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辰百事通

    朱元璋和陳友諒為爭奪鄱陽湖水域而進行的一次戰略大決戰,此戰歷時一個月有餘,投入兵力空前之多,戰爭過程空前激烈,被視為“中世紀世界上最大規模水戰”,戰爭過程中,朱元璋趁陳友諒久攻城池受挫,分兵據守鄱陽湖口,斷其退路,繼而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殲其主力,最後水陸截擊,全殲其軍,擊殺陳友諒,此戰以朱元璋大獲全勝,陳友諒全軍覆沒而告終。回顧此戰,朱元璋以二十萬大軍擊敗陳友諒六十五萬大軍,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爭。

    陳友諒本來是出身水師的部隊的,在水上作戰說起來也是他巨大的優勢,但就是因為這樣的優勢才讓他產生了驕傲自大,並且比較輕視敵人的心理,這樣一來就為朱元璋提供了可乘之機,並且讓他自己在鄱陽湖之戰的過程中處在了被動的局勢中不能脫身。朱元璋趁機誘使陳友諒的兵將進入到了比較狹窄的河道之中,然後水陸同時夾擊多方,並且讓常遇春在石灰山的地方埋伏好,隨時準備著給敵人迎頭一擊。

    陳友諒的失敗,首先是由戰略上的錯誤造成的。本來,朱元璋率主力北救小明王,造成應天空虛,這是戰略上的失著。如果陳友諒乘機以主力順流東下,直攻應天,朱元璋便會處於陳(友諒)、張(士誠)夾擊,進退失據的境地,形勢將發生有利於陳友諒的變化。可是,陳友諒卻沒有這樣做,而是把進攻矛頭指向小而堅的洪都城,致使數十萬水陸大軍被置於狹小地域,難以展開;且又沒有派兵扼守江湖要津,置後路於不顧,結果被朱元璋堵殲於鄱陽湖內。此外,陳友諒剛愎自用,暴躁多疑,內部分崩離析,士氣低落;指揮笨拙,戰法單一,聯舟佈陣,機動困難等等,也都是陳友諒失敗的原因。

  • 2 # 橦霖

    公元1367年,朱元璋打著“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盡收天下人心,成為史上有名的白手起家的皇帝。

    朱元璋不但在政治上有著超凡的頭腦,在軍事上更是有著不為人知的才能,任誰都不會想到,本是貧民出身的朱元璋竟然有如此高超的用兵之術,“鄱陽湖之戰”就是最好的證明,贏了三倍於自己兵力的陳友諒,那麼朱元璋打仗有多厲害呢?

    1356年朱元璋身先士卒拿下了集慶並改名為應天府,為自己建立了穩固的根據地,與上游的陳友諒、下游的張士誠等形成了“割據”的佈局。

    朱元璋本來在自己的地盤用心經營打理,興修水利、開墾種田、到處興屯等一系列舉措,正當府庫充盈,軍糧充足時,陳友諒打起了應天的主意。

    當時陳友諒的軍隊可謂是“氣勢如虹”,朱元璋擔心陳友諒與張士誠合謀,那自己處境就尷尬了,並且二人水上兵力幾乎十倍於朱元璋,甚至一些將領都勸朱元璋投降,但朱元璋豈肯善罷甘休。

    正在猶豫之際,老謀臣劉基站出來說,陳友諒不過是個“紙老虎”罷了,只要誘敵深入即可成大事。

    於是朱元璋信了劉基的說法,讓康茂才去引誘陳友諒,打算使用一招“請君入甕”的手法滅掉陳友諒。

    由於康茂才是陳友諒的舊友,再加上陳友諒篤信自己的兵力佔有絕對性優勢,便輕信了康茂才的約定,直接率軍赴約,卻不知中了朱元璋的計謀,結果大敗而回。

    《明史》中對這方面的內容有過詳細的記載:太祖患友諒與張士誠合,乃設計令其故人康茂才為書誘之,令速來。友諒果引舟師東下,至江東橋,呼茂才不應,始知為所紿。戰於龍灣,大敗。

    此役朱元璋能夠取勝,除了使用誘敵深入的計策之外,更主要是利用陳友諒用不光彩的手段稱帝,下面部眾離心,再加上陳友諒輕敵,以為自己會憑藉絕對的兵力優勢滅了朱元璋,殊不知中了別人的“圈套”。

