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淡茶水的職場路

    體驗是不對的,是考驗才對。

    首先今年不建議跳槽,如果能跳到大律所那也是最好的。

    另一面來講,如果能跳到大律所,也說明你的能力是很厲害的。但今年的情況確實是很特殊,大所的工作本身就是繁瑣和複雜一些,工作任務、人際圈子都是和小律所不一樣的,畢竟是人情文化社會。

    不過有一點肯定的,之所以是大律所,裡邊的代理的業務肯定都是規模和專案都是很大的,那從這一點來說,對每個人的業務能力的提升是最快,另外有一些老的同事在那裡,對個人的人際圈子也是增長最好的,簡單概括一下就是:

    收穫:

    1.個人業務能力提升快。

    2.人際圈子越來越廣。

    3.收益會增多,個人的榮譽感增強。

    缺點:

    1.出錯的機率會增加,需要更加仔細謹慎的工作。

    2.需要騰出精力處理好同事和客戶之間的人際關係。

    3.要不斷的去給自己充電,競爭激烈,除非你已經功成名就了。

    最後,從個人職業發展角度來講的話,如果有機會能跳槽到大律所,那一定要毫不猶豫的去,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祝你成功!

  • 2 # 尚公律所楊河律師

    律所的選擇應適合自己的執業需求,當業務拓展到一定程度,對律所的品牌、資質、合作伙伴有更多要求,自然會考慮轉個大點的所。

  • 3 # Livinghigh

    主要取決於你的個人定位

    如果你有穩定的案源和客戶,那麼就是獨立律師,走向大平臺會如魚得水,因為你的基本收入穩定,而且進入大平臺可以和大佬合作,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業務質量,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合作的深入,對律所、合夥人、同事也都比較熟悉了,能進一步明確自己的業務方向,同時篩掉一些低質量業務(佔用時間長,收費低)。

    如果不是獨立律師,是實習生或律師助理進入大平臺,對個人發展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大平臺的管理和服務水平能夠滲透到你,你的起點高了,業務水平自然強。但瓶頸來的也快,當你能夠獨立承攬業務時,你要看律所能給你提供怎樣的待遇,有沒有良好的合作機制、分配機制。否則很難成長起來。

  • 4 # 盈科劉方剛律師

    在選擇哪個律所上,律師基本都是用腳說話的。對自己的發展有利就留下,限制了發展就走人,反正到哪裡都得如實交稅交管理費,到一個更大的平臺,為更多的當事人服務,賺更多的錢,都是再正常不過的。

    就拿我本人來說,選擇就是順勢而為,沒有刻意選擇哪一家,只是現在的律所正好要人,而我又正好想走,總得找個接盤的下家,於是就有了現在的自己。

    實事求是地講,大所並非全部是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地方,小所並非全是缺點,也有很多便利。

    至於體驗嘛,還是私聊比較好。

  • 5 # 京師律師

    我是京師趙捷律師。我說說這個體驗,我2018年3月份加入京師。當時的京師就因為短短几年的快速發展在業內頗有名氣,第一次參觀京師的時候就被北京總部獨立的辦公大廈所震撼吸引。後來瞭解到,京師對於執業律師有很多優惠政策,扶持並且鼓勵青年律師的發展,比如說工位免費、頻次較多的針對青年律師的各類課程培訓(如法小白課程)等實際舉措。想到自己能夠遇到這麼大的平臺,就不想錯過這個機會和京師一起成長、發展。

  • 6 # 深夜法律

    從小所跳到大所,體驗是多方面的,很難用一句話概括。我之前在南京江寧某小所,之後跳到蘇州園區某大所一段時間,從辦公環境到案件質量都有很大變化,舉幾個方面說一下:

    辦公環境及氛圍:園區高大上寫字樓,整體環境很舒服,每天有物業的人打掃衛生,挺舒心的,但是大部分人集中在一個辦公區域,平時很少聊天,都是自己在做自己的事情,挺壓抑的。小所的話由於人少,地方也不大,衛生什麼的都是自己人輪流在弄,平時做完工作沒事就聊天挺快樂的,遇到問題了就一起討論,氛圍很好。

    辦公裝置:小所辦公人少,所以就用1000左右的小印表機就夠了,大所用的是某普印表機,列印速度槓槓的,也沒出過什麼毛病,裝置上來說明顯是大所強得多。

    案件質量:大所接觸的客戶以及案件質量都很高,年初剛到大所就碰到涉外案件,在小所的時候就沒做過這類案件,並且大所的客戶很多都是企業,案件型別很豐富,小所的客戶大部分是個人,所以案件型別比較單一。

    薪資報酬:小所雖然人少但事情多,薪資不怎麼高,大所事情也不少,但是整體薪資是小所的三倍以上。

    案件承辦:小所講究自己的案件自己辦,對個人提升挺有幫助的,大所講究師傅帶徒弟,徒弟可能一兩年內都不準自己獨立開庭,挺壓抑的,而且對自己提升幫助很小的。

    綜合來講,想要獨立做事、舒心氛圍的可以考慮去小點的綜合所,喜歡高大上案件,對薪資、環境有要求的可以考慮去大所。

  • 7 # 環亞孫金華律師勞動法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大所也好小所也罷,提高自己的能力是主要的。然後才是發展方向,選擇一個能接受你的師傅是最關鍵。

