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螞蟻傳統文化
-
2 # 老張論歷史
也就是漢王劉邦為韓信搞了個登臺拜將嘛,這還有什麼專門的程式和注意事項? 如果非要什麼注意事項,那就是史記中蕭何先生對劉邦大哥的那段話吧:“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也就是:選個大吉的日子,七天七夜別吃肉,建造一個壇場(這個壇場居說現在在漢中),安排一個盛大的禮儀活動(比如祭天地拜神仙燒紙錢做法事等等),如此而已。 另外,就是對這個韓信拜將在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事,現在史學家之間意見都不統一,尚存在爭論。所以什麼拜將不拜將的,我倒認為多半是文學家搞的名堂。
-
3 # 666山野村夫
大將軍,古代領兵之最高統帥。始於戰國,是將軍的最高封號,漢代沿置,職掌統兵征戰。事實上多由貴戚擔任,掌握政權,職位甚高。
漢之前,最高軍事武官稱為上將軍,如秦之白起,燕之樂毅,秦末之宋義,項羽,為一國之最高軍事統帥。陳勝,吳廣起義時,趙王武臣任命陳餘為大將軍。
西漢時,劉邦在漢中拜韓信為大將軍,位在諸將上總理軍事,韓信被處死後即不常置。僅戰時臨時受封,戰畢即除。如漢景帝三年(前154),吳、楚等七國反叛,劉啟任命竇嬰為大將軍。[1] 而後劉徹,以衛青為大將軍,並規定大將軍作為將軍的最高稱謂,位在三公上,卿以下皆拜。後又設大司馬,為將軍的加官。
因之前丞相的權力過大,自漢武帝起,權力逐步轉入中朝。武帝時天子的賓客,大都是掛著侍中頭銜與政的。但武帝時的將軍都是領兵出征,並不參與朝廷政治。甚至衛青和霍去病併為將軍,加大司馬,親信無人可以比擬,但他們也都從來不過問國家的大計[2] 。到霍光才用大司馬大將軍的名義當政,權力在宰相以上[3] 。從此,大將軍實為中朝官領袖,后王鳳等皆以大司馬、大將軍預聞政事。漢成帝后期,改大司馬由加官轉為本官,設金印紫綬,去將軍之號。
東漢時多由貴戚充任。亦有在大將軍之上冠以稱號者,具體名號有建威大將軍、驃騎大將軍、中軍大將軍、鎮東大將軍、撫軍大將軍等。
東漢的大將軍原位在三公下,到漢和帝時竇憲出任大將軍,由於權勢太大,朝廷震動,聯合奏請以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後漢書·竇憲傳》)。東漢末年,大將軍同樣位在三公之上,(曹操為大將軍,袁紹為太尉,紹恥班在下,魏武乃固以大將軍讓紹)。
三國時大都繼承了東漢的體制,但曹魏青龍元年司馬懿曾由大將軍轉職為太尉,並非升遷。後來司馬師任大將軍時由於其叔父司馬孚是太尉,曾改大將軍在太尉下(《三國志·曹爽傳》)。孫吳有上大將軍與大將軍並設。四徵、四鎮、四平、四安等將軍資深者也在將軍前加大字,如徵西大將軍、安東大將軍,但位次不變。三國時,大臣秉政,多加以“大將軍”之號,最高軍職,三軍最高統帥,夏侯惇、姜維、朱然都曾任此職。也有給勞苦功高的功臣追封大將軍的,如曹魏車騎將軍、都督雍涼州諸軍事、雍州刺史郭淮,在關右的雍、涼二州帶兵和從政三十餘年,為曹魏西部邊陲的建設發展和穩定做出了極大貢獻,在他去世後,魏朝廷追贈他為大將軍。
到東晉十六國以及南北朝時期,大將軍除授甚濫,又增置柱國大將軍、鎮軍大將軍等號,逐漸失去過去總領軍政的性質和意義。
北周時行府兵制,編24軍,每軍設開府1人以統領、二開府則由一大將軍統領。24軍共有12大將軍,兩大將軍由一柱國統之。南北朝時侯景自稱“宇宙大將軍”。
隋代左右武衛、左右武侯等各置大將軍,為統率禁軍之高階將領。
唐代,大將軍為十六衛長官之一,位居上將軍下。唐代之府兵12衛,每衛有上大將軍1人,大將軍1人,將軍2人,為職事官,統領軍隊。隨著府兵制日漸破壞,十六衛實際已經沒有軍隊,諸衛大將軍成為虛銜。禁軍之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等亦設大將軍,往往以宦官任之。
宋代之16衛大將軍已屬空銜,無統兵實權。唐至元,定大將軍為武散官之首階。
明初,明朝初年設定大將軍,徐達、馮勝、藍玉等都擔任過大將軍。
明清兩代於戰爭時由皇帝特派大將軍統兵,或於大將軍上再加稱號,如清代,肅親王豪格為靖遠大將軍,惠親王綿愉為奉命大將軍,皆統兵作戰,戰後即廢。明·孫承宗《答袁節寰(袁可立)登撫》:“然乎,以大將軍旗鼓僅三千餘,自是難責。”
古代拜大將軍的步驟太詳細的細節我也不知道!不過大致如下,即----第一擇吉,你要選一個黃道吉日;第二齋戒,你要把什麼酒、肉、女人先放到一邊去,先吃三天素再說;第三築壇,你要專門建一個拜將壇;第四具禮,大致就是舉行儀式時的穿著呀,排場呀,祭祀時的犧牲呀,相應的詔書呀,印璽呀,授帶呀等等吧?!
