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羅蕭弋
-
2 # 朱旭升zxs
說起古代的忠良,大家頭腦中可能會想出很多,但如果說到奸臣的話,估計答案就比較統一了,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就會是秦檜。由此可見,他害死岳飛確實是不得人心,一個好好的“檜”字,竟然因為他用過,後世再也沒有人用此作名字了。
其實從早期來看,他在官場還是很不錯的,並且也做了很多頗具正義感的好事。然而自從他被派出使金國以後,也不知道箇中有什麼原因,他竟然從此性情大變,心甘情願地成為了金人的奸細。他到底是變節了?還是原本的忠良是裝出來的?或者是被金人嚇破了膽?這一切都無從得知了。
在宋朝父子兩個皇帝都被金國擄走後,南逃的皇族中,趙構受到了朝中大臣的擁戴,由此也坐上了皇帝的寶座。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秦檜帶著金人的使命,回到了已經遷都監安的南宋朝廷,並且受到了趙構的重用。其實他們君臣的結合,原本利益就都是一致的。
因為他們兩個人,誰都不想看到金國被打敗,如此一來,趙構的皇帝肯定就要讓位給“二聖”,而秦檜的老底也會被金人揭穿。儘管兩人互相不知底細,但臭味相投的他們,很快就把岳飛當成了最大的敵人。他們只不過是想讓岳飛來幫助他們抵抗住金軍的進攻,好讓他們能夠享受榮華富貴。
然而等到岳飛取得節節勝利,他們馬上就坐立不安了,不僅不允許軍隊繼續進攻,而且還準備與金國進行議和。很多人認為皇帝才是最大的兇手,秦檜只不過是幫兇,但事實上,就連秦檜本人,也知道自己罪大惡極,這從他本人留下的一份遺書中可見端倪。
與人們所想不同的是,秦檜的信中可謂一片悔意,也講明瞭害死岳飛的原因,就是他跟著皇帝兩個人共同做的。看來他害死嶽元帥,自己的良心也不得安寧。為此他也奉勸自己家族的後人,千萬不要羨慕那些榮華富貴,如果自己連累了後人的話,使得他們遭人唾罵,也請他們多多擔待,看來他已經知道身後的結局了。
秦檜還特別指出,家族的後人,千萬不要因為姓秦,就為他本人所作出的錯事進行辯解,因為這已經是無可辯駁的事情。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本人也明白,自己所作的壞事,也許能夠瞞住當時的人們,卻終究要大白於天下。當然也有人認為,他費盡心思,卻最終失望地發現,自己還是被皇帝給利用了,然而這些都改變不了他遺臭萬年的下場。
-
3 # 葉飄刀
這麼假的,都有人信啊
首先,岳飛死於1142年,秦檜死於1155年,兩者之死相隔13年,先不說現在的科技鑑定能不能精確到具體幾年的遺物,就算是真的,也就是說,所謂的遺書是1145年前寫的,這個時候,離秦檜死還有十年,秦檜這樣提前這麼久就開始寫遺書?
其次,關於遺書內容:
1. 後代不要參政,這個前邊也說了,如果按所謂的鑑定,這是秦檜死前10年的東西,秦檜有的是時間來告誡後代,不用寫入遺書中。
2. 秦檜議和的想法和殺岳飛的事情,這個需要解釋嗎,解釋就是掩飾。如果秦檜真認為自己做得對,那麼類似武則天留個無字碑,功過自有後人說,不心虛何必解釋。
至於這個說法中最假的一點,其實恰恰就是“遺書”了,何謂遺書,是死前寫好,留給後人看的,既然是留給後人看的,怎麼會出現在秦檜的墓裡,注意這是遺書,不是墓誌銘。有見過帶著遺書陪葬的嗎,帶著遺書陪葬,那遺書還有什麼用。這點就太假了。
-
4 # 五湖散仙
他說不說岳飛都該死!
天下誰來了老百姓都一樣!
不聽領導話的員工就不是好員工!
再說了也不是你岳飛的天下瞎嘚瑟啥?!
-
5 # 平淡平安平和平心
岳飛忠心可鑑,奏檜是害死岳飛的主要兇手之一,他心裡明白,會在歷史上留下罵名。因而在遺囑中會推脫責任.抺黑岳飛。
-
6 # 畫家一劉利生
岳飛之死,無論岳飛功利心大與小,都無關緊要。最關鍵的是皇帝的心思,岳飛要救回欽宗,宋高宗將置於何地?所以岳飛之死主要原因是宋高宗的責任,秦檜只是按高宗的旨意辦理,既使秦檜不去辦理,也會有別人去辦理。岳飛是政治上不成熟,只是個武將而已。
-
7 #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秦檜在該份遺囑中,首先告誡子孫遠離政治,自己深知將“獲譴 汗青”,“蒙羞萬年”,叮囑子孫在他死後萬莫貪戀祿位,急流勇退,也 不可在風暴來臨後為他爭辯,“庶幾可得苟全性命”,並對幾個已身居 高位的族人詳細指示了退出政壇的方略。
專家正是據此認定此書信為 家族內的政治遺囑。 據已經詳細閱讀該份文物的一位匿名專家介紹, 秦檜在該份遺囑中表明自己堅信對金議和是當時的“國情”下保全家 國的唯一出路,也曾經和岳飛直接探討過此問題,但岳飛表示“要為 不可為之事”。
而宋高宗其實並不反對北伐作戰,因為戰爭在很大程度 上令他“為江北百姓所夙夜仰望”,顯然皇帝很陶醉這種救世主的感 覺。 但因為岳飛在收復舊河山之外,經常公開宣揚要“迎還二帝”,而 金國也不斷在戰爭失利時派密使威脅高宗要“送還汝兄”,並不斷暗示 囚在五國城的宋欽宗與岳飛有秘密來往,令高宗疑竇叢生,甚至到了 “寢食不思”地步。
高宗12道金牌召回征途中的岳飛,就是因為金使送 來了岳飛與欽宗聯絡的“確切證據”,欽宗甚至揚言返國復辟後將清 洗“老九”(高宗為徽宗第九子)的人馬,高宗因此需要和岳飛對證 確認。 秦檜在遺囑中說,高宗與岳飛的晤談一概秘密進行,他也不能與 聞。
但事後高宗告訴他,岳飛一再表態自己只想收復北方迎還二帝, 私心最多就是成就功名,待成功後願意效仿石守信等解甲歸田。至於 帝位歸屬,岳飛表示那是“皇家手足間事”,沒有旗幟鮮明地表態。秦檜在遺囑中對岳飛的戰功給予很高評價,認為岳飛的善戰為其 議和提供相當大的便利空間,以打促談效果很好。
