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戰國時期,秦將白起領兵10萬東出函谷,卻為何能夠打敗韓魏24萬聯軍呢?
11
回覆列表
  • 1 # 晨曦

    戰役之開始:

    歷史的年輪後退至公元前二九三期,大秦悍將白起同兵力數倍於自身的韓魏盟軍對峙於洛陽咽喉地--伊闕,拉開了後世留名的以少勝多經典戰例序幕,簡稱‘伊闕戰役’。年少勇猛的秦將白起坐鎮等戰,不料卻等來了斥候探子的訊息--敵方魏國統帥頭腦公孫喜同韓將帥起了矛盾,軍隊停滯不前。這重磅訊息令白起震驚不已,當年的韓魏在此戰之前已經是有10年盟國的重交情了,自公元前三零三年始,韓襄王跟魏哀王二君主同仇敵愾,一個鼻孔出氣,很是交好。兩國不僅援齊伐楚,奪走宛、葉楚地,還力助齊國伐戰大秦,愣是把個好戰的秦昭王戰的變為縮頭烏龜,割地武遂,封陵還有河外大片地求和。成了商鞅變法以來大秦最恥辱一戰。回過神的大秦次年進行大反攻,相繼由向壽、白起、馬錯出兵討韓魏,歷時2年,奪回3城池,尤其為白起的戰功最盛,奪得三川郡(韓國)之新城,就快要伸手摘得河外地的戰爭果實了。國情吃緊之即,韓魏成立24萬軍隊來迎戰,據守於洛陽的要塞處-伊闕,正式開戰。

    正式開戰過程:

    就在聽聞偵察兵斥候訊息後,秦將白起敏銳的窺出了新戰機。其實,此次伐秦由韓國方力起,魏國僅僅為‘佐韓擊秦’,且2國盟軍大統帥還不是韓國將而是魏人公孫喜。上文提到韓魏同盟甜蜜緣由是源於大秦的頻頻來犯,當年兩國君主紛紛來秦咸陽請和遭到秦昭王的不妥協,遂,同盟組軍,後又投靠強齊。聯盟後的二國迫使秦昭王割地妥協,奈何時間沒過多久各國君主先後駕崩,這御秦戰事自然就交給了繼承者。為何秦昭王頭年還割地次年就敢侵犯?正是斷定了韓魏先皇駕崩,此間正處於大換血時期,必朝政,民心軍心皆不穩,聯盟亦不穩於戰不利的因素,才反攻。事實證明,秦昭王的想法是對的,秦先伐魏再戰韓,逐個作戰。魏昭王懇求韓援助被司馬錯猛攻的魏襄城之即,新任韓皇韓釐王沒應援;隨後,魏國也沒應援被大秦激戰的韓新城戰役,直至大後年,韓魏新君主才聯盟,沒有先皇那般默契的新盟軍問題頗多。雖說韓國屬聯合發行國,可兵力卻沒魏出的多,自然公孫喜把控盟軍軍權。對於24萬之龐大的軍隊基數,公孫喜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韓魏2國把全朝的兵力盡數投入,極看中此長新君上任之戰,務必勝利,當軍事被賦予政治力量後,擔子很沉重。公孫喜昔日曾衝鋒殺陣,殲敵破城,可是毫無統率24萬眾盟軍的實戰經驗,倘若是順風戰役則沒問題,要是不幸淪為為硬仗可就很難說了。此刻的秦軍盡數佈防於伊闕的南方,而魏韓盟軍則行至伊河跟龍門山處,且與香山亦有埋伏。2大主力軍對峙於此處。從兵數上來看韓魏盟軍佔據優勢,兩倍於秦兵,況且還佔據要塞伊闕地,縱然不怕死的秦軍此刻也未必敢貿然正面交鋒突破盟軍,然,從心理層次上來看,秦佔上風。韓魏2國新君注入如此多兵定是要穩贏;且近兩年2國均被大秦輪番征戰,士氣不高。公孫喜決定以首戰告捷的方式刺激士氣,重振聯軍雄風。遂,採取數量戰,命韓兵衝鋒征戰,待秦兵的體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再派魏兵上陣。公孫喜的此策略雖有私心,但平心而論還是比較客觀的作戰方案,因為韓兵源於新鄭圈,由嵩山-洛陽盆地-伊河接頭魏軍;魏兵從南到黃河-洛陽-洛河之南,魏兵主力為北方,韓則為東處,自然而然導致了‘韓前魏後’的局面。且韓裝備‘被堅甲,蹠勁弩,帶利劍’先進,也適合衝鋒,更利於首戰勝利。韓方拒絕此策略,唯恐頭戰韓贏魏吃肉而韓啃骨頭;韓敗魏逃。如此一來,韓魏雙方均按兵不出,雙方內訌。昔日魏韓很默契是緣於兩方都情願被強齊統領,有大樹齊國靠,2小國韓魏又信心十足,自然勝戰多,可以窺到韓魏獨自聯合盟戰之經驗不多。此時的公孫喜哪裡料到盟軍內訌的訊息早已被白起探得,計劃佈防疑陣先迷惑韓軍,而後火力猛開向魏軍,精銳秦兵金蟬脫殼迂迴至伊闕山北方的魏軍後背。仗著韓軍後背能阻擋秦兵的魏軍此時被切斷退路,紛紛慌不迎戰,前面的韓軍看到後方的魏軍大敗皆棄逃而去,大敗。

    總結:

    縱觀伊闕戰役,24萬韓魏盟軍被少於自己兵力數倍的秦兵打敗,可謂震驚。雖量多,然,多年的御秦敗戰令士氣低迷懼戰,各國都不想做前線先鋒冤大頭,臨戰內訌,又不諳地理。以為阻住秦一條北上路就高枕無憂,實乃錯矣。同心合力才有出路,各懷鬼胎怎麼能贏?而白起作為不敗戰神,最重要的是他對勢的判斷,總是找敵人勢最低的時候出戰!

    後記:

    此戰亦令人要想到六國被滅論:戰國的仗冷血殘酷,有些簡直就是為殺人而殺人,伊闕,長平都是這樣,白起是名副其實的人屠!六國不缺能臣勇將,但六國戰國後期的君主和秦國比起來,慘不忍睹,明白人少之又少,各人能力平庸也就罷了,簡直是專注敗家和坑爹,反觀秦國,即使君主能力平庸,但是中規中矩,也是守成之主,此消彼長,滅六國者非秦也,六國也。

  • 2 # 微史春秋

    韓魏聯軍貌合神離,各懷算計,被白起抓住機會,避實擊虛,各個擊破。

    對於伊闕之戰,《戰國策》已經有了最好的解釋:

    “伊闕之戰,韓孤顧魏,不欲先用其眾。魏恃韓之銳,欲推以為鋒。二軍爭便之利不同,是臣得設疑兵,以待韓陣,專軍並銳,觸魏之不意。魏軍既敗,韓軍自潰,乘勝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一、聯軍的貌合神離

    戰國時期,合縱連橫,但凡是聯軍都很難一條心,有統一的指揮,能協調一致的行動。

    伊闕之戰時的韓魏聯軍便是如此。

    韓魏聯軍以韓國為主力,但是韓國認為自己力量弱,不想讓自己的軍隊打頭陣做先鋒,而魏國認為韓軍很猛,應該作先鋒。

    伊闕之戰的還有西周君有關,“西周君武公背秦,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兵出伊闕攻秦,令秦毋得通陽城。”

    韓魏是響應周天子之令聯合勤王的,兩國並沒有一心要和秦國死戰的意思。

    韓魏兩軍都想讓對方作炮灰,心理各有算盤,貌合神離,這是致命的弱點。

    這個弱點就被白起敏銳地發現了,且抓住了機會。

    二、白起的各個擊破戰術

    白起是軍事大師,發現了韓魏聯軍的弱點,開始了避實就虛、各個擊破。

    韓軍是主力,白起不是碰到,而是先挑勢力較弱的魏軍下手,魏軍一觸即潰,韓軍也就軍心打亂,白起在猛追韓軍,最終獲得大勝。

    韓魏聯軍沒有統一行動,各自為軍,各有盤算,這樣的聯軍在當時都常見,列國彼此間勾心鬥角,盟友敵不過利益,所以基本上沒有真心實意的盟友,韓魏聯軍貌合神離也是必然的。

  • 3 # Mr君故

    伊闕之戰是秦昭襄王即位以後東出的第一次大戰,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戰,又因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而聞名於世。

