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
2 # 真正鱷魚不哭
直接戰鬥損失是不大,但德國公海艦隊也沒有打贏,而是被長期封鎖當“存在艦隊”,窩在港內坐吃山空,必然士氣低落。
因為長期戰爭不利,尤其當美軍參戰後,德國已呈必敗之勢,軍心民心都已渙散。而此時國內物資極度匱乏,陸軍因為戰鬥任務重還有一定供應保障,很少出戰的水兵就只能湊合了,所以他們先忍不住。
-
3 # 東斯坦因
1918年11月3日,德國基爾港爆發的水兵起義。這次起義,直接導致了德國霍亨索倫王朝的終結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那麼德國水兵為什麼要起義?
首先。從1914至1918年 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 德國直接用於戰爭的費用高達928億馬克。據 不完全統計 , 由於戰爭 , 1918年的工業總產值下降到 1913年的59% , 消費品生產中的紡織工業下降到 17% , 生鐵 、鋁等重要工業產品的產量也大幅度下降。 農業生產比戰前下降了40%一 60% 。而德國勞動人民的處境則更為艱難 , 他們有時連起碼的一點食物也得不到, 物價飛漲 , 黑市盛行。 在生活備受煎熬的情況下,德國廣大底層群眾認為要想擺脫戰爭給他們帶來的痛苦, 就必須推翻容克貴族和壟斷資產階級的統治 , 打倒皇帝 , 儘早結束戰爭。
德國海軍的水兵們,雖然是軍隊,但同時他們也大都來自底層,自然會對德國底層民眾的處境感同身受。並堅定的與德國底層民眾站在一起。
其次。1918年秋天,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了最後關頭。可就在這個時候“西班牙流感”全面爆發了。這一波流感的爆發,重創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交戰雙方。在德國, 有40萬人死於西班牙流感; 在英國,僅英格蘭平 均每週死亡達 4482人,甚至英國首相勞合·喬治也被感染了;在法國巴黎, 平均每週有1200人喪生;在美國,1918年10月是美國曆史上最黑暗的一個月,20萬美華人在這個月死去,1918年美國的平均壽命因此比平常減少了12年。協約國一方由於物資充裕還能維持。而德國則是已燈枯油盡,無力控制疫情。於是德國士兵因常年作戰而積累的厭戰情緒徹底爆發。
其三。 在東線 , 1918年佈列斯特一里托夫斯克和約簽訂之 後 , 德軍還 向蘇俄發動四次大規模的進攻 , 結果全部失敗 , 成千上萬計程車兵作了無謂的犧牲。在西線和南線,德軍的防線德軍的防線先後被協約國突破。德國海軍被困在港口裡動彈不得。而德國的幾個盟國也先後向協約國投降。德國在軍事上敗局已定 。
這種情況下,基爾港的德國海軍的水兵們,認為德國在戰爭中大勢已去,出戰只是自取滅亡。
其四。世界大戰給德華人民帶來了無限痛苦, 激發了他們的革命熱情。 1917年4月, 柏林、萊比錫、斯圖加特等大城市的工人舉行了空前規模的罷工鬥爭, 僅柏林一 地就有300 個工廠中的約30萬工人參加了罷工鬥爭。 而隨著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徹底點燃了德國廣大民眾的革命之火。
最終,在種種因素的互相關聯,互相交織之下。1918年11月3日,德國基爾港的水兵爆發了起義。革命猶如燎原烈火自北向南蔓延至德國全境 。 1 1月 9日 . 首都柏林爆發了總罷工和武裝 起 義 , 舊政權迅速陷入癱瘓。 當天中午 , 馬克斯親王宣告皇帝和皇太子退位 , 同時把首相職務移交 給了艾伯特政府 , 霍亨索倫王朝壽終正寢。1918年11月 11日 德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
4 # 怪蜀黍老囧曾
兵變不是因為損失,而是因為思想的變化。
那麼德國海軍為什麼思想上更先進?
