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水空流
-
2 # 東籬釆雪蓮
本聯卻說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上聯。朱元璋雖是一位馬上皇帝,但他由於善於勤學好問,故而對詩詞歌賦也有一定造詣。而且善長玩弄對聯,史上留傳許多關於朱元璋與文武大臣對對聯的軼聞趣事。本聯就是其中一例。
話說朱元璋帶著少許近臣及皇子皇孫去郊外圍獵。當時正值秋高氣爽之季節,一干人縱馬揚鞭,興高采烈地來往馳騁。玩的正盡興時。忽然吹來一陣大風,朱元璋眼見馬尾被風吹後飄起的樣子,一時興起出一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讓皇子皇孫和隨從大臣對下聯。最初他把眼光投向自己的皇位繼承人,皇太孫朱允炆身上。不料朱允炆沉思了良久都對出雨打羊毛一片氈這麼庸俗不堪的下聯,讓朱元璋大煞風景,大失所望。此是燕王朱棣已早有佳對,成竹在胸。自高奮勇地對出日照龍鱗萬點金這個讓朱元璋難以釋懷,如哽在喉的對聯。常言道:“詩言志,歌傳情”。這兩聯下聯便道出了各自人心,也決定了二人的人生命運,一切盡在不言中,值得推敲的是,朱元璋早看破了,燕王朱棣,野心勃勃,素有稱帝之心,而且雄才大略皆在朱允炆之上,明知朱允炆非朱棣之對手。卻為何不在有生之年索性將皇位名正言順地傳給燕王朱棣呢?誠如此,一來大明江山可保永固無虞。二來可避免皇室內部互相征伐殘殺,天下生靈免受戰亂之苦,一舉多得之事,難道朱元璋想不明白,還是人老珠黃,真的糊塗到家了呢?
不才題的兩句,請師友們點評。
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
下聯:
(一):雨點龍眸兩盞燈。
(二):日照鳳羽萬點星。
-
3 # 許科雲
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聯:雨落平湖萬點圈(仄仄平平仄仄平)
下聯:雨打楊柳萬縷絲(仄仄平平仄仄平)
下聯:雨打牛犛萬縷絲(仄仄平平仄仄平)
⭕️通俗不繞口
-
4 # 使用者李兆坤
風吹馬尾千條線, 日照龍鱗萬點金。
-
5 # 賓士52208960793
《氣候》
風吹馬尾千條線,
雨灑湖水盡水花。
雷霆萬鈞震天響,
電閃銀光照天下。
霧霾繚繞萬山濛,
露澄秋葉似珠砂。
霜侵楓菊景色秀,
雪蓋臘梅開紅花。
-
6 # 彌勒佛241769465
呵呵,路過1770人對過的聯,似乎可說的都已經說得差不多了,且聯題對意境還是侷限得蠻窄的。不甘心還想試一下:
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
下聯:霜抹鬢角一頭花。
-
7 # 尋芳11
此聯前人有對:日照龍鱗萬點金――雨打羊毛一片氈。現另屬一句,與大家共勉!
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
下聯:露飾鳳頭一粒珠。
-
8 # 歸帆
這個對子有個廣為流傳的故事。
說朱元璋一次帶兒子朱棣和他內定的接班人 --孫子朱允炆外出打獵。朱元璋看著被風吹過的御馬尾巴,即興出了個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朱允炆對:雨打羊毛一片氈,太祖不喜。回顧朱棣,朱棣對曰:日照龍鱗萬點金。朱元璋贊之。 這個故事還有下文,朱元璋回宮後,把朱允炆找來交給他一個包袱,叮囑他到了走投無路的絕境才能開啟。後來朱允炆成了惠文帝,朱棣不幹,一直打到南京,把惠文帝圍住。這時朱允炆想起爺爺交給的包袱,打開發現是一副剃刀和一身袈裟,於是逃出皇宮,剃度為僧,再無訊息。而朱棣也當上皇帝,是為明成祖。
故事終究是故事,可靠性無從考究。但我們可以看出對子除了工整,傳達出的韻味和內涵才是對子的絕妙之處。也展示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千年魅力。
朱元璋身為皇帝,征戰多年,馬背上打下天下江山,他的上聯還是很有氣勢的,馬後千條線,讓人想到一人統帥千軍萬馬的景象。而朱允炆的對子,估計朱元璋的內心是崩潰的。處心積慮培養的接班人哪!再聯想惠文帝最後的下場,雨打羊毛一片氈,何等的狼狽!令人唏噓不已啊。
故事的真假不論,卻給我們展示了對聯的美妙和樂趣。
試對一聯:
風吹馬尾千條線,浪打船頭萬點星。
因為正好想到朱棣當皇帝期間的鄭和下西洋。
-
9 # 水寒明月風起天闌
這倒對聯呢,有種說法是朱元璋為了測試他兒子朱……啥來著我忘了,出的道對聯。
在當時,兒子回答是:雨打羊毛一片氈。