    伊闕之戰的具體經過

    在伊闕之戰的前一年,秦昭襄王派向壽伐韓,攻取武始。同年白起也攻取韓國新城。

    公元前293年,秦國與韓、魏、及東周之間爆發伊闕之戰。

    白起因伊闕之戰升為國尉,後又升為大良造

    《史記》中記載的伊闕之戰的緣起存在矛盾,在《秦本紀》中是秦攻韓,而在《韓世家》中卻說是韓攻秦。比較秦、韓的兩國的國力,又考慮秦國東出的戰略,韓國自然不會去招惹強大的秦國,因此應為秦國攻打韓國。魏國出兵幫助韓國,伊闕又靠近東周洛陽,所以東周也派出少量軍隊來幫助韓國。白起是由魏冉向秦昭襄王舉薦而取代向壽作為主將攻打韓國的,《史記·秦本紀》載:(秦昭襄王)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虜公孫喜,拔五城。《史記》中記載的伊闕之戰過於簡略,只交代了交戰雙方、時間、地點及戰果,而並沒有交代具體的交戰細節。

    其它的史書也並沒有直接交代伊闕之戰的過程,但是在《戰國策·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繕兵》有間接的記載,那已經是在在長平之戰以後,秦昭襄王請白起領兵攻打邯鄲,白起拒絕。秦昭襄王和白起在那次談話中說起了三十多年前伊闕之戰的具體情況:

    (伊闕之戰)韓、魏相率,興兵甚眾,君所將之不能半之,而與戰之於伊闕,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斬首二十四萬。韓、魏以故至今稱東藩。”意即伊闕之戰,白起以不足12萬的兵力戰勝了韓魏聯軍,斬首24萬。伊闕之戰後,秦又數次攻打韓魏,以致魏國“予秦河東方四百里”,韓國“與秦武遂地二百里”,割地求和成為日後韓國和魏國的生存之道。

    伊闕之戰的具體細節,白起回憶道,“伊闕之戰,韓孤顧魏,不欲先用其眾。魏恃韓之銳,欲推以為鋒。二軍爭便之力不同,是以臣得設疑兵,以待韓陣,專軍並銳,觸魏之不意。魏軍既敗,韓軍自潰,乘勝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韓魏兩軍名為聯軍,實則各懷鬼胎。韓軍勢單力孤,不想先動用韓軍,魏軍則依恃韓國精銳,想讓韓軍打先鋒。韓魏兩軍爭利,又都想利用對方。白起正是看出了這一點,先在軍前佈置疑兵,我想應該是多樹戰旗,以壯大軍容,讓韓魏聯軍不知虛實而不敢輕易進攻。白起趁此機會明著與韓軍對陣卻不決戰,暗中組織一支勁旅繞到魏軍後方,突襲魏軍。魏軍猝不及防,軍心大亂而敗。而韓軍看到魏軍潰敗,自己軍心也已亂,再經白起進攻,也被擊潰。秦軍則乘勝追擊,斬首韓魏兩軍24萬。

    關於“斬首二十四萬”這個戰果,我是不大認可的,雖然秦軍素來被山東六國成為“虎狼之師”,按照秦國法律,戰後的賞賜要根據戰場上殺人的數目來定,但是秦軍兵力不足韓魏之半,不可能圍殲韓魏兩軍,只能大敗或者重創韓魏聯軍,因此二十四萬這個數目有白起虛報的可能,也是為了手下的將士多得賞賜。

    總結:秦軍之勝因與韓、魏之敗因

    一、白起高超的指揮藝術。故作疑兵,使敵軍不知虛實,而突襲魏軍,殺潰韓軍,又乘勝追擊,擴大戰果。

    二、秦軍作戰勇猛。商鞅變法之後的秦軍投胎換骨,幾乎所有秦人尚武好戰,白起言:“秦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不約而親,不謀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整個秦軍氛圍像家一樣,把將帥當作是父母,加上勇猛的作戰風格,焉能不勝?

    三、地理地勢優勢。秦軍此前已經佔領了宜陽、新城,秦軍進可攻、退可守,而伊闕靠近韓都新鄭和魏都大梁,退則國危。伊闕之地,兩山對峙而立,伊水從中而穿,兩山好似“門闕”,地勢險要,而秦軍又佔據著新城,在地理上佔據著優勢。

    四、韓、魏兩軍不合。韓魏都想利用對方而儲存自己的實力,勾心鬥角,各懷鬼胎,如此聯軍,又豈能勝?

  • 4 # 北疆同心聊歷史

    讓一隻猛虎駕馭一群狼,當然不難壓倒一群山羊。白起就是這隻猛虎,秦軍就是這群狼!而對手韓魏聯軍即便不是綿羊,也是不被逼到死角不反擊的山羊。

    白起能夠戰勝韓魏聯軍,秦軍能夠碾壓之勢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秦國善於把握形勢,並且能夠形成掃蕩對手的氣勢!

    對於一支軍隊來說,有沒有必勝的信念,以及無堅不摧的氣勢,是決定一場戰爭勝負與否的關鍵因素!

    想當初,齊魯戰於長勺之時,儘管齊軍兵強馬壯,但卻因為三鼓之後氣勢枯竭,反被實力弱於自己的魯軍擊敗!事後,魯君詢問曹劌為何能夠擊敗齊軍時,曹劌的回答便是因為齊軍氣勢已洩,而魯軍氣勢正盛,所以才會取得勝利!

    秦軍正是這種狀態!自商鞅變法之後,秦國便致力於發展耕、戰。以耕為戰提供物質保障,以戰為秦國爭取生存空間!從此之後秦國便轉變成了,事實上的軍國主義國家。整個秦國已然變成了一架戰爭機器,而且以軍功晉爵的制度,也為普通秦軍士兵提供了上升空間!於是在這種制度的刺激下,秦軍的戰鬥意志得以被充分調動!

    反觀韓魏兩國,儘管也有不俗的實力,也都位列戰國七雄的行列。而且還有“強弓勁管自韓出”的稱譽以及“魏武卒”的威名。更有昔日魏國強盛時,曾經打得秦國找不到北,連西河之地也盡被魏國奪取的光輝戰例,然而那都是過去式了!

    在秦國崛起為虎狼之邦,秦軍悍不畏死的壓制下,無論是橫亙中原的三晉,還是東方的齊、燕,或是南方的楚國,都能感受到秦國咄咄逼人的壓力!因此,在面對著秦國的擴張時,自然容易陷入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的窘境!所以,說一千道一萬,韓魏聯軍之所以會敗給白起,完全是因為輸在了戰鬥意志不如秦軍頑強,軍隊士氣也不如秦軍旺盛!在這種形勢下,儘管韓魏聯軍兵多勢眾又有什麼用呢?

    兵貴精,不貴多。將在謀,不在勇。論戰鬥力,韓魏聯軍不如秦軍。論指揮才能,韓魏聯軍的統帥也不如白起。在這種情況下,又怎能指望韓魏聯軍戰勝秦軍呢?而且到了秦王嬴政滅六國取天下時,六國的兵力遠多了秦國,可是結果又如何呢?還不是因為戰鬥意志不強,被秦國逐個吞噬了嗎!

  • 5 # 浮沉的歷史

    在《史記》中並沒有記載秦軍參戰的具體兵力,只記載了韓、魏聯軍規模是二十四萬。但是根據《戰國策》的內容:“韓魏相率興兵甚眾,君(白起)所將之,不能半之。”判斷秦軍為韓、魏聯軍的一半就是十二萬人。

    僅從雙方兵力對比看,二十四萬韓、魏聯軍對十二萬秦軍處於絕對優勢,一般來說秦軍是很難戰勝人數眾多的韓、魏聯軍。但是秦相魏冉推薦的白起使戰局發生了鉅變,最終擊敗了韓、魏聯軍,秦軍能夠擊敗韓、魏聯軍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出其不意,以攻為守。原本韓、魏聯軍是準備發動對秦國的攻擊,在伊闕地區集結做準備工作,白起在擔任秦軍主帥後決定線下手為強,主動攻擊韓、魏聯軍。這一招雖然是險棋,但是卻可以使秦軍從被動挨打轉為主動進攻,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而且韓、魏聯軍自認為人數遠大於秦軍,根本想不到秦軍有膽量主動攻擊他們,因此聯軍也就放鬆了警惕,為日後的戰敗埋下了伏筆。

