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善良的98K
-
2 # 429星際
面對沉迷於手機遊戲的孩子們,沉迷於電子裝置,甚至電視等,作為父母,在這5個內容之下,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和去做!完全禁止或完全消除是不可行的。
第1點:允許玩但要控制時間
第2點:玩之前必須要做完自己的事情
告訴你的孩子,在玩手機之前,你必須做你需要做的事情。在你完成它之前,你不能玩手機。如果你在正常的時間裡,你必須完成你的家庭作業,在你能玩之前完成你的家庭作業。或者幫助你的家打掃衛生,做家務等等。
第3點:把手機/電子裝置藏起來或者關掉
如果我們不想讓我們的孩子玩手機或小玩意,不要讓他們出現在孩子的眼睛裡。我們可以回家把手機藏起來,或者關掉電池,拆下電池,等等,如果沒有辦法關閉電池,等,把它藏起來,讓孩子看不見。如果一個孩子沒有電或者找不到手機,他就不能玩。
如果我們不希望孩子們沉迷於手機,而不是沉迷於手機遊戲,那麼我們的父母將無法成為手機。如果我們在家裡老拿著手機玩,你想讓孩子們服從,遠離手機,這是絕對不可行的,因為他們的父母在那裡,孩子們的評論。所以我們的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引導我們不要玩手機!
-
3 # 野生瓜皮ye
解決有方法,強扭的瓜不甜
與其嚴防死守,不如正確指導
■ 塑造正面的遊戲價值觀如果你沒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孩子就不會養成良好的行為。先列出你的價值觀,思考如何結合這些價值觀去培養孩子,讓他們長期遵守這些習慣。也許你希望他們不要成為一個遊戲噴子,或者想教育孩子如何用非暴力的形式去解決問題,可以借鑑那些鼓勵用非流血的途徑完成任務的遊戲,比如說《奇異人生》和《恥辱》。我在家裡禁止孩子玩會傷害任何生物的遊戲,但是允許他們和各種機器人戰鬥,因為機器人到處都是,它們需要燃料時,還會竊取老年人的藥物。
一旦你確定了自己的價值觀,坐下來和孩子好好談談,表明你對他們的期待,解釋清楚背後的原因。如果孩子到了可以玩《玩具熊的五夜後宮》系列的年齡,那麼他們肯定能夠理解你的要求,比如說不要在《守望先鋒》隊伍裡到處噴人。
■ 以身作則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如果你在遊戲中不停地死亡,最後憤怒地退出遊戲或者不斷謾罵,他們看到這一幕後會以為這樣的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並模仿你的行為。當孩子在身旁時,你尤其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他們見到你遵守遊戲規則,他們就會以此為標準。如果他們發現只有小孩子需要友善地對待網友,而家長卻不這麼做,那你就很難讓他們堅持遵守規則了。
別忘了,我們的目標是讓他們養成可以持續一輩子的好習慣。你應該培養他們的責任感,而不是讓孩子只是服從於你的規定。你並不需要成為一個理想的模範,如果你犯了錯或者說了髒話,可以直接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讓他們知道你並不指望他們成為一個多麼完美的人,只需要他們做出真誠的努力,尊重他人。
■ 關注孩子的遊戲習慣你需要關注孩子的遊戲習慣,特別是你的孩子如果經常宅在房間,地下室和其他不願意讓你知道的地方,這可能使你不清楚他們的所作所為。試著和孩子分享你的價值觀只是第一步,當他們沉浸在心愛的遊戲時,你的教導早就被拋之腦後了。如果他們過於喧譁,等遊戲結束之後再去提醒他們。如果你馬上打斷遊戲開始說教,他們肯定不會接受任何建議。
