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小白兔
-
2 # 陶政聰
摘要:
<正> 遼中期以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日趨成熟和完備。如同中原諸封建王朝一樣,它也有一個號令一切的朝廷。遼的朝廷設在“捺缽”,《遼史·營衛志》將其譯為“行營”。捺缽是遼朝創立的中國封建王朝史上獨特的政治形式,正確瞭解捺缽在遼朝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它和斡魯朵、中京的關係,可以說是使遼朝官制及其全部政治
關鍵詞:
捺缽 斡魯朵 遼朝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政治體制 營衛志 契丹 遼史 核心地位 政治生活。
翰魯朵和捺缽都是契丹語,原本都是契丹人自古相傳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習俗,遼代將這些傳統性的東西保留下來,形成了遼代特色的政治制度。
因為契丹是遊牧民族,沒有固定居所,所謂捺缽就是皇帝的行宮(牙帳),分為春捺缽、夏捺缽、秋捺缽、冬捺缽。據《遼史·營衛志》載,遼帝巡行四時捺缽時間是這樣分配的:
春捺缽又稱“春水”,即在湖泊周圍獵獲天鵝等大型鳥類為主,並有相應的慶祝活動;夏捺缽即向北方清涼之地遷徙,目的在於避暑和籌備將來的生產生活工具等,皇帝與大臣會聚在一起議論軍國大事;秋捺缽亦稱為“秋山”,主要從事涉獵活動,以獵獲虎、狼、豬、鹿等大型動物為主,同時採集與生活相關的山果、野菜及秋實等;冬捺缽即向南方溫暖之地遷徙,避寒取暖,皇帝和大臣聚義軍國大事。
上面說了捺缽是行宮,那翰魯朵可以理解為皇帝居住的宮帳,處在捺缽之中;起初為了防備寇賊而設立的皇帝宮衛組織,擔負著保衛皇帝的任務,由此形成了以護衛宮為職責的宮分軍、宮分戶,以及對軍、戶進行管理的體制。
遼歷代皇帝都在建立自己的翰魯朵,以其親信為骨幹,選取部族、州縣戶口組成一個翰魯朵。這些人會脫離原來的戶籍,加入所在翰魯朵的“宮籍”,平時散居在各地,抽取一些壯丁跟隨皇帝之捺缽。打仗的時候,全體都要參軍打仗。翰魯朵戶是直屬於皇帝,不屬於政府的群體。
加入翰魯朵宮籍的人稱為“宮分戶”,主要包含三類人:平民、農奴和皇家僕隸。
翰魯朵中的管轄單位為:提轄司、石烈、抹裡、瓦里、匣撒。石烈、抹裡管理的是契丹平民和部分農奴,瓦里管理大部分農奴,匣撒則管理皇家僕隸。這幾種基層單位,又屬於各京、州的提轄司。
州縣、部族翰魯朵戶主要承擔朝廷的力役、租稅、行軍作戰、守衛陵寢等職責,不隨行宮四時捺缽。行宮翰魯朵戶主要是侍奉皇帝、皇后及皇室其他成員的飲食起居、遊獵等任務,不承擔生產任務,並隨同契丹皇帝四時捺缽。
綜上總結,翰魯朵有三層含義:一為皇帝的行宮,二是宮衛,相當於皇帝的禁衛軍,三是指管理翰魯朵戶民的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