    可以看出朱元璋很會利用天時、地利、人和,作為征戰與抵禦的契機。

    陳友諒首戰失敗後,他的部下於光、歐普祥等紛紛投降。

    而朱元璋順勢攻取了採石磯、安慶、建昌、龍興等城池。

    由此可以看出“首戰告捷”的重要性,朱元璋以弱勝強,利用天時、地利、人和打出了自己的氣勢。而反觀陳友諒卻是疆土日益減少,心裡自然不會服氣,於是謀劃一場更大的戰役:鄱陽湖之戰。

    陳友諒製造了數百艘樓船,“這些船均高數丈,用丹漆粉飾,每艘船都有三層,設有走馬棚,船上船下人語之聲互不相聞,櫓箱都用鐵裹住。陳友諒率大軍六十萬,盡發精銳進攻南昌,飛梯衝車,百路並進”。

    咱不說陳友諒的財大氣粗,單這陣勢足以在氣勢上壓倒船隻單薄、只有二十萬兵力的朱元璋。

    但別看朱元璋裝備不行、兵力不行,但卻抓住了戰役的主動權。

    朱元璋針對其鉅艦首尾連線,不利進退的缺點,把自己的艦船分為20隊,採用火攻的方式,下令各隊接近敵艦時,先發火器,次用弓弩,靠近敵艦時再用短兵器進行格鬥。

    看到這裡朋友們是不是感覺非常眼熟?沒錯,朱元璋這一招簡直就是三國時期著名戰役“火燒赤壁”的翻版,陳友諒的船再大,人再多,但沒有朱元璋的小船靈活,只有挨燒、捱打的份兒。

    《明史》記載:“太祖舟雖小,然輕駛,友諒軍俱艨艟鉅艦,不利進退,以是敗。友諒從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驟中流矢,貫晴及顱死。”強大的陳友諒就這樣死於亂箭之下。

    根據以上史料的記載與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是一個非常會審時度勢之人,在政治與軍事上都擁有敏銳的頭腦。打仗靠的不僅僅是實力,最關鍵的是“腦子”,無疑朱元璋長了一顆非常聰明的“腦袋”。

  • 3 # 茶水chashui

    陳友諒的失敗,首先是由戰略上的錯誤造成的。而陳友諒本人剛愎自用,暴躁多疑,內部分崩離析,士氣低落;指揮笨拙,戰法單一,聯舟佈陣,機動困難等等,也都是陳友諒失敗的原因

  • 4 # 農夫就是園丁

    鄱陽湖大戰,是朱元璋和陳友諒交鋒的轉折點。大戰前夕,陳友諒有60萬水軍,高樓大船,而朱元璋只有區區20萬水軍。強弱高下顯而易見,可是誰又能想到,兵強馬壯的陳友諒最後會敗給朱元璋呢?

    第一個原因:佔據天時。

    鄱陽湖大戰時,刮的是東北風。朱元璋用了火攻,風助火勢,朱元璋的一把火才可以大破陳友諒的鐵索橫江。

    第二個原因:運氣很好。

    朱元璋的謀臣覺得陳友諒可能會炮擊朱元璋座船,竟然提前讓朱元璋轉移道其他船上去了,也是朱元璋運氣好,命裡逃過此劫。

    第三個原因:善待士兵。

    朱元璋對於歸降計程車兵,不但好吃好喝的招待著,還願意放他們回去。遇見這麼好的主公,士兵當然會為他出力了。

    而陳友諒居然把朱元璋派遣而來的使臣也給殺了,要知道中國古代是有兩軍陣前不斬來使的說法的,而陳友諒的這一做法實在是有失天倫。

    第四個原因:得道多助。

    正是因為招降了陳友諒手下的許多將士,才使得朱元璋接二連三的打敗陳友諒。

    第五個原因:將士用命,謀士無雙。

    朱元璋麾下猛將有廖永忠、俞通海等人,鄱陽湖大戰中,他們率領六舟,深入敵中。攀登敵舟,逢人就殺,見物就燒,英勇無敵,陳友諒的軍隊,雖然人數眾多,卻禁不住朱元璋麾下的刀兵水火,丟盔棄甲者不計其數,最後被朱元璋打敗。

    以上五個原因,就是朱元璋以弱勝強,鄱陽湖大敗陳友諒的五個原因。

  • 5 # 邪哥說歷史

    陳友諒的失敗,最重要的原因是戰略指揮上的失誤。本來,朱元璋率主力北救安豐,造成應天空虛。如果陳友諒不是先攻洪都,而是以一部兵力對洪都進行牽制,主力順流東下直攻應天,那麼朱元璋將處於陳友諒、張士誠夾攻、進退失據的不利處境。但陳友諒卻把矛頭指向小而堅的洪都城,致使數十萬大軍局處於狹小地域,難以展開,且又沒有派兵扼守江湖要津,置後路於不顧。

