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精彩在路上f

    回答這個問題,要結合陳壽的《三國志》這本史書,看一看它和《三國演義》有何不同,你就能明白是否尊劉抑曹……

    一、怒鞭督郵的不是張飛,而是劉備。張飛字益德,而不是演義裡的翼德。

    二.陳宮不是因為曹操殺了呂伯奢一家才離開曹操的,而是因為曹操殺了名士邊讓。更沒有說出那句經典語錄:寧肯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

    三.溫酒斬華雄,不是關羽哦!華雄是被孫堅殺的,劉備和公孫瓚沒有參加討伐董卓,更沒有三英戰呂布。

    四.曹操在赤壁之戰並不是一敗塗地,而是收穫了大批地盤,包括荊州的一部分土地,雖然被火燒,也可以算是滿載而歸。

    五.諸葛亮的主要工作是行政管理和後勤服務,不是前線指揮,諸葛亮在三國志裡,劉備活著就沒帶過兵,那些神乎其神的戰役有很多跟他並沒有關係,或者就不存在,包括草船借箭。後期諸葛亮帶兵也是中規中矩,沒有演義裡那麼神。

    六.過分神話趙雲,趙雲一輩子只是個親衛隊長,也沒有單獨領兵。

    《三國志》在描寫人物的時候採用的是春秋筆法,在整個人物的描寫方面將人物的每一個特點都描寫了出來,比如寫關羽張飛,既體現出他們勇猛過人的一面,又對他們的失敗進行了反思。三國演義在人物的描繪方面就是臉譜化嚴重,劉備一味的仁慈,張飛一味的暴躁,這些是藝術手段!

    因此,答案不言而喻……

  • 2 # 中華統一促進會

    三國演義,事發於漢末,其時正是劉漢天下,曹操聯袁紹等18路諸侯聲討董卓,恢復漢室,而天下響應,進而立於漢之廟堂之上,後在漢招賢納士,進擊袁紹而實力日益壯大,挾天子以令諸侯,然,曹操仍尊漢而不敢擅越。

    東吳,曹魏,蜀漢雖三地爭雄,然都明面上尊漢,至曹操逝世,曹丕始篡漢為魏,東吳孫權稱吳國,劉備於成都稱帝,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重新建立漢朝,繼續東漢大統,年號“章武”。

    曹魏是漢末天下紛爭群雄之一,然勢力卻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奪劉漢正統之政權,所以說本身就是尊劉的,非是抑曹。這也是一千多年封建王朝一脈相承的,如果尊曹抑劉,那後面王朝,篡權謀逆就是合法化了,天下紛爭將永不寧日。

  • 3 # 樗寮

    《三國演義》當然是尊劉抑曹。白手起家的劉備幾乎見證了三國初的歷史大事件,基於此三國的故事以蜀漢為主線,但文學作品還要有所寄託有所表達,這是一種精神。一個人按照自己的信念去努力奮鬥,亂世中踐行著仁義,可以以寡敵眾,以弱抗強,寧願奔波不取宗室之地,寧願為兄弟報仇傾一國之力,也可以舉國託人。可現在有人覺得其一生奔波事終無成,其仁義下是偽善,其對手更應該被尊重。如果沒有曹操,曹魏之士依其家族依舊是世家大族,如果沒有劉備,關張黃趙等將淹沒於亂世,這就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的追先帝之殊遇。要是以成敗論,三國都歸了晉。但五千年演義中只有一片桃園結義,創業可以三顧茅廬,其下屬也可以七進七出的拼命,這是亂世最後的浪漫,是作者的寄託和表達。

  • 4 # 宗貳堂

    《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是有別於正史的。它在被創作出來的過程裡面,是會帶有作者的個人情感在其中的。只要你看過一遍,你就能感受書中強烈的“擁劉反曹”也就是“尊劉抑曹”的情感傾向。作者的觀點很明確:夫天下者,漢家之天下也。所謂漢家者,劉家也。所以,作品裡面一直所說的,都是稱曹操為曹賊。只要你認真去看這本書,在閱讀的過程裡面,你會對蜀漢一支特別感興趣,心情會隨著其興衰成敗而波瀾起伏。在曹操頭痛不已,甚至病死的時候,你會鼓掌支援。