你也需要關注孩子在玩遊戲以外的情況。如果他們經常看遊戲主播的影片,你也可以挑幾集看看。有些主播相當不錯,十分正能量,有些則很糟糕,人品不太好。這些影片的音質效果都不大好,除非你花心思聽上一兩集,要不然你沒有辦法分辨他們到底屬於哪種主播。
遊戲玩家之間有一些糟糕的觀點,很多玩家覺得遊戲玩家群體自有一套評判標準,就像「女生不算遊戲玩家」,「如果你在這個主機上玩某類遊戲,你才算是真正的遊戲玩家」。這類看法其實毫無意義,如果你聽到孩子討論這類話題,談論別人是不是真正的遊戲玩家,或者挑剔別人的遊戲經驗(他們會說:「如果你是個真正的玩家,說出五個全通的遊戲」諸如此類。),告訴他們不該有這樣的態度。
我的兩個女兒整天沉迷遊戲,雖然她們對射擊和格鬥遊戲不感興趣,但她們很喜歡《馬里奧賽車,並且十分熱衷於《我的世界》,如果我們不阻止,她們就完全停不下來。因為她們對打倒機器人毫無興趣,她們的哥哥就覺得這兩個女生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遊戲玩家。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觀點時,就明確地告訴他們不允許給別人貼標籤。如果我的女兒們覺得自己是遊戲玩家,那麼她們就是遊戲玩家,就是這樣。
參與到某個群體當中是一件十分有吸引力的事情,尤其當你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是個局外者的時候。但是遊戲玩家這個群體中存在很多的負面行為,如果你不阻止這種行為,大家就會習以為常。你需要明確告訴孩子不允許歧視女生,歧視其他種族,或是欺凌其他人。
這是本文中最簡單的建議,因為它解決了家長到底該教育孩子還是讓孩子玩遊戲這道選擇題。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打遊戲,每週至少一次。你無需在意遊戲好不好,只需要選擇孩子喜歡的遊戲。如果你覺得合適,也可以選擇你喜歡的遊戲。你還可以選擇自己小時候玩的遊戲,向孩子介紹新的遊戲型別,幫他們透過難以駕馭的關卡,展示你高超的遊戲技巧。
這是將以上所有步驟結合在一起的機會。當你和孩子一起打遊戲的時候,你可以培養他們的遊戲習慣,瞭解他們的遊戲愛好和互動方式。可能最重要的是,你能夠引導孩子發現遊戲並不只是青少年男孩的專利。
-
4 # 苒兒解說
面對沉迷於手機遊戲的孩子們,沉迷於電子裝置,甚至電視等,作為父母,在這5個內容之下,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和去做!完全禁止或完全消除是不可行的。
第2點:玩之前必須要做完自己的事情告訴你的孩子,在玩手機之前,你必須做你需要做的事情。在你完成它之前,你不能玩手機。如果你在正常的時間裡,你必須完成你的家庭作業,在你能玩之前完成你的家庭作業。或者幫助你的家打掃衛生,做家務等等。
第3點:把手機/電子裝置藏起來或者關掉。如果我們不想讓我們的孩子玩手機或小玩意,不要讓他們出現在孩子的眼睛裡。我們可以回家把手機藏起來,或者關掉電池,拆下電池,等等,如果沒有辦法關閉電池,等,把它藏起來,讓孩子看不見。如果一個孩子沒有電或者找不到手機,他就不能玩。如果我們不希望孩子們沉迷於手機,而不是沉迷於手機遊戲,那麼我們的父母將無法成為手機。如果我們在家裡老拿著手機玩,你想讓孩子們服從,遠離手機,這是絕對不可行的,因為他們的父母在那裡,孩子們的評論。所以我們的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引導我們不要玩手機!