    大軍苦戰3月而城不下,士氣低落,糧草消耗大,後勤補給困難。而朱元璋卻巧妙地利用了陳友諒失誤。面對艦隻龐大、裝備精良的陳軍,朱元璋冷靜、敏捷地捕捉敵方的弱點和失誤,化不利為有利,進入江西湖口之初,就在武陽水與鄱陽湖、長江與鄱陽湖各隘口,層層派兵扼阻,限制其兵力展開,阻止其發揮多兵大艦的優勢,形成了對陳友諒的戰略包圍,因此從開始便掌握了戰略主動權。然後又集中大部戰船和兵力逐次打擊陳軍,並善於利用風向、水流等自然條件,及時搶佔有利攻擊陣位,不失時機地實施火攻,充分發揮火器的作用,終於以少勝多、以小擊大、以弱勝強,創造了中國水戰海戰史上的著名戰例。

  • 6 # 歷史的泡泡糖

    在元朝末年的各路起義軍裡,實力最為強大的三支起義軍,分別是陳友諒、張士誠和朱元璋。從兵力來看,陳友諒坐擁大軍六十萬,且船堅炮利,實力最為強大,張士誠次之,而朱元璋只有二十萬人馬,水軍也也小船為主,實力最為弱小。朱元璋最後取得勝利,用現在的話說,將有限的資源合理配置,便發揮了無限潛力。

    經過混戰元軍已經無法鎮壓起義後,三支起義軍開始互相吞併,而陳友諒第一個開刀的,就是“軟柿子”朱元璋。

    其實,陳友諒實力最強,最後的失敗,可以用一句話總結,天時地利人和,皆不站在陳友諒這邊,而他自己,也沒有盡人事。60萬大軍和堅船利炮是好東西,但是重點並不僅僅是在擁有有這些東西就行,而是在於利用這些資源。並且讓這些資源在自己戰爭中充分發揮作用。

    陳友諒發兵攻打朱元璋時,兵力多達六十萬,但他的大軍卻人心不齊,存在著嚴重的隱患,這就導致了60萬人不能發揮出應有的全部戰鬥力。陳友諒信奉強權,認為只要有足夠的權勢,就能讓手下臣服。因而陳友諒的發家史就是一部背叛史,許多他曾經的上司和下屬,都死在了他的手中。陳友諒最初跟著倪文俊混,但是當倪文俊走投無路投奔陳友諒時,他卻將曾經的老上司給殺了。趙普勝是陳友諒的驍將,令朱元璋十分忌憚,但陳友諒卻覺得他功高震主,將他誅殺。至正二十年,陳友諒又殺了紅巾軍首領徐壽輝。

    經過不斷的吞併,陳友諒的部眾越來越多,但軍中人人自危,大家都擔心自己會步趙普勝等人的後塵。當陳友諒連戰連捷時,這些人尚且會聽從陳友諒的調遣,但當戰事一旦失利,卻是樹倒猢猻散,眾叛親離。

    再說天時,陳友諒攻打朱元璋時,採用了曹操曾用過的“鐵索連船”,將大船綁在一起。兩軍交戰初期,朱元璋的水軍損失慘重,但是沒幾天卻颳起了東北風。朱元璋採取屬下火攻的建議,再次來了一把“火燒鄱陽湖”,陳友諒的水軍損失殆盡,喪失對朱元璋的主動權。

    而且,在鄱陽湖一戰當中,陳友諒的指揮能力、謀略能力被朱元璋全面碾壓。

    陳友諒發兵攻打朱元璋,張士誠準備兩不相幫,陳友諒也過分的狂傲,消滅朱元璋這本是天賜良機,但陳友諒卻沒有用好外部力量,讓張士誠一起攻打朱元璋。而在作戰中陳友諒接連指揮失誤,喪失攻打朱元璋老巢的機會,失去了主動權,最終反過來被朱元璋包圍。

  • 7 # 歷史影像庫

    潘陽湖之戰,陳友諒敵不過朱元璋的重要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戰略上的失敗

    本來朱元璋率主力北救安豐,造成應天空虛。如果陳友諒不是先攻洪都,而是以一部兵力對洪都進行牽制,主力順流東下直攻應天,那麼朱元璋將處於陳友諒、張士誠夾攻、進退失據的不利處境。但陳友諒卻把矛頭指向小而堅的洪都城,致使數十萬大軍局處於狹小地域,難以展開,且又沒有派兵扼守江湖要津,置後路於不顧。

