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可洛夫斯基
-
2 # 希言自然111
讀哲學和抑鬱有直接的聯絡嗎?那深入研究哲學的人是不是都是抑鬱症患者!確實像比如三毛,海子等有文學造詣的自殺了。我覺得不是哲學讓人抑鬱,是念頭讓人抑鬱。我推薦樓主看看楊瀾採訪張朝陽的一段影片。張朝陽得過嚴重的抑鬱。他說得抑鬱的人,想法念頭都是變形的。你越去琢磨它,它變形的越厲害。回過頭來,你再看,發現當時的想法卻是非常可笑的,“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想法”。佛教中也有關於念頭的開示,和張朝陽說的相似,佛教中說,妄念來打擾你。你不要理會,它來不迎,它走不留。任由它生滅。不去理會。它就奈何不了你。你越琢磨它,用妄念去止妄念。就會深陷其中。正所謂“彼做我主,我比被彼害矣”。研究哲學,或者文學等都不是實物,需要去想象。很容易被妄念所幹擾。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抑鬱。比如說,豬,狗等動物很難抑鬱。因為它們思想簡單。難道沒有發現現代社會抑鬱的人變多了嗎?因為沒吃飽就一個念頭,吃飽了就有無數個念頭。
-
3 # titi牙
因為哲學家讓我們這些普通人對平常深信不疑的事物產生懷疑。
當我們順著哲學家無法辯駁的邏輯思考下去的時候,往往不得不承認世界的荒誕,生命的虛無,和自由的假象。
那麼,我們從前積累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是謊言嗎?如果是謊言,又是誰欺騙了我們?
不停的追問,就像是點燃思想大廈的引線,而思想的坍塌比大廈崩塌要更猛烈些。
-
4 # 虛悟578
哲學是所有學科的母科,當我們問到底什麼是哲學?這本身就是一個哲學之問。哲學是一門學科,而學哲學是一種行動。學哲學最容易獲得是哲學思維,哲學思維主要包括三大類,第一思想的開放性、第二思維的批判性、第三思考的邏輯性。
思想開放性就是教會我們如何接受不同的觀念,如何與和你三觀不同的人交流,進而思考別人的想法到底有沒有道理,這會讓我們的思想充滿包容力。
思維的批判性
在哲學的思考邏輯性裡,有兩個關鍵點,一是邏輯性,二是清晰性。
邏輯性思維交流有一個很簡單的公式:你要把你的觀點和理由,儘可能清晰的表達出來,你要把你的交流物件當成沒有任何知識背景的人,最好把他們當成是小學生,這樣你才能真正講清楚。
大家把哲學這個想的很複雜,感覺晦澀難懂,其實都進入了誤區。
-
5 # 鄧恩周
哲學的品格不會使人抑鬱的,哲學家裡面的人物很多,像叔本華就是悲觀主義者。學哲學,必須學哲學史,每個哲學代表人物的原著必須要深讀。從中才能獲得全面瞭解以及常識和修養。能在這方面走向上流,需要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以及體悟。也可以叫做慧根。靠背幾條語錄就叫弄懂了哲學了,是否是過於天真了?學哲學和抑鬱是兩個不同的論題。看是在那裡,在那個方面出了問題。先弄清楚。總之,學哲學是不會使人抑鬱的。而且學哲學是治癒抑都症的唯一良藥。
-
6 # 一個冒牌的讀書人
這個問題本來應該一掃而過的,不屑於回答,但是這種無意識的把人分層次看著就讓人不舒服了。什麼人是普通人,什麼人不是普通人,非得分出三六九等才是人嗎?