-
4 # 三天魚頭
在秦漢朝大將軍多為戰事臨時而設,戰必而罷。例如韓信是在劉邦和項羽鬥爭的時候封的,《漢書韓信傳》載王必欲拜之,擇日齋戒,設壇場具禮。那時候劉邦還未稱帝,所以拜大將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韓信
而在西漢時期,衛青拜大將軍則有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青為大將軍。這個時期是處於漢武帝時期,這個時期拜將顯得禮輕了。
霍去病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拜將更加的隨意了,魏國均是以遷大將軍。魏國大將軍多為駐守陣地,如夏侯惇、曹仁、曹真、司馬懿。曹爽、司馬師、司馬昭都是有實權的大將軍,也是以遷字一筆帶過的。
蜀國的大將軍含金量更大,如蔣琬、費禕、姜維,但也是以遷字結尾的。吳國大將軍沒有什麼價值,大將軍上面還有一個上大將軍。
姜維
西晉的時候為八公之一,可開府置僚屬。到了後期更是名譽稱號,作為加授給大臣、重要州郡長官的戎號。凡加戎號者,可開軍府。唐宋皆是虛職,如驃騎大將軍高力士(宦官)。
清朝時期作為軍階。
大將軍也在中國封建王朝兩千多年來,不斷弱化,從原來的齋戒設壇到持印封將,再到遷字代過。
-
5 # 堯堯得垚垚
古代將軍等級排名:
1、大將軍
武將之首,其官職位比三公,有時在三公之上,有時在三公之下。東漢末年,其官職在三公之上,因此當漢天子以曹操為大將軍而以袁紹為太尉時,袁紹“恥班在太祖下”。屬官有長史、司馬。
2、驃騎將軍
位在大將軍之下,比三公。將軍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級: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
3、車騎將軍
位在驃騎將軍之下,比三公。
4、衛將軍
位在車騎將軍之下,比三公。
5、中郎將
漢朝武官的級別分: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由於將軍並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一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為中郎將,品秩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衛隊,屬光祿勳管轄。到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大量被封為將軍,中郎將反而成為了中下級軍官的職位。
6、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將略低一級的武官官職,品秩為“比二千石”。在漢代設八校尉分掌中央軍隊。到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大量被封為將軍,校尉反而成為了低階軍官的職位。
7、八校尉
漢武帝起所置京師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軍隊。分別是長水校尉、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射聲校尉、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東漢時,省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到三國時期,八校尉的職權越來越小,最後淪為低階官員。
8、四軍將軍
即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週末始有,漢朝時並不常置,漢末群雄迭起,四軍將軍才以重號將軍(即高階軍官)的名號屢屢出現。
9、四徵將軍四徵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徵東將軍、徵南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在衛將軍之下。
10、四鎮將軍四鎮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徵將軍之下。
11、四安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東漢時有此名號,位次三公,在四鎮將軍之下。
12、四平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安將軍之下。