    戰術上的失敗

    陳友諒沒有吸取赤壁之戰的教訓,竟然採取連舟佈防的策略,暴露出戰船機動性差、不利進退、分散困難等致命性的弱點。一旦遭到敵人的火攻根本來不及躲避,且船上裝滿了炸藥火炮之類的,船上將士眾多且不方便疏散,敵人很容易看到這些弱點而給與致命一擊。結果就是朱元璋採信大將郭興之言,出動填滿柴禾、硫磺、火藥的火舟火筏衝撞漢軍船隻。風助火勢,一時火光沖天。大火燒燬漢軍戰船數百艘,燒死溺死陳軍不計其數。

    統率團結上的失敗

    陳友諒作為徐壽輝手下大將,卻弒主奪權,尤其是在深受忠孝禮儀的薰陶的中原,為世人所不齒。加上其在收編徐壽輝部將時沒有做好安撫,導致很多將領是離心離德根本不願為其效力。尤其是在與朱元璋大戰的時候,不時有部將倒戈加入朱元璋陣營,這不但削弱了陳友諒的實力更打擊了其士氣,以致在開戰的時候竟然有部下趁機開溜。可想一支面和心不和,沒有凝聚力的部隊,在面臨大戰的時候往往會遇到眾叛親離 ,註定是要失敗的。

    爭取民心上的失敗

    陳友諒在潘陽湖受挫後窮兇極惡,為了洩憤竟然把全部戰俘殺害,這種殘暴的做法不但有效的遏制了敵軍的投降,給自己大戰中增加了困難外,也讓屬下將領更加心寒,試想誰願意跟隨這位殘暴兇狠之人賣命。反觀朱元璋則不同,對於戰俘不但給他們醫治,還好酒好菜的招待他們,同時嚴禁打罵欺壓戰俘,違者一律軍法處置。更為可貴的是朱元璋不強迫戰俘,對於那些願意留下來的一律招收,對於那些不願意留下的也願意放其歸還。這樣一對比大家就更發現朱元璋是仁君,而陳友諒是暴君。

  • 8 # 風迷一史

    鄱陽湖之戰,我個人把它分為三個回合。第一回合,雙方大將的比拼。先是由朱元璋這邊的第一將帥徐達,親自帶領先鋒小艦隊從不同方向對陳的無敵艦隊發動火攻,雖然戰績可觀,但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接著是陳友諒部下的無雙猛將張定邊的出擊,直逼朱元璋旗艦,若不是生死一線之際,韓成用自己替換了朱元璋,這次朱元璋很有可能就真的被張定邊取了首級。

    第二回合,朱元璋借風火攻陳友諒。由死士駕駛裝滿火藥和稻草的船隻,向陳友諒的艦隊攻擊。由於陳友諒的大船被連在一起,有一條船著了火,很快就會遍及其他所有的船。一時之間,火焰遍佈整個鄱陽湖,這便是歷史的重複,又一次的火燒赤壁。

    到了第三回合,就簡單了,朱元璋圍攻疲憊不堪的陳友諒,而陳友諒在冒死突圍時中箭身亡。就這樣,鄱陽湖之戰結束了。

    如果要總結陳友諒在鄱陽湖失敗的原因,大概也就是因為陳友諒這個人剛愎自用,指揮不當吧。大家認為,陳友諒為什麼會失敗呢?

  • 9 # 胖哥按摩

    您好,我是愛讀書喜歡歷史的胖哥。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是一個底層人士鹹魚翻身的故事。陳友諒也是元末的一隻義軍領袖。初期陳友諒的勢力要大於朱元璋。鄱陽湖之戰是一次戰略決戰,這次戰役被視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水戰。如果要知道為什麼最後是朱元璋勝出,就要綜合來分析。

    陳友諒的勢力

    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陳友諒襲殺倪文俊,自稱宣慰使,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起兵攻下江西諸路。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二月,陳友諒挾持正欲遷都龍興(今江西南昌)的徐壽輝,自稱漢王,建都江州。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東伐朱元璋,並在途中殺徐壽輝,自立為大漢皇帝,年號大義,控制了長江中游地區。

