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鹿麻麻
-
2 # 賈筱椰
作為家庭主婦,有必要和孩子玩親子游戲,也是有時間和孩子一起玩的。
1⃣️和孩子玩親子游戲好處多多:可以促進孩子全面發展,比如語言溝通能力、動手能力等;可以增進自己和孩子間的親密關係;可以幫助孩子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提升孩子生活的能力。
2⃣️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就有。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充分利用寶寶睡著做家務等必要的事情,寶寶醒後,在空閒時間就可以一起娛樂了。當然這可能對媽媽的時間管理的能力高一些,也會讓媽媽工作量增大,會更累一些,但是你看到寶寶的進步,親子關係更加緊密,你會覺得很值得。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你能擠出一個大塊的時間和孩子享受歡樂時光。
-
3 # Richard媽育兒
全職寶媽在家帶娃當然有時間陪孩子玩遊戲啦,而且隨時都可以的,我是一名從業十餘年的幼兒教師,現在是在職寶媽,我家娃馬上要19個月了,每天我們除了吃飯睡覺看書之外,基本都是在玩遊戲中渡過的,而且我是自己帶,沒覺得累,反而是樂趣無窮,推薦給你幾個我每天在家帶孩子玩的日常小遊戲,超級簡單,而且既有趣又有益。
1.我學你,你學我:鍛鍊寶寶的專注力、模仿能力和反應速度
玩法:家長做一個動作,讓寶寶學你的樣子,做出一模一樣的動作;或是寶寶做,你來模仿。最好邊說邊做,鍛鍊寶寶的反應速度。比如舉起兩隻手、跺跺雙腳,單腳跳等。百無聊賴的時間,這個遊戲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2.我的嘴巴有怪獸:讓寶寶學會控制發出的聲音
玩法:寶寶經常會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爸爸媽媽們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對著寶寶發出一些有節奏節拍的聲音,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並模仿你。大一點的寶寶,可以自己發出聲音爸爸媽媽來學,這樣的練習有助於寶寶更加靈活地控制自己的發出的聲音。
3.我的小手爬樓梯:鍛鍊寶寶的觸覺與認識能力
玩法:媽媽用食指和中指模仿兩條腿走路的樣子,在寶寶身上慢慢“行走”。邊“走”邊說,走到寶寶的胳膊上啦,走到寶寶的肚子上啦,寶寶一定會被逗得哈哈大笑。這樣做能幫助刺激小寶寶的面板觸感,稍微大一些的寶寶,能幫助認知身體部位。如果寶寶表達與模仿能力都不錯,可以讓他用小手在你身上行走,並說說走到哪裡了。
4.小寶寶過河:訓練寶寶的大運動、協調能力與平衡能力
玩法:用膠帶在地上粘一條獨木橋。讓寶寶從一頭走到另一頭,腳不可以踩到膠帶外面。這個遊戲適合走得比較穩當的寶寶,可以鍛鍊大運動能力、控制身體的能力以及平衡感。如果寶寶比較小,可以把膠帶站的寬一些。寶寶熟練後,可以用膠帶在家裡貼出各種各樣的“路線”行走,非常有趣。
5.找一找:訓練寶寶大運動、認知能力與反應能力
玩法:家長用筆在紙上或小黑板上畫一個大頭娃娃,要有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圖案畫得大一些。如果家裡有現成的娃娃海報,可以直接用。先和寶寶一起認識五官,寶寶熟悉後,遊戲開始。說到眼睛,迅速指到眼睛,或用手掌拍眼睛的位置。大一些的寶寶可以互換角色出題,看誰反應比較快。
6.我幫膠帶做造型:培養寶寶的大運動與協調性
玩法:把膠帶粘在門框位置,準備可以粘住的小球或是夾子,沒有的話,廢紙片也可以,讓寶寶挨個放在膠帶上。改變膠帶的位置,增加趣味與難度。這個遊戲,對寶寶協調性和體力都有很好的增強作用。
7.盪鞦韆:鍛鍊寶寶的平衡能力
玩法:這個需要兩位家長的配合,讓寶寶躺在床單中央,拎起床單的兩個角,把寶寶抬離床面,輕輕晃動,讓寶寶躺在床單中體驗搖晃的感覺。大部分的寶寶都會很喜歡。如果寶寶不害怕,可以試著搖晃幅度大一些;如果寶寶不舒服或是害怕,就停下來。
8.包餃子:培養寶寶的精細動作與耐心
玩法:媽媽用一張紙把積木包起來,遞給寶寶。讓寶寶嘗試用手指捏、摳,把紙開啟,家長可以先示範給寶寶看。這個遊戲能夠鍛鍊寶寶的手指靈活性。積木可以用其他小物品代替,可以多包幾層紙團增加遊戲的難度。
-
4 # CR美媽萌娃大聯盟
大多數全職媽媽,在家帶娃為什麼經常說沒時間陪孩子玩遊戲呢?
第一、時間確實不夠用。家裡有保姆和老人幫忙的除外。大多數全職媽媽是女超人,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做著永遠做不完的家務活,同時還要圍著娃的吃喝拉撒睡轉,只有娃終於被哄睡著的那一刻,筋疲力盡的媽咪才有片刻的喘息機會。我一寶媽朋友,最不喜歡聽到別人說孩子睡的時候你也跟著睡啊,這樣就可以休息了。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沒帶過孩子的人,孩子睡的時候,你才可以去晾衣服、疊衣服、洗個碗、拖個地,為孩子下一餐做食物準備……
第二、精力確實不夠用。娃在一歲前,或者娃生病的時候,寶媽要時刻圍著孩子轉,沒有一刻閒工夫,吃不好,睡不好,頂著一雙熊貓眼,掉頭髮,頭昏眼花,腰痠背痛,精力不濟。
但是,大多數超人媽媽還是克服重重困難,儘量抽出時間陪娃玩遊戲,給娃講故事,帶娃溜圈曬太陽。所以,當全職媽媽說她很忙很累,經常沒自己的時間,這確實是真的,請寶爸多分擔家務和陪伴孩子,請旁人多一份諒解和關懷!
