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綠野萍蹤01

    《水滸傳》中,魯智深先認識了林沖,後認識的武松。魯智深與林沖有世交之誼,兩人又結為異性兄弟。林沖發配滄州,魯智深一路護送,情深義重。魯智深與武松原本是陌路之人,沒有任何淵源。武松知道魯智深的大名,是在十字坡酒店,投奔魯智深上二龍山入夥,也是張青夫婦推薦的。由此觀之,魯智深和林沖的關係絕對要比和武松的關係好。不是一般的好,是兄弟與陌生人之間的區別。

    三山聚義打青州之後,魯智深、武松都上了梁山,此時,魯智深、武松、林沖三人的關係發生了大逆轉,魯智深明顯冷淡了林沖,卻與武松成為生死搭檔。

    那麼,魯智深與林沖的關係和與武松的關係為何會發生大逆轉呢?《水滸傳》中這三人的關係在梁山上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林沖出賣兄弟 魯智深“遇林而起”

    魯智深在大相國寺菜園演練禪杖,被路過的林教頭看見,當即喝彩。魯智深向張三李四打聽喝彩的官人是誰,當得知來者正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沖時,魯智深主動介紹了自己的來歷,還說幼時曾見過林沖的父親林提轄。這樣論起來,林魯兩家可算得上世交了。有了這一層關係,豪爽的花和尚當即與林沖插香拜把子,結為異性兄弟。這是《水滸傳》中少有的結拜場面,為後來林沖出賣魯智深埋下了伏筆。

    因為高俅的陷害,林教頭誤入白虎堂被充軍滄州。高俅指示董超、薛霸,要在途中結果了林沖的性命,魯智深便一路護送,在野豬林救了林沖。

    董超、薛霸行兇未遂,不能回去交差,便在一家酒店吃飯時,董超、薛霸當著林沖的面問魯智深是哪個寺院的師父,魯智深當即喝道:

    你兩個撮鳥問俺住處做甚麼?莫不去教高俅做甚麼奈何灑家?別人怕他,俺不怕他。灑家若撞著那廝,教他吃三百禪杖。

    董超、薛霸懼怕魯智深,不敢再問,只得叫苦。無奈之下,便猜想魯智深的來歷,以便回去敷衍差事。沒想到,林沖卻印證了這二人的猜測。

    四人一路前行,即將走上滄州大道時,魯智深打聽得前面沒有僻靜之處,董超、薛霸沒機會下手加害林沖,便要辭別回大相國寺繼續看菜園,希望一年之後升職,並做到職事僧人。臨行前,魯智深一禪杖打斷了路邊的一顆松樹,警告兩個惡差,如果再生歹心,兩個狗頭便如此樹。

    魯智深說罷,擺著手,拖了禪杖,叫聲:“兄弟保重。”自回去了。

    花和尚前腳剛走,林沖就迫不及待的對兩個嚇得吐出了舌頭的惡差說:“這個直得甚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林沖說完這句話,書中寫道:二人只把頭來搖,方才得知是實。

    無論怎麼辯解,這一處情節寫的就是林沖出賣了魯智深。林教頭明明知道魯智深不願意透露自己的身份,即便是後來董超、薛霸憑猜測也能弄出魯智深來,但魯智深的來歷絕對不能從林沖的口中說出。林沖不是二愣子,出賣魯智深絕非無心之失。

    但是,施耐庵寫這一筆的深意,卻是“遇林而起”。正是因為“遇林而起”,才為後來梁山大聚義時魯智深與林沖的關係做了大鋪墊。

    武松是生死搭檔 魯智深遇州而遷

    魯智深原本是渭州城的提轄,打死人之後無奈到五臺山出家。武松則是山東清河縣人,也是因為一連串的命案,不得已在十字坡改扮成行者。這兩個毫無交集的好漢,都做了佛門弟子。

    魯智深因為林沖的出賣,從東京大相國寺出逃,一路奔往西北,在孟州道上差點被孫二孃麻殺。多虧花和尚的部下張青搭救,才撿了條性命。為何張青是魯智深的部下?施耐庵說,張青綽號菜園子,原本是光明寺種菜的。巧了,魯智深就是管菜園子的。