13、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屬加官。加此官者,頒與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以節制持節將軍等高階將領。吳同魏制。蜀置中都護,統內外軍事。
14、都督
東漢末年始置。因各雜號將軍之間並無隸屬關係,故設都督一職,督管幾路軍隊,為軍事統帥。後以“都督某州軍事”,掌管駐紮在
古代的其他官職名稱:
1、【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如《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廣"《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2、【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顏太師以兵解”,顏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師銜,故稱。再如明代張居正曾有八個虛銜,最後加太子太師銜;清代洪承疇也被加封太子太師銜,其實並未給太子講過課。
3、【太傅】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如賈誼曾先後任皇子長沙王、梁懷王的老師,故封為太傅。後逐漸成為虛銜,如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李鴻章死後都被迫贈太傅。
4、【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後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職,故稱。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為軍銜。
5、【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沒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如《張衡傳》:“上書乞骸骨,徵拜尚書。”再如大書法家顏真卿曾任吏部尚書,詩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書,,史可法曾任兵部尚書。
6、【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如《(指南錄)後序》“以資政殿學士行”,這是文天祥辭掉丞相後授予的官職;《譚嗣同》“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徐致靖當時任翰林院侍讀學士,這是專給帝王講學的官職。白居易、歐陽修、蘇軾、司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學士。
7、【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為趙將……拜為上卿。”
-
6 # 秦崆
拜將封侯,官至極品。
在周朝,其實並沒有將軍這個職務,司馬就是最高的軍事長官。
按照周禮,天子可以擁有六支軍隊,而諸侯只能擁有一支軍隊。
在戰國時期,諸侯們為了建立霸業,將一支軍隊分為上中下三支小軍隊。
在隨後的不斷髮展中,上中下三支小軍隊也擴充套件成正常軍隊的規模,此時就有了將軍,將軍的原意是將領一軍的意思。
軍隊再次擴張,也就有了上將軍和大將軍的稱號。
韓信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大將軍,拜將的步驟也是繁瑣而隆重的。
據《通典》記載:漢高帝以韓信為大將軍。
初拜信,蕭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兒戲耳。」
乃則良日,齋戒設壇,以禮拜之。
而韓信之後漢朝的大將軍,就沒有這種築臺拜將的殊遇,也大多是戰時臨時所設,而戰爭結束後就被罷免。比如知名的衛青,竇憲和霍光,也都是臨危受命,死而後已。
在漢朝之後,由於兵種的豐富和軍隊數量的增加,一個大將軍並不能照應來,所以又多了建威大將軍,鎮東大將軍等這種稱號
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事不斷,大將軍也更加氾濫,對比之前的可是摻了不少水分。
隋唐時期,上將軍和大將軍已經成了禁軍頭領的稱呼。
宋朝重文輕武,大將軍已經成為空銜。
清朝又迴歸戰時臨危受命的狀態。
由此見,拜大將的步驟也就三點,擇良日,持齋戒,設祭壇。
-
7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看時代。
