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清流

    如果曹操三面受敵,必死無疑!

    我們都知道,劉表是三國時期的梟雄之一,是割據一方的大軍閥。劉表佔據著富庶的荊州,人才濟濟,兵精糧足,比袁氏兄弟都不弱,可以說是當時最有資本的軍閥之一。劉表擁兵10餘萬,手下文有劉巴、蒯氏兄弟,武有黃忠、甘寧、魏延和文聘,蔡瑁和張允的水軍更是獨步天下。

    但是!劉表年紀大了。早年劉表也是一位意氣風發的梟雄,曾單騎入荊州,單槍匹馬就拿下了混亂複雜的荊州,打下了偌大的家業。當天下大亂時,劉表年事已高,多年的安逸生活已經消磨了他的銳氣,他已經沒有爭奪天下的豪情和雄心,只想安享晚年,由豺狼變成了守成之犬,在群雄並起的亂世中逐漸被淘汰,給繼承者留下一個爛攤子就一命嗚呼了。

    而西涼馬騰性格溫和,憨厚老實,又沒有謀略。對抗強敵時過於優柔寡斷,因此沒有在曹操對抗袁紹時攻其不備,突然襲擊

  • 2 # 明月西西

    我們先來看下馬騰和劉表當時的情形。

    割據西涼、關中地區的馬騰、韓遂來說,在官渡之戰前的西涼、關中,仍是十幾股諸侯割據的局面,其中以馬騰、韓遂勢力最強。由此,韓遂和馬騰想要出兵中原的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也即需要說服這十幾股諸侯。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採用荀彧的建議,派鍾繇來安撫馬騰、韓遂等諸侯,促使他們在形式上歸順於東漢王朝了。基於此,馬騰、韓遂在官渡之戰期間選擇了坐山觀虎鬥的立場。

    如果馬騰或者劉表當時從後方襲擊許都,曹操勢必前後受敵,曹操應該必敗無疑!

    但是我有個疑問,當時虎踞四州,實力遠大於曹操,按照正常思維原理,為什麼要聯合強者去打敗弱者呢?唇亡齒寒的道理涼州人或荊州人應該會懂吧!當時的袁紹如果不是一錯再錯,打敗曹操是很輕鬆的事情。馬騰劉表去幫袁紹,即使勝了,估計也分不了什麼羹。袁紹做大了之後,就要考慮自己的危險了,所以從任何方面來說,坐山看虎鬥,看兩敗具傷是最好的選擇。

  • 3 # 折梅相問

    我覺得這個問題,先要看這幾方勢力為什麼沒有參戰。曹操對各方勢力的情況是很清晰的,知道袁紹勢力遲早與自己遲早有一戰,也知道各方勢力不會參戰,這才有了後來的官渡之戰。在官渡之戰打響之前,雙方勢力早就做好部署,該拉攏的拉攏,該消滅的消滅,要不然等到這時早跑了。 當時劉表也是響應袁紹的號召,支援袁紹攻曹。反正最後是沒有發兵北上。原因可能是劉表自己的想法是幫助袁紹,奈何手下將領站在曹操這一邊。本身劉表荊州離許都就算遠的,萬一曹操掉頭,深知自己也不是曹操對手。同時也擔心,袁紹壯大以後下一個目標就是荊州地區。再加上劉表本身性格,就沒有那麼大野心,把地方治理好就是其理想。所以才有了《三國志》裡說“欲保江漢間,觀天下變”。 西北這邊內部本身就不是很穩定,馬騰韓遂相互之間就互相爭權,互相消耗,而在官渡之前,馬騰也是將自己兒子送往許都做人質,害怕自己鬥不過韓遂,有一手退路,兩人互相牽制,本身就是保持中立,怎麼可能出兵襲擊曹操。而東南勢力的孫策,也不知道是郭嘉神算還是被他下咒或是被他暗中派人的,“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不得不服 ,就這麼應驗了,官渡之戰孫策被人刺殺,東吳政權交替之中也未能參戰。 要說假設,這兩方勢力不考慮自身的安危,果斷出兵合圍曹操,想必曹操必敗無疑。這個假設籌碼太大,單說劉表的兵力當時就和袁紹差不多有十萬之眾,曹操不過三五的兵力,前後夾擊,這兩人就夠曹操一敗塗地了。如果再加上側翼馬騰的騎兵,曹操根本就不用了打了,太難了!然而歷史沒有這樣的如果,各自都要考慮自身的利益,才有了歷史發展的脈絡。