    花和尚辭別張青、孫二孃,折返向東,來到了青州地界,與楊志聯手打下了二龍山。施耐庵說,這回書的書目叫“花和尚單打二龍山,青面獸雙奪寶珠寺”。二龍山是“二龍”佔據的地盤,魯智深打下來是獻給道家“妖魔”楊志的,而寶珠寺則是“二龍”的藏寶之所,楊志奪過來,魯智深便做了寶珠寺的住持方丈。

    有讀者曾經提問,說二龍山到底誰當家。其實,二龍山是楊志當家,寶珠寺則是魯智深住持,這就是這個山寨顯得十分民主的原因,施耐庵講的是“佛道合一”這個事。

    魯智深佔據了寶珠寺,肯定是“遇山而富”了。所以,林沖出賣魯智深,反倒成全了花和尚的正果。

    武松是行者,因而,在孔家莊與宋江重逢時,十分堅定的謝絕了宋江要他一同去清風寨花榮的好意,決意上二龍山落草為寇。原因其實很簡單,武松此時深感“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發心,只是投二龍山落草避難。”原來,武松是要去寶珠寺修煉,不再幹江湖的勾當。果然,此後故事中再也沒有寫武松喝得爛醉,濫殺一人了。

    武松是要招安的,因而,宋江勸他: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楊志投降了。有此前情鋪墊,武松日後肯定會隨宋江招安,魯智深、楊志也毫不例外。但是,宋江勸武松招安的目的,並不是屈膝投降,而是:

    日後但是去邊上,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廕子,久後青史上留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兄弟,你如此英雄,決定做得大事業,可以記心。

    宋江的話情深義重,《水滸傳》也必定會實現宋江所說的這段話,武松也必定去邊上施展一身本事,成就英雄美名。

    二龍山上還有一位要去邊上搏殺,為自己爭功名,為祖宗爭臉面的好漢,他便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祖上世代鎮守大宋邊境的青面獸楊志。楊志是有歷史原型的,曾經先後在種師道、种師中手下擔任先鋒敢死隊隊長,參與過攻打幽州、抗擊金兵之戰。《水滸傳》中,二龍山兄弟分別攻打曾頭市正北、正東大寨,梁山發起總攻時,因追趕曾頭市副教師蘇定時,三大頭領會師。

    魯智深原本就是老種經略相公、小種經略相公的部下,這個場景意味著二龍山好漢都將出現在攻打幽州、抗金金兵“保境安民”的前線。魯智深、武松攜手並肩,將是一對生死搭檔。

    梁山大聚義 魯智深林沖不計前嫌

    因為呼延灼捉了孔明叔侄,孔亮遇到武松。武行者要出兵攻打青州,楊志建議,去梁山搬取大隊人馬才能打破這個州府。孔亮於是請來了師父宋江,梁山與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合力打下青州,斬殺青州知府、當朝國舅慕容彥達。

    攻打青州之戰,是梁山向宋徽宗發起挑戰的關鍵一役,宋江徹底造了皇帝的反。打完這一仗,魯智深率二龍山好漢全體上了梁山——花和尚“遇州而遷”,從寶珠寺的住持方丈,轉身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好漢英雄。

    上了梁山,自然要遇到曾經的好兄弟出賣過自己的林沖。施耐庵在此著意寫了一筆,讓魯智深、林沖來了一番對話。魯智深問道:“灑家自與教頭滄州別後,曾知阿嫂資訊否?”

    餘話不多照抄,僅此一句就能看出魯智深對林沖的態度。花和尚若不是埋怨林沖出賣自己,此時兄弟重逢,為何改口叫林沖為“教頭”呢?回想滄州道上魯智深對林沖以兄弟相稱,梁山再相聚,花和尚卻如此冷淡,證明林魯二人已不再有交情。

    而魯智深與武松在梁山上卻形影不離,魯智深要去少華山取史進上梁山,武松一路跟隨。花和尚不聽勸阻,失陷華州府,武二郎大驚失色。

    攻打曾頭市,兩人攜手攻打正東大寨。攻打東昌府,花和尚與武行者負責押運糧草,引誘張清中計。魯智深在月光下大搖大擺,沒有提防沒羽箭的飛石,腦袋被打開了花。張清軍馬,一齊吶喊,都搶將來,要活捉魯智深。武松“急挺兩口戒刀,死去救回魯智深”。

