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鍾勇180607335

    什麼樣的教養方式,就能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如果發現孩子哪裡不對,肯定要先反觀父母自己是否有不對之處。但很多父母對於自己的教養方式並不自知。而且,這還跟學歷高低沒關係,甚至越高知的父母,越容易執迷於自己的判斷力和觀念。

    第一種:權威型

    這是一種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較靈活的教養方式,也可稱之為民主型。這種型別的父母會對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並且會謹慎地說明要求孩子遵守的原因,保證孩子能夠遵從指導。權威型父母,會努力“看見”孩子的需求,更多地接納孩子的觀點並給以迴應。他們還會徵求孩子對家庭事務的意見。因此權威型父母能夠認識到並尊重孩子的觀點,以合理、民主,而非盛氣凌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

    第二種:專制型

    這是一種限制性很強的教養方式。通常父母會提出很多種規則,希望孩子嚴格遵守。一般他們不會跟孩子解釋這些規則的必要性,而是強制性迫使孩子去順從。孩子順從便好,不順從就是直接懲罰。專制型的父母,往往無法敏感覺察到孩子的衝突性觀點,只是希望孩子能夠將他們所說的話當做法律,接受他們所給予的一切(常常他們會過度相信自己,並且認為我都是為孩子好),並尊重他們的權威。

    第三種:縱容型

    這種教養方式就是我們常說的溺愛型。是一種接納且放縱的教養方式。這種型別的父母有較少的要求,允許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衝動,但不能夠密切監視孩子的行為,很少對孩子的行為作出堅決控制。缺乏規則,無限制滿足。尤其在物質滿足上缺少限制。

    第四種:未參與型

    最好的是權威型教養。權威型的教養方式下,孩子一般發展得會很好。他們心情愉快,積極主動,獨立,有目標感,有責任意識和擔當,能與人進行良好的合作。

    專制型的教養方式下,孩子一般情緒不穩定,大多數時間都是不愉快、不友好的,而且很容易被激怒,相對來說沒有目標,偏於退縮,對於周圍的事物不感興趣。

    縱容型的教養方式下,孩子尤其是男孩通常會表現出衝動和攻擊性。他們一般比較粗魯,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缺少控制性並且具有較低的獨立性和成就感。

    最差的是未參與型教養。未參與型的教養方式下,孩子在3歲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較高的攻擊性和易於發怒等外在的問題行為。更為嚴重的是,他們在上小學以後,學習情況會表現非常差,在兒童後期會更可能表現出行為失調。

    每個家庭的教養方式會偏向於其中的一種,或者兩種或以上混合的情況。這就使得父母們對號入座的時候會出現偏差。

    比如,我認識的一位父親,他從小生活在嚴重專斷的環境中,自己做了父親後,相對給孩子自由度大一些,允許孩子去玩兒,滿足孩子的一些需求等等。他就認為自己是權威型的。但是其實,他還是專制型的,只是比自己的父親有進步而已。除了給孩子一定的自由,不會棍棒打罵,他在日常教養中,仍然不自覺地在用一種武斷的方式對待孩子,很少給孩子選擇的餘地,以及去傾聽孩子的心聲。所以,他給孩子的“自由”,還只是他所認為的“自由”。

    另,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是,我幾乎沒聽說過有人主動承認自己溺愛孩子,最多就是說對孩子有點寵著。其實,放縱型的父母,常常認為自己在很小心地呵護孩子。因為這個判斷偏差,就不會主動去改變自己的教養風格。

    那麼,到底如何判斷自己的教養方式是否出現問題呢?有一個簡單辦法可供參考,那就是對照上面的孩子發展的特徵,看看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是否有明顯的體現,也許有一部分父母會因此修正自己的觀點。

    另外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如今由於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許多父母都有缺席孩子成長的趨勢。千萬要記得,不參與孩子的成長,即使你就和孩子生活在一所房子裡,那也仍然屬於“未參與”,而這是最糟糕的一種教養方式!我身邊認識太多家庭,孩子的教養出現了問題,雖然後面大人意識到了問題採取各種方式去彌補,但是有一些成長的機會,卻永遠錯過了。

    要說做父母不容易,就不容易在,我們需要把自己最寶貴的東西——時間,大量投入進去。不是說每時每刻,但起碼要確保固定的時間和陪伴效率。

    我知道,如今大家都很忙。但是要想清楚,我們這麼忙,到底是為了什麼?孩子對我們而言,又意味什麼?