普通人抑鬱跟讀哲學能有什麼關係呢?這是典型的自己便秘還怨地球沒有引力。哲學的範圍很大,是所有智慧和知識的源泉。並不是讀了幾句有點哲理,抽象的辯證的跟繞口令一樣的話就是哲學,吃飯是哲學,睡覺是哲學,語言本能都是哲學,為什麼非要把哲學限制在某一個範圍之內呢?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外星人,讀懂了哲學根本就不會有抑鬱這種事發生,讀不懂才會抑鬱。
世界上的所有事都是人做成的,人人都普通,人人都平凡,只是能力有大有小,吃的有多有少,誰都不是神仙,不吃不喝也得見閻王。
-
7 # 冷靚潮牌
因為哲學告訴我們一個最終道理 ,人類沒有未來 ,世界一切黑暗 ,永遠走不出一片迷茫 ,世界是唯一的,但許許多多的事情確實無限的不可知的 ,人活在世上沒有意義,唯獨承受折磨與痛苦。
-
8 # 老崧
不同層面的人所需要的哲學內容是不一樣的。
對讀書少的,把法律原理簡化後傳給他們就是哲學了。
好比讓小學生學微積分,不抑鬱才怪。
中庸之道的最簡單的解釋方法就是,找對方法,找準使用範圍。
普通人想不通的時候,教他學哲學,是可以解決問題的,但關鍵在於學適合他認知範圍內的哲學。超過這個範圍,就不庸了哈。
一孔之愚,供君玩笑。[捂臉][我想靜靜]
-
9 # 天才的小跟班
哲學是讓人明事理,懂大道,應該是和抑鬱聯絡不上的。但是網上流傳的很多打著哲學旗號的毒雞湯,倒是會讓人們誤入歧途,毒雞湯的道理聽起來看起來是沒有錯,但是問題是太過於理想化或是脫離了現實,基本上給人的感覺就是說了等於沒有說。而社會是真實的,人無完人,世上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是理想中這麼好的。要是天天看多了毒雞湯,讓人每天活在自己心中的理想國度中,不能自拔的話,反而會讓人抑鬱了!所以要先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哲學,哪些是毒雞湯,然後再去學習和研究。
-
10 # 玄牛道尊
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是外延的,是向周圍輻射的,隨著閱歷的增加,認知的深度和廣度隨之擴大。孩子相對於成人來說,知識量是個很小的圓,漂浮在成人世界裡,看起來弱小幼稚,實際上充滿了探索世界的力量,這樣的力量令成人汗顏,望塵莫及。而又有多少成人會在乎這種力量呢?它所表達出來的好奇與新鮮,常被成人解讀為孱弱,是在成為他們一份子之前必須經歷的階段。怎麼也不肯承認,知識的多寡只是時間的積累,好奇心卻是最為寶貴的品質。
一位古希臘哲學家曾說過,哲學之所以產生是因為人有好奇心的緣故。他相信,人對於活著這件事非常驚訝,因此自然而然就提出了一些哲學性的問題,如:世界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其背後是否有某種意志或意義?人死後還有生命嗎?我們應該如何生活?
許多人對於這世界的種種難以置信,就好像看到魔術師突然從一頂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一隻兔子一般。關於小白兔,好比是整個宇宙,而人類則是寄居於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蟲。不過哲學家總是試圖沿著兔子的細毛往上爬,以便將魔術師看個清楚……
但由於種種理由,大多數人都忙於日常生活的種種瑣事,他們的好奇心受到壓抑,就像那些寄生蟲一般,爬進兔子的皮毛深處,在那怡然自得的待上一輩子,從此不再出來……
矮子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長短。正如魯迅先生說的,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於無所希望中得救。這便是哲學的意義。哲學是宏大的,就像是宇宙一樣的,而我們只是夾在時間縫隙的蟲豸,不免會產生對比的失落,過去的事只是可憐的記憶,現在和下一刻哪個又是真實?哲學到最後你會發現人生毫無意義,不抑鬱才怪。
-
11 # 奇文另解
這個是肯定不會的,因為普通人不會去思考哲學問題!
如果思考了還抑鬱了,就不是普通人了!哲學的本質上是人類自身與世界本性的問題,你覺得普通人會涉足?連個方程都不見得解得順暢。對哲學問題,有幾點拙見
一是確實人類理性思考能力很強大,很多問題僅僅藉助邏輯工具或者數學工具就能窺探本質,比著名的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其實不需要實驗僅僅靠思辨就能得出結論,但是顯然它也是很有侷限的,或許不全是它自身,而是和個人存在時限的矛盾很有關係。因此難以窮盡真理。
二是人類自身觀念的問題,你看看科學史,哲學史就知道了,一個問題要爭論很久,中間認知千奇百怪,大家都認為自己是理性的,或者是認為自己的對,所以哲學不見得給人帶來答案,往往卻是更多的迷茫!
三是人類自身的限制,如果你用夜視鏡看夜晚和你裸眼看夜晚作對比,就會發現不一樣,這說明我們感知在外世界的能力本身不是全息的!其餘感知能力也是如此,那麼又如何真的保證能夠思考透徹在外與自我的問題呢?