    透過這些情節的對比,分明可以看出,魯智深與武松是一對生死搭檔,林沖則基本上形同路人。然而,梁山一百單八將大聚義,眾好漢對天盟誓:“但願生生相會,世世相逢,永無斷阻”。書中寫道:

    八方共域,異姓一家。天地顯罡煞之精,人境合傑靈之美。千里面朝夕相見,一寸心死生可同。相貌語言,南北東西雖各別;心情肝膽,忠誠信義並無差。……爭鬥冤仇,皆一樣的酒筵歡樂,無問親疏。

    梁山好漢不打不相識,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無論恩怨情仇,到此一笑相泯。眾好漢歃血盟誓,盡皆大醉。於是,魯智深與林沖同樣要以兄弟相稱。這也是“遇林而起”,施耐庵一波三折,早就埋好了伏線。

    雖然是大聚義不計前嫌,但畢竟還是有親疏遠近。按照前七十回書的伏線,魯智深、武松將與楊志等人去攻打幽州,而林沖則有可能去“威震泰山東”。

    花和尚最終將成就“汝等皆不及他”的正果,同時,“遇江而止”。武松與魯智深同時佛門弟子,兩人是一對生死搭檔,想必,他們的終局也將是極為接近的。如此關係,別說林沖,梁山好漢之中都很難找出幾對來。

  • 2 # 國際連橫

    魯智深應該和武松的關係會更好!

    魯智深和林沖認識的時間要比他和武松認識的時間早,但是,魯智深和武松的性格更像!武松更像是一個“帶腦子”的魯智深。

    魯智深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出逃,在趙員外的幫助下,去了五臺山出家,雖然出家,卻全不尊僧人規矩。幾次三番大鬧禪院。好在智真長老知道他是有大因果的人,一直有所袒護。

    但最後一次直接鬧個“卷堂大散”。這下智真長老不能兜住了,再偏袒下去,五臺山的僧人都走光了,直接把五臺山給攪黃了,這罪過可就大了!

    於是,修書一封,讓他去東京大相國寺。正是在那裡,他認識了林沖。

    林沖妻子被高衙內調戲,魯智深還出頭去打高衙內。但是,反而被林沖攔了下來。

    林沖後來被高俅,高衙內,陸虞侯使奸計陷害,刺配滄州。在野豬林兩個押送衙役收了錢,要害林沖,也是魯智深救下並一路護送到接近滄州。

    從魯智深幫金氏父女打死“鎮關西”,和九紋龍史進,打虎將李忠吃酒時的表現,再到林沖妻子被調戲後表現得似乎比林沖更激動,可以看出魯智深是一個凡事幹了再想的人,爽快,義氣,不避權貴!

    而林沖,是一個比較謹慎,甚至略顯膽小的人。當然,因為身在官場,面對的又是當時權臣,林沖的謹小慎微可以理解。但是這也是他的性格。

    從魯智深認識林沖,到後來發生的一系列事情的應對,我覺得在魯智深心中,他對林沖的印象應該是有所變化的。

    剛認識時,禁軍教頭,為人豪爽仗義,滿分。

    妻子被調戲,不敢,不願出頭,減分!

    智深道:“我來幫你廝打!”林沖道:“原來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內,不認得荊歸,時間無禮。林沖本待要痛打那廝一頓,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一次。”智深道:“你卻怕他本官太尉,灑家怕他甚鳥!……”

    野豬林哭求衙役,減分!在此,並無貶義,我們作為普通人,說不定當時就尿褲子了。

    林沖見說,淚如雨下,便道:“上下!我與你二位,往日無仇,近日無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說完林沖,接著我們說魯智深和武松!

    武都頭說實話是我水滸傳裡面最喜歡的一個好漢。做事有章法,先想後幹,但是,絕對不會想了不幹!有勇有謀,不避權貴!是不是和魯提轄很像。但是,貌似比魯提轄更有“腦子”一些!

    在上梁山前,魯智深,武松他們共同在二龍山落草。那時候,林沖已經在梁山,魯智深沒有去梁山投奔林沖,而是自己和武松,楊志等在二龍山落草。大家想想,如果真的親如兄弟,行事方式合得來,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不是更爽快?!

    而且,武松對魯智深有救命之恩。魯智深去救史進,由於性子急太莽撞,沒救出史進,反而也被賀太守抓了起來。最後是武松搬來梁山救兵,救出了魯智深,然後大家一起去梁山落草!

