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咕嚕小丸子

    親身體驗是,從孩子可以走路拿東西開始就帶著她一起做,無論做的好與壞,這個過程中慢慢糾正她,孩子就會在過程中慢慢學習到的,最重要的就是陪伴

  • 2 # 冉汐惜

    如何讓孩子配合家長完成起居生活、遊戲、學習活動。

    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

    1.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連結

    如果你是孩子的主要帶養人,多和孩子溝通想法並共同訂立規矩,不施行硬暴力,讓孩子理解規矩的界限,而孩子和你的關係更親密,也會願意配合你。

    2.良好的習慣從小開始

    一般2歲+的孩子能聽從簡單指令,在家人協助下完成如刷牙、洗手、穿衣服鞋襪,3歲+的孩子基本能夠獨立完成以上簡單的生活行為。

    3.父母的語言表達

    簡單的行為不協助,複雜的行為一邊做,一邊以自言自語的方式說步驟,這樣的方式不是說教,孩子看著你的示範也更能接受並模仿你的行為。

    4.活用童謠兒歌

    孩子對音樂的接受度較高,在生活中不能缺少音樂,那麼我們可以將音樂當成溝通的橋樑,習慣在叫起床、睡眠時,一邊語言表達一邊播放不同音色節奏的音樂,待孩子習慣後,孩子就能懂得什麼音樂做什麼事情。自發性去完成。

    5.巧用獎勵制度

    可選用兒童行為記錄表,記錄孩子的生活起居行為,不論獎勵還是不獎勵,都告訴孩子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鼓勵孩子的同時,讓孩子回憶自己的行為哪裡做得不妥當,可以怎樣完善。

    6.形成規矩的生活方式

    起床、午睡、遊戲、學習等活動,給孩子製作一個簡易的時間表,幼時以圖片為主,識字後改為以文字為主。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繪畫完成,這樣的活動孩子能夠協助完成,完成後也執行力也會更高。勞逸結合,加上重複的生活行為,能讓孩子預知下一步做什麼事,長久以來孩子會形成條件反射,不抗拒並主動完成。

    所有的生活行為離不開語言的引導,可藉助親子閱讀繪本的方式正向傳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做如何表達需要幫助、如何動手嘗試解決簡單的生活問題等,都是孩子對生活的體驗,對自身能力的一種認識。正向獎勵,反向鼓勵是父母最好的輔助方式。

  • 3 # An沐夕

    現在的孩子自控能力小,自律性不好,作為父母我們要輔助孩子,把這些事情給孩子做成一張時間規劃表。每天做到哪項就畫一個小對勾,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耐心的陪孩子一項一項去完成任務,讓孩子感到成就感,如果連著三天完成了,就給予一個小獎勵,連著七天完成就稍微給大一點的獎勵。堅持21天后,就會養成一個習慣,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都是家長的堅持下來孩子才能堅持,好習慣的養成一定是一對好父母的耐心陪伴和關注養成的。

  • 4 # 龍鳳胎奶爸海東

    第一點,要能理解孩子,並且可以如實的表達孩子的感受!

    第三點,利用鼓勵、激勵和表揚,讓孩子得到被認可的喜悅,加強合作關係!

    第四點,坦誠說出自己的感受,並且由衷的感謝孩子!

  • 5 # 徐爸愛生活

    如你所說的,能有效的跟孩子互動是每一名家長擔心和關注的問題。

    但這件事不是一次兩次就能達到效果的。

    循序漸進說起來只是短短的幾個字,但對於家長來說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性格秉性,家長要慢慢品自己寶寶的性格,孩子性格有很多種。真的你品你細品。

    家長跟孩子溝通是需要很多技巧的,不能在像過去那樣“棍棒之下出孝子”啦,現在的孩子自尊心非常強。一定要用巧勁哦。

    家長跟孩子的溝通非常重要,千萬不要只要求,不溝通,那讓絕對會適得其反。

    平時多陪陪孩子,帶孩子出去溜達,去公園,玩遊戲,一起讀書,寫字,畫畫,聽音樂……有時你跟她做這些,有些寶寶可能會注意力不集中,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堅持。

    總之記住一點,孩子是家長的鏡子,要求孩子之前一定要自律自己。

  • 6 # 小希FollowMe

    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吧。

    問題中描述的“生活中起床、穿衣、洗臉,刷牙、遊戲、學習等”,我認為包含了3種不同的型別,“起床、穿衣、洗臉”我會把它們歸為培養習慣類,“遊戲”和“學習”分別是單獨的一類。不同的類別我會使用不同的“策略”。