四是我們自己對自身也是無知的,如果你開了公司,幾乎每次公司出了問題你都要去外面找個顧問回來看看才能搞清楚哪裡出了問題,才知道怎麼治理,你覺得你是個合格的企業家嗎?!恰好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就是如此,生病了也不知道哪裡病了,每天對自己的細胞自己的器官的運作情況也是一筆糊塗賬[捂臉]
如此例子,你如果再思考更加抓狂,比如你如何界定你自己?某年某月某日,你出生了,可是你如今成長了,身體細胞枯榮了好多次,思想也改變了多次,你如何證明當年那個嬰兒是你呢?如果是以基因界定,那麼全身細胞都是你咯?如果說腦細胞和心肌細胞不死就是你了,那麼何以自身對此無從了之而需要在外思考才可確定呢?……
所以,哲學,慢慢的走入了一種困境,一般還是少碰,至少你要保證自己可以爬出來才可以哦!
-
12 # 迷失羊
讀哲學能夠讓人更加深度的自我思考
它在科學之內,也在科學之外
一個普通人,當真正去了解哲學內容的時候,就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在哪?我從何而來?我存在的意義?等等彷彿與周邊人類世界格格不入的一些問題。在某種意義上,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用哲學就能說通。哲學,加深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
當你身邊有讀哲學而彷彿變得抑鬱的人時,無需驚訝,因為他的認知觀念發生了轉變;就同小孩子看一個成年人為什麼難以言笑一樣,當對世界的認知、想法發生了變化,自己本身在周圍人看來也會改變!這種成長就像小孩子長成大人的過程,好像一轉眼間,也好像潛移默化。
-
13 # 國學書舍
糾正完問題之後,我們開始說正題:人讀了哲學之後會不會變得更抑鬱呢?
其實是會的。
因為很多所謂的哲學家,他們身上都充斥著悲劇色彩,一生都演繹著悲觀主義,最後的結局不是瘋了,就是自殺了。
比如說尼采,梵高,海明威,三島,川端,法捷耶夫,還有其他的一些哲學家,離去的理由也是讓人難以置信,據說柏拉圖是死於蝨病,赫拉克利特是將自己悶死在牛糞裡等。
總之他們離開的原因五花八門,甚至讓人難以置信。
需要糾正一點,哲學家也有開心的時候,只是相比之下,他們抑鬱的時間會更多一點,沒辦法,他們就是靠這一行吃飯,這也是他們的本性,如果他們每天樂樂呵呵,不去思考,哪裡還有時間去思考深度問題呢。或許也是上天註定,需要有一些人承擔悲劇,然後深度思考,犧牲自己的快樂,去思考人生的真相,帶給世俗之人更多的釋然。1:悲劇是人生的真相在很多哲學家身上都會看到一種狀態,那就是悲觀主義。
為什麼呢?
就是因為哲學的本質就是看清人生的真相,而人生的真相就是以悲劇墊底。
人生的過程中,即便充斥著某一階段的風光、富貴、榮耀等,但是人生的多數時刻,都會經歷痛苦,經歷悲劇,每個人的人生都無一倖免。
所以,當一個人逐漸的走向哲學的時候,自然會增加一些抑鬱的情緒,哪怕有一些哲學的智慧是讓我們拋開情緒看待生活,但是也不免會產生抑鬱思想。
2:悲劇會讓自己開始探索哲學有的人是先看到哲學之後才看到悲劇,但是更多的哲學家,是因為先看到悲劇之後才開始去探索哲學。
佛教有這樣一個說法,叫做:帶著三分病去修行。
一個人身處在富貴和順境的狀態之中,他從來不會去思考太多和人生相關的事情,而且更不會深度去思考哲學的問題。
就好像一個人正風光的時候,每天忙忙碌碌的都是為了工作,白天忙工作,晚上陪老婆陪家人,甚至是陪小三,他的時間被那些五彩繽紛的世界佔有,沒有深度思考的機緣。
然而,修行是需要機緣的,只有當一個人經歷了痛苦之後,他才能真正的有時間去反思人生,這個時候就是修行的開始,也是和哲學結緣的開始。
不管他經歷的是身體的病痛,還是生活的挫折和磨難,只有經歷了痛苦之後,才會觸發他去思考的心思。
而且人在痛苦的時候,才會更為清醒。
一個痛苦的人,他思考問題的深度,一定比那些整天沉迷於酒色之中思考的人,要更深層一些。
所以哲學的伴侶其實就是悲劇,你見過有幾個人活的開開心心,整天沒心沒肺的去思考哲學呢。
結語:對於這一個問題的答案,總結起來就是,一個人會因為痛苦而走向哲學,痛苦相伴的自然是抑鬱情緒,而一個人也會因為哲學,而看見人生的本質,看到悲劇墊底的人生真相,這個時候也會讓自己增添了抑鬱的情緒。
所以哲學的伴侶就是抑鬱,即便很多人認為哲學能讓我們看清人生的真相,能看清生活的本質,變得更釋然,就像佛道兩家思想所說的,能夠以自己的無常之心,無為之心去面對這個世界。
但是與此相伴的,最多的則是對於生活的坦然和內心的沒有壓力,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從哲學中找到一種比世俗更快樂的快樂。
-
14 # 九架屋