  • 5 # 唐寶楨

    東漢末年天下形式分崩離析,國家急需要安定人民需要統一。從這個意義上來將,這個時期的只要是利於國家統一的我們都能稱為英雄。從表面上來看卻實有尊劉抑曹的意思,其實公道自在人心褒貶後人自知。

    受多年正統思想的的影響,中國人心目中總是認為天下姓劉不應該姓曹。就是說姓劉的就算是白痴也是正統,外姓再能幹也不能越位。其實凡是推動國家統一的都稱為英雄,孫權是英雄劉備是英雄曹操更是英雄。曹操一人統一了北方是三國之中勢力最強的,而劉備是相對弱小的。中國人一直是比較同情弱者的,劉備又是滿口的仁義道德對人謙卑禮賢下士。其實,禮賢下士的又何嘗知劉備一人,孫權也是禮賢下士,曹操更是禮賢下士。

    曹操是名至實歸的漢相,而劉備打著大漢皇叔的旗號。我們看問題總是曹操為大漢江山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立下不世功勳,而劉備卻是打著皇叔的旗號為自己拉山頭佔地盤。這就像我們有些父母一樣,在身邊的天天茶湯飯水、衣食住行父母卻不滿意。在外面的子女,回來看一看就感覺好。因為曹操在統治中心做好事是應該,你但凡有些差錯就會招來唾罵。反觀劉備在外面卻是一片的讚揚聲。

    看待歷史我們要有大歷史觀,以客觀公正的態度來看。褒貶功過自在心中,見仁見智吧!

  • 6 # 藺化林

    不應簡單地“尊劉抑曹 ”。人們常常談到《三國演義》“尊劉貶曹”,有人還把這稱為“封建正統思想”。事實上,“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早在宋代就比較廣泛。當時,有關三國的各種文藝作品很多,但總的基調,便是“尊劉抑曹”,羅貫中只是順應廣大民眾的意願,繼承了這種傾向。羅貫中之所以“尊劉”,並非簡單地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而是由於劉備一開始就提出“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口號,為恢復漢家的一統天下而不屈奮鬥,不懈努力,被宋元以來具有民族思想的廣大群眾所追慕。同時,劉備的“仁”、軍師諸葛亮的“智”、大將關羽張飛等人的“義”,也都符會當時社會的主流意識,也附合羅貫中的道德觀。這兩方面的原因,使得羅貫中把劉備集團理想化而予以熱情歌頌。另一方面,羅貫中之所以“抑曹”,是因為曹操作為“奸雄”的典型、不僅不忠於劉氏王朝,而且常常殺戮百姓,摧殘人才,作品對其惡德劣行的描寫大多於史有據,並非有意“歪曲”。

    但《三國演義》並沒有簡單地“尊劉抑曹”,對曹操統一北方的巨大功績,對他在討董卓、擒呂布、掃袁術、滅袁紹、擊烏桓等重大戰役中所表現的非凡膽略和智謀,以及曹操善於識人用才,羅貫中都作了肯定性的描寫,並沒有隨意貶低。

    由此可見,“尊劉貶曹”主要反映了廣大民眾對封建政治家的選擇,具有歷史的合理性;但對此不應作片面的理解,更不應將“尊劉抑曹”簡單化。

  • 7 # 漫談Q先生

    全文尊劉抑曹思想特別嚴重!

    長坂坡大戰,曹操打得劉備丟盔棄甲,拋妻棄子。丟盔棄甲損兵折將也就算了,拋妻棄子簡直是奇恥大辱。羅貫中卻處處維護劉備集團,不惜筆墨重點描述趙雲七進七出救阿斗,張飛斷頭橋一聲吼嚇退曹軍,給讀者的感覺像打了勝仗一樣。而此時把關羽不在場說了又說,暗含劉備失敗與關羽不在場有關係。

    再舉一例:益州之戰,劉備內心絕非不想要,而不是拋不開面子所謂“不忍奪同宗基業”。如果他真的不想,揮師西進時怎麼會帶走了幾乎出關羽外的所有大將?最後還找了“龐統背鍋”設計這一出好戲,羅貫中真實“用心良苦”啊!