    首先是“培養習慣”,我認為培養習慣最佳的時間段是在幼兒園,上中班-大班這段時間,這個年齡的孩子基本上有能力自己穿衣、洗臉刷牙了,比如穿衣,只要室內溫度不太冷,就可以鼓勵孩子起床自己穿衣服,家長在一旁搭把手就行,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就能養成自己穿衣的習慣。刷牙也是一樣的,剛開始孩子自己刷牙肯定刷不好,家長要做的就是先幫孩子刷一遍,刷乾淨後讓孩子自己用清水練習一遍,要是洗漱臺比較高可以墊個小凳子,但是家長一定要在旁邊守著,過一段時間後,要是覺得孩子的力氣和刷牙方法都有長進的適合,就可以讓孩子用牙膏先刷第一遍,家長給孩子檢查一遍,當然還要配合鼓勵的話,意思就是經過這麼長時間鍛鍊,有進步了,可以升級讓孩子掌控更多事情了。重點還是在家長,不能因為孩子刷不好牙就直接代勞(輔導孩子刷牙比直接幫他刷牙更需要耐心),要不然就會一直做不好。上幼兒園的孩子最容易教好習慣了,這段時期的孩子喜歡家長表揚他們的進步,在幼兒園裡老師也主要以培養良好習慣為主,所以孩子們也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刷牙、穿衣是正確的,只需要家長給他們練習的機會。所以,孩子是否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應該是看家長的表現。

    然後是“遊戲”,我認為陪孩子“玩”是培養親子關係的最佳時刻,是家長用來引導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孩子年齡越大,獨立玩耍的時間就會越長,再過幾年長大點,壓根兒就不跟咱們玩兒了,作為家長,應該在這段有限的時間裡,透過“玩”,讓孩子對自己的爸爸媽媽感到佩服甚至是崇拜,換句話說,就是要家長設計新穎有趣的遊戲方式,讓孩子常常充滿驚喜,開闊眼界,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爸爸媽媽是有趣的人,是可以從爸爸媽媽那兒學到東西的,久而久之就會覺得爸爸媽媽說什麼都是對的,這樣就算是到了叛逆期也會更容易和父母溝通交流(這個是我推測的,不一定對,只不過到目前效果還不錯)。所以,我認為“遊戲”,也是需要家長動腦筋,想想自己的孩子要往哪方面引導,就可以在遊戲裡下功夫。

    最後是“學習”,我認為學齡前的孩子,應該重點培養他們的專注力,以及自覺性,比如能每天都能自己去完成父母佈置的學習任務。培養專注力的方法挺多,我只用了一種方法效果還不錯,也就沒有嘗試其他方法了,我的方法就是上面說的陪孩子“玩”上,玩樂高,有興趣可以看看我寫的一篇心得,這裡就不多說了。而鍛鍊他們自覺完成作業的方法,我是這麼跟孩子說的,“爸爸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有時間陪你玩,要是你白天在家沒有把作業寫完,那麼晚上你就得寫作業,我們就玩不成了”,用這個方法後,只有開始得一兩次忘記寫作業,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重點還是孩子得喜歡跟你玩才行。

  • 7 # 雞娃槓媽正向教養

    1、跟孩子制定規則

    跟孩子制定規則,制定日常慣例表,讓孩子有規則感,秩序感,讓孩子自己按照慣例表或者清單去一項項完成。

    關於日常慣例表,可以參考下圖。

    2、花時間訓練

    學習的本質就是解決問題,一個嬌生慣養的孩子,面對學習,很多時候是學不好的。自理能力這些技能對於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要先幫助孩子提高技能。

    而刷牙,穿衣等這些自理能力,對於低幼的孩子而言,是很難一次學會的。父母應該首先教會孩子去做,當然孩子的能力也需要多次的訓練。

    花時間訓練,讓孩子自己有效的做可以分為四個步驟:一是,大人做,孩子看;

    二是,大人做,孩子幫;

    三是,孩子做,大人幫;

    四是,孩子做,大人看。

    透過這四個步驟,孩子漸漸就能學會這些技能品格。

    3、遊戲力方式

    有計劃有規則,孩子也會做,但是有時候孩子依然會不想自己去刷牙,不想自己穿衣服等。那麼,面對孩子這樣的情況的時候,我們又該怎麼讓孩子愉快的去做呢?

    這時候,說教講道理,顯然是沒有多大效果的,也起不了長期效果。那麼,我們可以試試遊戲力的方式。分享給您一些我的遊戲力方法。

    # 例1#不肯自己穿褲子。

    當我兒子不肯自己穿褲子,我會跟他說,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吧。

    這個遊戲叫做“吃人小怪獸”。我就是那個吃人小怪獸,現在我還在冬眠,十秒鐘以後,我就要甦醒,要去吃那個沒有穿褲子的小朋友咯。

    於是,我閉上眼睛,數到十秒,我會偷偷看他,他快速的穿完短褲,接下來,我睜開眼睛。一看他已經穿完短褲。我就會說“好可惜啊,我吃不到這麼鮮美的小屁屁了。我再去睡一會,10秒以後我再甦醒,去吃小腿腿”。我再閉上眼睛。這樣孩子很愉快的穿上褲子了。

    #例2#不肯起床

    大人都會有起床氣,所以,孩子起床有時候也會很困難。透過遊戲的方式,也能讓孩子愉快有效的起床。

    我會和孩子玩“身體藏貓貓”遊戲。

    我兒子怎麼不見了呢?

    衛生間沒有,衣櫃也沒有,床上有沒有呢?我來找找啊。

    床上沒有呀,到底去哪裡了啊!