每一個人在社會里扮演不同的角色,你的遺傳已經決定角色的性質!是分子鏈。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學哲學,當哲學家!是社會頂端極其聰明的人!比如老子,孔子。這些聰明人架構人類演進存在模式,但卻不能大富大貴,會青史留名永載史冊!不要自作多情,一般人的大腦皮層用不著!這就是學哲學就會抑鬱了原因。
-
15 # 秒語
哲學是什麼?哲學有關人性,人性裡必有善惡之別。
讀哲學使人抑鬱,此話不假,但哲學也讓人在抑鬱的時候更加明白生活的真理。
哲學裡包羅永珍,有不少的悲觀主義哲學家,也有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現實主義……
無論哪種,哲學帶給人更多的是深層次的思考。
思考得越深入,想得越多,自然也會越“抑鬱”,但內心也會看淡很多東西,活得越通透。所以,我以為,哲學其實是把雙刃劍,使人抑鬱,又讓人脫離抑鬱。
原因有以下幾點:
1、哲學是探究生命與人本性的終極問題。
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千百年來,古今中外有不同的聲音,也探討過無數次,也有不同的意見,終究沒有定論,其實這種探討本身就是哲學的一部分。
對於人性的研究,對於生命的思考,對於生活的真諦。
人到底應該怎麼活,如何活,追求的是什麼,最終又得到了什麼,留下了什麼,去到哪裡……
這一系列的問題從始至終跟隨著人類的一生,世世代代不停歇,沒有答案,卻又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追問。
就好像越追究越鬱悶,越沒有答案越沉淪。
在探究的過程當中,人們會發現很多我們思考的問題的一些陰暗面,還有很多我們不得不承認,也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卻一次次被證實它的正確性。
有些是讓人無法接受的,越接近真實越抑鬱。
2、愛好哲學的人大多孤獨,喜歡獨處,安靜,沉思
基於哲學的本質屬性,大多愛好哲學的人本身性格就是喜靜不喜動的。
他們往往最喜歡,也不太被外人理解的做法就是——獨處。
他們會很享受這種獨處的安靜環境,很享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去思考,去鑽研學習,去探究一些常人不太想的問題。
這些對於他們來說是幸福的,但是,長時間下來,這種特性會慢慢變得孤獨,會在自我的世界裡得不到外界的理解與認可,也會發現這個世界和宇宙不太如自己當初期望的模樣,甚至是越離越遠,這個時候,他們的內心承受力是有極限的。
我們之所以會看到有很多哲學家最後都鬱鬱而終,正是他們內心苦悶找不到地方發洩,但又痴迷於哲學的世界裡,於是惡性迴圈導致他們的世界是灰暗的,抑鬱的。
3、哲學本身的問題
並非是讀哲學導致人抑鬱,而是哲學本身的導向讓定力不夠,和自己所選哲學的範疇跟自己的價值觀大相徑庭。
當自己的認知和自己所選擇哲學的觀點有了衝突時,一般人們會偏向於否定自我,而相信權威。
這會使人產生一種自卑感和心理落差,認為自己以前的認知都是錯的 ,懷疑自己以前所受到的教育毫無用處,原來自己活了這些年還沒搞明白最本質的問題。
這種自我否定本身會使人產生抑鬱。
所以, 並非一切哲學都適合所有人讀,也並不是所有哲學你都非得去認同。
和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接近的,你可以選擇性的看,若有不同的意見,也沒必要很快的去否定自我,而認同書籍。
人類文化的進步都總是在摩擦與碰撞中一步一步的產生和進步的。
可以肯定的是,喜歡哲學的人一定喜歡思考,也更瞭解人性,對於外在事物看得更加通透,對於人性看得更加明白,運用好哲學,就會好好的過一生,不會在乎虛無的物質世界,會更加註重精神世界與內心的感受。
哲學有一股力量,這是使人類文明進步的力量。
-
16 # 一本情感簿
如果你讀哲學感覺抑鬱,那你完全可以選擇暫停閱讀。
這並不是貶低,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因為水滸裡,多是綠林好漢,做事全憑個人喜好,衝動易怒,年輕人血氣方剛,看多了,難免會有仿效的情況發生。這並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香港的《古惑仔》系列,就影響了很大一批80、90後。
至於《三國演義》,大多“老奸巨猾”之輩,足智多謀又善於陰謀陽謀,老人家也很容易“學壞”。
每個年齡段,有每個年齡該讀的書籍,如果哲學使你抑鬱,那麼你就可以停下來了,不妨再等個幾年,再看不遲。
如果還是想看,那麼不妨聽我說上兩句我的看法。
一、如果不去查閱關於“哲學”的定義,你會怎麼理解這個門類,以及“哲學”這兩個?