-
5 # 七怪娛樂
很多學生從小學就接觸了網路遊戲
不少青少年以學習或者電競為由沉迷網路遊戲
一方面視力下降身體變弱學習下滑
另一方面假若遭受網路暴力又會影響其心理健康
針對青少年沉迷網遊問題
早就有人提出了不同的建議
而在近日的第十三屆全華人大二次會議上
又有不少人大代表對此發表了看法
其中一部分代表建議引入身份識別
馬化騰表示
建立統一平臺對未成年人使用者進行有效識別
制定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
並全面加強網路素養培育工作
推動相關研究組織和社會組織建立
上海開放大學校長袁雯
建議從源頭防控
落實網路遊戲實名制
實施未成年身份強制識別制度
同時建立遊戲宵禁制度
構建政府學校家庭多方監管機制
另外呼籲最多的就是分級立法
在未成年人網路保護
個人言行適度表達等方面存在制度空白
建議開展相關立法調查研究
對網路遊戲的規範管理出臺專門的法律
制定針對青少年的網路使用的法律法規
透過立法對遊戲進行分級
對自控能力不夠強的青少年來說是必要的趨勢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代表提倡家校監護
其中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
引發了網友熱議
他建議由教育部牽頭各部門通力合作出臺相關檔案
全面禁止中小學生在校期間使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
所有可聯網的通訊裝置
一旦發現學生將上述個人電子產品帶入學校的
學校有權實行統一保管
-
6 # 縟梔
像我是直接拿走,要求孩子考上一個好的成績後把手機給他,進行一些明文規定,例如不可以玩類似於王者榮耀的手遊。看小說我不制止,因為有些恐怖小說很可能沒出實體(還沒完結),但是不可以看色情小說。可以玩一定的休閒遊戲,但是要在你能完成作業完成上課的情況下,而且不可以晚於12還玩手機。平常如果需要用,我也可以給你。
(目前總結出來的)
-
7 # 徐聽白
在抖音上看到的方法:
製造不可能完成的目標。
抽象來講,就是家長也要下載孩子沉迷的那款遊戲,並弄通弄透遊戲機制。然後制定一個非常難以實現的目標,如果達不成,就不要繼續玩了。
拿《王者榮耀》舉例子,直接和孩子說:“只要你3天能打上王者,這遊戲隨便你玩。但是,如果你沒有達成目標,每天最多玩半小時。這三天我不管你。”這樣,令青少年沉迷的遊戲變成了急需要完成的任務,自然就會“玩紅了眼”,喪失了興趣。
當然,如果3天打上王者了怎麼辦呢?那麼他也必然不會再沉迷下去,因為他知道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他再想往上走就很難了,也不會每天都去玩了
-
8 # 李燕龍解說
青少年孩子玩手機遊戲,很多家長束手無策,真正要幫助孩子解除網路和手機遊戲的依賴,家長恐怕要從自己做起,以身作則,堅持原則。下面這5點看似非常簡單的方法,家長如果能夠認真執行,是會收到一定成效的。
1.以身作則,不隨便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家長是孩子最易學習的榜樣,當家長在孩子面前沉迷玩手機お打遊戲,孩子便會“有樣學樣”跟著一起玩手機,而且還會認為家長沒有資格批評自己
2.當孩子鬧脾氣,不要把“玩手機”作為哄娃條件
當孩子挑食不吃飯、不睡覺、各種“撒潑打滾“的時候,,為了讓他們“聽話”,家長習慣拿來手機等電子產品讓孩子玩。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靠要性子來獲得手機的壞毛病
3.一旦孩子使用手機,要強調使用規則
孩童時明正是好奇心超強的階段,一味地阻止孩子接觸手機等電子產品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從而自己私下透過其它渠道去狀取手機。因此如果當孩子真的使用手機了,家長可以先和孩子“約法三章”,確認使用用途(看影片、玩遊戲、看資訊、找資料.),強調使用時間等,讓孩子明白規則
4.讓孩子知道沉迷玩手機的壞處
長時間玩手機容易引起近視、頸椎不舒服、精神菱等詞題,這些是孩子自己能感知到的玩手機壞處,而如學習成績下路等方面的“隱性”危害,孩子可能不原意承認是玩手機造成的影響,家長可與孩子“深度溝通”,引導孩子思考自己因為玩手機而帯來的一系列不良變化,讓孩子明確沉迷玩手機的壞處