還算工整,但毫無氣勢。
而這時,一旁站著的朱棣卻對:日照龍鱗萬點金。
有趣的是,在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神童記一集裡,康熙考驗神童出上聯,就是這:日照龍鱗萬點金。
下面確實t有人對:風吹馬尾千條線。
神童對:月映象牙一柱玉
-
10 # 學而不才
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
比較工整的應對下聯:
下聯:雨落牛背萬根絲
下聯:雨澆雲頭萬縷絲
傳說此聯為明太祖觀獵中見駿馬疾馳而過,揚尾嘶鳴,遂出:
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
下聯:日照龍鱗萬點金(明成祖朱棣應對)
下聯:雨打羊頭一片氈(皇太孫朱允炆對)
-
11 # 山川俊秀PenG
相傳這是朱元璋試探其子朱棣的心胸所出的一個上聯,朱棣險些因為自己的王者霸氣招來了殺身之禍,同時又因自己的才氣和靈敏救了自己。
話說朱元璋的長子朱標被立為太子後朱元璋總是因其個性寬厚仁慈而擔憂,一旦繼承了皇位終會因其懦弱而招至其他諸多弟弟的嫉妒江山恐難安保,而讓朱元璋最生疑的就是四子朱棣,眾多皇子之中舉手投足唯有朱棣盡顯王者之霸氣,為此總想找機會測試一下其心志。時值金秋一場秋雨過後,朱元璋在御花苑悠閒漫步,見不遠處他的白龍寶馬在輕風的吹拂下馬尾翩翩,如是乎頓生靈感,脫口而出:“風吹馬尾千條線”。
下聯應該是什麼呢?心想正好藉此對聯來求證一下自己的擔憂是否準確。
此刻有太監奉旨將太子朱標和庶子朱棣帶到近前,得知是父皇剛出了一上聯,是找他們討要下聯。按順序太子朱標先對,沉默良久太子對曰:“雨打羊毛一片氈”,朱元璋聽後眉頭緊皺,無語。接下來輪到朱棣了,但見他仰望藍天脫口而出曰:“日照龍鱗萬點金”朱元璋淡然一笑,心想果然不出寡人所料,為保太子將來皇位能坐穩,唯一有效的辦法是忍痛割愛殺了朱棣。
朱元璋悶悶不樂將其二人帶回養心宮,從案頭上順手拿起橘子,心不在焉地剝著,暗暗盤算著以什麼方法處死朱棣,此時由於心中煩躁,看見掉到地上的橘皮惹來許多螞蟻,正好將火發洩出來,他邊踩邊罵:“該死的!該死的……”
見其情形,朱棣道:父皇何必動怒,只須將橘皮扔得遠遠的就不會因螞蟻而煩惱了。朱元璋暗自一想也對,我就留你一命,把你扔得遠遠的。於是把朱棣封為燕王,讓他遠離皇城,長期鎮守邊城燕京。這便是:
“風吹馬尾千條線,日照龍鱗萬點金”的來由。
注:朱棣就是後來的明成祖。
-
12 # 梅月竹風
①
風吹馬尾千條線,
雨打沙灘萬點窩。
②
風吹馬尾千條線,
筆走龍蛇萬人欽。
③
風吹馬尾千條線,
燕築香巢萬點泥。
-
13 # 秋雨明媚
上,風吹馬尾千條線
下,雨落清江萬朵花
上,風吹馬尾千條線
下,船過江心浪層層
-
14 # 漢風烈烈掃胡塵
“風吹馬尾千條線”這其實是朱元璋出的一副上聯,他的孫兒朱允炆先對的是“雨打羊毛一片羶”,老朱不甚喜,而他的兒子朱棣後對的是“日照龍鱗萬點金”,二者氣勢高下立判,老朱很滿意。透過對對子這一小事也能看出朱棣雄才大氣遠過其侄,後能奪走建文之位實非偶然,也在所難免。
自對一個:
霞舞鳳翅萬叢花 or
雲引仙蹤萬縷絲
-
15 # 君子蘭
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
下聯,雨打沙灘萬點坑,
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
下聯,旭日東昇萬家照,
回覆列表
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
下聯:雨打羊毛一片羶
這是一副著名對聯,相傳是朱元璋晚年和後來的建文帝朱允文,明成祖朱棣都三人對答。朱元璋和二人在御馬監遊逛。這時候突然狂風突起,暴雨如注。朱元璋看見大風將把馬尾捲起,隨口說了一個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然後讓皇太孫朱允文對下聯。朱允文反映很快,下聯脫口而出:雨打羊毛一片羶、可謂才思敏捷,而且對仗工整。但朱元璋感到十分沮喪,很普通,沒有任何氣魄和威儀。朱元璋這時候閉口不言。而朱棣緩緩而言:日照龍鱗萬點金。此下聯一出,朱元璋眸子一閃。這才是帝王氣度,我要的不是對聯的工整。而是需要的對聯氣派和深度。對比之下。朱棣遠勝自己的孫子。而朱允文太太差勁了
這個事肯定是朱棣虛構,用以展現自己的帝王的合法性,影射朱允文的無帝王之氣。但可以說,這個故事編的不錯,朱棣的下聯雖然不咋滴,但卻有帝王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