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yg影片君
-
2 # 楊角風發作
張之洞,人稱張香帥,原因在於他的號,張之洞,字孝達,號香濤,這就是“香”字的由來。而“帥”字,則出於其三次擔任湖廣總督,民政和軍事的一把手,屬“大帥”,故,人稱張香帥。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他當年科舉是進士第三名,也就是“探花”。最早的探花,是在進士中選擇兩位容貌最出眾的學子,人稱“探花郎”。後來才特指,進士第三名,但這個名次的進士,仍然是選擇相貌出眾者。
所以,張之洞的張香帥稱呼,一方面跟自己的身份有關,另一方面,也是人們對他的美稱。
都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可是張之洞五十多歲時,不認天命,一心搞洋務。於是他在湖廣總督任上,大力辦學,建立了各種學堂。現在武漢的幾大重點高校,比如武漢大學、華中農業、武漢科技等大學基本都源自於張之洞。
與此同時,他還致力於把武漢建造成清朝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比如全亞洲最大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湖北槍炮廠等大型現代化企業均落戶武漢。我們現在常講的九省通衢,其實也是源自於張香帥,正是他主持修建的京漢鐵路,才把武漢納入了鐵路中樞。
這也好理解,為什麼導致清政府倒臺的決定性事件,辛亥革命,會在武昌(武漢下的一個區)爆發了?
但是張香帥,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花錢如流水,人稱“錢屠”,這是怎麼回事呢?
最早漢陽鐵廠的預算是246萬兩銀子,但是在建造過程中,張之洞不停向朝廷要錢,後面先是追加了42萬兩,後面又多次追加,最終花費近500萬兩銀子。
清朝廷有那麼多的封疆大吏,像張之洞這樣花錢如流水的,還真是少數。他有點好大喜功,凡事喜歡往大處做,但為人清廉,花錢基本都用於了公家。
像在《走向共和》中說的他的漢陽鐵廠出產的都是廢鐵,根本不能用於鋪設鐵路,這種情況很普遍。所以,後人也很惋惜,如果張香帥,在通盤考慮的時候,能再謹慎一點,或許在洋務運動上,他會超越李鴻章的貢獻的。
其實不僅僅在興辦實業上,張香帥花錢如流水,在一些公務接待,以及個人行為上,也是奢侈浪費嚴重。
甲午中日戰爭之後,清朝廷的財政危機已經很困難了,1889年伊藤博文訪問湖北。張之洞是大擺宴席,規格幾乎跟慈禧皇太后的滿漢全席對標了,兩天時間就花了八萬兩銀子。
這種好大喜功的行為在伊藤博文看來,也是太過分了,臨走時也是感慨:
“這錢花得真可惜!”
等到了八國聯軍侵華之後,慈禧太后跑到西安去了,收拾爛局的人中就有李鴻章。或許是感受到了清廷的被欺負,坐鎮東南的張之洞幾乎一天一個電報給李鴻章:
“洋人不能這麼不講理,也應該懂禮義廉恥。不但不應向洋人賠款,反而應當據理力爭,讓洋人向中國賠禮道歉。”
甚至張之洞還講,如果李鴻章不能對付洋人,他坐火車北上,親自來罵洋人,而李鴻章卻給他回了一句話:
“電報每字兩角四分太貴,無事勿再多言!”
而張之洞的這封電報多少字呢?
總共5000多字,也就是說,這一篇電報就花了2000兩銀子!
所以說,張之洞人稱“錢屠”是名不虛傳的,但是萬事等辯證的去看待,李鴻章是沒有花這麼多電報錢,但他死後,卻給後代留了4000萬兩銀子。而張之洞死後,卻沒有留下一分一文,從這一點上來看,真正的“錢屠”實際上是李鴻章。
張之洞是一心想替朝廷辦事,而李鴻章,卻有自己的私慾哦。
-
3 # 雜談小部落
張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晚清重臣。字孝達,一字香濤,號香巖,又號壺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人稱“張香帥”,直隸天津南皮(今河北南皮)人。
張之洞,字香濤,號香巖,又是總督,稱“帥”,所以叫張香帥。《張文襄公傳家遺墨》的“香濤”一號,實際上為張之洞早年所用,因此人又稱張之洞為香濤、香帥、香濤師、張香帥、張香濤尚書。所以張之洞“香帥”之名,實際上司他的號與官位的結合。
在清朝末年,有三位權勢顯赫的封疆大吏,被稱為“清末三屠”。他們分別是湖廣總督張之洞 ——錢屠、兩廣總督岑春煊——官屠、山東巡撫袁世凱——民屠。
關於“錢屠”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張之洞興辦洋務運動,是一件很費錢的事情。在別人看來,張之洞每天的工作就是花銀子,將銀子雪花一般使出去,“錢屠”由此得名。
另外一種說法是,張之洞、袁世凱等人於1905年奏請清廷廢除科舉、推廣學堂,得到清廷批准。這等於斷了無數想透過科舉考試升官發財之人的“財路”,是為“錢屠”。
-
4 # 農夫就是園丁
1、為什麼人稱張香帥?
