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荷鳴蛙
-
2 # 使用者NeutraI琴姐
南方打工的加工廠,大部分都做流水線,做工人只要手腳利索,動作快,懂得產品質量標準,做起來不是很累。
南方加工廠上班的好處也多,包吃包住,規定時間外加班費也高。春節返程都有年費補貼。
年青的普通人在南方進廠做工人,月平均工資也有五千左右。
南方,是年青普通人打工的好地方。
-
3 # 小韓姐說出國
不是矯情。寫的很亂,我自己妹妹真實經歷所感所悟。
兩次進廠,第一次大一寒假跟著學校進電子廠勤工儉學兩個月。第二次大二上學期跟著學校,食品廠實習半年。
第一次進廠感悟的幾點:1.裡面的人都很淡漠,冰冷。2.在裡面不允許說話嬉笑,甚至你走路都要在畫好的路線裡面排隊走,不能三兩成群的走。3.他們不需要你多聰明或者多有想法,他們只需要一個服從管理,沉默寡言的機器人。(各個車間要求不一樣,她後來去的另一個稍微輕鬆一點)
第二次食品廠實習,給她以及她們班的同學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陰影。以至於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對食品廠聞之色變。 在電子廠雖然機械無聊,但最起碼穿的舒服,溫度適宜,光線明亮,而且是坐著不怎麼累。
在食品廠:她當時被分配到果凍罐裝車間。就是生產果凍的地方 。裡面全天機器轟鳴,地面都是水,因為果凍料液是熱的,所以裡面溫度很高。加上食品廠的工作服都是全副武裝從頭包到腳,所以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她進去兩天熱了一身痱子。腳上穿著不透氣的膠鞋,一天站下來那酸爽。
到那時候她才知道果凍裡面的水果不是機器放的,而是人工放的。傳送帶走一下停一下,你需要用極快的速度把果肉放進果凍杯。小杯的還好,你可以站著放一個小時後坐那刮刮泡沫歇半個小時。如果你在大杯,那你就完了。沒人替你,所以往往是早上上班開始到中午吃飯,半個小時吃飯後再繼續直到下班。一直站著低著頭不停的塞果肉。
絕望嗎?絕望。但還是得繼續,因為你停了一個機子就都得停。一旦機長對你有意見那你活的更痛苦。
再說吃飯,吃飯機器不停,需要換班。好點的四十分鐘,不好的半個小時。食品廠工作服不允許外穿,所以衣服來回穿脫需要花七分鐘,去廁所3分鐘,路上來回7分鐘,進去之前洗手刷毛等4分鐘,吃飯再排排隊……
後來又相繼換過兩個崗位,一個是巧克杯。一箱十斤,一個人接,然後稱量,再放到另一個傳送帶上。中間不能出差錯,因為時間來不及沒人幫你。她還有肩周炎,怕工作太累所以去之前貼的止痛膏藥,結果到中午的時候就疼的不行了……
第二次在海苔車間放乾燥劑。在一條線的最始端,機器自己放托盤,放乾燥劑。一個人放一天,沒人給你說話。剛開始暈線跟不上,因為太快了,好像是每分鐘65還是45個。後來慢慢跟上了,但最怕托盤遺漏。因為那樣我就要一邊放乾燥劑一邊補托盤。一天下來手上全是乾燥劑邊割的口子。問線長要手套他說沒有,放不及時還老被線長罵。
後來終於熬到結束,她也變了。開始習慣放棄,得過且過。再也不像之前那樣咬緊牙關堅持到底了。班裡很多人都發生了改變,說不出來是什麼,但明顯感覺得到。想這是被磋磨後的樣子。不再天真爛漫,眼裡也沒了光。
實習結束後妹妹決定專升本,因為這輩子不想再過這種生活。實習時支撐她的是結束,而如果真的在那裡工作,還有什麼能支撐?不敢想。
每天活的不陰不陽的,那不是生活,不是想要的生活。也不應該是你的生活。你應該看看這個世界有多麼多姿多彩,可以工作累,但你應該有所圖,因為喜歡因為高收入因為鍛鍊成長……但這些工廠給不了。所以不要一直待在工廠,不要!
回覆列表
看是做啥食品的,現在都是生產線了,固定好乾啥就不會有別的活。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站的時間長短的問題。沒有啥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