    二、韓、魏聯軍為聯合部隊,在戰場上並不齊心。在開戰之前兩軍還在爭論,究竟是人數多的魏軍打前陣還是裝備精良的韓軍打前陣,韓、魏兩軍都不想在戰爭中有太大的消耗。

    在秦軍攻擊聯軍大營的時候,魏軍是先遭受到了秦軍的攻擊,但是韓軍卻沒有及時的支援魏軍,導致了魏軍的大敗。在魏軍戰敗後,韓軍也是勢單力孤無力抵擋秦軍的攻擊。韓、魏聯軍全軍覆沒,被秦軍斬首二十四萬。三、白起在開戰之前,還用了疑兵之計。秦軍佯裝攻擊韓軍,實際上則是在暗地裡集結了精銳之師主攻魏軍。不出白起所料,魏軍見秦軍打的是韓軍而放鬆了警惕,導致秦軍殺到陣前是魏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伊闕之戰是一場教科書式的戰鬥,白起充分摸透了和利用了敵軍的弱點,化被動為主動以弱勝強擊敗了韓、魏聯軍,是白起一生中最經典的一次戰例,也是其成名之戰。

  • 6 # 歷史方位

    伊闕之戰是戰國時期的著名戰例,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戰。初出茅廬的白起,僅率領10萬秦軍經過一天一夜的鏖戰,就打敗了韓魏聯軍24萬人,敲開了秦國東出的大門。白起為何能夠大敗數倍於秦的韓魏聯軍呢?首先,我認為這歸功於白起正確的戰術,他以小部隊吸引韓軍,白起親率主力採用大迂迴大包抄、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策略,迂迴突襲魏軍,並對韓魏聯軍各個擊破。其次,魏武卒重灌行進,缺乏靈活機動,在面對秦軍時,韓魏兩軍相互觀望,當魏軍遇襲後,韓軍不僅救援不利而且作壁上觀。另外,秦軍能夠巧妙利用地形,化被動為主動。在主帥應戰態度方面,白起對此戰謹慎小心,而公孫喜根本沒有對初出茅廬的白起足夠重視。

    從秦國到秦朝,秦孝公商鞅變法開其先,秦惠文王縱橫捭闔承其續,但秦一統天下真正的奠基人卻是秦昭襄王。伊闕之戰就是秦昭襄王東出大策中,橫亙在函谷關外的第一道難關。秦昭襄王任用新人白起攻打魏韓,試圖以此為東出大策奠定基石,白起攻下韓國新城之後便將矛頭對準洛陽城外的伊闕。伊闕之戰是秦國曆史上一個關鍵節點,伊闕之戰的勝利,敲開了秦國東出的大門,從此秦軍東出勢不可擋。此後,列國逐漸淪為秦國的刀下魚肉,面對秦國的虎狼之師,列國雖合縱卻不能傷秦分毫,以至於秦無亡矢遺鏈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但是,在伊闕之戰中,白起僅率領10萬秦軍,為何能夠大敗魏韓24萬聯軍呢?

    伊闕是函谷關外魏韓兩國要塞之地,也是秦國東出中原的必經之地。伊闕地勢複雜,兩側是綿延起伏的山嶺,中間是狹窄的山谷,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兵家必爭之地。但是,秦軍不僅數量上不佔優勢,而且魏韓聯軍封鎖伊闕要塞,按照兵法秦軍似乎毫無勝算。那麼,白起是怎樣破解伊闕殘局呢?

    秦軍方面,戰略戰術正確首先,白起採用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戰術

    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面對伊闕這樣一個易守難攻之地,白起深知,如果與韓魏聯軍正面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因此,善於打破常規的白起,採用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應對魏韓聯軍。白起先讓部下率領小部隊秦軍,大張旗鼓地緩緩進入伊闕山谷。這部分秦軍,每個人拿著好幾個秦國軍旗,向山谷中擂鼓吶喊,一旦韓國軍隊追上,便向山谷外撤退。果然,韓軍見狀窮追不捨,離開了應當駐守的戰略要地。而白起親自率領秦軍主力,神不知鬼不覺地摸上山樑,採用大迂迴大包抄的策略,繞到魏軍側後方發起猛烈進攻。由於魏軍毫無準備,因此很快便被秦軍殲滅,魏軍統帥公孫喜也兵敗被殺。韓軍見狀頓時手足無措,既沒有及時回援魏軍,又沒有采取正確的突圍方法,很快也被秦軍前後夾擊而殲滅。

    其二,大遷回大包抄,靈活機動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迂迴包抄,避實就虛。白起在伊闕之戰中,先分化瓦解再繞後包抄,而後各個擊破。觀察白起的軍事生涯,我們會發現,白起將大迂迴大包抄用得淋漓盡致。他在著名戰役長平之戰中,就採用大迂迴大包抄的策略,率軍跳躍式繞到百里石長城,利用地形將趙括率領的趙軍圍困在長平。伊闕之戰中繞道攻擊魏武卒,是此戰最關鍵的一環,秦軍必須要做到靈活機動而又悄無聲息,倘若這個環節出了問題,秦軍很有可能被包圍在此。白起的大迂迴大包抄,成功地擊潰數倍於秦的魏武卒,而後對魏韓聯軍各個擊破。

    其三,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春秋時期的戰爭,大多都是類似於“約架”的小打小鬧,戰爭的目的只是為了炫耀武力以揚國威。但是到了戰國時期,戰爭的殘酷是無法想象的,經常一場戰爭就會有數萬人甚至數十萬人的傷亡。因為戰國時期,諸侯逐漸從爭霸走向兼併,從分裂走向統一。因此在戰國時期,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攻城略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打殲滅戰。白起最善於打殲滅戰,幾乎他每場戰役都會導致敵軍的全軍覆沒,甚至在長平之戰中,趙國舉國男子大多在長平被白起殲滅。白起在伊闕之戰中,就採用的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他將韓趙聯軍拆散後,對韓魏聯軍各個擊破。白起的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策略,高效地擊潰了魏韓24萬聯軍,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韓魏兩國的軍事實力。

    韓魏聯軍方面,戰略戰術失誤,自身亦有缺陷首先,魏武卒重灌行軍,笨重遲緩

    在戰國初期,魏國的魏武卒是令諸侯膽寒的存在,魏武卒以彪悍善戰著稱。魏武卒的選拔標準極其嚴格,每個魏武卒都必須能穿三重甲,能拉開二十石的弓箭,並且頭戴厚重的頭盔手裡拿著劍和戈。按照這樣的標準,每個魏武卒都被重重的鎧甲包裹,被沉重繁多的武器所拖累,在戰場上怎麼能靈活機動呢?相比於魏武卒的重灌鎧甲,秦軍卻是輕裝上陣。秦國士兵一般頭帶頭巾,身披輕甲,在戰場上,很多秦國士兵為了能夠靈活機動,往往赤膊上陣。

    另外,魏武卒軍團以車戰聞名於世,吳起為魏國建立了重灌戰車軍隊,這種重灌戰車曾經在戰國初期重挫秦軍。春秋時期到戰國早期,戰爭往往以車戰為主,兩軍交戰戰車優先,兩軍點到為止。但是到了戰國以後,隨著兼併戰的展開,列國逐漸減少了戰車的比例。在伊闕之戰中,魏武卒的重灌戰車到了伊闕山谷,根本發揮不出來優勢。24萬韓魏聯軍,再加上陣前的重灌戰車,在狹窄的伊闕山谷之中不僅無法施展,而且還會阻礙步兵的作戰。

    其二,韓魏相互觀望,錯失良機

    當白起率軍來到伊闕之時,卻陷入了深深的疑惑,韓魏聯軍駐紮在伊闕山谷中,面對秦軍卻按兵不動。到底是有埋伏還是另有隱情,白起一時也難以琢磨。白起派出密探調查後才發現,原來是韓魏兩軍都不願意衝鋒在前,都希望儲存自己的實力。魏國希望韓國衝鋒在前,韓國卻認為魏國軍力強應當作為先鋒,兩軍在秦軍陣前陷入了內爭之中,韓軍最終不情不願地當了先鋒。韓魏兩軍的徘徊不前,給了白起充足的部署時間,韓魏兩軍也因此錯過了與秦一決高下的大好時機。

