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生活的相宜

    請問,你要的是筆記本頁面,還是具體的讀書筆記內容呢?

    看到關於讀書的問答,我就忍不住要點進來。給你看看讀書時候的筆記,這是我總資料夾裝訂A4紙做的筆記本,筆記裡不僅有重要內容的記錄,還有我的思考。寫下思考是我個人的習慣。

    我的筆記大部分時候只有我個人能看懂,不過我這兒有一個康奈爾筆記法,整理出來的筆記會比較規範,步驟如圖

    自從知道康奈爾筆記法之後,隨時聽課讀書,都在沿用這個方法,複習也比較方便。對你來說有用的話,感覺把握好了用起來吧。

  • 2 # 海冰

    我的童年愛情

    我盯著同年大我幾個月的堂哥。圓圓的臉、小眼睛。他很沉默。就是那個樣子,我很喜歡,很想知道他的沉默背後隱藏著什麼,就像我心裡有的秘密一樣,他也有些什麼秘密。很想知道他為什麼很少笑。後來我想到,我的童年也很少笑。我們每天一起上學、放學。放學後他從不在外面玩,總是立刻回家。我不知道他立刻回家的誘惑是什麼?我不想回家。而我一定會遛達半個鐘左右才回去。自己一個人玩抓石子、滑山坡,或在山坡上快速奔跑,或練習倒立,用拳頭攻擊土坡。小人書裡的功夫圖一直是我精神世界裡指引我前行,讓我快樂的秘密武器。在家裡的不知那個箱底有的唯一一本有些殘舊的小人書。是我兒時的全部世界。翻了一遍又一遍。有時候,我會呆呆的坐在山頭上,望著天上的雲。我確定那兒有另一個世界,有像宮殿那樣的房子,有許多總是飄飄灑灑的垂柳搖曳,有穿著唐朝時期飄飄悠悠衣服的女子。她們會動,也隨著雲朵一起飄著。有時候我能見到她們,就像我們的秘密約定。有時候我不能見到她們,我想也許去了別處。但我深信,終會回來的。

    今天,媽媽要帶我去修剪頭髮。告訴我剪得整整齊齊會很好看。我歡天喜地,滿心期待。我還未曾去過村子以外的地方。這個時候,我完全不知道,這次旅行會收穫一種什麼攪著我心的東西,我不知道那是什麼?快樂又恐慌,羞恥又渴望。

    我們可能步行了一個鐘,或接近一個鐘。下山的路,我用蹦跳的方式。我總是從一個高處往低處跳,似乎多高我都能跳。媽媽擔心我把衣服弄髒。事實上我穿的是不合身並且有很多補丁的媽媽的,或媽媽從別的親戚那兒拿回來舊衣服。媽媽說洗乾淨了就好。下山很快。最長的是山下那條灣延的基埂路。在我差不多9歲以後我幾乎天天都在那條路上往返,除了週日天。一路上沒有什麼和村子裡不太一樣的東西,除了那條路。快到鎮上時,人多了起來。我為此很驚奇,有這麼多人又這麼熱鬧的地方。我有點害怕,也有點緊張,這導致我不敢大膽的去觀察這些聚在一起的人們和他們正在做的事情。

    還來不及啟動我快樂的小馬達,就被媽媽帶到了一理髮攤位前。用一塊布支起來的,只有頂部,沒有四周的攤子。一張椅子,椅子前面立著一個鏡子。理髮師大概17歲的樣子,也許15歲吧。我只對6歲左右和我一樣大的孩子有年齡概念。小妹妹,來來,坐過來,我給你剪個很好看的頭。聽他這麼說,我立刻羞澀的緊張感。似乎被他看穿了,我很想要好看的秘密。

    他穿著我沒見過的合身又好看的衣服,因此我覺得他人也很好看。我的小心臟撲通撲通的,我自己都能聽到。我不敢再看他。我看向媽媽。媽媽示意我坐到椅子上。鏡子裡我又看到他的臉,和他開始給我脖子上放圍布。他看了一眼。呵呵笑了一下。我立刻閉上眼睛,不敢再碰到他的眼睛。他的笑像我躺在果園裡時輕撫我面帶花香的風一樣。很喜歡很喜歡。直到聽到媽媽說好了好了我們回去了。我才像逃亡一樣離開那兒。