因為海軍沒有陸軍歷史悠久,門閥士族關係戶比較少,上升渠道比陸軍暢通。此外,海軍比陸軍更依賴技術,這也是避免階層壟斷的一個外在因素。很多新興階層出身的人找到了上升的辦法,海軍中也有大量的新興階層的人員聚集,因此海軍更容易接受新思潮的影響。
此外,海軍的活動空間高度密集和封閉,一艘戰艦上都是熟人構成的、長時間共處於一個密閉空間所形成的社會網路也非常有利於新思想的密集傳播。
所以歷史上海軍常常更容易接受進步主義思潮,不僅是德國海軍,很多其他國家的海軍也是如此。
回覆列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皇威廉二世為了壓制英國,愚蠢地與其展開海軍軍備競賽,以製造當時最先進的“無畏級”戰列艦為主。儘管德國海軍的實力在全世界的排名,一躍成為第二,但與排名第一的英國仍有不小的差距。
令人吃驚的是,在整個一戰期間,德國海軍並沒有什麼大的作為,這是為什麼呢?一是,作為一個四面環海的英國,不需要維持強大的陸軍,更在意海軍的發展。在這場競賽中,英國宣佈德軍造一艘,他們就造兩艘,始終保持絕對的優勢。
二是,德國海軍具有“先天性”不利的地理條件。儘管德國的海岸線不算短,但大都在北方,其狹窄的出海口,很容易讓英國海軍全面封鎖。也就是說,德國根本不適合發展大海軍。這也是戰爭爆發後,德國海軍始終不敢“造次”的原因。
更何況,由於德國的咄咄逼人,英、法兩國早已簽訂了《英法海軍協議》,將地中海的利益交由法國保護,大量的戰艦調回本土。再加上法國海軍的加入,戰爭期間,德國海軍除了潛艇外,大都只能在自己的海岸邊遊弋,出海口均被英國封鎖。
德國海軍自然不甘心,也曾試圖衝破英軍封堵,扭轉被動局面,這就引發了著名的“日德蘭海戰”。1916年,德軍99艘戰艦與英軍的151艘戰艦,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海戰,德軍憑藉先進技術以損失6艘的代價,擊沉英軍14艘戰艦。
不過,衝破英軍封鎖的是德國的潛艇,並取得了不小的戰績。但由於技術限制,航速很慢,而且都是單艇攻擊,沒有形成戰術上的優勢,很快就被英軍遏制。由此可見,威廉二世大力發展海軍,既沒有形成戰略優勢,又勞民傷財,拖垮了德國。
與其相反,英國的海上封鎖是有成效的,直接導致德國失敗。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的失敗並不是在軍事上,儘管大多數盟友放棄抵抗,但德軍投降前依然佔據著法國、比利時、俄國等大片領土。也就是說,德國投降的原因主要是來自國內的動亂,而這些都要歸功於英國的海上封鎖。
按照“施裡芬計劃”3個月內攻佔法國和俄國,恐怕英國的封鎖既沒有實際意義,也不可能逼德國就範。正是長達4年的塹壕戰、“消耗戰”,凸顯了英國對德國海上封鎖的作用,併成為最終拖垮德軍的“致命一擊”。
由於擁有絕對的海上優勢,在封鎖德國海軍出海口的同時,一切開往柏林的商船,全部禁止通行,中立國的物品按折價購買,德國的商船全部沒收。戰略物資的匱乏,還可以用其他替代品,但糧食卻是無法替代的,英國要打一場飢餓戰爭。
戰前德國的糧食就不能滿足自給,需要大量的進口,封鎖後的處境每況愈下。雪上加霜的是,加上化肥禁運、牛馬牲畜被徵用,國內的農作物產量下降了一半。短短半年,食品的價格就翻了一倍,戰爭進行到第二年時,更是上漲了6倍。
不得已,德國施行配給制,但糧食還是越來越少,一個冬天就有8萬兒童被餓死,婦女只能出賣肉體換取一點糧食。其實,交戰各國的糧食都很短缺,而德國幾乎是斷絕。大戰期間,有75萬德華人餓死,物資匱乏和飢餓使人們逐漸厭惡戰爭。
戰爭最初幾個月,德國民眾所表現出的團結,逐漸被怨恨和不滿所瓦解。他們開始哄搶商店、罷工,而德軍也開始動搖,大批士兵為了“一口吃的”選擇投降。當德國海軍高層決定孤注一擲,與英軍最後一搏時,水兵們乾脆發動兵變。
而發動一戰的始作俑者——威廉二世,準備派前線部隊回國鎮壓時,大多數將軍拒絕執行這一命令。儼然就是“眾叛親離”的節奏,被迫逃亡荷蘭宣佈退位,也正如俾斯麥當年被迫辭職,預言的那樣:威廉二世執政不會超過20年。
可見,“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而一個國家掌握在獨裁者手裡,損害的不僅僅是這個國家的軍事力量,更深受其害的是民眾。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任何一個不讓民眾安心過日子的人或政府,結局就只能是和威廉二世一樣。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