    朱元璋的勢力

    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興起義佔據濠州(今安徽鳳陽)。郭子興死後,朱元璋成為這支起義軍的領袖,收羅人才,整頓軍隊,勢力日漸壯大。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朱元璋在得到巢湖水寨首領廖永安、俞通海率戰艦千艘投誠後,渡過長江,攻佔太平(今安徽當塗)。次年,又率水陸大軍攻下集慶(今江蘇南京),改名應天,取得了一個戰略基地,實現了第一步戰略計劃。此後數年,由於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在北方牽制了大量元朝兵力,朱元璋得以先後攻佔蘇南、皖南、贛北和浙江的部分地區,並開始東與張士誠、方國珍,西與陳友諒的勢力相接觸。

    陳友諒和朱元璋此戰的意義

    朱元璋要平定江南,勢必同他們特別是同陳友諒進行激烈的爭奪。因為陳友諒地處金陵上游,控制了安慶、九江、武昌三個戰略重鎮,佔地廣闊,力量強大,僅水軍力量就10倍於朱元璋。因此,陳友諒的存在是朱元璋平定江南的最大障礙,他們之間的爭戰,不僅關係到彼此之間的生死存亡,也必將是爭奪南部中國的戰略決戰。

    此戰陳友諒失敗原因

    至正二十年(1360年)閏五月初一,陳友諒率水軍10萬越過朱軍佔據的池州(今安徽貴池),攻佔太平,奪取採石,並派人和張士誠聯絡,企圖上下夾擊,一舉吞滅朱元璋。朱元璋決定利用應天城池堅固、地形複雜的有利條件,防止張士誠乘機襲擊、陷入兩面受敵的困境,又針對陳友諒求戰心切、驕傲輕敵的心理,採取誘敵深入、設伏聚殲的方針,誘使陳軍鉅艦由大江深入較狹窄的新河,舍舟登岸,以揚己之長,迫使陳軍舍長用短。朱元璋利用陳友諒老友元朝降將康茂才寫信,向陳友諒詐降,表示願為內應,並約定在江東橋(今南京江東門附近)會合,以呼“老康”為暗號。輕敵的陳友諒接到康茂才的信後,信以為真,不待張士誠答覆,便於五月初十率軍自採石進抵大勝港。待到江東橋連呼“老康”不應,方知受騙,倉促派萬人登陸立柵。朱元璋看到陳軍進入伏擊圈,乘其登岸立足未穩之際,發出訊號,伏兵四起,水陸夾擊,陳軍大亂,爭相登舟而逃。時值退潮,陳軍鉅艦擱淺,士卒被殺和落水而死者甚多,另有2萬餘人被俘。陳友諒遺棄鉅艦100餘艘,乘小舟逃回江州(今江西九江)。朱元璋揮軍乘勝追擊,奪回安慶、太平,又繼續取得信州、袁州(今江西宜春)等地。

    此戰分析

    1.戰前準備:朱元璋戰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他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和自己的處境,認為張士誠專意保守現有地區,不足為慮;而陳友諒正在擴張勢力,又輕驕喜功。充分的利用了陳友諒和張士誠互相牽制,陳友諒又自大輕敵的特點,設計好戰前計劃,為此戰成功起到了決定作用。

    2.誘敵成功:朱元璋利用陳友諒求戰心切、驕傲輕敵的心理,採取誘敵深入、設伏聚殲的方針,誘使陳軍鉅艦由大江深入較狹窄的新河,舍舟登岸,迫使陳友諒軍隊不能發揮大軍優勢。

    3.預伏內應:康茂才的詐降對這次戰疫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正在戰鬥緊張之時,康茂才的內部策應讓陳友諒大軍亂作一團。朱元璋趁勢進攻。

    4.突然襲擊:朱元璋步步圈套,一環套一環,陳友諒潰敗之際進入了朱元璋的埋伏圈,此刻陳友諒大軍徹底潰敗。鄱陽湖大戰是中國歷史上繼赤壁之戰後的又一個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綜合分析,朱元璋準備充足,提前做好計劃,巧妙的利用了對方的弱點,才是取得最終勝利的法寶。

  • 10 # 聽voice

    鄱陽湖水戰,從兵力上分析,時年44歲的陳友諒擁兵六十萬之眾,而小他八歲的朱元璋東拼西湊才湊出了二十萬人的軍隊,顯然敵眾我寡;從武器裝備上分析,陳友諒麾下的戰艦大多是特大號的,一字兒排開,竟有十幾里長,而朱元璋方面淨是一些小船,相比之下頗象是壓縮餅乾,根本不在一個檔次,明顯敵強我弱。在這種極其不利因素充斥的情況下,如何打好這場仗,朱元璋有鬥志有信心。