但岳飛有功名心, 性格也比較孤僻,與人不好相處,容易招疑招忌,好多次甚至與皇帝 言語不合而撂挑子走人,與皇帝結下深怨。岳飛不大考慮高宗本人的 利益,不僅和被囚敵國的欽宗有謠傳中的來往,還多次當面勸高宗立 嗣,高宗本人因有隱疾(據後世醫學推斷是陽痿)而無子嗣,因此十 分懷疑岳飛擁兵欲立擁立之功,犯了人臣的大忌,違背了祖宗傳下的 抑武揚文的宗旨,估計也是因此引發高宗殺機,不惜破除有宋以來不殺大臣的誓言。
秦檜在遺囑中表示,他已竭盡全力至少保全岳雲和張憲,但高宗 指示全殺,他亦無奈。同僚們在岳飛被殺後不敢質問皇帝,都來質問 秦檜,秦檜也不敢和不便說皇帝的意思,只好說“莫須有”含糊應對。
秦檜在遺囑中激烈指責中國士大夫空言誤國,“不知兵而好言兵事、不 知國而好言國事”,以為慷慨激昂就能救國救民,更以為說過就等於做 過了。 自己不挑擔子,還好以大帽子壓人,政府只要提出一韜光養晦, 就會被指賣國;只要一與金國議和,就會被指媚外,而戰爭需要大量 積累,需要“暫息兵戈勤稼穡”與民生息。
秦檜說自己不得不以強勢 壓下這種言論,斷了不少空談者的仕途和財路,但“開罪言路罪在身 後”,國事艱難又難免掛一漏萬,身後的名聲是不可指望的。 有意思的 是,秦檜說岳飛對知識分子的空言比他還反感,並認為岳飛本人究竟 並非讀書人出身,更注重實戰成效。
-
8 # 平淡快樂888
其實不用解釋,岳飛之死也是必然的,秦檜只是執行者,皇帝起百分之九十的作用。第一,岳家軍,這一條就必死。有一支強大到撼動國家的私人色彩的軍隊,幾千年來,就是兩條路,一必死,二是當皇帝。第二,要迎請二帝回京,高宗還能名正言順當皇帝嗎?還有什麼事比這個大的?第三,岳飛參與太子選擇。皇帝最忌諱統軍大將,與太子和重要朝臣勾結,必死。以上都是威脅皇權的事,岳飛死的冤枉嗎?可能不死嗎?
-
9 # 金三角610
歷史需要深究加分析。岳飛是個將軍,不是政治家。也不能說岳飛為了功名,作為軍人收復失地沒有錯。他最根本的死因也許是他的“忠”,他想接回被俘虜的皇帝,他沒有考慮現任皇帝的心理,可是這一舉動危及到了現任皇帝的皇權,現任皇帝又不能明說。他的死跟他的忠誠有很大的關係。
-
10 # 衡記1
岳飛真的是抗金英雄,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但一個全心為人民的人,能打大勝仗,家族精英,身邊參謀,社會輿論……不可能看不陽“政治”這玩法,也不會全無知覺,岳飛就去殉國。
就是水滸裡的宋江,一方土霸都知結屙局,但擁兵自重,或判國投敵,無論個人名譽,家族牽連,代價太大。
吳三桂不同,磨了很久,才掂量出清兵必勝,隨勢而動。
汪精衛就不一樣,太早下結論,聰明反被聰明害,好在天佑中華,賣國的未得呈,形勢就反轉。另他學不成三桂,更不去學宋江。
-
11 # 磐龍觀史
在2006年的時候,中國考古界有了一個重大發現,在引拆遷工程的建設過程中發掘出來宋代古墓,這個古墓出土了一件爭議性很大的文物,那就是秦檜的親筆遺囑。據瞭解這篇遺囑是秦檜對自己生前的行為做了一定程度的解釋,還言辭尖銳的抨擊了當時計程車大夫,雖然我們並不能確定這份“遺囑”的真實性,但是它的出現卻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其中討論的最多的問題就是秦檜到底是不是當年害死岳飛的罪人?其實有關岳飛的死一直都是有著兩種說法的,第一種就是廣為人知的秦檜害死了岳飛,另一種則是說岳飛其實的當時的皇帝也就是宋高宗害死的。
那麼關於宋高宗害死岳飛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個從秦檜這份所謂的“遺囑”上找到了答案,岳飛當時出門在外抗擊金軍說起了,岳飛抗金以迎回二帝這一舉動不但不是趙構所希望的反而是他所畏懼的,他只想保全他的皇位,後來12道金牌召回岳飛,他曾問岳飛怎麼看待帝位歸屬,性格直爽的岳飛答了一句這是皇家內部問題,這就讓皇帝起了殺心。如果他當時的選擇和回答是擁護宋高宗,那麼也許後世就不會有這麼多的事情,也就不會有秦檜的千古罵名了。這樣看似是一件完整的歷史事件,但其實並不是。歷史向來無情冷血,岳飛將軍為國征戰多年最後卻落得被奸臣所害的下場,這樣的結局怎麼能不令人痛心,但歷史同時也是公平的,他從來不會偏袒任何人,不管世界怎麼變化,時代怎麼發展,他就像時間一般是不會停下腳步的,我們能做的也就是以史為鑑,避免重複先人錯誤的道路。
-
12 # 天中徐徐道
這不過是賣國賊的自我粉飾罷了!任何一個時代的賣國賊都不會承認自己是民族罪人,而且言行不外粉飾自己,汙化英雄!
下面這段話是大漢奸汪精衛的"自我表白",大家不妨看看當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全華人民浴血抗戰之時,這個民族敗類說了什麼。
他說:“在我們和平的征途上會遭受到相當的責難……要經常不斷地被罵為賣國賊,漢奸。但我已經做了捱罵的思想準備。我所盼望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日本的政策能按與我們約定的那樣,在中國廣泛宣傳。那時,我們所經歷的苦難,才會放射出異彩。我們在那個時候,才能與抗日的青年們見面,互相笑著說明以前各自所走的不同的道路,一切都是為了落後的亞洲的繁榮。這是我的唯一的樂趣。”
他厚顏無恥地把出賣祖國的理由粉飾為"愛國"!
可笑的是,甘心做了賣國賊又怕遺臭萬年,百般粉飾又怎逃得過歷史審判?時隔780年,兩任漢奸跨越時空臭味相投,兩份”自白"固然出奇的一致,下場又有什麼不同?
更為可笑的是,如今的恨國黨也在重複他們“祖師爺"的老套路,但在歷史這個巨人面前,又能玩出什麼新花樣呢?