  • 4 # 一壺清茗品春秋

    官渡之戰如果劉表與馬騰同時攻擊曹操後方,那麼曹操是必敗無疑。

    從雙方實力上來看,在官渡之戰前,此時袁紹已經消滅了韓馥和公孫瓚,擁有冀、青、幽、並四州,擁兵十萬。而曹操也先後消滅了張邈、張繡、呂布、袁術等軍事集團,佔據了豫州、兗州、徐州。但在兵力上記載卻不甚清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當時,裴松之就指出這不會是曹操的真實兵力,在曹操起兵時,已經有五千兵力,之後又收復青州兵,“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雖然曹操在連續作戰中也吃過敗仗,但並未受到過致命打擊,總的趨勢是不斷壯大,應該說曹操的兵力絕對不是陳壽說的不滿萬人。但是從各方都不看好曹操看,田豐說"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

    曹操“諸將以為(袁紹)不可敵“,從各方面看曹操的兵力都要少於袁紹,也就是少於十萬。

    如果再加上劉表和馬騰,劉表的兵力《三國志·劉表傳》記載“帶甲十餘萬”;馬騰的兵力不詳,但是從後來馬超的兵力看也有十萬餘人,“建安十六年,超與關中諸將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韓遂等,凡十部,俱反,其眾十萬,同據河、潼,建列營陳。”可見,在官渡之戰時,除了袁紹,其他兩方的兵力都不少於曹操。

    如果三家同時向曹操發動進攻的話,由於實力太過懸殊,曹操將面臨極大軍事壓力,同時,在內部雖然曹操已經消滅了董承等反曹小集團,但是朝廷內部還有很多隱藏的反曹勢力,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在面對三方進攻,曹操很有可能要慘敗。

  • 5 # 當代曹植

    如果曹操三面受敵,必死無疑!

    劉表是三國時期的梟雄之一,是割據一方的大軍閥。劉表佔據著富庶的荊州,人才濟濟,兵精糧足。

    但是!劉表年紀大了。早年劉表也是一位意氣風發的梟雄,曾單騎入荊州,單槍匹馬就拿下了混亂複雜的荊州,打下了偌大的家業。當天下大亂時,劉表年事已高,多年的安逸生活已經消磨了他的銳氣,他已經沒有爭奪天下的豪情和雄心,只想安享晚年,由豺狼變成了守成之犬。

    而西涼馬騰性格溫和,憨厚老實,又沒有謀略。對抗強敵時過於優柔寡斷,因此沒有在曹操對抗袁紹時攻其後方,而是選擇坐山觀虎鬥。

    曹操對各方勢力的情況是很清晰的,知道袁紹勢力遲早與自己遲早有一戰,也知道各方勢力不會參戰,這才有了後來的官渡之戰。在官渡之戰打響之前,雙方勢力早就做好部署,該拉攏的拉攏,該消滅的消滅。

    劉表當時和曹操的地盤直接接觸,加之劉表左右的劉璋和孫策都與劉表為敵。同時,劉表還要隨時準備應付孫策和劉璋的進攻,尤其是孫策一直試圖進攻黃祖,劉表也要隨時準備支援黃祖。此外,這段時期還發生了長沙的張羨叛亂,一直在和劉表打仗,還沒有完全平定。所以,劉備投奔劉表後,曾建議偷襲許昌,但劉表並未採納這個意見。

    在官渡之戰前的西涼、關中,仍是十幾股諸侯割據的局面,其中以馬騰、韓遂勢力最強。由此,韓遂和馬騰想要出兵中原的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需要說服這十幾股諸侯。

    綜上,如果馬騰或者劉表當時從後方襲擊許都,曹操勢必前後受敵,必敗無疑!

    但是,袁紹當時虎踞四州,實力遠大於曹操,劉表與馬騰為什麼要聯合強者去打敗弱者呢?唇亡齒寒的道理涼州人或荊州人應該會懂吧!