張之洞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所以叫張香帥。《張文襄公傳家遺墨》的“香濤”一號,實際上為張之洞早年所用,因此人又稱張之洞為香濤、香帥、香濤師、張香帥、張香濤尚書。所以張之洞“香帥”之名,實際上是他的號與官位的結合。
2、外號“錢屠”的來歷
張之洞52歲時,已步入了老齡階段。但他沒有在湖廣總督任上安心養老,而是幹了一件大事業:主持洋務運動。
興辦洋務運動,是一件很費錢的事情。在別人看來,張之洞每天的工作就是花銀子,將銀子雪花一般使出去,“錢屠”由此得名。
關於“錢屠”,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這種說法指張之洞、袁世凱等人於1905年奏請清廷廢除科舉、推廣學堂,得到清廷批准。這等於斷了無數想透過科舉考試升官發財之人的“財路”,是為“錢屠”。
-
5 # 中孚鑑
張之洞,字孝達,是晚清時期重臣,為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後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他去世後,諡號文襄。同時張之洞和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張之洞能和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自然可反映出他在當時清庭的重要和影響。
當然,作為名臣的張之洞,還有別的稱呼,比如又稱張香帥,不過他還有一個稱呼,就是“錢屠”。
那晚清名臣張之洞,為什麼人稱張香帥,還有一個外號叫“錢屠”呢?
張之洞之所以人稱張香帥,這和張之洞的號與當時對總督的稱呼有關。
張之洞的號為香濤,他曾做過總督,當時總督權利大,又稱為“帥”。合之就是“張香帥”了。
至於張之洞為什麼又會被稱之為錢屠,這主要有兩種說法。
在清朝末年,有“三屠”之說,他們都是地位顯赫的封疆大吏,分別是直隸總督袁世凱、兩廣總督岑春煊和湖廣總督張之洞。
袁世凱殺戮過重,故有屠民之稱。岑春煊好劾人,其不畏強暴,當然其中不少是官,有時還會劾上百人,故有屠官之說。
而張之洞花錢厲害,可謂是用錢如水,所以有“屠財”之稱,也就是“錢屠”。
不過,對於張之洞的“錢屠”之稱,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張之洞曾力主廢除科舉制度。科舉考試經歷了很多朝代,是選官的重要制度和方法,當然也是寒窗苦讀計程車子進入仕途的途徑。
有科舉制度,士子就有了晉升的希望,也就是有好的前途。但張之洞卻主張廢除科舉制度,這就讓不少科舉及第走上仕途計程車子斷絕了晉升之路,也就是斷了他們的前途,由此引申為“錢屠”。
-
6 # 信陵侃史
在晚清時期,張之洞是可與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相提並論的中興名臣,他這人有兩個外號,一個是“香帥”,一個是“錢屠”。今天就講講他這兩個外號的來歷。
“香帥”這個外號就有點兒類似於林帥,是姓或名加職務,張之洞,號香濤,“香帥”的“香”便取自於張之洞的號,而“帥”此處代指總督,張之洞是晚清重臣,長期擔任地方總督,比如湖廣總督,因而“香帥”算得上是對張之洞的一個尊稱。
“錢屠”這個外號,乍一聽,讓人有點兒害白,這“錢屠”啥意思呢?其實可以和“豬屠”、“狗屠”類比,說得是斷人錢財,1905年,張之洞向清政府進言廢科舉,興學堂,科舉在中國存在了一千多年,是大多數古代人得以升官發財的唯一途徑,而張之洞此舉無疑斷了那些想透過科舉升官斂財的人的財路,因而也就送了張之洞“錢屠”這個外號。
當然了,這個“錢屠”還有另一層意思便是花錢如水,張之洞算得上是洋務運動中的傑出代表,著名的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便是出自於他之手,除此之外他還興辦學堂,比如武漢大學前身自強學堂。織布局等等。而做這些事沒有錢便是做不了,因而張之洞每天都要花費大把的銀兩,於是也便有了“錢屠”這個外號。
