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打烊的溫暖

    ⒈希望得到關愛,自我傷害,以得到親人的關注!

    ⒉這是報復心理引起的,小時候的自虐或者自殘可能是為了報復父母。

    ⒊引起關注,這是對外界壓力以及表達內心的一種方式,用這樣的方式來釋放內心的壓力,同時,也可能是為了逃避現實中的某些事情。

  • 2 # 藍子的心理小屋

    想當著父母的面傷害自己,想著他們的表情會有一種快感:可能是內心對父母懷有一定的恨意,而這種恨意沒有得到直接的宣洩,也就是沒能直接對父母說“你們做的一些事情讓我很難過,你們傷害了我卻不知道,還帶著愛我的面具來繼續施加這種傷害,也讓我感受到了虛偽”。

    不能直接去宣洩這種情緒,我們極大可能就會去壓抑,當壓抑到一定程度(就像一個容器不停的往裡面塞東西,最初還相安無事,因為容器足夠大且能夠容納這些東西,當容器實在裝不了的時候,就會溢位),就會偽裝成另一種方式去表達。

    當父母的面傷害自己,可能只是想向父母傳達,他們教育我們的方式是錯誤的,他們讓我們感到難過感到受傷,並且渴望父母轉換一種態度來對自己。想到他們的表情會有一種快感,可能只是這種恨意或者是一種情緒得到了宣洩,潛在想你們傷害我的感覺,我也可以讓你們嚐嚐,你們對我的傷害悄無聲息,我要讓你們看看,你們對我的傷害是這種鮮血淋漓的讓人真正感受到疼痛的傷害。更多是透過傷害自己去懲罰父母,或當我們心理的傷痛沒有得到治療或宣洩,很容易把它體現在生理上,心理的疼痛跟生的疼痛啟用的大腦區域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生理疼痛可以替代心理疼痛,讓心理上的疼痛得到緩解。

    這是我們的情緒沒有得到宣洩,積聚而引發的。但我們需要清醒的是,這麼做問題並不會得到解決。要說父母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他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經驗也是為零,有時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自己哪裡做得不好,傷害了孩子。而作為孩子,當自己感到受傷時,就是父母在教育上出了問題,這時就需要一些勇氣向父母溝通,他們的一些做法讓自己很難過,向他們說明自己的內心體會。有些父母是比較頑固的那種,可能作為孩子向他們訴說會感覺一絲害怕,不過如果父母是真的愛我們,只是表達愛的方式讓我們很受傷,就千萬不要放棄向他們傳達自己的感受,因為可能他們對待你的方式就是小時候他們的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這麼多年他們習慣已經有些麻木了,但我們不斷向他們傳達,總有一天會喚起他們的感覺。

    還有就是,好好愛自己,我們一定知道什麼對自己好,卻有可能不知道什麼對自己不好。有時候我們的做法並不能懲罰誰,反而會讓我們自己陷入得更深。

  • 3 # 二問心空
    傷害自己就能傷害你,是我心底裡知道你深愛著我

    天啊,居然有朋友是這麼想的。如果想父母難過,不應該是,傷害父母而不是傷害自己啊?這不是弄反了嗎?當然你有這個念頭,我相信一定不是假的,更可能是你真的知道透過傷害自己能夠讓父母真的難過!因為你深深的知道他們是愛著你的,只有這樣你的傷害自己的行為,才能讓他們心痛難過和反思。

    請不要給自己貼標籤

    那你這個想法是正常的嗎,或者說你是不是病了呢。我最是討厭這樣簡單的給自己貼標籤的行為。人的想法飄忽不定,你能搞清楚自己什麼時候飄過幾個善念,什麼時候飄過幾個惡念嗎。如果你搞清楚了,下一次的諾貝爾獎應該有你。另外行動和念頭是有區別的好不好。再者,哪怕是行動了,我們也不能簡單的看問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過高的要求和期望還有忽略

    對啊,什麼是背後的原因呢?有一些父母也許對外人很好,對自己家人也很好。可是也容易形成,對孩子的過高的要求期望,在要求和期望下,孩子並沒有自由呼吸的空間。有些父母對孩子極度的忽略,造成孩子心理的創傷。我們說要愛我們的父母,同樣的你的恨也在,如果在的話,你能不能說出來呢,心裡什麼感覺就什麼感覺。恨就說恨,瞧不起就說瞧不起!

    別人的無所謂,可能是你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

    既然可以說出來,為什麼你還要採取傷害自己的行為呢?說出來是需要力量的,也許你覺得你沒有足夠的力量來面對父母,所以你換一種方式,這是人的本能,你的感覺告訴不能硬剛,或者說傷害自己能夠帶給你更大的好處,也許不用揹負對父母不敬的後果。這在別人那裡也許能夠承受,可恰恰就是你的內心不可承受之重。

    找到自己的勇氣和力量表達恨意

    可是你是不是沒有力量的?與你相比,我可能會慚愧,因為我如果是你,我沒有勇氣去傷害自己。

    看到了你的力量,我也就看到了希望。傷害自己方式來傷害父母,其實是想讓父母知道知道自己的內心是多麼難受。既然想讓他們知道難受,就說出來唄,哪怕是簡簡單單的一句我恨你。當你表達了恨意,也就告訴父母,彼此之間應該保持的距離,愛也需要距離。

    表達恨意不會讓愛消失,而會讓愛成為愛本身,愛不需要傷害自己,也不會扭曲

    你知道你的心底裡,你的父母深愛著你,同時你的父母也知道,你也深愛著他們。表達恨意不會讓愛消失,它會讓愛有距離,有空間,有質量,讓愛成為愛本身!

