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吳剛作文
-
2 # 獨木橋教育
首先明晰一個對比的前提:
考研的option=工作的option
讀研的offer=工作的offer
如果你確定自己一定會有保研的資格,那麼你就考慮第二種,如果不確定自己有保研資格或者確定自己沒有保研資格,就考慮第一種的對比。
選擇了就不要後悔,對於第一種選擇,先考慮考研的機會成本。
考研的機會成本我能想到的是:錯過秋招500強企業的應聘機會+可能沒考上的風險
需要投入的成本是:7個月的精力投入+7個月的財力投入
還得努力克服心理的壓力,去承受比找找工作更大的風險
在決定考研之前,一定要想好你能承受得起嗎?
但在決定工作之前,你要考慮要讀研三年和工作三年的利弊。
首先,假設你已經有了一個企業的offer和一個讀研的offer。先不管工作待遇和學校的背景,你會憑著直覺選擇或者捨棄哪一個?不著急回答,先要有這麼一個意識。
再者,簡單分析一下工作和讀研對你的不同影響,以及自己的興趣所在:
第一,就我來說,其實是有一定的掙錢慾望的,希望自己能夠早日工作並且經濟獨立。而且更加希望自己以後的年薪或者說職業發展更加長遠。
第二,對於自己的專業不敢說有多麼大的興趣,但至少能做到不容易累。如果投身本專業的工作,那麼在50年內不會有太大的厭惡感。
第三,對於讀研和工作的機會成本:
讀研的機會成本:本科工作三年的收入預計25萬+三年的工作經驗+職場上廣泛的人脈
工作的機會成本:研究生文憑(價值6萬,聽說可以買的到)+研究生增長的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讀研三年更優質和穩定的人脈
讀研需要的投入:三年的學費和生活費
工作需要的投入:(可能有的職業培訓,不算入職培訓)
讀研的收穫:初入職場更高的起點(相對本科生)+更好的發展潛力
工作的收穫:熟悉工作環境,有了一定的職業發展規劃和工作經驗,更有底氣和價值
讀研三年和本科工作三年的比較:本科工作三年一般會比研究生剛畢業的待遇要稍微好一點(不同的專業可能不同,對於工科可能差不多或者稍好),本科生的薪水梯度或者職業發展一般boss已經為他設計好了,而研究生的薪水梯度就要看他碩士階段的積累和工作的表現,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還是有將失去的機會成本追回來的可能。
分析要以上這些,說不上讀研好還是就業好,可能會跟很多人一樣,糾結來糾結去最終還是沒有做出決定,能找到好的工作就去工作,不能找到好的工作就去讀研。讀研和工作的利弊根本沒辦法量化,一個普通的人可能讀研和工作對他未來沒有太大的影響,如果努力上進,工作和讀研都一樣。
-
3 # 考研一庫
首先:這個問題需要考慮很多方面,而不要只糾結於考研還是工作,當然這個家庭情況會有很大關係,但真的不是決定關係。
第一:你要判斷本科院校和專業,外界就業的認可度是怎樣的?簡單來說,你需要儘可能理性判斷你的本科專業是否能給你帶來一份自己比較滿意的工作,而且還有一定的發展前景,因為我遇到很多人是因為當時就業找到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但是因為工作前景的問題而辭職考研。這裡你可以結合往屆學長學姐都去了哪些就業單位,畢業幾年後的發展前景又是怎樣的,可以多詢問老師或者往屆學長、學姐。
第二:你自己的人生規劃和人生期望是怎樣的,你考研能具體給你帶來些什麼提升,要考慮考研和工作各自的價效比,還有收益風險比,考研有一定收益但也有一部分風險;另外,最重要的就是你對自己的個人期望,你希望以後過怎樣的生活。
第三:前面兩個問題解決後,再去考慮家庭條件的問題,現在考研有非常多的獎學金還可以勤工儉學,基本上你勤奮努力一點,生活費和學費是夠用的,再不行也可以辦個助學貸款,沒有任何利息,每年貸的金額也很高,等你學成畢業再去還也不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綜上:我覺的你做決定去考慮家庭條件是應該去做的一件事情,但是別把它當成決定因素,因為無論哪條路,風險和收益都是並存的,具體還是在於你的努力和選擇,當然機遇也非常重要!
-
4 # 風陵渡人
有幸能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根據我的經歷和自身的理解,給您三條建議:一、如果你的專業透過提升學歷能達到一個更高層次的就業水平,那你應該堅定考研。
現如今本科畢業生滿街跑,不少大型公司都透過提高學歷要求來圈定自己所要招聘的優秀人才範圍。尤其在某些高技術含量行業、強調深厚理論基礎的行業,研究生學歷都成為必備的應聘條件。不容忽視的是,目前大多數政府主管事業單位全額編制崗位招聘(包括很多教師招聘)均要求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我自己是機械工程專業畢業,透過讀研後進入了大型國有企業從事研發工作,這與本科畢業的就業平臺相比有了較大的提升。個人有一種“幸虧讀研”的感覺。建議你多多關注你所在專業的歷年就業平臺和方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二、假如你急切想進入社會且你的專業發展不重學歷,那你可以毅然踏入社會大學中並不是所有的專業都有讀研的必要。從2000年代以來,中國大學大規模擴張,研究生招生專業也擴張兇猛,導致很多碩士招生專業並不是就業市場剛需,這些專業讀研並不能讓你獲得更好的就業籌碼。比如你性格外放,善於與人打交道,畢業後一門心思想從事銷售工作,那讀研完全就是浪費生命。你所在的專業重工作經驗而不重高學歷,並且你有迫切就業的需求,那你可以毅然加入社會,本科學歷已經足夠支撐你在社會中的打磨,透過不斷積累的工作經驗,你仍然能獲得你所要的成功。
三、讀研除了時間成本及機會成本之外,與你的家庭條件關係不大當前,國家雖然取消了公費研究生制度,但各大院校的國家和校級獎學金覆蓋率非常高(很多學校達到百分之百),另外每年還有國家助學金的資助(比例也很高),可以說你讀研期間的資金壓力不會很大。理工科專業的研究生幫自己的導師做專案每月還有工資領,少則幾百,多則上千。我讀研時,導師每月都會發500的生活補貼,逢年過節時另外還有福利。如果你還學有餘力,還可做兼職補貼生活,研究生生活將更加精彩。所以,你沒必要為家庭條件擔擾。
你還可以選擇全日制專業碩士,這樣讀研年限將縮短至兩年,更具價效比。
-
5 # 考研君說
考研目前是個大趨勢,考研君的建議:選擇考研更為合適!
