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面壁者李灰
-
2 # 不2022
半死不活,薛定諤之死。
餘華曾經在一本小說集裡的自序,大意是:一部小說的出版,僅僅書寫意義上的完結。從閱讀和批評的角度上講,一部小說是永遠不可能完成或者是永遠有待於完成。閱讀和評論的意義,不在於作者在寫作時想到的,而在於作者寫時沒想到的。一篇小說發表後,便不僅僅屬於作者,而屬於所有讀到他的人。
從這個意義上說,可以用“作者已死”態度。小數對於作者的意義是呈現,對於讀者的意義是體驗。在呈現和體驗之間,是作家刻意設定的表述空白。讀者在接受文字的過程中填補這些空白,就是思考的過程,也是二次創造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閱讀時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感受,也不必去揣摩作者的“初衷”。文學語言不是一個精準執行的語言,所以也不存在一個權威的解釋。
另外,在閱讀作品時,也不必按照“哲學家必須按照他所倡導的哲學方式去生活”來要求作家。 小說是憑空在現實世界虛構出來的結界,小說的邏輯僅僅對邊界之內負責,故事和現實要分開,書中的人物和作者本人也要分開。一個生活方式浪蕩的作家,也可以寫出潔白如寧雪的純粹愛情。我們不能因為作者的聲名狼藉,就去懷疑書中的價值。這一點和網上的各位人生導師是不一樣的。人生導師更像是哲學家,必須用自身的生活方式去踐行他的理論。
從另一方面來說,作者又不能完全死。藝術作品由人來完成,必然帶有人的氣息。它不是AI計算出來的排列組合。透過研究作者的生平、作品創作時期的心境,或者思想體系,可以在閱讀的時候更好的接近作品的本意。前面我們說“一篇小說發表後,便不僅僅屬於作者,而屬於所有讀到他的人,” 讀者的閱讀體驗取決於他已有的世界認知; 但小說更重要的意義不在於描寫生活中大家都看得到的部分,而在於以作家的敏銳感知,提取出生活表層之下,存在但大家未察覺到的部分。 研究作品的創作源頭,有助於接近該源頭衍生出的,作品的本質。
-
3 # 邊走邊說真情感
1.從我30多年閱讀文學作品的經歷來分析,閱讀中保持“作者己死”或者“作者未死”的態度並不十分重要,也必太在意。關鍵在文學作品本身,即在於作品本身的所表達思想、主題、內容,以及表達的方式和技巧,等等。
2.在閱讀中我們如果保持“作者己死”的態度,無非是作者己去世,他一生創作生平、經歷、貢獻,以及作品風格、數量等儲方面己蓋棺定論,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結論,有助於我們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可以在短期內瞭解作者經歷、讀更多的作品,節約時間、提高效率、閱讀也會更加全面、深入。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辯證的、都具有兩面性,也許這些所謂權威人物、評論家、研究人員,由於受到當時政治、時代背景,甚至自身水平和能力有限,會產生對作者評價的侷限性、片面性,因此,也存在對閱讀者的引誘和誤導,使我們失去辨別能力,及早放棄了研究和追尋的想法和可能。
3.如果我們保持“作者未死”的態度閱讀文學作品,因為存在變數,可以促使我們更多的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和研究,也許還能激發出新的思想火花,產生意外的收穫和理論成果。
-
4 # 小白讀書記
讀文學作品,我們應該保持作者未死得態度。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也許想不到自己在哪個年代寫的作品一直到今天還在流行,並且研究吧。
作為一個非常喜歡看《紅樓夢》的讀者,有時候真的能夠在他的文字裡看到他的哀嘆和微笑。
比如在他寫大觀園那群年輕孩們生活的時候,一定在回憶著曾經愉快的過去;比如,在他寫林黛玉寫賈寶玉娶薛寶釵時,一定心如刀割。
我想,當你真正欣賞文學作品,真正喜歡這部作品,真正讀進去這部作品時,一定能理解作者;能達到穿越時空同作者對話的境界。
哀其所哀,喜其所喜;肉身雖死,靈魂永在! -
5 # 唐吉賀德
托爾斯泰在寫《安娜卡利妮娜》的中途大哭不止,家人聞聲趕來,問其因何而哭,他回答到安娜死了。家人勸慰他那就別讓安娜④不就行了。托爾斯泰含著淚搖頭道:不,安娜必須死。
文字一旦被創作出來,它就擁有自己獨立的生命。即使是作者也沒有權力去改變某一部作品。這個時候,肯定有人會好奇,那筆在作者手裡,還不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是的,作者的卻有這個權力,但代價就是他的作品絕不會成為一部偉大的作品。
我們在欣賞某一部作品時,可以完全拋開作者的態度和想法,也正是因此,文學作品才具有多角度解讀的可能。而把作者的創作態度帶入去理解作品,這本身也是多角度解讀的一種。所以,作者的存在,便是多了一種解讀作品的視角。文學觀不是數學規律,並不是非黑即白的。
回覆列表
我覺得當然是“作者已死”的態度更好。
在我看來,文學作品是作者和讀者進行單向溝通交流的橋樑,從作者創作出作品的那一刻起,他對你而言就已經“死了”。他不負責解答你的任何疑惑,你解讀到的任何內容和你體會到的任何感悟,都應該也只能由你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