-
7 # NatureVoice雨人
小生不才我來回回答一下吧
張之洞晚清重臣張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 ),字孝達,號香濤,時為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 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祖籍直隸南皮,出生於貴州興義府(今安龍縣 )。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清朝末年,風雨飄搖。大清帝國搖搖欲墜,在這個危急存亡之秋中國出現了一批忠志之士,挽大廈於將推,他們就是晚晴中興四大名臣。在他們領導下的中國開始學習西方文化,大力發展國家經濟,師夷長技以治夷,頗有一番景象。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湖廣總督張大人的平生“三不爭”。
“人總有一死,你們無須悲痛,我生平學術治術,所行者,不過十之四五,所幸心術則大中至正。為官四十多年,勤奮做事,不謀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間,地不加一畝,可以無愧祖宗。望你們勿忘國恩,勿墜家風,必明君子小人之辨,勿爭財產,勿入下流。” 這是張香帥的臨終遺言
張之洞經手籌建官辦新式企業無數:在廣東,籌建的官辦新式企業,就有槍彈廠、鐵廠、槍炮廠、鑄錢廠、機器織布局、礦務局等;調任湖廣總督後,他以武漢為中心,先後創辦了漢陽鐵廠等一批近代工業企業,並開辦內河船運和電訊事業。
別看他承辦了這麼多實業,可是他生活過得很清苦。他為官清廉,從不索賄受賂,因為家中人口多,日子過得很艱難。有時實在挺不過去,他就派人典當衣服過日子。
張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洋務運動代表人物。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辦新式教育,辦實業,練新軍,抵外辱。毛澤東曾評價他“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張之洞遺囑中有“三不爭”:一不與俗人爭利;二不與文士爭名;三不與無謂爭閒氣。“為官四十多年,勤奮做事,不謀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間,地不加一畝,可以無愧祖宗。”這擲地有聲之言,自古至今,有多少官員敢這麼說?
可謂對人性瞭解至深。俗人所最在乎,乃是利益。為小利即僅僅計較,何況大利?有奶便是娘、見利忘義者,更不在少數。文士又不同,能不為五斗米折腰,視金錢如糞土,卻對面子非常在意、對名氣非常在意。你不尊重他、不給他面子、不給他名氣,他便惱了。無謂之人即是非之人,善是非者,人在家中好端端地坐著,他也能找上門去,與人爭鬥一番。凡有志之士,賢達之人,決不會與庸俗之人計較那蠅頭小利,也不會與那些“無足觀”的無聊文人們爭虛名,更不會去和社會上的市儈無賴們鬥嘴慪氣。這不爭的核心是不爭於此必爭於彼。張之洞的一生,可謂波瀾壯闊功勳昭著,他在匡正時弊、以工興國、堅持民族大義、反對賣國投降等大事大舉上,不僅慨當以慷,義無反顧,還有“我以我血薦軒轅”的義膽剛烈去實現利國利民的宏圖。正由於此,他才以豁達的浩然之氣和高山仰止的君子風範,不與那些人爭名爭利,以寬容之心,鑄恢宏之道,這是很讓人垂敬的呵!看到身邊的一些人,胸無大志,爭名於朝,爭利於市,讓區區小餌和是是非非的市井紅塵,遮蔽了雙目,堵塞了情智,到頭來只能是碌碌無為而一事無成。
-
8 # 06年
張之洞為什麼被稱為香帥呢?