5.帶領孩子見識世界,培養孩子興趣
孩子喜歡網路世界,有很大原因是因為他的活動場所般侷限於家中與學校,生活缺乏樂趣,因此手機的“世界”裡容易讓他沉迷。家長們除了需要多多陪伴子女,也應該帯領孩子見識外面的世界,培養孩子更健康有趣的興趣愛好。
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青少年孩子沉迷手機網路遊戲這個問題一定會得到大大改觀甚或解決的。
-
9 # 傑森1103
先談談我個人經歷吧,可能會是個解決辦法
我個人就曾是個網癮少年,每天回到家就是打遊戲,一週玩50多小時的那種。
雖然小時候一直有著遠大的志向,一直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但是每天一直打遊戲也漸漸的慌了起來。尤其是上了高中後課業壓力變大,想要兼顧遊戲和學業幾乎變得不可能。
但是網癮不是說改就改的。對於沒有明確目標的我,在英雄聯盟拿五殺,在我的世界裡造房子更讓我有成就感。
在這裡就提到了一個重點:目標
人要有明確目標才會有動力,就像引擎一樣,轉動是它的目標,但是過程需要不斷的供給能量,它才會運作。
這個“能量”則因人而異了。
對於我來說是時機+雞湯+明確目標。
我當時是因為壓力大躲起來哭的時候偶然看到的一個影片,其中教的就是生活管理術。它裡面雖然只是簡單的教了一些管理時間的技巧,但是就是那麼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影片讓我突然下定決心要做改變。因為遊戲,讓我在處理事情這方面一直達不到預期,比如臨時抱佛腳,忘記練習。之後我試著做出改變,雖然實際的變化不大,但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變化。
比起強迫(被動),讓孩子自發(主動)的改變會更好。畢竟孩子終究是要走的,今天你能用武力說服,明天你能用言語說服,後天你能用金錢說服,那麼大後天呢?10年後呢?
假設提問者是父母好了,在解決青少年沉迷手機遊戲之前應該先問問自己:“不打遊戲你希望他們做什麼?”
如果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話會顯得太籠統沒有說服力(雖然那應該是大部分的家長的期望)。
但是不得不說,沉迷遊戲是很難從根本上治療的,因為那是他們生活的一大部分,就像吃飯一樣,要想改變就必須要拿更加重要的東西作為取代(當然,必須要是他們覺得更重要的,比如談戀愛之類的)。
1)帶領他們探索未知的領域:
父母都不上進,孩子怎麼會上進?在給予他們機會的條件下去支援他們。
喜歡打遊戲?打遊戲有什麼好的!我們來做遊戲!不會做?我也不會!但是,我們一起學!去圖書館或是上網學習程式設計,免費的資料一大堆。
2)要作為旁觀者注視著他們:
很多父母都只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歡打遊戲,卻連孩子玩的是什麼都不知道。今天他喜歡策略模擬,那他是否有哪方面的天賦?今天他喜歡建築,那他是否有哪方面的天賦?任何遊戲都有它的好,而且能很清楚的體現孩子某方面的天賦。
3)讓他們知道現在的本分:
如果他們只是純粹的喜歡玩遊戲,什麼打打殺殺種菜釣魚的,那也可以,但是要學會優先順序。與他們的年紀那肯定是 學習>遊戲
我個人是不推薦交易或是威脅的方式,比如做完作業給顆糖,不停下游戲就沒收之類的。當然,那是在溝通有用的前提下。能交流就多交流,因為以後就沒法交流了。孩子越大,和他們的聯絡就越少。以前還能教作業,之後就只能看了,到了更後面連看都看不懂。
珍惜現有的溝通機會,儘量知道他們為什麼想玩遊戲,告訴他們為什麼需要學習。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學習的目的,那他們更不可能知道了。
至於如何交流那得看個人情況,有問題可以發問。
現在的父母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是不管怎樣交流才是最好的手段。
-
10 # 只筆繪千山
對於青少年教育,推薦諮詢專業人士。
結合我的經歷,推薦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警示教育,每月固定幾天給他找網癮危害的警示教育片看,陪他一起看,看得多了真的管用,如果不是特殊人格的話。