    宣告:本人也喜歡劉蜀集團,只是就事論事。

  • 8 # 識海泛舟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古典歷史文化小說的突出代表,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不是歷史,羅貫中作為小說的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會加入很多文學手法而且會帶有一定的主觀立場,整部小說讀下來,我認為《三國演義》確實是尊劉抑曹的,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政治立場的表現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軍閥割據的情況比比皆是,雖然很多集團首領名義上為漢臣,實際上都是各自佔山為王,做自己的土皇帝,經過大小几次戰役後最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就是我們熟悉魏蜀吳三分天下。

    《三國演義》中一直都是帶有批判的立場來描寫曹魏勢力的,1.首先對於集團領導人曹操的描寫就是偏負面,早年先是專門描寫了曹操殺害呂伯奢一家進而說出了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名言,給大家一種自私殘忍的印象,後面包括殺楊修睡夢殺人都是著重表現出曹操奸詐多疑的性格特點。2.對曹魏集團的政治策略”挾天子令諸侯“的負面評價,認為曹操”託名漢相,實為漢賊“,整部小說最後其他勢力反對曹操都是以除賊復漢為口號的。

    相反,對於劉備集團《三國演義》中一直是以正道表現的,1.對於領導人劉備的描寫就是十分宅厚仁義,並極力宣傳劉備是漢室宗親,以及對待兄弟的手足情深,對待百姓的不離不棄,對待將領的關心愛護的描寫都是把劉備的仁義表現到了極致。2.對於蜀漢的政治立場也是持肯定態度的,認為蜀漢政權擊敗曹操統一天下是為了興復漢室,匡扶天下,無論是劉備三分天下還是後面諸葛亮出師北伐都是以此為政治口號的。

    但是說句個人觀點,天下大亂漢室明顯不可復興,那麼蜀漢就一定是正道,曹魏一定是有罪的嗎,其實不然,那個年代興復漢室只是口號而已,那些集團領導者哪個沒有自己的野心,所以《三國演義》中對蜀漢的描寫明顯是正面於曹魏的。

    人物戲份的描寫

    《三國演義》之所以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物的塑造,三國中塑造出了一大批能人志士英雄豪傑,但是畢竟小說篇幅有限,因此在人物戲份的分配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領導人來說,這點上其實相差不多,對於曹操和劉備的描寫都是比較多的,畢竟這是三國兩個主要領導人,且曹操歷史上確實是一位傑出的領袖因此沒有太多區別。

    武將描寫,這點上其實差距是十分巨大的,曹操手下其實也是猛將如雲,但是《三國演義》中的描寫都是偏帶過和簡單接受的,基本上都是隨軍征戰或者作為對方對手形式出現,而對蜀漢名將的描寫是十分細緻和不惜筆墨的,關羽張飛自不用多說很多故事流傳至今廣為傳誦,整個小說中的武將論知名度能和關張二位相比的估計也就只有趙子龍了,無論是”截江救阿斗“還是最為經典的”七進七出長坂坡“都是作者花了很多篇幅去寫的,其他的幾位將軍如黃忠魏延馬超也都是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的。所以從這點上看確實比較偏向於蜀漢。

    謀士的描寫。這一點總體上來說兩邊都是給到了重視,畢竟三國最大魅力在於謀略,因此謀士必然是三國的主力,這點上對於曹魏集團的謀士的描寫也是很多的,荀彧郭嘉賈詡等主要謀士都是描寫了他們的主要謀略和表現的,但是也是由於確實劉備集團厲害的謀士幾乎沒有所以也不能過分杜撰,但是僅諸葛亮一個人,至少在《三國演義》中的光芒是可以蓋過所有其他謀士,甚至是劉備和曹操,尤其是後期對於諸葛亮的北伐的失敗也是描寫的十分讓人扼腕嘆息,可以看出作者還是希望諸葛亮北伐成功的。

    從人物描寫的角度來說,也是偏向於蜀漢集團的,連魯迅先生也這樣評價過《三國演義》,”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因此,綜上分析,無論是對雙方政治立場的態度,還是集團人物的描寫,《三國演義》這部作品都是擁劉反曹的。

