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殘留的一絲回憶

    首先給大家科補下知識

      一、出處及含義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出自《孔子家語卷二 ·致思第八》:

    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遊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

    什麼意思呢?

    皋魚陳述自己有三個過失,分別是:少年外出求學,遍遊諸侯國,卻沒能照顧雙親;沒有為君主效力;和好朋友從小就斷絕往來。

    樹想停下但是風卻不停,子女想奉養雙親,雙親卻不在了。過去了還無法追回的,是時間;逝去了還無法再見的,是雙親。我還是從此離開人世吧!

    由此可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表達的是,父母亡故後,子女想盡孝卻為時已晚的哀痛和追悔。所以我覺的行孝還是要趁早,因為時間一直都在流逝著,父母等不到我們難麼長的時間,等我們完成我們認為的所謂的成功的時候,他們或許就已經不在,那我們完成的成功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之所以想要成功不就是想要讓自己的父母和孩子過上好的生活!所以我們不要在浪費寶貴的時間,為了早日成功,能夠早日對父母行孝而加油!

  • 2 # 九九視聽行

    一個家庭總有這樣那樣的矛盾,人本身就是矛盾共同體,有時候連自己都嫌棄,更何況是別人呢?要知道,從人的本性上看,都是自私的,最愛的永遠是自己!

    不過家庭永遠是最後的避風港,特別是父母對自己子女的愛護,與其說是無私,不如說是本能。在沒有自己的小家庭前,遇到困難、挫折,相信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自己父母,長大了,沒有人為你遮風擋雨,但內心還是渴望被關愛被呵護。

    絕大部分家庭都會存在一種現象,由於環境和教育等外界因素影響,傳統觀念和現在的你總會發生一些摩擦,我自己就是這樣,很多事情上與父母觀點達不成一致,難道我從此就不孝順他們嗎?

    這樣想就麻煩了,除了對立逃避,我想更多的人會選擇包容放下,把愛擺在第一位,無論如何,家庭是唯一的。

    人生一世,快樂最重要,父母開心即是子女的孝順。

    送給將來的我自己,也送給看到的將來的你!

  • 3 # Janine碧水藍天

    父母在不遠游

    乘父母健康時多陪他們外出旅遊

    等年紀再大點

    腿腳不便時就多帶他們附近周邊走走

    可能的情況下

    儘可能多的陪伴他們

    我們小時候

    父母傾盡他們的所愛

    他們老時

    我們也要當她們是老小孩

    我們的愛

    溫暖父母年老體衰的雙親的心

    別等

    父母不在時追悔莫及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莫對事後空留憾

    人生不長

    父母子女的緣分

    是我們幾世修來的

    他們健在時

    你如你的父母愛你一樣

    愛他們

  • 4 # 我找到北啦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出自《韓詩外傳》卷九,原文是“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說的是古代有個皋魚的人周遊列國去尋思訪友,所以很少留在家中侍奉父母。當他回家的時候,父母相繼去世,皋魚才驚覺從此不能再盡孝道,非常後悔當初父母在世的時候沒有好好待親。現追悔莫及。

    中國的傳統美德之一“百善孝為先”。古代弘揚孝道的生動故事比比皆是。扇枕溫衾,臥冰求鯉,百里負米,聞雷泣墓……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過於養育之恩。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說的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不僅是人類的美德,而且動物界也奉行。小羊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時,小羊跪下來用乳汁餵養父母。小烏鴉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時,就將食物口對口地餵養年老的父母。動物都懂的道理,人就不必說了吧。

    而現實生活中恰恰有這麼一些人,總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很少回家看望父母,更別奢望長時間的陪伴。父母的要求並不高,時不時的接到打來平安的電話。偶爾抽出時間回家吃頓他們親手做的飯菜,他們就很知足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父母在,尚有來處。父母去,只剩歸途。對他們好一些,常回家看看吧。

