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魔鐵的世界

    龍芯的市場主要是在嵌入式領域,普通人一般接觸不到,給人默默無聞的感覺。

    海思走的是核心授權模式,龍芯走的是核心自研模式

    海思的晶片中,CPU、GPU核心採用ARM公司的公版核心(不僅僅是指令集授權),目前沒有CPU、GPU核心原創設計的能力。餘承東說海思開發出了自己的CPU核心,這個當商戰策略理解比較好。

    海思的晶片設計,簡單說是晶片整合設計,將CPU、GPU、ISP、NPU、基帶等核心整合到一個晶片上,它的優勢在晶片整合。

    龍芯的發展模式是自研核心,當然指令集和架構需要MIPS授權,但核心是自己寫的,原始碼的智慧財產權(IP)屬於龍芯中科,這和麒麟晶片的CPU、GPU產權屬於ARM不同。

    海思的模式發展更快,龍芯的模式要慢慢來

    海思購買ARM核心授權,省去了自己設計的摸索、試錯的時間成本和鉅額的資金投入,簡單說降低了市場風險。

    如此一來,華為可以跳過從0到1的摸索階段,直接從5開始,讓麒麟晶片跟上摩爾定律的節奏,避免被對手碾壓。這麼多年來,華為在通訊裝置和手機市場的表現,證明了晶片採取授權模式是成功的。

    至於龍芯為什麼不走華為的購買授權模式,個人認為有兩大原因:

    MIPS的核心更新慢(畢竟市場小),龍芯買不到能跟上摩爾定律節奏的核心,而ARM由於市場大,核心更新基本上一兩年一代,晶片整合設計商可以隨時買到最新核心;

    龍芯的當家人胡偉武出身於中科院計算所,做事時更多帶著科研人員視角,而不是任正非那樣的企業家視角,所以走上自研核心的路;

    前面有回答捧華為,看不起龍芯模式。這是不對的,因為兩種模式沒有誰好誰差,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海思晶片把華為推上了智慧手機全球頭牌企業的位置,在伺服器和嵌入式裝置上面也開始佈局。

    龍芯也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經過18年努力,現在可以和AMD掰掰手腕了。

    龍芯的模式雖然發展慢一點,但有個最大的優勢,由於核心是自己的,擁有CPU原始碼,不怕被卡脖子,更重要的是擁有了核心升級的基礎(每一代核心升級時,原始碼的改動一般不超過25%),後勁更足。

    華為的購買核心授權模式,最大的短板就是,一旦對方停止授權,SOC晶片的升級就會停止。為長遠計,華為應該也會啟動核心自研,這和龍芯發展模式是殊途同歸。

  • 2 # 使用者4952398078037

    理論上,海思可以被封鎖(架構,工具,流片等幾個關鍵環節都不取決於華為)。

    而龍芯,則已經完全自主可控,不受封鎖。龍芯雖然效能上比不了現在小線寬ARM多核,但能夠適用絕大多數嵌入式應用和一般桌面應用。並且有宇航版,用於中國北斗衛星。

    中國還有款自主可控的高效能處理器系列,即基於阿爾法架構的申威系列,太湖之光超算(曾位居全球top1)就使用申威眾核處理器。申威對中國軍事裝備資訊化作用很大。

  • 3 # 江南風8125

    海思最大的軟脅是製造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臺積電受到美國威脅的話,就有可能不能生產出海思了。但是龍芯不同,完全依靠國內工業技術製成。就算只有大陸的工廠作為配套,龍芯照樣能生產出來。這個是國家備戰略之需的。

  • 4 # 有米有綠豆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微軟多年對盜版的容忍導致了WINDOWS及X86處理器的計算機在中國佔絕對統治地位。連蘋果都難望其項背,更不用說開源的LINUX系統及龍芯了。而在手機領域,閉源的蘋果堅持高逼格,開源的安卓系統讓中國手機產商可以以相對低廉的代價建立不依賴於蘋果的生態。第二,聯想不給力。身為中科院旗下的企業,聯想不僅僅是家電腦公司,它承載當年中國對高科技的希望。試想如果龍芯是由聯想開發的或者聯想不計代價支援龍芯,現在又會是什麼景像。相對而言,華為太給力了。第三,漢芯事件的影響。當年龍芯發展順利,宣傳也到位,甚至讓印度人羨慕嫉妒恨。但這個時候漢芯事件爆發了,其對中國晶片行業的打擊不亞於三鹿奶粉對中國乳製品產業的影響。一時間談芯色變,龍芯在這種情況下能活著就不錯了。

  • 5 # 徒步天涯9344

    龍芯有幾個問題,第一是它的研發人員太少,不像英特爾,動輒幾萬人在搞研發,第二都是中科院體制內的人,工作熱情比不上外面的。但是他的優點就是,他正是體制內的人,那麼就可以承擔國家保密的專案,比方說軍用的,比方說核心領域的,它的晶片用在衛星,用到軍用晶片上用在核心的機密晶片上都是非常不錯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微軟多年對盜版的容忍導致了WINDOWS及X86處理器的計算機在中國佔絕對統治地位。連蘋果都難望其項背,更不用說開源的LINUX系統及龍芯了。而在手機領域,閉源的蘋果堅持高逼格,開源的安卓系統讓中國手機產商可以以相對低廉的代價建立不依賴於蘋果的生態。