  • 6 # 哇哦你好美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一場大決戰。這場決戰發生在當時中國北方的兩大勢力,曹操和袁紹之間。這場決戰,決定了中國北方的命運。在這場決戰中,曹操和袁紹都投入了最大的力量,最終,曹操擊敗了袁紹,成為中國北方的主人。

    在這場決戰中,袁紹和曹操都使盡了各自的手段。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雙方自然都對外交沒有疏忽。在戰區周圍的勢力,雙方都不遺餘力地進行拉攏。其中勢力最大的,盤踞在荊州的劉表,自然也成為雙方拉攏的物件。

    首先分析劉表實力及其為何沒有襲擊曹操後方。

    劉表是漢室宗親,他統治下的荊州人傑地靈,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他位於曹操的側背,如果他與曹操為敵,自然會給曹操帶來極大的麻煩。而且劉表並不是庸碌之人,他當年單騎上任,能夠控制荊州士族,得到他們的擁護,掌握住荊州,也體現了他的才能。

    這樣,曹操和袁紹都派出了使者,去與劉表接洽。袁紹在討伐董卓的時候,本來就和劉表結盟,這一次當然更是進一步加強與劉表的關係。劉表最後答應了和袁紹結盟,共同對付曹操。

    而曹操這裡,也向劉表伸出了橄欖枝。曹操在分析劉表的時候,認為他沒有遠大的志向,自保的可能性比較大。而且劉表的手下門派林立,意見不一,劉表難有作為。因此,曹操也針對袁紹的行動,對劉表進行拉攏。

    而劉表方面對將來的戰略方針眾說紛紜,使得劉表也舉棋不定。他雖然答應了袁紹求援的請求,雖然袁紹多次請求,讓劉表偷襲曹操後方,形成南北夾擊之勢。但是劉表一直按兵不動,他的手下韓嵩和蒯越都勸他投靠曹操。

    他們說現在袁曹相持,劉表你的作用舉足輕重。如果想有所作為,就乘他們現在疲弊的時候乘勢而起,如若不然,就選擇兩者其中之一投靠他。否則將來他們不論誰勝利,都會怨恨你。曹操善於用兵,手下的將領謀士眾多,一定能戰勝袁紹,因此歸順曹操是為上策。

    劉表認為天下事還未可知,依然採取保境安民的政策,不參與曹操和袁紹的鬥爭。可是,他的手下並不甘心,一再遊說他。最可笑的是,為了刺探曹操的虛實,劉表派韓嵩出使許都。韓嵩到許都後,受到了曹操的盛情接待,曹操還拜韓嵩為零陵太守。結果韓嵩回來後,為曹操大肆吹噓,勸劉表把自己的兒子送許都當人質,歸順曹操。氣得劉表差點殺了韓嵩。

    不過,不管手下如何遊說,不管袁紹和曹操如何動員,劉表一直就抱著中立的態度,不參與官渡之戰。不過這樣一來,曹操也解除了後顧之憂,已經心滿意足了。

    那麼,如果劉表聽從了袁紹的請求,出兵曹操的後方,會不會拿下許都,把曹操逼入絕境呢?

    這從歷史來看,是不見得的。曹操老謀深算,他在對付袁紹的時候,就對後方的安全做了安排。曹操的總兵力三萬多人,用於保衛後方安全,保護糧運安全就用了一萬多人。他的手下的大將曹仁、夏侯淵、曹洪等人和主要謀士荀彧都留守後方。其中,曹洪駐守宛縣專門防備劉表,李通和蒲寵駐守汝南防備孫策,同時,由於曹操外交上的巨大成功,南陽的張繡也投靠了曹操。

    這樣一來,如果劉表出兵許都的話,他首先就要遭受曹洪的阻擊。當然,他本可以得到孫策的協助,可是天公不作美,孫策在準備出兵許都之前,死於暗殺。這樣,劉表就失去了所以的援助,只能一人面對曹操。

    劉表出兵許都,曹操留在南方的所有兵力都會轉而與之作戰。張繡、曹洪、李通和曹仁都會投入戰場,還有曹操陣營中的謀主荀彧坐鎮許都指揮。劉表的軍隊是很難戰勝他們的。

    當時,袁紹為了打敗曹操,曾經派出兩支軍隊繞道去襲擊曹操的後方,結果都遭受了失敗。這裡面主要的一支人馬就是劉備。劉備在襲擊曹操後方的時候,被早已有所準備的曹仁所部擊敗,被迫逃走。劉表的軍隊精銳程度不可能會比劉備強,所以說,要打敗曹軍的希望是很渺茫的。