    其三,魏軍遇襲,韓軍作壁上觀

    在戰國時期,秦國曾經遭遇多次列國合縱攻秦,但都化險為夷,這很大程度上因為列國聯盟並不牢固。在伊闕之戰中,韓魏聯盟也是一樣,在開戰之初韓魏兩軍便相互推諉,都想儲存自己的實力。當韓軍被引開之後,白起親率秦軍奇襲魏武卒營地,魏軍由於毫無準備死傷慘烈。此時回過神來的韓軍,居然坐視魏軍被全殲,也沒有及時回援救魏,最終也被白起全殲。如果魏軍遇襲的時候,韓軍及時回援救魏,韓魏兩軍前後夾擊,伊闕之戰勝敗也未曾可知。因為伊闕之戰,韓魏兩軍都是傾國之力,僅僅魏國的兵力就高於秦國,秦國全殲魏軍是需要時間的,這段時間韓國救魏時間上是足夠的。但是,韓國並沒有這樣做,最終導致了韓魏傾國之兵,悉數戰死伊闕的慘劇。

    地理上,秦軍巧妙利用地形,化被動為主動,韓魏聯軍卻陷入被動首先,地形狹窄,韓魏聯軍施展不開

    天時不如地利,在行軍作戰中,地形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伊闕山谷的地形對於韓魏聯軍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伊闕山谷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兵家必爭之地。但是,這樣的地形對於韓魏聯軍卻非常致命,因為韓魏24萬聯軍都擠在狹窄的伊闕山谷之中,韓魏兩軍優勢完全施展不開。對於魏軍來說,不僅魏武卒是重灌鎧甲,而且戰車也是非常厚重,在這樣狹窄的伊闕山谷中,魏武卒的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相比於魏軍的步兵和戰車,韓軍則以弓弩兵為重點。但是弓弩這樣的武器,在山谷之中完全發揮不出在平原作戰時的效果,因此韓軍只能以短劍和秦軍硬拼。

    其二,秦軍繞後,爭奪有利地形

    在戰爭中,獲得有利的地形是戰爭勝利的關鍵要素。但是,如果沒有有利的地形該怎樣,難道任人宰割嗎?對此,白起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白起的軍事思想是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沒有有利地形就奪取有利地形。在伊闕之戰中,倘若白起與韓魏聯軍正面對抗的話,秦軍毫無勝算,因為伊闕之地是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塞。對此,白起另闢蹊徑,他選擇繞開山谷大路,繞到魏軍側翼的高地對魏軍發起猛攻。秦軍就如同從天而降一般,席捲了整個魏軍營地,魏軍統帥公孫喜還沒回過神來,就被白起俘虜而殺。這一仗中,白起爭奪有利地形的思想,給後世兵家很大啟迪。

    從雙方主將應戰態度方面首先,初出茅廬的白起步步為營,謹慎小心

    伊闕之戰時,白起還只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將領,幾年前他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兵。白起從一個小兵做起,在戰爭中不斷立功升爵,秦昭襄王的舅父魏冉發現了白起的軍事才能,把他舉薦給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最初並沒有多麼看重白起,只是因為舅父魏冉的一再舉薦他才破格提拔了白起。他並沒有意識到,舅父為他舉薦的年輕人,將來會成為讓諸侯談之色變的武安君。因為魏冉的舉薦,白起做了庶長奉命攻打韓國新城,白起並沒有費多少力氣就拿下了新城,白起的名字也第一次寫進了史書之中。

    白起作為初出茅廬的年輕將領,他絲毫沒有驕傲自滿的情緒,而是在戰爭中步步為營,小心謹慎。當他進去伊闕山谷的時候,看到韓魏兩軍徘徊不前,並沒有貿然進攻敵軍營地,而是派出探子不斷觀察敵軍動態。這樣小心謹慎、氣定神閒的性格是一個優秀將領必備的軍事素養,也是戰爭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韓魏聯軍主將公孫喜大意

    相比於秦將白起的步步為營,小心謹慎,韓魏聯軍統帥公孫喜就顯得大意了。首先,韓魏兩軍在人數上對秦軍具有壓倒性優勢,不僅是公孫喜,韓魏聯軍其他將領也都認為,此戰聯軍佔據人數和地形的優勢,秦軍必然潰敗。其次,白起作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將領,此時韓魏聯軍並無一人知曉他的來歷,因此公孫喜對秦軍統帥白起根本不放在眼裡。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兩軍交戰,輕敵是兵家大忌,尤其是對白起這樣的年輕將官,韓魏根本不瞭解他,即使人數數倍於秦也不能大意。

    總結:

    伊闕之戰是秦國東出的關鍵之戰,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戰。這一戰的勝利,打開了橫亙在函谷關外的大鎖,秦國東出的浪潮勢不可擋。這一戰中,白起為什麼能夠大敗兵力數倍於秦的韓魏聯軍呢?我認為,首先,白起採用了分化瓦解,迂迴包抄等正確的戰術。其次,韓魏聯軍在戰略戰術上存在著失誤,韓魏兩軍本身也存在著缺陷。在地理上,白起能夠佔領有利地形,化被動為主動,而韓魏聯軍卻因為地形陷入被動。從雙方主將應戰態度方面,秦將白起步步為營,謹慎小心,但是韓魏聯軍統帥公孫喜卻大意輕敵,致使兵敗被殺。這些原因對於秦國的以少勝多,有著重要的影響。

    秦國奪取了伊闕之戰的勝利,魏韓門戶大開,秦國藉助伊闕通道,在數年內連續攻佔魏韓多座城池。魏韓再也不能將秦國封鎖於函谷關內,秦國幾代君主東出函谷的夢想一步步變為現實。

  • 7 # 香茗史館

    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伊闕之戰可以說是他的成名之戰。秦國自商鞅變法崛起之後,自秦昭王時期不再困守函谷關以西,開始積極謀求東出,而韓魏兩國無疑便成為了秦國的首要攻打物件。面對秦國攻打,韓魏結盟共同抵抗,意識到危機的東周也趁機出兵,結果被白起避實擊虛、逐個擊破,以十二萬秦軍大敗魏、韓、東周二十四萬聯軍。

    秦國遠交近攻,韓魏東周聯手抗秦

    戰國中期,齊秦兩國共為東西兩大強國,齊國與韓魏結盟先攻楚國,後攻秦國,甚至一度攻破函谷關,迫使秦國求和。然而,齊、韓、魏的聯盟最終因孟嘗君出逃齊國而產生裂痕,秦國則藉機與齊國修復關係,開始推行遠交近攻之策。

    周赧王十九年(前296年),魏襄王魏嗣和韓襄王韓倉先後去世,韓國、魏國國內局勢因政權交替而產生動盪,秦昭襄王決定趁機東出,攻打韓魏兩國。周赧王二十年(前295年)秦攻魏國奪取襄城,次年秦又兵分兩路攻打韓國,秦將向壽奪取武始,左庶長白起則攻佔新城。

    韓國不敵之下,連忙向魏國求援,魏國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魏昭王立即派公孫喜率領魏國大軍前去助戰,韓魏聯軍向前線進發的同時,岌岌可危的周天子也派出軍隊,三方共同組成二十四萬大軍。

    見韓魏東周聯軍竟然還敢發動反攻,秦昭襄王在魏冉的舉薦下,升任白起為左更,接替向壽出任主將,率領秦軍十二萬抵禦聯軍,伊闕之戰就此爆發。

    白起避實擊虛,二十四萬聯軍灰飛煙滅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白起率領的十二萬援軍和魏將公孫喜率領的魏、韓、東周二十萬聯軍先後抵達前線,雙方在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陣)形成對峙局面。

    伊闕此地地形奇特,其實並非天然形成,而是昔年大禹在此處鑿山疏通河水,從山脈之間硬生生鑿出了一條通道,從而使得兩座山峰相對而立,遠觀似乎如天然門闕,又因伊水自兩山之間自南向北緩緩流過,故稱伊闕。

    如下圖所示,伊闕地勢極為險要,雖然南北兩端地形開闊,便於大軍展開,但兩山之間卻較為狹窄,只是山間河水長期流淌沖刷出來的一條狹窄峽谷而已,大軍透過極為困難,因而雙方對峙良久,誰也不敢輕易發動進攻。

    聯軍方面,東周基本是個打醬油的角色,軍隊其實主要以韓魏兩國為主,而魏國此時雖然已經不復戰國初期之雄風,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與韓國相比,魏國無論是兵力還是軍隊戰鬥力,都要強盛許多,而韓國軍隊則相對較為單薄。