-
13 # 摘錄史料
秦檜是寫給自己的後代的,主要講明的就是一點,告誡他的後代千萬不要涉及政治,步入仕途,遠離朝廷的是是非非,而且這部遺書也可以表明他的後代確實涉足政治的較少。
遺書上還講明瞭另一點就是關於當時和金朝議和的事情,秦檜當時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他認為當時萬萬不可做的一件事就是打仗,打仗不僅浪費國家財力,而且人民也會受到傷害,可當時宋高宗偏偏做了這件事,實施者正是岳飛,他說道關於岳飛的死,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岳飛的功名心太重,而且說到岳飛自私,完全不顧及別人,當時的岳飛一心想要收復失地,還想救回宋欽宗,但是這就讓宋高宗不高興了,所以金國也是利用了這一點。
宋高宗此時非常緊張,所以直接就把岳飛召回了朝中,宋高宗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問清真相,但是岳飛這個人非常高冷,他不是那種善於解釋和狡辯的人,所以岳飛自始至終也沒有說話,這更讓宋高宗懷疑了。所以最後岳飛才被害死,而秦檜作為宰相,他是如何害死大將軍岳飛的,其實都是宋高宗從中作梗,那麼秦檜到底有沒有必要害死岳飛,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不過歷史已是如此,但我們終要面對現實。那讓我們看看當時雙方的情況。
紹興元年(1131年)至紹興三年(1133年),韓世忠、岳飛、張俊先後率軍剿滅了範汝為、李成、曹成等危害江南的軍匪遊寇勢力。
紹興五年(1135年),岳飛用幾個月的時間平定了盤踞在洞庭湖地區的楊么割據政權,此後五年多的時間內,湘湖地區逐漸安定,經濟恢復發展,成了支援岳飛北伐的大後方!
在岳家軍平定楊麼叛軍後,荊湖路一帶再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武裝叛亂。經過一段時期的恢復,生產又有所發展,老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矛盾有所緩和,岳家軍在此後的抗金戰爭中,終於有了一個安定的後方。
自從紹興五年(1135年)岳飛平定楊么割據政權之後,直到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金和議之前,南宋轄區內再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戰亂,也沒有發生農民起義,南宋政局穩定,後方穩固,宋軍無後顧之憂。
為了備戰,宋軍各路將帥都注重建設穩固的後方戰略基地,其中以岳飛、韓世忠、吳玠等人取得的成就最大。
韓世忠奉命率精兵駐紮在戰略要地楚州(今江蘇淮安),負責把淮東一帶打造成穩固的軍事基地。
吳玠兄弟長期駐守四川、陝西,加固邊防關隘,招兵買馬,將川、陝一帶打造成了重要的抗金堡壘。
紹興四年(1134年),岳飛在收復襄漢六郡之後,便以襄漢六郡為戰略基地,以鄂州(今湖北武昌)為軍事大本營,開始了戰略基地的建設。襄陽六郡,西鄰川陝,東接兩淮,南屏長江中游,北連開封、洛陽。至於鄂州,更是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岳飛認識到:“襄陽六郡,地為險要,回覆中原,此為基本”。
岳飛在襄漢六郡設官分兵,屯紮要害。克服襄陽六郡之後,岳飛即“權行差官,葺治州事”,選拔有才能的文武官員扶綏治理。分出部分兵力屯駐各州要害。同時,命令這些州郡官員在收復地區整治城壁樓櫓,修葺城防設施,加強守備力量。
岳飛還施行仁政,招民歸業,恢復發展生產。岳飛下令在在襄漢六郡實行優惠政策,借貸耕牛、種子等生產資料給復業農民,免除老百姓三年賦稅,免除以前所欠一切官私債務,要求州縣官員“用心召集流亡,勸課農桑,懷柔百姓,寬恤刑禁”。
岳飛接連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用了幾年時間,經過苦心經營,終於把襄漢六郡建設成反攻中原的戰略基地和跳板。當時宋軍還大興營田,儲備糧餉,宋軍積蓄了充足的糧草,宋軍後勤供應得到顯著改善。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用兵作戰,後勤補給的充足與否,是一個關乎戰爭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南宋初年,為了減輕百姓負擔,並確保宋軍的糧草後勤安全,各路宋軍在各自的駐紮地開展屯田,在休戰期間,派專人負責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不斷增加了軍隊收入,也減輕了國家財政負擔,同時為後續戰爭準備了充足的糧草。
紹興四年(1134年),在岳家軍收復襄漢六郡之後,岳飛就上奏說:“襄陽、隨、郢地皆膏腴,民力不支,苟行營田之法,其利為厚。然即今將已七月,未能耕墾,來年入春,即可措畫。”
在中國古代,用百姓耕墾官府荒田,謂之營田;用軍人耕墾官府荒田,謂之屯田。但在事實上,屯田和營田很難嚴格區分。岳飛設法召募百姓,借貸耕牛、種子、農具之類,耕種營田。 宋時營田收成之後,按照慣例,除留足來年種子外,或是官府收租四成,或是實行對分租。有時為鼓勵墾荒,初期每畝只收租一二宋鬥,甚至五宋升。
紹興六年(1136年)二月,南宋朝廷為恢復生產,正式宣佈全面措辦營田,任命岳飛、吳玠、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等五大將兼任營田大使或營田使。各路宋軍開展大規模屯田,積蓄了充足的糧草。
由於營田農民的辛勤耕作以及當地官員的妥善經營,岳家軍的稻穀收入最後可達十八萬餘石,約可供應兩個半月左右的軍糧。這還不包括作為貨幣地租的“營田雜收錢”在內。
岳家軍將領武赳等人因經營營田有功,岳飛還特別予以保奏升遷。此外,岳飛“又為屯田之法,使戎伍攻戰之暇,俱盡力南畝,無一人遊間者。其疆理溝洫之制,皆有條緒”。
岳飛大興營田,效果顯著,“行之二三年,流民盡歸,田野日闢,委積充溢,每歲饋運之數,頓省其半”。
為了增加軍隊的收入以減輕國家和老百姓的經濟負擔,岳家軍也開闢其他“利源”。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4統計,當時各種經營收入每年高達170餘萬貫。按岳家軍每月開支56萬貫計算,這些收入接近於三個月的支出,既彌補了軍費的不足,又大大減輕了南宋朝廷的財政負擔。
經過上述努力,據說可使岳家軍的“每歲饋運之數,頓省其半”。經過多方面的籌措,岳家軍北伐的準備更充分了,條件更成熟了。岳家軍全軍上下“聞金鼓而樂奮”,“裹糧坐甲,惟敵是求”,萬眾一心地等待著統帥的進軍令。
而當時窮兵黷武的金國已經陷入了兵老勢衰、內外交困的窘境。
第一,金軍的侵略使北方出現生產力大倒退,人口銳減,金軍佔領的北方大地一片蕭條。
金國女真族入侵中原,吸收了先進的漢族文明,固然使本民族取得了飛躍的進步。但是,這卻是以先進文明被嚴重摧殘,出現文明大破壞和大倒退為代價的。金國滅北宋,是落後生產力對先進生產力的勝利,是遊牧民族對耕作民族的勝利,是外來奴隸制度對中原封建制度的勝利,而不是什麼封建王朝之間的內戰。在北、南宋之交,處在落後文明階段的金國女真奴隸主所發動的侵宋戰爭表現為強烈的野蠻性、掠奪性和殘酷性。當時中原各地慘遭金軍血與火的洗劫,“殺人如割麻,臭聞數百里”。人口的大量死亡,招致了可怖的瘟疫;瘟疫的流行又招致更多人口的死亡。廣闊的原野“井裡蕭然,無復煙爨”,到處是慘不忍睹的景象。自金國女真人進入中原之後,在野蠻殘暴的女真兵的蹂躪劫掠之下,北中國廣大地區生靈塗炭,經濟倒退,民生凋敝,到處都是蕭條景象。即使又經過了幾十年,也沒能恢復到金軍入侵之前的水平。當時,在金軍佔領區內,“東至沂、密,西至曹、濮、兗、鄆,南至陳、蔡、汝、穎,北至河朔,皆被其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4);“山東、京西等路,荊榛千里,鬥米至數十千,且不可得;盜賊、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人肉之價,賤於犬豕,肥壯者一枚不過五十千,全軀暴以為臘”(《雞肋編》卷中)。由於金國女真人的入侵和破壞,當時北中國生產力倒退的嚴重程度,是難以完全統計的。在金軍滅北宋30多年之後,金國包括秦嶺淮河以北的今華北和東北全部、西北大部在內的廣大轄區的總戶口數只有300多萬(參看王育民《金代戶口問題析疑》,載《中國史研究》1990年第4期)。但是在北宋滅亡之前,僅黃河以北的河北路一地,人口就超過一千萬!而據學者考證,在北宋末年,宋朝轄區內的總人口已經超過了一億,而南宋人口最多時也有八千多萬!