  • 2 # 鋒哥的心裡話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也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所以孩子在沒入學前,家教相當重要,如果處理的好,對孩子的成長和未來起著決定性作用。

    社會百態,生活在大環境下的孩子,耳濡目染了許多,加上好奇心,喜歡模仿別人。

    我的女兒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在天津打工,租住房子的隔壁是賣海鮮的,記得有一次下班回去,兩歲多的女兒奶聲奶氣的給我說:爸爸,我去賣小龍蝦了,當時,我聽了很驚奇,就問:你賣給誰了啊?答曰:賣給二姨了,這時候,媳婦就在一邊說:閨女是跟著鄰居賣海鮮的學的,今天和她二姨聊天,就活學活用,她二姨還逗她了呢!聽完我就明白了,媳婦又說:要不我們換個地兒吧!我害怕以後對孩子影響不好,說真的,小學文化的媳婦能說出這番話,我好感動,孩子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未來的希望,歷史上還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呢!為了孩子,我答應媳婦搬家,而且是很快付諸了行動。

  • 3 # 弘道

    父母的教養方式的確互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但並不一定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決定一個人未來的一定是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而影響一個人思想和行為的因素也一定是多元化的。

  • 4 # 雙胞胎媽媽成長無小事

    我的應該屬於仁和吧!我覺得孩子首先是人品,誠信則立!首先你是一個受歡迎的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個有禮貌的人!然後再去有好的學識,才是長久之計!學習對於任何一個人都是很重要的無可厚非!我總是把勇敢,自信,放在前面,也總是把態度,方法放在前面,我們所學的都是為這些服務的。我寧願他們學識不夠,但是勤勉努力,也許不能成為人上上,但幸福感十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儀式感,有愛心,有敢拼搏的勁,能堅持,善於思考,這樣就能自立!

  • 5 # 認知心理研究者

    我們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吧!

    父母的性格會決定教養方式,一般來說教養方式分為四種:威懾型、權威性、民主型和放任型。這四種教養方式的劃分緯度是兩個參照物:關注度(情感)和約束度(管理)。

    威懾型:關注度低+約束度高

    權威型:關注度高+約束度低

    民主型:關注度高+約束度高

    放任型:關注度低+約束度低

    以上四種教養方式的利弊,不用囉嗦了,大家可以看出利弊,問題的焦點在於哪種方法是最適合自己孩子的?

    每一個孩子的教養方式都應該有差異,這是因材施教的原則決定的,因為除性格是後天養成的,還有一個先天性的因素:氣質型別,這是遺傳基因決定的。認識自己的孩子其實很難,只有認識自己的孩子才能找到最佳的教育方式。

    其實四種教養方式的形成過程就是父母的教育對孩子性格的養成過程。

    無論哪種教養方式,其實都是父母對教育的理解或理念,孩子在家庭成長過程中都會逐步形成適應,但是實際上最可怕的還是夫妻教育理念分歧,讓孩子無從適應,這樣最不利於習慣養成和性格養成。

    習慣養成後會產生性格。顯然很多孩子的心理問題和這一點息息相關。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心理效應:手錶定律,一個人佩戴一隻手錶的時候,就算手錶時間不準確也沒有關係,最怕的是一個人戴兩隻手表,而且兩隻手表的時間不統一,這就導致了一個人的心理迷茫,到底應該相信哪隻手錶的時間?

    夫妻關係其實就是手錶定律,夫妻關係融洽,教育孩子標準統一,最有利於孩子習慣和性格養成,反之亦然。

  • 6 # 金蘋果在銀網子裡

    你怎麼樣,你的孩子就怎麼樣。

    在孩子前期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你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眼中的形象,而你的形象很可能就是你孩子未來的模樣。

    不要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他們從出生開始,就在用眼睛觀察著這個世界,他們就像是一臺等待輸入程式的機器,而父母的言行就是最重要的程式碼。

    父母的教養,和文化水平、學歷層次關係不大,它是一種意識,也是一種品格。而這樣的品格會傳染給孩子,然後伴隨著他們一生。

    父母修養好,孩子有教養

    教育來自生活的點滴,家庭是教育的主戰場。我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實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就已經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傳身教在孩子教育中意義重大。