  • 9 # 老吳在江湖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可謂是集奸詐、多疑、殘忍於一身的亂世梟雄,而劉備的形象卻是仁慈、真誠、寬厚集於一身的亂世名主。歷史上,無論是才能、智慧,還是用兵、治國,曹操都不在劉備之下,那麼,羅貫中貶曹究竟是何原因? 先分析一下“尊劉貶曹”思想的形成過程。“尊劉貶曹”的思想萌芽於三國時期。曹操在政策的實施中大量使用嚴刑厲法,以法家為指導思想,與傳統儒家政治思想、道德標準相悖,加之大規模地鎮壓異己,曹操在世時便引起同時代人的非議。裴松之註解《三國志》對“尊劉貶曹”思想的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裴松之為《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作注時,大量引用吳人所作《曹瞞傳》及孫盛的《雜記等,在豐富《三國志》內容的同時,也揭露了曹操的好奸詐和殘暴。這成為後來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塑造曹操形象的基本依據。唐朝時“尊劉貶曹”的思想得到進一步發展。唐代安史之亂使強盛帝國一蹶不振,士人的政治理想在社會現實中破滅,唐人對“奸臣”安祿山的痛恨也影響到其經歷相似的曹操,故唐人對曹操顏為不滿。 “尊劉貶曹”思想在宋朝時已相當鮮明,並深入人心。宋朝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可能只是一個特例。司馬光書中雖以曹魏為正統,只怕心裡也不太願意。而北宋很快被金人所滅,南宋又始終被金、元所威脅,呼喚正統的聲音又一次高漲。朱熹從儒家正統角度出發,在《通鑑綱目》中將蜀漢視為正統,以朱熹的身份和影響力,幾乎在史書上為曹操的“算逆”定論。其實在宋朝時,“尊劉貶曹”的思想在民間也很鮮明。蘇軾《東坡志林》中記載北宋時說書人說三國故事的情形:“聞劉玄德敗,顰蹙而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暢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 “尊劉貶曹”的傾向在元末明初最明顯。羅貫中從自己的政治理想出發,加上長久以來的傳統影響,在創作《三國演義》時表現出“尊劉貶曹”的思想。由此,曹操便幾乎成為“好雄”的代名詞。羅貫中貶曹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迄今,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斷,歸納起來大概有四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羅貫中貶曹是出於封建正統思想。歷史學家郭沫若、翦伯贊都持此觀點。郭沫若在《替曹操翻案》等文中指出:自宋以來,在所謂“正統觀念”確立後,曹操這位傑出的歷史人物卻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國演義》風行後,差不多連三歲的小孩都把曹操當成壞人,當成一個粉臉的奸臣,這實在是對歷史的一大至曲。 《三國演義》是本好書,我們並不否認,但它所反映的是封建意識,我們就更沒有辦法否認。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根據這種意識來評價人物,並不是存心至曲。但是今天,我們的意識不同了,“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曹操寬柱地徴了一千多年的反面教員,我們要替他恢復名譽。 翦伯贊《應該替曹操恢復名譽》一文認為:在否定曹操的過程中,《三國演義》的作者可以說盡了文學的能事,《三國演義》簡直就是曹操的“謗書”。《三國演義》的作者不是沒有看過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之的《く三國志>注》。他看了、両且看得很存組。他知道曹操並不如他說的那樣壞,那樣愚盡無能,但是為了宣傳封建主義正統歷史觀,他就肆意歪曲歷史、貶斥曹操。因此,只有打倒《三國演義》,才能為曹操翻案。 第二種觀點認為,羅貫中貶曹旨在暴露其道德的喪失。當代學者劉知漸、程一中和譚洛非等人持此看法。劉知漸《羅貫中為什麼要反對曹操》一文指出,“尊劉抑曹”思想其實反映了人們對道德的渴望。文章認為羅貫中塑造曹操形象,既寫他非凡的軍事政治才能,也寫他的極端利己主義。《三國演義》透過曹操形象,刻畫出統治階級的殘暴本質。程一中先生《重提舊案說曹操》一文說,《三國演義》的貶曹傾向源頭古老,從古至今,人們在看到曹操歷史功績的同時,也沒有掩蓋他的酷虐奸詐。 揭露曹操的酷虐奸詐,正是歷史上人民反暴政的生動體現,決不是簡單地為了宣傳“正統”。羅貫中“仁政”思想,而不是封建正統史觀,羅貫中筆下的貶斥曹操是出於儒家的“王道曹操是“好雄”而不是“奸臣”。譚洛非先生《歷史、道德評價的悖理與傳統文化心理》一文也認為,《三國演義》貶曹是道德的需要,即曹操不講仁義道德,只講權術機詐,而這些發展到極致,必然是殘暴和姦詐,故羅貫中批判曹操不講信義仁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好惡。 第三種觀點認為:羅貫中貶曹的原因是其要在作品中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因此,一切故事、人物的塑造都需要圍繞這一核心進行。羅貫中的政治理想是什麼呢?透過《三國演義》可以知道,他將劉備塑造成一個理想的“明君”講究封建綱紀、愛民如子、仁義道德、愛情人オ等,而作為反襯,自然要塑造一個與之對立的人物,這個人自然就是曹操,這就是“貶曹”的原因。 他把曹操描寫成“奸臣”:奸詐、刻薄、謀逆、殘暴、為滿足私慾不擇手段等完全是為了襯托劉備。但他不能迴避的是,歷史上曹操畢竟相當有才華和能力,因此在寫曹操“壞”的同時又不忘表現其卓越才幹,這樣的處理手法就使得曹操的形象豐滿,有血肉,充滿立體感。 第四種觀點認為“羅貫中貶曹”是個誤解,羅貫中並沒有貶曹的傾向。因為《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給人的印象是東漢末年叱吒風雲的政治家、軍事家,是有志於除殘去穢、定亂扶衰、統一北部中國的英雄。羅貫中之所以過多描寫他的缺點,是為賦予他多方面的、色彩分明的英雄性格。 《三國演義》既沒有“歪曲歷史”、“醜化曹操”,當然也就不存在為什麼貶曹操等一系列問題了,只不過是因後人帶著感情色彩去品讀原著、評價歷史人物的緣故罷了。