第二,金國女真統治者在其佔領區內強制推行奴隸制,堅持實行殘酷的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政策,大規模地掠奪漢人的田地,大量驅擄漢人當奴隸,使社會經濟嚴重倒退。
宋朝的民間奴婢,大多“本傭僱良民”,“僱賣與人”,他們與主人之間雖有身份差別,但其實已具有與近代資本主義原始僱傭關係相似的性質。然而,從金國建立到元朝初年這段時期,中國北方社會卻又倒退為奴隸制,而且奴隸制還不斷地擴張,造成了整個社會經濟的嚴重倒退。在金國建立前期,作為國家統治者的女真人還處於奴隸制階段,很多女真貴族都擁有幾百名以至成千上萬名的奴隸。很多漢人被金兵抓去當奴隸,用鐵索鎖住,耳朵刺上“官”字,標價出售,燕山府等地甚至專設買賣奴隸的市場。金國朝廷也往往以成百上千名的奴隸,賞賜給女真貴族。由於奴隸數量很大,在社會成員中佔有相當的比例,金國進行戶口排查時,規定必須“驗土地、牛具、奴婢之數”,奴婢和土地、牛具一樣,成為各戶財產登記的重要專案。金國女真奴隸主們把奴婢和金、銀、羊、馬同等看待,用作博戲時的賭注。女真貴人們死後,還有“生焚所寵奴婢”殉葬的殘酷陋習。金軍中擁有大量奴隸,缺乏軍糧時,奴婢居然也和騾馬一樣被殺戮作食,真是慘無人道到極點。
第三,金國女真貴族強迫漢人剃頭辮髮,加深了民族矛盾,北方漢人的反抗鬥爭風起雲湧,如火如荼。
中國古代的漢人,包括男子,遵照“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古訓,長期保留蓄髮的習俗。遼國和西夏雖然也存在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但卻沒有金國強烈。遼國允許其轄區內的漢人、渤海人等保留農耕民族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允許漢人保留本民族的髮型、服飾、文字、語言等習俗。然而,金國女真統治者卻按照女真族的習俗,強迫漢人男子“剃頭辯發”,“禁民漢服”,“削髮不如法者死”,採取了類似清朝初年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政策。這對廣大漢人當然是極大的民族侮辱。金國女真統治者還強徵中原漢人當兵,時稱“剃頭籤軍”。漢人籤軍在金軍中的地位最低賤,充當苦力,“衝冒矢石,枉遭殺戮”。
遼國契丹族統治者注意拉攏依靠漢族地主階級。燕雲十六州的漢人名門望族,在遼國政權構成中僅次於契丹人,而居第二位。遼國還實行南北兩套官制,北面官負責處理契丹等各遊牧民族的事務,南面官負責處理漢族、渤海族等農耕民族的事務。但是金國卻始終是女真完顏氏皇族控制軍政大權,而且女真統治者向來疏遠漢人,歧視漢人。在金國,金國女真統治者把其轄區內的民眾分為五等,其中女真人是第一等,漢人被劃為第四等、第五等。由於金國一直堅持奉行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政策,始終存在著強烈的民族歧視,所以金國的民族矛盾始終存在。直到金國末年,北方漢人反抗女真統治者的武裝鬥爭仍時有爆發。在金國滅亡之後,作為金國遺民的學者劉祁就一針見血地指出金國女真統治者為政的一大弊端,劉祁總結道:『大抵金國之政,分別番、漢人,且不變家政,偏私族類,疏外漢人』,以致得不到廣大漢人的擁護,所以金國女真貴族的統治難以長期維持,『此所以不能長久』(《歸潛志》卷12《辯亡》)。
紹興十年(1140年)岳飛北伐前後,由於金國統治者在其轄區內強制推廣奴隸制,致使金國陷入“法苛賦重,加以饑饉,民不聊生”的危機之中(《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32,紹興九年九月)。
公元1140年前後,女真貴族進入中原已經有十幾年,但是他們掠奪和役使奴隸的嗜慾卻沒有絲毫減退。在金軍佔領區內,女真貴族們任意霸佔漢人的房舍、土地、錢財、子女;任意徵發大量漢族成年男子去當兵,任意霸佔蹂躪漢人婦女, 有時候竟然挨家挨戶搜捕漢人壯丁,標價出賣,或者轉賣到西夏、蒙古,以換取戰馬;而當搜捕到的漢人壯丁數量過多,暫時派不上用場,又難於供應其食糧時,就大批大批地坑殺;而分散在北方諸路州縣的金國女真兵,還經常凌虐劫掠當地漢人百姓,並且只要某個村中有一人從事抗金斗爭,金兵就會殺光整村的男女老幼,如果有人據城抵抗,金兵破城之後就要屠殺全城居民。
在金國女真貴族的野蠻屠殺、劫掠和奴役之下,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族人民,進行了英勇頑強的反抗鬥爭,其動員之廣,規模之大,持續之久,在中國古代史上是沒有先例的。
金國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南宋紹興八年)夏,金國政府又出臺了一項新政策。金國政府下令:『欠債者以人口折還,及藏亡命而被告者皆死』,凡是積欠公私債務而無力償還者,即以本人和妻子兒女的人身抵償,凡是藏匿逃亡者之家,家長處死,產業由官府和告發者均分,人口一半充當官府奴婢,一半充當告發者的私人奴婢,連違令者的四鄰也須繳納“賞錢”三百貫。此前,金國女真貴族們大規模地掠奪漢人的田地,橫徵暴斂,使北方的很多農民破產,如今又到處放高利貸,“回易貸緡,遍於諸路”。因而只要貫徹實施金國政府的這項新政策,女真貴族們就可得到成千上萬的債務奴隸。於是,一切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便紛紛反抗,或者逃亡他鄉,或者殺死債主,“嘯聚山谷”。為了貫徹實施這項新政策,金國政府經常出動大批金軍,到處追捕“欠債者”。金軍的搜捕隊凡遇著村民,即行拷掠,或迫使其自誣,或威逼其誣人,“生民無辜,立成星散,被害之甚,不啻兵火”。有人有持棍棒反抗,則被捕被殺,“積屍狼藉,州縣囹圄為之一盈”。在苛政、暴刑、重賦、饑荒等各種災難的交相煎逼之下,金國轄區的民眾被迫大批大批地宰耕牛、焚廬舍、上山寨,加入抗金義軍的行列(《三朝北盟會編》卷197《金虜節要》;《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20紹興八年夏,卷132紹興九年秋)。