    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養不教父之過”之語,列夫·托爾斯泰也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教育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首先父母也應做到有修養。

    無數事例告訴我們:有教養的孩子背後站著有修養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後往往站著不合格的家長。

    年幼的孩子會透過模仿父母的行為,來獲得一種與父母共通的安全感。隨著時間變化,久而久之,這種模仿逐漸內化成孩子的性格。

    如果父母表現出的都是缺乏修養的行為,那麼孩子透過模仿這種行為,也會變得缺乏教養。

    父母以身作則的品德教育,是孩子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環節。它決定著孩子長大成人後,品德是否高尚、處事是否得當,這一切的意義對孩子的人生而言,要遠大於遺傳智力的影響。

    你的修養,就是你孩子的教養。以修養育修養,以品德養品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要首先做到。

  • 7 # 開選天地

    對老師的這一提問,我大著膽子回答:不一定。

    父毌教養孩子方式要承認,對子女的人品,性格都起了關健的決定作用。確實。

    但孩子的發展,事業理想的去問,有不少都出人意料!

    究其原因,他們長大是個獨立人。文化及社會經歷不時改造著他。所以,在外的孩子的事業道路往往和父母設計的大不合拍!

    我想,引導而不包辦。

    不知可對?

  • 8 # 使用者6215927911638

    權威型兼溫柔型 和善而堅定!小孩沒有方向,沒有辨識度,需要爸媽把關。同時,幼兒期的孩子,表達能力弱,感知能力超強!需要蹲下來,平等對待!

  • 9 # 康王書畫

    我在十幾年前空間裡曾發表了一篇題為《我的兒女教育觀》的文章,寫了自已在這方面的一些感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同時也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持家創業,為人處世,無不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一生的走向。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雖然這句話有點過於偏激,但也能折射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凡文化修養和道德素養比較高的家長和睦的夫妻關係培養出來的孩子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我算不上一等的家長,但我深知對子女教育方法的重要。三個孩子從小到大,只有老大讀初中時打了一回,再沒對他們動一個手指頭。老大中專畢業,老二老三都接受完四年本科教育。本人從教四十餘年,目睹了無數家長和學生,從一個個性格各異的孩子身上彷彿身臨了他們的生存環境。企事業單位講求制度育人,待遇留人,環境育人,一個家庭情同此理,優秀的父母溫馨的家庭才能培育出優秀的人才。

  • 10 # 小北看法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是孩子第一站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影響孩子,所以,很多家長在責怪孩子有一些壞習慣的同事,有沒有仔細反思一下自己,做父母的自己有沒有這些壞習慣呢。

    因此,要做一個合格的父母真的需要時刻提醒自己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譬如我們有些父母脾氣不太好動不動就發火,但是至少在孩子面前你需要控制住,要不然這些習慣就會潛移默化的讓孩子染上了。

    何為教養,生而為人,教子使作善也!為人父母,除了給孩子良好的物質資源、教育資源以外,還需要以身作則,從小就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試想想我們很難想象一對有教養的父母會教育出一個出口成髒的小孩來。

  • 11 # 雅歌看世界

    什麼樣的教養方式,就能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家長的家教對於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如果發現孩子哪裡不對,肯定要先反觀父母自己是否有不對之處。

    但很多父母對於自己的教養方式並不自知。而且,這還跟學歷高低沒關係,甚至越高知的父母,越是過度相信自己的判斷是做法的正確性。

    對於父母教養方式往往存在以下幾種型別:

    第一種:權威型

    第二種:專制型

    第三種:縱容型

    第四種:未參與型

    我個人覺得權威型的教養方式是最正確的。權威型的家長更注重民主性。

    他會和孩子去商量這件事的解決方法,但是提出建議的同時也會尊重孩子。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有自助解決問題的能力。

    專職型的教養方式過於壓制孩子,強迫孩子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孩子不受尊重的前提下性格也很容易壓抑,甚至變得抑鬱,暴躁。

    縱容型的就是毫無原則性的,不對孩子的行為做出正確指導,這樣往往容易讓孩子失去是非觀的正確判斷能力。

    最後一種未參與型當然是最不合適的。孩子的成長最離不開家人的陪伴,這樣的孩子會極度缺乏安全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問問那些鬧離婚的人,是如何熬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