      當然,信心百倍是一回事,勢力較量是另一回事。開始的幾天,雙方酣戰正急,“炮火連天,湖水盡赤”(《石匱書》語),想那湖水都被將士們的鮮血染紅了,可謂極其慘烈。

      好在朱元璋部隊找到了陳友諒的水軍的軟肋,發現敵方船體“塊頭”雖大卻很笨拙,己方船雖小好掉頭,可以其左衝右突的靈活性,有效揚長避短,擊打大塊頭的軟肋。陳友諒部在朱元璋部的死纏爛打之下,只好灰溜溜地後撤。趁著戰鬥間隙,朱元璋召集手下將領研究戰情。有部將郭興建議:“雙方的兵力相差太遠,硬剛肯定不行,非用火攻不可。” 朱元璋欣然採納。

      立刻命令組成敢死隊,駕駛裝滿火藥的七條小船,利用那天傍晚正好颳起的東北風,乘風點火,快速直衝陳友諒大船陣營。一時間風急火烈,很快在漢軍大船中蔓延燃燒起來,熊熊火焰,把湖水照得通紅。在朱元璋率領隨後殺到的大軍面前,陳友諒手下的將士還沒有回過味來,就不是被燒死,就是被俘虜。

      陳友諒帶著殘兵敗將向鄱陽湖口突圍。誰知湖口早已被朱元璋重兵堵住,重重包圍。陳友諒不惜冒死突圍,結果被朱軍一陣亂箭射死。

  • 11 # 小魚讀史

    公元1363年4月,陳友諒趁張士誠進攻應天腹地安豐之時,率軍60萬水師進攻洪都,而洪都地處贛北,位於贛江下游,由贛江向北經鄱陽湖與長江相連,軍事位置極為重要。漢軍巨船根本無法靠近洪都城,朱軍勇將朱文正固守洪都,雙方苦戰3月,互有傷亡。陳友諒的漢軍缺糧,士卒多死,士氣低落。另一方面,朱元璋利用這段時間已完成了調兵遣將,7月,朱元璋親率20萬水師由松門入鄱陽湖,對漢軍形成合圍之勢。

    有史料稱陳友諒水師“巨船聯接,望之如山”氣勢奪人,而朱軍船小,不足以與之抗衡。朱元璋採納部將郭興建議,利用了漢軍船隻聯接不利進退的缺陷,以火攻破敵。經此一戰,漢軍元氣大傷,只能斂軍退守避戰。

    對峙月餘,漢軍兩員大將投降,陳友諒大怒,殺俘虜以洩憤;反觀朱元璋,卻醫傷悼死送還全部俘虜,大得人心。漢軍被困湖中,師勞兵疲,無糧而計竭,不得已冒死突圍,被朱軍四面猛攻,左右衝突不得生路,陳友諒中箭身亡,軍隊潰敗,5萬餘人投降。

    鄱陽湖一戰,陳友諒身死,朱元璋收拾漢軍幾萬降兵,壯大了自己的軍事力量,並於第二年招降了陳友諒兒子陳理,徹底平定江西,為明軍北上追擊元軍奠定了基礎。

  • 12 # 北丘明

    自朱元璋佔領南京後,當時的中國其實是四角鼎立,有佔有中原以及蒙古草原和西域的中央政府——元王朝,有佔據湖北襄陽平原的“漢王朝”陳友諒,有佔據蘇南地區的張士誠,和佔有淮西及南京的朱元璋。

    朱元璋的地盤被夾在三家中間,處境危險,當時也是力量最弱的。論軍事實力比不上陳友諒,論經濟比不上張士誠。

    朱元璋面對強敵和險境,加緊了大明軍隊的建設。1360年,劉伯溫加入朱元璋的集團,他嚴厲指出大明軍隊的“九惡”,朱元璋如獲至寶,重用劉伯溫。

    在“九惡”中,劉伯溫主要闡述了歷代農民起義軍走向失敗的重要原因。對涉及到軍隊建設這個重要問題,朱元璋也有了自己的辦法,朱元璋設大都督府,確立軍規二十二條,1362年在南京,公開處斬二十二名違紀軍官,震懾全軍。