    於是,韓國主將暴鳶便希望戰鬥力更強的魏國軍隊能夠出任先鋒,而聯軍主帥公孫喜卻認為,魏國出兵本就是幫助韓國抵抗秦軍,再加上韓國軍隊裝備有強弩、堅甲、美盾、青銅頭盔、鐵幕,戰鬥力同樣不容小覷,因此堅持認為韓軍應該充當聯軍先鋒。《戰國策》對此有載“韓孤顧魏,不欲先用其眾。魏恃韓之銳,欲推以為鋒”。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白起派出大量斥候探聽聯軍虛實,結果不僅得知了韓魏兩軍主將之間的矛盾,而且得知了韓魏兩國軍隊分別安營紮寨,韓軍在前、魏軍在後的佈置。針對這一情況,白起果斷制定了避實擊虛、逐個擊破的策略。

    白起先以少量疑兵佈於陣前,多以旌旗和飄帶立於陣前,擺出一幅要對韓軍發動猛攻的假象,韓軍見狀連忙整軍備戰,並派人通知後陣的魏軍,結果導致聯軍主要精力被吸引到了正面。與此同時,白起則率領秦軍主力繞至聯軍後方,突然對自後對魏軍發動了進攻,魏軍毫無防備之下倉促應戰,結果迅速被衝破營壘,各軍只能各自為戰。

    魏將公孫喜眼看魏軍就要崩潰,連忙向前陣的韓軍求援,韓國主將暴鳶心裡本來就有氣,再加上自己正面的秦軍旌旗飄揚、陣容威嚴,哪裡肯回軍援救,只是回覆信使,“我軍也遭到了猛攻,此時自顧不暇,哪裡還有多餘軍隊前去增援。”

    魏軍戰鬥力本就不及秦軍,又是倉促應戰,在沒有韓軍增援的情況下,迅速陷入潰敗之中。直到後陣魏軍開始潰散,韓軍主將暴鳶才意識到上當,連忙調整部署應對後方攻來的秦軍,然而哪裡還來得及,在側翼完全暴露的情況下,倉促調整之下不過是自亂陣腳。結果,還不等韓軍調整完畢,後陣的秦軍便迅速殺到,而他們正面的秦軍同時發動猛攻,韓軍在前後夾擊之下,迅速潰敗。

    韓魏聯軍潰敗之下四散而逃,秦軍則緊追不捨,結果秦軍不僅全殲韓、魏、東周聯軍二十四萬,擊殺聯軍主帥公孫喜,而且順勢攻佔了伊闕及五座城池。

    此戰過後,韓魏兩國門戶大開,加之主力軍隊喪失一盡,兩國再也無力抵擋秦軍的東出,從周赧王二十四年(前291年)至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年),秦軍接連攻打韓魏兩國,先後攻佔韓國的宛、葉、鄧和魏國的軹、河雍、蒲阪、皮氏、河內郡等地。

  • 8 # 多多編輯部

    韓魏聯軍都不肯做前軍和秦軍正面消耗,都想儲存實力,秦軍賺到韓魏聯軍的空隙,佯攻韓軍大營,麻痺魏軍,然後實攻疏於防範而想自保的魏軍,一戰則聯軍破,再戰則聯軍潰,一虛一實,打得有人數優勢的韓魏聯軍大敗。

  • 9 # 葛大小姐

    古代四大名將:白起、項羽、徐達、韓信,白起位列四大名將之首,號稱“人屠”。白起是秦國人,在伊闕之戰中嶄露頭角,以12萬兵力斬首韓魏聯軍24萬人。

    白起能夠戰勝韓魏聯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韓魏聯軍面對的是白起,而且是初出茅廬正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滿血白起。

    伊闕之戰,正是白起第一次以組建的身份去指揮戰鬥。本來就是死神下凡的白起得到這樣的機會,怎麼可能不施展盡平生所學,這就可憐了韓魏聯軍,因為他們面對的敵人,是日後為秦國開疆拓土,攻略城地,指揮過鄢郢之戰,長平之戰和華陽之戰這種史詩級戰役的“人屠”。

    秦國自從得到巴蜀之地後就頻頻東進侵犯韓魏。長年的戰爭更使得韓魏的領土被秦國佔去了三成成。韓魏都明白,這樣下去,虎狼一般的秦國早晚要滅掉自己,因此韓魏君主一直在等待著一個機會,等待著能夠收回丟失的土地,不至於成為亡國之君。

    公元前293年,秦國爆發叛亂,十萬秦軍不得已只能在國內平叛,一定程度上造成秦國邊境空虛。韓魏期盼這一良機多年,怎可輕易放過,於是組成聯軍,集合數十萬軍隊大舉進攻秦國,發起著名的“伊闕之戰”。

    伊闕,位於今天洛陽龍門,古詩號稱“天子門戶”、中原要道,也是秦國東出中原的必經之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伊闕地勢非常險要,伊水向北自兩座遠望彷彿門闕的大山中間流過,所以稱為伊闕。秦國佔領了這裡,進可以攻韓魏,退可以扼守函谷關。這樣一來,白起就有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地勢。所以不得不說,白起之所以能夠大勝,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讓他佔盡了優勢。

    而且白起領導的秦軍,在經過了商鞅變法的磨鍊之後,戰鬥力大增,正是士氣如虹。

    其次,白起也不愧為千年來絕無僅有的軍事天才。白起站在伊闕的緩山坡上,眺望韓魏聯軍。當他看到聯軍的部署情況後,嘴角揚起了笑容。白起能夠看到,韓魏兩軍雖然名義上一同抗秦,但兩方又都不願先出兵,這個所謂的“聯軍”只是互相觀望而已,並不願當先主動出擊。兩軍搖擺不定,失去了共同出擊的戰略條件,這就使得韓、魏聯軍的弱點完全暴露在白起眼前。

    好吧,既然你不攻擊,那也就是說你已經失去了任何威脅。白起當機立斷,決定採取避實擊虛的作戰策略,先以少量兵力鉗制聯軍中較強的韓軍,再乘魏軍不備,使用主力主力猛攻相對較弱的魏軍,在戰略上為這場戰爭取得先決條件。毫無疑問,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只能倉促迎戰的魏軍迅速潰敗。

    韓國軍隊知道魏軍大敗亦是大驚,軍心動搖士兵譁變,慌亂中側翼暴露出來,遭白起引兵夾擊潰敗而逃。白起乘勝追擊,這才有了秦軍最終全殲韓魏聯軍24萬餘人的史詩級大勝。

    再次,白起能夠打贏這場戰爭,還有一個直接原因,那就是當時的齊、楚兩國並沒有參戰,這才讓秦國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放開手腳與韓魏聯軍一戰。

    總之,經此一戰,秦國迅速奪取韓魏大部分地區,使得魏韓兩國只能割地求和。戰後,韓國精銳損失殆盡,秦國卻以不可抗禦之勢,為其東出崤函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而這次戰爭還有另外一個最大的受益者,那就是白起。他以一個足以記入史冊的殺神之姿,終於走上歷史舞臺,開始走向自己最輝煌的一段人生。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事實上,伊闕之戰秦國和韓魏聯軍雙方的參戰人數直到現在還是個謎。

    這場大戰,韓魏聯軍一共被斬首24萬人。所以才有了白起的12萬人打敗了韓魏聯軍的24萬大軍的說法。但是,韓魏聯軍是被斬首了24萬人,這並不代表韓魏聯軍的總兵力就只有24萬人,而僅僅代表了至少有24萬人,或者更多。

    秦昭襄王說過,這一戰白起殲滅了兩國的主力精銳。我們由此推測,韓魏兩國應該是在伊闕之戰中投入了傾國之兵力。這樣說起來的話,兩國的聯軍總數,大機率不只有24萬人,甚至更多得多也是極有可能的。

    反過來說,既然韓魏聯軍的軍隊數量無法確定,那麼史書中記載的秦軍“不能半之”,顯然也不能只認定為12萬,或許也要多一些。

    所以,如果簡單地下結論說伊闕之戰雙方的總兵力為秦軍的12萬人對韓魏聯軍的24萬人,這種說法是否也有些不妥呢?