  • 4 # 生活來點心理學

    先說結論:您是不是心理有病,因為您提供的資訊太少,不好判斷,但是認知、情感有偏差是肯定的。

    心理、精神正常人的認知一般都符合社會基本道德,人們的公序良俗,所以,有違大多數人認知的事情,一定是要得到重視的。

    從您的描述來看,您和父母的關係非常糟糕,不曉得,您和父母有怎樣的生活成長過程,能讓你對他們有如此大的狠,一般常見的就是父母在你成長中的控制慾、缺少陪伴、孤獨、父母的邊緣性人格或其他心理、精神疾病等等。

    當然,這種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創傷很難在短期內修復,但是,你的人生不是你父母的人生,你應該讓自己活的精彩。

    建議有三點:

    1.停止對自己的傷害,你不會因此感到真正的快樂,只會墮入很深的痛苦。

    2.還是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平和的與父母交談,交心的那種,一次不行就多次。

    3.父母有心理或精神疾病,請帶去就醫。

    4.建議您去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或者心理衛生科,做一下心理鑑定和評估。

  • 5 # 美晴情

    你需要父母的愛,但是你現在是想要用傷害自己的行為來呼喚愛,或許這樣的方式確實可以讓你父母滿足你,但是這並不是好的做法,跟父母談談吧!大膽直率的表達你自己吧!

  • 6 # 退休後的小時光

    溝通交流出現了問題 不要傷害自己 可以先去異地工作一段時間 消解一下心情 一家人骨肉親情 有了矛盾很正常 彆著急 慢慢來解決

  • 7 # 種花的羅漢

    是。你恨他們麼?如果不恨,是想要得到他們的關注還是瞭解?你感覺孤獨麼?為什麼?是覺得不被瞭解?缺少陪伴?還是需要愛?如果恨,原因是什麼?找到問題的關鍵,嘗試說出來,就算解決不了,總知道問題在哪裡,好過自我傷害。記住,自殘不能解決你的需求,只能讓父母受傷。別幹損人不利己的事,祝好。

  • 8 # 遲開的花骨朵兒

    你沒有病,只是被傷害到了。

    一個傷疤,你總去揭開,就不會好。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不再讓自己當一個受害者。

    你可以獲得幸福,可以被愛。

    推薦看看《被討厭的勇氣》

    能有自我的覺察,是一種天賦。加油,你可以的!

  • 9 # 一個大懶人

    你沒有病,你只是想證明自己,你能行。

    有一個孩子,沒有爸爸,媽媽一直帶他,所以媽媽是大包大攬,對孩子的需求不理解,一直在包辦孩子,孩子很牴觸,但是卻又能力反抗。孩子長大了去攀巖,去挑戰刺激危險的運動,後來他說他這是在向媽媽證明自己能行,即使沒有媽媽,自己也能獨立完成高難度的事情,後來他和他媽媽都釋懷了。

    你的父母應該對你管的很嚴,你沒有獨立的話語權,你想反抗,你想改變這種情況,但是無能為力,只能選擇自殘的方式給他們看,其實你心底裡還是想獲得他們的愛,他們對你的肯定。

    還有就是不自愛,你完全可以用優異的成績,或健康快樂,或體格健康等等方式。

    最後就是你太需要關注了,太需要被重視了,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就說明了這一點,渴望同情,渴望被人重視。

  • 10 # 北方的狼____

    這不是病,是一種變態,人性的變態,透過自孽方式換取父母的痛苦滿足自己的心裡的快感,這裡心理的紐曲,是一種典型的變態人生。

  • 11 # 成長生存迷惑指導

    不是病了

    而是還沒有長大,很幼稚

    想得到家長的愛,沒有得到時,就由愛生恨透過傷害自己而達到傷害你的家鄉的目的

  • 12 # 愚人夜話

    父母是孩子獲得安全感和力量的橋樑。如果孩子是果實或者樹幹,那麼父母是樹根,大地是力量的源泉。

    孩子天生和父母存在著複雜的聯結。在孩子心理其實住著不同角色的父母,全能的父母和帶來傷害的父母。

    當我們的內心需要沒有得到父母的恰到好處的迴應,那種憤怒便會升起,科胡特眼裡的自戀暴怒,如果這種攻擊情緒直接指向父母,雖然能發洩情緒,但是後果是依戀關係的渴望將不會獲得滿足,因此,以自我傷害的方式,讓父母傷心,想象父母會內疚,這種過程內心會獲得滿足。

    這不是異常心理,可以理解。不過需要自知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部隊直招的文職官員和士官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