    而且劉表的手下意見也不統一。劉表的手下居然有很多勸他投降曹操的,這種情況更讓劉表心生疑慮,舉棋不定。在史書上對劉表的評價不高,主要就是說此人優柔寡斷,對手下放縱,不能將荊州士人團結成一個堅強的團體。

    由於劉表的政治、軍事能力都不是曹操的對手,所以,劉表不敢和曹操對敵。曹操在官渡之戰前,就對自己的後方做了萬全的安排。他留下了相當的兵力,並加大外交的力度,使得張繡歸順,孫策慘死,造成劉表孤立無援的局面。

    如果劉表出兵許都,他只會給曹操造成一定的壓力,意義不大。在曹軍預有的準備下,他不但會沒有多少收穫,反而因為內部不統一,軍隊質量低劣,遭到意想不到的失敗。因此,劉表在官渡之戰中,採取保境安民的策略,站在中立的立場上,是明智的選擇。

  • 7 # 讀出歷史中的不得已

    這個問題應該問劉表和馬騰,支援袁紹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先說劉表,劉表當初到荊州,沒有自己的嫡系力量跟隨,荊州的土豪之所以接納劉表,就是因為劉表弱勢,不會影響他們的利益。也是這個原因,劉表無力整合荊州,在官渡之戰期間,劉表雖然想配合袁紹,但境內長沙郡叛亂,劉表攘外必先安內,無力配合袁紹。

    再說馬騰,當時袁、曹雙方都去做過馬騰的統戰工作。馬騰的小目標是維持自己的獨立性,做個獨霸一方的諸侯,馬騰倒向袁紹,袁紹勢大,打敗曹操後會容忍馬騰保持獨立性嗎?所以,從理性的角度講,馬騰支援曹操,讓他們彼此僵持,他才能找機會發展自己,如果曹操速敗,馬騰也不會有好果子吃。

    總之,歷史之所以走成這個樣子,是因為當事人有著很多的不得已,隨便的假設沒有意義。

  • 8 # 神兜兜三國

    以史為據,官渡之戰前幾年,司隸校尉鍾繇已經說服西涼馬騰、韓遂,馬、韓兩人把兒子送到許都,叫做“入侍”,袁紹也是震驚於此事,才會南下與曹操決戰,此事見《袁紹傳》、《鍾繇傳》,馬騰已經站在曹操這一邊。而荊州劉表,自顧不暇,官渡之戰之時,荊州長沙郡等,已經反叛,想投奔曹操,劉表打了一年,才平定長沙郡等地,劉表自身都難保。當然了,歷史是歷史,小說是小說,馬騰與劉表,都不可能去夾擊曹操,曹操何許人也,天下之事,掌握於心。

  • 9 # 公元前

    理論上是有這種可能的。因為當時曹操正在率大軍全力對抗袁紹,雖然最後贏了,但曹操損失也是非常大的,當時劉表擁兵十多萬,若他和袁紹聯盟,曹操必敗。但劉表並沒有這麼做。

    當時天子在曹操手中手,劉表佔據了兗州、徐州以及大部分豫州地區;而袁紹則佔據幽州、冀州、青州、幷州,整個河北地區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兩人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政治集團。

    導火索是袁紹,他想要南下進攻曹操,奪回漢獻帝,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

    然而袁紹沒有想到曹操不會坐以待斃,部反而署兵力主動應戰,在官渡一帶築壘固守,阻擋袁紹的正面進攻。從當時兵力來看,曹操只有兩萬,而袁紹則兵多將廣。

    當時曹操正準備迎擊袁紹的時候,劉備突然起兵反曹,曹操先是打敗了劉備,又打敗了關羽,然後才回到了官渡,與袁紹正面交鋒。

    當時曹操攻打劉備的時候,袁紹的謀士田豐曾建議袁紹偷襲曹軍的後方,然而袁紹卻拒絕了這個建議,以致於袁紹錯失了這個戰機。這也是袁紹犯的最大的一個錯誤。

    後來曹操以少勝多,在官渡之戰擊潰了袁紹的主力,從此曹操開始統一北方。

    如果在曹操和袁紹激戰時,劉表舉兵偷襲曹操的後方,那曹操肯定會慘敗,就算殺不了曹操,但必定能給曹操造成重創。

    官渡之戰前夕,劉表曾聯合張繡攻打曹操,雙方各有勝負,之後曹操得知袁紹要打許昌,於是趕緊率兵回防。也就是說,劉表攻打曹操,袁紹當時看的清清楚楚,於是派使者去聯合劉表。