  • 10 # 將門府

    說到《三國演義》就不得不提《三國志》,兩者不同是《三國志》是一本記錄歷史的傳記,《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一本是寫於晉朝,一本寫於明朝。三國演義中許多在百姓流傳的故事是在宋、元時代,距離三國時期也有好幾百年。年代不同,作者所受的思想和社會約束也是不同的,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一本是寫歷史,一本只是一部小說。那麼《三國演義》到底有沒有尊劉貶曹呢?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畫質圖片

    我想大部分讀者是認為有這個觀點的,在《三國演義》中裡面的主角是以劉備,諸葛亮,關羽等等為主的蜀漢集團,這幾個人物在中國人心目中都有極高的地位,而書中也有寫道一些讓我們喜歡的英雄人物像趙雲、黃忠、馬超等等。作者在書中為主角劉備刻畫出一個愛民如子,施仁政,忠義的形象。桃園三結義劉、關、張三兄弟為光復漢室,兄弟齊心同心協力,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劉備愛才為趙雲長坂坡怒摔阿斗,為了成全徐庶的孝道,劉備更是一送再送。等等這些行為都能夠深深抓住讀者的心,讓我們不知不覺中去喜歡劉備。而曹操的奸雄形象,寧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人生哲學,並且對於手下的殘酷等等,這些行為讓讀者去厭惡曹操,進一步去喜歡劉備集團。我想作者對於曹操的態度應該是貶低的。那麼作者為什麼要尊劉貶曹呢?

    首先,三國故事在宋元的時候就非常流行,很多故事在書中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可以說尊劉貶曹的思想在那個時候已經被廣大百姓接受的,而作者作為一個寫書人,在收集材料的時候,必然知道現在讀者的興趣點在哪裡,所以作者在寫作的時候就不可能按照實際的歷史來寫需要去迎合廣大讀者的觀點和慾望。

    其次,作為寫書人,在書中必然也要有立場,有褒有貶,切合讀者的心裡都是喜歡弱者勝強者,貶低強者。書中從董卓到袁紹再到曹操,無不是都給予貶低,就像是現在遊戲中,過了一關又一關,有反派才可以顯示主角的厲害。