  • 8 # 股權律師Harika

    剛執業的時候掛靠在一家小所,三年後到了省內比較知名的大所,感覺區別還是很大的,

    首先,硬體工作環境,原來的所在基層法院旁邊,為的是增加案源,但所內環境就有些擁擠和陰暗,當然隨著業務發展,硬體環境還是不斷改善的,而新的所是錢塘江邊一線江景,工作累了可以望著江發呆,還有咖啡廳咖啡師,睏倦的時候咖啡廳遞上一杯美式或拿鐵保你精神重振。

    其次是軟環境,也就是同事之間的關係,以前所里老律師多,經常有一些娛樂活動,新的所裡同事們大多是年輕人,每天都在學習,給自己也帶來了一定的動力。

    最後就是客戶感受,客戶到江景會客室的感受自然不一般,心境開闊的同時對律師的專業度也會有更好的認可,而我也會努力讓自己的能力不斷提高去匹配這個認可。

  • 9 # 法眼掃描

    本人從1992年拿律師證,現在執業快30年了,在私人所呆過,在小所呆過,也在北京的紅圈所呆過,當然也認識很多大所的主任、合夥人,可以談談律所在小所、大所的體驗。

    1992年11月9日,是我到律所上班的第一天,這一天可能永遠不會忘了,當時去的律所是涇渭律師事務所,是西安的第一家合作制律所,西安律師界的前輩許小平當時是主任,其他幾個合夥人現在都是西安律師界赫赫有名的大律師。

    律師行業就是這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涇渭所最初的6個合夥人都各自開辦了自己的律所,我也隨著我的老師到了他自己開的律所,第一次當上了合夥人,但這個合夥人基本上算是名義上的。

    因為新創立的律所,人肯定比較少,算是一個小所吧,我認為小所應該是10名執業律師以下的都算吧。小所無論是合夥人,還是提成律師,還是剛進所的實習律師,都是啥業務都幹。

    小到鄰里糾紛、離婚、勞動爭議,大都上千萬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甚至還可以作公司併購、私募融資,由於不能專業於一個方向,業務來了,就要突擊學習,找法律法規,找相關案例,顯得比較倉促。

    我感覺小所的律師,大部分是萬金油,民商事案件也接,刑事犯罪辯護也接,感覺學習業務、培訓的時間感覺不夠,給人一種專業性不強的印象。

    但小所的律師社交能力遠遠強於大所的律師,小所宣傳推廣不行,主要靠律師個人拉業務,大部分來自於熟人介紹,或者合作者的介紹。

    小所的社交能力、拉業務能力強的合夥人,如果組建個律師團隊,下面招幾名業務能力強的律師,收入也是相當可觀的。

    而大所之所以大,就是人多,業務收入多,專業性強,特別是在非訴訟業務上。

    大所人多,主要是大所的社會影響大,資質全,比如能入圍國資委名單、省高院破產管理人名單等,在一些國企招標的時候,能輕鬆入圍,因為從人數、業績上都遠遠超過小所。

    大所也有一些人專門維護律所的官網、律所期刊、律所的法律研究,能給其他律師提供一些幫助。

    大所比小所競爭性強主要表現在非訴業務上,比如新三板掛牌,IPO業務,私募融資業務,海外業務,因為這些業務都需要團隊合作,而且小所沒有做過,無法獲得當事人的信任。

    但我不建議實習律所去大所實習,雖然大所都在好的寫字樓,實習律師著裝也要求像個精英人士,但實習律師一旦進入大所,還是要在一個合夥人帶領的團隊實習,並不可能不斷地在各個專業部門輪換,這樣就導致實習律師業務單一。而在小所實習,接觸的各類業務都會有。

    如果一個小所的律師,想要突破自己的業務範圍,可以跳槽到大所,比如該律師訴訟能力很強,想進入非訴領域,就可以跳槽到大所,利用大所的業績,加上自己的人脈和社交能力,可以拿到很多非訴的單子。