    但劉表口頭上答應會聯合袁紹,背地裡卻暗算了袁紹。劉表這樣做主要是因為他曾經的盟友張繡投降了曹操,以致於劉表失去了對南陽的控制。因為這件事,從此劉表做事情非常小心,所以才背地裡暗算了袁紹。

    在官渡之戰中,劉表沒有幫助袁紹反而卻成全了曹操,雖然之前劉表一直在和曹操對戰,但劉表的手下卻偷偷的在幫助曹操。

    官渡之戰中,劉表並沒有參戰。後來,劉表病逝,他的兒子劉琮當了荊州牧,曹操大軍兵臨城下時,劉琮立即投降了曹操。這也許就是歷史的命運吧。

    綜上所述,劉表本來時有機會和袁紹結盟擊敗曹操的,但他為了一己之利,錯失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 10 # 愛吃藍皮鼠的大臉貓

    既然假設劉表和馬騰要同時攻擊曹操後方,那麼得先看一下當時的戰場形勢和袁曹雙方軍隊的戰略部署,來分析一下;

    首先戰爭背景是在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意圖南下進攻許都,這導致了袁曹兩家的決戰。

    曹操是如何部署的呢?

    為爭取戰略上的主動,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東臨沂北)入青州,佔領齊(今山東臨淄)、北海(今山東昌樂)、東安(今山東沂水縣)等地,牽制袁紹,鞏固右翼,防止袁軍從東面襲擊許都;曹操率兵進據冀州黎陽(今河南浚縣東,黃河北岸),令于禁率步騎二千屯守黃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協助扼守白馬(今河南滑縣東,黃河南岸)的東郡太守劉延,阻滯袁軍渡河和長驅南下,同時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一帶築壘固守,以阻擋袁紹從正面進攻;派人鎮撫關中,拉攏涼州,以穩定翼側。由此見曹操所採取的戰略方針,不是分兵把守黃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點設防,以逸待勞。

    袁紹兵力本來比曹操要多,而雙方就像高手過招,正面剛的起勁,後背就往往是薄弱之處。袁紹兵力充足還能空出手應對其他方攻擊騷擾,但曹操不行,兵力本來就少,自顧不暇,難以應付。

    荊州劉表本來和曹操直接打過,肯定積怨很深;從形勢圖上也可以看到劉表這方正處於曹操的後方,此時聯合馬騰一起攻擊曹操大本營許昌,則曹操必敗無疑。

    因為許攸就向袁紹建議過分兵偷襲許昌,而且此時曹操軍糧已經耗盡,後繼無力,強弩之末。曹操後方一遭到攻擊,對峙戰就會直接變成包圍殲滅戰,失去後方,曹軍必然軍心大亂,至少不穩;此時袁紹即使再蠢,也不至於錯過這麼一個殲滅曹操,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政治軍事集團的機會。

    儘管曹操手下強將謀士眾多,但是再絕對實力面前也回顯得蒼白,無法彌補實力懸殊的差距。當然或許曹操可以在眾多武將的保護下從層層包圍中逃脫,但後續也會遭到袁紹勢力的趕盡殺絕。

  • 11 # 古今中外多少事

    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官渡之戰的參戰雙方自然都對外交沒有疏忽。

    在戰區周圍的勢力,雙方都不遺餘力地進行拉攏。其中勢力相對較大的,盤踞在荊州的劉表,以及守在西涼的馬騰,自然也成為雙方拉攏的物件。

    劉表的實力是優於馬騰的,那麼筆者就從劉表為什麼不採取攻擊曹操的後方,來為漢室消除國賊呢?