如果去聽一些老學究來解釋它,那麼你多半會聽到各種關於哲學的不同種類,不同主義,之所以會有抑鬱感,是因為我們察覺到自身的渺小和不可控性。
如果不去看關於生命的哲學,或許可以擺脫這種抑鬱感。很多年輕人讀生命哲學,我很不理解,明明是朝氣蓬勃的年紀,非要去讀這種剖析生命和靈魂的書籍,自以為可以提前瞭解生活的真諦。
但其實,這就是揠苗助長。
通常我們生活中口口相傳的“哲學”,其實已經足夠受用,如果不是特別有需要,我不建議年輕人看這類書。
這麼說,好像我對“哲學”有什麼偏見,並不是,很多時候,伴隨著我們閱讀過程中,很多內容超出我們日常的認知範圍,就會令我們對其產生一種“玄學”或者“神學”的印象。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哲學”囊括的知識面太過龐大,說它包含了其他所有知識門類也不過分。
二、我們讀哲學,首先需要清楚我們要了解的是什麼,你是要去探究宇宙奧秘,還是這個世界的本質?
我敢保證,大部分人的初心根本不是為了看這個。
我們想要看的是什麼?說白了,其實就是想要了解更深層次一些的“道理”,而這些“道理”的背後,往往就是人性,僅此而已。
比如哲學家叔本華曾說:人最不能夠忍受的,就是身邊的人比你過的好。
這就是“哲學”的一種表達方式,或者我們也可以稱其為“哲理”,我相信,大部分人很容易接受這種表達。而不是生命因何而來、為何而去,我們為什麼會生,為什麼會死,靈魂去哪了。
活都沒活明白,哪還有時間去考慮死後的事?你信用卡還了嗎?房貸交完了沒?
另外,其實《道德經》也是一本哲學書,“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是在探究這個世界的本質,那為什麼我們讀道德經不會感覺抑鬱?
因為你看不懂!
不奇怪,我覺得我們的東西很好,不想懂的人,永遠不懂。想懂的人,只要願意花時間研究其中真意,就會像剝開洋蔥的過程一樣,絕對一層比一層“辣眼睛”。
三、中西方關於“哲學”的說法其實是有出入的,西方追求的無非就是這個意義、那個意義,這個本質、那個本質,而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濃厚的文化沉澱和積累,其實早就把這些看起來玄奧的東西,用最簡單明瞭的方式傳來下了。
比如西方國家口中的:“宇宙充滿奧妙,我們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塵埃,甚至連塵埃都算不上,我們要心懷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
但這樣的話,換成老子在《道德經》裡,就八個字:“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所以,到底是“哲學”把我們變得複雜了,還是我們把“哲學”想的複雜了?
你一定要隨著這種壓抑的思緒沉入其中,弄的自己覺得一切都變得沒有意義,別人打你,你覺得無所謂疼痛,別人詆譭你,你覺得無所謂名譽。
在我們小時候,什麼都不懂,卻可以很快樂;但我們越是長大,就越是不快樂,這是為什麼?
因為我們總是在找答案,找原因,在找的過程中,我們會思考,不停的思考,也會發現其他的一些東西,比如邪惡,比如人性的扭曲,墮落。
思考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問題,而不是陷入問題。
結語很多道理,身邊就是,不必去刻意深究,很多時候一縷晚霞撒下來,你會覺得“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得不說,這就是一種悲觀。
所以周星馳在《喜劇之王》裡,和柳飄飄坐在海邊時,才會有這樣一段對話:
柳飄飄:你看前面,漆黑黑一片,什麼都看不到。尹天仇:也不是啊,天亮之後就漂亮啊。喜劇的核心是悲劇,哲學的核心也是悲劇。但我們難道就因此悲觀嗎?