    最後,中國傳統小說普遍存在義氣,三俠五義無不是如此,三國演義也不能另外。劉皇叔忠義與仁愛不僅獲得手下將領的和百姓的心,更是獲得作者和我們讀者的心,我們沒有理由不喜歡他,在亂世中有一個這樣的人,我們會欣賞他的才華,能力。有一個人為了你,三顧茅廬,為兄弟舉國大軍報仇,重視你的才華三番五次勸降,這樣的人我們沒有理由不喜歡。既然讀者喜歡,作者也就沒有理由不尊劉貶曹。

  • 11 # 暴走老莊

    《三國演義》一書作者羅貫中,書始於元末至正二十六年,成書明初洪武三年之後。書中給人明顯的“抑曹尊劉”的痕跡,這與作者的的生平和當時社會的主流思想有非常大的關係。

    羅貫中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農民起義軍張士誠幕府作賓。起事稱霸的張士誠是滅元功臣。第二年在羅貫中的建議下,張士誠打敗了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的進攻。同年,張士誠的弟弟兵敗被元朝俘虜,張士誠只好投降。降元后,張士誠貪圖享樂。到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看到元朝沒落,又再次稱王。包括羅貫中在內的許多幕僚都建議暫緩稱王,但是不被採納。劉亮、魯淵等人紛紛離去,羅貫中自此對張士誠失去了信心,返回老家太原。由此經歷,羅貫中本人對華夏正統還是非常看重的。

    《三國演義》中,對東漢末年國家的分崩離析的形式,作者本身並沒有太多的將原因歸罪於東漢朝廷本身,而是更多的歸罪於宦官亂政和軍閥割據。

    再看後期三足鼎立局勢,曹魏為第一大陣營,無論軍事、經濟、農業等各方面,曹魏都優於蜀、吳。但在作者羅貫中心中,曹魏始終不是正統,如張士誠一般,曹操前期投靠董卓,後面又自己稱王,並且曹操一直都未曾以匡扶漢室為己任。這本身就能讓作者產生排斥。

    東吳在作者羅貫中心中始終是個配角,並且只是個亦正亦邪的配角,從赤壁之戰將功勞幾乎全歸功於蜀漢就能看出。

    而蜀漢在作者心中是正統、忠義的代表,所以作者要給劉備一個正統的皇叔的身份,給關、張一個忠義的名分。同時也是給自己曾經的經歷一個合理的結局。《三國演義》中,謀士的作用遠大於武將的作用,這也能看出作者對自己當年的經歷耿耿於懷。當年張士誠前期聽信羅貫中等人的建議,能夠打敗朱元璋的部下,而後期張士誠不聽作者等幕賓的建議導致最後慘淡收場。《三國演義》中劉備前期聽信諸葛亮等人的建議,能大敗曹操,後期不聽諸葛亮的建議導致白帝城託孤,蜀漢從此走向衰弱。兩者何其相似!

    最後,作者一生經歷了從元末到明初,看到了元朝暴虐的統治,內心十分希望中華大地能夠迴歸正統。作者“尊劉抑曹”也是寄希望於漢族能夠重新坐上統治者的位置。

  • 12 # 任人說道

    《三國演義》中的確存在尊劉抑曹的觀點,這個觀點從開篇‘‘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中就能看出。

    羅貫中推出這樣的觀點,不是孤立的,與中華民族歷來崇尚民族大一統的思想密不可分。從《史記》、《資治通鑑》、甚至《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歷史文獻、文學作品中都可以顯現出來,這是古今中國最明顯的民族思想特徵,而且這種特徵已經流淌在華夏人的血脈中,中國歷史也正是在合合分分中持續綿延幾千年,從無間斷隔代,成為世界發展史上的奇蹟,這也是中國人的驕傲。

    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展示的是東漢末年朝廷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等綜合實力羸弱,掌控不住天下大勢,導致國土分崩離析,群雄並起,逐鹿天下。最後劉備、曹操、孫權三分天下。這三家中唯有劉備是正統皇室貴族成員,社會精英階層、低層民眾都希望他力挽狂瀾,重新建立統一的王朝是眾望所歸。曹操自己就覺得自己名不正言不順,唯有走‘‘狹天子以令諸侯’’這條路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但不論歷史程序最終怎樣,曹操都是中國歷史上值得一書的人物。正是自己因為大一統的思想,羅貫中才把綜合實力超強的曹操描寫成‘‘寧負天下人‘’的奸雄形象。