  • 10 # 春秋硯

    伊闕之戰對戰國中期的影響巨大。透過此戰,秦國掃平了東出函谷關的障礙,將星白起冉冉升起,成為各國畏懼的戰神。

    魏國與韓國則遭受重創,兩國主力盡失,此後再也沒能恢復與秦抗衡的能力,只能卑躬屈膝,在大國間左右搖擺。

    此戰是白起第一次擔當重任。以10萬對24萬,在劣勢兵力下,他敏銳地找出韓魏聯軍的漏洞,一仗成名。他的成功,除了自身的能力外,與商鞅變法後秦國整體實力的崛起、以及出色的外交手段都有密切關係。

    一、秦已從戰國之初的弱國,變成一流強國

    戰國初期,七雄中秦國的實力即使不是最弱,也是最弱的之一。早年,魏國首先變法強盛,軍事上將秦國按在地上摩擦,河西之地被佔,只能在西部邊陲遙望中原。

    秦孝王用商鞅變法,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一系列組合拳使得秦國迅速扭轉頹勢、強大起來。數十年後,終於收回了河西失地。

    秦惠文王殺商鞅而不廢其法,收巴蜀更是增厚了家底,到秦昭襄王之時,秦國已經成為一等的強國,在軍事上,長期的軍功爵制度深入人心,以人頭數來封爵的規則,使得戰場上秦兵人人爭先。秦國銳士的單兵實力已讓東方六國畏懼,只待傑出的武將登臺,造就不世出的武功。

    二、秦國雖強,還沒有碾壓六國的能力

    昭襄王時,秦不斷地向東擴張,趙、魏、韓都燃起了戰火,武遂、穰城、蒲阪、晉陽、封陵、襄城,三晉故地一座座城邑落入秦人之手。在南方,楚國也受到秦軍的打擊,丟失了十多座城邑。

    各國被秦國的擴張引發了恐懼,積極籌劃應對之策,合縱成功。齊、韓、魏、趙、宋五國伐秦,經三年苦戰,擊敗秦軍,迫使秦歸還韓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

    這次戰敗使秦國認識到自己的實力還不足以碾壓各國,飯還要一口一口地吃。在此之後,秦國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外交活動,根據自己的戰略,選擇結盟、棄盟的時機,與軍事行動相互配合,最終達成瓦解反秦聯盟、將對外軍事行動阻力最小化的目的。

    秦國的首要目標是打擊韓國、魏國,開啟自由出入中原的通道,並以此為跳板,南攻楚,北伐趙,東抗齊。但要蠶食韓、魏,齊、楚、趙必定出兵相助,秦國必須對其進行分化

    1、楚國垂沙新敗,自顧不暇

    齊、秦兩強對峙,突破口卻在楚國。由於不斷受到秦國的進攻,韓、魏倒向齊國,而齊楚之間也是聯盟。

    為擺脫不利局面,秦著意拉攏楚國,與之聯姻,並歸還了楚上庸之地,換得楚國與齊國背盟。並在齊國報復楚國之際,楚抵押太子橫為質,秦出兵相助。

    但是其後不久,太子橫在秦國因私鬥殺死秦大夫,私逃回楚國,秦楚聯盟破裂。

    公元前302年,孤立無援的楚國面對四國的討伐,齊將章子、魏將公孫喜、韓將暴鳶率領三國聯軍與楚將唐昧對峙於垂沙,楚軍大敗,加之隨後的內亂,很長時間內都自顧不暇。

    2、齊國因國內變故,被秦拉攏

    齊國是東方大國,當時的實力不在秦國之下。公元前298年的五國伐秦,帶頭大哥就是齊國,齊國名將匡章率領聯軍甚至打破了函谷關。不解決與齊國的關係,秦國的攻韓、攻魏都難以成功

    因此,秦國改變與趙和好、抵禦齊國的政策,積極改善與齊國的關係,秦國派遣涇陽君前往齊國作人質。五國攻秦後,秦國依舊加以隱忍,對齊示好。

    公元前294年,齊國貴族田甲劫持了齊愍王。事敗後,孟嘗君被齊愍王所懷疑,出逃到魏國為相,從而導致了齊愍王的不滿,秦國及時抓住機會遞上橄欖枝,齊魏聯盟解體

    3、趙國一心滅中山,與秦聯盟

    中山國在河北中部,幾乎將趙國一分為二,是趙國的心腹之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後,軍事力量大增,但要想進一步發展,首先就要吞併中山。為此,秦、趙結盟,雙方互有所需,秦國想利用趙國牽制齊國,趙國則要穩住秦國,避免兩線作戰,全力攻打中山國

    楚國新敗沒有餘力,齊國內亂調整對外關係,趙國忙於自己的事情。有能力援助韓、魏的國家在秦國的或打或拉之下,暫時都不會對韓、魏伸出援手,這是個寶貴的視窗期

    三、良好的環境下,戰神大展神威

    前294年,秦軍攻韓,秦將向壽奪取武始,左庶長白起奪取了新城。韓國急派使臣赴魏求援。韓、魏唇亡齒寒,魏王命大將公孫喜領兵馳援。

    前293年,丞相魏冉推薦白起為主將,秦軍10萬在伊闕與以魏將公孫喜為主帥的韓、魏、東周24萬聯軍對峙。魏軍主將公孫喜、韓軍主將暴鳶都是百戰之將,但兩者卻各懷私心。

    韓軍較少,暴鳶希望魏軍能先投入作戰。而公孫喜則以為韓軍的裝備好,弩強,甲堅,應該打頭陣。

    白起查看了韓魏兩軍的佈陣,韓軍居前,魏軍錯後,不成一體。於是,白起以少量疑兵大張聲勢,擺出要進攻韓軍的架勢。而以主力繞道聯軍後方,向魏軍發起了突然襲擊

    措手不及的魏軍,被壓縮在狹隘的區域倉促應戰,陣形還來不及展開,就受到了致命的打擊,主帥被殺,慘遭屠戮。

    魏軍速敗,韓軍的側翼隨時會受到攻擊,暴鳶來不及調整,就受到了秦軍的左右夾擊,韓軍士氣已失,一觸即潰

    秦軍乘勝追擊,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攻佔伊闕,奪取魏城數座及韓國安邑以東大部分地區。

    結語:

    伊闕之戰,秦軍大獲全勝。韓、魏兩國則精銳盡失,被迫獻地求和。

    白起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在這一仗中嶄露頭角。他率領虎狼之師,敏銳地捕捉到稍縱即逝的戰機,摧枯拉朽般消滅了優勢兵力的韓、魏聯軍。

    白起的勝利還由於有強大的後盾,秦國強大的經濟實力使得後勤糧草無憂,強悍的秦兵使得命令得以強有力地執行,出色的外交保證了韓、魏聯軍為孤軍,不必為阻援分心。

    伊闕戰後,韓、魏兩國門戶大開,再無獨立應對秦國的能力,秦軍東進之路就此洞開。

  • 11 # 古今談笑間

    伊闕之戰是發生於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這場戰役非常重要,因為伊闕的地理位置特殊,是秦國向中原東進的的必經之路。而且這場戰役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戰,白起在此戰中全殲韓魏二十四萬敵軍,充分展現了他出色軍事才華。白起之所以能打贏這場戰役,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白起優秀的軍事能力

    白起一生有過七十餘場戰爭,從未有敗績被封為武安君。最出名的有伊闕之戰,打開了秦國東進的道路;長平之戰,殲滅趙國四十餘萬人,使得秦軍長驅直入,攻入邯鄲,若不是范雎從中阻攔,秦國一統天下的時間還會提前。白起對敵我雙方的綜合實力判斷的十分準確,而且擅長殲滅戰,力求殲滅敵方的有生力量,這種戰術在當時也是很超前的。

    2.秦國的虎狼之勢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走上了稱霸天下的道路。隨著一代代秦國君主的開疆拓土,四處征戰,經營內政,貫徹法制。秦國到秦昭王的時候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對中原虎視眈眈,國內人才濟濟,白起正是在這個時候為秦國效力,才使他一身的軍事才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為秦國立下了不世之功。

    3.韓魏聯盟的脆弱。

    戰爭中韓,魏兩國不能團結一心對抗秦國,個自都想保全自身的實力,順便消耗另一個國家的兵力。所以號令不能統一,將士不肯死戰。這一點被白起利用,被白起從側翼偷襲,死傷慘重。

    白起被後世稱為“殺神”,又叫“人屠”。所以說,雖然白起戰功赫赫,可是有句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在白起顯赫戰功的背後,是近兩百萬的屍山血海。他本人最後也因功高震主被賜死,沒有得到善終。不知道算不算報應。到現在民間還有一種叫“白起肉”的小吃(豆腐),可見老百姓對他的痛恨。

  • 12 # 使用者67724358697

    其實原因很簡單。

    秦發源地甘肅,陝西不過是當年東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秦王仁厚,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秦王滅六國,靠的是割地,真正攻城的有幾個?