    但大所的提成比例肯定不如小所,畢竟大所的成本在那裡放著呢,而且想進入大所的高階合夥人序列,那也是相當難。

    總之,小所有小所的好處,大所有大所的風光,好壞就看律師想要什麼。

  • 10 # 納蘭律師

    你好像問對人了。

    我的體驗是:在小所的時候身邊人都比較隨意,得過且過,只是把法律當成一個謀生的工具。缺乏了對法律基本的敬畏和追求。

    到大所後,每個人都對自己有基本的追求,從心底裡尊重這個職業。同時堅強的求生欲讓他們始終向前,一步不敢停滯。我喜歡這種壓迫感,它讓我向上瘋長。

    法律這個職業,在普通與高尚之間。有的時候是環境襯托的,有的時候是你從內心的基本定位。這個定位,你要自己給自己。

    當然,普通與高尚之間有時候又跟大所還是小所無關。但是,大部分時候,你周遭的環境決定了你的認知,你的認知又決定了你的定位。

    所以,有能力還是建議去大所。沒有能力,就多繞幾圈,讓自己變得有能力,變得無可替代和理直氣壯。

    我就是饒了好大一個圈,才慢慢從邊緣進入中間。雖然很辛苦,但是很充實。

  • 11 # 華西里2

    我以為正常的流動是正常的,從小律師所跳槽到大的律師事務所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認為自己在小所業務少掙錢少,有的是有關係去大律師所的,還有的是自己學習歷就是法律專業,在小所不能展現自己的才能,而大律師事務所一般來說都是打贏了不少打官司,才發展壯大為品牌律師大所的,才是自己髙學歷法律的希望所在。對此,我以為,不論律師所大和小,關鍵在於律師的素質修養和智商高,而且要從我做起,做小案件入手,如果一個個小的做好了,才能慢慢的做大,這樣就不會放棄小的跳槽去大的了。而且不僅業務水平提高了,而且人緣關係也和諧相處好了。

  • 12 # 北京聶律師

    關鍵還是要看自己的想法,如果希望高大上,就去大所;如果喜歡自由舒適,就去小所。當然自己要不要去大所,取決於自己的業務能力和客戶物件,如果你的業務和客戶需要有大所背書,那就去大所,如果不需要的話,在小所也很好。最近看到很多年輕律師得病的情況,希望大家都珍惜自己。

  • 13 # 達成所褚律師

    正常的流動是很必要且普遍的 ,我們應該尊重歷史和潮流的發展規律 ~

    就目前而言 我認為我所在的律所發展還是很快的 ,對他的未來我還是很有期待的~

  • 14 # 王芳婚姻律師

    1.如果剛開始從業,能有機會去大所當然更好,畢竟會有更高的平臺,還有與更多優秀的律師合作,開闊你的眼界,同時在收入上面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2.如果是一個已經很成熟的律師,在大所還是在小所,那要看你自己的抉擇,畢竟律師這個行業是靠實力說話的,你有了真正的實力在哪個所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那麼選擇必然是適合自己的發展為好。

    大律所小律所都各有利弊,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 15 # 唯法是從

    我是兼職律師,從大所跳槽到小所的。2017年小所成立,被合夥人一招呼,轉所。

    有的卻題目中的反向親身經歷。

    圍繞題目閒聊幾句吧:

    大所,小所,是說規模還是說實力?

    規模很外在,實力很內涵。

    對年輕的專職律師,尤其是剛入行的,建議淡化大小所之分,轉向“導師”“師承”考量。當然,把律所當公司,把自己定位是僱員的話,直接去大所,因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 16 # 北京周律師

    在小律所,你可能需要處理很多型別的案件,你感覺自己很忙碌,也可能覺得自己是個人物,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少的緣故。

    在大所,剛開始你或許會迷茫,沒有人會圍繞在你的身邊,要想出頭,或許只有業務技能了。

  • 17 # 陳俊男律師

    個人覺得:1,首先應做一個區分,你在律師事務所的身份是獨立執業律師,還是團隊律師。如果是前者,因律師這份職業,自身的專業能力、社會資源遠遠比律師依託的平臺——律師事務所重要,所以從小所轉到大所體驗感不一定會有明顯改觀,充其量大所能給一個好的背書,但實際意義有限;而如果是後者,作為團隊律師或者輔助律師,大的律師事務所或許能夠讓其獲得更系統更專業更高格局的學習、鍛鍊機會,或許這種從小所轉到大所的體驗感會更好。2,如果漫無目的的從小所跳到大所,似乎不可取。有的小所,特別是專業發展方向明確,業務精細的小所,更值得期待,其中天同所的發展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18 # 秦蟈蟈蟈

    看自己了。因為律師之間是鬆散的協作,即使有團隊,人也不會多的。不論是訴訟非訴訟,社會更加看重的是律師這個人或這個小團隊。當然平臺也很重要,但平臺也是靠人撐起來的。律師界看個人比其他行業都重,個人認為。有獨立案源到哪一樣。若無獨立案源,則跟上一個團隊為好,因為在那裡有老師可以指導,可以免費問。而大所資源有的可以共享,有專家可以請教,有平臺可以利用,有免費培訓可以參加,但沒案子一樣沒有收入。從根上講還是你的內心想要什麼的體驗。

  • 19 # 張洪兵律師

    不管你怎麼跳,自己有客戶才是王道,80%的律師最後都是自己幹,還有20%的做不下去轉行了,律師就像是個體戶。剛出來,往大所走平臺大一點,但是要看有沒有老師帶,純授薪的律所很少(律所公共助理,所有律師都闊以找你,按小時給你付費),大部分是一個師傅帶你,給固定工資(但基本只有他才能用你)。幹了3到5年就要爭取自己有案源,能養活自己,衣食無憂,否則這輩子就完了,趁早轉行。只有極少部分人會一直跟著老闆,而沒有自己案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開發古鎮旅遊資源會造成對古鎮的破壞,是否不應該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