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沫沫影說評

    南宋被蒙古所滅 漢人只是亡國沒有亡天下

    公元1279年3月19日,宋軍兵敗崖山,陸秀夫帶著幼主跳海殉國。這是中國歷史上漢人政權第一次徹底的被少數民族所滅,所以有人說崖山之後再無中國,漢人和當時被蒙古人統治的東歐人一樣都是“亡國奴”。

    崖山海戰

    陸秀夫負帝雕像

    當然也有很多人不這麼看,一個國家存亡絕續的標誌難道只是政權的更替嗎?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拿其他國家來比較,古埃及文明和中華文明一樣燦爛,但是現在埃及的那幫人還和古代埃及人是一回事嗎?現在的埃及人都說阿拉伯語,使用阿拉伯文字,信奉伊斯蘭教,已經完全伊斯蘭化,生活中還有誰使用象形文字?事實上如果不是當年法國的商博良破譯了象形文字,古埃及文明至今都還埋沒在黃沙之中或者被阿拉伯人給毀掉。反觀中國雖然被少數民族全部佔領,亡國了卻沒有滅種,我們仍然在說漢語,寫漢字,文化始終一脈相承沒有斷絕。

    元順帝

    這主要是因為南宋被滅以前,蒙古人在西征過程中就見識了伊斯蘭文明、基督文明、和藏傳的佛教文化,他可以有很多選擇,蒙古人並不覺得漢族文明比其他文明高到哪去。可以說蒙古人是中國歷史上漢化最弱的少數民族,除了末代皇帝元順帝妥懽帖睦爾精通漢語外,其他11個皇帝不是稍微懂一點,就是完全不懂漢語,也看不懂漢族文獻,上朝都要帶翻譯。所以蒙古人的統治只是在上層,下層原有的統治組織幾乎沒有改變。

    《竇娥冤》

    在元朝的讀書人被叫做“臭老九”,地位比妓女低,比乞丐高。蒙古人根本瞧不起讀書人,而且有元一代只開了16次科舉,底層的讀書人沒有了上升通道,滿肚子的學問無處施展,怎麼辦?寫小說吧,編劇本吧,所以在元朝的雜劇十分繁榮,很多雜劇暗地裡諷刺朝廷,《竇娥冤》裡罵天罵地,《拜月亭》裡諷刺朝廷重武輕文,《灰闌記》中調侃蒙古人不會理政。這要是在漢化頗深的清朝早就弄死了,元朝無所謂,隨便罵,反正統治者聽不懂。

    這樣一來漢文明不僅沒有被破壞,反而在民間繼續得到發展。拒絕漢化的蒙古人最後的下場也印證了在中國一直流傳的那句話“胡虜無百年運”,在中原建立了97年政權的蒙古人被明朝趕回北方草原,漢文明重新回到中華正統的地位。

  • 2 # 史說胡評

    想要搞懂這個問題,首先你的要明晰”亡國”與”亡天下”的含義。顧炎武自己在《日知錄》卷十三“正始”一條說: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亡國與亡天下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亡國僅是易性改號而已,如周滅商、漢代秦、李唐代隋等,而率獸食人,禮儀盡喪,文明全非是謂亡天下。說直白點,亡國也就是地主階層的改朝換代,事關肉食者的利益,而亡天下是整個文化道德價值體系被徹底推翻,關乎整個民族的生死存亡,即便是卑賤的匹夫也應奮起反抗。回到正題,那蒙古滅了南宋是亡國還是亡天下呢?首先蒙古人建立的大元政權並非由漢人主導,也不是由漢文化主導。並且這個政權有要覆滅本土文化的趨向。其次在元朝漢人的命運是悲慘的,元朝時期蒙古人對漢人壓迫非常厲害的,他們將人分四等,蒙古人是第一等,漢人是第四等,漢人就如同圈養的羊一樣,任人宰割。最後也是最嚴重的打亂了中華文明的程序,打斷了文化發展的連續性。三千多年的文化積累,在宋朝時已經達到文化的巔峰,但元滅宋的戰爭徹底的打斷了文化的延續,由此產生了文化的斷層。真是”崖山之後無中國”。故蒙古滅南宋亡天下無疑。

  • 3 # 北疆同心聊歷史

    通常所說的亡國一般是指某一家族建立的朝代被推翻,另外一個家族或是透過武力攫取,或是透過權臣篡位的方式,將政權搶奪到自己手中。

    在這種情況下,原來的那個王朝滅亡了,建立那個王朝的家族,也失去了統治天下的權力。比如:曹丕纂漢、楊堅篡周、李淵建唐、趙匡胤奪權,以及南北朝時代的宋、齊、梁、陳幾個王朝的交替。