    人屠白起敗壞秦王名聲,被秦王直接賜死。

    秦王嬴姓趙氏,秦王殺白起是為趙報仇;白起死後,秦王四十年未攻趙。

  • 13 # 舊時樓臺月

    伊闕之戰使“殺神”白起一戰成名,這場戰爭在歷史上擁有著重要的地位,伊闕之戰中白起帶領十萬秦軍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打通了秦國的疆域向東擴充套件的必經之路,壓制住了六國的反撲。白起之所以能夠大敗數倍韓魏聯軍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個方面。

    從內部原因上來說,首先,白起是一個領導能力極高的將領,其次,當時秦國軍隊相比於其他國家軍隊來說在作戰能力極強。

    從外部原因上來說,伊闕之地地理形勢特殊,秦軍佔據了地理優勢,另外當時的聯軍只有韓趙兩國,其他國家也並未參與這場戰爭。

    一、伊闕之戰的過程

    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和韓襄王先後離世,自此兩國陷入了局勢動盪時期,兩年後秦昭王派兵攻打韓國,奪取了韓國的兩個城鎮。韓國聯合魏國對秦國進行反攻,與此同時東周也加入了韓魏聯軍。

    公元前293年,白起被任命為主將帶領10萬秦軍士兵與24萬聯軍抗衡。伊闕地勢險要,位於洛陽南,是秦國想要向東進軍的必經之路。

    韓魏聯軍中,韓國的軍隊戰鬥力較低,所以韓國主將暴鳶希望魏國盟軍可以先打前鋒,當時的魏軍主將是公孫喜,他希望韓國可以當前鋒,打頭陣。於是兩軍之間產生了間隙。

    白起趁此讓小部分士兵先同韓軍作戰,讓韓軍以為秦軍主力正在攻打。之後,將自己的精銳主力繞到聯軍後方,稱魏軍不注意發起攻擊。漸漸的韓國軍隊得知這一訊息之後,軍心大亂,秦軍乘勝追擊 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佔領了伊闕及附近的五座城池。

    二、伊闕之戰秦軍勝利的原因

    (一)內部原因

    (1) 地理環境優勢

    伊闕一帶,兩山對立,中間伊水橫流,位於洛陽城的南側,靠近魏國和韓國的首都大梁和新政。秦武王四年,攻下了宜陽,宜陽過去是韓國的土地,地處崤函道,這個地方軍事價值極大,進可攻退可守。宜陽距離伊闕也很近,當時秦軍佔據了這一地理優勢後,如虎添翼。

    (2)秦國國力強盛

    戰國初期,魏國透過變法成為了當時的七國之首,“魏武卒”更是戰鬥力極強,在戰國初期魏國佔領了秦國的河西之地,但是秦國對此無能為力。

    商鞅變法時期,秦國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桑,使秦國迅速強大了起來,收回了河西之地,在奪回巴蜀之後,秦國的家底更為豐厚,在秦昭襄王時期,秦國已經成為了當時的一等強國。

    (3)秦軍戰鬥力極強

    秦國位於西部地區,常年要與侵擾邊境的少數民族作戰,因此秦軍形成了強勁的作戰風格。

    商鞅變法時期,所實施的賞罰分明和“軍功爵制度”更是加強了秦軍作戰的積極性,當時的《秦律》規定“能得甲首一者,當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在這種法制度的支援下,秦國軍隊兇猛無比,令“關東六國”聞風喪膽。

    (4)秦國的外交政策

    當時秦國的力量雖然已經壯大,但是還沒有碾壓六國的能力,秦昭襄王時期,秦國不斷向東擴張,趙國、魏國、韓國都受到了秦國的壓制,各國對秦國的壯大都產生了恐慌,於是形成了“合縱”,在齊、韓、魏、趙、宋五國盟軍的經過三年苦戰,終於擊敗秦軍,秦國被迫歸還韓、魏封地。

    但是秦國並沒有就此覆滅,而是忍辱負重展開了一系列有效的外交活動,瓦解了反秦聯盟。

    (5)白起個人能力強

    白起是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是“兵家學說”的代表人物,他生平指揮了70多場戰役,從沒有失敗過。據梁啟超考證,戰國期間共死傷戰士200萬人,而其中有一半都因白起而死。

    白起極其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策略。他在作戰前往往會進行精確的謀劃,無論是雙方的軍事、政治、還是第三方國家有可能採用的手段都在他的謀劃中,無一不中,這讓他能夠在戰前“即可知勝敗”。司馬遷曾稱讚他“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在伊闕之戰中,他迷惑了聯軍,進而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在長平之戰中,他佯裝失敗誘惑敵人,而後採取了包圍戰術,全殲敵軍。

    (二)外部原因

    在秦國與還未聯軍作戰的同時,其他國家並沒有趁機參與戰爭。這也是秦軍能夠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知道雖然當時的秦國勢力極為強大,但也不足以一舉殲滅其他六國。由此可見當時的外部原因極其重要。

    (1)楚國自顧不暇

    楚國是戰國時期的一個“一流大國”,在秦國對“關東六國”產生威脅時,楚懷王曾擔任過聯合伐秦的“合縱長”。但是當時的楚國和秦國之間是有聯姻的,楚懷王對秦國的態度也並不明確,面對這種局勢,秦國開始對楚國實行恩威並重的策略。

    楚國和秦國是東西的兩個大國,中間夾著齊、魏兩國,秦國在向東擴張時就必須要對齊、魏發動進攻,這兩個小國為求自保,依附於楚國。在齊國拉攏楚國時,秦國的掌權者宣太后“厚賂於楚”還建立了兩場政治聯姻,秦楚兩國的關係走向了友好新局面。

    公元前303年,秦國發兵攻打韓、魏,兩國對於楚國的背叛十分痛恨,於是便聯合齊國一起去討伐楚國,楚國請求秦國支援,秦軍出征後,其他三國立刻退兵而回。

    公元前302年,韓魏兩國和秦國進行了“臨晉會晤”。而此時在秦國當人質的楚國太子,因矛盾殺了秦國的一個士大夫,自此秦楚兩國關係破裂。

    次年,秦國派兵攻打楚國,齊、韓、魏也在此時對楚國發動攻擊。楚國大敗,國內一片動亂,在這種情況下楚國自顧不暇,更不要說參與伊闕之戰了。

    (2)齊國被秦國拉攏

    齊國實力也甚為強勁,公元前298年的“五國伐秦”就是由齊國帶頭的,在齊國名將匡章的帶領下,聯軍打破了函谷關。秦國深知如果不改善與齊國的關係,那麼之後的軍事活動都難以成功。

    在“五國伐秦”以後,秦國十分隱忍,頻頻對齊國示好。還將涇陽君送往齊國做人質。

    當時齊魏交好,齊愍王被貴族田甲所劫持,事敗之後,齊愍王懷疑是孟長君所指使的,於是他便下令捉拿孟嘗君,孟嘗君逃到了魏國,還擔任了宰相,這件事使齊魏聯盟開始破裂,秦國及時抓住了這個機會,與齊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3) 秦國與趙國建立聯盟

    “胡服騎射”以後,趙國的軍事實力大大增強,但是,與趙國接壤的中山國,大大影響了趙國的發展,於是趙武靈王在改革完成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吞併中山國。為此避免秦國趁機擾亂,趙國與秦國建立了聯盟。

    總之,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哪個國家去幫助韓魏聯軍,各國都在忙於自己的事情,秦軍藉助這個短暫的“空閒期”,一舉殲滅了韓魏聯軍。

    總結:

    白起之所以能夠擊敗數倍的韓魏聯軍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內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從這場戰爭中可以看到白起作戰能力之高,他在作戰的時候,並不侷限於雙方軍事力量。這也告訴我們,軍事戰爭是一件複雜的事情,涉及到經濟、外交等多種領域。

  • 14 # 舟舟說歷史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繼位。在宣太后和魏冉的幫助下穩定了政權。秦昭襄王想要向東進攻進入中原,而阻擋他進入中原的諸侯國就是韓魏兩個國家。

    公元前294年,白起擔任秦軍攻打韓國的左庶長,成功打下新城。此戰以後,白起升至左更。在公元前293年,秦國再次攻打韓國的伊闕,魏冉舉薦白起為伊闕之戰的主將。韓國向魏國求救,魏國國君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於是派公孫喜擔任魏國的主將協助韓國。最終白起大勝韓魏聯軍,白起一戰成名。白起能打贏伊闕之戰有三個原因。

