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徜徉在生命裡
-
2 # 江上俠chenxiliang
“有譽於前,無若無毀於後;有樂於身,不若無憂於心”。這段話出於晚明松江府(現屬上海)博物學家書畫家陳繼儒的哲理筆記《小窗幽記》。這段話對當代人修身養心確有陶冶意義。一般人都有功名、名譽思想,愛聽讚揚話。但讚揚話有多種,有真心說的,有敷衍的,有當面說好話背後說壞話的。一個正常人,與其有人當面讚揚,不如背後沒有人誹謗來得心情舒坦。一般人都追求快樂,喜歡感官刺激。如果追求性刺激,企求錢財,就也會招惹是非,甚至引發官司,使自己極樂生悲,恐懼懊惱。因此,不如淡泊名利,使自己坦蕩生活,心安理得,無憂無慮,不受干擾。讀點好書,記點嘉言,踐之於行,身心大有益。"
-
3 # 左國曹
【註釋】
選自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
有譽於前:在人前得到讚譽。譽,稱揚。
孰若:莫如,不如。
無毀於其後:不被人揹後詆譭。毀,誹謗。
有樂於身:身體安樂。
無憂於其心:心裡沒有憂慮。
【賞析】
韓愈一生熱衷仕途,為其政治、文學主張奔走呼號,但又屢遭挫折。因此其文學主張中既有“文以明道”的一面,也有“不平則鳴”的一面。唐德宗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遇隱士李願回盤谷歸隱,韓愈遂寫了《送李願歸盤谷序》送他,文中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之情,也表現出了憤世嫉俗的“不平”心態。他說:
“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
意思說:與其在人面前得到讚譽,不如背後沒有人詆譭你;與其身體感官得到快樂,不如心裡沒有絲毫憂慮。
韓愈所處的時代,唐王朝政治昏亂,藩鎮恣橫,他政治上受排斥、受打擊,經過一番宦海沉浮後,對社會生活現狀和官場進退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因此,他借李願之口,刻畫了三種人:一是“遇知於天子,用力於當世”的“大丈夫”,二是“不遇於時”的高潔隱士,三是無恥之徒。“大丈夫”大權在握,聲勢顯赫,不可一世,但統治階級內部傾扎,達官顯貴胡作非為,往往招致飛來橫禍,不得善終。無恥之徒或趨炎附勢,奔走於權貴之門,或寡廉鮮恥,人格卑下,在亂世中推波助瀾,為虎作倀。唯有僻居山林、秉志守節的隱者,沒有炙手可熱的權勢,也無奢侈之極的淫樂。他們修道潔身,窮居安處,嚮往自由灑脫的人生和個性自由,絕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然而,他們達能兼濟天下、窮能獨善其身,都是才品兼備的有德之人。
作者認為,大丈夫“處穢汙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而隱逸者“車服不維,刀鋸不加”,兩相比較,心生感慨,更加憧憬後者,蔑視前者:與其在人面前得到讚譽,不如背後沒有人詆譭你;與其淫逸耽樂一時,不如心裡沒有絲毫憂慮。可以說,這既是作者對社會現實生活的憤激之詞,也是作者對人生道路和命運前途的冷靜思考和抉擇。
-
4 # 光明為身
有譽於前,無若無毀於後;有樂於身,不若無憂於心
在我看來,有譽於前,無若無毀於後,這句話前後兩個短句,但從修身文化的角度考慮,其實只是表達一個意思。這是古人已經明晰了世間萬相,通達自然的體現,短短兩小句,已經道出了作者的境界。於凡夫俗子而言,世間是無常的,變幻莫測的,苟得一時富貴名譽加身,豈不樂哉?而對於修身之人來講,世間卻不是無常的,都是有章可循的。正是福禍兩相依,好壞各參半,有譽必有毀,有樂必有憂。這是修者必定明白的道理。今日之樂者,明日憂之根,今日之譽者,明日毀之源!
-
5 # 蒹葭堂主人
“有譽於前,不若無毀於後,”說的是如何看待譭譽的問題,也就是看待名聲的問題。
“有樂於身,不若無憂於心,”說的是如何看待憂樂的問題。
這兩句都講的是如何修身做人的大問題。下面分別來分析。
世人皆被名利累。
所謂“名韁利索”一詞,把名和利比喻成束縛人的韁繩和繩索。
老子《道德經》裡說:“世人熙熙,皆為利來;世人攘攘,皆為利往。”從古至今,世人皆然。幾人能看破?
上世紀九十年代電視劇《渴望》主題歌唱得好:
悠悠歲月,
欲說當年好睏惑,
亦真亦幻,
難取捨,
悲歡離合,
都曾經有過,
這樣執著,
究竟為什麼?