有生命才有哲學,而生命本身就是堅韌不屈的積極樂觀的象徵,如果從堅韌不屈中只看到苦痛和低迷,那無疑是對它的一種誤解。
在我看來,哲學就是思考,僅此而已。
-
17 # 小香豬的雜談屋
真是個有趣的問題!關於懷疑論的問題容我繞個彎子回答,而且我保證說的有意思。
一、現代性危機
近代哲學和現代哲學的分野是一個叫做“現代性危機”的東西。我們之前講過,所謂的現代性就是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大生產摧毀了一切原有的敘事結構,這個東西在馬克思這裡叫溫情脈脈的田園牧歌,在我們這裡你能看到的是,窮苦人本來可以在宗族或者十萬個長頭裡得到精神歸宿,現在理性與啟蒙配合著工業轟隆隆的聲音把一切都摧毀了,知識帶來宗教信仰的消融,社會化大生產帶來宗族關係的破滅。
我舉過一個例子,祥林嫂慘不慘?絕對慘。但是她可以把最後的念想寄託在捐門檻和來世上,這就讓她有一個精神上的兜底,你設想一個當代的祥林嫂,她已經無法相信業報和轉世了,她被歸為失獨人員,外部標籤化了她,而不是她在某個信仰中得到慰籍,主客關係被顛倒了。作為回報,她得到的是經濟上的補助,這是我們能為她做的一切。
但是她要的其實是精神上的補助——哪怕完全放棄經濟。
這就是所謂現代性危機。
但如果你認為我的意思是前現代的矇昧好過資本主義和工業化,那就錯了。
因為精神補助並非是只有宗教/宗族關係才能辦到的事情,事實上喪失精神補助的能力是近代哲學試圖匹配資本主義而不得的產物。
我們談到過,近代哲學的關鍵點是“認識論轉向”。為什麼要有這個轉向呢?因為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的漫長歲月中,新興的資產階級要把人的主體性從神那裡獨立出來,以徹底完成對教會—貴族體系的最後一擊。
那麼經院哲學如果是研究神順帶為一些無聊的富裕教士提供一些智識上的歡愉的話,近代哲學就是研究人替代神何以可能的問題。
首先一點就是,神對人是制約,也是“保護”,在有神的基礎上,一切知識都是確定無疑的,世界的實在也是真實不虛的,這也是為什麼笛卡爾必須把神引入自己的哲學體系才能從吾思故我在過渡到世界展開。
學哲學學瘋了的小孩兒就是典型的現代性危機:我也不信神啊?那我怎麼相信我不在缸中之腦裡啊?
這就是近代哲學的瘸腿傾向。這傾向主要有兩個表現個。
1:近代哲學無論是經驗主義還是理性主義,都是為了解決知識何以可能,我們如何獲得確鑿的知識上,因為宇宙本身不再是(因為神存在而)確定的了,我們要有新的方法,這就是所謂的近代哲學的認識論轉向,人的救贖的位置是缺失的,它讓位於對資本主義發展更緊迫的問題上去了。
2:近代哲學無論是經驗主義還是理性主義,都是變相的理性主義,比方說經驗主義大多在說如何透過經驗認識抽象出規律,這是一個理性活動。與此同時,懷疑論的集大成者休謨如果不動用理性也是無法進行懷疑的,懷疑得以成立的潛臺詞就是理性。
那麼問題現在就很清晰了,在前現代時代有答案的懷疑論問題和痛苦精神補助問題,現在沒有答案了!但這歸根結底都是近代哲學的瘸腿傾向導致的,你把理性當成全部,那麼懷疑論就是最終結果。你把知識當成全部,也會忘記自己的心靈還是幼兒。
所以啊,我有時候非常希望年輕人不要只看西方哲學,也要看看老祖宗的東西,因為中國哲學的母題就是生命,一開始就聊到我接下來要講的現代哲學的內容去了。
正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你做學問那是學一點就有一點的進步,但是認識大道呢,反而要祛除這樣或者那樣的遮蔽,把遮蔽去掉,你才離道更近。
二、理性的遮蔽
海德格爾不喜歡用真理(Wahrheit),而喜歡用無蔽(Aletheia),前者雖然派生自後者,但是在含義上更接近於q=q,就是亞里士多德的“知與物的肖似”,你的認識是不是這個玩意的真相,因此真理就變成了認識這個玩意的屬性。
其中微妙的變化,按照杜威所說,就是“客體的認識論”,它變成了認識者對被認識者一分為二的,靜止的觀察。
但海德格爾的無蔽,是建立在存在是總有其顯現物之上的,因為我們只能觀察到存在著的存在者,而存在則是不直接顯露的,所以我們只能透過顯現物來把握存在,這個顯現物就是此在(Dasein),也就是人。人是存在的一部分,人對於存在應該是體驗,而非認識。