    1.秦國將士勇猛

    秦國的將士善戰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秦國人以打獵為生,身手矯健,有著很強的體力。第二秦國自商鞅變法確立了二十等級軍功爵位制度,士兵獲得爵位的唯一方式就是軍功,在這種制度的作用下,秦軍英勇善戰,提升了秦國軍隊的總體作戰能力。

    2.白起本人能力高超

    白起在伊闕之戰時,面對韓魏的24萬聯軍冷靜分析策略。因為探子來報說韓魏一直沒有出兵,由此他判斷出韓魏聯軍肯定內部不合,總體上軍隊是貌合神離的。他還了解到,韓國軍隊在前,魏國的軍隊在韓國軍隊的側後翼。所以他派出一隊人馬,拿了很多的旗幟,作為疑兵來迷惑韓軍。韓軍判斷不了秦國人數,又因為畏懼秦國,只能做好作戰的準備。而就在這時,白起率軍直接攻打側翼的魏國軍隊。魏國軍隊猝不及防,魏軍主將公孫喜被俘虜,魏國軍隊被殲滅。

    3.韓魏聯軍輕敵

    韓魏聯軍因為自己人多勢眾,人數比秦軍多了一倍還多。又因為秦國前往韓魏之地,以為他們會很疲勞。兩者加起來,韓魏聯軍認為自己戰勝秦軍的機會很大,所以過分輕敵,導致最後輸掉了這場戰爭。

    白起伊闕之戰勝利以後,韓魏兩國實力開始衰落,抵擋不住秦國的進攻,秦國於是攻佔了韓魏幾十座城池,秦國也由此打開了東出之門,向著統一中原之路出發了。

  • 15 # 尚宮女史

    提起戰國名將白起,大家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傷亡慘重的長平之戰,而其實,白起的成名之戰是伊闕之戰。這一戰中,白起斬首24萬,這個資料就和長平之戰中斬首45萬一樣,資料可能存在作假,但仍舊讓人心驚。

    白起的活動期基本都集中在秦昭襄王時期,也正是這對君臣對秦國的開疆擴土立下了汗馬功勞。白起應該是平民出身,在秦國實行軍功爵制後,白起在戰場上以一個普通小士兵的身份不斷建立軍功。

    到了公元前294年,白起被當時的權臣魏冉推薦擔任左庶長,並第一次擔任將領領兵攻打韓國的新城,不久取得戰爭的勝利。

    白起的這次勝利刺激了韓國,韓國向鄰國魏國求援,而唇亡齒寒,秦國的東進對東方六國都沒有好處,因此魏國答應出兵支援韓國,共同抵抗秦國的東進,而秦昭襄王則派左更白起領兵攻打韓、魏聯軍,於是就有了著名的伊闕之戰。

    《史記》對這一戰的記載比較簡略:“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

    也就是說,白起領兵攻打韓、魏聯軍(還有部分東周軍),戰於伊闕,其結果就是韓魏大敗,白起斬首24萬,還斬殺了魏國的大將公孫喜。這一戰同樣是以少勝多,是白起殲滅對方有生力量的慣常做法。

    那麼,這樣的一場大戰,韓魏兵力在兩倍秦兵的基礎上卻打出這樣的結果呢?

    《戰國策》中有一句話說的比較好:“韓孤顧魏,不欲先用其眾。魏恃韓之銳,欲推以為鋒。”韓魏之間雖然組成了強大的同盟軍,但他們之間的心卻是不齊的。

    正如戰國時期秦國的東進明明有東方六國的阻隔,卻依舊攻滅了六國。東方各國數次合縱,卻往往因為各有各的心思而做不到齊心協力。

    在伊闕之戰中,韓軍認為自己兵力較弱,因此希望魏軍擔任先鋒,主動進攻,而魏軍則認為韓軍弩強兵銳,因此希望韓國擔任先鋒,主動進攻秦軍。其實大家就是都想儲存實力,誰也不願意做出頭鳥,損兵折將。而白起正是利用了聯軍的這個特點,採取各個擊破的方式擊敗了聯軍。

    白起先是針對兵少的韓軍採用了故佈疑陣的策略來迷惑韓軍,牽制住韓軍之後,白起領主力大軍出其不意從後側圍攻魏軍,魏軍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潰敗而散,看著魏軍潰散,韓軍也沒了打的心思,隨即潰敗。

    當然這是韓魏聯軍戰敗的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自然是秦軍的強大。秦國自商鞅變法後開始實行軍功爵制,秦之銳師是當時最為強大的軍隊,再加上白起作為主將,組成了一支擁有強悍戰鬥力的軍隊,在這樣的一支隊伍進攻下,韓魏聯軍是很難獲勝的。

    而在秦軍強大起來的同時,實際上韓軍也好,魏軍也好,早就已經沒落了,魏國是戰國初期第一個強大起來的諸侯國,魏文侯帶領魏國成為當時的一大強國,但隨著魏文侯的去世,魏國就開始走了下坡路,更是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後沒落。

    而韓國本身在整個戰國時期就不怎麼強大,更不用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頹勢不可避免,可以說,韓國還沒有強大就已經沒落。

    伊闕之戰中,秦軍攻佔了伊闕外加五座城池,並繼續渡過黃河攻取了韓國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白起可謂是一戰成名,很快就被授予國尉的官職。

    公元前292年,白起擔任大良造,再次攻打魏國,並奪下魏國的大小城邑六十一座等等。在伊闕之戰後的三四年時間內,白起和司馬錯攻下了韓魏的很多城池。

    可以說,經過白起這一戰後,韓魏兩國元氣大傷,勢力範圍越來越小,已經越來越沒有能力與秦國一戰,唯一與秦國一戰的就是北邊的趙國,趙國在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之後,軍事能力增強,戰鬥力提升了好幾個點。

    但趙武靈王靈王去世之後,趙國也在逐步衰落,只不過與秦國還是可以一戰的。魏韓之外,秦國東進的最大阻礙就是趙國,所以也就有了後來的長平之戰以及那45萬的死亡。

    這一戰直接導致趙國衰落,秦國東進之路基本沒有什麼阻礙了,而白起的作用似乎也走到了盡頭,尤其是長平之戰中和長平之戰後白起的表現,直接導致了他的死亡。

    雖然白起死了,但秦昭襄王時期的秦國卻達到了真正的拓地千里,為後來秦始皇攻滅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就這一點來說,白起對秦國是功不可沒的。

  • 16 # 狼的影子716

    從古至今,所謂的“聯軍”一慣都是“形臉心不聯”,所有參加聯盟的國家,個個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本來國家有大有小,出兵人數自然不同,而出兵打仗,纛旗一升,則耗國家億萬孥幣,兵源,糧草,甲仗,被服,兵器,醫藥,馬匹,戰車等等,哪一樣不要花錢?於是乎,兵還沒出就開始分斤掰兩,吵成一鍋粥,你出了多少人,我帶了多少糧,他提供了多少地方等等;要打仗了,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誰都不想打頭陣,誰都想跟在後面撿便宜;仗還沒有打起來,就開始盤算戰後的利益如何分配,你想要這個地方,他則死活不肯,你覺得自己的兵多,他覺得自己功大,你想索賠軍費,他想割據城池,戰國七雄時代,山東六國組織了很多次聲勢浩大的聯軍,但是每一次都被秦國打的灰頭土臉,割地賠款,就是因為這些所謂的“聯軍”每一次都沒有齊心協力過,每一次都是你看我,我看你,狼上狗不上的,白起面對這樣一群所謂的“聯軍”,縱有百萬也不會畏懼的。

    《大秦帝國》劇中,對於這一點有很形象的詮釋,除了“聯軍”本身的弱點以外,白起的戰爭指揮藝術,秦國的後勤保障能力,秦軍出色的戰鬥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大秦帝國》中借用廉頗之口,對秦軍的戰鬥力做出了極為中肯的評價;秦軍步兵厚重,車戰凌厲,騎兵靈活,幾乎沒有什麼明顯的短板,更重要的是在“軍功爵祿制度”激勵下的秦軍士兵,對於戰爭的渴望,對於軍功狂熱使得他們成為一群悍不畏死的戰爭機器,每戰必人人爭先,即使是寡不敵眾也死戰不退,對於他們來說,敵軍士兵的首級就是他們發家致富,獲取爵位和財富的至寶,只要腦袋砍的多,無名小卒也可以封侯拜將,白起帶著這樣的軍隊出征,無異於帶著一群吃人的虎狼,在這樣的軍隊面前,六國聯軍人數再多也只是待宰的羔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沒有被老師輕視甚至歧視而導致一蹶不振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