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
心中渴望真誠的生活。
這首歌唱出了多少人的困惑。其實就是在名利之間難取捨。
中學語文課本中的方仲永就是個少年成名,最終平平的例子。
現在是個一切向“錢”看的時代。
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這其實是不對的。
尤其是娛樂界的炙手可熱催生了大批的追星族,一夜成名,大批網紅,無數明星,年少成名,殊不知,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高處不勝寒!所謂爬得高跌得重啊!放眼娛樂圈,晚節不保者比比皆是啊。
所以,“有譽於前,不若無毀於後”,誠乃金玉良言。
再說第二句“有樂於身,不若無憂於心。”這對那些追求享樂或及時行樂的人也是炎夏中的甘霖。
范仲淹有句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的立論站位極高,以天下蒼生為念:“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
我們當代人,作為平凡的老百姓,“位卑未敢忘憂國"之外,也要有憂患意識。“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尤其是要時時刻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樂極生悲的例子也是舉不勝舉的。
-
6 # 龍門天成
這兩句話,出自明朝陳繼儒的《小窗幽記》。意思是:與當面受到讚譽相比,不如背後不受詆譭;肉體享受安樂,不如心中沒有憂慮。也可理解為與其事前稱讚,不如事後沒有批評;得到身體上的快活不如心裡沒有憂愁。
若是說這兩句話對我們當代人修身的意義,個人認為真的很難,在這個求名求利,物慾橫流的時代,要想做到如此,何其之難。我就從這個“難”來反面闡述其意義。
第一句 誰人人前不說人,哪個背後無人說!由於各種利害關係的制約,人們往往會在人前說一些虛假的讚譽,得到他人的好感,達到自己的目的。但事後脫離了利害關係,就容易講出自己的真正感受。這是名利所累,受讚譽方求得當面的名聲,讚譽方得到自己的利益。如果受讚譽方是修身而來的實至名歸,也難防讚譽方的利益驅動,況且十事九善,一事未成,則毀言必來。如果讚譽方實譽不毀,當屬君子所為,可事實是不同的立場、不同的團體,畢為了自身的名利詆譭對方,這是矛盾的規律。故唯有“從善得譽,不懼有毀”“當譽則譽,非虛偽矯情,阿諛假譽”才是受讚譽方和讚譽方的修身標準。
第二句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心情不好則食不甘味,寢不安枕,即使在一個歡樂的氛圍裡也是享用無味;若是心情愉悅,則眼中所見都是快樂,人生處處是好風景。由此可見,心樂大於身樂,心苦多於身苦。但人生於世,要做到心中無憂何其之難。憂因何來?無非還是名利二字,總以為要得到物質的享受,才能獲得快樂,但什麼量的物質才是終極或是心中所要,無人能滿足。物質總量就在那裡,一方得到則必有人得不到,必定有人也是不快樂的。如若沒有私心和慾望,知足常樂,那麼蘿蔔鹹菜吃起來也是津津味美,麻布粗衣穿起來也是瀟灑自在的,簡單的家庭過起來也有滋有味,眼中所見、耳中所聽的都是快樂。心中沒有憂愁,無牽無掛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由。
如何無憂?---心境的澹泊。真正的恬淡不是未經歷過世事的空白,而是經歷任何聲色豪富的境遇,都能不著於心。有的人在貧窮中守得住,在富貴中卻守不住;有的人在富貴中守得住,在貧窮中卻守不住。澹泊之心,有的是天性如此,有的是從修養中得。
無名利,不世界,除非桃花源中。有名利在,譽後必有毀,只是非當面而已,有名利在,人必有憂,只是孰輕孰重而已。正所謂“何其難”,所以才是人生修身的方向與目標!
-
7 # 三國演義的智慧
有譽於前,不若無毀於後。
我們做事,追求被他人讚譽,是比不上沒有人詆譭我們有價值。
有樂於身,不若無憂於心。
追求物質享受、感官享受,是比不上內心的平和沒有憂慮,有價值!
有譽於前,不若無毀於後。
我們做人有追求,有理想,不是錯的。但是,我們應該明白的是,守住底線,鞏固基礎,比追求浮華的東西重要!
反過來說,追求浮華的東西是有害的!
有樂於身,不若無憂於心。
人應該追求內心的平和,選擇的正確有價值!不應該追求感官和物質享受!追求物質享受,人會很危險、很困頓、很迷茫,追求內心的平和與修養,人才會釋然和自由自主!
回覆列表
從此句話的意義,我們就可以窺之大概:與其說在人前被誇讚,倒不如在人後不被詆譭;與其說肉體上享受安樂,不如心中沒有憂慮。而在當代,人們都更為普遍的會遭遇這樣的情況,不論你是一般普通人還是明星大腕,都是無法避免的。在這個網際網路的大資料時代,在背後詆譭你的也不再侷限於你所生活的圈子或者你所認識的人。
那麼我們還需要修身嗎?我以為這依然是必要的,而我們修身不再是僅僅為了博得他人的好感,而更應該為了追求內心深處的平靜。要將自己的內心變得足夠強大,坦然面對一些刁難與不公,斯方為當代人修身的實際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