第二、定時遊戲,完全不讓玩是不可取的,每週或者每隔幾天給他一段固定的遊戲時間,不管那天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小孩的假還是要給放的。這樣能讓他有個遊戲奔頭,也能幫他自律。
第三、引導學習和興趣愛好,別小孩喜歡畫畫、音樂你就給他報個班,一般的興趣班真的是扼殺愛好。你還不如讓他在家自己玩,或者你陪他一起研究這個愛好。
第四、普及法律知識,這個特別重要,青少年你要不給他上網那真的啥都能幹出來,給講講刑法對他還是有點好處的,尤其是邏輯能力強的男生。
第五、瞭解為什麼小孩沉迷遊戲,可能大家只是認為遊戲好玩所以小孩沉迷,真是這樣嗎?夏目友人帳那麼好看有的人還覺得無聊呢,為啥?因為人家內心一點都不孤獨,看夏目就是覺得無聊。遊戲也一樣。現實生活中有不足才會在虛擬世界補全,多關注小孩一下說不定就能發現問題根源所在。
就好比,我朋友都在玩我不玩就落伍了,那你給他物色點別的朋友不就行了?人家喜歡出去溜達,你非要給人關家裡,沒事幹只能玩遊戲,最後慢慢沉迷了。
以上所寫全部都是個人觀點,個人觀點。
-
11 # 祖安鴨筍
(如果有什麼說錯了,請各位多多指教)
青少年沉迷於手遊,是近幾年來讓大部分家長操碎心的問題,有的家長甚至把自己孩子的失敗全部歸結於遊戲身上。其實遊戲本身並無罪,罪是在自控能力較差的孩子身上。您的孩子沉迷於遊戲,相信他在空閒時間裡也不會複習預習和做作業吧。如果不是很嚴重的話,只需要經常開導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並一步一步的來解決問題就可以了。如果是十分嚴重的話,我們便要把問題簡單化,找到問題的本質,然後嘗試著一步一步的解決它。以下便是我推薦的方法,但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使用
人最大的動力不是興趣,而是求生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沉迷於打CS和罪惡都市,打的無法自拔。為了打遊戲,我總是沒有完成作業,上課總想著關於遊戲的東西,無心學習。為了掩蓋自己沒寫作業的謊言,我就跟老師說在家裡沒帶過來(經典招數),後來被老師識破了,並且還把之前的類似的行為給揭發出來,於是他就因這個原因把我父母叫了過來,當著我爸媽的面教育我。我記得當時我的老師還說要被勸退還是咋的,總之好像搞得非常嚴重,當時不知情的我已經被嚇哭了。那一刻,我真正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求生欲已經戰勝了我心裡所有的想法,並且跟老師與父母坦白了,總之當時心裡面就想著,無論如何也不能被勸退啊!
這件事情結束以後,老師給了我一個從頭再來的機會,而我也並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在小升初的時候,成功的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並考進了自己心目中的中學。
之後的生活中,我時常都想起那件事情,總是感覺自己當初是因為好運才沒有被休學,可直到有一天我的傅琴無意中跟我談論起這件事情……
“你還記得你小學差點休學那件事嗎?”
“怎麼就不記得了”
“其實吧,那一次只是老師委託我跟他演一場戲罷了”
“啥!?”
正當我充滿疑惑的時候,我的親告訴了我這件事情的真相。其實那件事情竟然只是老師委託我的父母親為我做的一場戲罷了。原來那天在那件事發生之前老師早就已經聯絡好我的父母了。
“XXX同學的父母,你好,我是您孩子的班主任”
“哦哦~班主任你好!請問有什麼事嗎?”
“是這樣的,您的孩子最近在學校上課老是開小差,作業也成天交不齊還用各種理由來蓋他的謊言,請問他一般週末回到家都是在玩遊戲嗎?”
“確實是!抱歉老師,讓孩子給您添麻煩了!”
“那請問您現在有空嗎?我想讓您來學校一趟,來幫我演一場戲來教育一下孩子?”
“什麼意思?”
“我呢,到時候就想當著您的面教育一下您的孩子,順便用休學這個理由來刺激一下他,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由於這是好久以前的事了,交談的內容我已經不記得了,但大致是這個意思)
“現在知道我與老師對你的煞費苦心了吧?”
聽到這時,我眼睛不禁紅了起來,腦海中回想起老師對我們的良苦用心,唉~這件事情對我觸感好深呀!