張之洞是我們河北滄州人南皮縣人,被稱為滿清四大名臣。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南皮縣的別稱就是香濤故里。
他為什麼稱為帥呢?中國的清朝,總督不僅掌管這個行政還管軍事。小說制臺見洋人中,制臺也被稱為大帥。
這個香帥在鎮南關大捷之中,作為當時的總督啟用老將馮子才趕走了法國侵略者,並便法國總理內閣垮臺,成為民族英雄。
自從1840年以來到1937年。這長達100年的時間,中國和外國人較量幾乎沒有勝利過。這是中華民族第1次抵禦外辱取得了勝利。故此他的諡號就是文襄。------甲冑有勞曰襄,威德服遠曰襄。襄含有武功卓著的意思。就是清朝表彰他的中法戰爭功勞。
“香”字有一種看不到摸不著,給人一種美好感覺的意思。比如說這個花香你看到了嗎?看不到,你只能感受到。香帥這個名號讀起來令人回味無窮。
感覺這個人總是偷偷摸摸幹一些好事,並且乾的太多,需要後人研究。他從不大肆的張揚。或者說沒有時間張揚。比如孫中山就說過:“張之洞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他在湖北建了槍炮廠,訓練了那麼多的新軍,派出了那麼多的留學生去日本學習先進的資本主義的科學技術,無形之中這些留學生就把新式的資產階級的思想學來了。結果這些留學生大多都成了反清志士。
這樣從軍事上,人才上,從地理上從人們對革命的認識上具備了推翻清王朝的客觀條件.武昌成為首義發生地。清朝的遺老遺少把清王朝的滅亡的責任甚至推給了張之洞。張之洞也沒有想到,他自己是一心一意維護清朝的腐朽統治,這些先進的東西結果卻把清朝給害了。
張之洞建了好多的學校,如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等等,還有京師圖書館《現在的北京圖書館》之類。他修建了許多的鐵路。他製造的那個漢陽道一開始就成為名槍,在打擊日本侵略者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如果一個國家抵抗外部連自己的槍都沒有,那是一種多麼可怕的現象。同樣在打擊美帝國主義的侵略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因為我方因為裝備落後,也使用漢陽造。
至於為什麼他叫錢屠。因為他毛主席說過這樣的話,發展重工業離不開張之洞。發展重工業要需要大量的銀子。沒有錢是辦不成的。所以張之洞又被稱為錢屠。
張之洞去世後的100多年,中國人漸漸的感受到了這個人的偉大。
-
9 # 多彩紀錄
張之洞是晚清漢族重臣,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三人並稱“中興四大名臣”。而袁世凱此人,想來大家也並不陌生。說到“香帥”,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古龍先生筆下的那位足智多謀,風流倜儻,多情善良的楚留香。卻沒有人知道,實際上張之洞也有一個“香帥”之名。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張之洞好似沒有什麼地方能與這個名號聯絡起來。那麼他又是如何得來“香帥”之名的呢?
張之洞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所以叫張香帥。《張文襄公傳家遺墨》的“香濤”一號,實際上為張之洞早年所用,因此人又稱張之洞為香濤、香帥、香濤師、張香帥、張香濤尚書。所以張之洞“香帥”之名,實際上司他的號與官位的結合。
-
10 # 明離子
晚清名臣張之洞有很多稱謂,“香帥”稱呼則一是來自他的號,二是他的領兵經歷。
晚清乃至民國時期,統兵大臣或者軍閥習慣互相稱“帥”,為了以示區別,會去表字或者號裡選擇一個寓意深遠的字,加上“帥”,便成了一個稱呼,張之洞字孝達,號香濤,這個“香帥”便是取自號中的“香”字。
後來的民國軍閥大多都有這種稱謂,比如張作霖叫“雨帥”,因為他字雨亭;再比如孫傳芳叫“馨帥”,因為他字馨遠。
“錢屠”的稱呼則是因為張之洞發展洋務時的“揮金如土”,他所選擇的行業多是重工業,例如大名鼎鼎的漢陽鐵廠,就是一個花錢的無底洞,多年虧損,向日本等外資借貸,最後還是由李鴻章的部下盛宣懷接手方有好轉。
但在當時的中國,發展重工業是極其必要的,所謂“錢屠”在現在看來,並不是什麼貶義。
張之洞不僅在工業方面有所建樹,在教育方面,如今的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大學,皆是由其督辦建立,他對中國發展作出的貢獻不應被忘記。