    答案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劉表是漢室宗親,他統治下的荊州人傑地靈,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他位於曹操的側背,如果他與曹操為敵,自然會給曹操帶來極大的麻煩。而且劉表並不是庸碌之人,他當年單騎上任,能夠控制荊州士族,得到他們的擁護,掌握住荊州,也體現了他的才能。

    這樣,曹操和袁紹都派出了使者,去與劉表接洽。

    袁紹在討伐董卓的時候,本來就和劉表結盟,這一次當然更是進一步加強與劉表的關係。劉表最後答應了和袁紹結盟,共同對付曹操。

    而曹操這裡,也向劉表伸出了橄欖枝。

    曹操在分析劉表的時候,認為他沒有遠大的志向,自保的可能性比較大。而且劉表的手下門派林立,意見不一,劉表難有作為。因此,曹操也針對袁紹的行動,對劉表進行拉攏。

    果然劉表方面對將來的戰略方針眾說紛紜,使得劉表也舉棋不定。

    他雖然答應了袁紹求援的請求,雖然袁紹多次請求,讓劉表偷襲曹操後方,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但是劉表一直按兵不動,他的手下韓嵩和蒯越都勸他投靠曹操。

    一來二去就喪失了戰機,等來的是勝利一方對自己的降服。

    其實這隻能說是曹操的識人斷人之術非常厲害,致使劉表不是不想偷襲曹操,而是舉棋不定,欲罷不能。

  • 1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曹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自公元189年漢靈帝去世,何進被殺、董卓亂政到地方割據、軍閥混戰的時期,原本並不起眼、勢力並不強大的曹操僅僅用了10年時間,就成為中原地區最大的政治勢力。

    雖然北方的袁紹在當時佔據了青州、冀州、幽州、幷州成為天下最強大的諸侯,但其實身在中原腹地的曹操勢力並不比袁紹差多少,曹操也佔據了兗州、徐州、豫州、司隸州等中原四州,同時曹操還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的優勢曹操並不比袁紹差,只是因為袁紹所盤踞的河北四州是人口大州,人口決定了實力,所以袁紹的實力在當時強過多年戰亂地處中原的曹操。

    曹操與袁紹

    當袁紹與曹操分別消滅各自的對手後,他們之間遲早會面臨一場爭霸北方霸權的戰爭,這就是官渡之戰,事實上,引發官渡之戰的起因還是曹操首先發動的,因為曹操在滅亡呂布後,緊接著對同情呂布的河內太守張揚動手, 而張揚的地盤又在黃河以北,曹操吞併了張揚河內郡的地盤,將勢力首次擴充到黃河以北,袁紹感到威脅,於是出兵攻打曹操,繼而引發官渡之戰。

    曹操所處的地盤處於整個華夏的最中間位置,到公元199年初,曹操消滅了呂布之後,整個中原地區都處於曹操的控制範圍之內,曹操的北邊是袁紹以及河北四州,曹操的東南邊是孫策所在的江東,曹操的正南邊是荊州劉表,曹操的西南邊是益州劉璋,曹操的西邊透過函谷關就是盤踞在關中的馬超、韓遂等十部軍閥,這便是官渡之戰發生前的地理形勢。

    官渡之戰時天下局勢

    曹操處於四戰之地,如果曹操要與袁紹沿著黃河兩岸打官渡之戰的話,一定要把主要軍事力量陳兵在黃河南邊,同時也需要保證自己後方的絕對安全,曹操當時的後方是漢獻帝所在許都,在當時屬於豫州的潁川郡,這裡是荀彧、陳群、鍾繇等世家大族的家鄉,同時也是曹操最核心的後方基地。

    曹操可是著名的政治家與軍事家,當他吞併張揚的戰爭開始後,就進行了多方面的準備工作,一是為了在許都部署重兵防守,二是與除袁紹之外的所有周邊勢力搞好政治關係,因為曹操不可能兩線作戰,與袁紹為敵的同時,就得和其他勢力友好。

    那麼曹操在官渡之戰前後進行了哪些部署呢?

    曹操

    1、與孫策實行政治聯姻。

    曹操為了拉攏孫策,把自己親弟弟的女兒許配給孫策的弟弟孫匡,又讓自己的兒子曹彰娶了孫策的堂兄孫賁的女兒,雙方結成政治聯姻,同時曹操還讓手下推薦孫策的弟弟孫權為茂才,還徵召孫策的弟弟孫權和孫翊到許都做官,盡一切政治手段拉攏孫策,使其在官渡之戰發生時不要攻擊自己,或者保持中立,曹操就達到了目的。

    2、招降張繡。

    從某種意義上說,張繡是劉表的僱傭軍,劉表出錢出糧,拉攏張繡,張繡出人出力,為劉表鎮守北境,張繡在賈詡的建議下投靠曹操,曹操甚至放棄殺子之仇,也厚待了張繡,並與張繡結成兒女親家,給予厚待,因為曹操需要在官渡之戰這個節骨眼上拉攏一切可以聯合的勢力,最大限度地減少被兩線攻擊的機會。

