進秩有差。-《南唐書》

    因此我認為,所謂的官家其實是公家的意思,也就是說官==公。

    所謂五帝官天下,其實是五帝公天下的意思,畢竟在五帝時代多為禪讓。

    劉向《說苑》中有記載:

    鮑白令之對秦始皇,曰天下官則讓賢,天下家則世繼。

    說的就是天下如果是“公”則是讓給賢能之人,如果是家天下,則世世代代繼承。

    另外,東漢以“國家”為君王稱呼,也把“官勢”稱為“國勢”,既然此兩者相等,那麼官家==國家==皇帝也是可以理解的。

    以上就是我的拙見。

  • 12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歷史

    最近隨著《清平樂》的熱播,宋朝的熱度也漸漸上來了,“官家”一詞也彷彿成了新鮮事,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確實很奇怪,在宋朝,大臣不稱皇上為天子、皇帝,反而稱之為官家,且只有宋這一朝代如此稱呼,這到底是因為什麼?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古代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的觀念,即“君權神授”。所謂“君權神授”便是指自己是上天派來管理凡間的,是天神在人間的代表,作為人民只可遵從君主的指示去做,不能反抗。

    關於這“君權神授”最具代表性的稱謂莫過於“天子”了,“天子”最早的出處在《尚書》,即“天子作民父母, 以為天下王”。

    後來,隨著秦王朝的統一,秦始皇又合“三皇五帝之尊”為“始皇帝”,也是自此之後,皇帝與天子並列,都成為了之高統治者的稱號 。

    而"天子”、“皇帝”之間又有所不同,“天子”是所謂的上天之子,君權神授這一觀念已達到了頂點。

    而“皇帝”則不同,它是秦始皇從道德 、功業的角度立意的,天命色彩並沒有那麼嚴重。

    宋朝所謂的“官家”也是如此。

    在宋朝之前是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是什麼?是亂世。

    五代十國短短53年,換了五個朝代、十三君王,真的可以說“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了,在那個年代就是誰實力強,誰就可以做皇帝。

    你說,這個時候所謂的“天子”有多麼荒唐。在這裡 ,幾乎已經看不到“君權神授”的影子了。

    也是如此,五代十國結束之後,趙匡胤才會呼自己為“官家”,目的就是為了適應“君權神授”的變化。

    何為官家?

    在古代,大多稱醫者為“醫家” ,宦者為“內家”,僧侶為“禪家”,詩人為“詩家” , 酒保為“酒家”, 田舍翁為“農家”,這裡的“家”是職業,而“官家”也顧名思義,只不過它是宋代皇帝的專稱而已。

    總的來說,宋朝皇帝之所以被稱呼為“官家”,跟前朝的環境因素和“君權神授”這一概念有著很大的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若你與魯迅生活在同一時代同一地點,在路上遇見他會和他聊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