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書蟲媽媽
-
2 # 大文的vlog
剛出生的嬰兒不一定都檢測新生兒黃疸,其發生是由於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臨床上表現為鞏膜、黏膜、面板及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因鞏膜含有較多的彈性硬蛋白,與膽紅素有較強的親和力,故黃疸患者鞏膜黃染常先於黏膜、面板而首先被察覺。當血清總膽紅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黃疸時,稱隱性黃疸或亞臨床黃疸;當血清總膽紅素濃度超過34.2μmol/L時,臨床上即可發現黃疸,也稱為顯性黃疸。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特點:1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左右快速出現黃疸。2黃疸值過高或延續時間長,超過12天仍持續狀態。需要進行影像學以及肝功能方面檢測。大部分情況可以透過藍光照射達到治癒目的,但也要根據具體情況。比如溶血性黃膽,可能要採取抗溶血治療。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大多在出生後2-3天出現,4-5天最嚴重,足月一般7-10天消退,早產兒一般在2-4周消退。一般黃疸值不超過12。生理性黃疸可以慢慢降低,平時多注意排便,適當飲水。可以多外出曬太陽,讓寶寶面板儘量接觸陽光,不能隔著玻璃曬,同時注意遮擋光照寶寶眼睛,以免灼傷。
我家寶寶剛滿兩個月,剛出生時也出現黃疸現象。聽了醫生的建議,在家多給寶寶喝喝水,注意他的排便次數。平時也多曬曬大陽,寶寶黃疸一天天消退,過了十天就完全看不到黃疸。
新生兒發生黃疸的原因:胎兒在媽媽體內處於血氧濃度相對較低的環境,胎兒體內有較多的紅細胞攜帶氧氣供給胎兒。出生後,新生兒自己建立了外呼吸,體內血氧濃度升高,紅細胞的需求量減少,於是大量的胎兒紅細胞被破壞,產生大量的膽紅素;而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與膽紅素代謝有關的酶不足,不能及時將過量的膽紅素處理後排出體外,過多瀦留於血液內的膽紅素隨著血液的流動,將新生兒的面板、黏膜和鞏膜染黃,而出現黃疸。
每個新生寶寶都會有黃疸嗎?得了黃疸該注意什麼?一、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在出生後2-3天面板、黏膜、眼睛、白眼球漸漸發黃,4-5天達到高峰,這時可能會軀幹、四肢都會發黃,10-14天消退。這就是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
據統計,正常的新生兒中有70%會出現這個現象,它對新生兒的生長髮育沒有影響,不用特殊治療。生理性黃疸一般不超過2週會消退,如超過2周未消退,或消退後又再次出現黃疸,就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診治。二、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出現較早,在出生後12-24小時就會出現。一般四肢、面板甚至手心、腳心都是黃的,尿也黃。病理性黃疸會精神不好,吃奶也沒食慾,吸吮時候口黏甚至抽風。
一旦發現新生兒黃疸出現得早,皮膚髮黃範圍大,發黃程度嚴重,甚至手心、腳心都有發黃的情況,就必須馬上去有相關資質的醫院診治。三、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是指全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在母乳中某種酶作用下,使得小腸中重複吸收膽紅素引起的黃疸。母乳性黃疸會在新生兒出生4-7天出現,2-4週會達到高峰期,有些甚至要到100天才會消退。
一般母乳性黃疸不需要停止母乳餵養,可以透過適當曬太陽減輕黃疸,但是注意曬太陽不能太長時間。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表現,如寶寶精神不好,或排出灰色的大便。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