    都只是更換了王朝的統治者,而繼承了前代的統治架構,在文化上也沒因為朝代的更迭而出現斷層。天下還是那個天下,並沒有因為統治者的不同,失去傳統文化。因此,這種王朝的更替,當然只算是上一個王朝的亡國,而不是亡天下。

    什麼是亡天下呢?當某一族群被另一族群徹底征服,並且另一族群的文化佔據了主體地位,成了被征服族群,必須認可的主流文化。而且這個由另一族群建立的王朝,因為與被征服族群的傳統文化存在較大差異,所以由他們所構建的統治架構,以及統治秩序也與前代有著較大區別。

    例如,中原地區在幾千年來都是由農耕族群統治的,而農耕經濟則培養出了,農耕族群的注重內斂、兼愛、仁義等文化傳統。而遊牧部族則因為處於特殊的生存環境下,所以其性格較為奔放、彪悍、嗜武。因此,可以把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視為兩種雖有一定交融,但卻存在根本不同之處的文化。

    故而,在歷史上才會把由另一個文化完全不同的族群,征服並統治中原的現像稱之為亡天下。在這種征服中,原有的農耕族群不僅徹底失去了統治地位,而且也淪落為處於社會最底層的被壓迫者。如果可以照此理解的話,那麼蒙元滅南宋,應該被視為亡天下而非簡單的亡國。

  • 4 # 兩宋春秋

    前言

    “亡國”就是國家滅亡了或者說一個朝代結束了,在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頻繁發生,多則兩三百年,少則短短數年,最後一個皇帝往往都冠以“亡國之君”的稱謂。“亡天下”又是什麼?

    崖山海戰之後,蒙元滅宋

    明末大儒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正始有詳細闡述:亡國就是改朝換代,皇帝易姓改號,是統治者關心的事情,人民生活影響不大。而華夏文化破滅,人民生活困苦、社會動盪倒退是“亡天下”,是每個人都應該關心的。他例舉清朝入主中原,剃頭改制,率獸食人,是亡天下,即使卑賤的匹夫也要奮起反抗。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顧炎武《日知錄》蒙元滅宋是亡天下

    秦被漢取代、隋被唐取代、後周被宋取代。都是改朝換代。都只能算是亡國,人民生活變化不大,只關乎肉食者的利益。而蒙元入主中原,華夏文化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會動盪倒退是“亡天下”。

    蒙元屠城

    1、殺戮太多,《元史》記載:公元1234年,蒙古滅金。得戶八十七萬,人口為四百七十五萬餘人。而金太和七年(1207年),官方統計人口數字為七百六十八萬戶,四千五百八十一萬人,短短二十餘年,人口銳減90%。蒙古攻宋時,屠城有所收斂。但亦屠城二百,包括常州屠城。元滅宋,得戶九百三十萬,校宋寧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 代戶數1千三百六十萬也少了30%。1985年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記錄了蒙古帝國當時共屠殺華人口約七千萬。

    城中骸骨一百四十萬,城外者不計。”——賀清泉《成都錄》“蜀民就死,率五十人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積其屍,至暮,疑不死,復刺之“——宋人筆記《三卯錄》

    2、半封建半奴隸社會:元朝統治實行領主分封制、工奴制這些都是典型的奴隸社會特徵。元朝大量“驅口”(奴隸)極其普遍的存在,證明元朝是奴隸社會。在開設的“人市”可以任意買賣驅口。大量華夏兒女淪為奴隸。

    3、漢人身份很低:蒙元政權時代,漢人的社會地位是很低的。蒙古民族人維護自己的民族利益出發,將全華人分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北方漢族人),四等南人(南方漢族人)。並規定禁止漢人打獵、學習拳擊武術、持有兵器、集會拜神、趕集趕場作買賣、夜間走路等。漢人殺死蒙古人償命,而蒙古人殺死漢人,賠錢就可以了。而且價格低廉,只有一頭毛驢的錢。

    而蒙元入主中華之後,繁華的中華文明出現倒退。社會基本處於半封建半奴隸社會。漢人在自己祖祖輩輩的土地上在人種上被定為底層賤民,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致使蒙元統治中華短短几十年農民起義不斷,最終被朱元璋所滅。

    所以蒙元入主中原對漢人來說是亡天下。

    朱元璋恢復中華

    結語

    元朝取代宋朝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對於華夏光輝燦爛的文明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所以說是"亡天下"。也有學者提出類似的“崖山之後無中華”,意思是中華最燦爛的文明在宋朝滅亡後就不存在了。

    今天我們處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一方面注重民族團結,共同發展。另一方面更要傳承中華民族的血性和浩然正氣,要發揚像岳飛、文天祥、陸秀夫等眾多民族英雄的愛國主義精神,要弘揚文天祥在《正氣歌》當中所說的“天氣有正氣,凜然萬古存。”要全面復興民族文化、全面復興華夏精神、重塑民族性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就一定能夠實現!

  • 5 # 齊君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這個問題我來答!

