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玉東20
-
2 # 三峽孬張
俺來作靠譜回答:非核打擊,三峽大壩絕無潰壩之憂。即使發生核戰,亦有“預警放水”時間,專家肯定:三峽工程戰前放水,7天足夠。
多年前我曾以記者身份,就三峽潰壩問題專訪過人防專家殷之書先生。他說:當初選擇壩址沒選在南津關,而是在三鬥坪,這對戰時潰壩真是太有利了。如果選在南津關,潰壩後真不得了。僥天之倖,從蓮沱到南津關有20 公里峽谷,還轉了3 個90度的彎,把潰壩的最大洪峰流量大大地削減了,從一百幾十萬削減到二、三十萬秒立米,對限制下游潰壩洪水災害起了關鍵作用。現三峽大壩正常執行情況下,汛期庫水位為145 米,入庫流量為56700 秒立米(10 年一遇)時,大壩全潰洪水下洩,透過荊江分洪,沙市最高洪水位是44.96 米(堤頂47 米,保證水位45 米),可保無恙;倘若入庫流量達到60000秒立米,潰壩分洪後,沙市水位將達45. 63 米,但仍低於堤頂1.37 米”。
戰爭導致潰壩,洪水總是有限的,相對暴雨形成的洪災而言,也是小的,水災地區的洪水持續時間,只二三天,淹及範圍不會持久擴大。如果是大壩半潰或區域性潰決,其淹及損失還要小些。
簡而言之:戰前預警放水,降低庫水位執行,是確保下游安全之上上策,亦是眾多軍事專家之共識。
三峽毀了,就是相當於核攻擊中國,確實下游六省變成一片澤國,攻擊三峽的也必須吃幾十顆氫彈!沒得商量,不需要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