    3、驅逐劉備。

    官渡之戰,曹操與袁紹對峙的時候,劉備趁機用曹操給他的兵襲擊了曹操的徐州城,並佔領徐州,對外聯合袁紹,對內抵抗曹操,劉備以為曹操在官渡前線與袁紹對峙,沒有機會來攻打他,結果曹操出其不意親自率軍攻打徐州,打敗了劉備,俘虜了關羽,劉備逃離並投靠袁紹。

    劉備

    4、令關中軍閥馬騰、韓遂派出一個兒子到許都當人質。

    公元199年,曹操任命鍾繇為司隸校尉,持節到長安都督關中歸屬曹操的各路人馬,鍾繇寫信給關中最強的兩大軍閥頭目馬騰和韓遂,建議他們各自派出一個兒子到許都的朝廷當人質,馬騰、韓遂都同意了,現在已經不知道鍾繇用了什麼方法讓馬騰、韓遂遣子為質,但肯定是恩威並濟、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

    等曹操處理好了這些事,官渡之戰也就拉開了帷幕,事實上,曹操為了打官渡之戰在暗中做了很多準備,主要的準備就是以上四項,同時曹操在控制區的各個關鍵位置部署兵力,以曹操佔據中原四州的強大實力和擊敗並收編百萬黃巾軍的巨大勝利,手下的軍隊人數至少不會低於10萬人,但是在官渡前線,曹操頂多也就派出了3~4萬軍隊,那麼曹操其他軍隊在哪裡?

    劉表

    曹操在官渡前線的軍隊主要沿著黃河南岸分佈,人數大概是3~4萬人,除此之外,曹操還有三大軍區和一個核心地區部署了重兵,三大軍區是:一是關中軍區,由鍾繇負責。二是宛城前線,由曹仁負責,三是徐州前線,廣陵郡由陳登負責,核心地區就是漢獻帝所在的許都,曹操剩下的5~6萬軍隊就分別駐守在這四個地區,以防備隨時來襲的敵人。

    比如官渡之戰期間,劉備就帶著一支軍隊從北方跑到汝南聯合當地黃巾軍首領劉闢一起攻打曹操的地盤,但被曹仁擊敗,此外還有孫策曾經兩次派人攻打陳登,其中一次主將是孫權,但兩次都被陳登擊敗。

    所以說,曹操為打贏官渡之戰,其實已經做好了萬全之策,就算是有敵人突然襲擊曹操的後方,曹操手下的將領和軍隊也是有時間阻止的,就算是劉表和馬騰攻打曹操的後方,同樣無法對曹操形成威脅,這是為什麼呢?

    馬騰

    馬騰所在的地方是長安以西的地區,想攻打曹操的地盤,首先得過了司隸校尉鍾繇這一關,就算馬騰過了鍾繇,等待馬騰的還有曹操的關東軍團,而且路途遙遠,不是短時間就能攻下的,況且馬騰還有一個兒子在曹操手裡當人質,馬騰寧願給兒子當人質,就已經說明了馬騰不想與曹操為敵,所以馬騰沒有威脅。

    而當時的荊州牧劉表正與交州牧張津發動戰爭,交州就是現在兩廣地區,劉表的荊州南邊與交州的北邊是交界的,劉表在與張津發動戰爭的同時,是不可能再與曹操交戰的,那就是兩線作戰了,劉表還沒有這個實力兩線作戰,那絕對是慘敗,所以劉表也不敢襲擊曹操,況且劉備這個時候已經襲擊過了,也沒有佔到任何便宜,所以劉表沒有威脅。

    所以,就算馬騰與劉表襲擊曹操後方,也不可能佔到什麼便宜,也無法攻下曹操的後方重要許都,最多就是折騰一陣,然後撤退,無功而返,這就是結果。

  • 13 # 三點半雜貨鋪

    東漢亂世衍生了許多英雄,甚至很多無名小輩都在這亂世之中建立了屬於自己的一方勢力,曹操就是其中一個崛起的英豪,漢靈帝駕崩後,董卓開始把握朝政建立屬於自己的勢力,開始了軍閥混戰的時期,而曹操也是把握住了機會招兵買馬,開始慢慢的成長,短短十年就成為中原最大的割據勢力。

