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如自在的嘉比裡娜
-
2 # 露西他爹
故鄉在哪裡?
從農耕社會向工業社會進步的時候,人們經常會有這樣的疑惑。社會進步了,思想觀念也要進步,。
過去,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就是故鄉,現在,工作在哪裡,哪裡就是故鄉。
一個四海為家沒有故鄉的人,是現代人的驕傲。證明這個人能力很強,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找到工作,並繁衍生息
-
3 # 王中文202
年少故鄉處處是,遲暮父母是故鄉!
年輕時志在四方,故鄉情節淡薄,覺得哪裡都是故鄉。上了歲數,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越來越重,仔細想想,故鄉不過是父母居住的地方。
現在人口流動性大。對在異鄉長大的孩子們而言,已沒有傳統意義上故鄉的概念。尤其是在城市,莫說孩子,就是大人們,居住同一棟樓裡左鄰右舍都不認識,根本談不上鄉情。
不像我們那個年代,在農村時,整個村子的人幾乎都熟悉。十多年不回去,偶爾回去趟,在大街小巷遇到,老人們居然能喊出你的小名,知道你是誰家的孩子。那親切的感覺,暖暖的!
對現在的孩子而言,故鄉只是個概念。他們能說出我的老家是哪兒哪兒,但卻沒有了感情。父母在哪兒哪兒就是他們的故鄉!
-
4 # 天地間新民
宋代東萊呂氏家族研究
《宋代東萊呂氏家族研究》是201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教育部資助出版的考證研究的圖書。作者是羅瑩。詳細介紹了呂氏家族的發展歷程。不論在何處為官、居住、為師、就是此處為故鄉。從此書中的呂氏家族成員之間的變化歷程就可以知道了。筆者考證過,如:呂氏呂夢正為例今版許多文化書籍簡介都說呂為河南新鄭人氏,因其葬於河南新鄭、又為官北宋都城洛陽故而稱其為河南新鄭人。以久居地為異鄉為故鄉就不足為怪了。其家族在陝西、在江西、在浙江、在河北、在山西在臺灣等地都有為官、為師後人留下都為所在地人氏,只有祖籍之分。
此供參考
如有興趣就可以參考此書和今出版的圖書歷史人物呂氏家族有考證研究,就更清楚了。
東萊呂氏家族在宋代的文化中極具代表性,他們以呂蒙正科舉起家,三代四人出任宰執。在北宋政壇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並且從第五代呂公著開始與北宋興起的新儒學一一理學息息相關,呂氏一門榮登《宋元學案》者達七代二十二人之多,這在宋代文化家族中是絕無僅有的。
從文學的角度來看,第八代的呂本中是“江西詩派”的提出者,也是江西詩派在南宋的轉折人物,對宋詩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第十代的呂祖謙集文學家、史學家、文獻學家、理學家、教育家於一身,彷彿足整個家族開出的最絢爛的花朵。整個家族綿延十餘代二百五十多年。幾乎與整個宋代相始終,足我們研究宋代文化家族與宋代文化和社會關係的最好典型。本文試圖透過對東萊呂氏家族的研究,以微見著,揭示宋代文化家族的某些特質,進而彰顯宋代文化精神。[1]
圖為:呂夢正
-
5 # 東方宏言
思鄉之情人皆有之,如能隨遇而安,便是智者。安然之心乃自然之心。心安茅屋穩,心定菜根香,世事靜方見,生存談始長。
-
6 # 渝水清白
山西洪桐大槐樹,五百年前是吾家。
好吃不過母親飯,如飴甘甜家鄉瓜。
各族人民團結緊,祖國母親好媽媽。
民族復興中國夢,國泰民安強國家。
-