  • 5 # zhangwei

    世上唯有父母,才是一生呵呼你的人,唯有父母,一生不求回報,無怨無悔,為你遮風擋雨,當我們在母親的關愛下漸漸成長起來,父母在年輪中逐生白髮,我的母親,就是一輩子在為我們操勞操心中漸行漸遠,直至離開我們的視線,我們現在懂事了,自立了,而且感到人生的一些豔麗,自認人生成熟,其實,現在想來,哪有歲月靜好,只是父母在為我們苦撐起一片天,病了,累了,痛了,委曲了,等等,莫不有父母在陪伴我。這一生唯有欠父母可以不還,也永遠難以回報,我的母親,在生命的最後幾天裡,在病床上,還在為我們一些未了之事操心,現在回想起來,那是一種絞心的痛!父母就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好,沒什麼要求!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老了,我們對父母的語言卻很少,其實,他們有時只需要一個電話的問候,只需要你能扶著她散散步,,,,,特別是老年,千萬不要讓老人孤獨地離去!在我們自立時,千萬不要忽略父母,常問候,常回家,經常牽父母的手在大街上,行孝要從你懂事時做起,這不是很難的,說了這麼多,不去做,當父母永遠不在時,你才知道家己不是家,才知道什麼時痛徹心扉,才知道什麼是無法挽回!

  • 6 # 譚文祿

    “行孝要趁早”是話是對的。因此,我們對父母的孝要做到:

    一,從小理解父母的心。

    父母對子女的心是什麼?那就是願子成龍,願女成鳳。說明白點,就是希望子女個個有出息,有作為,一代更比一代強,爭光耀祖振家聲。那麼,我們從小聽父母話,努力學習,立志成才。當我們走上社會,父母又擔心我們不務正業,不遵紀守法走邪道,我們要理解父母的心而堂堂正正做人。父母的心永遠憂為子女憂,樂為子女樂,我們理解父母的心,不讓父母為子女操心牽掛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道。

    二,孝道父母要關心父母平時生活中的小事。

    不要認為父母年紀並不大老,身體健康,對父母放心,其實,父母身體再有病,怕子女擔心而強裝笑臉。因此,我們要善於觀察父母生活中的小事,從言行舉止上知父母的心來關心父母,特別是對父母身體更要時刻注意著,操心著,須知道,父母身體健康是子女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幸福,關心父母身體是最好的孝道。

    三,平時多陪同父母聊天。人最重要的是心態,心情舒暢,開心快樂每一天能延年益壽。子女平時能陪伴父母,讓父母開心就是孝道。如果認為待父母年老,日常生活中有困難,再來孝道,別說殺雞買肉讓父母吃,父母端著雞肉,望著湯,只是兩眼辛酸淚,他無法無心吃,那時子女又是怎樣的心?待父母老了,舉行什麼祭祀形式又有何用?有何意義?

    因此,我們孝道父母要趁早。

  • 7 # 啊呀歸一

    你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道出了多少為人子女的無奈和心酸。當我們為著自己的夢想,自己的家庭離開父母奮力拼搏時,有可能因為精力有限,有可能因為家境貧寒,甚至有可能因為生理疾病,可能種種的原因沒能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及時盡孝。有人說“沒盡孝其它的就都是藉口”,我覺得真的不能一概而論。盡孝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贍養老人我們應該積極主動,我們大部分人都能很好的做到。可真的就有一些人想身患嚴重殘疾的,先天性智力不足的,真是一丁點能力都沒有,這些人還要靠著父母生活。有能力去盡孝卻不去做,這些人是該被世人所嗤的,這些人根本體會不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無奈,因為他們孝心無存。反倒是那些真正有孝心的子女,平時做的就很好了,有孝心更有了最真實的行動,對年老的父母細心照顧,體貼入微,反而更害怕父母離開他們的那一天!所以,盡孝真的需要趁早,不要等到父母不在的時候空悲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師們,這是打算裝修的效果圖,有什麼建議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