金國女真統治者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北方各民族的強烈反抗。當時,金國國內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當時的金國“盜賊滿野,向之倚國威以重者,人視之以為血仇骨怨,必報而後已”。公元1138年(南宋紹興八年,金國天眷元年)開始,金國轄區內民眾的抗金斗爭再次出現新高潮。“百姓怨,往往殺債主,嘯聚山谷”,“太行義士蜂起,威勝、遼州以來,道不通行”(《三朝北盟會編》卷197《金虜節要》;《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20紹興八年夏,卷132紹興九年秋;《中興小紀》卷26)。
公元1139年(南宋紹興九年,金國天眷二年),山東地區的人民在張清領導下,駕船從海上攻入東北的遼東,北方抗金起義軍還打著宋軍的旗號,攻佔了遼東的“蘇州”(今遼寧金州),“中原之被掠在遼者,多起兵應之”。在當時的金國轄區內,各地人民的反抗鬥爭此伏彼起,並且還有不斷擴大之勢。(《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33紹興九年冬;《大金國志》卷9)
當時北方民眾的抗金斗爭風起雲湧,在金國統治區內出現了好幾百支忠義民兵隊伍,他們堅持在敵後作戰,反抗金國女真統治者的壓迫,有的還打著“岳家軍”的旗號來嚇唬金兵。
在紹興十年(1140年)岳飛北伐前後,為了實施“連結河朔”的策略,岳飛派遣李寶、孫彥等抗金義士潛入山東,組織山東人民抗金;岳飛還派遣梁興、趙雲、李進、董榮、牛顯、張峪等原義軍領袖帶領小股軍士北渡黃河,去聯絡太行山義軍,並領導河北、河東的各路抗金義軍;除了李寶、孫彥、梁興、趙雲、李進、董榮、牛顯、張峪等直接受岳飛節制的抗金義軍首領之外,一些還沒有與岳飛取得聯絡的北方起義者,也經常打著“岳家軍” 的旗號,在金國轄區內不斷攻擊金兵。
岳家軍當年威震南北,名聲極響,金人驚歎“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本人更是聲名顯赫,廣為人知,其本身就具有極大的品牌效應。在岳飛生前,很多抗金義軍以及小股宋軍都喜歡打著岳家軍的旗號來給自己助威壯膽。
由此可見,岳飛之死是因為統治者和無膽政客合力造成的。在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將士齊心的前提下,他們害怕迎來徽欽二帝會影響自身的利益,白白錯過了收復北方河山的大好機會,導至漢民族以後遭受了百年苦難,秦檜該跪,不僅是對岳飛,而是那些慘死在金蒙統治下的人民,他是民族罪人,岳飛之死他脫不了干係。
-
14 # 河北風君子
犬儒主義罷了。說難聽點,苟且之徒。
中國自古有大義,什麼是大義,先忠於國家民族,再忠於個人,皇帝。為什麼說包公是忠臣,因為他認為宋仁宗做的不對,敢當面強硬的爭辨,因為在包公心裡,國家利益在皇帝個人利益之上。包公不知道只順從皇帝會讓自已獲取好處嗎?但他沒只順從皇帝的利益,只順從自己的利益,先考慮的民族的國家的利益,所以他是真正的義。
秦檜寫這個遺囑說明什麼,他自已知道自已是錯的,至少從民族國家的層面,他錯了。但他只順從皇帝,只順從自己的利益,忽視損害了國家的民族的利益,沒有去抗爭。他是打著忠君旗號撈利益的小人而已。一個當了婊子,還想給自已立牌坊的無恥之徒。
漢朝打不過匈奴,所以和親送財物,但一直在積蓄反抗的力量。秦檜幹了什麼,給金送了財物,自已積蓄反抗力量了嗎?沒有,他不但沒去積蓄反抗力量,他還故意損害了反抗力量。他不是苟且小人是什麼呀!
-
15 # 萌萌媽媽董小華E
有一個謠言一直在流傳,這個謠言是在本世紀初出土了秦檜“政治遺囑”秦檜在遺囑中表明自己將“獲譴汗青”,頗有自悔和自我辯解之意。然而事後表明,這個所謂秦檜的政治遺囑是後人偽造出來的欺世之作,做假者名叫聞聲,他在2006年迫於壓力進行了闢謠。
其在微博裡寫道:“這不是新聞,而是新聞體的文學原創。為免混淆,我在文章中雖然採用了新聞格式,但完全缺乏基本的新聞要素(如地點、專家姓名等),並且在文末用大字加粗套紅註明了“[原創部落格文學作品,請謹慎轉載或摘錄,論壇全文轉載的務必請註明出處,勿謂言之不預也。]”。很遺憾,部分網友仍然在質疑該“新聞”的可靠性,相當多的網站居然當作新聞轉貼到新聞版塊中,這再次證明了網路帶來的資訊快餐式消費的急切。”因為篇幅的關係,僅把聞聲闢謠宣告擷取一小段,但是這已經足以說明問題。而目前仍舊有一些人拿這件事做文章,我認為他們無非是兩類人。一種是那類認知更新不快的孤陋寡聞者,另一類是那種明知是假仍然以此欺世的嶽黑秦粉,可見這類人的品德之惡!
而岳飛必須得死這個提問是個偽命題!
因為:岳飛的所做所為全憑一片公心,為國為民之心青天可鑑!如果這樣的人死的不冤,那麼提問者是否也認為普天之下歷朝歷代的烈士死得都不冤?
對於岳飛冤獄和秦檜一夥捏造的罪名,《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作者李心傳做出明確的結論:“餘嘗得當時行遣省札,考其獄詞所坐,皆一時鍛鍊文致之詞,然猶不過如此,則飛之冤可見矣!”
《 揮麈錄餘話》作者王明清更一針見血的指出:“鍛鍊雖極而不見實情,的見誣罔!孰所為據?而遽皆處極典,覽之拂膺!”