家庭狀況不是影響考研的主要因素既然這位同學這麼問了,可能就是考慮到自己家庭條件一般,怕考研增加家裡的負擔。其實考研讀研花不了很多錢,尤其很多學校對研究生都有獎勵政策,都有獎學金。如果拿到獎學金,讀研是沒問題的。
讀研是能夠影響自己一輩子的事情,如果因為這個原因放棄了,以後可能會有遺憾。而且讀了研究生出來,能找一份更好的工作,薪酬待遇也會更好。這樣能掙更多的錢,幫助家裡改善自己的生活。這樣的結果才是最好的。
而且每年考研的同學,同樣的有很多出生於普通家庭,依然在努力考研。所以千萬別因為目前的家庭境況而放棄考研。
考研還是直接就業在於自身雖然當下考研是個大趨勢,但是也不要盲目的跟從考研。首先得清楚考慮下自己適不適合考研,有些不適合考研的,考幾年都是考不上的。如果自己考研的意願不強烈,意志力不堅定,那麼還是不要選擇考研為好。
如果考研意願比較強烈,還是得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要因為家庭的情況而受影響。
本科學校的狀況如果說本科學校很一般的話,那麼基本上很難找到好工作,進好企業,工資待遇也會很一般。但是如果能考上好學校的研究生,畢業出來後那就會完全不一樣了。工作三年有可能什麼也收穫不到,因為進入社會,每個人對自己的定位都不是很準確,有可能你幹了兩三年發現不適合,轉行重頭再來。
如果說本科學校不錯的話,直接畢業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也是值得考慮的。其實像985/211院校的學生,保研的很多,當然考研的也不少。如果你本校院校不錯的話,可以爭取保研,考研最差的也可以選擇本校。
每年都會有同學問我,我是選擇考研還是工作呢?考研君的建議就是:只要有機會大家還是選擇考研,以後出來了就會發現真的是有差距的,考研了發展前景更廣闊一點。現在有些單位,不是985、211的研究生都不要的,何況是本科的,想進都進不去。現在研究生多了,含金量也沒那麼高了,但是想進國企、機關這樣的單位,研究生學歷就是敲門磚,沒有不行。
所以真的要是普通家庭的學生,建議還是選擇考研!以後你會感謝你當初的選擇的。
回覆列表
你這種情況,我還是希望你考研,因為在考研的過程中,你雖然是在學習,但透過學習可以更多的瞭解社會了解社會的現實,進行社會實踐,而且你會在心理上緩衝兩年半到三年。而這三年實際上就是你心裡由單純幼稚,走向成熟的時候,而這對你來說是一筆無形的人生財富。
二、如果你的個人能力非常強,而且很有事業心,以及有工作的緊迫感,建議你直接工作。假如你的工作能力特別強,而且在本科時代就已經做了很多的社會實踐工作,對社會有一個很強的認知 ,特別有想參加工作的慾望和感覺,那麼我建議你還是直接參加工作比較好。因為你的心理已經成熟起來了,工作的慾望強烈,是因為你有能幹好工作的這個能力,所以直接參加工作呢,你會非常樂於接受工作,接受社會對你的挑戰。工作如果有了成績,你會芝麻開花節節高,越戰越勇。而且還能減輕家庭的負擔,給家庭增加新的收入,這何樂而不為呢?
三、考研與否與家庭條件沒有任何關係。你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方式解決自己的生活費,以及相關的學費。也行你會說考研會花費很多的錢,不如直接工作,但你如果真心想考研真心想讀研究生,建議你不要把這個事情當作很重要的事情,因為研究生花費的費用並不比本科生多,可能還要少,而且研究生會有很多的獎學金等待著你去爭取。更多的是,你可以參加社會實踐,比如做家教,講網課,再比如做兼職,做推銷,做管理員等等,這些都可以給你加無形的收入,而這些收入完全可以提供你的生活費。
至於學費比較多,那麼你可以申請學校的助學貸款,這種助學貸款是無息的,而且在你工作幾年之後逐漸去還,還會減輕家庭的壓力,這也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
希望你在研究生這三年,在能夠真正的學到知識的同時,學習踏入社會的本領,把真正的本事能力提高上來。
在你踏入社會的時候,你會覺得研究生的三年是特別好的鋪墊和準備。
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