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正再
-
2 # 人心之光
排名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最多的還是看自己的認知。瞭解的多了,就不會想要排出個高低。
喜愛一個人物,並不是需要讓他優勝別的人物來凸現他的優點。不如多瞭解他,把自己敬佩,喜愛他的優點,閃光點告訴更多人。這比去和別人爭論好很多吧。
-
3 # 搞史小乖
戰國四大名將是怎麼評選,到今天已經是個迷了,據百家講壇王立群教授分析,可能是和秦國打仗而不敗的將軍就被稱為四大名將,縱觀戰國時期厲害的將軍不少,樂毅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他們的確沒有和秦國交過手,以及其他戰爭強人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剪,廉頗,李牧每一個人都是超級將軍級別,樂毅假如和他們站一起顯得有點不搭,先看白起,人屠一生戰爭狂殺一百二十多萬人,王剪,秦始皇統一六國四個半國家被他們父子搞定,廉頗就是有機會能擋住秦國在長平之戰獲勝的人,李牧是趙國北邊名將,連遊牧名族都打不過他,秦國統一六國之路還吃了他的敗仗,個個都是萬里挑一,而樂毅只能聯合其他國家對齊國發動裝進攻,最後被田單打回來,
戰國後期樂毅發動這樣的戰爭其實是不明智的,不管輸還是贏,都是秦國撿到便宜,這麼一想就會覺得廉頗和李牧不簡單了,有機會翻盤的就他倆了
像樂毅這樣能打仗而未能稱為四大將領的還有很多,田單 趙奢等等,都說亂世出英雄,在戰爭年代樂毅這樣的人估計也只是人家的粉絲
-
4 # 約翰的甲殼蟲
很多人把樂毅與吳起歸到政治家一級裡,他們作為影響到國家的路線,已經不侷限在軍事層面。與他倆類似的還有龐涓、孫臏、尉繚子,準確的說他們是帥,當成所謂名將太貶低了。
四大名將的說法能流傳下來,與歷代統治者的思想導向分不開,像四位這樣才能單一又缺乏變通的臣子是君主所期望的,拿來就能用,閒時又能放的下,不用擔心尾大不掉。反觀那些帥才讓君主們始終心存芥蒂,非常擔心他們大展鴻圖後難以控制(成為曹孟德型別),在後世評價上也多加隱晦。
再有一點是民間偶像的需要,名將相對樂毅(孔明的偶像)這類大才,人們效仿起來難度要小很多,對很多底層人物來說起碼是個還能模糊看到的目標。
-
5 # 塔邊讀史
說起戰國四大名將這就與一本書《千字文》,有著莫大關係,那為何《千字文》不把連破七十城的樂毅列入四大名將之一?
首先,戰國四大名將是指戰國時代四位著名的將領。《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這四位將領的功績。樂毅除了連破七十城就沒有多少耀眼的
戰績了與四大名將戰功赫赫不同。
其次樂毅是靠五國之力才破齊,沒有趙楚魏韓的支援,單依靠燕國是不能破齊的!再加上齊國國君也犯了一系列錯誤,樂毅太能有如此的耀眼的戰績!而四大名將則是依靠秦或趙一國之力打下輝煌戰績。
因此樂毅的戰績貢獻不足與白起、廉頗、王翦、李牧能相提並論的!
-
6 # 像一陣風吹
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戰績。唯一的一次出名戰績,幾乎滅亡齊國。這還是五國聯軍出動的情況下,要是單獨率領燕軍對抗齊軍,勝負難料。
-
7 # 劉心羽
這個不好回答。當時的中國不像今日資訊化時代高速發達的記錄的也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我們都不是史官樂毅不在其中也只是聽教科書的說教吧了。
-
8 # 張不叄讀秦史
“四大名將”的說法出自南北朝時期的啟蒙讀物《千字文》:“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感覺更傾向於知名度而不是純粹的軍事角度,這從廉頗的入選就可以看出來,除了因為《史記》中與藺相如的故事被大家熟知,以及長平之戰一開始擔任趙軍統帥以外,最高光的時刻只有長平之戰後痛擊來犯燕軍,勝仗大多是一些零碎戰事。在個人看來,單純強調取得了多少場勝利沒什麼意義,更要看這些勝利對於本國乃至天下格局有什麼影響,白起王翦的戰功都不用說,李牧不用說抗衡王翦秦軍的戰績,光是痛擊匈奴之戰就僅次於趙武靈王。
按這一標準,吳起、趙武靈王、蒙恬這幾個都可以超過廉頗,樂毅憑滅齊之戰同樣可以與前幾位名將並列,這一戰一來使燕國強大於一時,二來幾乎滅亡鼎盛時期的齊國(齊閔王當時可是與秦昭王並稱東帝西帝的,戰國時期幾乎絕無僅有),有人說他滅齊是聯合了其他各國的軍隊,自己出力有限,我要說,首先,列國合縱有多難,看看前後幾次無不失敗就知道了,偏偏樂毅成功了,這本身就說明他的本領;其次,雖然有各國加盟,但滅齊主力仍然是燕軍。所以論戰績,他是相當優秀的,和前面幾位都有資格替掉廉頗,躋身四大名將之列。
-
9 # 白衣卿相67
有東西是純粹人為搞得,比如大學排行榜。但就戰國四大名將來說,樂毅跟上邊4位比一下就曉得了,戰績差太多,完全就不是一個層級。你要非5個並列,那樂毅都會不好意思的,不臊嗎?
回覆列表
評選本是主觀意識,你心裡是就是了,等你牛逼了,你也發一個,就像現在的大學排名!而且,他確實很厲害(正再讀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