至於岳飛謀反一說,徐夢莘在廣泛收羅資料到來者不拒的《三朝北盟會編》中也抄不下去了,直指其為穢史。
《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六記載:“舊校雲:編中於武穆磊磊事?責多屬漏略張憲得書謀亂之事,正所謂莫須有之獄,此竟作實事入錄後幅並錄狺獄吏揶拾之語,若欲以蔽罪武穆者殊不解其何意也?是真穢史不堪入目愚意刪之為便。”
而當代嶽黑秦粉所引用岳飛所謂“罪名”的話,都是採納了秦檜一黨捏造的《刑部大理寺案》的不實結論,這個結論早就被證明是為製造冤獄而精心設計的騙局。岳飛早已被宋廷平反昭雪,而他們今天還拿出這些糟粕來說事,試圖欲蓋彌彰,難道他們和秦檜一樣陰毒?
所謂高宗改判岳飛賜死一說只出現在秦檜一黨捏造的《刑部大理寺狀》上,其它史料都是引用了這個記載,而不是另有旁證,這就是說刑部大理寺狀是孤證,孤證不立這句話都懂吧?更重要的是,眾多的史料已經揭示了刑部大理寺狀是捏造的這一真相,況且秦檜假傳聖旨高宗也揭示過。所以高宗“賜死”的認知是不足為據的,另外,嶽黑秦粉說賜死的毒藥是皇帝賜的,就好像只有皇家才能製造毒藥一樣,此話可笑!
而當代嶽黑秦粉所引用岳飛所謂“罪名”的話,都是採納了秦檜一黨捏造的《刑部大理寺案》的不實結論,這個結論早就被證明是為製造冤獄而精心設計的騙局。岳飛早已被宋廷平反昭雪,而他們今天還拿出這些糟粕來說事,試圖欲蓋彌彰,難道他們和秦檜一樣陰毒?
另外現代嶽黑秦粉所捏造的所謂岳飛之死和“迎回二聖”“干預立儲”“違抗皇命”之類有關的謠言純粹是欺世之言,我已經在另外的文章中予以駁斥。簡單的說一下,嶽黑們為岳飛之死所下的定論沒有任何歷史依據!理由是,秦檜汙陷岳飛,置岳飛於死地的《刑部大理寺狀》所捏造的岳飛罪名沒有一條和現代嶽黑所捏造的相吻合,所以說現代的嶽黑秦粉比秦檜還無恥毒辣!
話歸原點,秦檜因為懼怕死後遺臭萬年,所以拼命的消毀史料。秦檜究竟是怎樣毀史的,下面詳細說一下:
秦檜父子在掌管史館時大肆損毀史料,特別是對他本人不利的史料和有關岳飛戰功的史料,基本上都被秦檜損毀塗改貽盡,因此以南宋史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和同時期的史料難免帶有秦氏一黨刀鑿的痕跡。
甚至包括《宋史》在內的以南宋史館史料為依據的許多史料,對岳飛的戰功的記載較其它戰將相對較少這也和秦檜有密切聯絡, 《宋史·秦檜傳》記載:“檜乞禁野史。又命子熺以秘書少監、領國史,…自檜再相,凡前罷相以來詔書章疏稍及檜者,率更易焚棄,日曆、時政亡失已多,是後記錄皆熺筆,無復有公是非矣。… 檜先禁私史,七月,又對帝言私史害正道。時司馬伋遂言《涑水記聞》非其曾祖光論著之書,其後李光家亦舉光所藏書萬卷焚之”。 在秦檜長達十四年的專權期間,秦檜始終以宰相兼領“監修國史”、“專元宰之位而董筆削之柄”,極盡篡改史實之能事。秦檜還在史館中大力安插親信,秉記事之職者“非其子弟即其黨羽”,“凡論人章疏,皆檜自操以授言者,識之者曰:‘此老秦筆也’”(《宋史》) 在紹興和議之後,秦檜權傾朝野。在秦檜專權期間,秦檜派他的養子秦熺去負責兼修南宋的官史,並讓其養子和其同黨負責管理南宋的國史檔案,這幫奸人毀掉了許多對秦檜不利的奏章詔書及其它文獻,秦檜養子夥同秦檜黨羽明目張膽地大肆篡改史實,拼命掩蓋秦檜一夥禍國殃民的罪行,還不遺餘力地貶損岳飛,甚至刻意刪削隱瞞岳飛和岳家軍的戰功,虛構了不少對岳飛不利的東西,這些都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 岳飛自從戎之日起,即以“光復失地、驅逐胡虜、恢復舊山河”為己任,而這與一味苟且偷安的宋高宗趙構及不惜賣國求榮的秦檜之流是不能相容的。雖然岳飛屢建奇勳,戰功累累,但是秦檜及其黨羽又怎麼可能將岳飛的功績戰果歸檔入他們編修的南宋“國史”呢?據南宋的一個史官說:“自(紹興)八年冬,檜接既監修國史,岳飛每有捷奏,檜輒欲沒其實,至形於色。其間如潤略其姓名,隱匿其功狀考,殆不可一、二數。” 在岳飛生前據高位、手握重兵之時,秦檜尚且如此不遺餘力地隱毀岳飛的戰功戰績,則在岳飛慘遭殺害之後,秦檜獨攬大權期間,秦檜及其同黨篡改偽造史實的活動就更加肆無忌憚。對有利於岳飛的檔案檔案也盡力銷燬。而對於岳飛的許多事蹟,秦檜在由他們編修的南宋官史中又多加入了詆譭的成份,這幫奸佞還在由他們編修的南宋官史中故作曲筆,肆意篡改刪削史料、顛倒事實以貶損岳飛。至於岳飛謀反一說,徐夢莘在廣泛收羅資料到來者不拒的《三朝北盟會編》中也抄不下去了,直指其為穢史。經秦熺之流斧削之後,官史中“凡所記錄,莫非其黨奸諛諂佞之詞,不足以傳信天下後世”。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九八記載: 紹興三十三年南宋史宮張震上奏說:“自建炎元年至紹興十二年,日曆已成將五百九十卷,多所舛誤。”後來有個叫徐度的官員看了以後,也唯有“太息而已”(《揮 麈 後錄》卷一)。
李心傳還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記載:“檜專政以來,所書聖語有非玉音者。恐不足以垂大訓。乃奏刪之。”這說明秦檜及其黨羽刪削篡改南宋國史範圍之廣,甚至對於宋高宗親口所說的話也敢加以篡改。
儘管秦檜父子處心機慮,然而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算盤打得再響也難免東窗事發,他的斑斑劣跡,不僅朝野史官給他記著呢,老百姓也在口口相傳,所以儘管秦檜機關算盡,也無濟於事,歷史是公正的,所以秦檜遺臭萬年是天理的勝利!
