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快趣學吧
-
2 # 怪獸秒懂指南
結果可以歸結為一個非常典型的心理學名詞,也是缺少獎勵的原生家庭常見的問題——
【自戀障礙】
自戀初聽是一個稍微帶點貶義的詞,這是因為我們的傳統美德種提倡謙虛;但完全喪失自戀能力,則是一種心理障礙了。
現在的很多家庭,怕孩子驕傲自滿或者認為孩子優秀是理所當然,因而在孩子做得好時不給任何獎勵,讓孩子過度謙虛,而結果將是孩子
“沒有辦法真的愛自己,哪怕自己已經優秀得讓人欣賞甚至妒忌。”
——這就是自戀障礙。
作為一個班主任老師,讀到這個概念的時候,我才明白班裡學習最優秀的孩子為什麼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反而最不自信——哪怕一次回答得不夠好都能讓她恨死自己。
她有一個十分好強的母親,單親媽媽的壓力加上姥姥的高要求,讓這位母親十分缺乏安全感,於是不斷在孩子的優秀成果上尋求踏實滿足——孩子做得好是應該的、天經地義的,做得不好就是對不起自己的良苦用心就是沒有希望了…只有失敗時的埋怨,沒有成功時的表揚。
孩子彷彿天生帶著使命感,覺得自己做得優秀只是在滿足母親的需求,是必須的是最起碼的,而不是值得獎勵的…
這孩子沒辦法因為自己的優秀而愛自己,卻只可能因為自己的一點點不夠優秀而恨自己,那一點點的不夠、偶爾的一次第二名好像是謀殺全家的毒藥。
我不知道這個孩子長大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她真的很聰明也很努力,但是如果因為不能肯定自己而錯失各種本可以爭取的機會,然後更加憎恨自己的懦弱,陷入這種惡性迴圈中,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很多抑鬱的人其實都極其優秀!他們只是從小就缺少獎勵表揚,以至於之後面對一些獎勵讚美時,甚至會覺得自己不配,會不知所措地拒絕…內心的脆弱和外表的強大不斷撕扯著自己,人就容易崩潰。
再說一點,我們班的那個優秀的小姑娘,她的母親也是在對姥姥天生的虧欠中長大的——自戀障礙是可以遺傳的,這樣的家風是可以影響世世代代的,所以一定要及時調整。
一個心理健康的優秀的人,應該在分明的獎懲中長大,TA將是一個十分愛自己的人,也清楚自己的不足,這都是及時的獎懲反饋帶給TA的,並且TA的優秀屬於自己,並不屬於哪個TA天生虧欠的人。
-
3 # ezke1991
孩子的身心發展具有自身規律,且與個體性格有關。如果只懲罰,不獎勵和鼓勵,那孩子顯而易見會出現下列問題:
1、缺乏自信,極度自卑。做好的事情,不被認可(獎勵和鼓勵),就不會有成就感,孩子的興趣和特長便會埋沒。
2、不和睦的家庭關係,以及青春期的叛逆(包括成年後的疏遠)。適當的懲罰是教育孩子過程不可缺少的,可以指正孩子行為習慣和思想觀念上的不正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家長的行為,其實就是孩子模仿的一面鏡子。只會懲罰,便會造成孩子性格上的扭曲,要麼唯唯諾諾,以後一味順從,喪失自我;要麼成長後反抗,青春期的叛逆會格外突出。
總之,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成長史至關重要的,獎懲結合,適時適度地進行懲罰,缺乏信心和勇氣時的鼓勵,達成目標時的獎勵,都會重要。此外,家長也要以身作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行為的模仿物件。
-
4 # 進擊的Amy
只會懲罰不會獎勵和鼓勵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會因為孩子本身的性格特質發展為兩個極端。
一些孩子會逐漸成長為性格懦弱、情感壓抑、行為退縮、精神抑鬱、依賴成人、進取心喪失、對父母唯唯諾諾,變成一個謹小慎微的人。
另一些孩子則會變得性格暴躁、極度逆反、親子對抗、情緒失控,對父母沒有尊重,為所欲為,不顧後果,甚至離家出走,放棄學業,變成喜怒無常、不負責任。
當然,也還有一些內心強大,逆商超強的孩子,越挫越勇,在這樣的環境裡也照樣如魚得水,Sunny成長,但畢竟是少數。
總之,在只有懲罰沒有獎勵的家庭裡成長起來的孩子,內心裡會多多少少缺少安全感和被認同感,甚至很多孩子會存在低自尊以及自卑。
其實在犯了錯的時候,大部分孩子自己內心也是害怕或者自責的,這時候父母應該安撫孩子的情緒後再幫助孩子面對事情本身,幫助他建立正確的認知以及引導他掌握相應的處理方法。對於面對錯誤態度仍然強硬,拒不認錯,死不悔改的,那作為父母的也應該重新省視,也許從一開始對於孩子的教育就沒有很到位,今後也是需要重視,慢慢引導直至改善,一口吃成個胖子也是不存在的。
適當的獎懲是很有必要的,怎麼實施獎懲也是一門藝術,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在教育孩子時,獎懲只是一種方法,並不是目的。
對於家長和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方法是愛與關注,讓孩子在足夠多的關愛中形成自己的向上的內在驅動力,成長為一個自覺的、獨立的孩子,他必然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激勵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
5 # 孫浩空
親身經歷。
因為我的父母就是這樣的家長。
所以我也就理所當然的,自卑、自閉、抑鬱,七歲明白了死亡,八歲第一次想到自殺,之後的十二年來想自殺想過不下五十次,但是因為膽小怕疼,所以一直不敢動手,然後就是討厭給別人添麻煩,我也不希望死後給父母添麻煩,所以如果真的選擇自殺,我可能也會找一個可以死無全屍的地方,最好是屍體被動物吃掉,生於天地、養於天地、死後歸於天地,不會給任何人添麻煩的那種。
和父母的關係不好,逆來順受,甚至還會以德報怨以至於招來大禍,十分的軟弱無能,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二次元,如果要讓我這輩子再也不接觸二次元,那還不如死了呢。
自卑也會帶來缺乏自信,自閉則會帶來社交恐懼症,更不用說我一男的還有恐女症、恐婚症。
性格方面也會很孤僻,甚至還會養成自言自語的毛病,也就是所謂的“空氣朋友”,明明只有自己一個人自嗨,卻好像有很多人在和自己聊天一樣,在外人看來真的很恐怖,簡直就像是個精神病一樣。
不過我本人比較特殊,十二年校園霸凌,現實沒朋友,但是會造成這樣的不僅是父母的“只會懲罰不會獎勵和鼓勵”,還有就是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受到侵害時的羞辱、嘲笑、不管不顧,甚至是辱罵,這些都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一粒種子,也許這粒種子會長成殺人如麻的食人花,或者沒有感情的冰冷機器,甚至是一名納粹,我自己已經夠慘了,所以不希望別人像我一樣。
懲罰可以,但也要掌握好度,同時獎懲分明、勞逸結合,才是真正對孩子好。
回覆列表
1、缺少自信
2、感覺不到快樂
3、不敢和人接觸
4、對什麼都沒有興趣,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行,做也是被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