    回家。六歲的孩子,那麼喜歡照鏡子,一佇立就是半天。嗨,頭髮好齊整哦,你今天為什麼臉紅?我腦子裡浮現出理髮哥哥的樣子,那好聞的味道,還有他身上的味道。後來我知道那是髮膠噴霧的味道。想著想著我就生氣了。你只可以喜歡堂哥,不能喜歡別的人,你要知道這很羞恥。我這樣告誡我自己。然而幾天後,我就完全忘了理髮哥哥。這樣我也就不再羞愧了。我總是一有機會就在堂哥身邊轉來轉去,展示我整齊的頭髮。我希望他誇我好看。可他什麼也沒說,只顧忙他自己的事,甚至他可能並未發現我的變化。我的心都碎了。我又獨自跑到後山,去見我那雲上的世界。

  • 3 # 嶺外榕邊客

    讀《論語·學而》有感

     

        前期有暇,再讀論語學而篇,對有子所言,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些許感想,聊供諸君參閱。

         在筆者想法中,前一句是學而時習之,後一句是巧言令色,再後一句是曾子三省吾身,而在孔子兩句話中間穿插進了有子的這句話,這或許就是編撰者在潛移默化中告誡後世讀書人,學習的途徑和方法,首要有向學之心,再者要明白人生而為人,要有立身根本,再者就是強調巧言令色不可取,一定要杜絕,最後是言明如何修持自身,故此四者環環相扣,相輔相成。

    一是學而時習之的問題。這個問題與今天的話題有關,但關係不是特別深入,在這裡不再做過多解讀,簡單的說明就是兩層意思,一是要有向學好學之心,而是要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

    二是孝悌為仁的問題。這是今天重點談論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筆者更加側重於朱熹的解釋,朱熹《論語集註》:“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悌)。”這亦與儒家一貫傳承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相輔相成,亦和儒家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脈相承。

    先說孝的問題。為人之本分,連生養自己父母都不顧,又如何能夠做到愛國愛社會?更無從談及對他人有真摯的感情。就時下社會一些現象而言,筆者意見相對比較偏激,如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批評不顧父母養育之恩的人,但回頭看看我們所同情的人大部分當年不也是如此對待自己父母的嗎?這或許就是天道輪迴,何曾饒過誰,故筆者理解中,生而為人,對父母孝順是第一位的,一個對父母不孝的人,誰又能相信他會熱愛這個社會?如果他竊據高位則更為危險,作為普通人他影響最多就是自己的下一代,而作為高層他影響的則不僅僅是個人,話題轉回來,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在用人的時候要特別強調品德修養的緣由所在了。

    再說悌的問題。悌是同輩相處之道。在一個家庭中,如父母持身正,則兄弟姐妹之間關係相對較好相處,也比較和諧,但在親戚之間就不一定了,這個關係就比較難以相處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儒家會提出這個說法,說到底就是告訴我們在同輩相處中要多讓一讓,要大度一點,很多時候要多為對方想一想,這樣才是長期相處之道,但這裡筆者還有一個想法,就是論語中提到的朋友相處之道,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也,同輩相處尤其是親戚之間相處,筆者更是比較推崇這個理念。

    最後說仁的問題。孔子人性結構的兩大終極理想,仁與恕,在這裡就不一一展開闡述了,筆者理解中,在本句中,有子的觀點是孝悌是仁的根本和核心,在筆者的理解中,仁太廣泛也沒有統一標準,故退而求其次,作為普通人,做到孝悌也就是行仁者之道了,畢竟紅塵碌碌,幾人為聖人,大部分還是普通平凡人而已。

    三是巧言令色。這句話告誡意味非常足,總的一點就是不要老想著取捷徑而要老老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往前走,這樣才是最終成功之法。

        一方面鮮矣仁。孔子已經給出了我們答案,就是他的理解中,這種人很少有能夠做到仁義的,或者說這種人不是真正的仁者,更多地屬於見風使舵的一種人,單獨提出來說,是為了警告讀書人,要做仁人君子,而不是巧言令色者,或者說寧為守拙的君子,勿為巧言令色之人。

        另一方面巧言令色。這更多的是一種投機取巧的行為,人本性是偷懶的,一旦有更容易達成目的的手段,不論你自己怎麼行為,但潛意識總會用最省力也是最簡便的方式去達成,而論語本書更多地是孔子在教育弟子的過程中成形的,因此更注重教育,所以單獨提出來,也是對弟子們的一種思想品德引導教育,告誡他們行事要有君子之風而不是投機取巧,要行的堂堂正正,不要總想著取巧,正如同透過賭博發財一樣,或有一次幸運,但最終會栽進去的,如果你腳踏實地,一步步努力往前,最終會越過越好,雖然累但並快樂著。