-
16 # 豪森林
這是秦檜為自己開脫。
首先,秦檜一生主張與金人議和,他的政治生命與政治利益已經牢牢與和議繫結。而岳飛作為主戰派的代表,又是不世出的名將,影響力巨大,與主和派領袖秦檜存在天然的矛盾,試想如果北伐成功,主戰派必然得勢,秦檜不但政治利益嚴重受損,甚至可能成為笑話。
因此,為自己的政治利益,秦檜有陷害岳飛的強烈動機。
其次,秦檜並不具有無私為國的高尚品格。如果一個人雖然與另一人政治主張、政治利益不同,但品格高尚,止於君子之爭,當然不會陷害對方。然而,秦檜絕非志誠君子。
秦檜被拘於金國時,曾替宋徽宗起草求饒信件,向金酋粘罕搖尾乞憐,從此在金人中如魚得水,甚至其如何離開金營歸宋,真相一直曖昧不明,合理推斷是金人放歸,不排除他在感情上是“親金派”。
2、甚至秦檜在和議成功,岳飛被害後,仍然打壓異己,曾貶趙鼎於潮州、王庶於道州、胡銓於新州,永不錄用。甚至興文字獄,因言獲罪者有黃龜年、白鍔、張伯麟、解潛、辛永宗等,趙鼎、李光都被流放到海島。
3、在北伐形勢大好時叫停進攻。如果秦檜主張和議是真誠的相信議和有利於宋室江山,完全出於公心,那麼,在北伐有成功希望時,應當支援,即使這不符合自身的政治利益。
比如,紹興十年,宋軍諸路戰線捷報不斷,秦檜仍力主和議,諸路將帥被召回;紹興十一年,宋將邵隆、王德等連戰皆捷,收復商州、廬州等地,秦檜密奏高宗“論功行賞”,收回諸將兵權,韓世忠、張俊、岳飛相繼回朝。抗金的大好形勢就這樣一次次被葬送。
第三,秦檜確實實施了誣陷岳飛的行為。紹興十一年十二月,因岳飛在議和、立嗣等問題上和自己衝突,秦檜便誣告岳飛曾說自己和宋太祖都是三十歲任節度使,謾侮先皇、意圖謀反,岳飛遂被賜死獄中。
不論這種誣陷是秦檜先發起,得到宋高宗支援;還是宋高宗授意,秦檜再實施,都不能免除秦檜的罪過。
因此,我們認為,這份遺書是秦檜一生風光,得享天年後,顧慮自己身後之名,而為自己做的辯解。然而,在法律上,這屬於當事人陳述,證明力遠低於第三方證言。
-
17 # 硯武
如何看待秦檜遺書?
我沒有看到過秦檜遺書的原文,網上似乎也搜不到,但從網上看到的資訊,對這份遺書內容也有了大致瞭解,對於許多人輕易就得出秦檜是忠臣的結論,我對遺書的內容有較多的疑問。
第一個疑問,既然是寫給自己後代的遺書,為什麼不是留給子孫後代,而是放在自己的墳墓裡?這遺書是寫給誰的?準備讓誰看的?
專家考證這份遺書寫於岳飛死後3年,這樣精確是採用了什麼技術手段?(如果遺書注有日期另當別論。)先不說這樣的考證靠不靠譜,岳飛被害於1142年,三年後是1145年,秦檜死於1155年,秦檜提前10年就寫好了自己的遺書?
秦檜在遺書裡告誡自己的後代遠離政治,遠離朝廷是非,話說的非常好,但史料裡秦檜的行為跟這番話卻截然相反。聽其言更要觀其行,我們還是看看秦檜怎麼做的。
在秦檜為相的時候,愛國詩人陸游和秦檜的孫子秦壎一起參加了鎖廳試,陸游名列第一,秦壎名列第二。秦檜一怒之下,罷免了主管考試的主考官。“鎖廳薦送第一,秦檜孫壎適居其次,檜怒,至罪主司”。
在接下來的禮部考試中,陸游依然名次靠前,:“明年,試禮部,主司復置遊前列”。這一次秦檜赤膊上陣,動用自己的丞相權力,親自下令罷黜了陸游的名次和考生身份。“檜顯黜之,由是為所嫉”
秦檜在臨死的時候,想要把自己的相位傳給兒子秦熺,趙構去秦檜家看望,秦檜一語不發,只是流淚,想以此來暗示趙構,趙構不許,命令起草秦檜父子的致仕文書。
當天晚上,秦熺聯合秦壎,林一飛等見臺諫官徐喜、張扶,策劃自己的拜相事宜。隨後趙構命令秦檜和秦熺致仕,秦檜當晚病死。
這就是秦檜要後代遠離政治、遠離朝廷是非的做法?
這份遺書不可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秦檜有篡改歷史的惡習。他下令禁止野史,由兒子秦熺任秘書少監,負責撰修國史;並焚燬自罷相以來涉及秦檜的所有詔書和奏章。孫子秦壎被任為實錄院修撰,宰相子孫同領史職,前所未有。
秦檜不僅大量毀滅對自己不利的歷史記錄,對岳飛的歷史記錄更是肆意篡改。比如穎昌之戰,楊再興率300騎兵殺死金兵2000多人,後來在穎昌城下主力對決的時候,史料中記載的大捷只是殺敵5000人,殺敵數字明顯被篡改。
秦檜批評岳飛功利心重,主張和談投降的秦檜有這樣的觀點不正常嗎?他不詆譭岳飛才不正常。
遺書裡說趙構不想打仗是怕增加百姓負擔,而秦檜自己也是一樣的想法。我真奇怪了,這兩個人什麼時侯變得體恤民力了?《宋史》稱秦檜"開門受賂,富敵於國",李心傳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記錄秦檜的身家富於左藏數倍,左藏庫就是南宋國庫。有學者統計,當年宋朝國庫共有1172萬貫錢,但他的家產還比國庫多幾倍,按多四倍,那折算下來秦檜的身家有5000萬貫,折算成今天的人民幣是152億,真是饕餮鉅貪。趙構和談達成之後,每年向金國進貢白銀25萬兩,布帛25萬,還有數不清的其他名目的財物“數以萬計”。南宋向人民“預借賦稅”,就是暫時增加部分稅收,但是戰爭結束後,原先增加的賦稅不僅沒有減免,反而還大幅度提高,老百姓需要繳納的賦稅數額反而更多了。“預借之稅,今尚未免,且預借之弊,折納太重,近於重斂”。這就是遺書中所稱的害怕增加百姓負擔?
