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嬋月一笑
-
2 # 手寫心情
南昌方言有個詞“秋白梨”,算是罵人的話。
小時候總聽人罵人時說“秋白梨”,一般都是罵女人,搞不懂具體什麼意思,只知道是說人家傻、不精靈。
後來才知道“秋白梨”的本意,原來秋天的梨又大又白,但是味道寡淡,不好吃。所以“秋白梨”就是罵人家徒有漂亮的外表而腦子又笨又傻。
想不到以前的人罵人也這麼有內涵。
南昌方言有個詞“秋白梨”,算是罵人的話。
小時候總聽人罵人時說“秋白梨”,一般都是罵女人,搞不懂具體什麼意思,只知道是說人家傻、不精靈。
後來才知道“秋白梨”的本意,原來秋天的梨又大又白,但是味道寡淡,不好吃。所以“秋白梨”就是罵人家徒有漂亮的外表而腦子又笨又傻。
想不到以前的人罵人也這麼有內涵。
方言,關於“梨”的稱呼,大都沒有脫離“梨”字去。或許這也恰好印證了梨在中國存在的歷史的確悠久。
各地區方言梨子的稱呼:
【方言一:梨子】
(一)江淮官話。江蘇南京、泰州、南通。(二)西南官話。四川成都。貴州沿河。(三)吳語。上海[]。江蘇常州、靖江、吳江黎裡。 浙江湖州雙林。(四)湘語。湖南長沙。(五)客話。江西瑞金、上猶社溪。也作“梨仔”:閩語。福建廈門。也作 “梨則”:吳語。江蘇常州、宜興、溧陽。也作“梨賊”:江蘇丹陽城內。
【方言二:梨兒】
(一)晉語。山西太原、忻州。(二)西南官話。 四川成都。克非《春潮急》十九:“那些樹,明年要再不結~,一家人只怕連面羹羹也吃不成了!”(三)吳語。浙江杭州 []。(四)閩語。福建邵武[]。
【方言三:梨頭】
吳語。浙江杭州、紹興、舟山、寧波。應鐘《甬言稽詁·釋草木》:“《爾雅·釋木》:‘杜,甘棠。’郭璞注:‘今之杜梨。’今稱梨,倒之曰 ‘梨杜’,音轉為~。”清翟灝 《通俗編·草木》:“陸游詩:‘村後攜籃挑菜甲,門前喚擔買~。’自注:‘村人謂小梨為~。’”
【方言四:梨梨】 江西宜春。
【方言五:梨果】冀魯官話。山東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