海德格爾和杜威就分別代表兩個主流的應對現代性危機的路徑,非理性主義和實用主義。
非理性主義:從祁克果,叔本華到尼采再到柏格森和存在主義,每個人的理論都有非常獨特的地方,但是之所以把他們歸為一脈,是因為他們都否定理性的主導作用(而非否定理性)。
比如我之前介紹過的尼采和叔本華,都強調人是意志(物自體/存在)的表象或最起碼是一部分,進而頗有幾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的調調。柏格森更是創造性的提出了生命本身就是綿延(la duree),人的生命就是時間的綿延,這種時間不可以被簡單的計數分割(否則顯然就是理性暴政的一部分了),而是一個整體,按照現在時髦的說法來說,就是生命體驗。
當你的生命體驗替代了旁觀者的認識論去體驗本就是與你為一體的存在時,就不存在懷疑,你只能懷疑月亮是否存在,沒法懷疑你自己存在與否,這樣才是真的把上帝拿掉以後人類尋找到我思故我在和世界之間的橋樑。
而理性主義的法子,顯然是辦不到的,它把人的分析能力拔高,卻把人整個分析掉了,恰好是那些被分析掉的東西,是最重要的東西。
三、痛苦
當然,既然我們的話題是懷疑論,必須得承認僅僅如此並不能擊敗懷疑論,因為懷疑論者實際上處於一個特殊的存在者的位置上,就是被欺騙的痛苦之人。
也許ta是真實的,也許世界也是ta痛苦屬性的一部分,ta也知道認識世界的新原則是體驗而非觀察(這導致笛卡爾只得出了我存在,而非作為存在者的我顯現了存在)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痛苦本身,因為他極可能還是泡在那個水缸裡的大腦。
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文章開頭提祥林嫂的原因,因為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最起碼在生命的某一個時刻是懷疑論者的境地——遇到哪怕是連解決思路都沒有的困難。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現代哲學的另一支,實用主義。
實用主義的真實含義大概是有效/實效主義的意思,基於進入二十世紀後的主流哲學共識,存在和生命實踐是完全脫離不開的,那麼對生命實踐有正面效應的才是我們應當追求的。
比方說皮爾斯曾言:
如果你所說的“真理”和“謬誤”等詞的意義是可以根據懷疑和信念及經驗過程來定義的(例如,“真理是無限地趨向於絕對確定性的信念最終相信的東西”,這就是用信念對真理下的定義),那末,在這種情況下,你僅僅是在談論懷疑和信念。但如果你說的“真理”和“謬誤”是指無論如何不能用懷疑和信念加以定義的東西,那麼你是在談論你完全不知道其存在的東西,“奧康姆的剃刀”便可以把它剃得精光。如果你不是說你想認識“真理”,而僅是說你想獲得一種不為動搖的信念狀態,那麼你的問題就極易解決。
所以“為了正確理解我們的概念,我們必須看到它的結果”。因為對於皮爾斯來說,真理就是可以被反覆驗證的信念。
信念是關乎於人的,我們舉個例子,我永遠也不可能說我確鑿無疑的瞭解火燃燒的機理,因為我的一切科學研究都可能是外來電訊號輸入的忽悠,那只是貼紙而已,但是不管是不是因為觸發式的電訊號輸入,我摸到火會痛都是確鑿無疑的,這是一個可以被反覆驗證的信念,即便某天程式碼改變,摸火不痛摸水痛(因果關係被改變),我也可以重新去完善這個信念,因為信念只關乎於你自己,你的生命體驗。
與此同時這也揭示了懷疑的特性:沒有什麼懷疑是不建立在某些信念之上的,不存在憑空出現的懷疑。
所以這就是王陽明說的,有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如果懷疑建立在不恰當,沒有被考量的信念上,建立在造作之心上(希望自己處於完全安全的物質世界),都是幻象,這個幻象不是物質世界的幻象,而是你精神世界中的造作之心所的妄念。
首先應當破掉的是自己的懷疑,因為你感受到的才是你的生命,而不該去驗證“不可能驗證的懷疑”是否為真,那就是客體的認識論了。
反過來他又說,無心俱是幻,有心俱是實。這兩段話也不衝突—王陽明的良知致天理,意思是要你明明德,慎慎獨,誠其意,這個世界是假的你就能把父母愛人當成NPC砍死嗎?你不會因此痛苦嗎?