至於秦檜誇獎岳飛,確定這不是貓哭耗子的把戲嗎?秦檜雖然奸惡,但並不蠢,陰謀詭計更是遠勝常人,他當然知道謀害岳飛會揹負千古罵名,他更怕有一天岳飛昭雪之日自己可能會被開館分屍,(畢竟歷史上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所以就留下這一封替自己開脫的遺書。就像我們身邊很多人一樣,當面說好話,背後捅刀子,說好話的目的就是為了掩蓋捅刀子,狡詐如秦檜,也逃不出這個規律。
另外,秦檜的墓在明朝真的被盜了。
但是正義不是那麼好騙的,雁過留痕,劣跡太多,不是幾句謊言就能掩蓋的。渴望標新立異的人還是瞭解一下史料再下結論吧。
-
18 # 乾貨十
一看就知道秦檜是個沽名釣譽之人,死了也要釣一把。勸告後代的書信放到了墓穴,知道的是秦檜遺物,不知道的還以為秦檜要將後代生祭自己呢。要不就是以為後代會掘了自己墓地學習一下遺言。
-
19 # 漫步003208
我們在歷史書上,小說,傳言太多秦檜坑害岳飛的壯舉,把宋朝皇帝撇的乾乾淨淨難道就一定是對的嗎?封建王朝誰權利最大!誰才是最高權利中心!不過秦檜已經單了這麼多年了罪名也無卸下來的必要,歷史本就是一本算不清的糊塗賬
-
20 # 戰國曲士
我認為秦檜不是一個壞人,但卻是一個偽君子。
首先,秦檜認為戰爭會令老百姓遭殃,似乎很有道理的亞子,但戰爭是岳飛引起的嗎?是大宋引起的嗎?那裡的老百姓已經遭殃了,已經流離失所了,江南地區的老百姓是需要安定,那中原地區的老百姓就不是人了嗎?他們被異族劫掠,他們被金人屠戮,秦檜怎麼不為他們著想?
其次,秦檜說岳飛好大喜功,功名心太重,也只是他的臆想罷了,因為他力主議和,如果迎來和平,當然是首功一件,所以真正好大喜功的是秦檜。如果岳飛攻下開封,迎回二帝,首功的當然是岳飛,將跟他秦檜沒有一毛錢關係。
再次,秦檜在心裡敬佩岳飛我覺得是真的,但秦檜構陷岳飛並非迫不得已,他可以選擇拒絕,雖然不會因此失去生命,但他將不會得到趙構的器重,仕途將到盡頭,榮華富貴和社會地位將不復存在,所以他做出了違背良心的選擇,違心說出來了“莫須有”。
綜上,秦檜深度參與了構陷岳飛並害死岳飛的一系列行動,他內心雖然愧疚,但還是找了諸多借口為自己開脫,雖然他不是主兇,也不是個壞人,但卻是個偽君子,遺囑正是表明了這一點。
最後說明一點:秦檜遺書事件是假的,秦檜很有才華,但宋體字跟秦檜也沒有關係。
秦檜的墳墓出土了新文物,這也受到了眾多人的關注,其實墳墓出土的不是別的,正是秦檜的遺書,遺書的出土,最高興的應該是秦檜的後代,因為這是他們希望的曙光,他們想讓秦檜翻身,但還是要看遺書上到底寫了什麼,出土的遺書足足達到兩米之長,面積非常大,上面的內容也很多,很快專家就進行了技術鑑定,最終也證實了確實是岳飛死後的三年間的文物。那麼秦檜的遺書到底寫了點什麼呢?
第一點秦檜是寫給自己的後代的,主要講明的就是一點,告誡他的後代千萬不要涉及政治,步入仕途,遠離朝廷的是是非非,而且這部遺書也可以表明他的後代確實涉足政治的較少。
遺書上還講明瞭另一點就是關於當時和金朝議和的事情,秦檜當時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他認為當時萬萬不可做的一件事就是打仗,打仗不僅浪費國家財力,而且人民也會受到傷害,可當時宋高宗偏偏做了這件事,實施者正是岳飛,他認為岳飛當時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功利。
下面這一點提到了岳飛,也是普遍人比較關注的一點。他說道關於岳飛的死,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岳飛的功名心太重,而且說到岳飛自私,完全不顧及別人,當時的岳飛一心想要收復失地,還想救回宋欽宗,但是這就讓宋高宗不高興了,所以金國也是利用了這一點。
回覆列表
據訊息人士透露,初步鑑定秦檜該份遺囑作於高宗紹興十四年(1145年),時年55歲(秦檜生於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即其死前(1155年)十年,岳飛含冤被殺(紹興十一年臘月,1142年1月)後三年。
秦檜在該份遺囑中,首先告誡子孫遠離政治,自己深知將“獲譴汗青”,“蒙羞萬年”,叮囑子孫在他死後萬莫貪戀祿位,急流勇退,也不可在風暴來臨後為他爭辯,“庶幾可得苟全性命”,並對幾個已身據高位的族人詳細指示了退出政壇的方略。專家正是據此認定此書信為家族內的政治遺囑。
據已經詳細閱讀該份文物的一位匿名專家介紹,秦檜在該份遺囑中表明自己堅信對金議和是當時的“國情”下保全家國的唯一出路,也曾經和岳飛直接探討過此問題,但岳飛表示“要為不可為之事”。而宋高宗其實並不反對北伐作戰,因為戰爭在很大程度上令他“為江北百姓所夙夜仰望”,顯然皇帝很陶醉這種救世主的感覺。但因為岳飛在規復舊河山之外,經常公開宣揚要“迎還二帝”,而金國也不斷在戰爭失利時派密使威脅高宗要“送還汝兄”,並不斷暗示囚在五國城的宋欽宗與岳飛有秘密來往,令高宗疑竇叢生,甚至到了“寢食不思”地步。高宗12道金牌召回征途中的岳飛,就是因為金使送來岳飛與欽宗聯絡的“確切證據”,欽宗甚至揚言返國復辟後將清洗“老九”(高宗為徽宗第九子)的人馬,高宗因此需要和岳飛對證確認。
據瞭解,秦檜在遺囑中說,高宗與岳飛的晤談一概秘密進行,他也不能與聞。但事後高宗告訴他,岳飛一再表態自己只想規復北方迎還二帝,私心最多就是成就功名,待成功後願意效仿石守信等解甲歸田。至於帝位歸屬,岳飛表示那是“皇家手足間事”,沒有旗幟鮮明地表態。
秦檜在遺囑中對岳飛的戰功給予很高評價,認為岳飛的善戰為其議和提供相當大的便利空間,以打促談效果很好。但岳飛有功名心,性格也比較孤僻,與人不好相處,容易招疑招忌,好多次甚至與皇帝言語不合而撂挑子走人,與皇帝結了深怨。岳飛不大考慮高宗本人的利益,不僅和被囚敵國的欽宗有謠傳中的來往,還多次當面勸高宗立嗣,高宗本人因有隱疾(據後世醫學推斷是陽痿)而無子嗣,因此十分懷疑岳飛擁兵欲立擁立之功,犯了人臣的大忌,違背了祖宗傳下的抑武揚文的宗旨,估計也是因此引發高宗殺機,不惜破除有宋以來不殺大臣的誓言。秦檜表示,他已竭盡全力至少保全岳雲和張憲,但高宗指示全殺,他亦無奈。同僚們在岳飛被殺後不敢質問皇帝,都來質問秦檜,秦檜也不敢和不便說皇帝的意思,只好說“莫須有”含糊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