    中國人崇尚大一統的思想特徵並不是僅僅停留在文學作品中,而是實實在在地踐行了整個中華歷史全過程。特別是嬴政統一六國,號稱‘’始皇帝 ‘’ 本意就是要把皇位千秋萬代地傳給自己的子孫,但由於他在開疆拓土過程中,追求的理想目標太高,動作太大,速度太快,以致累倒了自己也累苦了自己的臣民,令國家大廈只存在幾十年就崩潰了。但有一點必須肯定,是他給中國烙上了‘’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王朝‘’才是英雄豪傑追求的最高目標。他也給後來的統治者留下了建立統一國家的法寶——統一語言文字、統一出行車軸、統一的度量衡、中央集權制度(郡縣制)等等。

    經過秦漢隋唐鞏固發展,再加上儒家思想的教化,中華民族‘‘大一統’’、‘’家天下‘’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時,也沒有脫離中國歷史發展規律,自然而然地做出了‘‘尊劉抑曹’’的創作主線。

  • 13 # 一憶一

    熟讀三國的人,絕大多數都是站在尊劉抑曹的立場上,其實《三國演義》就講了三類人:一是奸雄曹操,一個是假正統劉備,一個是軍閥孫權。作者在對三個人的描述基本上都做到了很精細化處理不管人性格還是特點都給人以直觀的感受。之所以給人這種尊劉抑曹的感覺,其實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以劉備為漢室正統,以曹操為朝廷之賊。正是這種人物身份上的差異化,更好的表現小說裡的矛盾衝突,勢必要選出兩個正反兩個對立面,使讀者感到善惡分明,立場明確,有更深刻的印象。

    劉備雖出身皇親,但是到這一代已經屬於沒落了。靠賣草鞋為生。曹操的出身怎麼說呢!曹操雖然是宦官之子。當然這裡的子肯定不是親生的,收養的。其父據說也用錢捐來個太尉之職,可以說家中很有財勢。曹操的家庭來說確實經濟條件上要好得多,但是奈何出身下賤。這就與劉備形成了鮮明對比。書中把曹操描寫成“奸臣”:奸詐、刻薄、謀逆、殘暴、這是因為曹操的奸雄是外向型的,他什麼醜話壞事都敢說敢為,殺朋友啊搞女人啊,打打殺殺並無遮攔,喜怒哀樂率性而為滿足私慾不擇手段等完全是為了襯托劉備。而劉備的假正統是虛偽型的,“喜怒不形於色”,說話做事都假仁假義,卻把真實的醜惡暗藏在骨子裡,所以瞞過了無數天涯過客,也讓一般讀者看不出來。這就是為何說曹操是奸雄。

    事實上,“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早在宋代就已成為有關三國的各種文藝作品的基調,羅貫中只是順應廣大民眾的意願,繼承了這種傾向。

    單若以這一思想去貫穿全書的話,確實喲點說不過去。作者其實就是用這種表現手法對當權者進行了深刻的諷刺與揭露。

  • 14 # 蝸牛看三國

    在整個三國鬥爭史中,曹操作為魏國實際開創者,創業之初的風評口碑可謂兩開花,不好意思打錯了,兩撲街。曹操為宦官之後,樣貌堪憂,在崇尚門第出身和顏值的東漢末年時代創業無異於地獄難度,且不說四世三公門生遍地的袁本初家族,就連諸侯中稍顯脆弱的劉表也是上過“八俊”榜的,魏晉時期有獨特的風氣風度和價值觀,門閥階級則依舊為人所看重,曹操一無出身,二非帥哥,時人本來就不是很待見他,士人集團則更是如此,士族望族對於宦官遺醜的鄙視完全不亞於殖民時代的黑人歧視。