-
5 # 啵媽有料
現在疫情,我還沒有出去工作,相當於全職在家陪孩子!婆婆也在家,所以帶孩子的時候,我會輕鬆一點!畢竟我有兩小孩,小的剛學走路!在婆婆帶小的時候!我就去陪大的,先完成幼兒園佈置的線上任務!如果需要爸爸配合,我會留給爸爸去操作!如果我自己可以完成,我就陪陪孩子,相當於親子時光!孩子也不會覺得枯燥!
我家大娃也到了該握筆練字的時候!所以每天在家也會抽出一點時間,教他認字,學“1.2.3……”,講故事等等!
有時間家裡也會嚯嚯麵粉類的,比如搓湯圓,包水餃,包包子,做饅頭,我都會讓他一起參與其中!他玩的很開心
小的目前太小了,就是陪她笑,陪她咿咿呀呀的說話,陪她走路之類,相對於比較簡單[呲牙][呲牙]
-
6 # 沉浮阿伶
因為我現在就一個大寶,他自己在家很孤單,沒有小孩玩伴。所以經常纏著我跟他玩,偶爾也會做下游戲,經常問我一句話就是:妹妹還有多久出生啊?
-
7 # Cathy_小靜靜
當然有時間陪孩子玩遊戲,可以提高孩子的反應能力,邏輯思維導圖能力,讓孩子多接觸新鮮事物,增加其認知能力及視覺衝擊!
-
8 # 母嬰護理師
有沒有時間完全看自己吧,有的寶媽上班回來會把她的時間都留給孩子,有的寶媽全職在家就知道自己玩手機,連跟孩子說句話都煩,
-
9 # 是愷麻呀
目前我們家孩子馬上20個月,每天除了我做家務、吃飯,其他時間都陪孩子玩。一天那麼多時間,很多事情可以等寶寶入睡之後做,寶寶清醒的時候儘量還是多陪陪孩子玩吧。我來淺談下經驗之談。一、在陪孩子玩上,你可以儘量把自己低齡化比如躲貓貓,我家從幾個月時候就喜歡,現在我這個當媽的還是樂此不疲的跟他玩。你可別小看這個遊戲,它可是好處多多。幫助孩子緩解分解焦慮在躲貓貓的遊戲中,孩子會逐漸掌握“物體恆存”的概念,認識到,那些不在視線範圍內的人和物並不是真的消失了他們還會回來的,寶寶的分離焦慮症就會減少很多。讓寶寶感知情緒變化 寶寶會從躲貓貓這個遊戲中,會漸漸對爸爸/媽媽的表情產生敏感性,從而做出反應,這也是寶寶開始感知情緒變化的第一步。是寶寶探索世界的開始 比如很多寶寶在和媽媽玩一段時間「躲貓貓」後,就會自己把玩具藏在地毯下邊,然後拿出來,這就是他透過躲貓貓,舉一反三學來的。二、寓教於樂要知道你的快樂會時時刻刻傳遞給孩子的。我在外面玩的時候,看到四五歲的小孩跟父母說話方式,就可以看出來平時父母的教育方式。打罵式已是過去式,我一直遵從“正面管教”裡的說法:和善而堅定。與孩子游戲也是一樣,也是父母學習的一個過程,與其說是沒時間,其實很多家長更多的時間去玩手機去了,想想你都控制不住,也難怪現在很多家長抱怨小孩愛玩手機了。樂在其中,既然是全職寶媽,其實基本生活都圍繞著孩子轉,像我,在孩子睡覺時候就想偷個懶玩個手機或者睡個午覺,帶孩子有的人覺得枯燥乏味,但是我是越帶越快樂,沒覺得帶孩子是種負擔,相反,能見證他每一步成長,看著睡熟的他依偎在我身旁,我滿眼都是幸福,無論是陪著看幼稚無比的繪本圖畫,還是簡單的abc123拼圖遊戲,我都熱情高漲,要知道,陪伴不等於陪在他身邊玩手機,而是全身心的投入。ps:最近孩子會跟我一起剝毛豆剝蠶豆,我也把它當作一種遊戲,一種鍛鍊他手眼協調、手部精細動作的遊戲,還培養了他的專注力。所以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有大把的時間哦~
回覆列表
這個必須有,因為和寶寶一起遊戲是走進寶寶內心的一個重要途徑,其實最好的方式是讓寶寶可以在學中玩,因為三歲以前,寶寶大腦的開發是最容易的,各種各樣的有益刺激,可以讓寶寶的腦神經增加更多的連結,無論是語言開發,還是邏輯思維開發,尤其是藝術音樂方面的開發。就像成年人和孩童一起學英語,同樣的時間,孩子掌握地更快而且說得更標準,其原因就在於,嬰兒大腦構建這樣的連結比成人重塑連結更加容易。
這就好比直接買新車和破車改造(也可以說是用一堆不知道能不能用得到的舊零件做一輛車),無論外觀還是結實程度,都是有差異的。
有一個著名的教育家,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培養孩子,在他剛出生以後,就會用九種語言和孩子問好,談話,天天如此,而他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夠流利掌握這些語言了。
所以說,陪伴不在於時長,而在於質量和用心。推薦你看看《父母的語言》,上述教育家的例子其實是對這本書理論的實踐。當然這個教育家在孩子教育上也提出了自己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