    當時最強大的諸侯應該是袁紹,他佔據了冀州,幽州等地,雖然當時袁紹很強大,但是曹操的實力也不弱,曹操也憑藉自己的勢力佔據了中原四州,分別是兗州、徐州、豫州、司隸州,最主要還是曹操比袁紹聰明,他軟禁了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曹操在政治方面肯定是要比袁紹強一點的,畢竟大漢朝的天子都在曹操的手中。而袁紹當時佔據的河北地區人口是最多的,所以袁紹在當時被認為是最強大的,因為人口的多少決定了實力的大小,所以在當時普遍認為袁紹是要比曹操厲害。

    亂世之中兩大強者必有一戰,因為袁紹和曹操當時都是在北方,只有孫策實在江南等地帶,所以袁紹和曹操肯定是最先會發生戰爭的。當時曹操對陣呂布,呂布不敵曹操逃到了河內,而河內的太守比較看好呂布不想讓曹操殺掉呂布,而曹操哪裡肯讓步,所以就直接攻打了張揚也就是河內太守,當時張揚所處的地方在黃河以北,這是曹操首次佔領黃河以北的地區,這就讓袁紹感到恐慌了,曹操的勢力不斷的在擴大,實力也在逐步的增強,日後肯定會對自己造成危險,所以袁紹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出兵攻打曹操,於是官渡之戰就開始了。

    當時曹操的位置並不怎麼好的,處在中原最中心的位置,四面八方都是敵人,199年曹操殺了呂布,把整個中原都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裡,北方是勢力最為強大的袁紹,東南邊又是最為富饒的江東孫策,西南邊是益州劉璋,南邊又是荊州的劉表,西邊又是馬超還有其他的一些軍閥,所以曹操在官渡之戰發生的前夕其實地理位置真的很差,如果四面八方聯合起來,曹操可以說難逃一劫。

    但是曹操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把自己弟弟的女兒許配孫策的弟弟孫匡,還讓曹彰娶了孫策堂兄的女兒,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曹操想透過政治聯姻來拉攏江東的孫策,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討好孫策,並且還讓孫策的弟弟孫權到許都當官,就是為了保證自己在於北方袁紹鬥爭的時候,自己的大後方被孫策干擾,使得自己在當時的形勢下節節敗退。而曹操的這一些計劃的實施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

    袁紹和曹操開始對峙的時候,劉備看曹操抽不開身,於是拿著曹操給自己的一些人馬偷襲了曹操佔領的徐州,從曹操的手中把徐州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裡。而劉備也用的一手好計策,聯合袁紹對曹操發起攻擊,只可惜曹操的謀略太過於強大,劉備以為曹操派不出人手來徐州攻擊他,所以就放下了一定的守備,結果曹操大軍就殺來了,還導致了關羽被曹操俘虜了,這時候的劉備為了躲避曹操的追擊,只好北上投靠袁紹。

    為了官渡之戰曹操其實做了很多準備,部署了人馬在各個重要的地區,還將百萬黃巾軍全部收歸自己帳下,當時曹操並沒有把全部的人馬派上前線,而是用在了其他的地方,分別在三個軍區部署了很多人馬,就是為了應對那些覬覦自己地盤很久的人,所以前線沒有那麼多人。

    所以說曹操已經做好了各方面的應對措施,就算是馬騰和劉表同時攻擊曹操的地盤,也先要過了曹操在沿途的一些部署,曹操的沿途中不止設定了一套關卡,所以短時間內基本上不可能干擾到曹操,而馬騰在此之前還派自己的兒子前去曹操那邊,其實曹操就是把他當人質了,馬騰肯定也想到了,所以可以判斷出馬騰是不想於曹操為敵的,所以馬騰對曹操沒有威脅。

    而且當時荊州的劉表也沒有時間去對付曹操,當時劉表正在和交州牧張津對抗呢,那時候他們互相對峙,劉表怎麼可能有那麼多人馬分身去對付曹操呢?劉表自身的實力就沒那麼強,如果他真的分兵了,可能對戰交州牧和曹操都會敗下陣來,得不償失,所以劉表也不可能會在那個時候去對付曹操。

    所以對於曹操來說,劉表和馬騰都沒有威脅,哪怕是有,曹操都能輕而易舉的化解掉,所以這些人都對曹操構不成什麼威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什麼軟體才能配出好聽有萌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