    這種現象一直到曹操加九錫,封魏王,也沒有完全消除,曹操本人對於自身的這種情況,也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比如讓崔琰替代他見使節,自己捉刀在旁。而文官們,尤其是名門望族的文官,更是表面笑嘻嘻,這是三國時期曹魏內部集團對曹操的一種態度。曹丞相或許精於政治,跟著他能吃香喝辣,但終究難令士族徹底臣服,這是曹操邁不過去的坎,他的稱帝之路未能遂願,士族的不支援是很大的原因,而士族不予支援,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曹操自身,貶曹並非羅貫中才有,早在三國時期曹魏政權內部,便已可見端倪。

  • 15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三國演義》也不是一直貶曹

    先回答問題,《三國演義》真的是尊劉抑曹嗎?實際上,《三國演義》也不是一直貶曹,而是這樣的。

    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一直被史家詬病為“尊劉貶曹抑孫”為情感路線,甚至某著名學者也曾說過,《三國演義》中描述劉備都是玄德公、皇叔之類的尊稱,而稱呼曹操就成了阿瞞、奸雄之類的貶義詞。但是筆者認為,《演義》雖然總的路線是朝著“尊劉貶曹抑孫”走的,但是在前十九回還是基本客觀的描述曹操的性格、成就的。總的來說,在呂布下邳被殺之前,羅貫中先生還是尊曹的。

    首先,在前十九回的標題中,羅貫中九次提到曹操,僅有三次用了“曹操”二字,其餘幾次都是用的“孟德”、“曹孟德”、“曹公”等稱呼。那麼,僅從題目中,我們還是能看出羅貫中對曹操一些功績的認可。比如曹操刺殺董卓的事情。《三國演義》第四回的標題是“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從羅先生的用筆方法來看,尊稱為某公、或者字號是最尊敬的一種,如果稱呼人物的外號、小名則是最藐視的一種。顯然,對於此事,羅先生認為曹操有功於漢朝,至少現在仍是漢臣。

    而在前十九回,關於曹操的醜事只有一件,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千古名言,以至於原本跟隨曹操的陳宮離他而去。但是我們回首我們的社會,有幾人不是為謀一己私利,有幾人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倒是曹操的這句話道破了幾千年的人之本性,不過是後人覺得做可以,說出來就是犯忌諱了,於是大肆的口誅筆伐罷了。

    在關羽溫酒斬華雄一回中,諸侯盟主袁本初瞧不起馬弓手關羽,但是此時曹操卻能慧眼識人,親自端酒贈與關羽。可見表現了他識英雄的光輝一面,而劉備此時卻一直一言不發,不表任何態度,倒是顯得十分怯弱。甚至說在《演義》中關羽出山第一功而出名的幕後推手便是曹操。

    在《演義》的描寫中,當漢朝諸大臣因董卓掌權而無計可施的時候,正是曹操這位並不見得有多麼重要的人物提出了親自刺殺董卓的義舉,及至刺殺失敗後,仍能機智的逃脫,最後首舉義旗,起兵反董,天下響應。因此,在與董卓的對局中,曹操更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而此時的盟主袁紹、劉備等一干諸侯反而無足輕重。雖然開篇是劉備、關羽和張飛的桃園三結義,但是僅從前十九回來,很多篇幅是來描寫日後用來貶斥的曹孟德,更重要的是,大多都是記載曹操具有英雄之氣的大丈夫行事。

    實際上羅貫中先生還是比較認可曹操的,並且也不是一味的抬舉劉備,而最“尊”的人物則是劉備手下的那些將領、謀士。

  • 16 # 半夢半醒半生半浮沉

    任何一個故事都需要有對立面的存在才能繼續下去。一面倒的故事沒有什麼吸引力!之所以說尊劉只不過是諸葛亮給劉備提出的戰略方針!曹操佔天時 , 孫權佔地理 , 劉備要想與之抗衡只能占人和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老百姓如果一個勢力主要以普通老百姓的利益為基礎而發展那我們肯定就比較近親此勢力!其實說白了。不管應世而生,還是利用自己的地理優勢這些也都不過是當權者執政的一種手段。你能說劉備愛民如子禮賢下士 曹操 孫權 就不重視自己的子民嗎?所以啊沒有什麼對錯善惡之分之所以小說那樣寫只不過是為了吸引人,故事 劇情 需要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就憑明朝那大刀長矛鄭和的船隊真的有能力搞殖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