    再後來,征討方臘時,魯智深要圓寂的時候,也是武松陪在身邊。

    且說魯智深自與武松在寺中一處歇馬聽候,…… 是夜月白風清,水天同碧。二人正在僧房裡睡

    看到沒有!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之所以認為武松和魯智深關係會更好是因為他們性格相近,更願意在一起做事(比如說本職工作打劫……)。並不是說和林沖關係就不好了。

    梁山一百零八將都是兄弟!

    可憐徵完方臘後十去其七!

    宋江再拜泣涕道:“當初小將等一百八人破大遼,還京都不曾損了一個。誰想首先去了公孫勝,京師已留下數人。克復揚州,渡大江,怎知十停去七。今日宋江雖存,有何面目再見山東父老,故鄉親戚!”

    再加上後來盧俊義被酒裡下水銀墜江而亡。宋江被用毒酒計害死。宋江死之前怕李逵再反把李逵也毒死。

    花榮,吳用到任後總覺束縛,來看宋江,發現宋江已被奸人所害,皆在宋江墓前自縊身亡!

    至此,傷的傷,死的死,梁山好漢幾乎死亡殆盡!

    今日讀來亦不禁落淚!

    真想對宋江說一句,“你招的哪門子安”!

  • 3 # 紅塵彌勒

    這個問題可以從幾個角度分析,並給出結論。

    首先,魯智深和林教頭那是在大相國寺相遇相知的,倆個人都是好手段,聊得也投機,又有老一輩的交情,自然就彼此相悅,也叫惺惺相惜,英雄愛英雄,好漢憐好漢。

    於是兩個異性兄弟捧土為爐,插草為香,歃血為盟,義結金蘭。

    大和尚在兄弟遇到困厄之時,出手相助,分外仗義——險一險用缽樣的拳頭砸碎衙內的狗頭,又在野豬林裡一禪仗砍折了碗口粗的松樹,留下董超薛霸兩個公人瞠目結舌,魂不附體。

    這麼一看,大和尚和林教頭之間,那就是過命的交情,要不是他,他林沖早燒過好幾個週年了。

    從這一點來說,林教頭和胖和尚當然是鐵的沒話說,旁人只有豔羨的份兒。

    而武都頭和胖和尚相識,是在落草二龍山的時刻。大和尚居長,青面獸次席,武二郎位三。

    書裡雖然沒有交代三個人有沒有結拜,但廝混在一處恁多時日,交情也一定不薄,也是有過生死同命的機緣的。

    以大和尚豪俠壯闊的性情來看,結交的面兒大,況且他武都頭也不是蠅營狗苟之輩,自然情投意合,不然的話也不能聚到一處,聚嘯山林打家劫舍。

    在山寨之上,和尚和武二都是步軍統領,接觸的機會自然也多。可以看成胖和尚與武二郎走得更近一些。

    但我堅決反對大和尚與林教頭割席斷交的說法。

    這裡面有幾個原因,容我一一道來:

    一是大和尚向來心胸闊大,絕不會在意所謂告密的事件,也明知道林沖那是無心之語,絕不會放在心上。即便是當時有一些怨氣,當面說開了自然也就隨機化解了,根本不存在存心詬病小肚雞腸的結果。

    這麼說也把大和尚看扁了,看得太一錢不值了。

    二是林沖本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並不是真心出賣兄弟,自然就不算是純心害人。況且,倆個人都是海納百川的大丈夫,絕不會斤斤計較如此狼頏腌臢的勾當,自然就會雲開霧散,和好如初。

    三是三個人同屬梁山陣營,一起出生入死,一起摧城拔寨,那是血海里趟過來的,絕不會在意什麼過往的一點兒小恩怨。

    三個人也都不是那樣的人。

    四是武二在林教頭風癱以後,在六合寺內伺候林沖半年之久,若不是兩情相悅,有交深的底子,怎麼會盡心盡力,一力維持?

    所以說,大和尚與林教頭和武都頭,三個人都是胸襟磊落的奇男子,又是意氣相投,都看不慣黑三郎劫持了山寨權柄詔安投降,絕不會心生嫌隙厚此薄彼。這也是他們的性格和襟懷所決定的。那些忖度大和尚和林教頭刻薄寡恩錙銖必較的人士儘可以消彌矣,再也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更不要暴露你個人的一點兒小心思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女人一天比一天好看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