    說完這些,孩子就會馬上清醒,把自己藏的好好的。

    接下來我再繼續找,這個手去哪裡了呢?摸一摸,假裝找不到。等不到身體每個部分都找一遍,孩子就已經憋不住了,他會喊一聲動一下提醒你他在哪裡。

    孩子心情也愉悅起來,起床難的問題也迎刃而解了。

    還有很多都遊戲方式,家長要開動腦精跟孩子一起玩,呵癢癢,小怪獸,假想遊戲等等,孩子們都特別愛玩。

  • 8 # 雲彩教養筆記

    如何讓孩子有效地與家長合作?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生活變成遊戲,讓孩子主動參與進來。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可以利用孩子的這種天性來達成孩子與我們的合作。

    孩子們喜歡遊戲,是因為他們將遊戲定以為自己與朋友一起做的任何事情,而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遊戲卻是主動他選擇去做任何事情,它的魅力就在於主動選擇。如果做什麼都能主動選擇,那麼,他們就更容易投入。

    6歲的兒子有時候總是不願意自己穿衣服,特備是早上,著急上班,一看就要遲到了,他呢,就是原地地堅持不動。為此我特別的惱火。

    講了一通的道理,也沒用,現在想想說教的效果最多等於零。

    如果能給他玩個比賽穿衣服的遊戲,那效果真的不一樣了因為在遊戲中他能主動選擇,贏了我,他更自信。

    一個自信的孩子更願意主動去做事,不要覺得在跟孩子胡鬧,當我們當下大人的架子,跟,跟孩子現在一起時,很多問題都能夠遊刃有餘地解決了,把問題解決好的方式有很多,但戲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遊戲能夠與孩子建立更好的連線

    心理學家指出,多數”行為問題“的根源實際上都只是聯結的斷裂。連線感良好的孩子更容易與人產生合作,更能為他人著想。

    孩子是不斷需要關愛和照顧的,就好像有一個杯子,不斷需要畜水。有時候孩子會做一些負面的行為帶提醒我們對他們的忽視,他無理取鬧,各種粘人,這些都是缺愛,杯子空了都緣故,而我們要盡我們所能,讓孩子充滿愛。

    遊戲是孩子的語言,只有用孩子的語言才能能幫助我們進入孩子的世界,與它們重新建立連線。

    當你多少次說教,孩子無動於衷,你劍拔弩張的時候,除了發怒,逃避,我們還可以有個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玩遊戲,輕鬆地解決。

    它就好比我們生活的調味劑,當大家都在情緒緊張時,這時,突然有個人站出來講了個幽默的笑話,那是不是就不一樣了呢?

    每個問題背後,都藏著一個未曾被我們發現的成長秘密,遇見問題遇見成長!

  • 9 # 關心孩子a關注育兒

    孩子在生活中可以起床.穿衣.洗臉.刷牙.遊戲.學習等,說明他已經具備自己思考的能力和擁有自己的思想。

    如果想更高效地與家長合作,需要時刻知道孩子的想法,只有知道孩子想法,我們才會知道該如何去做,該怎麼配合孩子。

    只有我們去做孩子的朋友,放下家長權威,像朋友之間平等對話,孩子才會說出他每時每刻的想法和當時遇到的問題。當你瞭解到孩子的想法和遇到的問題,輔助而不是親自動手幫他解決,高效不言而喻。

    家長跟自己的朋友在一起一般不會發脾氣,你跟自己孩子在一起,你也需要做到,因為你和孩子也是朋友。

  • 10 # 小雨滴成長學院

    這個問題要分孩子不同年齡來回答:

    0-8歲的孩子很喜歡做遊戲,所以可以採用做遊戲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比如小學低年級的很多學習活動,都可以採用“1分鐘遊戲法”進行:1分鐘口算、1分鐘魔法練字等。所以,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父母充分發揮你的聰明才智把需要讓孩子做的事情編成遊戲去玩就好啦!

    8歲之後,需要訓練孩子的理性思維和自我管理能力了,透過由孩子的自主規劃和家長監督雙效機制來完成各項任務,輔之以家長的肯定和鼓勵即可。

  • 11 # 司穎Vivi

    1.遊戲方式。養成習慣的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都喜歡輕鬆的而不是被壓迫的。所以用遊戲的方式跟孩子商討一個習慣的方案。比如:我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每次飯前洗手,都玩小司令報道的遊戲。我在衛生間喊集合,他要帶上小旗,跑到衛生間喊到,立正,洗手完畢敬禮。

    2.明確獎懲。這個是門學問,表揚要具體,懲罰要說到做到。從小的懲罰開始,讓他感受到規則規矩,以後大的規矩更容易遵守。

    3.耐心信心。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著急於雕刻一個孩子,我們的心態影響了孩子的情緒。不要對一個孩子要求完美苛責。我小時候也不喜歡刷牙,但它沒有妨礙我成為一個快樂健康的人。

    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鐘,驚歎他的進步,他會更加自愛自尊做得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投了簡歷很久還沒有面試是不是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