7 # 使用者4564427418337
用首劉皂的詩來回答吧。
客居幷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幷州是故鄉。
-
8 # 駝鈴悠悠
回不去的故鄉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早就成了一片無根的浮萍。
父輩很早就離開了家鄉的黑土地,出來拼搏嚮往的幸福生活。故鄉已經沒有了,我們的土地沒有了,我們的房屋倒塌了,有的是疏遠了遠方親戚。故鄉成了一個傳說,不要說自己的小孩兒都忘了自己的故鄉,就連自己這一代也模糊了故鄉的模樣。
遙遙故鄉,遙遙情愫,幾度惆悵,幾度激昂。唉,日暮鄉關何處是?人生何處不青山。
給故鄉
以西北風的曲調結成遙遙思念
以高原的氣概勾勒出田園美景
以無畏愛的勇氣注視陌生
以古老不衰話題訴說切切情衷
也許斑駁的記憶浪花喧囂
那黑土地裡埋葬和哺育
都是一樣樸實如土地的靈魂
咳!千年的血脈流著艱難的歷程
以青春的代價呼喚 一往情深
不願葉落歸根 井土的芳香依然誘人
以荒原的廣袤和深沉 引以自豪
不願廝守一方 故鄉的方言依然很醇很醇
-
9 # 又名羅遠揚
在異鄉久了異鄉就變成故鄉了,本人從族譜上看祖藉是湖南漢壽縣,從清朝康熙年湖廣填四川兩三百年了,故鄉己只是一個名詞,四川才是真正的故鄉了。
-
10 # 閒雲野鶴聽春秋
用李太白的詩來回答:
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
11 # 2574421120511
你提的這個,該聊幾句。
我的認識是,如今要對我們的後人引導村立“大故鄉"概念。何處是故鄉?鄉關何處達?今天已經不可以劃地劃圈為門檻了。行政設定劃分是人為的,主要出於社會政治的考量,我們不可把“故鄉”與否囿於其中。太空裡宇航員說地球是故鄉。太平洋彼岸人說中國是故鄉。我們住城裡離老家不過8公里,小孩就說"老家鄉下是故鄉”!可笑不?
攤開地圖,無論居住地相隔多遠,其實都近在咫尺:故鄉,可以是你的出生地,可以是生活地,可以是如今的居住地。總之,孩子對哪一塊情愫特深,都可以塗上“故鄉"的色彩。(漂移不定的居所排除掉:心理接受不了)。
-
12 # 彭閒雲
吾心安處,便是故鄉。故鄉,在我看來更多是一種歸屬感。
我們不能強迫自己的小孩和自己擁有同一個故鄉,因為如果沒有生活過,那就是個陌生的地方。他對於那個地方缺少認可度,缺少歸屬感。
反過來講,你的外地對於小孩子來講,可能便是是生於玆,長於玆的地方。小孩子的心在這裡了,根就紮在了這裡,未來可以迴歸的地方,有歸屬感的地方也就在這裡了。
-
13 # 飛鳥留痕2O16
故鄉,在一部分人的生活軌跡中,這只是人生的一個驛站。
何況,追根溯源,一個人真正的故鄉在哪?值得考究。
歷史上多次的人口遷徙,祖輩們走南闖北,從北到南,從西到東,何處是故鄉?
人類最首要的是生存,生存離不開環境,什麼環境最適宜自身的生存,這個地方應該就是最適宜你的地方。
至於到了自己的下一代,時代的演變,觀念的更新,生活方式的選擇等等,決定了下一代有自已不同的生活。
上一代對故土的熱愛,眷戀,是因為你與這一塊土地及親人長久的生活舊屬,日積月累的情感的滋生而使然,而下一輩同樣如此,只是地域,親朋發生了變化,新的地域,新的交往,同樣可以使下一代對他們安身立命之場所產生與你對故鄉同樣的認識與情感。
泱泱中華大地,處處可為故鄉,這是每個個體的自主選擇,是新的時代,新的人生的必然。
回覆列表
生而為人,地球何嘗不是他鄉。夢裡不知身是客,錯把他鄉做故鄉。古人說生為寄,死為歸。死了也就回家了。我是安慰你,也是安慰我自己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