迴歸正題,對這個辦法總結起就是:真管用!正如小標題所說的那樣“人最大的動力不是興趣,而是求生”。當一個人的求生欲比任何事物都重要的時候,它的動力便是最大的。當然不到必不得已就最好就不要用這種方法。如果想要全面解決這個問題的話,僅此還不夠。您還需要了解他所沉迷的遊戲為什麼這麼吸引人。但這個原因因人而異,需要您自己對孩子做觀察。
利用獎勵誘惑孩子並不是永恆的方法相信很多家長都試過,只要讓孩子達到了目標,就獎勵孩子一些東西。其實這種方法並不是永恆的,只能解決燃眉之急。如果一直以這種思想來誘導孩子努力上學的話,久而久之,便會形成一種奇怪的思想。例如孩子會覺得要達到了目標,那麼有獎勵便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等孩子一旦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因為如果一直懷著這種思想踏入社會,會撞多少次板,吃多少次苦頭,才能發現自己的思想其實是錯誤的呢?
社會是殘酷的,就像你永遠也想不到曾經跟自己情同手足的好兄弟,會因為事業上的一點利益而跟自己反目成仇。(當然,這只是舉個例子)如果讓孩子覺得只要自己做得好,就會有理所應當的獎勵的話,就很容易會對這個社會不滿,而引發種種不好的思想。所以,這種方法去讓孩子放下手機,專心學習也是不對的。
心理開導也極為重要要讓孩子好好學習的同時,也要注意開導孩子,讓孩子知道,除了遊戲,還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做的。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幾乎無數之多的事物中,總能找到一樣自己更加喜歡的來做。相信您的孩子也玩王者榮耀吧,如果他真的有玩過,相信他也在遊戲中聽到過一句話: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們不應該只停留在某樣單純的事物中,人生路漫漫,總會有比現在更值得我們追求的事物!
-
12 # 佩玖影片
如今這個時代,網路發達。形形色色的各類網路遊戲也如雨後春筍般萌發。那怎麼樣解決青少年沉迷遊戲呢?
首先,家庭因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原因。如果家長在家裡也都是不注重溝通。只會忙於工作,或者對孩子不聞不問。長期以往,孩子只會在網路上尋找樂趣,在網路上交朋友。自然也就沉迷其中了。
然後,還應該避免青少年長接觸到智慧手機。青少年配備手機應該以聯絡家長為主。而不是把手機當成遊戲機。我的建議的給孩子購買配置不是很高的智慧手機,只用於聯絡家長。不是用來打遊戲。
如果,孩子已經沉迷於其中可以,適當的去溝通,去調解。比如和孩子約定什麼時候可以玩,什麼時候該學習。在孩子的同意下制訂一個計劃。與他做好約定,在他遵守約定的時候給予獎勵,反之則懲罰。
口頭溝通如果不是很有用的話,就可以選擇騰訊家長守護平臺,關聯孩子游戲賬號。可以實時監控孩子的遊戲時長 以及消費記錄。
現在的網路遊戲多數都已經接入了防沉迷系統,未成年賬號一天遊戲時長只有兩個小時。但是遊戲廠商的措施始終是治標不治本。對於青少年沉迷手機遊戲。應該從家庭教育出發,家長們應該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缺點和疏忽的地方。跟孩子友好的溝通,不要給予太大的壓力。切忌不可以不分青紅皂白的暴力解決問題。
上面就是我的一些方法,最後,願所有的家長都能望子成龍。孩子們都能前程似錦。
-
13 # 十年電競