會痛苦,OK,那就沒有區別。
你不應當去談論那些和你生命毫無關係的東西,因為那是建立在你對不可知之物和自己絕對安全感的造作之心上的。按照道家的說法,就是粘滯了,虛靜功夫不到位。你應當去談論那些和你生命體驗息息相關的東西,因為那切實的可以讓你快樂或者痛苦,這就是海德格爾說的此在,是柏格森說的綿延,是釋迦牟尼說的離苦得樂。
當確立了哲學要幹什麼,我們才能真正回到懷疑論者的話題上來,首先就是把對方當人而不是一臺分析儀看,一方面要從理性上給對方可信服的信念,另一方面也要切實的給出共情的關懷——你為啥這麼缺安全感?亦或者說,為什麼會喜歡鑽牛角尖?這些被問題所掩蓋的問題才是最緊要的問題。
對於當代祥林嫂也是一樣,給錢不如社群關懷,不如失獨家庭互助群,不如試管嬰兒,人不可以是需要被解決的事物,而是存在的存在者,和你共同顯現,海德格爾的去蔽(Unverborgenheit)要求兩個存在者互相敞開(DasOffene)在對方的面前,然後才有存在者的真理,而敞開的狀態也叫在場,存在者在場。
簡單說,一切人類行為皆由使用符號,但符號其實是一種幻象,因為符號是具有象徵性的符號,這種象徵性一定是用B象徵A,也就意味著用B遮蔽了A,象徵是對真實的本體、實相、純真的遮蔽,破除這種象徵性的幻象得到被象徵的本真,就是“去遮蔽”。
他人即地獄嘛。
那麼最樸素的說就是,面對A本身。換個說法,換位思考,共情,怎麼都可以,關鍵是摘掉對方的符號和刻板印象——也讓對方摘掉自己的。
這也是為什麼奇妙的存在主義最終退潮,我講過這個有趣的事實:存在主義解決的是我們是否應當自由選擇的問題,但是自由選擇在二十世紀末已經是一個共識,我們現在實際面對的是選擇本身帶來痛苦的問題,不理財怕割韭菜,理財怕賠本。不告白痛苦,告白又慫以及可能更痛苦。
所以講消費主義,講資本主義結構性暴力的西馬興起,講解構的後現代主義興起。他們都力圖解決我們人類選擇上的一些矛盾,比如進行一些“資本主義無愛情”,“父權制下全ed”之類的探索,不管對不對,這些實際上不光秉承著現代哲學的精神,而且恰恰是建立在其之上的。
我們現在的一些小朋友啊,看哲學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這其實又和網際網路/碎片化/抖音對人類的衝擊有關,又能寫出200篇哲學論文了,噫,多看點書吧!
回覆列表
不是讀哲學讓人抑鬱,而是抑鬱傾向的人是很容易走上哲學的道路的,因為真正偏執的人往往哲學造詣更深,哲學越是深入就會越痛苦,除非你在主觀上逃離哲學追求,否則,哲學問題一定會使人抑鬱,哲學問題很多是沒有答案和路徑可尋的,所以,敏感悲觀的人在哲學家中比較常見,一個人越是敏感悲觀,他的哲學造詣和思維就越貼近哲學,這只是一般意義而言,並不是全部,現在很多搞哲學的人往往都是表面文章,真的深入哲學的很少,我舉個例子,中國的哲學大師梁漱溟,這是最具有代表意義的,一生坎坷,頗具哲學特色,不僅不娶,還鬧著出家吃素,光是鬧著自殺就很多次,在一般人看來是不可想像的,但是這對於哲學家看來是很正常的,一個人越是鑽研哲學問題就越容易陷入困境和複雜中,尼采也瘋了,這些人在歷史上都是頂尖的,但是人生的起落足以說明一切,大風大浪出英烈,這是正常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心理素質往往會相對提升,哲學家抑鬱的可能也會減低很多,但是說抑鬱與哲學有沒有聯絡,對於某些人是有關係的,尤其是唯心主義的哲學家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