    聯想不給力。身為中科院旗下的企業,聯想不僅僅是家電腦公司,它承載當年中國對高科技的希望。試想如果龍芯是由聯想開發的或者聯想不計代價支援龍芯,現在又會是什麼景像。相對而言,華為太給力了。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嵌入式經驗分享

    就一種產品而言,能不能在市場上開啟,一個是取決於技術,另一個取決於市場或者叫生態。

    1.龍芯

    龍芯採用的是非主流MIPS架構,而非ARM和X86架構。當時選擇這個架構也就是因為這個架構市場不好,人家才願意賣,而龍芯也能買到產權。但是帶來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目前的主流作業系統Windows是基於X86架構的,不能在龍芯上執行。這基本上就斷絕了PC市場。因為Linux系統PC在國內桌面市場率很低,因為大家不習慣使用。因此,龍芯的主要市場主要是軍工、航天和政府部門的嵌入式應用系統。特別是軍工和航天系統,是一個相對比較封閉的市場環境,當然市場容量也比較小,而龍芯也沒有發展起來自己的生態鏈,因此總體而言,規模非常小。

    3.對比分析

    雖然說龍芯在市場方面不如海思,但其實他們也不完全可比。龍芯是一個CPU,海芯晶片的種類就非常多,是一個統稱,不可一概而論。龍芯強在運算,比如浮點運算就比較強,可以應用在天河超級計算機上,這個海思CPU晶片就不能。手機晶片並不要求大量的浮點運算。所以兩者側重點不同,競爭關係也不是很大。此外,根據龍芯總師的說法,龍芯早就實現了營利和自給自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有國內這麼個大市場的支援,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院校和廠家支援龍芯。

    總之,兩者的存在和發展都體現了中國晶片技術的進步,這是大家喜聞樂見的。

  • 7 # 唱頭409

    龍芯有幾個問題,第一是它的研發人員太少,不像英特爾,動輒幾萬人在搞研發,第二都是中科院體制內的人,工作熱情比不上外面的。但是他的優點就是,他正是體制內的人,那麼就可以承擔國家保密的專案,比方說軍用的,比方說核心領域的,它的晶片用在衛星,用到軍用晶片上用在核心的機密晶片上都是非常不錯的。效能差個兩三年,但是可靠性是沒的話說,如果他的投入像華為那麼大的話,我相信龍芯絕對差不到哪去。

  • 8 # 凱恩斯

    代工-追趕-並肩-超越。海思的崛起,是華為走出去的結果,是華為進入國際體系和全球化的結果。如果不是走出去,閉門造車,那麼很可能是另一塊龍芯,海思現在主力晶片依然依託於ARM架構,並開始嘗試其他架構。比如一些微架構等,但實際上現在華為主力晶片依然依託於ARM那個買斷的架構。

    我們來思考這麼一個問題,愛因斯坦考慮相對論,他是否需要去證明萬有引力。牛頓證明萬有引力,他是否需要求證日心說?實際上,所有的科技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想要自己再去驗證那些古老的理論。晶片是創造,而不是簡單的複製,他可以不是一個目標,而是多個目標。比如AI晶片,比如NPU和TPU,CPU和GPU。晶片的製造不在於追趕上誰,而是有新的突破,就是在巨人的肩膀上添磚加瓦,比如在GPU上面成就FPGA,技術是生長,而不是朝著太陽奔跑。是樹木,不是夸父。

    龍芯的問題就在於自成一套,你搞了晶片,下游沒有應用,然後你去搞應用,上游沒有配件,你就定製配件,等你弄好了一些東西,貌似可以用了。摩爾定律早把你甩開了。摩爾定律說晶片18個月迭代一次。你怎麼追?

    所以,和很多人認識到的相反。華為之所以有海思,不是自主思想主導,而是在國際環境中拼殺的必然結果。他們需要什麼,那麼就嘗試去彌補市場環節。海思本來並不是用來搞手機的,海思晶片本身是面向物聯網的。這類晶片類似於,洗衣機,電冰箱,空調之類的。還有重要的目標,是華為基站晶片的供給。華為若說核心技術,基帶晶片和基站晶片(空口技術)就是核心技術。因為華為不可能利用高通的空口去競爭,這樣永遠是代工,所以海思在基帶晶片的同時培養了團隊,走出了設計思路,從而在進入手機晶片領域的時候,才更加簡便。

    世界上大多數技術企業是不斷生長的,沒有具體目標,能夠突破新的領域,就要去嘗試,哪怕失敗。諸如谷歌,最近量子計算機上面出現了巨大突破。所以,你不能以誰為目標,你的對手就是你自己,技術並不是去趕超,天生,就是一種創造,只有走出不同的路徑,並獲得市場認可,包括國內和國外,才可以最終實現走出去。

    永遠不是因為自主而強大,我們應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是牛頓說的,也是科技創新應該有的基本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十歲的女性留什麼髮型可以減齡並且顯得有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