    宋朝被蒙古滅了到底是滅國還是被滅天下?其實在我的眼裡和認知中,我認為南宋是亡國並不是亡天下,而什麼叫做亡國而又什麼叫做亡天下呢?亡國簡單的說就是這個國家沒有了!覆滅了!被人給徹底佔領了,但是人還在,民族還在,文化還在!這個叫“亡國”而什麼叫做“亡天下”呢?簡單的意思就是失去了文化傳承和民族精神叫做“亡天下”而人也被對方同化徹徹底底的沒有了。這個叫做亡天下,沒有任何的翻盤機會。所以宋朝的滅亡我認為是屬於“亡國”的範疇之類的,甚至是包括後期的滿清入住中原這都是屬於‘亡國’的範疇之類的,並沒有亡天下,漢人依舊存在,漢文化依舊存在,反而少數民族被漢民族大量同化,這對於他們就是‘亡天下’比如歷史上的鮮卑人和契丹人一樣。蒙古滅亡宋朝之後,雖然統治是十分殘酷,甚至是一個蒙古人殺一個漢人僅賠一頭牛羊就可以了事。大量的漢人被屠戮,但是文化和民族卻依然存在。擁有著完善的體系和思想,要不然後邊明朝也不會崛起,底蘊也不會那麼深厚,而我們現在也稱自己為漢人,過著祖宗留下來的節日等,一切的一切都是傳承下來的,所以我們並沒有徹底的滅亡,而是順利的傳承下來,甚至達到了多民族共存共榮的大好局面。所以宋朝的滅亡也只是改朝換代,而一些所謂的崖山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純屬是無稽之談,而且居然還聽信日本人謠言,而不聽本華人的解釋,可見是十分的搞笑。

  • 6 # 沉墨I方之城

    亡國,朝代更迭;亡天下,民族絕種,文化塗改,文明斷絕。南宋被蒙古滅了後,只是做到了朝代更迭,也就是南宋亡國了,蒙古人雖然入主中原,建立少數民族政權,但卻沒有亡天下。亡國、亡天下的論調出自顧炎武的《日知錄》:“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

    國和天下的觀念其實很早就出現在華夏文明的文化長河裡,在春秋時期,就有“民、君王、社稷”的概念,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儒家思想為封建統治階級特定“設計”的一種忠君、忠國、愛天下的思想。

    國、天下的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精髓,這也是華夏文明的核心精髓,這種思想強大的統一了整個華夏民族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同時也是這種忠國愛天下的思想一直深耕於所有的華夏子孫的靈魂裡。

    更是因為這一思想確保了蒙古雖然顛覆了南宋的統治,佔領了中原王朝的全部領土,在華夏土地上建朝稱帝,但依然無法更改文化,摧毀文明,他們甚至主動融入到華夏文明裡,主動以中原文化為主導,以儒家思想為治國理念。

    從某種意義來說,蒙古雖然滅了南宋,建立了大元王朝,但他們依然是我們華夏的政權,是我們華夏的一部分。

    南宋亡國是肯定的,畢竟皇帝被逼死,都城被佔領,政權被顛覆,天下所有的郡縣、民眾均成為了蒙古人的戰利品。

    國是亡了,無非是國號該宋為元,皇帝從一個趙姓漢人變為一個黃金家族的蒙古人,而政權的架構,朝廷的組成,郡縣的分佈等等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在蒙古人統治下的原宋朝百姓們,依然是該耕地耕地,該納糧納糧,甚至讀的什麼書籍都沒有多少變化,歷代經典,各種聖賢書,孔子孟子老子等等。

    文化和生活沒有多少變化,地位略有降低,其他一切如常,這就是天下。天下並沒有亡。

    按照道理來說,異族的蒙古人建立了自己的政權,為什麼沒有進行文化更迭,強行推行蒙族文化,實行草原文明統治,斷絕中原華夏文明呢?

    做不到,也從沒想過要改變華夏文明的精髓和延續,蒙古族統治者們非常清醒的認識到沒有任何文化和文明能夠取代、摧毀、滅絕華夏文明。蒙古人發展千年的文明也是我們華夏文明的一個分支,他們互相包容,互相接納。

    國之所亡,政之不當;天下之亡,文化弱靡。我們中華文明淵源五千多年的發展,不可能也不會被滅亡,這是我們所有華夏子孫的信心。

  • 7 # 小龍女5505

    南宋被蒙古攻滅,陸秀夫攜帝投海、以身殉宋,文天祥寧死不降,慷慨赴死。南宋被蒙古攻滅是亡國,並不是亡天下。南宋政權被蒙古取代,改朝換代江山易主。天下還在,只是南宋己亡。所以南宋雖然被蒙古所滅,但也只是亡了南宋政權,並沒有使天下滅亡,江山易主,政權更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兔舍消毒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