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旅行茶茶
-
2 # 心理諮詢師手記
一個人考慮問題是否需要周全,跟年齡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哈,跟自己的認知和思維程度有關!
題主,不必刻意要求自己一定要淡定從容哈,一切的淡定從容都來源於之前所經歷的驚濤駭浪的洗禮,自己見過的世面,遭受過的挫折和現實的教訓!沒有豐富的經歷,淡定從容也就只是一句話而已,也只是表面上的,無法直擊你的內心,讓內心真正去淡定從容起來,
不要因為年齡來限制或者要求自己什麼,這樣反而是給自己套上了個枷鎖,讓你淡定從容不起來,不管我們處在任何的年齡裡,都應該去享受在這個年齡裡經歷的事和洗禮,任何事我們都滿懷期望和希望,一旦不符合咱們的期望時,咱們就調整自己的期望值,這也是一種淡定從容,用經歷來讓自己變成想要的樣子吧,畢竟每個人的路都不同,沒法具體說!
保持一個良好的認知和接納態度,自己感知吧!
-
3 # 殺豬別哭
我認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普遍的自然規律。
一個正常的人,正常地融入社會,隨著社會經驗的積累和年齡的增長,自然地能夠自立,對社會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其中的三十四十並不是確切的數字,而是代表人生的拾級而上階段。只要智力正常,心理健康的人,自然一步一步順著規律發展。
有人早慧必定有人晚智,不必去糾結數字。或許有人二十就可以自立了,而有人五十才能不惑。
人的發展和個人的經歷關係極大,人生要達到一定高度必須經過相應的歷練。歷練到了,思考多了,自然水到渠成。
對於"三十而立"這句話,給出的解釋有很多,比較受認同的說法是“30歲人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自己應承受的責任,並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30歲做事和於禮,簡單一句話,30歲,人應該能坦然地面對一切困難了。
30歲是一道門檻,跨入這道門檻,不管男生和女生,都是開啟了另外一番天地。
30歲的時候,為人處世不會再像20幾歲的時候衝動、自我、不計後果;
30歲的時候,身份也在疊加,除了兒子/女兒以外,還會成為一名丈夫/妻子,父親/母親,需要贍養和照顧的也不只是一家人,而是兩家人的結合,所以在處事方面需要更加的周全和穩重,多顧忌他人的感受,考慮事情的時候要想的更加長遠;
30歲的時候,我們的職業生涯也在發生改變,想要更進一步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和提升自我價值,隨著生活壓力的提升,如果薪資不漲,職位不升,工作也會越做越疲憊;
不要安於現狀,更不要急於求成,踏實穩重的走好每一步,對未來有規劃,對現在有計劃。
我們的面對客戶、家人、上司的時候,心態會更加的平和,在溝通交流方面會更加的得心應手,懂得換位思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是指他在這個年紀的時候時候做事合於禮,言行都很得當。現常用來指人開始有所成就。
言:謙卑 中 傳遞祥和
行:舉止 彬彬有禮
希望30歲以後的我們都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