正好當前做電競教育工作,有這方面的資源,簡單回答一下。人社部在2019年正式公佈了電子競技員和電子競技運營師兩個職業,所以“玩遊戲”當前也算得上是正當職業,但是 —— 對於普通遊戲愛好者,一定還是要正面引導,當前由於青少年沉迷遊戲,家庭溝通的缺失導致的家庭矛盾很普遍,孩子不願意溝通,家長也不理解。如果青少年熱愛競技類遊戲,可嘗試給予空間嘗試,對於普通有著電競夢想的年輕人,可考慮參與超競教育與上海電競協會共同開展的電子競技職業訓練營專案,分4周班和10周班,按照職業俱樂部的訓練模式培養,真有這樣的能力,可推薦去職業俱樂部試訓的機會,但是更多年輕人在參與之後肯定還是讓其認識到自己並不適合走職業電競這條道路。面對這個更多的群體,在訓練營裡接受理論知識的學習、職業道路規劃的學習、作息的規範化管理,讓其趨於理性的面對遊戲這個愛好是更好的選擇,或者真的是非常有興趣,也可考慮學習電競專業,未來從事相關幕後工作。可手機搜尋【超競教育】瞭解,也可私信諮詢其他任何電競問題。
-
14 # 木頭魚1234
三點建議:
01、從自身做起。我們自己要帶頭做個榜樣。如果我們一邊拿著手機玩得不亦樂乎,然後告訴孩子“不要玩手機、好好學習”,孩子肯定不服氣。管住自己不玩手機、少玩手機,站在孩子的角度體會下放下手機的不易、誘惑的根源、牴觸的心理,然後更易理解和溝通。
02、從放下手機一小時做起。跟孩子商量著定一個計劃:在晚飯後、睡覺前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內,全家不看手機,把手機放在某個地方。這兩個小時全家人在一起交流、聊天、做遊戲、做家務、開家庭會議、運動……如果兩個小時保證不了,可以減為一個小時。
03、從培養更多好的習慣做起。孩子的業餘時間,好的習慣不去佔領,壞的習慣就會佔領。象棋、跳棋、撲克、羽毛球等等,對孩子也有很強的吸引力,前提是你要帶著孩子一塊學、一起玩,教會孩子基本遊戲規則,適當的還可以打破某些規則,讓其入門領略其中的樂趣,一起培養好的習慣。
以自己為例,我的孩子原來玩手機也很沉迷,後來發覺後,有意識地教育引導,與其商量著一起制定一些計劃。每週完成一定量的課外閱讀任務,會發一個兩元的紅包鼓勵,錢不在多,重點的是儀式感。一起玩各種棋類遊戲,除了前面提的象棋、跳棋,還有五子棋、軍棋、蛇棋、飛行棋,近期在學國際象棋,還有一些圍棋的基礎知識。
孩子有旺盛的精力和想象力、創造力,重點讓孩子參與進來,多做一些創新、有趣的探索和嘗試。
比如,我們玩飛行棋一段時間後,興趣有所減弱,可以重新制定規則,比如加成兩顆骰子、三顆骰子,再比如飛機可疊加飛行、固定方格標記炸彈、牢籠等小道具,孩子的興趣一下子就又提起來了,還積極發揮想象力,最後還手繪了好幾張棋盤,上面佈滿了各種小道具、小機關,光畫棋盤、設計關卡就多半個小時,孩子也忙得不亦樂乎。
再比如五子棋,除了傳統玩法外,還探索實驗了“一次下兩顆子,首先連成6顆者勝”等等自行制定的規則,讓孩子感受到新奇、變化、有趣,會讓孩子更積極主動地參與過來,激發更多好玩的創意,收穫更多的樂趣。
事實證明,非手機類遊戲,也有很強的吸引力。前提是家長要多用心、多費心,多陪些孩子,與孩子可以一起做遊戲的時光很短暫的,也就幾年時間吧,孩子再稍大一些,有了自己獨立的世界,想一起玩亦不可多得了。多珍惜、多陪伴,幫助孩子矯正不好的習慣,多培養健康、Sunny、向上的好習慣,是家長的責任,也是義不容辭、甜蜜有意義的任務。
回覆列表
這個也不是很難解決啊,父母不要直接拒絕或強硬的方式不讓他玩手機遊戲,透過溝通變換下方式,比如讓孩子做完作業,可以玩幾個小時,約定好了。當然不可能一直讓他寫作業,那有這麼多作業。也可以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也可以玩下手機遊戲。
這樣孩子不會偷偷玩,作業也做完了。家務也幫做了,父母也高興,孩子也高興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