可悲的是,在1966年,張之洞去世的57個年頭,他被全盤否定,河北南皮縣的墳墓慘遭破壞,屍骨被棄之荒野,也不知其泉下有知,會作何感想。
-
11 # 五百棵樹富翁
張之洞 , 字孝達 , 號香濤 , 人稱“張香帥”。他在出任湖廣總督期間,大力推行洋務運動,辦了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湖北槍炮廠、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礦務學堂、盧漢鐵路等一批企業、學校、鐵路,還送了一批優秀學子到日本留學。
而搞洋務運動其實是一件很“燒錢”的事情。張之洞做這些事情又特別捨得花錢,簡直就是跟錢過不去,因此得到了“錢屠”的外號。
-
12 # 殘暴的歷史
字孝達,號香濤,又是兩廣總督,故人稱其為“張香帥”
大家可能不太瞭解兩廣總督和“帥”有何關係,關係可大了去了。
兩廣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階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廣東和廣西兩省的軍民政務,其正式官銜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
地方軍政民一把手
在任期間大力興辦各種實業,得取民心籌辦了廣州鍊鐵廠和廣州織布局等大量新式企業
結識改革派核心人物當時,張之洞在清政府中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梁啟超銳意改良,想力挽清王朝頹勢,對張之洞寄予極大的希望。梁啟超到廣州後,張之洞差人將一上聯送於梁啟超。聯文是: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無禮稱愚弟。"這上聯狂傲無禮,且拒人千里之外。梁啟超氣度不凡,坦然對了下聯,請來人回送給張之洞:
"行千里路,讀萬卷書!俠士有志傲王侯。"對答不卑不亢,有理有據,文字高雅,氣勢懾人。張之洞一看,馬上出衙迎接,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錢屠1889年,張之洞調署湖廣總督。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這時候的張之洞,已經52歲了,步入了老齡階段。但他沒有在湖廣總督任上安心養老,而是幹了一件大事業:主持洋務運動。
他興辦學校,建立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礦務學堂、武備學堂、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前身)、工藝學堂(武漢科技大學的前身)、師範學堂、兩湖總師範學堂、女子師範學堂等一批新式學校;
他創辦企業,籌建了當時亞洲規模最大的漢陽鐵廠,興辦了湖北織布局、湖北槍炮廠、大冶鐵礦、漢陽鐵廠機器廠、鋼軌廠、湖北織布局、繅絲局、紡紗局、制麻局、製革廠等一批近代工業企業,把內陸武漢打造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他建設交通,重新啟動修建拖了很久的盧漢鐵路(後命名為京漢鐵路),打破了湖北僅依賴於水道與驛道的傳統交通網路格局,九省通衢的武漢從此邁入了火車時代;他送了一批優秀學子到日本留學,對他們優渥有加。那時候,風氣未開,大家對到外國留學很看不起。張之洞則以身作則,將自己的幾個子孫都送到日本留學……興辦洋務運動,是一件很費錢的事情。在別人看來,張之洞每天的工作就是花銀子,將銀子雪花一般使出去,“錢屠”由此得名。關於“錢屠”,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這種說法指張之洞、袁世凱等人於1905年奏請清廷廢除科舉、推廣學堂,得到清廷批准。
這等於斷了無數想透過科舉考試升官發財之人的“財路”,是為“錢屠”。
-
13 # 浮華的滄桑
張之洞自己就有兩個外號,一個叫做士屠,一個叫做錢屠。張之洞後來一直極力反對科舉制度,堅持要廢除科舉制,所以這讓很多士人懷恨在心,畢竟張之洞這一舉動是讓他們沒了前途,所以被稱為士屠。另外,張之洞本人又是洋務派的,花錢如流水,因此被人們稱作錢屠。
不過今天這個人就有些特殊,此人出身世家,父親是雲貴總督,祖上更是東漢雲臺28將之一,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世家子弟。世家子弟在人們的印象中那都是交橫跋扈,在京城時期被稱為京城三惡少。但是就是這麼一個惡少,後來全轉了性,當起了官屠。他專門整頓吏治,每至一省,必然會嚴加考查,搞得很多人都丟了飯碗,此人名為岑春煊。