大將軍是中國古代常用的武將封號,始於戰國,直至清朝,但不同的時期的大將軍職權相差極大,有的只是高階武職字尾,有的卻是軍隊最高統帥甚至軍政一手抓,拜大將軍的步驟也有典型的時代特徵。
漢朝以前:莊嚴隆重“將軍”一詞的意思就是統軍者,春秋時期列國常以卿統軍,故稱卿為將軍,說明他們一軍之帥的身份,並不是正式官名。
到戰國時期,秦趙燕等國把將軍當成正式官名,並且出現了前將軍、後將軍、上將軍這些職務,常以上將軍為最高軍事武官,比如白起就曾是秦國的上將軍。
大將軍在戰國時期是不如上將軍的,但這一情況在秦末出現了逆轉,因為日後統一天下的漢國,將大將軍定為最高軍事武官,其核心事件就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
《史記·淮陰侯列傳》載: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
在蕭何的勸說下,劉邦決定拜韓信為大將軍,他想把韓信叫過來給個大將軍印就差不多了,可蕭何覺得這樣太無禮,為了表示對韓信的尊重,一定要按照禮數來,選個良辰吉時,事先齋戒,然後封壇拜將,這樣才行。
蕭何本人不是儒生,這套規矩也不是他現創的,顯然在此之前正式的拜將流程就是如此。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而不是上將軍,可能是因為項羽曾經當過上將軍,而上將軍的翻身,要等到隋唐了。
漢朝:使者送印西漢前期大將軍並不常置,只在戰時臨時受封,戰畢即除,韓信在垓下之戰後被劉邦剝奪軍權,封為楚王,顯然已經卸任漢朝的大將軍;七國之亂時,竇嬰被任命為大將軍,叛亂平定後即解除。
到漢武帝時期,大將軍這個稱謂有了一點變化,雖然它仍然是將軍的最高稱謂,位在三公之上,但卻跟最高的行政官職有了勾連,這源於漢武帝的中外朝制度。
鑑於相權過大,漢武帝開始讓自己身邊的親信參與決策,分享丞相的行政權。這些人直接對皇帝負責,不需經過丞相,被稱為中朝,而以丞相為首的百官則是外朝,朝政大權逐步由外朝轉入中朝。
一開始,中朝的首領是漢武帝的小舅子衛青,他的職務正是大將軍。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載: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車騎將軍青為大將軍,諸將皆以兵屬大將軍,大將軍立號而歸。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春,衛青率領三萬騎兵進攻匈奴,大破匈奴右賢王部,俘虜小王十餘人,匈奴人一萬多,牲畜達千百萬頭。得到捷報,漢武帝應該是欣喜若狂的,立刻派人加封衛青為大將軍,這是對其戰功的褒獎,不過於禮儀來說,已經簡略得多。
大將軍是軍職,所管多為軍務,雖然衛青的建議常被漢武帝採納,但一向謹慎的他並不經常插手內政,此時大將軍還算不上中朝領袖。
霍去病崛起後,漢武帝特設大司馬,加在衛青和霍去病兩人身上,大將軍和驃騎將軍視為平級。衛霍二人都善於明哲保身,並不戀權,直到漢武帝去世,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的名義當政,權力遠超丞相,大將軍才真正成為中朝領袖。
《文獻通考》載:“大將軍內秉國政,外則仗鉞專征,其權遠出丞相之右。”
之後西漢的最高行政官就由丞相變成了大司馬大將軍,漢成帝后期將大司馬由加官轉為本官,大將軍被廢置,大司馬成為最高行政官。
東漢初年大將軍改為在三公之下,漢和帝時期竇憲任大將軍,因為勒石燕然的功績和外戚的權勢,百官聯合奏請以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
東漢的大將軍開始也不常置,常常是戰亂需要或者獎勵戰功,而且擔任者多為外戚,比如漢安帝時期西羌叛亂,外戚鄧騭率軍出征,班師後出任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也正是漢安帝壞了規矩,始終以外戚耿寶為大將軍,且常年在京師處理政務,漢順帝時期皇后的父、兄、弟相繼為大將軍,位同三公,大將軍走向了西漢大司馬的位置了。
東漢開始在大將軍之上冠以稱號,比如開國功臣景丹為驃騎大將軍,還有建威大將軍、中軍大將軍等等。
漢朝以後:詔書任命漢末以後戰亂頻繁,將軍號氾濫成了白菜,大將軍也不再具備唯一性,東漢開創的冠號法被髮揚光大,各種大將軍如徵西大將軍、安東大將軍橫空出世,南北朝時侯景更是自封宇宙大將軍。
魏晉南北朝時期,大將軍已經從唯一的最高武職貶值成了高階武職的尾綴。隋朝時,大將軍是統率禁軍高階將領,唐朝時被改為了二把手,位居上將軍之下。同時從唐朝開始,大將軍是武散官的最高階,雖無實權,但聽著很威風。
宋朝時大將軍已經成為空銜,再無統率軍隊的權力。但到了明清時期,這一現象又出現了反覆,明清時期又像漢朝那樣,在戰爭時期特派大將軍統兵,或作為統兵者的字尾,比如徐達、馮勝都擔任過大將軍,清初豪格也曾為靖遠大將軍,也都是戰後即撤。
