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營養師陳帥

    看配料表,是隻有一種生育酚,還是有多種生育酚。

    如果都是一種,那就只有2個區別:1,價格區別,一個幾塊,一個幾十上百塊。2,品質區別,幾塊的那個品質更好。

    如果一個含有多種生育酚,那麼這個就很難說了。多種生育酚抗氧化效果確實好得多,但是值不值那個價見仁見智了,錢多就全生育酚的,錢少就單生育酚的藥準字。當然,如果不是4種生育酚,而是兩種其實意義不大,買便宜的藥準字,不會錯。

  • 2 # 黃藍道

    可能是天然和非天然的區別,非天然為工業合成,維生素E是脂溶性,容易在體內沉積,因此建議不要吃便宜的維生素E,不利於長期的健康。可以讀一下《營養素的奧秘》這本書,對這方面有詳細解讀。膳食補充劑還是要看原料!

  • 3 # 窩拉牛

    1、一般來說,幾塊錢價格的維生素e包裝不是很漂亮,從藥片顏色來看不是很誘人。

    2、幾百的維生素e一般是屬於保健品的範疇,包裝更加精美。

    3、從藥用價值上來說,幾百的和幾塊錢的維生素e是沒有什麼差別的,幾塊錢的維生素e反而沒有其它的新增劑。

    4、藥店幾塊錢的維生素e,國家藥監局還檢測質量,而一百多的維生素賣的是包裝,廣告還有智商稅。

  • 4 # 之心老師談健身

    一是價格的差別。在網上查詢了一下,從1.9元每盒(100mg*30粒)到2919元一瓶(250mg*160粒),中間的價格很豐富。

    二是執行標準的差別。通常幾塊錢、十幾塊錢的,大都執行的是“國藥準字”的標準,是以藥品的生產要求來進行管理的;而幾十塊錢以上的,大都是“衛食健字”或者“國食健字”,是以食品的生產要求來管理的(大部分會比普通食品的生產要求高)。藥品是用來治病的,其含量、衛生要求肯定會更為嚴格。而保健食品只是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並不能用來治病,只是作為日常膳食的補充,其要求相對就沒有那麼的嚴格了。

    對於維生素E等維生素產品,進到人體內的功能是差別不大的,包括吸收率。差別的只是原料,比如是合成的還是提取的,比如提取的原料及工藝的差別。如果用的原料是比較少的,提取的工藝比較複雜,那麼價格肯定就貴了。

    三是心理的差別。就如吃一根2塊錢的老冰棒和吃一盒30多塊的哈***,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是送禮,差別就更大了,不說價錢,一般情況沒有人是送藥的吧?

    其實類似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D這些脂溶性維生素,通常是不推薦自行補充的,尤其是日常飲食沒有大問題的健康人,因為這些維生素在體內是會蓄積的,過量了反而會導致其他的副作用,尤其是維生素A,毒性很大,而過量的維生素E會影響其他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所以在補充前最好能諮詢一下專業人士。一些特殊時期的人群,比如備孕人士,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的補充。

  • 5 # 營養海賊團

    這個問題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朋友有疑慮,去藥房買維生素時,總是在幾塊錢和幾百塊錢之間糾結,名稱一樣,價錢卻差出十倍二十倍,到底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它們分屬不同的類別,六塊錢的維生素E屬於非處方藥品,是藥品的範疇,外包裝上有OCT標誌,而100多塊錢的維生素E是屬於保健品的範疇,外包裝上有戴小藍帽的“保健食品標誌”。

    另外,兩者所含的成分也不同,藥品類的維生素E只含VE成分,沒有其他新增成分,而保健品的維生素E就沒有那麼純了,除了VE外,比如為了改善口感要新增一些輔助材料讓你更喜歡吃,但是其中的VE成分比起藥品類的維生素E就少很多了(具體成分你可以仔細檢視產品說明書)。

    既然如此,就可以根據身體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型別的維生素E。如果你有比較嚴重維生素E缺乏症狀,或因為特別的身體情況需要特別補充維生素E的話,就需要到醫院就醫,醫生也會推薦你使用屬於藥品的維生素E。如果只是作為一種普通的營養補充,另外如果你不差錢的話,當然也可以選擇保健食品類的維生素E。

    只是,你要心裡明白,你多花的大把銀子是花在哪裡,並沒有花在你要的維生素E上,而是一些輔助原料甚至是一些華麗的外包裝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躁動中的寶中是在啟用前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