    這之後的大明軍隊有了完備的軍事制度和紀律森嚴的軍規。

    還有一個使大明軍隊強大的因素是屯田生產。朱元璋讓軍隊開荒種糧積極生產,這個方法使軍隊解決糧草的充足提應,也使得百姓們減輕了上交公糧的負擔,得到了百姓的擁護。

    在軍隊的裝備上,朱元璋也是重金投入,不惜代價從北方元朝轄區購置精良的戰馬。

    從以上一系列的強軍措施,大明軍隊成為了一支紀律嚴明,糧草充足,裝備精良的正規化軍隊。這正是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

    1363年,陳友諒先以六十萬大軍,圍攻朱元璋的邊防要塞洪都,明軍在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的統帥下嚴防死守,全力死守八十五天,沒讓陳友諒前進一步。

    洪都之戰,不但創下了中國古代戰爭防禦戰的經典範例,更為朱元璋的反撲贏得時間,七月,朱元璋以二十萬大軍反撲陳友諒,雙方在鄱陽湖決戰,面對三倍於己的敵軍,明軍巧妙運用火攻戰術,在頂住陳友諒瘋狂攻擊後,成功焚燬陳友諒旗艦,一舉反敗為勝。

    從此我們不難看出,一支真正強大的正規化軍隊,就是戰無不勝的基礎。此一戰的勝利,也為日後戰勝更為強大的蒙古軍隊奠定了基礎。

  • 13 # 一介書生談論古今

    個人以為有以下幾點1:從軍事謀略上看,朱元璋先是分裂了陳友諒與張士誠聯合,陳友諒率師東下,朱元璋早有準備,陳友諒自然大敗,又因為正逢潮落,船隻被擱淺,死傷無數,喪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只能倉皇逃走。如此一對比,朱元璋的軍事能力明顯高於陳友諒。

    2:從戰略上看,陳友諒性情強硬而多疑,喜歡以權術控制部下。並殺害自己的上司徐壽輝,他自稱皇帝,有點名不正,,而朱元璋強調軍紀,嚴禁擄掠,有個別兵士犯禁,立即處死,因此,朱元璋的軍隊受到當地百姓的擁護。並執行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策略,以擁護小明王為口號,估計跟曹操學習的。朱元璋的戰略能力明顯高於陳友諒。

    3:從武器上看,陳友諒集合鉅艦,以連鎖為陣。朱元璋軍不能仰攻,但是不久,颳起了東北風,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燒陳友諒的船隻,其弟陳友仁等都被燒死,陳友諒為之喪氣。在這場戰鬥中,朱元璋船雖小,卻輕便易行;陳友諒雖是鉅艦,卻不能進退自如,故而戰敗。主要陳友諒沒讀過三國。

    4:從運氣上看,陳友諒運氣也不好,陳友諒軍中糧食漸絕,只得突圍衝出湖口。朱元璋的將領們從上游加以攔截,雙方大戰於涇江口,漢軍且戰且走,但日落之時仍未能擺脫。陳友諒當時從船中伸出頭來,指揮作戰,卻被飛箭射中,貫穿頭顱,陳友諒當即死去。這是中彩票的機率啊。

    以上是本人覺得朱元璋打敗陳友諒的原因

  • 14 # 歷史茶坊

    鄱陽湖之戰是陳友諒和朱元璋的生死對決,也是歷史上繼赤壁之戰後的又一次以少勝多的典型水面戰役。此次戰役發生於1363年,陳漢皇帝陳友諒率60萬水陸大軍在鄱陽湖迎戰吳國公朱元璋統帥的20萬水軍,最終以朱元璋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那麼陳友諒為何會在兵力、裝備等條件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敗於朱元璋之手呢?

    趁機而出 戰略失誤

    陳友諒和朱元璋都是元末亂世的起義軍將領,陳友諒投奔的是徐壽輝在蘄州(今湖北蘄春)創立的天完政權,朱元璋投奔的是劉福通,韓山通在潁州(今安徽阜陽)建立的紅巾軍。雖然他倆存在義軍派系上的差異,但總體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推翻暴元,建立新朝。

    陳友諒為人狠毒,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加入起義軍後,透過誅殺上司倪文俊的方式兼併了他的軍隊,成為徐壽輝最為倚重的大將。1360年,陳友諒故技重施,將徐壽輝殺死,改國號為漢,自稱大漢皇帝,成為長江以南實力最強的割據政權,與朱元璋佔據的太平(今安徽馬鞍山)、池州相鄰。