    四是三省吾身。這是儒家常提的慎獨慎微,也是最基本的修身之法,在這裡也不再展開闡述了。

     

  • 4 # 龍飛鳳舞20190425

    讀了許多年書,依然初心不改,孜孜不倦地在書山的小徑上樂此不疲的攀登著,其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呢?是一種精神滿足?是一種物質的厚重?都是?都不是!只覺得思維在一次次讀書中變得敏捷,變得嚴謹;只覺得靈魂在一次次讀書中得到洗滌,得到淨化;只覺得生命在一次次讀書中無限的延伸,無限的擴充套件;於是,本著一種執著,逐漸養成了讀書成癖的習性。細細想來,在如今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裡,能擁有這麼一塊純淨的心靈棲息地,也許是一種收穫,抑或是一種幸福吧!

  • 5 # 牛哥課堂

    牛哥是數學老師中的語文老師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牛哥喜歡讀書。

    特別是古代的東西,讀書是提高宿自身素質,陶冶情操,消磨時間,的非常好的一個方法。

    有圖有真相 牛哥讀書筆記

    下面是牛哥

    讀書筆記的照片

    一個三分鐘的小影片

  • 6 # 願為氣球

    我的文章類別裡剛分享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讀書筆記,此書介紹了從選書、購書、讀書、做筆記到活用五個步驟,尤其是如何做讀書筆記這一塊,講得特別詳細。作者提出的“蔥鮪筆記法”,是摘抄+評論,如此長期積累,會成為自己的一個思想庫,激發靈感的資源庫,也方便來場頭腦風暴。具體內容,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哦。

  • 7 # 四庫全叔

    我讀書大多憑興趣,初中的時候喜歡《紅樓夢》,就開始廣泛蒐集有關《紅樓夢》的書。後來對歷史考古文物有興趣,就又開始蒐集這些方面的書。雖然好讀書,但不求甚解,只是力求閱讀經典之作。

    我讀書一般都是找大段的時間,如果需要記筆記,小時候是摘抄在本子上,後來有了電腦,就在電腦上操作,一來省事,二來檢索方便。當然,如果是一些比較零碎的時間,比作坐車的時候,那就只能光看了。

    我的筆記也很簡單,一種是整理,比如我在讀朱鳳瀚先生的《中國青銅器綜論》時,便把他歸納總結出來的器物“類、型、式”,重新整理成檢視的形式,這樣看起來會比文字更有直觀性,能夠突出要點。

    比如,簋

    比如:爵

    再一種則是簡單的按語吧,比如在讀《夏鼐日記》的時候,會把一些內容進行摘抄,然後進行一個短評。

    比如看到1931年3月4日的一條:“下午聽馮友蘭講演,題目是《中國哲學史中為什麼沒有近世史》,講的聲音既不大高,而且又加口吃,只聽得他‘這個,這個’的亂叫,聽後終於不知道他說的什麼。”

    按:“亂叫”,夏先生可真毒舌。

    再比如1933年1月26日一條:“記得劉古諦說,要是一個在北平讀書的人沒有到過天橋,便不配念社會科學。天橋確實千奇百怪的彙集地,什麼大鼓、說書、相聲、刀槍、拳棍、弄猴、高蹺……應有盡有,是流氓無產階級的會場。”

    按:可惜解放後天橋就沒落了,現在早就消失殆盡!不過“流氓無產階級”六字精當以極!~

    再比如1933年4月1日一條:“晚間與祥弟煮雞卵,預備明天遊頤和園時做點心,不知要煮多少時間才熟,只好煮幾分鐘後,破開一個觀察,尚未熟,再待幾分鐘,又另破開一個開來。一為書生,便無用,信矣!”