1898年,33歲的岑春煊成為廣東布政使,年輕氣盛的他想要做出一番功績。他上任之初正好碰到有百姓告發道員王魚肉百姓。他一聽,立即名人查證,在證據確鑿之後他上報給了兩廣總督,但是這兩廣總督卻是惡人的親信,自然沒有了後文,岑春煊也被訓斥。年輕的岑春煊當即把自己的烏紗帽一扔,說道:“若容不下,參奏可也。”慈禧,光緒皇帝等人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情。慈禧打算息事寧人,就把岑春煊調任甘肅,但是光緒皇帝卻把兩廣總督革職查辦。這是岑春煊屠掉的第一個大官。
到甘肅沒多久,就升任陝西巡撫,不久之後成為四川總督。他成為四川總督之後就成為一方大員,手中權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語,於是這一次他打算彈劾三百名官員,也就是說整個四川都是貪官。當時官員不受監督但是手中權力卻非常大,而且清朝末期為了能夠籌錢賠款,買官現象非常嚴重,這些人買官自然都是為了錢,而這些錢自然都是從百姓身上來,因此清末貪汙腐敗非常嚴重,幾乎很難看見反貪,更別說是這樣重拳反貪。於是岑春煊成為一個另類。在自己幕僚苦勸之下,這300多人一縮再縮,最後成為40人。
光緒二十九年,岑春煊又回到了廣東,成為了兩廣總督。他一上任,憑藉自己多年反貪經驗,從巡撫院,到小吏,一個都不放過。被他彈劾之人多達上千,整個兩廣官員“民不聊生”。他先是參倒了一批總兵,之後又把廣西巡撫,布政使,按察使,提督都幹掉了,廣西四大主官全部下馬。眾多兩廣官員一看這情況都慌了,各個拖家帶口向外跑路,海南縣令是第一個。
岑春煊在成為總督之後就立即審訊海南縣令,他接到通知之後二話不說就開始收拾東西跑路,一路跑到了澳門。當時澳門已經是葡萄牙人的地盤,還找到了一個靠山。但是岑春煊作為一個官屠怎麼可能害怕,他當即命令軍艦開到澳門,向澳門方面施壓,最後這位南海縣令還是被引渡回國,不過他得到了政府的保證,不被判死刑。
後來岑春煊打算動一下清朝最大的貪官慶親王,於是去找慈禧商量了半天。慶親王這面有點慌張,就開始捏造各種假證據,甚至還把岑春煊和維新派放在了一起,慈禧也並不打算讓他把所有官員都彈劾一遍,於是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後來清朝滅亡,袁世凱上任,他成為了反袁聯盟的盟主,護法總裁,直到1933年去世,被葬在了上海虹橋萬國公墓,不久之後墓碑被砸,不得安寧。
-
14 # 遼哥zhang
張之洞字香濤,清代,總督尊稱大帥,制臺。巡撫尊稱中丞,撫院,撫臺。道員尊稱道臺。知府尊稱太尊,府尊,府臺。知縣尊稱使君,太爺。
回覆列表
張之洞曾3次擔任湖廣總督、時間長達15年,總管湖北和湖南的軍民政務。因為總督就是封疆大吏,不僅管民政、還管軍事,俗稱“帥”或“大帥”。所以,張之洞稱“帥”就有了源頭。
1889年,張之洞調署湖廣總督。已經52歲了,但他沒有在湖廣總督任上安心養老,而是幹了一件大事業:主持洋務運動。
他興辦學校,建立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礦務學堂、武備學堂、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前身)、工藝學堂(武漢科技大學的前身)、師範學堂、兩湖總師範學堂、女子師範學堂等一批新式學校;
他創辦企業,籌建了當時亞洲規模最大的漢陽鐵廠,興辦了湖北織布局、湖北槍炮廠、大冶鐵礦、漢陽鐵廠機器廠、鋼軌廠、湖北織布局、繅絲局、紡紗局、制麻局、製革廠等一批近代工業企業,把內陸武漢打造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他建設交通,重新啟動修建拖了很久的盧漢鐵路(後命名為京漢鐵路),打破了湖北僅依賴於水道與驛道的傳統交通網路格局,九省通衢的武漢從此邁入了火車時代。
他送了一批優秀學子到日本留學,對他們優渥有加。那時候,風氣未開,大家對到外國留學很看不起。張之洞則以身作則,將自己的幾個子孫都送到日本留學……
興辦洋務運動,是一件很費錢的事情。在別人看來,張之洞每天的工作就是花銀子,將銀子雪花一般使出去,“錢屠”由此得名。
關於“錢屠”,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這種說法指張之洞、袁世凱等人於1905年奏請清廷廢除科舉、推廣學堂,得到清廷批准。這等於斷了無數想透過科舉考試升官發財之人的“財路”,是為“錢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