    為了實現稱霸江南,再圖中原的戰略構想,陳友諒必須先除掉擋在前面的朱元璋,然後再蕩平佔據平江(今蘇州)的張士誠和佔據浙江的方國珍等人。為此,陳友諒於1360年尚未稱帝時就向朱元璋發起進攻,結果是先勝後敗,在龍灣(今南京郊外)大敗而歸。

    1363年,朱元璋率10萬大軍前往安豐,解救被張士誠圍困的小明王韓林兒。陳友諒為了一雪前恥,趁機組織60萬水陸大軍傾巢而出,兵鋒直指洪都(今江西南昌)。當時,朱元璋的大本營應天(今南京)兵力空虛,如果陳友諒選擇順江東進,直撲應天,或許歷史將會是另一種局面,這是陳友諒在戰略規劃上的失誤。

    師老無功 士氣低落

    話說回來,陳友諒選擇先佔洪都,再克應天的穩步推進戰略也不能算是全錯,只是他沒有預料到,小小的洪都在守將朱文正的統一部署下竟能抵擋住六十萬大軍的輪番進攻,以致於在洪都城下白白耗費了三個月的時間。與此同時,朱元璋在解救出小明王后,率領20萬水軍前來救援洪都,鄱陽湖水戰由此拉開了序幕。

    苦戰三個月之久洪都大戰,使陳軍中的將士疲憊不堪,士氣低落。朱軍卻是攜勝面來,士氣高昂,此消彼長之下,陳軍在兵力、裝備上的優勢被抵消了大半。朱元璋率大軍前來救援的訊息傳來,陳友諒知道洪都不能再圍了,於是下令撤軍,進入鄱陽湖迎戰,他要用自己最擅長的水戰擊敗朱元璋,奪回此前丟失的臉面和領土。

    戰術老套 喪失人心

    陳友諒的水軍擁有數百艘樓船,它們高達三丈,長達十五丈,寬兩丈,分上中下三層,用艨瞳鉅艦來形容這些龐然大物可以說是毫不為過,長處是不懼風浪,裝載量大,弊端是不利進退,行動遲緩。

    朱元璋的水軍船隻大多由徵集來的漁船加以改建而成,長處是船小體輕,進退自如,弊端是夠不著敵艦,只能仰攻。兩支大軍在康郎山附近的鄱陽湖面遭遇,隨即擺開陣勢,展開激戰。戰役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朱軍化整為零,編成20個小分隊,先用火器,再用弓弩等遠距離進攻武器來招呼陳軍的龐然大物。陳軍除用火器、弓弩進行還擊外,還充分發揮船體巨大的優勢在湖面上橫衝直撞。這一階段概括來說是:雙方互有勝負,陳軍稍占上風。

    第二階段,雙方將領大比拼,朱軍大將徐達率艦隊勇猛出擊,採用圍攻戰術斃敵一千餘人,繳獲鉅艦一艘。陳軍也不示弱,猛將張定邊率三艘艦船衝入朱軍陣型,直取中軍旗艦,也就是朱元璋乘坐的艦船,老朱慌忙下令奪避,結果因轉舵太急,竟然擱淺了。關鍵時刻,朱軍另外一員大將常遇春用百步穿楊的高超箭術射中張定邊,救了老朱一命。

    第三階段,朱軍吸取經驗,針對陳軍鐵索聯環的陣型,組織敢死隊駕駛7艘裝滿火藥柴薪的漁船,在靠近敵艦時點火撞擊,火勢迅速蔓延,陳軍傷亡過半,數百艘樓船俱遭焚燬。朱軍獲得大勝,陳軍敗局已定,退至鄱陽湖西岸的渚溪。

    至此,陳軍原本士氣低落的狀況愈演愈烈,軍心動搖,陳友諒對此大為惱怒,下令將抓獲的俘虜全部殺掉,以洩其憤。朱元璋卻反其道而行,不僅將俘虜全部送還,而且派人醫治傷兵,悼亡死者。孰高孰低,一望可知。

    朱元璋還派兵在連線鄱陽湖和長江的湖口設定木柵,置大舟於江面,堵死陳軍的撤退之路。一個多月後,陳軍糧食殆盡,只好冒死突圍,陳友諒不幸中流箭而亡,頓時軍心瓦解,5萬餘人投降。鄱陽湖之戰以朱元璋大獲全勝而告終,也標誌著他統一天下的征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聽聞陳友諒死於流箭的訊息後,朱元璋發出“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的感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每個人都會遇到對的那個人,那對的那個人,到底是怎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