    按:書生的日常動手能力差?一笑。幸好我不算書生,所以,做得一手好菜,哈哈!~~

    還有一種屬於挑錯,比如閱《故宮辭典(增訂本)》時,看到書裡的內容有問題,或錯字,或失誤,會記下來,然後寫下我認為是正確的意見。

    比如第94頁《明清宮殿建築之部·陵寢》之“明鳳陽皇陵”條:“明世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

    按:朱元璋非“明世祖”,其廟號為“太祖”,且有明一代並無廟號為“世祖”的皇帝。

    比如第483頁《清宮廷文化史之部·清后妃》之“清世宗純愨皇貴妃”條:“晉尊為裕皇貴太妃,享年96歲,為清后妃中最長壽者”。

    按:96歲的裕皇貴太妃確實長壽,但不是“清后妃中最長壽者”,《清史稿·列傳一》載“定妃,萬琉哈氏。……薨年九十七”;本辭典P481“清聖祖定妃”條亦載“晉尊為皇考定妃,……享年97歲,為清代后妃中最高壽者。”可見,裕皇貴太妃應是“清后妃中第二長壽者”,或“清世宗后妃中最長壽者”。

    再比如第567頁《清宮廷文化史之部·常見漢文滿語詞彙》之“多羅額駙”條:“因漢稱多羅郡王女為縣主,多羅貝勒女為郡君。多羅額駙漢名又叫縣主儀賓,郡主儀賓。”

    按:“郡主儀賓”有誤,多羅貝勒的女兒漢稱為郡君,他女婿的漢稱應為“郡君儀賓”。那麼“郡主儀賓”是什麼人呢?本辭典P574“和碩額駙”條載“郡主為親王之女,郡主儀賓是親王的女婿”。

    以上算是我讀書筆記的點滴吧。

  • 8 # 文物考古聊歷史

    我比較喜歡手寫,而且不習慣用本子,所以,我的筆記都是寫在一頁一頁的牛皮紙上的,具體有多少頁不清楚,粗略估計有幾百頁吧。我的筆記一般有2層,第一層以藍色筆記錄,第二層是紅色筆補充的部分。

    我的習慣是不管什麼書,先大致過一遍再說。因為我很好奇書中到底說了什麼。在過一遍的過程中我是不會記讀書筆記的,但是會在書中作一些標記。

    在快速瀏覽的過程中我會主要根據下面3個方面來做標記:

    這本書的哪部分是我感興趣的,哪部分是能解決我的某些疑問的,哪部分是可能以後用的上的等等。

    並且,在這一遍的快速瀏覽的過程中也要對書的內容框架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這樣後面做筆記也會知道該如何梳理。

    如果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有用,會在讀第2遍的過程中,一邊讀一邊做筆記。不過,我不會讀完一本就開始記筆記,而是在某一段時間讀一類書,然後集中做筆記。這樣也能更全面一點。做筆記也方便,不然很可能後面再補充的時候,之前留的空不夠大不夠寫。這也是手寫筆記不太好的一塊。不過,雖然被吐槽用手記筆記效率低,我還是比較喜歡手寫筆記。也會一直堅持下去的。

  • 9 # 彤嘭嘭

    當然可以分享我的讀書筆記了。因為我平時讀書有寫書評的習慣,所以我在讀書的過程中會適當的做一些筆記,這樣能對讀完書寫書評有一些幫助。

    我的讀書筆記都記什麼?

    在讀一本書時,我記讀書筆記主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是自己覺得句子優美、內容很好,我就會記下來,以便以後查閱;二是在閱讀中覺得可能會對寫書評有用,我就會記錄下來。

    如何記讀書筆記。

    記讀書筆記這件事是非常主觀和自主的事情,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當然,如果想要系統的學習或者更有效的記讀書筆記,可以考慮看一下《如何有效整理資訊》類的書籍。

    記讀書筆記既可以手寫,也可以利用電子裝置記讀書筆記。平時我會把要記筆記的內容記在本子上,省略的寫,然後再用豆瓣讀書的記筆記功能更新在網路上,這樣比較方便和省事。

    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記筆記方法。 如果想要自己的手寫讀書筆記更好看,可以買專門寫讀書筆記的本子,也可以將讀書筆記和手帳結合到一起或者選擇時下比較流行的思維導圖;如果寫電子筆記,那麼選擇的範圍就更廣了,可以和我一樣選擇豆瓣,豆瓣每本書的頁面都有寫筆記的地方,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習慣寫筆記,我個人比較喜歡“原文+感悟”的方式,並同時到豆瓣動態上,如果用微信讀書或是kindle等電子閱讀裝置也可以直接在裝置上做筆記。

    我為什麼要寫讀書筆記?

    對我而言,寫讀書筆記能幫我記錄讀書時的思路和感想,而且在寫讀書筆記的時候能加強我對書籍的理解和記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個月能攢一萬塊是什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