很顯然,漢朝以後大將軍先是從中央到地方,接著又從地方到中央,但職權的變化,基本昭示他們不再需要封壇拜將這種繁瑣的程式。
-
8 # 簡史資深宅
《拜將辭》
古代打仗之前會廣泛選將,選好主將後拜將有幾個步驟:
一,國君離開正殿,在偏殿會見這個主將,跟他說,現在國家有危難,需要你作為主將去應戰,你意下如何。如果主將同意了,就進行下一個環節。
二,國君命太史占卜,選擇吉日,選好日子後君王要在儀式前三天就開始齋戒。
三,立將地點:太廟。當著列祖列宗的靈牌舉行立將儀式。
四,儀式如下:
1)、站位要求:國君進太廟後,站在東面,面向西方;而主將則是站在南面,面向北面(所謂北向稱臣);
2)、國君手拿“鉞”(代表將軍的權柄),先拿鉞的頭部,把柄遞給主將,說一句話:“從此上至天者,將軍制之”。這就授權,明確授予將軍生殺大權。
3)、然後國君再次手拿鉞的柄,把刀刃遞給主將,再說一句:“從此下至淵者,將軍制之”。刀刃向著主將而說的這句話,其實也是告誡主將自重。
4)、國君接著向主將交待作戰的原則如下:
“見其虛則進,見其實則止。勿以三軍之眾而輕敵,勿以受命之重而必死,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以辯說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如此,則士眾必盡死力。”(主將義務)
這段話的意思是:一,不要輕敵;二,不要輕死冒進;三,不要自持身份而鄙視他人;四,不要把自我意志強加給別人;五,不要固執己見;六,要與士卒同甘共苦。
到這裡,國君立將算是完成。
5)、主將接受斧鉞之後,也要說話:
“臣聞國不可從外治,軍不可從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應敵。臣既受命,專斧鉞之威,臣不敢生還,願君亦垂一言之命於臣。君不許臣,臣不敢將。”(主將權利)
這段話的意思是,主將說既然我這麼大的權力,我就不敢懷有二心,我一定會以死報國。我只要求你,要授權就授我全權,不然我不敢為將。
6)、國君聽到之後,答應授以全權,表示不干預軍隊的指揮。
於是,立將成功。可見,立一個將,是何等的神聖及干係重大。
回覆列表
清朝大將軍儀式
清代大將軍是戰時軍事統帥的稱號。自崇德三年八月至成豐三年九月,215年間共有54人,
61 次出任或署理大將軍一職,威豐四年後無人受帝擔任大將軍。本文力求闡述清代大將軍制度,梳理清代大 軍名錄,探計大將軍一職在清代歷史上的作用。 將 關鍵詞:清代;大將軍;官制 中國分類號:D69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7873(2006)01—00“一06 大將軍一官始見於戰國。西漢時成為武官最 徵,凱旋都要舉行一定的儀式。即所謂“命將出 高稱號。自西漢昭帝起至南北朝時期任此職者, 徵儀”、“命將出徵凱旋儀”。多為事實上的朝官領
1(命將出徵儀禮 袖,掌握大權。如西漢的霍 光、東漢的粱冀、三國時的 司馬昭,北魏末年的爾 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 京。 朱榮等。隋、唐時成為禁軍武官稱號。宋、元時成 同年十月,“命英親王阿濟格為靖遠大將
軍,徵流 為虛銜。明、清兩朝則成為為戰時軍事統帥稱號。 寇,賜敕印。是日,設大駕鹵簿於午門外,設御 座, 張黃幄於皇極門(今太和門)。以所頒敕印陳設 日本幕府首領亦冠有徵夷大將軍之名。本文力求 闡述清代大將軍的委任制度,梳理清代大將軍名 簷下東旁黃案上,王以下文武各官鹹盛服會集。
候聖駕出,眾皆跪。世祖章皇帝升座,諸王各官立 錄,進而論述大將軍在清代歷史上的活動及其影
響。不當之處,尚請專家學者指正。 丹墀,贊鳴鞭,階下三鳴鞭。鳴贊官贊排班進跪, 大將軍率出征官皆進詣拜位跪。內院大臣奉滿
洲、蒙古、漢字三體敕書,次第宣畢,奉敕印授大將 一、清代大將軍制度 軍。鳴贊官贊叩興,王及出征各官行三跪九叩禮 清代大將軍“簡王、貝勒、貝子、公或都統、親 畢,贊退。即起程前行,鳴鞭。世祖章皇帝還宮,
信大臣為之,大征伐則置,畢乃省”。其中有親王 眾皆跪,候聖駕過,皆退” ‘卷。5+3。大將軍出 15人、郡王6人。貝勒、貝子9人,世子1人,皇 徵儀式莊嚴而隆重。 室人員佔總數的一半以上。 其餘多為滿州貴族, 順治十三年(1656年),正式確立大將軍出
徵 漢人擔任大將軍的只有5人,蒙古人則無1人出 儀禮。諸王、貝勒、貝子、公、大臣於出師前一 日, 任大將軍。即便是因功勳卓著,死後得以配享太 將例賞衣服、馬匹、弓刀等物於午門前頒給,
出征 廟的親王策凌、僧格林沁二人也未能擔當此職。 護軍校、驍騎校等官以上詣御前,諭以行師方略,
大將軍作為軍事統帥,位高權重,其受命出 賜宴。及出師日,出征各官成戎服候於午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